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交通运输供给基础(4)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定义:交通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特性、运行规律以及交通运输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运输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这些活动对经济效率、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研究对象:(1)交通运输服务的供需关系,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
(3)交通运输网络的设计、优化与效率。
(4)交通运输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5)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交通运输企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策略和规制。
(7)交通运输项目的投资评估与融资问题。
二、交通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分析:(1)描述性统计:收集和分析交通运输相关数据,描述现象的概况。
(2)因果推断:通过回归分析、实验设计等方法,探究交通运输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规范分析:(1)福利经济学:评估交通运输政策对消费者、生产者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
(2)成本收益分析:比较交通运输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定量分析:(1)数学建模:构建交通运输需求的函数模型、运输网络优化模型等。
(2)计量经济学:运用统计软件对交通运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4. 比较分析:(1)时间序列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2)横截面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
5. 系统分析:(1)系统动力学: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行为和反馈机制。
(2)网络分析:研究交通运输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三、交通运输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传统阶段:(1)早期关注点:运输成本、运输效率、运输基础设施的地理分布。
(2)代表人物:Alfred Marshall, Walter Isard等。
2. 现代阶段:(1)20世纪中叶:运输经济学开始关注运输政策、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
(2)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强调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和交通运输的外部性。
交通运输学课件第6章_运输业投资
● 美国、日本、前西德等发达国家在60-7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把 相当份额的投资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
● 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我国东部沿海 地区,运输基础设施较好,交通较便利,经济发展就快,人民生活水平 就较高;而西部内陆地区,运输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就 相对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也较低。
2
所谓交通运输革命阶段,是指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社会运 输需求的直接反映,更是交通运输以主角的身份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过程的特殊时期。
●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原理,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是一国进入发达国家的 必要前提和步骤,但一国进入起飞阶段的关键是什么呢?现代著名发展 经济学家W·W·罗斯托提出:“起飞的初始条件是有最低限度的社会管理 资本(这儿主要指交通运输基础结构)的先行建设,以便为必不可少的 扩散效应准备前提条件”。
二线工程:
2009~2012年。由一条干线和八条支干线组成的“西二线”,西起新疆 霍尔果斯,西气东输二线1干8支管网[3]
东达上海,南抵广州、香港,横贯中国东西两端,横跨15个省区市及特 别行政区,年输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
2019/12/9
12
西气东输
三线工程:规划中的第三条天然气管道,路线基本确定为从新疆通过江 西抵达福建,把俄罗斯和中国西北部的天然气输往能源需求量庞大的中 部、东南地区。
2019/12/9
6
2 运输基础设施投资主体
经营性投资:政府、企业、外商等投资主体 非经营性投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
管道运
管道运输是指使用管道进行液 体和气体物质输送的一种运输
方式。
管道运输具有连续性、安全性 、环保等优点,适合输送石油 、天然气等大宗液体和气体物
质。
管道运输是全球能源输送的重 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石油和 天然气输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管道运输的缺点是一旦建成, 就难以改变输送线路,且建设 和运营成本较高。
06
案例分析
某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总结词
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面临的常见问题,需要 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
详细描述
某城市通过建设地铁、优化公共交通线路、 加强交通管理等方式,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问题,提高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区铁路网建设规划
总结词
铁路网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具 有重要意义。
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 ,可以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适应性强,可实现即需即运
。
公路运输是短途及中长途运输 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整体交通 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公路运输的缺点是运输成本相 对较高,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
铁路运
铁路运输是指使用铁路列车进行货物 和旅客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是全球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之一,特别是在大宗货物运输方面具 有明显优势。
智能交通系统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 术优化交通流,实现实时 路况监测、信号灯智能控 制等功能。
新型交通工具
如高速磁悬浮列车、超级 电容公交车等,提供更快 速、便捷的出行选择。
绿色发展与环保
清洁能源利用
推广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 。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目录
• 交通运输需求概述 • 交通运输供给现状 •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关系分析 • 案例分析:某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状况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01 交通运输需求概述
