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板块一”后人之鉴“《六国论》
语文ⅱ人版第三专项“历史的回声”教案
语文ⅱ人版第三专项“历史的回声”教案【一】题内涵解说专“历史的回声”是指集体的历史经历以及这种经历在前人心中的价值意义、感情态度,是前人对历史的认识、评价和记录。
学习“历史的回声”专题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因何追踪历史,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在于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的瞬间,进行忠实的记录;在于学习前人的智慧,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昭示以后。
《历史的回声》专题由三个板块组成,“后人之鉴”选入两篇史论,苏洵《六国论》和杜枚《阿房宫赋》,皆为兴亡论。
“千古江山”选入两首宋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基本上个人对江山和历史的咏叹。
“永志不忘”所选的新闻报道,一篇是长篇通讯《落日》,是历史的现场实录,报道了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进行的日本受降仪式;一篇是《消息二那么》,记录着人们关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作出的回应。
学习《落日》一方面要了解历史,了解我国自甲午战争以来因日本帝国主义欺凌所受的民族屈辱,抗日战争中全民族的重大牺牲,反法西斯盟国在太平洋战争中艰难卓绝的斗争;一方面要深入领会课文,研读文本,体会作者感情。
三个板块又在“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统领下共同承载着积存文言语感、理解文本内容、观赏章法艺术、培养史识素养等从文字、文章到文化的专题目标。
【二】教学目标1、了解把握历史、感悟历史的常见文本形式,了解新闻作品的特点和常用的样式。
2、通过沉吟涵咏,熟读成诵,对古代史论和怀古词进行品赏,丰富感情世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从史论的学习中,进一步认识议论文如何处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4、了解文言实词活用的知识,并能够予以运用。
5、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历史遗踪的寻访、考察和史料的搜集、整理,同时选择合适的文本,抒发自己的见解或感受。
6、了解通讯和消息的特点,并通过采访练习写作。
④专题内容解析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苏洵教学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高中语文专题3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3 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3 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3 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六国论一、语言基础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暴霜露,斩荆棘 B.暴秦之欲无厌C。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当与秦相较解析:C A项,“暴”同“曝”;B项,“厌"同“餍";D项,“当”同“倘"。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其实..⑤而犹有可以..得一夕安寝④至于颠覆..不赂而胜之之..③然后..百倍②思厥先祖父势⑥可谓智力....孤危⑦至于..颠覆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
①②⑥⑧ B.②③⑤⑥C.③④⑦⑧D。
①⑤⑦⑧解析:A ④⑤中的“颠覆"“可以”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其他的都和现代汉语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 )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
义.不赂秦C。
日.削月割 D.李牧连却.之解析:C 例句和C项都是名词作状语.4。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B。
C.D。
解析:D A项,速:招致;B项,再:两次;C项,当同“倘”,如果。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洎牧以.谗诛A.不赂者以.赂者丧B.以.有尺寸之地C。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D.苟以.天下之大解析:A 例句和A项都是介词,“因为”。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 六国曾经合起来对付过秦国吗? • 合纵连横 • 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 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 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 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 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 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 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 贿赂秦国。
然则诸侯之地有
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 救火,薪不尽,火不 灭。”此言得之。
然则:既然如此 暴:残暴的 欲:欲望 厌:同“餍”,满足 奉:送、献
弥、愈:更加 判:决定
至于:到……结局 颠覆:灭亡 宜:应该 然:这样 事:侍奉 得:正确,得当
• 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 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例如:用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 习好比修剪移栽”这一组比喻来论证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论点。
•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 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 结论映衬而出。
本文结构?
