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体育教学环境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十三章课余体育训练
的任务、内容、要求和训练次数等而制定的。阶段训练计 划的内容比年度训练计划更为具体,它能使训练内容的安 排、主要训练手段的选择和负荷量的确定更加切合训练过 程的实际。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阶段一般以3个月为一个 阶段。
阶段训练计划根据训练任务或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 基础训练阶段计划、准备比赛阶段计划、比赛阶段计划、 恢复阶段计划和临时性短期集训计划等不同类型。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四)战术训练 战术是在一定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基
础上,根据比赛的需要形成的,是根据比赛对 手的水平和外部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 发挥自己的特点,限制对方特长,争取比赛胜 利的行动方案。战术可分为一般战术和专项战 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以一般战术训练为主, 旨在适应一般性比赛的规律和特点。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第二节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式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业余体 育训练基础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呈现出多层次、 多形式、多渠道并存的局面。 一、学校运动队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二、基层训练点 基层训练点是以一个或两个运动项目为重点 的训练基地。有的基层训练点根据青少年儿童课 余体育训练的需要,由教育与体育行政共同规划, 全面布局。有的基层训练点,是以一所重点中学 为基地,吸收附近学校有特长或有培养前途的学 生参加某项运动训练的训练点。
第十三章 : 课余体育训练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是指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
方法,增进学生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改善体型,全面发展 体能素质和运动能力,为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创造优异 运动成绩打好基础的训练过程。
体育教学环境
第十三章体育教学环境第一节体育教学环境概述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含义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切内外条件共同构成一定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它是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
教学环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而言,影响教学的所有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与社区条件等都属于教学环境;狭义上而言,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园、校舍、各种教学设施、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及师生人际关系等。
一般来说,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环境。
据此,对体育教学环境定义如下:重要概念: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一)对学生影响的自发性与潜在性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犹如空气和水一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于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主体知觉的背景而存在,刺激强度较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因而常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学生影响的双重性和双向性体育教学环境中蕴涵的信息具有矢量性,或者指向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或者背离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又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着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而是同时自身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作用于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环境发生积极或消极作用。
(三)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体育教学的目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和运用体育教学环境的。
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本质上可以说是教师科学地、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一定体育教学环境,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
2.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3. 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体育活动。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和关系。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育与健康的看法。
4. 总结:强调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体育与健康重要性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计划。
第二章:身体锻炼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锻炼的好处。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身体锻炼的好处。
2. 正确的锻炼方法。
3. 身体锻炼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身体锻炼的好处和正确的锻炼方法。
3. 示范:示范正确的锻炼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锻炼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身体锻炼的好处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参与身体锻炼的计划。
六章:营养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2. 基本营养物质的作用。
3. 健康饮食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讲解营养对健康的影响和基本营养物质的作用。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看法。
4. 总结:强调健康饮食的原则。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营养与健康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的健康饮食计划。
七章:心理健康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优质课教案》word版
《体育优质课教案》word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1.2 教学内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体育运动的安全知识。
团队合作的技巧和比赛规则。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2.1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能展示,引导学生模仿。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反复练习,掌握技能。
竞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2 组织形式班级集体教学:全班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和练习。
分组教学: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的学习和练习。
个别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和学习。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设施3.1 教学资源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
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体育器材和设施。
3.2 设施准备体育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包括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等。
安全设施的准备,包括护具、标志物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和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来评价。
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态度来评价。
