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合集下载

糖尿病及甲亢患者用药指导

糖尿病及甲亢患者用药指导

糖尿病及甲亢患者用药指导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用药指导(一) 糖尿病患者用药教育1. 疾病介绍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

大部分糖尿患者可按照病因、发病机制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自身免疫对胰岛β细胞破坏后造成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故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可表现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控制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至最佳水平可以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时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 , DKA) 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HHS); 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2. 药物治疗: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各异,优势不同,在选药上宜依据糖尿病的分型、体重、肥胖、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药物敏感或抗药性、药品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

(1)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选用胰岛素注射给药,或与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双胍类降糖药联合使用。

(2) 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各种应激情况、严重慢性并发症、消耗性疾病应选用胰岛素注射。

(3) 对于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尚未达标者,尤其是伴高脂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者可选用二甲双胍。

当糖尿病遇到甲状腺病,该如何使用降糖药

当糖尿病遇到甲状腺病,该如何使用降糖药

氧化克星一维生素c
维生素C来源于柑橘类、番 茄、新鲜的辣椒等。可谓肌肤补
在的维生素C衍生物,它们相对 稳定。 摘自《广州日报》
30糖尿病天地・文摘
万方数据
当糖尿病遇到甲状腺病,该如何使用降糖药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糖尿病文摘 Diabetes World 2015(10)
引用本文格式:当糖尿病遇到甲状腺病,该如何使用降糖药[期刊论文]-糖尿病文摘 2015(10)
让无精打采的疲劳细胞变的生长,提升肌肤 再生功能。当肌肤出现暗疮、斑 点、疤痕时,维生素A是良好的 皮肤修复剂,而维生素A的衍生 物维甲酸。因其出色的角质调理 功能。是皮肤科常用处方药。
品界抗氧化的常胜将军。用水 果敷面,其中的原理不外乎是 补充水分和通过水果中的维生 素C起到氧化还原的作用。使肌 肤看上去白嫩。维生素C本身极 易氧化,单纯的维生素C如果往 肌肤上涂抹。还没等进入肌肤 就已经先氧化了。所以添加在护 肤品中的其实是以各种形式存
健康攻略I,蒯鳃些
当糖尿病遇到甲状腺病, 该如何使用降糖药
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 分泌代谢系统最常见的两种疾 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 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 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高血 糖可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 。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 害、功能障碍。甲状腺疾病包括 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 肿瘤等多种疾病。临床上有少 部分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甲 状腺疾病,此时使用降糖药需 特别注意。
宜太大。
糖尿病合并甲减时,由于甲 状腺激素的缺乏治疗中容易发 生低血糖,故降糖药物起始剂 量不宜太大,随甲减的改善要
1.甲状腺功能异常对 血糖是有一定影响的。
当甲亢时机体处于高代谢 状态,血糖会升高;当甲减时机 体代谢减低,可导致血糖偏低。 因此,糖尿病患者合并甲亢时, 要注意随着甲亢的好转适当减 少降糖药物的用量,防止血糖 过低。

临床药理学--第29章 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29章 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7.5.25教案完成时间:2007.5.19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级
2001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胡成穆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第29章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临床药理学(第3版)
2.生理学(第5版)
3.生物化学(第5版)
一、糖尿病的分类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as mellitus, IDDM)
病因: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特点:①不包括由于非自身免疫的特异性原因引起的破坏或衰竭(如囊性纤维瘤);②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典型,年龄多在30岁以下;③易出现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④靠胰岛素维持生命。
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糖异生抑制剂
常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磺脲类降糖药(SUs),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促进外周组织增加葡萄糖利用的药物:双胍类(二甲双胍)
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TZDs):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
重点讲述,板书并穿插实例,10分钟
(2)促细胞生长作用: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促细胞生长作用
(3)作用机制:
胰岛素+胰岛素受体α亚单位→酪氨酸蛋白激酶→→→第二信使(磷脂肌醇系统)→细胞效应
4.药动学:P395
5.临床应用:
①适应症:

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指南

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指南

内分泌代谢疾病用药指南1.糖尿病用药指南: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

-胰岛素治疗:包括快速作用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等,根据个体的胰岛素需求来确定适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2.甲状腺疾病用药指南: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和甲减两种情况,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甲亢治疗: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甲减治疗:口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甲状腺素)。

3.肾上腺疾病用药指南:肾上腺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多和增少两种情况:-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多(如库欣综合征)治疗: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如抗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如酮康唑、氢化可的松等)或放射治疗等。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治疗:主要是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4.生长激素缺乏或过多用药指南:-生长激素缺乏治疗:可以使用合成生长激素来补充缺乏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过多治疗(如垂体瘤引起的生长激素过多):常采用手术以及放疗等方式治疗。

5.雌激素和孕激素缺乏用药指南:-雌激素缺乏治疗:可以使用合成雌激素来补充缺乏的雌激素。

-孕激素缺乏治疗:可以使用合成孕激素来补充缺乏的孕激素。

6.钙代谢异常用药指南:-高钙血症治疗:通常需要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和钙的限制摄入。

-低钙血症治疗:常采用口服补钙或静脉补钙等方式来补充血钙。

总结: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结合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可能的相互作用,随时跟踪病情的变化,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与医生密切配合,配合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全面控制和管理内分泌代谢疾病。

临床药学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药学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药学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负责分泌和调节各种激素,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当内分泌系统出现疾病时,会导致激素水平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和症状,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临床药学作为药物治疗的学科,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临床药学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等。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必需的药物,可以通过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可以起到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临床药学专家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药调整,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体重减轻、多汗等。

临床药学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主要包括甲状腺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

甲状腺抑制剂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轻甲状腺激素过剩引起的心血管症状。

临床药学专家通过合理选择药物和调整用药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减少症状的发生。

三、性腺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性腺功能障碍是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常表现为性欲减退、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临床药学在性腺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男性,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睾酮替代治疗和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睾酮替代治疗可以提高血中睾酮水平,改善男性性腺功能。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以促进阴茎海绵体血管扩张,增加勃起硬度和持久性。

对于女性,激素替代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可以补充缺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改善性腺功能障碍导致的不适症状。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分泌的重要激素,对机体的免疫、代谢等功能起到关键作用。

内分泌系统疾病药品

内分泌系统疾病药品

内分泌系统疾病药品内分泌系统疾病药品是用于治疗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之一,它通过分泌激素来控制和协调各个器官的功能。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治疗成为改善患者病情的主要方式之一。

1. 甲状腺疾病药品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负责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瘤等。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甲亢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如甲巯咪唑和普萘洛尔。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患者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剂,如左旋甲状腺素。

此外,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切除、放疗或放射性碘治疗等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在其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2. 糖尿病药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管理。

常用的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可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而口服降糖药则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磺脲类、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用于提高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产糖和延缓肠道糖的吸收。

3. 性激素药品性激素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一类重要激素。

它们调节和控制人体的性发育、生殖能力和性功能等方面。

对于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性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雄激素替代剂可用于男性雄激素不足或者阳痿等疾病的治疗。

而雌激素替代剂则常用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以缓解更年期症状。

4. 垂体疾病药品垂体是位于脑下部的一种重要内分泌腺体,它分泌多种调节激素,对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起到调控作用。

垂体疾病常见的包括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垂体瘤等。

对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替代激素进行治疗,如甲状腺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

而对于垂体瘤患者,除了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段外,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方式之一,可使用药物控制肿瘤的体积和分泌。