第一二两段是总说,六国灭 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 第三四两段都是分说,第三 段是说赂秦的国家因为赂秦 而灭亡,第四段说不赂秦的 国家因为赂秦的国家而灭亡。 第五段作者提出他的看法: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六段联系社会现实,即他 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社会背景。
1、介,因为 2、介:用’凭借(一说
“在”)
高中语文专题3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4)故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
此言得之 (
)
(5)得
诚不得已
(
)
较秦之所得(
)
(6)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 )
答案:(4)形容词,旧 连词,因此,所以 (5)适合,得当能够 动词,得到、
获得 (6)动词,丧失、丢失 动词,灭亡
导入阅读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赏读: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 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 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 感伤。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4.【对应考点:分析写作技巧】作者为何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了 对比?
参考答案: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了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 国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以天 下之大”,说明力量强大,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 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作者语重心长地警告北宋王朝,切勿重 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主旨,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 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文章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6)刺客不.行. 古义: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或接近死亡
(7)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答案:(4)祖辈与父辈 (5)智谋和力量 (6)不派遣刺客去行刺秦王 (7)旧事,成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六国论》新课讲知课件1
六 苏国 洵论
文学常识
1、文体: ?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
要求善于析理。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 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 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2、《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史论。
一读课文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读清断句
十城, 然后 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后:这样以后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
既然这样,那么
通“餍”,满足
弥:更加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矣。至于颠覆,理
愈:更加
决定 颠覆:国家灭亡。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 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
固:本来。
侍奉
火不灭。”此言 得之。
注意断句
? “ 非 /兵不利,战不善,弊在 /赂秦”(用 “非”否定后两种情况)
? “较 /(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 “思 /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 “而犹有可 /以(能够凭借)不赂而胜之之
势”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整体感知,理清文路
? 二读,理清文路
? 第一部分(1、2)提出论点 ? 第二部分(3、4)以历史史实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 5、6)总结历史教训,点明
写作目的。
疏通第1、2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兵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因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
都
“不赂者 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
介词,因为
曰,弊在赂秦也。”
高中语文《六国论》名师课件2 苏教版必修2
16.智力孤危 17.诚不得已
智力:智谋和力量。 诚:的确,确实。
18.刺客不行
不行:不去。
19.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理:命运。
20.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倘若,如果; 较:较量,抗衡。
21.或未易量
或:或许; 易:轻易; 量:确定,估量。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实撰写《六国论》的。
北宋地图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用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事:侍奉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封:分封
礼:以礼相待, 名——动
为------所:被动 劫:胁迫,挟持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以:以致 日、月:一天天的、一
月月的,名——状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治理。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4.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目,那实际上
5.则秦之所大欲 则:那么 所大欲:最大的欲望。
6.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
7.思厥先祖父
厥:其,他们的 祖父:祖辈和父辈
8.暴霜露,斩荆棘 暴通“曝”,冒着 9.以有尺寸之地 以有:才有
以:相当于“而”
10.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看待,对待
11.举以予人
举:拿 以:来
字词回顾
古今异义
古
今
• 其实百倍
那实际情况 实际上
• 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指父亲的父亲
• 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表示又一次
• 始速祸焉
招致
指速度快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27
语文必修Ⅱ专题三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27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1节六国论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第一篇文言文。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学习本课时要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并如实地记录下历史瞬间、把握未来。
结合专题板块要求,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疏通词语和句子,生提问师引导释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第二课时,在理解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习苏洵梳理逻辑严密的论证结构,领略文章的气势。
在课堂安排上,抓住诵读这一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扫清文言基础障碍,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领略磅礴的气势,在读中鉴赏论证结构和各种论证方法。
从内容上,抓住论证的中心“赂”字,连缀全文的结构,贯通历史与现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二)能力目标:1、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二)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语文ⅱ人版第三专项(六国论)讲练测
语文ⅱ人版第三专项(六国论)讲练测学习导言历史是一面镜子。
在人类历史进展过程中,发生过许多令人感奋、发人省悟的事件,也留下许多经验教训。
人们在记录历史、追踪历史的同时,总会涌现出许多联想,引发出许多感慨,这中间又有多少英雄的喟叹、智者的思索和文人骚客的浪漫诗心。
