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非攻》知识点

《非攻》知识点

4、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注释19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注释把“从而”看成一个词语了。 但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里应该译成 “(反而)跟在后面称赞他。”这里指君子 逻辑的混乱,指责小为不义的人,但对大为 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反 而)跟在后面称赞他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今有人于此。 (2)宾语前置:是以知天下之君子。
二、词类活用
1、以亏人自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获利。
三、一词多义
是 是非之经 是何故也 对。 代词,此,这。
三、一词多义
以 以亏人自利也:连词,因为 若以此说往:介词,用、拿、把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连词,译为“来” 则必以此人之不知黑白之辩也:动词,认 为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 介词,因为
《非攻》注释补正
Hale Waihona Puke 1、标点问题。(可断可不断之处)
2、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愈、兹、益都有更加的意思。
3、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不辜:无辜。“扡”同“拖”,“夺”得 意思。 教参译为“剥了他的衣服,拿走他的戈和 剑的人”不太准确。 这两句不存在先后,应译为“(至于杀害 无辜者,)取他的皮衣戈剑的人。”
《非攻》文言知识点总结
学习重点: 理解 “亏”“甚”“非”“情”等词词义 理解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一、通假字
1、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扡”通“拖”, 2、扡其衣裘: 夺。 “辩”通“辨”, 3、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 名词区别。
4、 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辩”通“辨”, 动词区别、分辨。

非攻原文及翻译_《墨子》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非攻原文及翻译_《墨子》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非攻原文及翻译_《墨子》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非攻全文阅读:出处或:《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非攻全文翻译: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非攻

非攻

非攻
“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科学、文化、伦理思想。

墨子,春秋战国的“平民圣人”,中国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圣人。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兼相爱交相利”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译文:如果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

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假如他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义
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拿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罪责也更加深厚。

对此,世上有道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义的。

现在到了放肆地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义的。

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分别吗?。

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

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

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在先秦诸子里,墨子的论辩特别富于逻辑性,而且恳切动人。

下面是小编收集墨子的《非攻》原文及翻译,一起来学习吧。

《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攻》详解及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攻》详解及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攻》详解及翻译非攻选自《墨子》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

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

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

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墨子_非攻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_非攻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曰:天下之人,皆言攻战之非,而不知攻战之所以非也。

夫攻战,乱天下之道也。

乱天下,非仁者之事也。

是以吾非攻。

夫攻战之非,非攻战之术之非也。

攻战之术,所以救世也。

然攻战之术,非仁者之道也。

是以吾非攻战之术。

何谓攻战之术?攻战之术,以力服人,以智欺人,以威慑人,以利诱人。

是以攻战之术,必至于乱。

乱者,天下之大害也。

吾闻之,天下之所以治者,以道也。

道者,天下之公器也。

公器者,不可私也。

是以有道者,不私其力,不私其智,不私其威,不私其利。

是以有道者,必能以道治天下。

吾闻之,天下之所以乱者,以力也。

力者,天下之私器也。

私器者,不可公也。

是以有力者,必私其力,必私其智,必私其威,必私其利。

是以有力者,必至于乱。

夫攻战之乱,由力起也。

力起,则争;争,则乱;乱,则攻;攻,则战。

战,则死伤无数;死伤无数,则怨仇深结;怨仇深结,则天下大乱。

是以吾非攻。

吾非攻,非好杀也。

吾好生也。

好生,故非攻。

吾非攻,非恶战也。

吾恶乱也。

恶乱,故非攻。

吾闻之,圣人非不攻,而不攻者,以天下之治也。

天下之治,非攻所致,而非攻所致也。

是以圣人非攻,而天下治。

夫天下之治,非攻所能致也。

攻,乱之源也。

乱之源,非治之道也。

是以吾非攻。

翻译:墨子说:天下的人都说攻战是不对的,却不知道攻战之所以不对的原因。

攻战,是扰乱天下秩序的原因。

扰乱天下秩序,不是仁者的行为。

因此,我反对攻战。

攻战之所以不对,并不是攻战技巧的不对。

攻战技巧,是用来拯救世道的方法。

然而,攻战技巧,并不是仁者的道路。

因此,我反对攻战。

什么叫做攻战技巧?攻战技巧,是以力量征服他人,以智慧欺骗他人,以威势震慑他人,以利益诱惑他人。

因此,攻战技巧必然导致混乱。

混乱,是天下的大害。

我听说,天下之所以能够治理得好,是因为有道德。

道德,是天下共有的工具。

共有的工具,是不可以私有的。

因此,有道德的人,不会私有他的力量,不会私有他的智慧,不会私有他的威势,不会私有他的利益。

因此,有道德的人,必然能够用道德来治理天下。

《墨子·非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非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非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上]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①。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②,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③,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④,其不仁滋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⑤,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⑥,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诚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⑦?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

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注释〕①亏:损害。

②攘:偷盗、窃取。

③滋:更加。

④苟:假如。

⑤拖:夺取。

⑥以此说往:以此类推。

⑦奚:什么。

[中]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诚欲毁誉之审①,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②,则以往知来③,以见知隐④。

