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
组织 肿胀 、 水肿 、 骨膜下脓肿及骨膜增厚 , 骨周 出现异 常液体积期病变 骨周 围软组 织 内血
流 明显 增 多 , 声 可 发 现 骨 髓 炎 早 期 软 组 织 异 常及 死 骨 。对 骨 髓 超
细菌经动脉侵入骨髓和骨皮质 , 大部分都停 留在近骺板 的干
【 关键词 】 骨髓 炎; 影像 学诊 断 ; 应 用价值
骨髓 炎 为一 种 骨 的 感 染 和 破 坏 , 发 于 椎 骨 、 尿 病 患 者 的 常 糖
33 MR 诊断 . I
MR 诊 断具有 良好 的软组 织对 比度 , I 在确 定骨
足部等部位 , 绝大多数病例 具有典型的临床及 影像学表 现。根据
改变 , 括坏死骨吸收和新生骨形成 。 包 3 骨髓 炎 的 影 像 学 诊 断
在病变早期 x线作为基础诊 断 , 表现大多 为阴性 , 对病 变的 早期诊断没有太大 的意 义。超 声诊断 费用低 、 无创 伤 , 对软组 织 病变具有较高 的敏感性 和准 确性 , 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 重要 的
渗 出及大量 中性粒细胞浸润使得髓腔 内压力逐渐升高 , 从而形成
骨 膜 下 脓 肿 , 透 骨 膜 蔓 延 至 软 组 织 附近 , 成 软 组 织 脓 肿 , 能 穿 造 还 穿破 皮 肤 形 成 窦 道 。 病 变 骨 周 围 软 组 织 内会 因 各 种 炎 症 介 质 的
时可 以发 现病变 。但是 核素骨扫描空间分辨率差 , 以确定病变 难 的位置 , 临 床 诊 断 中 尚存 在 假 阴 性 , 断 价 值 综 合 来 说 不 在 诊
及 MR 。 I
4 小 结
存在造成软组织肿胀 。局 部软组织 溶解 坏死形成脓肿腔 , 进一步 恶化发展为形成多房性脓 肿。因骨膜掀起及 血栓 性动脉炎 , 使骨 质血供障碍造成骨质坏死 , 与相邻活骨分离 即形成死 骨。死骨 内 易存 留细菌 , 药物 不易 渗入 。一般 骨髓 炎发病 1 出现 修复 0d便
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足底溃疡、感染和骨髓炎等严重病变。
其中,足部骨髓炎作为糖尿病足的并发症之一,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探讨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I. 影像学检查方法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X线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显示骨质的改变,如骨质疏松、骨质吸收、骨质硬化等。
而MRI则能提供更为细致的影像信息,包括骨髓水肿、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等。
II. 影像学表现1. X线表现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在X线上表现为以下特征:(1)骨质疏松:病灶部分或整体骨质变薄,骨小梁稀疏,骨密度减低。
(2)骨质吸收:局部或弥漫性骨吸收区域,呈现骨质破坏。
(3)骨质硬化:病灶部分或整体骨质密度增高。
(4)骨膜下反应:骨膜增厚,骨膜下有斑点状或分叶状钙化。
2. MRI表现MRI是评估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以下信息:(1)骨髓水肿:在T2加权像上呈现高信号,表明骨髓充血和水肿。
(2)骨质破坏:呈现低信号,表明骨质受损。
(3)软组织肿胀:足部周围的软组织可见水肿和炎性改变。
(4)关节积液:受累关节表现为积液。
III. 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意义通过上述影像学表现的评估,可以进行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初步诊断,进一步指导治疗。
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和MRI的综合应用,这两项检查具有准确性高、无创伤等特点,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改变治疗方案等。
IV. 治疗与预防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糖尿病控制、创面护理等。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掌握骨髓炎的动态变化情况和感染范围,指导手术与恢复进程。
为预防糖尿病足的足部骨髓炎的发生,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避免创伤和感染。
骨髓磁共振影像表现PPT
化 疗 前
化 疗 后
Page 29
后期,骨髓不同程度 纤维化,与增多的黄 骨髓一起将骨髓内造 血组织取代,T1上 为高低相间的混杂信 号。
Page 30
多发性骨髓瘤
中轴骨MR信号表现: ①骨髓信号正常:少量散在浸润 ②骨髓弥漫性浸润:大量异常细胞广泛侵犯 ③骨髓灶性浸润:瘤细胞相互聚集形成结节 ④灶性+弥漫性:骨髓广泛浸润基础上局部聚集 ⑤“盐-椒状浸润”:正常脂肪细胞、弥漫性瘤细胞及部
Page 15
Page 16
地图型
Page 17
均匀黄骨髓型
股骨黄骨髓转换: 骨骺和大转子(出生后约6-12月) 骨干 远侧干骺端 近端干骺端(散在高信号)。
10岁时骨干的骨髓转换基本完成;远侧干骺端1020岁T1WI信号升高较明显;20岁以后整个股骨的 骨髓转换基本完成,除近侧干骺端可残留红骨髓 而表现为T1WI中高信号外,其余区域均为高信号。Page 7 Nhomakorabea7
25
岁
岁
42
66
岁
岁
Page 8
Ricci用三型四分法将椎体 信号特点与年龄的相关性 做了归纳:
①Ⅰ型:均一低信号,但 于椎体静脉上、下方可见 线状高信号,多见于20岁 以下的青年人
Page 9
②Ⅱ型:椎体周边邻近终板及边角处带状或三 角状高信号
Page 10
③Ⅲa:椎体呈模糊的 弥漫性点状高信号
