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复习《口技》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口技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口技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口技【—之口技】下面是对语文口技课时的智商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几点知识哦。

口才一、重点字词1.在下面加标点符号。

胡说八道ō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先走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标点单词(1)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2)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3)少清:等一下。

(4)然后:很快。

(5)妇抚儿乳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6)众妙毕备毕:全、都。

(7)不久:很快。

(8)一少少:有一点。

舒展和放松。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10)虽人有百手虽:即使。

(11)你不能说出其中一个:说出来。

(12)把袖子从胳膊上伸出来:自由地举起。

(13)两股战战股:大腿。

(14)几欲先走几:几乎。

3.找出下列句子中常见的和错误的单词。

独自坐着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

(1)凡所应用,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突然,他抚摸着尺子,声音就完整了。

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把尺子。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我听到栅栏里有一把尺子的触碰声时,我静静地坐着,不敢喊叫。

只听见围帐里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指出:专注于理解诸如“但是”和“坐”这样的单词。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观众中所有的客人都伸长脖子,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心里暗自赞叹,觉得这太棒了。

点拨:重点理解“绝”等词语。

(3)于是客人们都换了颜色,离开了桌子。

他们放下袖子,打了两场仗。

他们几乎想先走一步。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走。

说明:重点理解“分”、“古”、“占”和“几个”等词。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应有尽有。

(点拨:这句话形容声音之杂。

)三、文学(文体)常识《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口技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众多的宾客相聚而坐。

一会儿,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惊醒后打呵欠,伸懒腰,他的丈夫说着梦话。

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

丈夫也醒了。

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小儿子,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接着大儿子也醒了,连续不断地说话不停止。

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

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不多久,丈夫打鼾声响起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

隐隐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口技》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初三语文复习第一轮复习教学案课题《口技》复习目标:1、理解全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及重点句。

2、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

复习方法: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练习检测。

复习过程:一.重点掌握下列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满坐.宾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不能名.其一处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两股.战战群响毕绝.二.通假字满坐.寂然三.古今异义几欲先走.两股.战战四.词类活用妇抚儿乳.不能名.其一处也侧目.五.一词多义【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而】妇拍而.呜之启窗而.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其】其.夫呓语不能指其.一端其.两膝相比者【之】于厅事之.东北角妇拍而呜之.他左臂挂念珠倚之.【以】以.为妙绝遂以名楼以实奇六.重点语句。

1.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七.理解课文。

1.文章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2.本文写作方法、语言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简练、准确、生动。

八.重点问题。

1、本文紧紧扣住“善”字,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简单的道具,表演形象生动,观众的反应2、结尾段,如果去掉“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也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一段文字?如果删去,可以吗?首尾照应,突出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3.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4、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

中考总复习——《口技》

中考总复习——《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 作者:清朝林嗣环。

2.作品:选自《虞初新志》,我们学过的课文《核舟记》(明·魏学洢)也选自其中。

二、课文分析2.写作特色:①叙述中的动静转换。

②正面描写(口技表演)和侧面描写(宾客反应)相结合。

③首尾呼应。

【2006·广西南宁】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①会.宾客大宴会:________________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________________7.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A.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口技》

4.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口技》

• 1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 答: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 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 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 14、第二段中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那些心 理和内心感受? • 答:“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 “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 尚能自持。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 15、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观众反应如何? • 答:明确:犬吠欠伸呓语儿啼妇呜夫叱絮絮,齁声、妇拍 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 千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 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等。观众反应:伸颈、侧目、微 笑、默叹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
3.选择