4.2 教学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反馈,促进团队合作的提高。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
5.2 教学安排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每个教学内容都有足够的学时和练习时间。
定期进行课程总结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游戏设计6.1 教学活动热身活动:通过跑步、跳绳等全身运动,准备学生的身体。
技能学习: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团队训练:通过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2 游戏设计设计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提高技能。
中班体育教案《快乐跳跳跳》
中班体育教案《快乐跳跳跳》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跳跃的基本动作,掌握跳跃的技巧。
1.2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1.4 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培养音乐素养。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跳绳、圈、音乐CD、体育器材等。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无障碍物。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运动(5分钟)1) 跳绳热身:幼儿自由跳绳,熟悉跳绳的基本动作。
2) 圈圈跳:幼儿手持圈,按照音乐节奏跳圈。
3.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跳跃动作,讲解跳跃的技巧。
2)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跳跃心得。
3.3 游戏环节(10分钟)1) 跳跃比赛:幼儿分为两队,进行跳跃比赛,看谁跳得更快、更稳。
2) 快乐跳跳跳:幼儿按照音乐节奏,进行跳跃动作,感受快乐。
3.4 放松运动(5分钟)1) 肌肉放松:幼儿平躺在地上,教师轻轻按摩幼儿的肌肉。
2) 呼吸放松:幼儿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身体的放松。
第四章:活动总结4.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4.2 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4.3 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锻炼活动。
5.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与跳跃相关的图片、道具等,营造体育氛围。
5.3 课程整合:将跳跃动作融入其他学科,如音乐、舞蹈等,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教师观察记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详细记录幼儿的参与程度、动作掌握情况、团队协作表现等。
6.2 幼儿自我评价:鼓励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自我评价其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自己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6.3 同伴评价:鼓励幼儿在班级内互相评价,分享彼此在活动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
渗透环境教育体育教案
渗透环境教育体育教案第一章:环境教育与体育的结合1.1 环境教育的意义1.2 体育教育的意义1.3 环境教育与体育的结合的重要性1.4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二章:环境友好型体育活动设计2.1 环保材料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2.2 设计环保型体育活动的原则2.3 具体环保型体育活动的案例分析2.4 环保型体育活动的评价与反馈第三章:体育活动中的节能与减排3.1 节能减排的意义与重要性3.2 体育活动中的节能减排方法与策略3.3 节能减排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4 节能减排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估第四章:体育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4.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4.2 体育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结合4.3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育活动的案例分析4.4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育活动的评价与反馈第五章:环境教育体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5.1 环境教育体育活动的实施步骤5.2 环境教育体育活动的评价方法5.3 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5.4 总结与展望第六章:环境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策略6.1 教学目标与环境教育的融合6.2 体育课程内容的环境教育元素提取6.3 环境教育与体育教学方法的结合6.4 环境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第七章:环保意识培养的体育教学活动7.1 环保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7.2 设计环保意识培养的体育教学活动7.3 环保意识培养活动的实施与指导7.4 环保意识培养活动的效果评估第八章:体育设施与环境教育的融合8.1 体育设施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8.2 环保型体育设施的设计与选用8.3 体育设施与环境教育活动的实施8.4 体育设施环境教育效果的评估与改进第九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案例分析9.1 案例一:校园绿化体育活动9.2 案例二:水资源保护体育游戏9.3 案例三:节能减排自行车骑行活动9.4 案例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户外徒步活动第十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反思与提升10.1 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成效分析10.2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10.3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10.4 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第十一章:跨学科环境教育体育教学模式11.1 跨学科教学的意义11.2 环境教育与体育的跨学科整合11.3 跨学科环境教育体育教学案例11.4 跨学科教学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二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资源开发12.1 教学资源的种类与作用12.2 环境教育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12.3 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实践12.4 教学资源的评估与更新第十三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社区参与13.1 社区参与的重要性13.2 设计与实施社区参与的环境教育体育活动13.3 社区参与活动的效果评估13.4 社区参与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第十四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14.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境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4.2 体育教学活动的长期规划与维护14.3 可持续发展教学案例分析14.4 可持续发展教学的评估与优化第十五章: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总结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反思15.2 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15.3 未来环境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15.4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入体育教学,通过设计与实施一系列环保型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体育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以及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应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建立健全体育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六条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八条学校设立体育教研室,负责体育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开发。
第九条学校设立体育活动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的体育活动。
第十条各学院设立体育部,负责本院体育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二)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三)组织体育竞赛;(四)开展体育科学研究;(五)负责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六)负责体育器材的采购、分发和回收;(七)负责体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八)负责体育工作的宣传教育;(九)负责体育工作的考核评估。
