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体育教学环境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十三章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十三章课余体育训练
(二)阶段训练计划 阶段训练计划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阶段
的任务、内容、要求和训练次数等而制定的。阶段训练计 划的内容比年度训练计划更为具体,它能使训练内容的安 排、主要训练手段的选择和负荷量的确定更加切合训练过 程的实际。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阶段一般以3个月为一个 阶段。
阶段训练计划根据训练任务或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 基础训练阶段计划、准备比赛阶段计划、比赛阶段计划、 恢复阶段计划和临时性短期集训计划等不同类型。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四)战术训练 战术是在一定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基
础上,根据比赛的需要形成的,是根据比赛对 手的水平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 发挥自己的特点,限制对方特长,争取比赛胜 利的行动方案。战术可分为一般战术和专项战 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以一般战术训练为主, 旨在适应一般性比赛的规律和特点。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式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业余体 育训练基础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呈现出多层次、 多形式、多渠道并存的局面。 一、学校运动队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二、基层训练点 基层训练点是以一个或两个运动项目为重点 的训练基地。有的基层训练点根据青少年儿童课 余体育训练的需要,由教育与体育行政共同规划, 全面布局。有的基层训练点,是以一所重点中学 为基地,吸收附近学校有特长或有培养前途的学 生参加某项运动训练的训练点。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指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
方法,增进学生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改善体型,全面发展 体能素质和运动能力,为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创造优异 运动成绩打好基础的训练过程。

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环境

第十三章体育教学环境第一节体育教学环境概述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含义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切内外条件共同构成一定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它是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

教学环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而言,影响教学的所有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与社区条件等都属于教学环境;狭义上而言,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园、校舍、各种教学设施、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及师生人际关系等。

一般来说,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环境。

据此,对体育教学环境定义如下:重要概念: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一)对学生影响的自发性与潜在性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犹如空气和水一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于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主体知觉的背景而存在,刺激强度较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因而常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学生影响的双重性和双向性体育教学环境中蕴涵的信息具有矢量性,或者指向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或者背离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又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着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而是同时自身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作用于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环境发生积极或消极作用。

(三)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体育教学的目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和运用体育教学环境的。

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本质上可以说是教师科学地、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一定体育教学环境,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小学体育课堂要求和教案参考

小学体育课堂要求和教案参考

小学体育课堂要求和教案参考第一章:课堂常规要求1.1 上课前的准备教师提前到达操场,准备教学器材和场地。

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准备活动。

1.2 课堂纪律要求学生按时到达操场,不得迟到早退。

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指挥。

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1.3 热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学生积极参与热身活动,准备身体状态。

第二章:基本技能训练2.1 跑步教师教授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学生练习慢跑和快跑,提高耐力和速度。

2.2 跳绳教师示范正确的跳绳姿势和技巧。

学生练习单人跳绳和多人跳绳,提高协调能力。

2.3 投掷教师教授正确的投掷姿势和技巧。

学生练习投掷实心球和标枪,提高力量和准确性。

第三章:体育游戏3.1 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游戏,注重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互相鼓励和支持。

3.2 游戏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能水平选择合适的游戏。

教师提供清晰的游戏规则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

第四章:体能训练4.1 力量训练教师教授正确的力量训练方法和技巧。

学生练习举重、俯卧撑等力量训练项目,提高肌肉力量。

4.2 柔韧性训练教师教授正确的柔韧性训练方法和技巧。

学生练习拉伸和瑜伽等柔韧性训练项目,提高身体灵活性。

第五章:体育知识与健康教育5.1 体育知识普及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体育运动和规则。

学生学习了解不同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

5.2 健康教育教师向学生传授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第六章:课堂实践与练习6.1 实践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

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提高运动技能和水平。

6.2 个人与团队练习教师安排个人和团队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个人和团队练习,相互帮助和指导。

