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643f4b658fafab068dc0230.png)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460010课程名称:超声诊断学(Ultras on ography )学分:6总学时:108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含见习)先修课程要求: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诊断学适应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教材:1、《超声诊断学》第二版,王纯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1月参考教材:2、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五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3、《中华超声医学杂志》4、《国外医学一一超声医学分册》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超声诊断学》是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体来进行疾病诊断的学科。
它是一门专业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以某种方式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了解超声的物理特性,熟悉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及其意义、回声的描述与图像伪差。
(2)熟悉腹部超声检查的准备工作,掌握诊断仪器和探头的选择、超声的探测方法,熟悉超声回声的描述与图像分析的内容。
(3)了解颅脑超声解剖、探测方法、正常及异常脑回声图像。
(4)熟悉心脏的超声解剖,掌握心脏超声的探测方法及常见正常图像,熟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产生原理,掌握血流多普勒的分析,熟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了解心脏声学造影方法及临床应用;了解食管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测量方法。
掌握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房隔膜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的病理、检查方法及声像图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要点,了解临床表现及临床价值。
掌握心肌与心包疾病、冠心病、常见心脏肿瘤、心内血栓、心内赘生物的病理、检查方法、声像图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了解川畸病、假腱索的病理、临床表现、声像图特点及诊断标准。
超声诊断学讲义
![超声诊断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edeed0ac5da50e2524d7f98.png)
超声诊断学讲第一章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与应用目的要求:1.掌握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
2.了解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地位。
(教材:《医学影像学》第六版13-17页)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MRI)等。
超声诊断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人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目前超声诊断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临床诊断与治疗决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1.基本概念:1.1超声:超声(ultrasound)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 000次(单位是赫兹,Herze 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1.2超声成像: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
1.3声源:声源(acoustic source)是能发声的物体。
振动是产生声波的根源。
在超声成像中,探头晶片振动即产生超声波,所以探头晶片就是声源。
1.4声场:超声振动波及的范围。
1.5介质:气体(空气),或液体,或固体,是传播声音的媒介物称为介质。
1.6均匀介质:声场内介质声阻抗一致。
1.7非均匀介质:声场内介质声阻抗不相等。
1.8界面:两种不同声阻抗物体的接触面。
1.9界面反射:超声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即通过界面时,就有反射。
1.10大界面:界面尺寸大于超声束直径。
(入射超声遇到大界面时,呈镜面反射模式)。
1.11小界面:界面尺寸小于超声束直径。
《超声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名称:超声诊断学实验 学 时:20
![《超声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名称:超声诊断学实验 学 时:20](https://img.taocdn.com/s3/m/f09864a8dd3383c4ba4cd204.png)
5.实验内容
检查前准备:无需特殊准备,对于婴幼儿和不能合作的儿童,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受检者体位:体位包括平卧位、左侧或右侧卧位等,最常使用的是左侧卧位。不能平
卧者,可采用半卧位姿势检查。胸骨上窝扫查时,可适当将病人肩部塾高,头向后仰或向一
侧偏转。
扫查技术与数据测量 (一)M 型超声心动图
主要用于心脏及血管内径的测量,观察各瓣膜、血管及室壁的运动情况。 1 检查技术:先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不同切面的二维图像,再将 M 型取样线放 置在需要观察的心脏结构上。应注意便 M 型取样线垂直经过所需测量的室壁或心血管腔。 2 波群观察 一般以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为标准切面进行取样(图 37 丑)。常用的 M 型
离,即为肝在右肋缘下长度。
实验四 胆道超声检查技术
(2 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2.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常规检查一般采用配备有 5 一 l0MHz 高频线阵探头的实时超声显像仪,最好使用彩色
实验二 经胸壁常规超声心动图超声检查技术
(2 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方法,检查位置;熟悉操作过程及检查前准备。
2.方法原理
根据具体部位的解剖特点,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使探测的回波显示其解剖结构和病变。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包括 M 型成像、二维成像和多普勒成像功能。一般采用 2.25~3.5MHz 频率的电子相控阵扇形扫描探头,幼婴及儿童探头的频率可选 5~8MHz。
能使胆总管从门脉右前位旋转至门脉正前方,从而提高肝外胆管的显示率;有利于发现胆囊
《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大纲(影像).doc
![《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大纲(影像).doc](https://img.taocdn.com/s3/m/d459984ff121dd36a22d8268.png)