需求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交通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人与 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特点
影响因素
人口数量和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运输网布局和运输能力、国家政策及运输 价格等。
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多样化、高品质化等趋势。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 绿色交通理念的普及,未来交通运输将更加智能、环保和高效。
02 交通运输供给现状
运输能力短缺
由于投资不足、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 某些地区或某些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不能 满足需求,出现运输能力短缺现象。
运输服务质量下降
市场价格波动
当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时,市 场价格会出现波动,如运价上涨或下 跌等。
在运输高峰期或异常天气条件下,由于运输 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运输服务 质量下降,如延误、拥堵、安全事故等。
优化道路交通设施布局,提 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公共 交通系统建设,提升服务质 量和效率;增加停车设施供 给,推广智能化停车管理系 统;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引 导居民绿色出行。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 建议
技术创新对交通需求影响
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 未来交通系统将更加高效、安全, 降低事故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绿色出行
鼓励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提高 绿色出行比例。
智能交通系统
第6章交通运输供给基础(4)
6
(4)整体性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交通运
输线路和线路上的车站、机场、港口等 设施。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能力相互
匹配,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提供 交通运输供给。
7
(5)部分可替代性
现代交通运输市场中有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多种运
输方式及多个运输供给者存在,于是这些运输供给之间存在一 定程度的可替代性,这种可替代性构成了运输方式之间竞争的 基础。 由于运输产品具有时间上的规定性和空间上的方向性,因此不 同运输供给方式的替代性受到限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 是有一定条件的。 因此,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的既不是绝对的异功能的协同关系, 也不是绝对的同功能的竞争关系,而是有时呈现竞争性、有时 又为协同性。 此外,运输服务的消费者通常还拥有其他的选择权力,决定是 否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地点,或者改变他们的居住、工 作地点和消费方式。
五种运输供给方式同时并存、相互补充、共 同发展的格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应实行 分工与协作,发展综合交通运输。
32
6.6.3 交通运输供给的网络经济
回顾:
规模经济:生产量提高时产生的经济性,随着厂商生产
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范围经济: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 济性,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 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由于交通运输的网络特性,现代运输活动也存在复杂的 网络经济现象。
8
(6)外部性
如果某人或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 危害或利益,而它们并未因此支付相应的成本或得到 相应的报酬,经济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存在外部性。
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
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即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内 生化的情形。 外部性分为两种类型:
《交通运输经济》学习指导二
《交通运输经济》网络学习指导二第四章运输供给(6课时)第一节运输供给的概念与特点一、运输供给的概念(掌握)1、一种物品的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愿意出售的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两个层次的概念:微观层次上表示一家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愿意出售的物品的数量;宏观层次上指市场中的所有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愿意提供的物品总量,又称市场供给。
2、运输供给是指运输生产厂商在特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的数量。
从微观层次上,单个运输生产商所愿意提供的运输产品的数量与该产品的价格和成本有关;从宏观层次上,运输产品市场总供给取决于市场中该运输产品生产者的数量和每个厂商所能够和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
3、运输供给包括的内容(掌握)1)运输供给的数量通常用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来表示,以说明运输供应商所能提供的运输产品的数量和规模。
2)运输方式指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
3)运输布局指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在空间的分布和活动设备的合理配置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
4)运输管理体制表明了运输业发展的结构、制度、资源配置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二、运输供给的特点(掌握)1、运输产品不可储存性运输业提供的产品是旅客或货物的位移,产品具有无形性的特点,运输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因此,运输产品不可储存,只能储存运输能力。
2、运输供给的整体性表现在:一是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设备能力相互匹配,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运输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
3、运输供求不平衡性运输供求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和地区上的不平衡。
4、运输供给的部分可替代性运输供给是由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运输厂商的生产能力共同构成的。
由于运输产品的核心是提供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因此,运输产品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在同一方向、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经济特征的运输方式或运输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就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态势。