第七章:安全教育7.1 教师教育学生遵守安全规则,预防运动伤害。

学生了解和遵守运动场地的安全规则。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集理论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集理论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集-理论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了解体育的概念掌握体育的功能:健身、娱乐、竞技、教育等1.2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原则1.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了解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运动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关节等掌握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掌握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3 运动与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掌握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第三章:运动技能学习与训练3.1 运动技能的分类与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掌握各类运动技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3.2 运动技能的学习方法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认知、模仿、熟练等学习有效的练习方法和技巧3.3 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掌握运动技能的训练原则:针对性、系统性、持续性等学习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第四章:体育课的组织与教学方法4.1 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了解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组织形式:集体课、分组课、个人课等掌握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和缺点4.2 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等学习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4.3 体育课的评价与反馈了解体育课的评价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自我评价法等掌握有效的反馈方法和技巧第五章:体育运动与文化5.1 体育运动与传统文化了解体育运动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体育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5.2 体育运动与社会文化了解体育运动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和作用掌握体育运动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5.3 体育运动与竞技文化了解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竞技体育运动与文化的关系第六章:运动营养与体能训练6.1 运动营养的基本概念了解营养与运动的关系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和需求6.2 运动与膳食平衡了解膳食平衡的概念及重要性学习运动膳食的制定和调整方法6.3 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掌握体能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学习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第七章:运动伤害预防与处理7.1 运动伤害的类型与原因了解运动伤害的分类和常见原因掌握预防运动伤害的措施和方法7.2 运动伤害的处理与康复学习运动伤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掌握运动康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7.3 运动保险与风险管理了解运动保险的作用和类型掌握运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第八章: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8.1 体育竞赛的类型与规则了解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及其规则掌握体育竞赛的组织和实施方法8.2 体育竞赛的裁判与执法学习裁判员的角色和职责掌握裁判方法和技巧8.3 体育竞赛的安全与伦理了解体育竞赛中的安全问题和伦理原则掌握应对竞赛中安全问题和伦理问题的方法第九章:体育与生涯规划9.1 体育运动与职业选择了解体育运动相关的职业领域掌握选择运动相关职业的方法和技巧9.2 运动训练与竞技能力提升学习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竞技能力提升的方法和技巧9.3 运动与终身学习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章:体育与社交互动10.1 体育运动与社交能力了解体育运动对社交能力的影响掌握通过体育运动提高社交能力的方法10.2 运动团队与团队精神学习团队建设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掌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10.3 体育运动与社交网络了解体育运动在社交网络中的作用掌握利用体育运动拓展社交圈的方法第十一章:运动心理学与表现提升11.1 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了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运动心理状态对运动表现的影响11.2 运动心理技巧与训练学习运动心理技巧的种类和作用掌握运用运动心理技巧提高运动表现的方法11.3 运动中的心理障碍与应对了解运动中的常见心理障碍学习应对运动心理障碍的策略和技巧第十二章:特殊人群的体育活动12.1 儿童与青少年体育活动了解儿童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掌握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体育活动设计和指导方法12.2 女性体育活动与健康了解女性体育活动对健康的影响掌握女性特殊时期的体育活动指导原则12.3 老年人体育活动与健康了解老年人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掌握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原则第十三章:体育与环境13.1 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环境对体育运动的影响掌握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体育活动方法13.2 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了解体育运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体育运动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方法13.3 体育运动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掌握推动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第十四章:体育与多媒体技术14.1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体育教学的方法14.2 体育网络资源与信息化学习掌握体育网络资源的使用和评价学习信息化学习方法在体育领域的应用14.3 虚拟现实与体育训练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掌握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操作和应用方法第十五章:体育伦理与法律15.1 体育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了解体育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掌握体育活动中应遵守的伦理规范15.2 体育运动与法律规范学习体育活动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处理体育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15.3 体育仲裁与纠纷处理了解体育仲裁的性质和作用学习体育纠纷处理的方法和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体育与健康重点:体育的概念、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10040201201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与教学要求运动解剖学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

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规律,并能运用运动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形式和时数分配三、教学内容绪论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造(自学)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一、细胞;二、细胞间质。

第二节组织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组织(在骨骼肌总论中介绍;四、神经组织(在神经总论中介绍。

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和骨连结一、骨的概述;二、骨连结概述;三、上肢骨及其连结;四、下肢骨和下肢骨连结;五、躯干骨及其连结;六、颅骨及其连结。

第二节骨骼肌一、骨骼肌总论;二、上肢肌;三、下肢肌;四、躯干肌;五、头颈肌。

第三节肌肉工作分析一、肌肉配部规律;二、肌肉的协作关系;三、肌肉的工作性质;四、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五、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第四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一、动作分析介绍;二、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三、动作分析举例。

第三章内脏第一节总论一、内脏的一般结构;二、腹部的分区和主要脏器体表投影。

第二节消化系统一、消化管;二、消化腺。

第三节呼吸系统一、呼吸道;二、肺;三、憋气与屏息。

第四节泌尿系统一、肾;二、输尿管;三、膀胱;四、尿道。

第五节生殖系统。

第六节胸膜、纵隔和腹膜一、胸膜;二、纵隔;三、腹膜。

第七节体育运动对内脏器官的影响一、体育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二、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三、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脉管系统第一节心血管系统一、概述;二、心脏;三、血管;四、体育运动对心血管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

2.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3. 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体育活动。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和关系。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育与健康的看法。