A.
B.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作者写表演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写表演前 的情况,次写表演者的表演,最后写表演结束, 再现表演者的道具。 文章写观众的反应随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从正面表现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 “善”字贯穿全文,是概括题旨的关键性字眼。 作者写口技表演的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及内, 由少而多,由寂静而喧哗。
2.翻译
1.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 施八尺屏障。 2.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 鸣之。 3.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 名其一处也。
3.选择
•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京 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 B.文章重点记叙口技人的表演,依次写了由两个声响场景组成的 一次深夜火景。这前后两个场景,先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再 由动到大静。 • C.文中三次写听众的反应,先写听众全神贯注听得入神的样子, 又写听众随着口技人的表演,由兴奋状态转变为轻松状态,最后 写听众忘记了是在看表演,而以为身在“火场”,于是惊慌失措 的样子。 • D.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前后响应地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 具,只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连续运用四个 “一”字,渲染出了道具的简单。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一填空《口技》节选自,此书是朝编选的小说。

《口技》作者,。

代顺治年间的进士。

二解释下列词语1善口技者()2 会宾客大宴()3 少顷()4施八尺屏障()5众宾团坐()6 但闻()7无敢哗者()8欠身()9呓语()10妇抚儿乳()11絮絮不止()12夫叱大儿()13一时齐发()14众妙毕备()()()15侧目()16默叹()17齁声起()18盆器倾侧()19意少舒()()()20中间()21曳屋()22虽人有百手()23指其一端()24不能名其一处()25奋袖出臂()26几欲先走()三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他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1 表示突然发生、2 表示同时发生3 表示相继发生4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久发生、、四问答题1 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清楚,这对文章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2 找出文中描述听众反应句子并分析其作用3 第一段中观众的反应是什么?表现了什么?4 第二段中描摹声音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6 “犬吠”两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7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观众的哪些心理?8 第三段中“微闻”的“微”有何作用?9 第三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10 第四段中的五个“百千”有何作用?11 结尾段,如果去掉“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也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一段文字?如果删去,可以吗?12 本文各写了几个场景?各场景之间有什么联系?13 文言文常常不用量词,如“一人”就是“一个人”。

补清下列句中的量词。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4 统领全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是哪个字?15 第一段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6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中“渐”“止”有何作用?17 第四段中“几欲先走”写出了宾客的什么神态?18 第四段写救火的摹仿声响的语句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19 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

《口技》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口技》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口技》基础知识、练习、拓展《口技》一、字音字形字音惊觉呓语叱齁声中间曳屋许许犬吠几欲先走字形齁声屏障打鼾叠嶂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作者是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著有《秋声诗》。

三、知识点梳理词类活用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善于。

如:京中有善口技者妙: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奇妙的声响。

如:众妙毕备一词多义乳:妇抚儿乳喂奶,动词。

儿含乳啼乳头,名词。

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动词。

有仙则名有名,动词。

绝:以为妙绝极,副词。

群响毕绝消失,动词。

通假字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

古今异义几欲先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古义:中间夹杂着今义:两事物之间的位置稍稍正坐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会宾客大宴会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合龙,聚在一起;会议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只,仅今义:但是闻古义:听见今义:用鼻子嗅气味宾客意少舒少古义:稍微今义:跟“多”相反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某些机关、企业、团体中的组织单位。

重点虚词其:其夫呓语她的不能名其一处也其中的之:于厅事之东北角的,结构助词妇拍而呜之代小儿子,代词撤屏视之形式宾语,不译而:妇拍而呜之表并列关系的连词既而儿醒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四、课文翻译及结构分析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京,京城,国都,这里指清代的京城北京。

善,擅长,善于。

口技,杂技的一种,表演者运用口部发音来模仿各种声音。

有……者,有……的人。

开头就点明“善口技者”。

“善”字贯穿全篇,整个故事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善”字。

它实际上是本文中心意思的高度概括:赞扬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表现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正赶上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快醒木罢了。

20--《口技》知识点

20--《口技》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第二十课《口技》一、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著作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等。

2、《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

二、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京中有善口技者。

①京:京城②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精通③者:……的人【译文】京城里有位擅长表演口技的人。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①会:适逢,正赶上。

②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③于:在④厅事:大厅,客厅。

⑤之:的⑥施:设置,安放。

⑦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译文】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高的围幕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①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②而已:罢了。