同时,由于运输产品对各种条件的要求不同,使得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中不同运输企业间运输产品的替代性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又使得每种运输方式间或同种运输方式中具有差别的运输服务都可能在某一领域的运输供给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
第6章-交通运输供给基础(3)
12
6.4.2 公共物品的分类 (1)俱乐部物品
俱乐部物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
他性的物品。我们称为“俱乐部物品”,就是说这类 物品好比俱乐部里的东西,对于付了俱乐部费用加入 俱乐部的成员来说,是公共物品,但对非俱乐部成员 来说,就不是公共物品。
说明俱乐部物品的理论称为俱乐部理论。这一理论可
20
对公共物品,必须了解每个人对增加一个单 位产出的估价。把所有享受该公共物品的人 的估价加总,就可以得到边际收益。要决定 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水平,必须使加总的边 际收益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因此,公共物 品的总体需求不同于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
21
1)私人物品的价格与产量
22
2)公共物品的价格与产量
3
6.4 公共物品
6.4.1 公共物品及其特点 (1)基本概念
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提供给个人享用的物品,这些物
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例如,国防、警察、消防、公 共道路、教育、公共卫生等。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所谓公共物品指的是
消费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如商店 里出售的面包、衣服、电视机、计算机等。
交通运输经济学
第6章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
制作: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组
第6章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
6.1 供给与供给曲线
6.2 供给价格弹性
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
6.4 公共物品
6.5 交通运输供给
6..4 公共物品
6.4.1 公共物品及其特点 6.4.2 公共物品的分类 6.4.3 公共物品的产量和效率
P S
O Q
交通运输学(PPT课件)
19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第二节汽车运输调查
二、汽车运输调查分类 根据调查内容的全面程度 *全面调查,调查项目多,内容复杂,工作量 大。 *单项调查,主要针对汽车运输中某一环节。 按对象分为 *货运调查 *客运调查 按照调查的对象范围 *内部调查 *外部调查 按照调查资料获取的途径 *直接调查 *间接调查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5
第一节 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运输需求的特征 运输需求与其它商品需求相比具有其独有的 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广泛性 2、多样性 3、派生性 4、规律性 5、不平衡性: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方向上。 6、部分可替代性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6
交通运输学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学
本 课 程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二章 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2学时) 第三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学时) 第四章公路运输系统概述(4学时) 第五章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4学时) 第六章 公路货物运输组织(4学时) 第七章 公路旅客运输组织(4学时) 第八章 铁路运输系统(4学时) 第九章 水路运输系统(4学时) 第十章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2学时)
交通运输学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33
第三节 运输量预测
连续性原理 就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动,前后是连 续的,统一的、衔接的,其发展带有一定惯性, 因此,通过总结过去而预测未来。 相似性原理 就是说,各种事物之间尽管千差万别, 表现形形色色,但也有着—定的相似性,人们 利用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也可以进行类比 过去推断和预测未来。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运输供给量的变动就是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供给量随运 价变化而沿供给曲线移动,每一运价水平对应一个相应的 供给量;
如上图所示,当运价从P1升到P2时,供给量从Q1升高到Q2,这是供给量的 变动。当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导致运输供给曲线由S0变为S2,此为运输供 给的变动。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函数的建立
用函数的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Q = f (L, P, A, N……)
式中:Q——运输需求量; L——经济发展水平; P——运输服务价格; A——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 N——人口数量。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需求函数的性质:
1.非负性:一般需求量总是正的,负的需求没有意义。 2.单调性: 根据需求规律,正常情况下,某种运输的价 格降低,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而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少。 这种变化决定了需求曲线的单调性。典型的需求函数曲线, 通常用下图表示。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组员:张晓东 董金功 李国伟
第一节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一.交通运输需求的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有支付能力的
旅客与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等我有钱
度量:运量、周转量
了,我就 去坐公交
前提:1.有购买交通服务的欲望
2.有购买能力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二.交通运输需求的内容 (1)交通运输需求量 (2)流向 (3)交通运输距离 (4)交通运输构成 (5)起运时间和到达时间
P:运输价格 Q:运输需求量 D-D:需求曲线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函数模型: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③ 相关法
它是从客流与其相关因素的联系中去研究它们之间的变量
关系.用相关法预测客运量的基本步骤是:首先,从定性分析着 手,选取对客运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作自变量;其次,选取能真实 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联系的数学方程式,并用最小二乘法求 解方程式中的未知参数:最后,对所得方程的相关程度预测效果 进行统计检验.