4. 总结:强调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体育与健康重要性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计划。

第二章:身体锻炼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锻炼的好处。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身体锻炼的好处。

2. 正确的锻炼方法。

3. 身体锻炼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身体锻炼的好处和正确的锻炼方法。

3. 示范:示范正确的锻炼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锻炼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身体锻炼的好处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参与身体锻炼的计划。

六章:营养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2. 基本营养物质的作用。

3. 健康饮食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讲解营养对健康的影响和基本营养物质的作用。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看法。

4. 总结:强调健康饮食的原则。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营养与健康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的健康饮食计划。

七章:心理健康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渗透环境教育体育教案

渗透环境教育体育教案

渗透环境教育体育教案第一章:环境教育与体育的结合1.1 环境教育的意义1.2 体育教育的意义1.3 环境教育与体育的结合的重要性1.4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二章:环境友好型体育活动设计2.1 环保材料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2.2 设计环保型体育活动的原则2.3 具体环保型体育活动的案例分析2.4 环保型体育活动的评价与反馈第三章:体育活动中的节能与减排3.1 节能减排的意义与重要性3.2 体育活动中的节能减排方法与策略3.3 节能减排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4 节能减排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估第四章:体育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4.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4.2 体育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结合4.3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育活动的案例分析4.4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育活动的评价与反馈第五章:环境教育体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5.1 环境教育体育活动的实施步骤5.2 环境教育体育活动的评价方法5.3 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5.4 总结与展望第六章:环境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策略6.1 教学目标与环境教育的融合6.2 体育课程内容的环境教育元素提取6.3 环境教育与体育教学方法的结合6.4 环境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第七章:环保意识培养的体育教学活动7.1 环保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7.2 设计环保意识培养的体育教学活动7.3 环保意识培养活动的实施与指导7.4 环保意识培养活动的效果评估第八章:体育设施与环境教育的融合8.1 体育设施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8.2 环保型体育设施的设计与选用8.3 体育设施与环境教育活动的实施8.4 体育设施环境教育效果的评估与改进第九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案例分析9.1 案例一:校园绿化体育活动9.2 案例二:水资源保护体育游戏9.3 案例三:节能减排自行车骑行活动9.4 案例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户外徒步活动第十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反思与提升10.1 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成效分析10.2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10.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10.4 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第十一章:跨学科环境教育体育教学模式11.1 跨学科教学的意义11.2 环境教育与体育的跨学科整合11.3 跨学科环境教育体育教学案例11.4 跨学科教学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二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资源开发12.1 教学资源的种类与作用12.2 环境教育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12.3 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实践12.4 教学资源的评估与更新第十三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社区参与13.1 社区参与的重要性13.2 设计与实施社区参与的环境教育体育活动13.3 社区参与活动的效果评估13.4 社区参与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第十四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14.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境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4.2 体育教学活动的长期规划与维护14.3 可持续发展教学案例分析14.4 可持续发展教学的评估与优化第十五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反思15.2 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15.3 未来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15.4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入体育教学,通过设计与实施一系列环保型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定向运动》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定向运动》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定向运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第十三章的第一节,介绍了新兴体育类运动中的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是一项结合体育、智力和技术的运动项目,通过使用地图和指南针,在未知的地形中找到指定的控制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定向运动的基本概念、规则和技术要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定向运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定向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点;-理解定向运动对身体素质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地图和指南针进行定向运动;-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定向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点;-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定向运动可能缺乏了解,对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也不熟悉。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定向运动比赛的图片或视频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定向运动比赛选手在森林中寻找控制点的照片,或播放一段定向运动比赛的视频片段。

第二环节:引入定向运动教师向学生介绍定向运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可以使用以下对话进行引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定向运动。

你们知道什么是定向运动吗?学生:(回答)教师:定向运动是一项结合体育、智力和技术的运动项目,通过使用地图和指南针,在未知的地形中找到指定的控制点。

它不仅考验我们的体力,还需要我们的智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大学生体育教程》第13章 体育舞蹈 教学课件