黄骨髓:约15%的水、80%的脂肪和5%的蛋白质, 其中有分支稀少的毛细管状薄壁小静脉血管网。
Page 3
红骨髓及黄骨髓的分布随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由婴儿至成人进行着生理转换:
全红骨髓(胎儿期)
从外周骨向中轴骨以 大致对称的形式向黄 骨髓转换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3、关节囊(内外 10、感染灶向骨干扩
层)
展
4、骨膜(内外层) 11、骨膜下脓肿又进
5、干骺端
入骨皮质脊髓腔
6、关节腔 7、干骺端内骨干
扩展
12、干骺端病灶侵入 关节
13、干骺端病灶破坏
骨骺板及骨骺侵入
关节
精选
3
三、临床症状及体症
发病急,以日计算;高烧;局部红、肿、热、痛
根据发病时间和病理变化分三期:
精选
7
第二节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病因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引流不 畅,在骨内遗留感染病变、死骨或脓肿 时,而转变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精选
8
二、X线表现
1、软组织肿胀: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相比较肿胀较局限,经治 疗可逐渐缩小或反复肿胀
2、骨质破坏(死腔形成):为急性骨髓炎破坏残留区域,可见 大小不等,边界可模糊可清晰的骨破坏区
精选
6
(三)骨质破坏
1、早期(10天左右),开始于干髓端见筛孔状,虫蚀状,大小不等斑片状 骨破坏,边界模糊,与正常骨分界不清。
2、病变发展,在髓腔内向骨干伸延,严重者可达骨另一端。 3、骨松质破坏同时可见骨皮质破坏 4、破坏区周围可以增生硬化病变,破坏区内出现大小不等死骨,也可见
骨皮质形成条形大块死骨
1、脓肿周围有完整的包膜,内有脓液,为急性期 2、另一种是病变周围有程度不同的新生骨包饶,内有肉芽组织和脓液,为慢性期
X线表现
1、常见于管状骨的松质骨内,如股骨、胫骨两端,股骨头颈部,桡骨下端和尺骨 上端
2、一般病灶较小,多在1-3cm之内,图形或多叶状骨破坏区称为Brodie脓肿 3、脓肿周围可见较厚的硬化区,称为硬化带,靠近病灶密度较高,逐渐向松质骨
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
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可以初步判断骨骼是否受累。
以下是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1. 骨骼破坏:可见局部骨骼疏松、骨质破坏、骨质腐蚀等表现。
2. 脓肿形成:可见骨质膨胀、骨皮质的膨胀性破坏。
3. 骨髓炎带:周围有增生性骨硬化的骨髓炎带。
CT扫描表现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更详细地观察骨髓和软组织情况。
以下是化脓性骨髓炎的CT扫描表现:1. 骨骼破坏:可见明显的骨质破坏、骨膨胀、骨质硬化等表现。
2. 脓肿形成: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腔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3. 骨膜反应:可见骨膜增厚和骨膜新生等表现。
MRI表现MRI是一种较为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好地观察软组织和骨髓情况。
以下是化脓性骨髓炎的MRI表现:1. 骨髓信号异常:可见骨髓信号异常,呈现低信号或中低混杂信号。
2. 脓肿形成: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肿的信号特征,如高信号或低信号。
3. 骨膜反应:可见骨膜增厚、骨膜下积液等表现。
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
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骨骼受累情况,但对早期病变不敏感。
2. CT扫描:高分辨率,可观察骨髓和软组织的详细情况。
3. MRI:较为敏感,可以更好地观察软组织和骨髓情况。
细菌培养通过细菌培养可以确认感染的病原体,以辅助治疗和用药的选择。
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X线、CT扫描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
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得出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病变,促进早期治疗。
骨髓炎诊断的四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骨髓炎诊断的四条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骼感染疾病,其特点是骨髓腔内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引起骨组织的坏死和破坏。
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骨髓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能影响成年人。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骨骼中,但最常见的部位是长骨的干骺端。
骨髓炎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准确判断是否患有骨髓炎需要依据一系列临床观察和检查结果。
目前,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诊断标准,但其中四条是广泛接受且被认为较为准确的骨髓炎诊断指标。
