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0年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优秀教案
2020年最新学习扩写知识与技能1.对扩写这一写作方式有较全面的了解。
2.掌握扩写的步骤与方法。
3.能熟练运用扩写这种作文训练形式。
过程与方法1.讲解扩写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扩写的步骤与方法、注意事项。
2.通过朗读、交流示例,让学生体会扩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习扩写的兴趣,让学生在扩写习作中发现、体会文章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作品主题蕴含的正能量。
重点通过讲解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扩写的步骤与方法。
难点指导学生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熟练地进行扩写。
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女娲造人》这篇课文吧?“女娲造人”的故事,在古籍的记载中只有寥寥几十个字,在课文中,作者却用一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故事显得丰满、充实。
这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呢?让我们在写作训练——学习扩写中寻找答案吧!二、扩写精讲1.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学习扩写》内容。
2.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1)什么是扩写?扩写是一种扩充、拓展型的写作形式,即把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通过合理的想象加以扩展和补充,使内容更加丰富,景物更加鲜活,情节更加具体,人物更加丰满,继而形成较长的文章。
扩写的对象可以是一篇短文、一段话、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提纲或一首诗等。
(2)扩展应遵循的步骤有哪些?第一步:吃透原文,忠于原文。
扩写不是漫无边际地随意扩展,而是在不改变原文的题旨、思想内容、题材、体裁和结构顺序的前提下,对原作文字加以增广和扩充。
因此,认真阅读原文(包括注释)、读懂原文、吃透原文是扩写的前提。
扩写时要忠于原文,遵循主要内容不变、文章主题不变、主要人物不变、主要情节不变,展开“有轨道的想象”,为原文“增砖添瓦”,进而增光添彩。
【雷区提醒】规避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而将文章扩写得面目全非、荒腔走调。
第二步:找扩写点,轻重有别。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写作 学习扩写》教案_20
1.方法
(1)认真读懂原文
(2)抓住扩写重点
(3)展开合理想象
(4)对照原文修改
2.如何积累素材
(1)留心细心,观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广泛阅读,丰富生活。
(4)多记多写,美化生活
(二)选取有趣的、有意义的材料写作。
(一)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走进生活
同学们,你能说说你的生活包括哪些方面呢。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1)从家庭生活中选取素材。
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3)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为避免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生活,多读书,听广播,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心田。
(4)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
走进大自然,春夏秋冬,花草虫鱼鸟兽,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晴空万里,或大雨倾盆,或浓雾弥漫,或大雪纷飞。要学会体验,培养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力,捕捉瞬间的灵感。
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体验、感受。引发思考。
学生回忆、发言。
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学生思考,根基自己的情况回答。
学生与名人对比体会。
(二)选取有趣的、有意义的材料写作。
思考:
学生思考
学生明确
学生交流、写作。
学生展示
师生点评
学生交流: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事。
学生写作、自评和互评。
然后修改、升格。
2020春人教部编版语文九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案设计
《学习扩写》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围绕中心,找准扩写点这两个扩写原则。
2、学生初步掌握修饰名词、添加色彩、限定动词三种记叙文的扩写方法。
3、在古诗文扩写中,读写结合,感悟古诗文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古诗文语段的扩写。
教学难点依据古诗文中的情境,能够产生丰富的又合乎情理的联想。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扩写。
谁能用汉字六书的造字原则来解释下扩字。
是的,“扩”字就是用手去让事物变宽广变广大。
那扩写就是让文字扩大生长的方法。
我们来一起学习。
二、认识“扩写”“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篇幅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的写作方式。
“扩写”练习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文字,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先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三、技巧方法1.要忠实于原文。
扩写时,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抓住扩写点。
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一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2.要平均用力,而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找出原文中的关键语句、合适的点进行扩充。
3.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
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四、扩写的命题形式及范例1.语段扩写式将“枯藤老树昏鸦”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示例:秋风起,草萧瑟,青石桥边,斜阳下,一棵古槐根生于此,像一个颤巍巍的老人,向天空伸出乞求的手掌。
缠绕其上的枯藤,从光秃秃的枝头上垂下。
一声声乌啼,穿过空旷的荒野,让黄昏的郊外更添无限的悲凉。
2.主干扩写式请以“你很瘦”为主题,进行扩写。
要求:①围绕中心,揭示出人物特征;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0字。
示例:我看到你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跳,老天对你真是太不公平了。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案新人教版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我会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的写作过程和结果,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提高。