《大学生体育教程》第13章 体育舞蹈 教学课件

第四节 体育舞蹈常见运动损伤
二、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特点
体育舞蹈各种损伤形式中,以软组织损伤为主。
皮肤擦伤和挫伤主要发生在足趾部,肌肉拉伤 主要发生在腰背部、肩部踝关节和膝关节。 而由于男选手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使其肩带 与手臂处负担着女伴上肢的部分重量,如果女 选手在配合上出现技术性差错,易导致男选手 上肢肌群长时间的静力性工作进而损伤。体育 舞蹈有自己独特的发病规律和特点。
第一节 体育舞蹈概述
(一)舞程线
三、舞程线、角度与方位、赛场
在跳舞时,为了有序进行,防止碰撞,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特别是在舞步连续行进和旋转 时就更为重要。因此,国际标准交际舞中规定,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的路线行进。这条路线就 是舞程线。
第二节 毽球基本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二)角度与方位 每个舞步开始、结束时所站立的方向,运步、旋转过程中的方位、角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与规定。 1. 旋转角度的认定。 2. 方位。国际体育舞蹈中规定了8 条线
第一节 体育舞蹈概述
(三)赛场 进行国际体育比赛的场地是具有一定规格的,一般赛场地面应平整光滑,场地的面积为15 米×23 米。赛场长的两边线叫A 线,短的两边线叫B 线。比赛选手所编的套路,应按两条线的长短不同, 安排适当的动作,不断沿两条线按舞程线方向循序而进。
第二节 体育舞蹈基本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大学体育教程
技 能 篇
第13章
体育舞蹈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1 体 育 舞 蹈 概述 02 体育舞蹈基本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03 体 育 舞 蹈 竞 赛 规 定 04 体 育 舞 蹈 常 见 运 动 损 伤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由交谊舞转化而来,是体育 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一种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 的竞赛项目。它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一项高雅的健身运动,通过双 人表演来展现多姿多彩的舞姿。可以说,体育舞蹈是世界通用的 “情感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技能和跳法以外,还 能从与舞伴的配合中体验到乐趣。大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能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与其他人交往的技巧。相信体育舞蹈一定会 把你带入艺术的殿堂,了解美的真谛。

30第十三章 学校体育管理

30第十三章 学校体育管理
三、其它事业机构或民间组织的管理机制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除了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两大管理系统以外,各行 业系统的学校体育工作受其所辖部委的主管本行业系统、本领域教育工作部门及 其工会、共青团、妇联、学联等社团的管理,此外,还受体育总会、地方体协、 学生体艺联合会、单位体协等的指导。就同一行业、领域而言,他们对体育的管 理也是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上级对下级进行学校体育工作业务的指导和管理, 下级则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监督,并协助上级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
地方学校体育事业管理部门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下 级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必须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本地区主动开展学校体育组 织管理工作,积极完成上级所交给的工作任务,并主动接受上级的检查与监督。
除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科、股等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之外,各级教育(科 学)研究院、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中心的体育教育科(部)也承担着一定的 学校体育事业管理与指导职能。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三个不同管理 主体的构成体系其及各自职能;熟悉我国学校体育的纲领性政策法规 制度、运行类政策法规制度和运动伤害事故的政策法规制度;明确学 校体育工作管理的意义、组织和内容,学会学校内部体育管理的具体 工作。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是指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 及其运行机制,包括机构设置、权力划分、责任分工 以及工作制度等等。它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实现学校体育总体目标的组织保证。
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体育局、文体局等之间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各级体育 行政部门在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工作,接受体育总局的监督。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对 学校体育工作重点有所侧重,是一种相互协作与支持关系。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

《体育与环保》课教案

《体育与环保》课教案

《体育与环保》课教案第一章:体育与环保的关系1.1 介绍体育与环保的关系,解释体育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2 讨论体育活动如何促进环保意识的培养。

1.3 探讨体育与环保的互动关系,提出体育活动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环保体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2.1 定义环保体育活动,解释其目的和意义。

2.2 讨论环保体育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2.3 强调环保体育活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环保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1 介绍如何设计环保体育活动,包括选择合适的场地和器材。

3.2 探讨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体育活动中,例如减少废弃物产生。

3.3 提供一些具体的环保体育活动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实施。

第四章:环保体育活动的评估与反思4.1 介绍如何评估环保体育活动的效果,包括参与度和环境影响。

4.2 强调教师和学生对环保体育活动的反思和反馈的重要性。

4.3 提供评估和反思的方法和工具,帮助教师改进环保体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第五章:环保体育活动的推广与可持续发展5.1 探讨如何推广环保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支持者。

5.2 讨论如何将环保体育活动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5.3 强调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层在推动环保体育活动中的责任和作用。

第六章:环保体育活动的案例研究6.1 介绍几个成功的环保体育活动案例,包括国际和国内的例子。

6.2 分析这些案例的成功因素,如活动设计、参与度、媒体宣传等。

6.3 讨论这些案例对其他学校和社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七章:环保体育活动的参与与激励7.1 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环保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包括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

7.2 介绍一些有效的参与和激励策略,如团队合作、竞赛和证书奖励等。

7.3 强调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环保体育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第八章:环保体育活动的资源整合8.1 介绍如何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以支持和推广环保体育活动。