第十二条体育教研室负责以下工作:(一)制定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二)组织开展体育课程教学;(三)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四)组织体育科学研究;(五)负责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体育活动中心负责以下工作:(一)组织开展全校性的体育活动;(二)负责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三)负责体育器材的采购、分发和回收;(四)负责体育活动的宣传和报道。
第十四条各学院体育部负责以下工作:(一)组织开展本院的体育活动;(二)负责本院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三)负责本院体育器材的采购、分发和回收;(四)负责本院体育工作的考核评估。
大班体育活动《快乐的游乐场》教案
大班体育活动《快乐的游乐场》优秀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的一、活动背景1. 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2. 通过模拟游乐场的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基本动作和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二、活动目的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游乐场中的各种设施,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玩法。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技能,如跑、跳、投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和自信心。
第二章: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 游乐场模型:模拟游乐场场景,包括各种设施,如滑梯、跳床、摇摇车等。
2. 游戏器材:如球、圈、绳子等。
3. 音乐播放设备。
二、经验准备1. 让幼儿观察游乐场,了解游乐场中的各种设施。
2. 引导幼儿讨论游乐场中的规则和玩法。
第三章: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引导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如兔子跳、小鸟飞等。
二、主题活动(10分钟)1. 介绍游乐场模型,让幼儿了解各种设施的特点和玩法。
2. 组织幼儿进行游乐场游戏,如滑梯接力、跳床比赛等。
3.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放松活动(5分钟)1. 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舞蹈。
2. 组织幼儿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
第四章:活动评价一、教师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游乐场设施的认识和游戏技能的掌握。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规则意识。
二、幼儿互评1. 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幼儿互相鼓励,培养自信心。
第五章:活动延伸一、家庭延伸1. 鼓励家长带幼儿去游乐场,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体验和学习。
2.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游乐场模型,增进亲子关系。
二、环境延伸1. 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游乐场主题区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和游戏。
2. 组织幼儿参观游乐场,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和学习。
30第十三章 学校体育管理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除了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两大管理系统以外,各行 业系统的学校体育工作受其所辖部委的主管本行业系统、本领域教育工作部门及 其工会、共青团、妇联、学联等社团的管理,此外,还受体育总会、地方体协、 学生体艺联合会、单位体协等的指导。就同一行业、领域而言,他们对体育的管 理也是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上级对下级进行学校体育工作业务的指导和管理, 下级则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监督,并协助上级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
地方学校体育事业管理部门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下 级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必须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本地区主动开展学校体育组 织管理工作,积极完成上级所交给的工作任务,并主动接受上级的检查与监督。
除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科、股等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之外,各级教育(科 学)研究院、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中心的体育教育科(部)也承担着一定的 学校体育事业管理与指导职能。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三个不同管理 主体的构成体系其及各自职能;熟悉我国学校体育的纲领性政策法规 制度、运行类政策法规制度和运动伤害事故的政策法规制度;明确学 校体育工作管理的意义、组织和内容,学会学校内部体育管理的具体 工作。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是指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 及其运行机制,包括机构设置、权力划分、责任分工 以及工作制度等等。它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实现学校体育总体目标的组织保证。
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体育局、文体局等之间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各级体育 行政部门在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工作,接受体育总局的监督。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对 学校体育工作重点有所侧重,是一种相互协作与支持关系。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
幼儿园中班体育《好玩的毛巾》教案
幼儿园中班体育《好玩的毛巾》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毛巾的多种用途,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1.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1.4 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毛巾、音乐、绳子、圈圈等。
2.2 环境:宽敞的场地,安全无障碍。
2.3 幼儿:穿着轻松、适合运动的服装。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运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进行一些简单的跑步、跳绳等热身活动,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3.2 主体活动(10分钟)教师展示毛巾的多种用途,如:擦脸、擦身、跳绳等。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毛巾的用途。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毛巾游戏,如:毛巾跳绳、毛巾投掷等。
幼儿分组进行毛巾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3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
第四章:活动评价4.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4.2 观察幼儿在毛巾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建议。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邀请家长参与毛巾创意活动,让幼儿与家人共同制作毛巾手工艺品。
5.2 开展毛巾主题的故事分享会,让幼儿讲述与毛巾相关的故事。
5.3 组织毛巾回收活动,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毛巾的多种用途,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毛巾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幼儿展示毛巾的多种用途和游戏方法。
7.2 引导法: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毛巾游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13.2花样跳绳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13.2《体育与健康》必修第十三章新兴体育类运动第二节花样跳绳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我们的祖国正处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