《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大纲(影像)《超声诊断学》见习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I、刖B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医学影像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影像学方法有相联系的地方和自身的特点,因此,学习好超声诊断学对于学好影像学显得重要。
通过超声诊断学见习的学习,了解超声检查前受检者的准备、检查程序;了解超声仪的一般操作,熟悉超声检查操作的基本手法和技巧;了解正常脏器的声像图表现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声像图表现;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日后学习和从事影像诊断实践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
一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8学时。
二使用教材:《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正纯,2版,1999 年。
II正文一教学目的通过深入临床超声诊断室集中见习,了解超声检查前受检者的准备、检查程序;了解超声仪的一般操作,熟悉超声检查操作的基本手法和技巧;了解正常脏器的声像图表现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声像图表现;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从医素质和临床思维方法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要求了解超声检查前受检者的准备、检查程序,了解超声仪的一般操作, 熟悉超声检查操作的基本手法和技巧,了解正常脏器的声像图表现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声像图表现,充分消化、吸收理论课的内容。
老师在带见习过程中,应根据当前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的诊疗技术,同时注意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学生超声诊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了解超声诊断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律,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二)了解超声检查前受检者的准备以及检查程序;(三)了解超声仪的一般操作及维护知识,熟悉超声检查操作基本手法和技巧;(四)了解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方法和书写内容;(五)了解正常脏器(如心脏、血管;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及附件;甲状腺、乳腺等)的声像图表现;(六)了解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肝脏病、心肌病、冠心病、高心病、血管动脉硬化;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结石、原发性肝癌、肾结石、肾囊肿等)的声像图表现。
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部分)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部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60763fef46527d3250ce072.png)
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部分)教学大纲超声成像本部分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超声的概念、与超声成像有关的物理性质及超声图象特点。
㈡熟悉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
㈢了解常见超声检查技术及新技术。
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超声波的定义;超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指向性,反射、折射与散射,衰减与吸收及多普勒效应);超声图象特点。
要求学生掌握。
㈡重点讲解: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可以结合各种疾病的超声图像,让学生理解超声诊断的适应症,学会选择合理的检查手段诊断疾病)2.超声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超声检查时观察的内容,让学生能了解超声诊断的方法学)㈢一般介绍常见超声检查技术(二维、M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结合图片了解超声检查新技术(组织多普勒、三维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
心脏超声检查本部分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㈠掌握正常心脏及二尖瓣病变的超声表现。
㈡熟悉房间隔缺损以及法四的超声诊断。
㈢了解心包积液和冠心病的超声表现二.教学内容㈠详细讲解正常心脏的超声表现(二维的胸骨旁长轴切面,大血管和二尖瓣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
要求学生掌握。
㈡重点讲解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和法四的超声诊断。
㈣一般介绍心包积液和冠心病的超声表现。
肝脏胆道超声检查本部分教学时数为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肝脏及胆道正常声像图,肝癌与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要求学生掌握。
(二)熟悉:肝脏超声解剖及肝转移性肿瘤、肝血管瘤、肝脓肿、肝囊肿、肝硬变的声像图表现;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门脉高压、脂肪肝、淤血肝的声像图表现;急性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息肉声像图表现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1.正常肝脏声像图。
2.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表现及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3.胆囊及肝内外胆管的正常声像图。
4.典型胆囊结石的三大主要征象及声像图分型。
超声诊断学 影本总论
![超声诊断学 影本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89ecc5fcb307e87100f69682.png)
后方伴声影,如骨、钙化、结石
高回声hyper echo: 反射系数>20%,灰度较明亮,
后方不伴声影,如肾窦、纤维
等回声medium echo:中等亮度,如肝、脾实质 低回声low level echo:回声水平灰暗,如肾髓质 无回声anecho: 透声良好的无回声暗区,如
常见于胃肠道、胆道内气体、胆囊壁上胆固醇 结晶、子宫节育环等。
三、镜像(mirror effect)
条件:深部平滑镜面
缘于深部平滑镜面的反射;
表现为镜面对侧出现靶目标的虚
肝
像;
常见于横膈附近肝内的病灶。
横膈
系伪像,如何避免?
四、侧壁失落效应(Lateral wall echo drop-out)
表现为并列的双重影; 腹部横切时:腹主动脉可出现重影;或子宫内
孕囊重影(假的双孕囊)。
腹主A
腹肌
产生条件:棱形的腹肌 系伪像,如何避免:改变探查途径;加压探头?