【译文】口技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众宾团坐。

少(shǎo )顷(qǐng),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①团坐:围绕而坐。

②少顷:一会儿。

③但:只④闻:听见⑤一下:拍了一下⑥坐:通“座”⑦寂然:安静的样子⑧哗:喧哗,大声说话【译文】客人们围绕坐在围幕前面。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①遥闻:远远地听见②犬吠:狗叫的声音③惊觉:惊醒④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⑤呓语:说梦话。

【译文】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便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①既而:不久,紧接着。

②大啼:大声哭闹。

③亦:也【译文】紧接着,一个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丈夫也被吵醒了。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①抚:抚摸,安慰。

②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奶头③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青海专版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专题二七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口技

青海专版2017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专题二七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口技

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口技林嗣环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叹为观止的高超技艺。

此段是口技表演者第的,从侧面表现了表演者口技的不凡。

自《虞初新志·秋《口技》是他的《文言词汇分类积累以为妙绝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力拉崩倒之声1.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__《虞初新志》__,作者是__林嗣环__。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京中/有善/口技者(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__善于,擅长__(2)会.宾客大宴会:__逢,正赶上__(3)施.八尺屏障施:__设置,安放__(4)少顷..少顷:__一会儿__(5)其夫呓语..呓语:__说梦话__(6)既而..儿醒既而:__不久,紧接着__(7)众妙毕.备毕:__全,都__(8)宾客意少舒..少:__稍微__舒:__伸展,松弛__(9)不能名.其一处也名:__说出__(10)几.欲先走几:__几乎__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的“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C )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__(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__(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坐直了身子。

__(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__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__(4)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__(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__6.联系全文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字有什么作用。

__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是紧紧扣住“善”字展开的。

__7.“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

口技复习

口技复习

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

少顷遥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夫呓语..儿醒,大啼。

夫令妇..。

既而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凑.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齁声..,妇梦中咳嗽之声。

..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几.欲先....,两股战战走.。

而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文学常识1、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2、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由清代人张潮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3、口技:属杂技的一种,俗称“隔壁戏”。

课文采用时间的顺序生动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我国口技艺术的我无穷魅力。

二、注音1 屏障píng zhàng2 少顷shǎo qǐng3 呓语yì4絮絮xùxù5 叱chì6 齁hōu7 中间jiàn 8曳屋yè9 许许声hǔhǔ10 狺狺不止yín yín三、重点词语1 善:擅长2 会:适逢,正赶上3 厅事:客厅,大厅4 施:设置,安放5 团坐:环绕而坐6 少顷:一会儿7 惊觉:睡醒8 呓语:说梦话9 既而:不久10 妇抚儿乳:喂奶11 狺狺:狗叫声,这里形容连续不断的说话。