运输生产是由运输企业来完成的,它为社会提供场所的变动 及运输劳务.作为使用值范踌的运输劳务为社会提供的是有效性 服务,对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效用性质的,运输供给的这种效 用来满足社会的运输需求.
运输供给是由三个主要供给元素决定的,它们是:运输系统 的特征、对运输环境的影响,运输消耗.运输系统的特征是指表 征运输系统内涵性C2的量,如旅行时间,运输能力,运行区间、 运输效率等:运轴iq耗包括运输系统的建设费用。保养费用及运 营费用.
2020/10/4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15
3,居民旅行指标与客运量指标
(1)居民旅行指标
总客运量决定于居民人数及其旅行次数.居民旅行量的大
小,不仅表征运输的发展程度,而且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水平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示居民旅行量的指标有两 个,即:
平均旅行次数: 指每一居民的每年平均旅行次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1
一、 概述
1.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
1.1概念
交通运输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散布在空间
不同点的的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资源、劳 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再生产中产生了交通运输 需求。
交通运输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
新版运输经济学运输基建项目投资、融资与经营.
企业公司 非银行 金融机构 非上市 上市
运输经济学(第六章)
基本建设程序
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的重大变化。
其中主要的变化有以下三点:
①在项目决策阶段,增加了可行性研究程序;
②在项目建设市场的培育中,建立了招标投标制度; ③在项目实施(主要是建设施工环节)阶段,实行了监 理制度。 这使我国的工程建设进一步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要 求,并与国际惯例基本趋于一致。
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进度(工期)、质量(功能)、 费用(投资、成本) 质量
合同
进度
费用
运输经济学(第六章)
目标的描述需要由抽象到具体,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 项目目标系统
投资 质量 工期
支 出
...
经 常 费 用
收 益
建 筑 形 式
结 构
功 能
使 用 期 限
...
设 计 时 间
建 设 时 间
运输经济学(第六章)
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是最普遍、最典型、最为重要的项目类 型,它是一种既有投资行为又有建设行为的项目 决策与实施活动,是工程建设的产成品。 工程项目具有特定的对象,它以形成固定资产为 目的,由建筑、工器具、设备购置、安装、技术 改造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工作构成。它是 以实物形态表示的具体项目,如修建一幢大楼、 一座车站、铺设输油管道等。
拦河大坝 -- 高181M的混凝土重力大坝 水电站 -- 装机26台的电站厂房总装机容量: 18200MW 通航建筑物 -- 双线连续五级船闸、垂直升降机、临时
船闸及上、下游引航道组成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运输经济学(第六章)
长江三峡工程管理目标
PM目标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5.运输价格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二.运输供给的特点
1)非贮存性 2)不平衡性 3)部分可替代性 4)巨大的外部性与成本转移性 外部性:是指向市场以外其他人强加的成本和利益。
成本转移性:主要表现在对运输对象的转移上,它能够在较大范围内
超额生产,但并不带来成本的明显上升。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运输供给存在明显的外部成本
P:运输价格 Q:运输需求量 D-D:需求曲线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函数模型:
线性模型: Q = a + bP + rY
式中: Q:运输需求量 Y:影响因素变量 P:价格因素 a、b、r:待定参数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的变动与运输需求量的变动:
运输需求的变动,是需求函数的参数发生了变化,是曲线的 移动;运输需求量的变动则是一定函数关系下,自变量引起 的因变量的变化,是在曲线上的移动。
运输供给与运输供给量的变化
运输供给的变动是非价格因素变化时导致的供给曲线的位 移,如果供给发生了变动,即使价格不变,运输供给量也 会发生变化。 运输供给量的变动就是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供给量随运 价变化而沿供给曲线移动,每一运价水平对应一个相应的 供给量;
如上图所示,当运价从P1升到P2时,供给量从Q1升高到Q2,这是供给量的 变动。当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导致运输供给曲线由S0变为S2,此为运输供 给的变动。
1. 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
2.影响货运需求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居民消费水平
③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程度 ④旅行费用—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 ⑤运输服务的质量 ⑥其他因素
②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③运输网的数量与质量; 运输网的布局和运输 能力直接影响对货源 ④运价水平的变动; 的吸引范围和对运输 需求的适应程度。 ⑤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的影响。 ⑥ 运输网络的布局和运输能力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
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改革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运 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3
降低了物流成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了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营成 本,进而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提高了整体经济 效益。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供给特点与影响因素