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你们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为你们幸福的人生而奋斗,就离不开体育所赋予你们的青春、健康和活力。
高中阶段正是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养良好体育品德,并为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教学目标1.了解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包含的文化知识、运动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基本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规则,能够在比赛和展示中综合运用,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3. 能够充分利用运动场地开展锻炼,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 在训练和实践中,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培养坚定执着、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扬团队精神,互帮互助。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了解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包含的文化知识、运动起源和发展历程。
在训练和实践中,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培养坚定执着、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扬团队精神,互帮互助。
教材分析新兴体育类运动系列包括轮滑、攀岩、定向运动和花样跳绳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的技术内容今天仍在发展、演变、扩充。
例如,花样跳绳在不断吸纳现代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花式日益翻新。
因此,学习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不仅能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更是对同学们敢于尝试、乐于挑战的勇气和毅力的培养,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性思维,为运动本身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带来开拓者的体验。
本章结合新兴体育类运动在学校中推广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向同学们介绍定向运动、花样跳绳和轮滑三个运动项目,带领同学们了解运动的基础知识和主要技能,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学习情景赵铭同学看到学校附近的公园筹备定向运动比赛,很是好奇,便报名参赛,并经抽签组队。
中班体育教案《快乐跳跳跳》
中班体育教案《快乐跳跳跳》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类型的跳跃动作。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1.2 技能目标: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按照要求完成跳跃动作。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勇于挑战自我。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跳跃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活动。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够在不同地面上稳定地进行跳跃动作。
培养学生能够灵活地调整跳跃节奏和力度。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跳绳若干条,音乐播放设备,小礼物若干。
3.2 环境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教室,地面平整无障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跳绳热身活动。
4.2 教学内容(10分钟)教师示范不同的跳跃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弓步跳等。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模仿并练习相应的跳跃动作。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在不同的地面上进行跳跃,如草地、木地板等。
4.3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跳跃动作进行练习。
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跳跃动作展示,其他组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
4.4 总结与奖励(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师反思: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
教师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5.2 学生反馈:学生填写简单的反馈表,表达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内容拓展6.1 跳跃动作的进阶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更具挑战性的跳跃动作,如交叉跳、双脚并拢跳等。
一年级体育上册第十三课跳树叶游戏教案
5. 家庭锻炼计划:制定一个包含跳跃动作的家庭锻炼计划,邀请家人一起参与。
举例:每天进行5分钟的跳跃练习,包括双脚跳和单脚跳,每次跳跃后休息30秒。
补充说明:
1. 视频作业:学生提交的动作练习视频应清晰展示动作全过程,以便教师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举例:设计一个“穿越树叶林”的游戏,学生需要依次完成单脚跳、双脚跳,并在跳跃过程中传递树叶。
3. 安全知识分享:向家人分享在体育课上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尤其是跳跃时的注意事项。
举例:讲解如何正确着地以减少跳跃时的冲击力,以及如何在游戏中避免碰撞。
4. 反思日志:写一篇关于跳树叶游戏的反思日志,内容包括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跳树叶游戏。
2. 讲授新课(10分钟)
- 教师示范跳树叶游戏的基本动作,包括双脚跳、单脚跳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教师强调安全事项,提醒学生注意跳跃时的平衡和稳定性。
3. 巩固练习(15分钟)
- 学生分组进行跳树叶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1. 运动能力:通过跳树叶游戏,培养学生基本的跳跃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健康行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 团队合作:在游戏中学会互相配合、支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体育活动充满好奇和热情,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在知识层面,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但跳树叶游戏中所涉及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仍有待提高。能力方面,学生们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跳跃、平衡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天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较弱。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体育教师用书电子版 第十三章 游泳
一、初中游泳教材概述(一) 游泳运动的概念游泳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是借用水的浮力,用人体的四肢和躯干的协同配合动作,产生向前推动力的体育活动项目。
(二) 游泳的起源与发展游泳的起源与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生活娱乐及战争等活动紧密联系的,它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是在满足人们的娱乐,竞争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
原始社会严酷的生存条件,迫使人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生存的需要,人们发展了走、跑步、跳跃、爬山、游水、投掷等技能。
地球上布满了江、河、湖、海,人类不可避免地要与水打交道,当水阻断了道路,人们要涉过时,当水中有鱼要捕食的时候,游泳技能就产生了。
这些都可以从五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陶器中刻画的人类潜入水中猎取水鸟及类似现代爬游的图案中得到证实。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说:“南方多没有,日与水居也,七岁能涉,十岁能浮,十五岁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然有得于水云遁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涉,在浅水中行走;浮,在水中漂浮游泳;没,在水下潜泳。
可见,无论从学游泳的年龄及技能的发展,都与现代游泳教学训练的几个阶段有近似之处。
现代游泳运动起源于英国。
据史料记载,17世纪60年代,英国不少地区的游泳活动就开展得相当活跃。
1828年,英国在利物浦乔治码头修造了第一个室内游泳池。
1867年世界上第一个游泳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
10年后在英国举行了第一次游泳比赛。
到了19世纪末,1890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设有100米、500米、1200米三个游泳项目。