8.2 讨论与环保组织、体育机构和社区合作的重要性。

中班体育教案《快乐跳跳跳》

中班体育教案《快乐跳跳跳》

中班体育教案《快乐跳跳跳》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类型的跳跃动作。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1.2 技能目标: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按照要求完成跳跃动作。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勇于挑战自我。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跳跃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活动。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够在不同地面上稳定地进行跳跃动作。

培养学生能够灵活地调整跳跃节奏和力度。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跳绳若干条,音乐播放设备,小礼物若干。

3.2 环境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教室,地面平整无障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跳绳热身活动。

4.2 教学内容(10分钟)教师示范不同的跳跃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弓步跳等。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模仿并练习相应的跳跃动作。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在不同的地面上进行跳跃,如草地、木地板等。

4.3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跳跃动作进行练习。

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跳跃动作展示,其他组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

4.4 总结与奖励(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师反思: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

教师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5.2 学生反馈:学生填写简单的反馈表,表达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内容拓展6.1 跳跃动作的进阶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更具挑战性的跳跃动作,如交叉跳、双脚并拢跳等。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概况,包括历史、规模、师资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活动过程:1. 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学校的资料。

2. 各小组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热爱学校。

第二章:我们的班级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包括班级名称、人数、班主任等。

2.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过程:1. 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班级的资料。

2. 各小组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热爱班级。

第三章:我们的老师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尊重老师的劳动。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活动过程:1. 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老师的资料。

2. 各小组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尊重和感恩老师。

第四章:我们的同学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

2. 培养学生与同学间的友谊。

活动过程:1. 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同学的信息。

2. 各小组汇报收集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珍惜友谊。

第五章:我们的家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状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等。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活动过程:1. 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家庭的资料。

2. 各小组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热爱家庭。

第六章:我们的家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特产等。

2. 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活动过程:1. 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2. 各小组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热爱家乡。

第七章:我们的节日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过程:1. 让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节日的资料。

2. 各小组汇报收集到的资料,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第八章:我们的饮食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体育教师用书电子版 第十三章 游泳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体育教师用书电子版 第十三章 游泳

一、初中游泳教材概述(一) 游泳运动的概念游泳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是借用水的浮力,用人体的四肢和躯干的协同配合动作,产生向前推动力的体育活动项目。

(二) 游泳的起源与发展游泳的起源与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生活娱乐及战争等活动紧密联系的,它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是在满足人们的娱乐,竞争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

原始社会严酷的生存条件,迫使人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生存的需要,人们发展了走、跑步、跳跃、爬山、游水、投掷等技能。

地球上布满了江、河、湖、海,人类不可避免地要与水打交道,当水阻断了道路,人们要涉过时,当水中有鱼要捕食的时候,游泳技能就产生了。

这些都可以从五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陶器中刻画的人类潜入水中猎取水鸟及类似现代爬游的图案中得到证实。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说:“南方多没有,日与水居也,七岁能涉,十岁能浮,十五岁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然有得于水云遁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涉,在浅水中行走;浮,在水中漂浮游泳;没,在水下潜泳。

可见,无论从学游泳的年龄及技能的发展,都与现代游泳教学训练的几个阶段有近似之处。

现代游泳运动起源于英国。

据史料记载,17世纪60年代,英国不少地区的游泳活动就开展得相当活跃。

1828年,英国在利物浦乔治码头修造了第一个室内游泳池。

1867年世界上第一个游泳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

10年后在英国举行了第一次游泳比赛。

到了19世纪末,1890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设有100米、500米、1200米三个游泳项目。

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四届奥运会时,成立了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游泳水平提高很快。

1984年已将解放前所有游泳记录刷新。

1953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吴传玉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100米仰游冠军,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1957年至1960年,我国共三人五次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

此后,我国游泳健儿的成绩提高很快,屡创佳绩,在1992年的25届奥运会上共取得4枚金牌,5枚银牌,以突出的成绩轰动世界体坛。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认识球类》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第一章:球类认知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常见的球类。

教学内容:介绍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物展示、游戏体验。

教学步骤:1. 展示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的图片,让幼儿说出球类的名称。

2. 介绍球类的特点和用途,如篮球可以用来打篮球,足球可以用来踢足球等。

3. 带领幼儿进行游戏体验,让幼儿亲手触摸球类,感受球类的质地和重量。

第二章:球类接力赛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球类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教学方法:示范、实践、比赛。