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

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
重点讲解 15’ 多媒体 投影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作用: 通过抑制过甲状腺细胞内的氧化酶, 抑制甲状腺激 素(T3、T4)的生物合成,不抑制甲状腺激素从腺泡释 放,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无拮抗作用,故起效慢。须 服药后半个月左右,待体内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耗竭 后,甲亢症状才开始缓解。1—3 个月后基础代谢率恢 复正常。 用途: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内科治疗 适用于轻症、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也可 作为放射性碘治疗的辅助用药。 开始治疗给大剂量, 症状缓解后用维持量 l-2 年。 2、甲亢术前准备: 为减少患者麻醉和手术后的并发症,防止发生甲 状腺危象。术前服用硫脲类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或接近 正常,但用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可反馈性 增加促甲状腺素分泌,进而刺激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 生、充血、变软,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故应在手术 前 2 周加服大剂量碘剂,使腺体缩小、变硬,减少出 血以利手术。 3、甲状腺危象的综合治疗 除应用大剂量碘剂和其他综合措施外,大剂量的 硫脲类可作为辅助治疗,以阻断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甲状腺危象:甲亢患者,在精神刺激、感染、手 术、外伤等诱因的作用下,使甲状腺激素突然大量释 放入血液循环,导致高热、虚脱、心力衰竭、电解质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1、糖代谢: 增加去路: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 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和氨基酸↑ 糖原的合成及贮存↑ 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 减少来源:糖原分解和异生↓ 2、脂肪代谢:胰岛素使脂肪合成↑,分解↓→游离脂 肪酸和酮体生成↓ 3、蛋白质代谢:促进合成,抑制分解 机制:促进氨基酸转运进入细胞内 4、促进 K+内流:细胞内 K+浓度↑ 【临床用途】 用于以胰岛素缺乏为主的各型糖尿病: ①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终身用药 ②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未能控制高血糖 的患者。 ③糖尿病合并感染、妊娠、分娩、手术等应激情况 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伴有严重并发症 ⑤纠正细胞内缺钾 临床有人主张采用极化液(由胰岛素、葡萄糖和 氯化钾组成)静滴,以防治心肌梗死时或其它心脏病 变时的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1、低血糖:胰岛素过量或未按时进食、活动量↑所致 轻者:饥饿感、出汗、心慌等——可饮糖水纠正

专题16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

专题16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第1节糖尿病的临床用药一、概述糖尿病是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

临床早期表现为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继之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和各种感染等急性并发症以及肾病、视网膜病变、动脲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主办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建议,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种:①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②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lDDM);③特异型糖尿病;④妊娠糖尿病。

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约占糖尿病患者数10%,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症状较明显,病情较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下,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表明胰岛素缺乏。

治疗需给予外源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及抑制酮体生成。

2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及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约占糖尿病患者数90%。

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且不典型,常因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而就诊,极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在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下可出现酮症酸中毒。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轻度降低或高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略低、基本正常或高于正常。

通常采用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但无效或应激状况时亦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血糖正常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二、胰岛素1922年加拿大医学专家Banting、Best、Macleod、Collip等人合作,首次从动物胰脏中提取出胰岛素,并成功治疗了第一例糖尿病患者。

内分泌系统疾病合理用药

内分泌系统疾病合理用药

内分泌系统疾病合理用药❖糖尿病药物合理应用❖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糖尿病药物合理应用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多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病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症,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 ;❖二、病毒感染许多糖尿病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性胰岛炎有关。

糖尿病的病因:❖三、自身免疫部分糖尿病人血清中发现抗胰岛β细胞抗体,给实验动物注射抗胰岛β细胞抗体可以引起糖耐量异常,病理检查也可看到胰岛中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浸润等现象。

❖四、其它诱因 :饮食习惯、肥胖、睡眠、情绪糖尿病伴发疾病患病率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点❖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肾脏、眼底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已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前期诊断●糖尿病分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诊断:❖糖尿病前期是指首先出现血糖和(或)负荷后血糖升高,但仍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也称葡萄糖调节受损(IGR)❖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干预:运动、减轻体重,以使总体重达到近乎正常的水平,规律锻炼,以及均衡饮食。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二者可以同时存在IGR(IFG、IGT)的血糖诊断标准对诊断标准的解释1、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3、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4、OGTT是指以75克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用1分子结晶水葡萄糖,则为82。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引言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系统,它由多个腺体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能够调节全身的生理功能。

然而,内分泌系统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药物治疗是管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甲状腺疾病的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过度活跃引起的疾病。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抑制药物: 如硫脲类药物,如硫脲、甲巯咪唑等,能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甲状腺过度活跃。

•β受体阻断剂: 该类药物如普萘洛尔能够阻断β受体的作用,减轻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 包括口服甲状腺素替代剂,如左甲状腺素钠片。