1.reverberation 2.ringing
teral wall echo
3.mirror
drop-out
从产生的原理上去理解和认知。
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
反射;全反射 散射 折射 绕射 衰减 ……
一、混响(reverberation)
条件:平滑大界面
大界面
缘于平滑大界面的双重、甚至多重反射; 表现为液区大界面的前上部分隐约显示出
液区前方的组织(弱的)伪回声; 常见于膀胱、胆囊或大的囊肿。
不要误认为是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 可遮盖前壁的病灶而造成漏诊;
第二章、3节
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
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99635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3.png)
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医学超声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的特性,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像信息的学科。
它是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心脏病、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等多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超声影像学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超声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2. 熟悉超声影像学在各个临床领域的应用;3. 能够独立完成超声影像学的检查和诊断;4.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1. 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超声影像学的起源和发展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和传播规律超声影像学的基本原理2. 超声影像学设备和操作技术超声影像学设备的分类和特点超声影像学的操作技术和技巧超声影像学图像的质量控制和评估3. 超声影像学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心脏解剖和生理基础心脏超声检查的方法和技术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4. 超声影像学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肝脏解剖和生理基础肝脏超声检查的方法和技术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5. 超声影像学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肾脏解剖和生理基础肾脏超声检查的方法和技术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6. 超声影像学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妇科解剖和生理基础妇科超声检查的方法和技术妇科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7. 超声影像学在其他临床领域的应用乳腺疾病超声检查甲状腺疾病超声检查血管疾病超声检查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超声检查8. 超声影像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三维和四维超声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技术介入性超声技术9. 超声影像学的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临床实践指导和操作技能培训典型病例的超声影像分析和讨论疑难病例的超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10. 超声影像学的科研和创新方向超声影像学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超声影像学的创新项目和成果展示超声影像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医学影像学专业用)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医学影像学专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0e6716bd0d233d4b04e6953.png)
郧阳医学院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医学影像学专业用)医学影像学系超声诊断学教研室前言超声诊断学进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医学影像学科。
影像医学包括超声医学、核医学和放射学(X线、CT、MR)。
影像医学对临床和基础医学的研究和进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超声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绩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即可无创伤性取得人体组织器官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看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利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切体内取得超声图象,从而使一些疾病取得初期诊断。
关于医学影像专业的医学生来讲,要求把握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熟悉超声检查的方式与技术,把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诊断要点与辨别诊断,了解介入超声的临床应用等,力求培育出知识结构全面、高素养的医学影像专业高级人材。
超声诊断学教学时数108小时,其中课堂教学72小时,临床示教、讨论和课间实习36小时。
超声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超声诊断学教学内容及学时分派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超声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2.了解国内外超声诊断的进展概况;3.把握本专业学习的指导思想、要求与方式。
【教学内容】1.一样介绍超声诊断学的研究内容;2.一样介绍超声诊断学的特点与优势;3.介绍超声诊断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式;4.一样介绍国内外超声诊断的进展历史。
第二章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第一节诊断超声的物理特性【目的要求】1.了解超声诊断原理、图像及多普勒分辨力、超声诊断的平安性;2.熟悉超声波的发生与接收、大体分辨力等;3.把握超声波的概念、要紧超声参数、超声波的传播。
【教学内容】1.一样介绍超声诊断原理、图像及多普勒分辨力、超声诊断的平安性;2.重点讲解超声波的概念、发生、传播与接收、要紧超声参数及大体分辨力。
第二节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及意义【目的要求】1.了解时距测速式、非线性血流成像、C型、F型、三维显示、超声CT等显示方式;2.熟悉脉冲、差频回声式的大体工作原理;3.把握脉冲、差频回声式的几种类型及工作原理。
超声诊断学大纲-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
![超声诊断学大纲-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07584f1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1.png)
超声诊断学大纲-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超声诊断学大纲-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Ultrasound diagnosis(供五年制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超声诊断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诊断技术,它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是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身体各部位不同切面包含哪些脏器及相互关系,各脏器切面正常声像图,各种疾病声像图变化。
要求学生学习时要注意理3解联系实际,不仅应学好基础理论,还要努力学习检查方法。
达到尽早明确诊断。
本大纲与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钱蕴秋主编的《超声诊断学》(第二版)配套使用,适用于医学影像专业本科教学。