”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今师徒唯毋兴起⑤,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

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今尝计军出,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⑥,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⑦,不可胜数;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往则碎折靡弊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非攻翻译

墨子非攻翻译

墨子非攻翻译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

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

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

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
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

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

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墨子《非攻》原文翻译及赏析

墨子《非攻》原文翻译及赏析

[不辜]无罪。
拖:同“脱”,剥下。裘,皮衣
至 杀 不 辜 人 也 ,拖 其 衣 裘,取 戈 剑 者,其 不 义
又 甚 入 人 栏 厩 取 人 马 牛。此 何 故 也?以 其 亏
人 愈 多。苟 亏 人 愈 多 ,其 不 仁 兹 甚 矣,罪 益 厚 。
[当此]面对此。[天下]古代地理观念中,指中国的全部土地。
2、墨子在论证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说理?结合文本赏析。
层层递进的论证思路和类比的方法。 其层层递进的写法,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妙。 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作了层层铺垫,先是说情节极其 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 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 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 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 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 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 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账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 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
当 此 ,天 下之 君 子 皆 知 而 非 之 ,谓 之 不 义。今
至,最。为,是
至大为
[攻国]攻打别国。弗,不。非,谴责,批评
攻 国,则 弗 知 非 ,从 而 誉 之 ,谓

义。此
【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誉,称赞。
可 谓 知 义 与 不 义 之 别 乎?
别,分别,区别
文本研习 1、作者是怎样论述侵略战争的问题?
非攻
墨子
解读非攻的意义 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反对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非攻》原文和译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墨子非攻文言文翻译

墨子非攻文言文翻译

原文:子墨子言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天下之人若能相互兼爱,国家便会安定;若相互仇恨,国家便会混乱。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攻国,不仁也;攻家,不义也;攻身,不智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攻打国家,是不仁的行为;攻打家庭,是不义的行为;攻打个人,是不智的行为。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攻国,乱也;攻家,害也;攻身,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攻打国家,会导致混乱;攻打家庭,会带来危害;攻打个人,会带来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攻国,不义也;攻家,不仁也;攻身,不智也。

攻者,乱也;被攻者,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攻打国家,是不义的行为;攻打家庭,是不仁的行为;攻打个人,是不智的行为。

攻人者,会导致混乱;被攻者,会遭受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攻者,乱也;被攻者,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天下之人若能相互兼爱,国家便会安定;若相互仇恨,国家便会混乱。

攻人者,会导致混乱;被攻者,会遭受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攻者,乱也;被攻者,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以兼爱为天下之利。

”翻译:墨子曰:“天下之人若能相互兼爱,国家便会安定;若相互仇恨,国家便会混乱。

攻人者,会导致混乱;被攻者,会遭受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认为兼爱是天下之利。

”墨子非攻思想,旨在倡导和平、反对战争。

其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非攻,既是一种道德理念,也是一种治国方略。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深受墨子非攻思想的影响,为维护国家安定、民族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墨子的《非攻》

墨子的《非攻》

•③古今异义 •从而誉之
•古义:跟随(他)并且。
•今义:引导结果的关联词。
•④省略句: •(1)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省略句,“甚”字后面省略了“于”字。)
•(2)从而誉之,谓之义。
(省略句,“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
•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今有人于此。 •(2)宾语前置:以亏人自利也。
②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 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兹:通“滋”,更加。
甚:严重
明确: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
就更加严重了,罪责也更加深厚。遇到这种情况, 天下有道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指责他们, 说这些是不道义的。
③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墨子是孔子之后出现的重要哲学家。其名声和思想影响在 当时与孔子不相上下,但墨子对儒家是持批判态度的。 孔子对周代早期的传统典 制、礼仪、艺术等抱以同情 理解的态度,并从伦理上予 以解释,论证它们的意义, 他对古代文明的态度是理性 化并加以合理化,他是位有 修养的君子。 孔子讲仁义,孟子讲仁 政,均从道德出发,要求 不求回报的付出。 儒家不信鬼神。 墨子与孔子相反,质疑 周代传统的合理性和实用 性,并力求使之简化,而 且照他看来更为适用。墨 子对古代文明持批判态度。 他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 布道家和游侠。 墨子讲兼爱,从利害出 发,我不爱人,人亦不爱 我。爱是求回报的投资。 墨家信鬼神。
态度
知而非之 知而非之 知而非之 知而非之 从而誉之 知而非之 知而非之 知而非之 从而誉之
杀不辜人 攻国 杀一人 杀十人 杀百人 攻 国
拓展:
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

《非攻》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

《非攻》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

《非攻》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非攻》翻译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入:进入。

园圃:果园。

窃:偷窃。

其:代词,指别人。

闻:听说。

非:指责。

之:代词,他。

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得:抓到。

罚:处罚。

之:代词,他。

(如果)有一个人,进入到别人的果园,偷窃别人的桃子和李子,众人听说后就会指责他,上面那些执政的人抓到他后,就会处罚他。

2.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此:这。

何:为什么。

以:连词,因为。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利:使动用法,使......有利。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啊!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至:至于。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其:代词,他。