这些药物能够提供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恢复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疾病。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 •胰岛素替代疗法: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以替代胰岛素缺乏。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引起的疾病。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胰岛素增敏剂: 如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肝脏对葡萄糖产生的过度输出,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分泌增加剂: 如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高血压是指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的疾病。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能够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血管收缩,减轻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卡托普利,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总结药物治疗是管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流 行 病 学
尿 炳 思 者 思 合 开 甲状 脲 疾 的 女 性
糖 尿 病 和 甲 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症 高 于 男性 。 国 内 尚无 糖 尿 病 患 者 ( 简 称 甲亢) 都 是 内分 泌 门 诊 常见 的 中 甲亢患 病率 的流 行病学 数据 。 j 疾 病 。 最 新 统 计 ,美 国 糖 尿 病 患 T 1 D M与 自身 免疫 性 甲状 腺 疾 病率为 1 2 . 9 % ,我 国 1 8 岁 以上 成 人 病 均 属 多 内分 泌腺 自身免 疫 综 合征 糖 尿 病 患 病 率 已达 1 1 . 6 %…。美 国 的组 分 。 已有研 究 揭 示 了 自身 免疫 时 立 新 贵 阳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内分 泌代谢 病科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科 主任 。 现任 中 华 医学 会 糖尿 病 学 分 会 常 务 委 员 , 中 国 医 师 协 N H A N E sⅢ调 查 显示 甲亢 的患病 率 性 甲状 腺 疾 病 和T 1 D M的 遗 传学 机 为1 ・ 3 %( 0 ・ 5 %临床 甲亢 和 0 ・ 7 %亚 临 制 。 自身免 疫 性 甲状 腺疾 病 的 相 关 床 甲亢 ) , 欧 。 I ' 1 临 床 甲亢 及 甲减 的 基 因包 括 甲状 腺球 蛋 白、促 甲状腺 患病 率 为女 性2 % ,男 性0 ・ 2 % 。我 激 素 受 体 和cD 4 0 等 ,T 1 D M相 关 国1 0 城市 甲状 腺疾 病 调查 显 示 甲亢 基 因包 括 人 白细 胞抗 原 、胰 岛素 基
件 患者 合 并 甲状 憬功 能 的异 常 ;糖 磷 酸酶 非 受体 型2 2 和 调控 T细 胞 分
38 药品评价 2 o 1 4 第1 1 眷第3
药物s临床 D r u g sa n dC l i n i c●■■■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用药总结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用药总结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用药总结..糖尿病一、概述糖尿病是具有多病因及多种表现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活性障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失衡和慢性高血糖为特征。

【分类】糖尿病类型二、临床表现(1)许多糖尿病患者并无明显症状,部分可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和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

(2)1型糖尿病的特点有: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30岁前最常见;②起病急,多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③血糖显著升高,经常反复出现酮症;④血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很低甚至检测不出;⑤患者胰岛功能基本丧失,需要终生应用胰岛素替代治疗;⑥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年龄在20~48岁,患者消瘦,易出现大血管病变。

(3)2型糖尿病的特点有:①一般有家族遗传病史;②起病隐匿、缓慢,无症状的时间可达数年至数十年;③多数人肥胖或超重、食欲好、精神体力与正常人并无差别,偶有疲乏无力,个别人可出现低血糖,④多在查体中发现;⑤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三、糖尿病并发症(一)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多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可引起死亡。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低血糖症(血糖低于2.8mmol/L)3、高渗性非酮体高血糖症4、非酮症高渗昏迷。

(二)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2、微血管病变3、神经系统损害4、糖尿病足病四、诊断依据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1)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h)血糖≥7.0mmol/L(126mg/dl);(3)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200mg/dl)。

五、治疗(一)非药物治疗饮食干预、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是血糖控制的基石。

(二)药物治疗1、1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首选胰岛素治疗;——或与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降糖药联合。

2、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的选用!——重点!表1※口服降糖药的选用!——重点!(1)2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首选二甲双胍。

控制甲状腺功能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控制甲状腺功能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控制甲状腺功能的西药及使用说明西药用于控制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及使用说明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负责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的代谢功能和生长发育。

然而,有些人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失调的情况,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异常,给身体健康带来问题。