七年级语文口技总复习

七年级语文口技总复习

七年级语文口技总复习《口技》总复习一.文学常识《口技》的作者是朝的 ,字,这篇文章选自朝编的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二.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三.词的积累①重点词语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众宾团坐(围绕而坐)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妇抚儿乳(喂奶)众妙毕备(全.都)宾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虽人有百手(即使)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以为妙绝(以为,认为.妙绝,极点)变色离席(色,脸色.座,座位)奋袖出臂(扬起.举起)两股战战(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走,跑)曳屋许许声(拉)②词类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会宾客大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侧目(名词用作动词,看)③古今异义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聚在一起,合拢;会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今义:里面.)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量词;屁股.)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④一词多义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指:1.手有百指(名词,指头)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是:1.当是时(介词,这)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2.众宾团坐(动词,坐)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④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课本作业题)四.重点句子翻译:①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④曳屋许许声.⑤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五.句式积累省略句〝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倒装句〝会宾客大宴〞中的〝宾客大宴〞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会大宴宾客〞.六.默写:1.默出文章头尾相照应的部分: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当是时, ,,,,,一时齐发,.4.默写出文中三处侧面描写的地方: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6.默写出文中描写一家四口人由醒入睡的语句:七.问题探究1.读2.3.4段.思考:这三段分别描写了哪几个场面?三个场面:(1)一家人深夜里被惊醒的场面;(2)这家人再次入睡的场面;(3)一场特大火灾的惊险纷乱场面;2.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第一场景: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第二场景: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第三场景:声音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百千齐作,应有尽有.总结:总体看来,声音的变化,由小而大,再由大到小,最后又变大.3.对于听众反应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能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4.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① 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是:( 善).②本段中哪些叙述表明了口技表演者不借助外物吸引人,而是靠超人的技艺或真实本领演出的?(用原文回答)答: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答: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急切而向往的心情.④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⑤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⑥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⑦〝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6.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对表演的描绘;道具的简单;听众的反应.7.作者在第三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8.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 )A.莫可名状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9.阅读全文后总结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课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两个方面:表演者和听众.一方面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另一方面侧面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在描写过程中,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结合.第四单元《口技》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本文节选自《》是清代编选的小说.作者,字,人.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会宾客大宴( ) A.适逢,正赶上B.会议C开会D.会合(2)众妙毕备( ) A.毕生B.毕业C全.都D.完了(3)宾客意少舒( ) A.少量B.稍微C减少D.年轻(4)不能名其一处也( ) A.名字 B.名声 C.出名D.说出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4.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3分)5.〝一时齐发〞指文中6.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这样写的作用是7.文中用写声之远,用.和写声之近,用写声之大,用写声之小.夜之静.8.文章正面描写了,侧面描写了,都是为了突出.二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斥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妇抚儿乳() (2)既而儿醒()(3)一时齐发() (4)众妙毕备( )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______ _.______ _的描写方法.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暴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 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4)两股战战( )8.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__;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___ ___.9.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10.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11.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12.翻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13.按要求填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是.;文中拟声的叠音词是. ;文中表示不同声音的动词是;第五单元《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选自《》,这部书相传是周朝所作,文中的孔子名,字,是我国时期国著名的..2.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及日中如探汤B.孰为汝多知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一儿以日初出远日积月累D.人不知而不愠孰为汝多知乎3.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见两小儿辩斗 B.日初出大如车盖C.孔子不能决也D.孰为汝多知乎4.翻译下列句子.⑴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⑵孰为汝多知乎.5.选文以两小儿的笑〝曰〞作结语有何作用?答:狼·能力训练练一练1.给加粗字注音.缀行甚远( ) 并驱如故( )积薪其中( ) 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眈眈相向( )少时()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将隧入( ) 乃悟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 )2.你对课文了解吗?(1)《狼》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2)《狼》叙述了________,告诉了人们________道理.议一议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读一读课内阅读: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寐,盖以透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解释加粗的字.缀: 顾: 犬: 洞: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文中加〝▲〞的两个〝其〞各代什么?4.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课外阅读: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1.解释句中加粗的字.A.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 徒:B.南山有竹,不柔自直. 柔:C.岂可及乎? 及:D.括而羽之,镞而砺之. 括: 砺:2.翻译下列各句.A.子曰:〝汝何好乐?〞译文:B.吾非此之问也.译文:C.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译文:3.本文讲的是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4.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比喻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用〝其入之不亦深乎〞比喻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写展开想像,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参考答案议一议1.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陵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2.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读一读课内阅读:1.紧跟回头看像狗似的打洞2.略3.①〝它们〞,代两狼②〝它〞,指柴堆4.D5.对于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否则,就没有出路. 课外阅读:1.A.只是B.通〝揉〞C.赶得上D.通〝刮〞磨2.A.孔子说:〝你有什么喜好?〞B.我问的不是这个.C.刮过了,并给它安上尾羽,装上铁头并把它磨锋利了,它进的不是更深吗? 3.学习的重要性比喻4.学习5.学习的作用一.字1.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弛(chí)眈(dān)黠(_iá)瞑(míng)暇(_iá)隧(suì)尻(kāo)寐(mèi)少时(shǎo)2.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二.解释加红的字缀行甚远缀:紧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原来屠乃奔倚其下奔倚:跑过去倚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顷刻:一会儿意将遂入以攻其后意:想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多少三.特殊句式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四.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1.《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2.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屠惧〞〝投以骨〞3.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凶残和贪婪.4.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而攻其后也〞,可见他们的狡猾.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透出了怎样的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五.语言训练你能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两狼合伙用计暗算屠户而又被屠户分别杀死的情节吗?要把狼和屠户的动作.神态.心理分别描述清楚.例:两只狼看到屠户靠着柴垛拿着刀面对着它们,它们有点胆怯了,不敢往前走,只是瞪着眼睛看着屠户.不一会,一只狼突然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很久,眼睛好像闭上,神情还很悠闲,它有点得意,好像在盘算着成功后怎样与伙伴分食屠户.突然屠户一声大叫,狼一睁眼,说时迟,那时快,〝咯嚓〞一刀下去,狼已被劈成两半,屠户刚想走,忽然想起另一只狼呢,他转过柴垛后,发现另一只正在柴垛后挖洞,看来想要两面夹击呀,身子已经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上去一刀砍断狼的大腿,又杀死了它.测试1.选出下列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zhuì) 困窘(jiǒng)B.苫蔽(zhàn)眈眈(dān)C.假寐(mèi)尻尾(kāo)D.少时(shǎo)狡黠(_iá)2.下列句子,加红词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句是( )A.担中肉尽B.恐前后受其敌C.狼不敢前D.狼亦黠矣3.翻译下面句子,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A.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一样蹲在(屠户)面前B.一只狼循小路去了,其中一只像狗一样蹲在(屠户)面前C.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条狗坐在(屠户)面前D.一只狼径直走到一条狗面前坐下来4.选出与〝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意义相同的两项(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身已半入,止露尻尾.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故事的高潮是屠夫积极抵御狼,直到最后杀死狼.B.屠夫利用田野柴草堆这个有利的环境,转而积极防御,直到主动出击,大获全胜.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说明了狼的狡诈,想制造假象迷惑屠夫.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表明屠夫不再迁就退让,转而做出与狼斗争的正确抉择.文言积累,按要求填空:1.《木兰诗》中写爹妈.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是: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5.《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6.《竹里馆》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是: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7.《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8.《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9.《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10.《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11.《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12.《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13.《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14.《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是:。