首先,临床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骨髓炎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活动受限、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周,并逐渐加重。
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也会随病情变化而有所不同。
此外,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髓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CT、MRI等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骨骼的变化情况。
在骨髓炎患者中,影像学常常显示骨骼破坏、骨髓腔扩大、骨膜下积液等特征。
这些特征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实验室检查也是骨髓炎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炎症反应情况,如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等。
此外,细菌培养和荚膜附着试验也能帮助确认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并指导后续治疗。
最后,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骨髓炎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通过对患者骨髓或组织活检标本的检查,可以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空泡形成以及坏死组织等病理改变。
这种检查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较为侵入性,但对于诊断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鉴于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查的结果,可以更加明确地诊断出患者是否患有骨髓炎。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文章将通过详细介绍这四条诊断标准,以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骨髓炎这一严重疾病。
脊柱骨髓炎及椎间盘感染影像学表现
2、椎体旁软组织肿胀,早期表现为相应椎间隙有低密度软组织影,以后可显示椎间隙变窄(矢状位重建)。 1、椎体骨质破坏,呈低密度,其中常见相对高密度区(死骨)。
传播途径
1. 经污染手术的器械直接带入椎间隙
最常见的是椎间盘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在0.1%~0.5% 之间。经皮穿刺椎间盘抽吸术和经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器械 消毒不严格等
一般手术后一个月以内出现症状,大部分是由葡萄球 菌感染所致。
2. 经血液途径播散
原发病灶大都来自皮肤、黏膜或泌尿道,可能系通过脊 椎静脉丛的反流而致。以来自泌尿道的感染最为常见。 椎间盘感染的来源与椎体感染的来源相似。
• 腰椎是最常受累部位,最常见的感染来源是上呼 吸道、皮肤和泌尿生殖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葡 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等。
• 严重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较常见,但椎间盘感染 也可见于免疫缺陷、滥用药物及嗜酒者。男女发 病率约2:1。
病理与临床:
• 临床表现包括寒战与高痉挛、僵硬,血沉升高等。
椎间盘改变:在T2上椎间盘呈高信号,早期椎间 脊柱骨髓炎和椎间盘感染是脊柱中一个或多个部分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霉菌以及寄生虫。
椎间盘感染的来源与椎体感染的来源相似。
隙无变窄,进展期(2—4周后)多数变窄,高度 严重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较常见,但椎间盘感染也可见于免疫缺陷、滥用药物及嗜酒者。
临床表现包括寒战与高热,腰背痛加剧,并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局部压痛、肌肉痉挛、僵硬,血沉升高等。
3. 邻近感染灶直接蔓延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早期无明显改变,感染3-4周后可见椎间隙 变窄,上下椎板边缘毛糙、模糊,椎体骨质疏松 和终板侵蚀性破坏。较晚期,感染部位的上、下 椎体骨质呈溶骨性破坏后逐渐发生骨质增生硬化, 相邻椎体骨性融合。
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诊断PPT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MRI: • 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在T1WI和T2WI均
为低信号。肉芽组织和脓液在T1WI上为 低或中等信号,而在T2WI上均为高信号。
慢性骨髓炎的愈合
• 骨破坏区修复,死骨消失,骨质增生硬 化逐渐吸收,髓腔再通。
• 如骨髓腔硬化不消失,虽经长期观察病 变停止,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仍可突 然复发。
MRI的优越: • 在确定骨髓炎和软组织感染明显优于CT和
X线。 • 易于区分髓腔内的炎性侵润和正常的黄骨
髓,更早确诊骨髓炎。 • 更好显示急性骨髓炎的软组织病变、积液、