针对甲状腺功能失调的治疗,西药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西药,以及它们的使用说明。

1.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药物(例如: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一种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患者常常会出现乏力、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甲状腺素的使用可有效恢复患者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使用说明:- 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甲状腺功能和病情等因素确定,并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通常情况下,甲状腺素需每天口服一次。

剂量的调整要根据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症状改善情况来进行。

- 患者在使用甲状腺素期间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以确保剂量的准确性和疗效的监测。

2. 甲状腺抑制剂(例如:甲巯咪唑)甲巯咪唑是一种常用的甲状腺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患者常常会出现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甲巯咪唑的使用可有效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使用说明:- 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甲状腺功能和病情等因素确定,并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通常情况下,甲巯咪唑需每天口服一次。

剂量的调整要根据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症状改善情况来进行。

- 患者在使用甲巯咪唑期间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以确保剂量的准确性和疗效的监测。

3. β受体阻断剂(例如:普萘洛尔)β受体阻断剂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甲巯咪唑治疗期间的症状缓解和控制。

β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甲状腺激素对β受体的作用来减轻相关症状,如心悸、高血压、焦虑等。

糖尿病临床用药类别及应用

糖尿病临床用药类别及应用

糖尿病临床用药类别及应用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临床用药主要是用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途径,糖尿病药物可以分为口服药物和注射剂两大类。

一、口服药物1. 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1) 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物质。

(2) 口服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

2. 胃肠动力药物: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胃排空延缓和食物滞留,胃肠动力药物可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通过,改善代谢紊乱。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使血管扩张,改善糖尿病合并的高血压、肾血管病变等疾病。

4. 血脂调节药物:合并高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口服调节血脂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

二、注射剂1. 胰岛素治疗: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剂是必不可少的。

胰岛素根据初始和进展胰岛功能缺陷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2.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通过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降低食欲,从而控制血糖。

3. 肠激素样多肽-1(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可抑制糖尿病患者中的糖尿病肽酶-4,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半衰期,提高GLP-1受体激动剂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控制血糖。

4. 胰岛素促分泌素类似物:胰岛素促分泌素类似物可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总结起来,糖尿病的临床用药主要有口服药物和注射剂两大类,口服药物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胃肠动力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脂调节药物等;注射剂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胰岛素促分泌素类似物等。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南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南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南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过多或过少,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这些异常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本文将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提供详细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南。

一、甲亢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为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甲亢患者常出现心悸、多汗、消瘦、焦虑等症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硫氯噻嗪、β受体阻断剂和碘剂。

1. 硫氯噻嗪硫氯噻嗪是治疗甲亢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药物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重来确定,一般起始剂量为每天20-40毫克,分次服用。

在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2.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主要用于缓解甲亢患者的心悸、多汗等症状,并能减轻甲状腺毒性危象的发生。

常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等。

用药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开始剂量较低,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

3. 碘剂碘剂可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甲亢治疗。

但长期应用碘剂不推荐,因为可能会加重甲状腺炎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二、甲减的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减,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不足引起的疾病。

甲减患者常出现疲乏、体重增加、便秘等症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治疗药物为甲状腺素替代剂,如左甲状腺素。

1. 左甲状腺素左甲状腺素是甲减患者的首选药物,其化学结构与人体自身合成的甲状腺素相似,能有效替代甲状腺激素的不足。

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年龄等因素确定剂量,起始剂量一般为每天25-50微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

2. 用药注意事项甲减患者在用药期间需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其次,患者应按时服药,避免忘记或停药;此外,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评估药物疗效。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用药有方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用药有方

2019·2JTKJ│家庭用药│JIATING YONGYAO 血脂不高也可能要吃降脂药文佚名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用药有方文李鸣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疾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而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多种疾病。

临床上有部分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糖有一定影响:当甲亢发生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血糖会升高;甲减时机体代谢降低,会导致患者血糖偏低,因此当糖尿病合并甲亢时,随着甲亢的好转,降糖药物应适当减量,防止血糖过低。

当糖尿病合并甲减时,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治疗中容易发生低血糖,故降糖药物起始剂量不宜太大,随甲减的改善逐渐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