4.同伴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查看对方的作业,并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同伴评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同伴评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增强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扩写,学生将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他们将学会如何通过扩写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观点,并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将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并能够写出更具美感的文章。
5.增强文化自信:学生将通过学习扩写,增强自己在语文学科方面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能够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文章。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学习扩写。具体内容包括如何通过扩写提高写作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扩写技巧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学生将学习扩写的概念、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扩写的重要性。
-扩写方法:增加细节、扩展情节、深化主题、丰富描写、运用修辞等。
②扩写的重要性与应用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课件新人教版
忽然,老虎听见一阵吆喝声由远及近,定睛一看,却 见一位农人赶着一头牲畜在耕地。再仔细端详:“啊?原 来是牛哥!”老虎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只见水牛拉着沉重 的犁,努力地耕着地,一派忍辱负重的样子。老虎有些不 敢相信,急忙擦擦眼睛——没错,是水牛!老虎不禁迷惑 起来,等水牛一走近,他就问道:“嘿!牛哥,多日不见, 你怎么沦落到如此境地!想当初,连我也不是你的对手, 如今怎么做了农人的奴仆?瞧兄弟我在山中称王,倒也自 在,要不要我帮你收拾这个农人?”水牛苦笑一声答曰: “莫要造次!你我哪是这农人的对手?不是我软弱,实在 是农人具有一件非常厉害的东西。”“哦?是何宝物?”
2.努力寻找扩写点,抓住扩写重点。扩写不是处处增加文 字,平均用力,而是要把彰显原作主旨的地方作为扩写重点。 一般而言,记叙文常有详述和略述的部分,扩写的空间,就在 略述部分。我们可以在人物和事件两个方面进行扩充,把原文 中的一些概括性的语言变为描写性的语言,还可增加气氛的渲 染和细节的描写;议论文可进一步阐发原文论点或补充论据; 诗词可以以散文化的形式进行扩写,扩写时可着重于“还原情 境”、“构设画境”、“表现意境”等方面。
4.深入思考,细化认识。行文前要深入思考下列问题:自 己寻找的那些扩写点怎么安排?如何安排详略?如何安排先 后,深入思考后合理安排这些问题,扩写的文章才能言之有 序、主次分明、详略得体。
扩写是很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之一,一篇文章的形成过程 就可以看作是不断扩写的过程。我们先由话题或标题拓展为 一句中心思想,由中心思想再扩写为提纲,再由提纲扩写为 每一段及整篇文章。这样由点想到线,由线想到面,再由一 个面想到另一面,由此及彼,由浅到深,从内到外,全方位 地进行巧妙构思谋篇的方法,值得大家重视。
老虎睁圆了眼睛。“智慧!”“智慧?此乃何物?我倒要领 教。”老虎仰天长啸,抖抖威风,不屑地瞥了农人一眼,傲 慢地说道:“听说你有一件宝物叫‘智慧’,能否拿来让俺 瞧瞧?”农人抱着双臂微微一笑:“可以!不过,我把它忘 在家里了。”“呣——”老虎摆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回家取 来让俺见识一下!”农人想了想,狡黠地笑了笑:“好啊! 不过我要先把你捆起来,你这么凶,免得把我的牛吃掉。” 老虎听见农人这么说,暗自得意,“败给水牛的事农人还不 知道呢!要不,他怎肯回家给我拿宝物呢?等宝物一到手, 我就要天下无敌的了!”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写作 学习扩写》研讨课教案_17
<写作>学习记叙文的扩写教材分析: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
扩写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可以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
关于扩写,课标有很明确的表述与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应该说,扩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一种作文形式。
学情分析: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但是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无话可说,言之无物。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教给学生扩写的方法,通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掌握扩写的基本方法,并在作文实践中,自主体验,自主探索,写出详细生动的、丰满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1.了解扩写的相关概念。
2.掌握扩写的基本方法。
3.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训练概括能力与想象力教学重难点:1.学会在原文基础之上扩写的方法。
(重点)2.找准扩写点。
(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朋友圈献血截图导入,告知学生扩写可以让文本变得详实、生动。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故事,这个故事的原文只有短短的几句文言文,课文却用了好几百字来生动、详细地叙事。
让我们读来觉得非常有趣味。
还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古籍记载中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课文却用了1000多字详细叙述,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心理展开生动地描写。
我们的作文写作也常要求内容充实,情感丰富,要做到这个,扩写就是一项基本功了。
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扩写重点和要求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扩写记叙文。
二、教学步骤1.什么是扩写?(PPT打出定义,齐读)“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写作指导 写作扩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写作扩写》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指导为“写作扩写”。
通过扩写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教材以记叙文扩写为主,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扩展,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部分学生在扩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内容空洞、情节单一、语言表达不当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扩写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扩写的基本方法。
2.能够对给定的文章进行合理的扩写,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扩写方法的应用。