不义:不正当。

甚:动词,超过。

是: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至于偷盗别人的狗猪鸡的人,他的不义又超过进入别人果园偷盗桃李(的行为)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其:代词,他。

兹:同“滋”,更加。

甚:动词,突出。

罪:罪过。

益:更加。

厚:重。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加突出,罪过也就更加严重。

5.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至:至于。

栏厩:养家畜的地方。

厩:马棚。

取:偷取。

其:代词,他。

甚:动词,超过。

攘:偷盗。

此: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其:代词,他。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至于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偷取别人马牛的人,他的不仁义又超过了偷盗别人的狗猪鸡。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6.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非攻》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非攻》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非攻》文言文原文和译文《非攻》文言文原文和译文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注释:①选自《墨子·非攻上》。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

《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

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

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注释:①选自《墨子·非攻上》。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

《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

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

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

益,更。

非攻知识点总结

非攻知识点总结

非攻知识点总结
非攻知识点总结
《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科学、文化、伦理思想。

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非攻知识点总结,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通假字
1、其不仁兹甚:“兹”通“滋”,更加。

词类活用
1、以亏人自利:名词活用作动词,获利。

一词多义
是非之经对。

(出自《察传》)
是何故也代词,此,这。

古今异义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古义:古人称周朝统治的地区(包括各诸侯国)为天下。

今义:指中国或世界。

句式
1、省略句: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今有人于北。

(2)宾语前置:是以知天下之君子。

非攻中文言文解析及翻译

非攻中文言文解析及翻译

非攻中文言文解析及翻译非攻中文言文解析及翻译非攻中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1),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2)’。

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

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今尝计军上(3):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4),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5),不可胜数。

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列住碎折靡弊而不反者(6),不可胜数。

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

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下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

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

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

然而何为为之?曰:“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

”子墨子言曰:“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

今万兼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7)。

然则土地者,所有馀也;王民者(8),所不足也。

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馀也。

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饰攻战者言曰:“南则荆、吴之王,北则齐、晋之君,始封于天下之时,其土城之方,未至有数百里也;人徒之众,未至有数十万人也。

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

故当攻战而不可为也。

”子墨子言曰:“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

譬若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

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

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攻》翻译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入:进入。

园圃:果园。

窃:偷窃。

其:代词,指别人。

闻:听说。

非:指责。

之:代词,他。

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得:抓到。

罚:处罚。

之:代词,他。

(如果)有一个人,进入到别人的果园,偷窃别人的桃子和李子,众人听说后就会指责他,上面那些执政的人抓到他后,就会处罚他。

2.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此:这。

何:为什么。

以:连词,因为。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利:使动用法,使......有利。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啊!
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至:至于。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其:代词,他。

不义:不正当。

甚:动词,超过。

是: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至于偷盗别人的狗猪鸡的人,他的不义又超过进入别人果园偷盗桃李(的行为)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其:代词,他。

兹:同“滋”,更加。

甚:动词,突出。

罪:罪过。

益:更加。

厚:重。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加突出,罪过也就更加严重。

5.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至:至于。

栏厩:养家畜的地方。

厩:马棚。

取:偷取。

其:代词,他。

甚:动词,超过。

攘:偷盗。

此: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其:代词,他。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至于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偷取别人马牛的人,他的不仁义又超过了偷盗别人的狗猪鸡。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6.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其:代词,他。

兹:同“滋”,更加。

甚:动词,突出。

罪:罪过。

益:更加。

厚:重。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加突出,罪过也就更加严重。

7.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至:至于。

杀:杀害。

不辜:无罪。

拖:剥下来,剥取。

其:代词,他们。

裘:皮衣。

取:夺取。

其:代词,他。

甚:动词,超过。

取:偷取。

此: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其:代词,他。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至于杀害无罪的人,剥取他们的衣袍,夺取戈剑的,他的不义又超过了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偷取别人的马牛。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8.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其:代词,他。

兹:同“滋”,更加。

甚:动词,突出。

罪:罪过。

益:更加。

厚:重。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加突出,罪过也就更加严重。

9.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当此:面对此。

之:助词,的。

非之:指责他。

谓:说。

之:代词,他。

面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他,说他不仁不义。

10.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至大:最大(的不义)。

为:动词,是。

攻国:攻打别国。

则:却。

弗:不。

非:指责。

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誉:名词作动词,称赞。

之:代词,他。

谓:称。

之:代词,他。

此:代词,这。

之:助词,的。

别:区别。

现在最大(的不义)就是攻打别国,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反而称赞他,称他为义。

这可以说是明白“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非攻》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其不仁兹甚矣兹,同“滋”,更加。

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1)以其亏人愈多使......亏损
(2)以亏人自利也使......有利
2.名词作动词
(1)从而誉之称赞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

(省略宾语)
(2)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2.宾语前置
(1)以亏人自利也(以亏人利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