那是历史的回声,它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将裹挟着我们的声音向着以后绵延而去。
学习本专题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在于如何把握历史的瞬间,进行忠实的记录。
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
“后人之鉴”选入两篇史论,皆为兴亡论。
要在疏通文句的基础上,初步弄懂文章的意思,再沉吟涵咏,熟读成诵,加深理解。
着重体会作者是怎么样从历史中找出与今天相似或本质上相通的史实,将古与今对接起来,借古讽今。
“千古江山”包括宋人怀古词二首。
这二首词,皆是因为作者面对历史陈迹,沉入过往的年代,引发遐想而作的,有的是以自己与古人相比较,嗟叹有志难酬,报国无门,光阴虚度;有的是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同意的抑郁情怀。
学习时,要注意从吟诵中加深对词作的理解,受到感染,并能体会到怀古词的一些差不多特点。
“永志不忘”包括《落日》一那么通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篇消息。
记录的是历史的瞬间,教育后人要不忘历史,正视历史。
板块一后人之鉴主题导读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能够是一部历史,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能够是一部历史。
历史是出窑的瓷器,它差不多在烈火的煎熬中定型。
你能够将它打碎,然而还原起来,它仍然是出炉时的形象。
历史是汹涌的潮汐,它呼啸着冲上沙滩时,人人为之惊叹。
它悄然退落时,许多人竟不记得它的磅礴,忘却它曾经汹涌过,呼啸过,然而沙滩忠实地记录着它的足迹,没有什么力量将这足迹擦去。
历史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态,然而它涵盖所流逝的岁月,没有人能够躲避它的剖视。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第一课时六国论字词梳理1.弊.端〔〕贿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举以予.人〔〕草芥.〔〕安寝.〔〕理固宜.然〔〕洎.牧以谗诛〔〕燕.赵之君〔〕邯.郸〔〕日削.月割〔〕革灭殆.尽〔〕答案:弊bì,赂lù,厥jué,暴pù,予yǔ,芥jiè,寝qǐn,宜yí,洎jì,燕yān,邯hán,削xuē,殆dài。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之《六国论》课件
经历了“导学案”的预习,班级
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我采用多媒
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一 二 三 四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整合点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五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知识与技能 1
二
教学目标 2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3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返回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C 鉴赏与运用 C.鉴赏与运用
1.学生展示表格的填写,教师补充讲解 2.苏洵、苏辙同题文《六国论》之比较表 异同点 相同点 比较点 立意选材 相异点 苏洵文 苏辙文
布局结构
论证方法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的结构和方法, 以“求学”为话题,写一篇微型议论文。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一 二 三 四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五
整合点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预习与作业
A
教学过程
疏通与理解
B
鉴赏与运用
C
总结与巩固
D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读本 六国论
A 预习与作业 课前一天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学 习内容。 课前十五分钟,把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 (大概六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在课前把板书练习答案, 在课堂上面对全班同学展示讲解。 【设计意图】 课前运用导学案让学生独立进行前置性的学习,养 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学生的导学案也是教师在课前 了解真实学情的一个手段,课堂上老师就可以有的放矢, 实现高效教学。 返回
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让 我们运用信息技术的法宝帮助他们,让他 们自己去学习、思考,创造…… 学习有空间,创造无极限!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第一课时以学为先自主生疑【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积累:(1)、走进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理解文章写作背景: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3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六国论古今对译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一上固囹固團文白互通<1_ . .............................. i ... 心…"一亠“ 一一心’心二........................................... . .. ..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非:不是。
兵:武器口弊(罚):弊病°赂1赂秦而[秦:贿赂秦国。
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匚贿赂秦国M己的力亏,破灭之道也。
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口或口;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道: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因为(不贿赂失强援F不能独完做曰弊的国家)失去r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赂秦也。
「或曰:有人说。
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在于贿赂秦国啊1回答匸旣不走祀n 互-丧:彼优部灭「二互女苴°率0加即):都,皆°耶:助词•表反问培气以:固瓶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口完:形容词用作动词』呆全°故:连词,所以口在: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秦国用攻战(的办法)取得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j小的就得到邑,大则得城0 [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口]胶素 ____________邑镇,大的就得到城池。
以用、凭。
得:得到,莪得0 1把秦国(受贿路)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所得到的土地孚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匚者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其实亦百倍。
[瓦实:那实际数虽]则秦之所大欲,实际上也多到百倍。
亡:丧失,失夫。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诸侯之所大患周不在战矣o思豚先祖父, 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
语文必修ii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说课稿概要
六国论冷静讲课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
《六国论》是一篇谈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质上嘲讽的是北宋。
由于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成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成立的西夏辱没乞降。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此最后消亡的史实,示意北宋王朝不该重蹈六国消亡的覆辙而应当对辽、夏的入侵采纳斗争的方式。
在学生主动参加、乐于研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着重整合、倡议开放、让讲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课新模式下,倾听依旧清楚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缭绕,光照千秋。
教课要点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认识“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
2.洞悉“六国幻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
教课难点提出了“六国幻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何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幻灭之道也” ;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可以独完”。