1908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第四届奥运会时,成立了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游泳水平提高很快。
1984年已将解放前所有游泳记录刷新。
1953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吴传玉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100米仰游冠军,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1957年至1960年,我国共三人五次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
此后,我国游泳健儿的成绩提高很快,屡创佳绩,在1992年的25届奥运会上共取得4枚金牌,5枚银牌,以突出的成绩轰动世界体坛。
体育学科渗透环保教案
体育学科渗透环保教案第一章:环保与体育的关系1.1 环保的定义与重要性1.2 体育学科与环保的结合1.3 环保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1.4 学生对环保与体育的认识调查与分析第二章:环保知识普及2.1 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2.2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3 环保法律法规与体育产业的关联2.4 环保行为规范与体育活动的结合第三章:环保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3.1 环保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定3.2 环保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3.3 环保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3.4 环保教学案例分享与讨论第四章:环保活动设计与组织4.1 结合体育课程的环保活动策划4.2 环保活动的实施与指导4.3 环保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4 环保活动案例分享与讨论第五章:环保意识的培养与提高5.1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5.2 体育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策略5.3 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5.4 环保意识培养案例分享与讨论第六章:环保材料在体育设施中的应用6.1 环保材料的种类与特点6.2 体育设施中环保材料的运用案例6.3 环保材料的使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6.4 学生对环保材料的认识与使用体验第七章:环保理念在体育赛事中的实践7.1 环保赛事的举办与意义7.2 体育赛事中环保措施的实施案例7.3 环保理念在体育赛事中的作用与价值7.4 学生对环保赛事的认识与参与体验第八章:环保与体育产业的发展8.1 环保对体育产业的影响8.2 体育产业中的环保创新案例8.3 环保与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策略8.4 学生对环保与体育产业关系的认识与讨论第九章:环保教育在体育学科中的融合9.1 环保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入策略9.2 体育学科中环保教育案例分享9.3 环保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效果评估9.4 学生对环保教育的认识与反馈第十章:体育学科环保教学的实施与改进10.1 环保教学在体育学科的推广与实施10.2 环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0.3 体育学科环保教学的改进方向与建议10.4 学生对体育学科环保教学的评价与建议第十一章:环保体育项目的推广与实践11.1 环保体育项目的定义与特点11.2 环保体育项目的推广策略11.3 环保体育项目的实践案例11.4 学生对环保体育项目的参与与反馈第十二章:体育教师环保教学能力的提升12.1 体育教师环保教学能力的重要性12.2 提升体育教师环保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12.3 环保教学培训与研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2.4 体育教师环保教学能力提升的案例与经验分享第十三章:校园环保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13.1 校园环保体育活动的意义与目标13.2 创新校园环保体育活动的策略与方法13.3 校园环保体育活动的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13.4 学生对校园环保体育活动的参与与评价第十四章:环保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14.1 环保体育赛事的筹备与组织14.2 环保体育赛事的管理与运营14.3 环保体育赛事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14.4 学生对环保体育赛事的参与与反馈第十五章:体育学科环保教育的未来展望15.1 环保教育在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15.2 体育学科环保教育的创新与挑战15.3 体育学科环保教育的政策与支持15.4 学生对体育学科环保教育的期望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探讨了体育学科与环保的结合,通过环保知识普及、实践、活动设计、意识培养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参与度。
《室内体育课教案》课件
《室内体育课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室内体育课的概述1.1 室内体育课的定义1.2 室内体育课的特点1.3 室内体育课的分类1.4 室内体育课的重要性第二章:室内体育课的教学目标2.1 总体教学目标2.2 阶段性教学目标2.3 具体教学目标2.4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室内体育课的教学内容3.1 体育课程标准3.2 教学大纲的制定3.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整合3.4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第四章:室内体育课的教学方法4.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4.2 教学媒体的运用4.3 教学评价的方法4.4 教学反馈与改进第五章:室内体育课的教学组织与管理5.1 教学环境的布置与设计5.2 教学组织的策略5.3 课堂管理的方法5.4 安全与急救知识《室内体育课教案》PPT课件第六章:室内体育课的体育项目教学6.1 球类运动教学6.2 跳跃运动教学6.3 平衡与柔韧性运动教学6.4 力量与耐力运动教学第七章:针对不同年级的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7.1 小学一年级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7.2 小学二年级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7.3 小学三年级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7.4 小学四年级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第八章:针对不同季节的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8.1 春季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8.2 夏季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8.3 秋季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8.4 冬季室内体育课教学设计第九章:室内体育课的体育游戏与活动9.1 体育游戏的种类与设计9.2 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9.3 室内体育课的趣味性与挑战性9.4 体育游戏与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章:室内体育课的总结与反思10.1 课堂教学总结的形式与内容10.2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与反馈10.3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0.4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室内体育课教案》PPT课件第十一章:室内体育课的个性化教学11.1 学生差异性与个性化教学11.2 个性化教学策略的运用11.4 特殊需求学生的教学方法第十二章:室内体育课的身心健康教育12.1 身心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2.2 室内体育课中的心理辅导12.3 运动与健康的知识普及12.4 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与改善第十三章:室内体育课的创编与实践13.1 教案创编的原则与步骤13.2 教学实践的注意事项13.3 教学案例分享与讨论13.4 教学反思与教案改进第十四章:室内体育课的安全教育14.1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4.2 室内体育课的安全隐患14.3 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14.4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第十五章:室内体育课的家长沟通与合作15.1 家长沟通的重要性15.2 家长沟通的方式与技巧15.3 家校合作的模式与实践15.4 家长反馈与建议的吸纳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室内体育课教案》PPT课件的内容,包括室内体育课的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管理、体育项目教学、针对不同年级和季节的教学设计、体育游戏与活动、总结与反思、个性化教学、身心健康教育、创编与实践、安全教育以及家长沟通与合作等十五个章节。
第十三章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内容 3、原则 4、途径和方法 5、初中分流教育
三、初中学生的职业定向指导