2.如何在扩写过程中保持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的一致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范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扩写的方法。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优秀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扩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优秀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扩写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文章进行扩写练习,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扩写过程中创新,提高写作水平。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写作扩写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方法和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整理和呈现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写作 学习扩写》研讨课教案_2
教学设计《学习扩写》学习目标:1.明确学习扩写的定义与方法,把握内容要点。
2.对比阅读,找准扩写点,加深理解扩写的技巧与方法。
3.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手段:电子白板,投影仪,作文纸与固体胶。
重点:找准扩写点,加深理解扩写的技巧与方法。
难点: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观看“女娲造人”视频,举手抢答1.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造人前的世界2.女娲用什么东西来造人?3.造出的第一个小人说的第一句话是?导入语:同学们,刚刚的视频有没有唤醒你们的回忆?在古籍记载中只有寥寥几十个字,课文作者却用一千余字的边幅来详细叙述故事的前因后果,非常具体生动。
我们是否也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如此详细生动充实?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个新招数吧!猜到了吗?这就是扩写!板书课题扩写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三、检查预习,提问扩写定义及方法指导,进一步阐释学生回答后板书A扩写,首先要忠于原文。
B扩写,还要找准扩写点。
(重点)C在扩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
过渡语:为了加深对扩写方法的理解,我们对扩写成功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
四、(一)对比阅读并思考1.对比两部作品的体裁,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否忠于原文?——忠于原文,都是记叙性文章,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起源的好奇与追寻。
2. 扩写点在哪里?——提示体裁,中心,审题体裁:记叙文,明确中心词:造人扩写着重点——女娲造人前因后果也就是详写女娲为什么要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二)深度对比阅读,再读《女娲造人》,思考1.对比阅读两部作品,找一找忠于原文的对应片段,用直线画出来——比如原文:“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对应的课文扩写点:第1-4段,造人前的世界女娲为什么造人。
2.对比阅读2:再读《女娲造人》P129第5-12段,找一找课文增加了哪些原文没有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概述。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学习扩写》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即能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抓住文中的关键语段或者文本留白处,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丰富作品的形象。
(二)《学习扩写》在教材中的地位《学习扩写》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统编教材写作的特点是尽量与阅读相配合,注重对写作思维过程的训练,从写作的一般要求,到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到有创意的表达,层层深入。
七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
八年级要求学生有文体写作的意识,写人物传记、消息、说明文、演讲稿、游记等。
九年级要求学生写诗歌、议论文等,尝试缩写、改写、扩写等,进行作文的程式化训练,以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
三年的设计,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了明显了的写作能力进阶。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学生接触过扩写类的文章,如《女娲补天》等,但对如何找准扩写点,如何对不同文体进行扩写的认识不足,需要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训练。
三、教学目标1.阅读不同的材料,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
2.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与方法,应用到作文写作当中。
3.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
四、教学难点找准扩写点,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引入扩写的概念。
《风俗通》上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仅仅几十个字就记载了女娲造人的故事,而《女娲造人》课文作者却用一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故事显得丰满、充实。
这种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就是扩写。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 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语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的主题是“学习扩写”,教材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学会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九年级学生使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扩写这一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扩写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不能很好地把握原文的主题和结构;2. 扩写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3. 语言表达不够精准,逻辑性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扩写的概念和作用;2. 学会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写,提高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扩写的技巧和方法;2. 如何使扩写的内容丰富而有深度;3. 如何使语言表达精准,逻辑性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扩写案例,让学生理解扩写的概念和作用;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扩写练习,教师进行指导;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扩写的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扩写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2. 准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的扩写案例,让学生了解扩写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扩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根据指定的原文进行扩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扩写成果,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扩写的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