本课程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声像图表现作为基本内容和重点。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疾病的声像图表现,以动静态图像图文并茂的讲授方法,结合临床见习,使学生学的进、记得住。
划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100学时,其中理论课约80学时、实习课约20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按照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占60%,平时考核占40%。
教学学时分配:45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 见习学时数 超声总论4 2 肝脏9 3胆管系统6 胰腺、脾脏、3 3 肾脏、输尿管、膀胱3 腹膜后、肾上腺3 妇科6 2 产科6 心脏28 5 主动脉疾病3 5 颈部血管疾病3 腹部大血管疾病3 四肢血管疾病3 合计80 20总计100超声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超声成像的主要特点、优点和局限性;超声检查前的准备;各类回声强弱的命名。
本科-《医学超声影像学》理论
![本科-《医学超声影像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f083c065727a5e9856a6178.png)
《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影像诊断教研室编写时间:2013年9月15日教务处印制2013年9月15日一、课程简介二、学时分配表三、内容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超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超声成像原理;2. 医学超声技术中的A型、B型、D型和M型超声;熟悉:1. 医学超声诊断基础和原理;2. 医学超声仪器组成及使用。
3. 常见超声伪像。
了解:1. 医学超声影像学的定义、主要功用、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2. 医学超声技术中的三维成像、超声造影和超声组织定征;3. 医学超声新技术。
[重点]1.超声成像基本原理;2.B型、D型超声显示方式;3.医学仪器的组成和使用。
[难点]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超声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超声伪像。
[教学时数] 4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学习要求及方法一般讲解二、医学超声影像学发展简史第二节医学超声诊断基础和原理一、医学超声的物理特性二、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三、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四、人体组织声像图分型详细讲解五、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六、超声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七、超声伪像第三节医学超声仪器组成及使用一、探头二、B型超声主要功能键的使用与调节详细讲解三、多普勒超声的正确调节使用第四节医学超声技术一、A型超声二、B型超声三、M型超声重点讲解四、D型超声五、三维超声六、超声造影一般讲解七、超声组织定征第五节医学超声新技术一、声学定量与彩色室壁动态分析二、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一般讲解三、超声弹性成像第二章心脏及大血管[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2. 常用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测定方法;3.心脏瓣膜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4.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表现与鉴别诊断。
熟悉:1.正常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要;2. 主动脉夹层、心肌疾病、心包疾病、心脏肿瘤和心腔内血栓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3.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检查方法;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狭窄和Fallot四联症的超声表现和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本科生超声大纲
![医学影像本科生超声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a1dbf67a98271fe910ef923.png)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课程简介超声诊断学是为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超声工程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它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属医学影像学。
主要用于全身软组织及其脏器疾病的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运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使学生了解超声诊断成像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本课程教学法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运用多媒体、实验、示教、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作用,全面实现本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
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我校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
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理论课时54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总学时94学时, 3.0学分。
一、课程目标掌握超声波的发生原理及超声波在人体不同组织中传播的特性;掌握身体各脏器正常超声波图像的特点及正常值;掌握超声诊断中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声像图特点,并了解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三、学时分配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单元超声诊断绪论及基础知识目标1 掌握超声波的定义及有关物理量。
2.熟悉超声波在人体不同组织中传播特性。
3.了解正、逆压电效应与多普勒效应。
内容1.重点阐述超声波的定义及有关物理量。
2.详细讲解超声波在人体不同组织中传播特性。
3.一般介绍正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与多普勒效应。
第二单元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疾病超声诊断目标1.掌握(1)肝、胆、胰、脾正常声像图;(2)肝、胆、胰、脾常见病、多发病声像图特点。
2.了解胆道系统肿瘤声像图特点及黄疸的鉴别诊断。
内容一、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重点阐述(1)肝脏正常声像图;(2)脂肪肝、肝血管瘤与肝硬化声像图特点;(3)肝囊肿、肝包虫病、肝脓肿与肝癌声像图特点。
二、胆道系统超声诊断1.重点阐述 (1) 胆道系统正常声像图;(2)胆道系统结石与炎症声像图特点。
2.一般介绍胆道系统肿瘤声像图特点及黄疸的鉴别诊断。
超声学实验教学大纲(影诊)
![超声学实验教学大纲(影诊)](https://img.taocdn.com/s3/m/143af4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1.png)
《超声学》实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超声学适应专业:影诊实验指导书名称:《超声学》主编:李彩娟一、学时:总学时:60二、实验教学目的:l、了解超声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熟悉超声诊断室工作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B型超声仪、彩色超声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学会正确选择、使用和调节超声仪器。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标准切面的扫查方法,正确识别正常脏器的声像图。
掌握标准的测量方法,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诊断。
4、掌握超声诊断报告的常用术语,正确书写诊断报告;书写报告不少于20份。
5、在独立操作的实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三、实习课的基本要求:1. 端正学习态度,充分认识超声学实习课的重要性。