1、职业定向指导的发展 2、职业定向指导的过程 3、职业定向指导的途径
二 、体育的意义和任பைடு நூலகம் (一)意义: 1、体育是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
展的; 2、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3、体育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保证 4、体育是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 2、掌握基本体育知识、形成基本
体育技能技巧;
三、体育的要求与形式 (一)要求 1、坚持体育锻炼的全面性; 2、坚持体育锻炼的经常性; 3、坚持体育锻炼的渐进性; 4、适应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别差异 (二)体育组织形式 体育课、早操和早锻炼、课间活动和课间操、
第十三章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 术教育
本章主要内容: 1、体育的概念、任务和形式 2、美育的概念、意义和任务 3、美育的内容、途径和要求 4、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任务、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体育
一、体育的概念 广义: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 狭义:学校体育——它是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健身的体育 活动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增强体质 并培养自觉锻炼身体意识的教育活动。
第三节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 育
一、概述 二、特点
实践性 技术性 教育性 三、意义 1、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是学生走向生活的必由之路 4、是当前我国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措施
5、创造经济价值,改善办学条件,促进 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实施 1、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
课外体育锻炼
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1、意义 2、内容 正确地制定和执行生活作息制度 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搞好教学卫生 教室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搞好学校环境卫生 搞好体育的卫生监督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灌蓝高手》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灌蓝高手》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1.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投篮技巧。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投篮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物质准备:篮球场、篮球、投篮架、音乐、奖励品等。
3.2 心理准备: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充分放松。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以趣味游戏引入篮球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4.2 基本技能训练:讲解并示范篮球投篮的基本动作,引导幼儿进行实践训练。
4.3 团队竞技:组织团队投篮比赛,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4.4 总结与奖励: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奖励,鼓励积极参与。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篮球投篮技巧、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程度。
5.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5.3 评价时间: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即时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第六章:教学活动安排6.1 第一节:篮球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篮球的起源和发展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认识篮球场和篮球装备6.2 第二节:投篮技巧训练学习正确的投篮姿势练习手臂力量和手腕灵活性分组进行投篮练习6.3 第三节:运球技巧练习学习基本的运球手法练习边走边运球和变向运球开展运球接力比赛6.4 第四节:团队合作与战术学习简单的团队合作战术实践团队配合的传球和接球进行团队对抗比赛6.5 第五节:篮球比赛与总结组织小型篮球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验比赛乐趣总结课堂学习,强调篮球运动的意义第七章:教学方法与策略7.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篮球动作,确保幼儿正确理解和学习。
7.2 实践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篮球技巧。
7.3 游戏法:设计趣味篮球游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7.4 激励法: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奖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动力。
第十三章体育教师
1.运动能力 2.教学能力 3.教育能力 4.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指导能力 5.科研能力 6.其他能力
(1)哲学知识 (3)专业基础知识 (4)工具性科学知识 (5)综合知识
一、体育教师进修、提高的必要性 二、体育教师的进修、提高的特点
和内容 三、体育教师进修提高的主要途径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 光辉的职业。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
教师是知识种子的 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 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 设计者。
—英国哲学家培根
教师的职业多么重 要、多么伟大与神圣; 整个人生的命运都操在 他的手里。
—别林斯基
降下民,作之君, 作之师。
—《尚书·泰誓》
国将兴,必贵师而 重传;······,国将衰, 必贱师而轻传。
做好各项工作 (六)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和体
育科学研究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1.高尚的思想品德 2.具有牢固的职业思想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4.要有朴实的工作作分 5.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6.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紧密结合 (二)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 (三)工作复杂,多样和繁重 (四)工作具有社会性
体育教师的职责
(一)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二)关心学生,教书育人 (三)认真备课、上好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
质量 (四)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指导
工作 (五)协助学校和教研室(组),积极参与并
—《荀子·大略》
(一)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 身体方法的传授者和发展者
高教社第三版《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体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体育心理学》实验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分析,提高学生运用体育心理学知识的能力;了解体育、运动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学校体育常见的心理学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体育心理学的知识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三、成绩评定及考试方法平时成绩占20分,实验成绩占30分,闭卷考试成绩占50分。
四、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第二节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三节体育心理学简史和发展方向第四节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第一节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第二节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第三节体育活动中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