血脂检查结果正常,为啥医生还让吃降脂药?这是很多患者经常问的问题。

虽然很多医院的血脂化验单上均注明了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但对指导应用降脂药意义不大,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确定。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而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原料。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越高,越容易形成斑块,但对不同人来说,相对安全的胆固醇水平不同。

如果一个人年纪较轻,不吸烟,不肥胖,父母没有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小,其LDL-C只要不超过3.4毫摩尔/升即可;糖尿病患者的LDL-C水平不应超过2.6毫摩尔/升;若患者已经发生冠心病,或者同时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其LDL-C超过1.8毫摩尔/升就应该治疗了。

此外,已确诊冠心病和脑梗死的患者,无论LDL-C 的化验结果如何,均应服用他汀类降脂药。

换句话说,多数心肌梗死、脑梗死是由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所致,健康人血管壁很完整、严密,即使胆固醇水平稍微高一点也不容易进入血管壁形成斑块。

第29章-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第29章-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2128/.2182/.22002211
安医大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二分。
药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①糖代谢: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也是
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②脂肪代谢 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抑制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酸和酮
体的生成。
③蛋白质代谢: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正常
遗传
糖尿病基因 糖尿病相关基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
2128/.2182/.22002211
安医大


年龄(岁)
20
环境
30
40
50
60
肥胖
饮食 活动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二分。
2128/.2182/.22002211
安医大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二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一)诱因 常见的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饮食不 当、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
2128/.2182/.22002211
安医大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二分。
(二)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在病情严重时有多尿、多饮和
乏力。
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常伴有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2128/.2182/.22002211
安医大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二分。
二、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起病缓慢,肥胖者较多。
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本型较少发生 酮症酸中毒。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 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有效。