教学步骤:1. 讲解球类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如如何传递球、如何跑动等。

2. 示范球类接力赛的比赛过程,让幼儿观看并理解比赛规则。

3. 组织幼儿进行实践练习,指导幼儿掌握传递球和跑动的技巧。

4. 举办球类接力赛比赛,让幼儿参与其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能力。

第三章:球类投掷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投掷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球类的投掷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示范、实践、指导。

教学步骤:1. 讲解球类投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握球、如何用力等。

2. 示范球类投掷的动作,让幼儿观看并理解投掷方法。

3. 组织幼儿进行实践练习,指导幼儿掌握投掷技巧。

4. 举办投掷比赛,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投掷技巧。

第四章:球类游戏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球类游戏,如投掷、接球、射门等。

教学方法:示范、实践、创意发挥。

教学步骤:1. 介绍不同的球类游戏,如投掷、接球、射门等,让幼儿了解游戏内容。

2. 示范球类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让幼儿观看并理解游戏玩法。

3. 组织幼儿进行实践练习,指导幼儿掌握游戏技巧。

4.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球类游戏。

第五章:球类运动安全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球类运动的安全知识,预防运动伤害。

教学内容:学习球类运动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学校体育学——第十三章学校体育管理概述

学校体育学——第十三章学校体育管理概述

(二)行政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行政法是指上级部门依照行政隶属关系, 依据国家的学校体育方针政策及发展规划对下级进行管理的 一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方法。
学校体育行政的管理可以通过4个方面来达到管理目的。
颁发有关学校体育的法规、条例、规定、规划、计划、通知 及有关规章制度;
召开行政会议;
由下级向上级汇报或报告工作;
60年代初借鉴苏联的《体育理论》,编写出 版了我国自己的《体育理论》教材。
1983年与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先后以参考 书和专著的形式出版了两个版本的《学校体 育学》,被部分体育专业院、系作为规定或 选用教材。
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 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 研讨会上,多数人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 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的具体设想与建议
第二篇 学校体育教学
第十三章 学校体育管理概述
第一节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概念 学校体育管理是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财
力和物力,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 校教育和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 进行计划、实施、检验的过程。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特点 l 管理目标的强制性。 2 管理内容的综合性。 3 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4 管理反馈的及时性。 5 管理措施的教育性。
三、学教体育管理的依据和原则 (一)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 学校体育管理必须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各时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依据(体育法)、(学校体 育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有关部门对学 校体育工作要求、规定及学校工作规划等,对学校 体育工作实行系统管理。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 学校体育管理在决策和实施中,应遵循的原则主

第十三章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第十三章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目的 2、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
内容 3、原则 4、途径和方法 5、初中分流教育
三、初中学生的职业定向指导
1、职业定向指导的发展 2、职业定向指导的过程 3、职业定向指导的途径
二 、体育的意义和任பைடு நூலகம் (一)意义: 1、体育是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
展的; 2、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3、体育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保证 4、体育是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 2、掌握基本体育知识、形成基本
体育技能技巧;
三、体育的要求与形式 (一)要求 1、坚持体育锻炼的全面性; 2、坚持体育锻炼的经常性; 3、坚持体育锻炼的渐进性; 4、适应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别差异 (二)体育组织形式 体育课、早操和早锻炼、课间活动和课间操、
第十三章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 术教育
本章主要内容: 1、体育的概念、任务和形式 2、美育的概念、意义和任务 3、美育的内容、途径和要求 4、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任务、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体育
一、体育的概念 广义: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 狭义:学校体育——它是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健身的体育 活动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增强体质 并培养自觉锻炼身体意识的教育活动。
第三节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 育
一、概述 二、特点
实践性 技术性 教育性 三、意义 1、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是学生走向生活的必由之路 4、是当前我国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措施
5、创造经济价值,改善办学条件,促进 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实施 1、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
课外体育锻炼
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1、意义 2、内容 正确地制定和执行生活作息制度 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搞好教学卫生 教室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搞好学校环境卫生 搞好体育的卫生监督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风儿与雪花》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风儿与雪花》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风儿与雪花》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风和雪花的特性,感知它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趣味性。

1.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基本动作。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活动的参与度。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雪花片、风车、音乐播放设备。

2.2 场地:户外开阔场地。

2.3 安全措施: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尖锐物品。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b. 进行“风儿吹雪花”游戏,幼儿手持雪花片,随风儿的吹拂跳跃。

3.2 主体活动(10分钟)a. 教师讲解风车制作的步骤,并与幼儿一起制作风车。

b. 幼儿手持风车,进行“风儿与雪花”的体育游戏。

c. 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风儿和雪花的互动关系,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3.3 放松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操,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b. 进行“雪花飘落”游戏,幼儿模拟雪花飘落的样子,慢慢蹲下。