教师提供拓展话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扩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扩写的相关知识,领会扩写的相关写作要领。
2.能根据要求完成扩写的写作任务,不断提高认知、概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领悟扩写的技巧和意义,学习有创意、连贯、流畅地表达。
【教学重点】了解扩写的相关知识,领会扩写的相关写作要领。
【教学难点】了解扩写的相关知识,领会扩写的相关写作要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比较下面的句子A.老师对对人很热情。
B.老师对对人很热情,他一边挥手,一边笑容满面地大声喊着:“朋友们,你们好!”从这两个个句子可看出,B句的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这就是扩写今天,我们就来写作——《学习扩写》。
二、讲授新课(一)新知学习1.扩写的概念“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
“扩写”练习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文字,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先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2.扩写得基本要求是什么?(1)首先忠于原文。
要准确理解原文得中心思想和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得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加砖瓦”。
(2)找准扩写点。
一篇文章,并不是每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要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缺点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得进行扩写。
并不是每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扩写时要在仔细阅读原文得基础上找出扩写点。
(3)在扩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内容的一致和连贯。
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3.扩写的作用是什么?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4.不同题材的文章,扩写的着重点有什么不同?记叙性文章: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
说明性文章: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
第一单元 写作 学习扩写(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还要找准扩写点。
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
课 后 作 业 及 检 测
阅读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教 学 反 思
理解明确
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扩写。
让学生明确扩写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等在扩写时有不同的要求。
合作探究质疑
学习完本单元的诗歌,一名同学总结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写了下面这句话。回顾读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回顾。
初中语文集体研备教学设计
年级
初三
单元
一单元
课题
写作《学习扩写》
课时数
2
主备人
执教人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扩写;明确扩写不但要忠于原文,而且要围绕原文中心选择合适的扩写点。(重点)
2.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等在扩写时有不同的要求。(重点)
3.根据要求进行扩写训练,能写出内容连贯、合乎逻辑、语言优美的文章。(难点)
教学
重点
1.理解什么是扩写;明确扩写不但要忠于原文,而且要围绕原文中心选择合适的扩写点。(重点)
2.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等在扩写时有不同的要求。(重点)
教学
难点
根据要求进行扩写训练,能写出内容连贯、合乎逻辑、语言优美的文章。(难点)
课前
准备
PPT
课时
2
课时
目标
1.理解什么是扩写;明确扩写不但要忠于原文,而且要围绕原文中心选择合适的扩写点。(重点)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学习扩写教学设计
学习扩写学习目标:1、了解扩写的含义及其注意事项;2、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的能力;3、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找准扩写点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所学的《女娲造人》的原文,和《风俗通》(译文)。
《风俗通》(译文)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后来人们就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大家更喜欢读哪一篇?作者其实是运用了扩写,大家齐读教材:“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
“扩写”练习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文字,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先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二、比较阅读,生成问题。
如何扩写呢?比较《女娲造人》的原文,和《风俗通》(译文)。
学生思考:1、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丰富这些内容?2、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讨论得出:丰富了以下内容:1、造人的原因;2、造人的具体过程;3、人造出后欢悦的场面;4、女娲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5、作者的评述。
为了表现女娲“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也表现女娲“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运用了大胆奇特和真实合理的想像。
使故事更生动有趣,更吸引读者。
三、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出示小练笔(一):下面是著名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请合理想象,扩充这个神话。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héng)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淮南子》形式:个人独立思考5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推选出最佳思考成果,进行小组展示。
讨论小结:扩写时要注意:①扣要点,扩写主要情节,不可失真。
在扩写文章时,尽管提供的材料有限,但其中会呈现故事的主要情节,也就如同一棵树的主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扩写》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即能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抓住文中的关键语段或者文本留白处,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丰富作品的形象。