抗甲状腺药和降血糖药课件

抗甲状腺药和降血糖药课件

二、碘及碘化物 (iodine and iodide)
抗甲状腺药 5
【Effects】
1、防小治剂因量缺(碘10所0致g/的d):单纯促性进甲T3状、腺T4肿合。成。用于
2、大剂量 (5~10mg/d)
1)抑制谷胱甘肽还原酶→T3、T4释放↓。 2)拮抗TSH作用→甲状腺缩小、变硬、血流↓。
3)抑制过氧化物酶→抑制TH合成
Chapter 28 TH and Anti-thyroid agents
Section 1 Thyroid hormone 【TH 的合成、贮存、释放与调节】 Fig. 【TH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促生长激素的释放并增强其
作用;促长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2、促进代谢:促进能量代谢使产热、耗氧增 加;维持正常糖、脂、蛋白及水盐代谢。
【Adverse effects】
1、常见反应:皮疹,发热、瘙痒等,可自行消退。
2、严重反应:粒缺,再障,黄胆,中毒性肝炎等 需立即停药,定期查血象。
3、其它:过量→甲低,甲状腺肿大,突眼加重; 头痛,肌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
孕妇慎用,哺乳妇禁用。
【Drug interaction】
抗甲状腺药 4
1、对抗甲亢时伴有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
2、对抗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
3、抑制脱碘酶→抑制T4 向 T3转化。 【Clinical use】 甲亢辅助治疗,以缓解症状。
五、其他药物(Other drugs)
胍乙啶:滴眼可松驰眼睑平滑肌,缓解突眼。
糖皮质激素:也可缓解突眼
Chapter 29 Hypoglycemic agent
2、强壮疗法:用于久病体弱者,促其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饮食
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增 加、营养过剩,成为糖尿病的发生因素。
12.12.2020
安医大
3. 体力活动减少
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上班路上缺乏体力活动,上班 期间有自动化设施,业余时间看电视,家务劳动半 自动化。
4. 应激状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承受的 应激机会增多,易使人 情绪紧张、波动,造成心理压力。
12.12.2020
安医大
糖尿病的分型
根据1997年ADA建议,分为4个类型:
1型糖尿病(T1DM) 2型糖尿病(T2DM) 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DM)
12.12.2020
安医大
一、 1型糖尿病 该型病情重、发病急、有酮症倾向;年龄主要是幼
年及青少年,较瘦小。患者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 素绝对缺乏。 1. 免疫介导糖尿病 本型是由于胰腺B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损 伤而引起。 自身免疫反应标志有: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 约8125.12.~20290 0%的病例有一种或安医几大 种自身抗体阳性。
12.12.2020
安医大
三、 特殊类型糖尿病
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受体缺陷有关。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如胰腺炎等引起的高血糖状态。
4. 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症、甲亢等,可引起继 发性糖尿病。
12.12.2020
安医大
四、妊娠期糖尿病(GDM) 指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已知有糖 尿病又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在怀孕的24-28周 进行OGTT试验,符合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诊断标 准者即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在妊娠结束后6周按血糖水平再评估。 • 糖尿病 • 空腹血糖过高(IFG) • 糖耐量减低(IGT) • 正常血糖
12.12.2020
安医大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发生应具备: 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
在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胰岛B细 胞自身免疫引起胰岛B细胞损伤。 在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是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可直接 损伤胰岛组织引起糖尿病,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 糖尿病。
12.12.2020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无家族史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 后者的3~40倍。
糖尿病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 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 单卵双生共显率(90~100%)
12.12.2020
安医大
2、环境因素
(1)肥胖
肥胖常常是糖尿病的早期状态,是重要的诱发因 素,特别是中心型肥胖,是决定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一个 重要原因。
12.12.2020
安医大
1、2型糖尿病的鉴别
1型糖尿病
起病年龄 青少年发病<30岁
起病方式
多急剧,少数缓起
症状
常典型,消瘦
急性并发症 自发性酮症倾向 昏迷
2型糖尿病 成人发病,>40岁
缓慢而隐袭 不典型或无症状,肥胖 酮症倾向小,可有高渗性
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为主
大血管病变为主
胰岛素及C肽 低下或缺乏
2. 特发性糖尿病 较少见,具有1型糖尿病表现而无明显病因学发现, 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胰岛素缺乏的表现 明显,可频发酮症酸中毒。
12.12.2020
安医大
二、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此类患者病情较轻,起病缓慢,肥胖者较多。
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本型较 少发生酮症酸中毒。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 对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有效。
安医大
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2.12.2020
安医大
第二十九章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床用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 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的以慢性血糖水平 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导致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脂肪以及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
12.12.2020
安医大
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提高,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更为突出。 据WHO估计,全球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9亿,到 2025年将增加到3亿。
糖尿病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中国,第三是美国 (6%)。发病率最高的是南太平洋岛国瑙鲁,50岁以上 的人群几乎2个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我 国 糖 尿 病 发 病 率 由 来 已 久 , 0.67%(80 年 ) 上 升 至 3.6%(96年),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估计约4000万。我 国DM患病率还会继续增加。
峰值延迟或不足
自身抗体
多阳性
常为阴性
胰岛素治疗反应 依赖外源性胰岛素 生存不依赖胰岛素,
应用
12.12.2020
生存,对胰岛素敏感 时对胰岛素抵抗
安医大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
12.12.2020
慢性 大血管
微血管
冠心病 脑卒中 外周血管病
糖尿病肾病 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
12.12.2020
安医大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两个紧密相关的机制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 只作用于胰岛素抵抗 餐后高血糖
12.12.2020
胰岛素不足
慢性高血糖症
➢ 只作用于胰岛素不足
▪ ß 细胞功能衰竭 ▪ 高胰岛素血症体重增加
安医大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正常
遗传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基因 糖尿病相关基因
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
12.12.2020
安医大
年龄(岁)
20
环境
30
40
50
60
肥胖 饮食 活动
12.12.2020
安医大
临床表现
糖尿病可以表现为“三多一少”。
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1型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甚至缺少症 状。有的仅表现为乏力,有的出现并发症后促使其 就诊,如视物模糊、牙周炎、皮肤感染等。
安医大
环境因素
1

遗传因素

尿

免疫紊乱
1型糖尿病
12.12.2020
病毒感染(柯萨奇) 某些食物(牛奶)、化学制剂
HLAII类基因-DR3和DR4
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 GAD、ICA、IAA等(+)
胰岛B细胞进行性广泛破 坏达90%以上至完全丧失
安医大
二 、2型糖尿病 1、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较1型更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