资本密集性
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 的资本投入。
不可分割性
交通运输供给的整体性很强,各种运 输方式之间需要紧密配合。
供给特点与影响因素
• 阶段性:交通运输供给的增长呈现出明显 的阶段性特征。
供给特点与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政策和法规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交通运输供给的 决定性因素。
投资融资机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投资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基础 设施建设。
拓展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PPP等方式筹集资金, 满足交通运输发展需求。
强化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防范化解金 融风险。
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长途客运服务
涵盖长途汽车、火车、飞 机等交通方式,满足跨区 域、长距离的出行需求。
定制客运服务
针对特定人群或需求,提 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客运 服务,如校车、旅游包车 等。
货运服务供给
普通货物运输
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 多种运输方式,满足各类货物的
运输需求。
特种货物运输
针对危险品、冷藏品、大件货物等 特殊货物,提供专门的运输设备和 服务。
02 基础设施供给
《交通运输》 讲义
《交通运输》讲义一、交通运输的定义与重要性交通运输,简单来说,就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实现人、货物在不同地点之间的位移。
它是连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纽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和优势,通过交通运输,各地的产品能够快速、便捷地流通到需要的地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协同发展。
其次,交通运输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需求至关重要。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物资,从食品、衣物到药品等,都依赖于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运作,才能及时送达我们手中。
再者,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壮大。
例如,物流行业、汽车制造、道路建设等,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二、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一)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最为常见和灵活的一种运输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性高:能够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直接将货物送到目的地,无需多次装卸和转运。
2、适应性强:无论是短途还是中长途运输,无论是小批量还是大批量货物,公路运输都能胜任。
3、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修建公路的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
然而,公路运输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能源消耗大,而且在长距离运输中,效率不如铁路和水路运输。
(二)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一种大运量、长距离、高效的运输方式。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运输能力大:能够承载大量的货物和乘客,特别适合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
2、运行速度较快:相比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速度更快,能够缩短运输时间。
3、安全性高:铁路运输有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
不过,铁路运输的建设成本高,线路固定,灵活性不如公路运输。
(三)水路运输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
其特点包括:1、运输成本低:由于船舶的运载量大,单位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2、环保节能:水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能源消耗也较低。
5-第6章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供给
33
6.3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特许专营权模式
6.3.3 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
2.模式特点
(1)引入市场化合作机制 PPP模式实质是国家或相关政府部门在“国有国 营”模式 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引社会投资以拓展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 来 源,并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即在公共基 础设施领域引 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改革。 (2)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PPP模式能使参与各方实现“双赢”或“多赢”, 并最终 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合资公司完全按照市 场化 原则运作项目,通过公司主观上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为 降低成本而提高 管理水平,为增加收入而提高服务水平,客观 上保障了为公众提供良好公 共交通服务的公共利益。
23
6.3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特许专营权模式
6.3.1 建设经营移交模式(BOT)
3.实施过程