第四章:活动总结4.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4.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体育活动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5.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与风儿和雪花相关的图片和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5.3 教学研究:针对本次体育活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风和雪花的特性,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

6.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风儿与雪花的互动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第七章:活动注意事项7.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尖锐物品和危险设施。

7.2 注意幼儿穿着舒适、便于运动的衣物和鞋子。

7.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八章:活动评价8.1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团队协作、运动技能等方面。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三章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三章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保持与迁移的测试
绝对保持测试各指标含义
指标
含义
差异分数
练习末期与保持测试开始时的绩效水平之差
百分数 间隔一段时间保持中的“数量”相对于任务练习一段 时间后提高的数量
保持间隔过后,测试被试再练习以达到最初练习的技
节省分数
能熟练水平所节省的练习次数
保持与迁移的测试
·技能迁移的测试 ·迁移百分率:练习动作技能A对技能动作B所获得的迁移
技能迁移的意义与应用 ·技能迁移的应用
3.清晰的动作表象是产生迁移的心理基础, 遵循运动 技能迁移规律组合教学, 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和 辨别, 形成正确的动作概括表象、动作体系表象。
技能迁移的意义与应用
·技能迁移的应用 4.动作认知水平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呈现出动作认
知水平高, 技术水平也高的趋势, 但也存在不完全一致的 特性。
量占总学习量的百分率 ·保留值:练习动作技能A,对开始练习动作技能B造成的
节省量
保持与迁移的测试
·相似点:评价目标十分相似,关注点都在于操作能力获 得的持久性问题
·不同点:迁移测试要求被试在不同任务或条件下完成保 持测试通常要求被试在完全相同的任务和条件 下完成测试
技能迁移的意义与应用
·技能迁移的意义 1.确定技能学习的顺序 2.明确动作练习的指导方法 3.评价训练与教学的效果
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
2.难易程度与迁移 最好的迁移应当发生在从容易到较为困难的运动技
能学习中。因为,可以发生迁移的两种技术必定包含有 技能的相同成分和相同的原理。这种由简单到复杂技能 的迁移容易完成,这种情况也符合教材所呈现由易到难 的学习规律。
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
3.“刺激和反应”的相似性与迁移 如果先学习的技能的刺激与反应同后学习的

一年级体育上册第十三课跳树叶游戏教案

一年级体育上册第十三课跳树叶游戏教案
举例:描述在游戏中遇到的一个困难,以及你是如何克服它的。
5. 家庭锻炼计划:制定一个包含跳跃动作的家庭锻炼计划,邀请家人一起参与。
举例:每天进行5分钟的跳跃练习,包括双脚跳和单脚跳,每次跳跃后休息30秒。
补充说明:
1. 视频作业:学生提交的动作练习视频应清晰展示动作全过程,以便教师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举例:设计一个“穿越树叶林”的游戏,学生需要依次完成单脚跳、双脚跳,并在跳跃过程中传递树叶。
3. 安全知识分享:向家人分享在体育课上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尤其是跳跃时的注意事项。
举例:讲解如何正确着地以减少跳跃时的冲击力,以及如何在游戏中避免碰撞。
4. 反思日志:写一篇关于跳树叶游戏的反思日志,内容包括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跳树叶游戏。
2. 讲授新课(10分钟)
- 教师示范跳树叶游戏的基本动作,包括双脚跳、单脚跳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教师强调安全事项,提醒学生注意跳跃时的平衡和稳定性。
3. 巩固练习(15分钟)
- 学生分组进行跳树叶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1. 运动能力:通过跳树叶游戏,培养学生基本的跳跃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健康行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 团队合作:在游戏中学会互相配合、支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体育活动充满好奇和热情,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在知识层面,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但跳树叶游戏中所涉及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仍有待提高。能力方面,学生们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跳跃、平衡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天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体育教学环境第一节体育教学环境概述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含义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切内外条件共同构成一定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它是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

教学环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而言,影响教学的所有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与社区条件等都属于教学环境;狭义上而言,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园、校舍、各种教学设施、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及师生人际关系等。

一般来说,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环境。

据此,对体育教学环境定义如下:重要概念: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一)对学生影响的自发性与潜在性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犹如空气和水一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于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主体知觉的背景而存在,刺激强度较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因而常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学生影响的双重性和双向性体育教学环境中蕴涵的信息具有矢量性,或者指向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或者背离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又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着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而是同时自身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作用于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环境发生积极或消极作用。

(三)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体育教学的目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和运用体育教学环境的。