中考文言文《口技》训练

中考文言文《口技》训练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口技》一填空《口技》节选自,此书是朝编选的小说。

《口技》作者,。

代顺治年间的进士。

二解释下列词语1善口技者()2会宾客大宴()3 少顷()4施八尺屏障()5众宾团坐()6 但闻()7无敢哗者()8欠身()9呓语()10妇抚儿乳()11絮絮不止()12夫叱大儿()13一时齐发()14众妙毕备()()()15侧目()16默叹()17齁声起()18盆器倾侧()19意少舒()()()20中间()21曳屋()22虽人有百手()23指其一端()24不能名其一处()25奋袖出臂()26几欲先走()三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他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1 表示突然发生、2 表示同时发生3 表示相继发生4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久发生、、四问答题1 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清楚,这对文章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2 找出文中描述听众反应句子并分析其作用3 第一段中观众的反应是什么?表现了什么?4 第二段中描摹声音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6 “犬吠”两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7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观众的哪些心理?8 第三段中“微闻”的“微”有何作用?9 第三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10 第四段中的五个“百千”有何作用?11 结尾段,如果去掉“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也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一段文字?如果删去,可以吗?12 本文各写了几个场景?各场景之间有什么联系?13 文言文常常不用量词,如“一人”就是“一个人”。

补清下列句中的量词。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4 统领全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是哪个字?15 第一段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6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中“渐”“止”有何作用?17 第四段中“几欲先走”写出了宾客的什么神态?18 第四段写救火的摹仿声响的语句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19 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