BOT模式的实施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实 施和 移交三个阶段: a) 准备阶段主要是选定 BOT项目,通过资格预审 与招标,选定项目 承办人。 b) 实施阶段包括BOT项目建设与运 营阶段。 c) 特许期期满时,项目公司把项目 移交给政府
制作: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组
第6章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与运载工具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2)航空运输的劣势
成本、运价高。从经济方面来讲,航空运输
的成本及运价均高于其它运输方式。 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大。航空运输对飞行条件 的要求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条件限制, 从而影响运输的准时性和正常性。 可达性差。在通常情况下,航空运输难以实 现客货的“门到门”运输,必须借助其他运 输方式转运。
27
1)供给方式发展中的量变
某一供给方式的量变发展过程:是指该运输供给方式
产生、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平稳增长过程,在此期间, 构成运输供给方式的基本内容不变,各种供给方式之 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竞争、替代关系也是在比较“温 和”的气氛中缓慢地向前发展的。 在这种运输方式的量变时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要 靠既有的运输供给方式不断扩大其总规模,增建新的 运输线路及港、站、场等基础设施,扩大它所占有的 空间和地域,增加运输设备的投人。 它表现为运输供给在量的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即量的增长、 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也包括服务质量的提高。
33
交通运输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运输总产出的扩大,平 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 交通运输的范围经济,是指与分别生产每一种运输产品 相比较,共同生产多种运输产品的平均成本可以更低。
注意区别 :由于交通运输供给的复杂性,使得交
通运输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因此, 笼统地称之为交通运输供给的网络经济。 交通运输的网络经济:指运输网络由于其规模经济 与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运输总产出扩大引起平均运 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
适合。。。?
23
(5)管道
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 差完成液体或气体货物运输的一种运 输方式。
24
1)管道运输的优势
运量大。一条油管线可以源源不断地完成输送
任务。 占地少。运输管道通常埋于地下,其占用的土 地很少。 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安全可靠、连续性强。运输过程受气候条件影 响小,可以确保运输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 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管道运输系统不存 在空载行程,因而系统的运输效率高。
3
6.6 交通运输供给的复杂性
6.6.1 交通运输供给特征
(1)不可储存性
交通运输市场出售的不是实物产品,而是不具有实物
形态、不能储存、不能调拨的运输服务,是通过运输实 现旅客和货物的“位移”。
运输服务的供给过程和运输服务的消费过程融合在一
起,二者不可从时空上进行分离。
同时运输服务又具有矢量的特征,不同的起始点和目
34
考察交通运输供给的网络经济特性:
从运输网络的幅员大小看,可以考察运输企
业是否具有管辖线路越长,或网络覆盖区域越 大单位运输成本越低的效果。(这种现象其实 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发挥作用,我们可 以归到网络经济的范畴) 从运输线路的通过密度上看,以考察具体运 输线路上是否具有运输量越大就导致该线路的 单位运输成本越低的效果。(这种现象主要属 于范围经济的范畴)
6
(4)整体性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具有整体性:交通运
输线路和线路上的车站、机场、港口等 设施。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能力相互
匹配,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提供 交通运输供给。
7
(5)部分可替代性
现代交通运输市场中有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多种运
输方式及多个运输供给者存在,于是这些运输供给之间存在一 定程度的可替代性,这种可替代性构成了运输方式之间竞争的 基础。 由于运输产品具有时间上的规定性和空间上的方向性,因此不 同运输供给方式的替代性受到限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 是有一定条件的。 因此,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的既不是绝对的异功能的协同关系, 也不是绝对的同功能的竞争关系,而是有时呈现竞争性、有时 又为协同性。 此外,运输服务的消费者通常还拥有其他的选择权力,决定是 否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地点,或者改变他们的居住、工 作地点和消费方式。
由于交通运输活动带来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污染,
能源和其他资源过度消耗以及交通堵塞等成本消耗也 部分地转移到运输业的外部成本中。
10
交通运输供给的正外部性的表现:
比如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原本和外界联系 不畅的某些地区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从而 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 的方便,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 民的收入。而这些收益交通运输部门并没有 获得,是交通运输的正外部性效益。
是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能得到其决策和行为带来
的额外收益则是正外部性。
9
交通运输供给既有负外部性,也有正外部性。
交通运输供给的负外部性的表现:
当运输生产商超额生产时,一部分运输成本转嫁到消
费者身上:当运输需求高峰期到来时,运输供给在较 大范围内超额生产,但伴随而至的是运输条件的恶化, 运输服务质量的下降,使得本应该由运输企业承担的 成本部分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发生率较高。
适合。。。?