(二)《学习扩写》在教材中的地位《学习扩写》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统编教材写作的特点是尽量与阅读相配合,注重对写作思维过程的训练,从写作的一般要求,到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到有创意的表达,层层深入。
七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
八年级要求学生有文体写作的意识,写人物传记、消息、说明文、演讲稿、游记等。
九年级要求学生写诗歌、议论文等,尝试缩写、改写、扩写等,进行作文的程式化训练,以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
三年的设计,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了明显了的写作能力进阶。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学生接触过扩写类的文章,如《女娲补天》等,但对如何找准扩写点,如何对不同文体进行扩写的认识不足,需要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训练。
三、教学目标1.阅读不同的材料,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
2.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与方法,应用到作文写作当中。
3.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
四、教学难点找准扩写点,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引入扩写的概念。
《风俗通》上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仅仅几十个字就记载了女娲造人的故事,而《女娲造人》课文作者却用一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故事显得丰满、充实。
这种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就是扩写。
(二)对比阅读,探究记叙性文章的扩写方法。
材料一:《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二:课文《女娲造人》。
1.小组合作探究【答案预设】(1)补充情节。
补充了事件的起因——感到孤独,希望天地间蓬勃。
丰富了事件的经过——如何“抟黄土”,如何“引绳于泥中”。
增加了事件的结果——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生生不息。
(2)增加细节。
动作描写: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
心理描写:如“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神态描写: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3)增加环境描写。
如“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
2.总结提炼扩写方法。
(1)忠实原文,紧紧围绕“女娲造人”,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2)找准扩写点。
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
重点扩女娲造人的过程,增加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
(三)扩写练笔,巩固记叙性文章扩写方法。
1.依据以上准则,扩写重耳流亡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
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2.依据方法,讨论如何展开扩写。
(1)忠实原文。
文段讲的是晋公子重耳和随从在逃难途中,因为“土块”引发的由大怒到磕头致谢的故事。
应围绕此内容展开扩写。
(2)找准扩写点,材料中最能表现中心的情节,即晋公子重耳从大怒到磕头致谢的转变。
(3)发挥想象,增加必要的环境描写,以及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力求生动。
3.学生写作。
(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回顾记叙性文章扩写的方法,欣赏优秀习作(二)对比阅读,探究议论性文章的扩写方法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材料二:吴晗的《谈骨气》全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答案预设】1.找到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找到分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围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找到恰当的论据。
文天祥、不食嗟来之食的穷人、闻一多等。
4.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完成论证。
5.联系现实,指出观点的现实意义。
(三)扩写练笔,巩固议论性文章扩写方法1.发布任务:扩写下面语段。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
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
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
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2.讨论如何展开扩写。
(1)找到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持之以恒。
分论点一:注重平日积累。
分论点二:坚持不懈。
(2)围绕论点和中心论点找恰当的论据。
各组整理自己找到的论据,选择最符合中心,最方便展开论述的。
平日积累:如:杜甫读诗,李贺写诗,诗词大会选手陈更等。
坚持不懈:如:王羲之与墨池,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3)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完成论证过程。
论据能够从不同的维度论证论点的正确性。
可采用因果论证、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
(4)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
3.学生写作。
(四)板书设计(五)作业1.结合课文《苏州园林》,探究说明性文章的扩写方法。
2.结合家乡的一处园林,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任选一处,展开说明。
附:学习习作1天赐的土地暮色将至,夕阳染红了半边天。
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一行人马朝着不远处的村落施施而行。
“当真是天不助我重耳。
被迫在外漂泊不提,这几日在卫文公处屡屡碰壁,如今竟还落到了这样食不饱、寝不足的地步。
”倚在马车上的男子——晋国逃难在外的公子重耳幽幽叹了口气。
长期在各国之中辗转奔波的逃难生活使众人身心俱是疲累至极,重耳一行人几乎是一天都未曾进过半粒粮食。
“咱们已经到五鹿了。
前方便是村落了,公子且先忍忍,咱们前去向村里人家讨些粮食饱肚。
”听了这话,狐偃边加快了速度边回道。
不远处横着一个萧索的荒村,看不到什么生机,隔着很远便能看见茅屋顶上“千疮百孔”,土地亦是贫瘠。
重耳几人下了马车,向里行了几步,便见到了一位在屋前痴望着土地的老农。
“老人家,我等是路过的行人。
腹中实在饥渴难忍,还望老人家能慷慨赠予我等些吃食。
”重耳微倾着身子,上前搭话。
老农瞥了重耳一眼,望着周遭稀稀拉拉的麦苗,长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收成,除了龟裂的土地,他又能给这个年轻人些什么呢?最终只得从地上抓了一把黄土,苦笑着递给了重耳。
屈辱、愤怒以及被戏耍的羞恼在一瞬间占据了重耳的大脑。
他不明白老农此番举动的意义,只觉得连这一个寻常农民都要骑到他的头上。
“我好言相求,你,你怎敢如此戏耍于我!”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那块老农递来的土坷垃,颤抖的双手因愤怒而攥紧,猛地扯下一旁的马鞭,欲向那老农挥去。
“公子不可!”一同前来的狐偃立刻制止了重耳。
“土地是一个国家乃至黎民百姓之本,上天是要借老伯之手赠予你。
正是我们建立国家的预兆啊!”一语惊醒梦中人。
重耳悟出其中深意,当即手捧黄土,郑重磕头跪拜,并细细收入车中。
一行人拜别老农,又上马奔向远方。
似乎是那一把黄土再一次点燃唤起了他们藏于饥寒背后的斗志,使他们心中的目标愈发坚定而明晰,建立起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