中考语文总复习(青海专版)课件 专题2 第二节 重点文言

中考语文总复习(青海专版)课件 专题2 第二节 重点文言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Jie Shu Yu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青海专版)
【全文中心】本文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 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 间艺术的魅力。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 是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六年(公元 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 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共二 十卷,所收录的多为明末清初的文言短篇,并附有评语。

口技中考复习课件

口技中考复习课件

5、绝: (1)极点(以为妙绝) (2)停止,消失(群响毕绝) (3)极高的,陡峭的(绝yan多生 怪柏)
6、 名: (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 (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7、之: 1、的 (于厅事之东北角 ) 2、他(妇拍而呜之) 8、其; 1、她的(其夫呓语) 2、其中(不能指其一端)
9、妙; 1、妙处(众妙毕备) 2、好,奇妙(以为妙绝) 10、指: 1、手指(虽人有百指) 2、指出(不能指其一端)
表达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技巧 语言 特色 1.记叙、描写和评议结合。2.富有层次,生动形象。
新授课时的课件回放
1、第一段中统领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 是哪一个?围绕这个字,作者写了哪几 个场面?
“善”
三个场面: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 群乱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3)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古义:当中夹杂 今义:当中
(5)会:会宾客大宴 古:适逢;今:会议 (6) 但:但闻抚尺一下 古:只;今:表转折,然而 (7)施:施八尺屏障 古:设置;今:设施 (8)是:当是时 古:代词,这;今:判断动词,是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睡醒 6、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 7、众妙毕备 毕:全,都 夹杂 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9、不能指其一端 一端: 一头,这里指“一种” 哆嗦的样子 10、两股战战 战战: 11、几欲先走 几: 几乎,差点儿
(六)表时间的副词: 1、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 时 3、表示两事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 当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俄而,少顷,未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渐渐把身子坐正了。
文言文基础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手 指,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 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 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 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 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 两腿哆嗦打抖,几乎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大腿

一字多义
坐 满坐寂然 通“座”,座位 名词 口技人坐屏障
妙 众妙必备 以为妙绝 妙处 名词 形容词 坐 动词
好,奇妙
绝 以为妙绝 极 副词 动词
群响必绝