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双方面睁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国局势图、朗诵资料、练习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术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认识“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认识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经过自主朗诵,小组商讨,沟通分享,共同达成对课文的掌握。
2.经过提出问题,发布建议,进而领会文章的企图及作者的动机。
3.经过思想训练,促使培育学生怀疑创新的精神及仔细做事的态度。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来源因,责备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委宛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迫,放弃辱没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领悟苏洵关怀国家、反对辱没乞降、主张抵挡外侮的思想,培育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将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苏洵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4课时教学设想:尝试请古文功底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同学解答疑难,尝试请特别喜欢历史的同学给同学们讲解战国历史主要是秦灭六国那段历史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
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策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这“三”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1、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闢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2、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词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3、有关苏轼的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三、疏通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学生互相解答,老师补充。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日削月割、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熟读完成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习课文1、2段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朗读课文,校对练习二、整体感知1、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整理思路:文章开篇先用否定肯定相对照的判断句式,开门见山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接着引出两个分论点来阐述中心论点。
文章第二段以概括的史实和浅近的道理,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文章第三段以齐、燕、赵三国破灭的史实,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文章第四段,即倒数第二段用假设推论的方法,提出六国免于被秦国灭亡,求得生存的正确策略外,还以悲叹的语调,在总结六国灭亡的惨痛教训中,由论史过渡到告诫当世的“为国者”。
文章第五段,即倒数第一段承接上段,巧妙地运用古今对比的方法,点出全文主旨,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切中要害,发人深思。
全文短小精悍,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学生或教师简析:[战国七雄]—(秦-楚- 燕- 韩- 赵- 魏- 齐)秦—强楚—大齐—富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路秦”③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
“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
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末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对此段的理路作分析:开门见山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接着引出两个分论点来阐述中心论点。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补充注释: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
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中的“以”)。
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
“所得”,指受赂得地。
“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
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
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
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
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⑤判——形声兼会意。
半,物中分。
①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③古人云——古人,指苏代。
这话是对魏安法王说的,当时魏安留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赔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
)说明理由。
(照应开头“赔秦而力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3)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
提示:注意排比句式。
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
“则”,相当于“可见”。
③“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
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
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赔秦政策的严厉批评。
“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未。
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4)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布置作业:背诵1、2段,默写,熟读下面三段第三课时教学要点:研习课文3、4、5段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二、研习课文1.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补充注释: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本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
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借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缨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
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
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额聚代之。
赵忽军破,颜聚亡去。
以王迁降。
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地”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
再,两次。
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
(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③“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
(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
)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
)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批评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为什么在此前要加“问使”二号?(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
)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