17
(3)水运
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江河、湖泊、人工水 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 式,是货物运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 路运输按其航行的区域,可分为海洋运输和 内河运输两种类型,海洋运输又可分为沿海 运输和远洋运输。
18
1)水路运输的优势
投资少。水路运输可以利用天然水道,基本建
8
(6)外部性
如果某人或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 危害或利益,而它们并未因此支付相应的成本或得到 相应的报酬,经济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存在外部性。
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
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即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内 生化的情形。 外部性分为两种类型:
负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必承担其行为带来的成本
11
6.6.2 交通运输供给构成
一般从宏观的角度,将交通运输划分为五种方式:铁 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通常人们将这五种 交通运输方式合称为综合交通运输。
(1)铁路
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
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12
1)铁路运输的优势
铁路运输能力大,适合于大批量商品的长距离
25
2)管道运输的劣势
管道运输不如其他运输方式灵活,承运的货
物品类比较单一,不容易随便扩展管线。
除了专用管线外,一般要与铁路运输、公路
运输和水路运输配合才能完成全程运输任务。
适合。。。?
26
(6)供给方式的演变
交通运输需求在不断地增长,交通运输供给也 在不断增加,新的运输供给方式相继出现, 每一种供给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经 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才形成五种供给方式 并存的局面,供给方式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
适合。。。?
14
(2)公路
公路运输是继铁路和水运之后发展的运 输方式,公路运输的发展使世界上一 些经济发达国家改变了一个多世纪以 铁路运输为中心的局面。公路运输在 各种运输方式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15
1)公路运输的优势
运输速度快,空间活动领域大。公路运输在途
中不需中转,在直达性上有明显的优势。
灵活、方便。汽车运输既可以成为其他运输方
式的接运方式,又可自成体系,对客、货批量 的大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原始投资少,经济效益高。 驾驶技术容易掌握。
16
2)公路运输的劣势
单位运输成本较高。 运输能力小,劳动生产率较低。 环境适应性较差,容易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干扰。 油耗大、环境污染比其他运输方式严重。 客运的舒适性较差,安全性较低,交通事故的
设投资少,占用土地较少。
载运量大,航道通过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运输成本低,尤其是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
成本更低。
运输能耗低。 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运输方式。
19
2)水路运输的劣势
船舶平均航行速度较低。 水运生产过程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特
别是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因而呈现较大的 波动性和不平衡性。
的地之间的运输形成了不同的运输产品,它们之间不能 相互替代,因此,不存在任何可以存储、转移或调拨的 运输“产成品” 。
4
(2)服务与消费的同时性 交通运输的服务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
合二为一的。 交通运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不可分 离的特征对运输服务的质量提出了特殊要求, 使得运输市场上对运输质量的要求应该更加 严格,特别是事前对运输业者提供服务的监 督和检查比在其他市场上更为重要,以切实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五种运输供给方式同时并存、相互补充、共 同发展的格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应实行 分工与协作,发展综合交通运输。
32
6.6.3 交通运输供给的网络经济
回顾:
规模经济:生产量提高时产生的经济性,随着厂商生产
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范围经济: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 济性,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 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由于交通运输的网络特性,现代运输活动也存在复杂的 网络经济现象。
如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代替蒸汽机车,磁悬 浮火车代替普通火车,船舶方面的滚装船、 自动化船、大吨位和超大吨位船代替普通船, 水翼船、气垫船、电磁推进船、磁水动力推 进船代替螺旋桨船等等。
每一种运输供给方式都是在以上两方面革 新的交替作用下,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
30
3)供给方式间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当量的积累和部分质变的发生不能满足经
济增长和运输需求扩张时,开始孕育新的 运输方式的诞生-----质变。
新的供给方式代替原有的供给方式在交通
运输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这种新旧交 替是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