消失
忽一人大呼“火起”
呼呼风声 拟声词
呼叫
动词

手有百指 指头
指其一端 乳 指出
名词 动词
妇抚儿乳 喂奶
儿含乳啼 奶头
动词
名词
通假字
满坐寂然
“坐”通“座”,座位
表示时间的词 (忽)、(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一时) 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是时)
(俄而)
(少顷)
思考课文内容
1、第一段中统领或连贯全文的关键 字眼是哪一个?第一段列数口技人的 道具,对表现全文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善”字统领全文,全文的展开都紧 紧扣住“善”字。 暗示道具简单, 衬托了表演者的高超技术。
从内容上看,更好地从侧面烘托出口技 者演艺的高超; 从结构上看,做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表演前: 道具简单 技艺高超 (侧面烘托) 宾客 善 表演(正面描写) 遥闻(远→近) 深夜 便有 (外→内) 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惊醒 既而 (小→大) 表 当是时 (分→合) 意少舒 演 醒而 未几 首 中 复睡 微闻 (大→小) 稍稍正坐 尾 变色离席 忽 (小→大) 呼 奋袖出臂 俄而(一呼百应) 失火 应 两股战战 救火 中间(百千齐作) 几欲先走 又夹 (强调) 技艺高超 表演后:道具简单
4.在口技表演过程中,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表现? 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本文多次写听众的神态、 动作,目的是什么?
三次观众反应:(1)、伸颈、侧目、微笑、默叹;(2)、 意少舒、稍稍正坐;(3)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 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 超
本文中心
本文通过对口技艺人精彩口技表演的描写, 表达了对口技艺人精湛技艺的赞叹,以及对中 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赞美。
本文的写作特点
• (1)以时间为序,层次清楚,首尾呼应; •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烘托主题; • (3)语言简练贴切。
文言文简要回答
四、简要问答 1.口技表演者表演了哪些内容?请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梦中惊醒(第2段)、醒而复睡(第3段)、 失火救火(第4段) 2.文章前后都交代了表演者使用的道具, 有什么作用?
C.作者写口技人的表演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先写表演前的情 况,然后写表演者表演的一组连续性的生活场面,最后写表演的 结束。 D.口技人的表演非常精彩,只用极简单的道具就能把一家人梦
中惊醒、失火救火、醒而复睡时发出的声音模拟得惟妙惟肖,令
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第二段口技人摹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 醒的过程,是按怎样的顺序摹写声音的?这 段中描写宾客的神态有什么作用?
口技人是按照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到内, 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顺序表演一家人 深夜被犬惊醒的过程的。 这些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把口技 表演和它的效果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突 出口技者表演之“善”。
一(1段)写表演时间、地点、道具和演出前的现场 气氛(铺垫); 主要 二(2—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梦中惊醒、 内容 要点 渐入梦乡、失火救火); 三(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照应)。 写作 意图 表达 技巧 表现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 无 所 不 有 )
声音变 化特点
由远及近 由外到内 由分而合
作者 评论 众妙 必备
听众 反应
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以 为 妙 绝
由大而小
意 少 舒 稍稍正坐
变 不能指 奋 其一端 两 几 色 袖 股 欲 离 出 战 先 席 臂 战 走
由少而多 由多而杂
不能名 其一处
3、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待了极简单的 道具,有何作用?
五、综合选择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 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 睡而醒的情形。 B.“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以声衬静,
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为后文突然起火而惊吓听众作铺垫。
新授课时的课件回放
1、第一段中统领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 是哪一个?围绕这个字,作者写了哪几 个场面?
“善”
三个场面:梦中惊醒、渐入梦乡声音种类 场面 梦 惊 渐 梦 火 群 中 醒 入 乡 起 乱
犬吠 欠伸 呓语 儿啼 妇呜 夫叱 (一时齐发)
齁声 妇拍儿渐止 鼠作作索索 倾盆 器 声 咳 嗽 ( 以 响 衬 静 ) 大呼 齐哭 百千人大 呼 儿哭 犬吠 力拉 崩倒声 火爆声 风声求救声 曳屋声 抢 夺 声 泼 水 声
语言 特色
1.记叙、描写和评议结合。2.富有层次,生动形象。
1、会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当是时 只

隐隐约约
4、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5、宾客意少舒 稍微
6、稍稍正坐 渐渐地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其中夹杂
8、虽人有百手 即使 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个时候
10、两股战战 11、几欲先走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之
口技
(★★★未考)
林嗣环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
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一 熟读课文、注解和译文
1.课文读2遍 2.注解读2遍
3.译文读2遍
复习课前反复朗读课文、注解、 译文是唤醒记忆的最好方式!
文言文内容梳理 全文 以时间为序,记述一场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
3、第三段所写的内容在表演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的是一家人由醒到又睡的经过和 宾客的情绪变化。这一段既是四口人吵醒 之后的余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4、第四段从哪些方面直接描述了口技人 表演的声音?这段中写宾客的表现有什 么作用?
段末写宾客的表现,突出了口技者表演逼 真的程度。
5、第五段呼应开头,再次列数道具,有 什么作用? 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 是借助于外物。再次突出表演者口技之 “善”。
(1)使文章首尾呼应(呼应开头);(2)强 调道具的简单,以此来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本文的侧面描写比较突出,请你列举一例赏析。
示例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绝。赏析:“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 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 感到满意,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示例2: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 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作者通过描写一场口 技表演,表现了我国 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文言文基础
一、解释词语
1.会宾客大宴(
恰逢


2.既而儿醒,大啼
接着 渐渐 夹杂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文言文基础
三、翻译句子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 场立刻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