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第一节运动兴趣第二节运动动机第四章运动归因第一节归因理论第二节运动中的归因分析第三节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第四节运动中的归因训练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第一节体育活动的心理效益第二节体育活动的坚持性第三节体育活动行为的理论、预测及干预第四节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一节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第二节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第三节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第四节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七章心理技能训练第一节心理技能与心理技能训练第二节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三节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八章动作技能的学习第一节动作技能概述第二节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与过程第三节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第四节动作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第五节动作技能的迁移第九章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优化第一节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第二节体育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心理学原理第三节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第四节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第十章体育运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一节体育能力的差异第二节智力因素的差异第三节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第四节体育待优生的心理第十一章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第一节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致因第二节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第三节运动损伤的心理评估第四节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第十二章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第一节体育团体凝聚力概述第二节影响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因素第三节团体凝聚力运动表现第四节团体凝聚力的发展第十三章运动中的领导行为第一节领导概述第二节教练员领导行为概述第三节教练员领导行为分析第四节学生领导行为分析第十四章体育运动中的品德心理第一节运动中的道德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体育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第三节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季浏, 殷恒婵, 颜军. 体育心理学.第3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参考书:[1] 黄希庭, 张力为, 毛志雄. 运动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 王斌. 体育心理学[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3] 理查德・考克斯. 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4] 温伯格,古尔德. 体育与训练心理学(第六版)[M]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体育教学环境第一节体育教学环境概述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含义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切内外条件共同构成一定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它是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条件的综合。
教学环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而言,影响教学的所有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与社区条件等都属于教学环境;狭义上而言,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与心理环境,如校园、校舍、各种教学设施、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及师生人际关系等。
一般来说,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环境。
据此,对体育教学环境定义如下:重要概念: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二、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一)对学生影响的自发性与潜在性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犹如空气和水一样,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
由于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主体知觉的背景而存在,刺激强度较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因而常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对学生影响的双重性和双向性体育教学环境中蕴涵的信息具有矢量性,或者指向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或者背离体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又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着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而是同时自身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作用于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环境发生积极或消极作用。
(三)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体育教学的目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和运用体育教学环境的。
因此,体育教学过程本质上可以说是教师科学地、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一定体育教学环境,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四)体育教学环境的科学性和可调控性体育教学环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需要专门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而构成这种特殊环境的因素都经过了一定的论证、选择、加工、提炼,因此它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体育教学环境又是可以调控的。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随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以及教学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以充分发挥体教学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消除不利因素影响,从而使体育教学环境朝着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方向发展。
(五)体育教学环境的复合性与一般文化课教学相比,体育教学活动是相对复杂的,这不仅表现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和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且还表现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是复杂、多变的。
体育教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复合性:一方面,体育教学环境所需要的物理环境是复合的,体育教学不仅需要一般的教学设施如教室、图书馆、桌椅等,它还需要运动设施和器材,如体育馆、体育场篮球、足球……这些设施与阳光、空气、水、树木、草地等自然环境紧密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也是复合的,体育教学一般是在比教室更大的空间里——体育馆或者体育场进行的,这种空间的变化,使得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
三、良好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具有积极的导向、陶冶、激励和健康等作用,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导向功能教学环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的社会需要而组织、设计的育人环境,它往往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望。
这些要求和期望渗透在学校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形成一种具有教育和启示意义的教育资源,引导着学生的思想,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塑造着学生的人格。