学生应充分利用较短的实习课教学时间。
实习前充分地预习,充分了解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认真写好报告单。
认真上好每一次实习课。
2. 实习过程中要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学会熟练使用超声仪和标准切面的扫查方法,尽可能做到熟练操作。
3. 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实习习惯。
(1)实习课一律穿白服,做到衣帽整齐;(2)掌握仪器的开关机程序;(3)实习过程中对探头要轻拿轻放,按实习要求认真扫查标准切面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声像图特点;(4)每次实习课均要求书写报告一份;(5)实习完毕后,关好机器,打扫室内卫生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 要注意掌握实习中所采用的标准测量方法。
标准测量方法是诊断的基础。
5. 培养学生对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独立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临床遇到较疑难的病例,积极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发表个人意见,逐步提高学生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 珍惜每次实习课的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里,圆满完成实习内容。
四、超声学实验课的三个教学环节:超声学实习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操作和观察的课程。
因此在整个实习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用)Ⅰ前言超声诊断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即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有如下优点:1、无放射性损伤,为无创伤性检查技术;2、取得的信息量丰富,具有灰阶的切面图像,层次清楚,接近于解剖真实结构;3、对活动界面能作动态的实时显示,便于观察;4、能发挥管腔造影功能,无需任何造影剂即可显示管腔结构,如腹腔大血管、肝门静脉、肝静脉和胆管等;5、对小病灶有良好的显示能力,实质性脏器内小的囊性或实质性病灶已能清晰显示;6、能取得各种方位的切面图像,并能根据图像显示的结构和特点,准确定位病灶和测量其大小;7、能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变性质和部位;8、可检测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血流量、胆囊收缩和胃排空功能;9、能及时取得结果,并可反复多次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对危重病人可在床边检查。
故超声诊断学发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医学影像学科。
本大纲根据高等医药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大学本科教材《超声诊断学》编写而成,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0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 2.5:1。
即讲课72学时,实验28学时。
四教材:《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正纯,2版,1999年。
II 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超声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学习的指导思想、要求与方法以及超声诊断发展史略。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超声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超声诊断的优点;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二)熟悉超声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了解超声诊断发展史略。
三教学内容(一)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超声诊断的优点、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二)超声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求与方法。
(三)超声诊断学发展史略。
第二章超声诊断的基础与原理一教学目的诊断超声的物理特性;超声诊断的显示方法;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超声基础知识;超声诊断显示方式;常见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意义及判断。
(二)熟悉超声基本物理特性。
(三)了解超声成像原理。
三教学内容(一)定义:声源、声速、声场与分辨力。
(二)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入射超声对人体组织的作用。
(三)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及其意义。
(四)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
第三章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学一教学目的学习超声检查前准备、超声诊断仪器与探头的选择;学习超声探测的方法及超声回声的描述与图像分析的内容。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检查前准备及超声仪器与探头的选择。
(二)了解超声探测的方法。
(三)掌握超声回声的描述与图像分析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一)检查前准备:病人准备、检查者准备。
(二)超声诊断仪器的类别;探头种类与功能。
(三)超声探测的方法:探测方式与途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法;超声图像方位的标识方法。
(四)超声回声的描述与命名;图像分析的内容。
第四章颅脑一教学目的学习颅脑超声解剖及超声探测方法和正常脑回声图像;学习颅脑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颅脑超声解剖。
(二)熟悉超声探测方法和正常脑回声图像。
(三)掌握颅脑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教学内容(一)颅脑超声解剖:大体解剖;断面解剖学。
(二)超声探测方法和正常脑回声图像。
(三)颅内出血、脑积水、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
第五章心脏一教学目的学习心脏超声解剖及心脏超声探测方法;学习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肿瘤及心内异常回声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与临床价值。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心脏的投影;心脏的方位;正常心脏、大血管M型超声常见波群,常见切面图像、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显示,M型常见波群检测方法与测量,二维常见切面探测方法与测量;心脏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老年性瓣膜病的超声诊断;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诊断;正常冠状动脉声像图,室壁运动异常的划分,急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超声显像诊断,室壁瘤声像图诊断,川崎病超声诊断;心脏肿瘤、心内异常回声超声图像表现、超声诊断。
(二)熟悉心脏的形态,冠状循环系统,心脏的各个腔室与瓣膜,大动脉;D型瓣膜血流频谱特点和分析,心功能常用指标的超声检测;常见心脏瓣膜病和老年性瓣膜病的超声鉴别诊断及超声检查方法;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超声鉴别诊断和分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鉴别诊断,心肌病、心包疾病的超声检查方法;冠状动脉超声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超声左室壁节段划分法;心脏肿瘤及心内异常回声的超声鉴别诊断,转移性心脏肿瘤的多发部位。
(三)了解组织多普勒成像,心脏声学造影,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超声诊断在心脏瓣膜病的临床价值;超声诊断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病中的临床价值;限制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超声诊断在心肌和心包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冠心病常见临床类型,其他心肌梗死并发症超声诊断,急性心肌缺血、川崎病超声诊断临床价值;超声诊断心脏肿瘤、心内异常回声的临床价值。