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本质上可以说是教师科学地、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一定体育教学环境,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四)体育教学环境的科学性和可调控性体育教学环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需要专门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而构成这种特殊环境的因素都经过了一定的论证、选择、加工、提炼,因此它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体育教学环境又是可以调控的。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随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以及教学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以充分发挥体教学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消除不利因素影响,从而使体育教学环境朝着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方向发展。

(五)体育教学环境的复合性与一般文化课教学相比,体育教学活动是相对复杂的,这不仅表现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和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且还表现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是复杂、多变的。

体育教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复合性:一方面,体育教学环境所需要的物理环境是复合的,体育教学不仅需要一般的教学设施如教室、图书馆、桌椅等,它还需要运动设施和器材,如体育馆、体育场篮球、足球……这些设施与阳光、空气、水、树木、草地等自然环境紧密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也是复合的,体育教学一般是在比教室更大的空间里——体育馆或者体育场进行的,这种空间的变化,使得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

三、良好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具有积极的导向、陶冶、激励和健康等作用,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导向功能教学环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的社会需要而组织、设计的育人环境,它往往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望。

这些要求和期望渗透在学校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形成一种具有教育和启示意义的教育资源,引导着学生的思想,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塑造着学生的人格。

体育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学生充分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通过体育实践,养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锻炼习惯,并自觉地抵制某些不良行为,形成文明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陶冶功能文明、和谐、活泼向上的体育教学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养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各种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从而产生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体育教学环境的这种陶冶功能如果运用恰当,对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乃至学校体育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激励功能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教学的工作热情和动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诸如翠绿的草坪、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整洁的场地、个性化的器材与充满活力的运动场面、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气氛、团结奋进的校风和班风等,能给师生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成为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健康功能体育教学环境是师生长期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实践证明,科学、卫生、安全和没有空气、水源以及噪音污染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正常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而积极的心理环境如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可以使学生能长期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分析体育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既有制度的,也有非制度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等等。

总的来说,构成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一、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是体育教学中各种有形的、静态的硬环境部分,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场地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信息、班级规模、队列与队形等。

(一)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教学的场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除了包括各种不同功能的教室以外,还包括有体育馆和各种体育场地如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以及这些场地的周围环境如树木、草坪等。

体育教学的设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常规性设备,如课桌椅、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等;另一类是体育器材设备,如体操垫、单、双杠、篮球、足球、排球、健身器材、标枪、铁饼、铅球等。

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对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由于体育教学大都在室外进行,且学生要从事一定的身体活动,因此自然环境对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影响较大。

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和学校周边的地形、森林、湖泊、草地、沙漠以及阳光、空气、雨雪、温度、声音等。

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具有复杂多变,且难以改变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来充分利用、合理开发自然环境。

(三)体育教学信息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各种信息相互传递、接受的过程,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输出源和接受源。

体育教师输出的信息是一定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也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反馈给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生,使教师能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

从信息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体育学科知识的信息和管理维持体育教学秩序的信息;从信息的传递过程来看,可分为本体信息和反馈信息。

本体信息是指体育教师通过教学要传递给学生的有关体育教学内容的信息,反馈信息则是调控本体信息有效传递的控制性信息;从信息的性质来看,又可分为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

前者主要是指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具有积极意义的信息,后者则是指对完成体育教学活动起消极和干扰作用的信息。

体育教学信息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筛选、过滤信息的难度。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各种体育教学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努力克服其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班级规模班级规模是指一个班学生人数的多寡,它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与情感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班级规模一般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教学的效果。

特别是体育教学,如果班级人数太多,不仅会加大教师教学组织工作的难度,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体育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应控制在20-40 人为宜,但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达到了这个水平,大多数中小学的班级人数一般都在60-80人左右。

由于涉及到办学条件等深层次上的问题,这个矛盾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唯一的对策是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分组来缓解这一矛盾。

(五)队列与队形体育课堂教学中队列与队形的安排,反映了体育教师与学生的空间位置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学习行为甚至体育课成绩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体育课堂教学中队列队形的编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长方形编排方式,圆形编排方式,双圆形编排方式,半圆形编排方式,双半圆形编排方式,马蹄形编排方式,双马蹄形编排方式以及散点形编排方式等。

采用何种队列队形的编排方式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但前提是其必须有利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二、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是体育教学中无形的、动态的软环境部分,主要包括班风与校风、学校体育的传统与风气、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等。

(一)校风与班风校风是指一个学校内部所形成的社会气氛,它是学校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与学校的教风、学风、班风及领导作风等有密切关系。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所有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其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直接影响班级的每个成员。

校风和班风都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其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这样一些无形的因素来影响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有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因而对体育教学活动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它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

良好的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建设,对一个学校来说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其形成的心理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仅需要多种途径和方法,还有赖于教育者精心的设计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