体育教学环境可以通过自身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学生充分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通过体育实践,养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锻炼习惯,并自觉地抵制某些不良行为,形成文明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陶冶功能文明、和谐、活泼向上的体育教学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养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各种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化,从而产生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体育教学环境的这种陶冶功能如果运用恰当,对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乃至学校体育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激励功能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教学的工作热情和动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诸如翠绿的草坪、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整洁的场地、个性化的器材与充满活力的运动场面、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气氛、团结奋进的校风和班风等,能给师生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成为激励他们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健康功能体育教学环境是师生长期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实践证明,科学、卫生、安全和没有空气、水源以及噪音污染的体育教学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正常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而积极的心理环境如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可以使学生能长期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分析体育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既有制度的,也有非制度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等等。
总的来说,构成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一、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是体育教学中各种有形的、静态的硬环境部分,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场地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信息、班级规模、队列与队形等。
(一)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教学的场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除了包括各种不同功能的教室以外,还包括有体育馆和各种体育场地如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以及这些场地的周围环境如树木、草坪等。
体育教学的设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常规性设备,如课桌椅、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等;另一类是体育器材设备,如体操垫、单、双杠、篮球、足球、排球、健身器材、标枪、铁饼、铅球等。
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对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由于体育教学大都在室外进行,且学生要从事一定的身体活动,因此自然环境对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影响较大。
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和学校周边的地形、森林、湖泊、草地、沙漠以及阳光、空气、雨雪、温度、声音等。
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具有复杂多变,且难以改变的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来充分利用、合理开发自然环境。
(三)体育教学信息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由各种信息相互传递、接受的过程,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输出源和接受源。
体育教师输出的信息是一定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也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反馈给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生,使教师能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
从信息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体育学科知识的信息和管理维持体育教学秩序的信息;从信息的传递过程来看,可分为本体信息和反馈信息。
本体信息是指体育教师通过教学要传递给学生的有关体育教学内容的信息,反馈信息则是调控本体信息有效传递的控制性信息;从信息的性质来看,又可分为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
前者主要是指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具有积极意义的信息,后者则是指对完成体育教学活动起消极和干扰作用的信息。
体育教学信息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筛选、过滤信息的难度。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各种体育教学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努力克服其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班级规模班级规模是指一个班学生人数的多寡,它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与情感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班级规模一般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教学的效果。
特别是体育教学,如果班级人数太多,不仅会加大教师教学组织工作的难度,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体育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应控制在20-40人为宜,但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达到了这个水平,大多数中小学的班级人数一般都在60-80人左右。
由于涉及到办学条件等深层次上的问题,这个矛盾在短期内是无法解决的,唯一的对策是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分组来缓解这一矛盾。
(五)队列与队形体育课堂教学中队列与队形的安排,反映了体育教师与学生的空间位置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学习行为甚至体育课成绩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体育课堂教学中队列队形的编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长方形编排方式,圆形编排方式,双圆形编排方式,半圆形编排方式,双半圆形编排方式,马蹄形编排方式,双马蹄形编排方式以及散点形编排方式等。
采用何种队列队形的编排方式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但前提是其必须有利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二、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是体育教学中无形的、动态的软环境部分,主要包括班风与校风、学校体育的传统与风气、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等。
(一)校风与班风校风是指一个学校内部所形成的社会气氛,它是学校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与学校的教风、学风、班风及领导作风等有密切关系。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所有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其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直接影响班级的每个成员。
校风和班风都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因素,其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这样一些无形的因素来影响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有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因而对体育教学活动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它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
良好的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建设,对一个学校来说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其形成的心理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仅需要多种途径和方法,还有赖于教育者精心的设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