三教学内容(一)心脏超声解剖:心脏的投影、心脏的方位、心脏的形态;冠状循环系统、心脏的各个腔室与瓣膜;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二)心脏超声探测方法:M型、切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与测量;血流频谱特点和分析;心脏声学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的超声测量。
(三)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和心包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肿瘤及心内异常回声的超声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价值。
第六章血管一教学目的学习主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颈部、腹部、四肢血管的超声解剖、探测方法及疾病的超声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超声检查;颈部、腹部大血管及主要分支、下肢动脉及静脉的解剖、正常测值及声像图特征;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门静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声像图特征。
(二)熟悉马方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周围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适应症、注意事项;多发性大动脉炎(头臂干型)、椎动脉闭塞性疾病、腹主动脉瘤、门静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声像图特征、肢体动脉瘤、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声像图特征。
(三)了解颈动脉瘤、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动静脉瘘的声像图特征。
三教学内容(一)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夹层分离、马方综合征的超声检查;颈部、腹部、四肢血管解剖概要、超声探查方法、正常声像图及多普勒频谱曲线。
(二)颈部血管疾病: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颈动脉瘤、椎动脉闭塞性疾病、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腹部大血管疾病:腹主动脉瘤、门静脉栓塞、下腔静脉闭塞综合征、腹主动脉瘤;四肢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动脉瘤、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动静脉瘘。
第七章胸部一教学目的学习胸部解剖及超声探测方法、正常声像图;胸壁、胸膜常见疾病的超声检查及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胸部解剖概要及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表现。
(二)掌握胸壁、胸膜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三教学内容(一)胸部解剖概要及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表现。
(二)胸壁炎症、胸壁肿瘤、胸腔积液、胸膜肿瘤等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第八章肝脏一教学目的学习肝脏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表现;局灶性肝病以及弥漫性肝脏病的超声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肝脏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二)掌握局灶性肝病以及弥漫性肝脏病的超声诊断。
三教学内容(一)肝脏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二)局灶性肝病: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三)弥漫型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华支睾吸虫、肝血吸虫病、瘀血肝、巴德-基亚里综合征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第九章胆道一教学目的学习胆道的超声解剖、检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学习胆道疾病、胆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胆道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二)掌握胆囊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三)掌握胆管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三教学内容(一)胆道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二)胆囊疾病:急性、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胆囊良性腺瘤、胆囊增生性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三)胆管疾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癌、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胆道蛔虫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第十章脾一教学目的学习脾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脾超声测值和正常值;脾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脾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二)掌握脾超声测量和正常值。
(三)熟悉脾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三教学内容(一)脾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二)脾超声测量和正常值。
(三)弥漫性脾肿大、脾囊肿、脾肿瘤、脾外伤、脾梗塞、脾结核、脾脓肿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第十一章胰腺一教学目的学习胰腺超声解剖、探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及正常值;胰腺炎、胰腺囊肿性病变、胰腺肿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胰腺超声的进展。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胰腺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及正常值。
(二)掌握胰腺疾病、胰腺肿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三)了解胰腺超声的进展。
三教学内容(一)胰腺超声解剖、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及正常值。
(二)急慢性胰腺炎、胰石症、胰腺囊肿、胰腺脓肿、胰腺性腺瘤、胰腺囊腺癌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三)胰腺癌、胰岛细胞瘤、壶腹癌、胰腺其他肿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四)胰腺超声的进展。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一教学目的学习肾解剖概要、超声探测和正常声像图表现;肾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肾移植及其并发症。
学习输尿管解剖概要、超声探测方法;输尿管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学习膀胱解剖概要、超声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表现;膀胱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学习前列腺解剖概要、超声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表现;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学习阴囊解剖概要、超声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表现;阴囊和睾丸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肾解剖概要、超声探测和正常声像图表现;掌握肾疾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了解肾移植及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