骨膜下脓肿。 • 不足是发现骨皮质破坏和死骨,不如CT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MRI
• T1加权像:病灶为低或中等信号,与高信号 的骨髓形成对比,脓腔常为低信号。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病理表现一
血源性骨髓炎蔓延途径
▪ 细菌栓子经滋养动脉进入骨髓停留于干骺端邻近骺 板的松质骨区域,形成小的骨脓肿
1、炎症向髓腔方向直接蔓延。 2、炎症向外突破干骺端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 3、细菌再经哈氏管进入骨髓腔。 4、骨膜下脓肿进入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脓肿,穿破皮肤形
成瘘管。 5、进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X线
• 软组织肿胀:发病两周内,骨骼可无明显变化, 仅可见一些软组织改变:①肌间隙模糊消失; ②皮下组织与肌肉的分界变模糊;③皮下脂肪 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
• 骨质破坏:发病两周后, 干骺端出现局限性骨质 疏松,继而出现散在和不规则的破坏区,边缘 模糊,逐渐向骨干方向延伸。同时有骨质增生, 表现破坏区周围密度增高。
• T2加权像:病灶为高信号,压脂像可抑制骨 髓的脂肪信号,炎症为高信号;脓肿腔为高 信号;死骨及骨质增生T1WI 、 T2WI均为 低信号。
骨髓炎影像表现
血源性骨髓炎
• 从出生到12个月大的婴儿,感染可侵及干骺端、骨骺和关节,这 是由于存在跨骺板桥血管的缘故。
• 在年长的儿童,感染往往局限在干骺端。 • 在成人,由于骨骺闭合,故血源性的干骺端感染不常见。
血源性骨髓炎
• 血源性感染常由单一微生物引起。 • 如果血培养为阳性,可确定特定的病原体,一般不需活检。
较大。 • 99mTc-HMPAO的缺点是容易解离,导致泌尿系统排泄放射性示踪
剂。
骨髓炎MRI表现
• MRI对发现3~5天内的早期骨髓炎非常敏感。 • MRI和放射性核素扫描的敏感性相似,但特异性更佳。 • MRI可以更好地显示感染的范围、需手术治疗的积液、窦道以及
皮肤溃疡。
骨髓炎的MRI影像特征
• 血源性骨髓炎的早期表现包括反应性充血导致的局部骨量减少,随 后出现骨髓腔低密度病变。
• 在局灶蔓延性骨髓炎,首发征象可为软组织肿胀和骨膜反应,随后 发生骨皮质侵蚀。
骨髓炎影像表现
• 核素显像和MRI成像对检测早期骨髓炎更为敏感。99mTc-MDP三期 骨扫描在症状出现的24~48小时之内开始有阳性发现。
• 急性骨髓炎在三相扫描(血流相、血池相和延迟相)中都呈阳性表 现。
骨髓炎影像表现
• 相比之下,蜂窝织炎在血流相和血池相有阳性表现延迟相则为阴性。 虽然敏感性很高,但99mTc-MDP骨扫描比白细胞标记闪烁扫描和 MRI的特异性要低。
骨髓炎
• 联合白细胞和硫胶体闪烁扫描可增加对骨髓炎诊断的特异性,因 骨髓被感染和白细胞所替代。
骨髓炎的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
• 骨髓炎的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与病人的年龄、特定的微生物,以 及存在某些疾病有高度的密切关系,如血管功能不全或免疫力低下。
骨髓炎x线表现
骨髓炎X线表现1. 引言骨髓炎是一种骨骼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骨骼的骨髓组织。
X线检查是诊断骨髓炎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评估X线影像可以观察到特定的表现,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本文将重点介绍骨髓炎在X线影像上的表现。
2. X线影像特点2.1 骨质改变在骨髓炎患者的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一系列骨质改变。
最常见的表现是局部骨质疏松,其密度明显降低。
疏松区域呈现为骨小梁稀疏、骨质破坏或吸收。
此外,有时还可以观察到局部骨骺肥大,骨钙化物形成及骨膜反应等。
2.2 软组织改变除了骨质改变外,X线影像还可以显示出骨髓炎引起的软组织改变。
在患者的X线片上,可以看到周围软组织肿胀、水肿或积液。
软组织肿胀可呈现为局部软组织影像增宽,边缘模糊。
积液则表现为局部透亮区域的增多。
2.3 关节改变骨髓炎还可以影响到患者的关节,X线影像可以显示出相关的关节改变。
常见的表现包括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破坏及关节半脱位。
这些关节改变可以在X线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来,并且有助于确定骨髓炎累及到的关节范围。
3. 骨髓炎的分类及X线表现3.1 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是骨髓炎的一种常见形式,其X线表现是多样且典型的。
常见的表现包括骨髓腔扩大、局部骨质疏松、局部骨膜反应等。
此外,在急性骨髓炎的早期阶段,还可以观察到局部透亮区域的增多,这是由于骨髓炎引起的软组织水肿和积液。
3.2 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是骨髓炎的一种较少见形式,其X线表现与急性骨髓炎略有不同。
慢性骨髓炎的X线影像上常可见到局部骨骺肥大、骨钙化物形成以及骨质硬化等表现。
骨骺肥大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骨骺组织增生所致,可在X线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来。
3.3 继发性骨髓炎继发性骨髓炎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骨髓炎。
X线影像上的表现与常见的骨髓炎类似,但在继发性骨髓炎的X线片上常可见到相关疾病的特定表现。
例如,在感染性骨髓炎中,X线影像上可以显示出增强的骨髓腔、骨髓质疏松以及软组织肿胀。
骨髓炎图解
图9-1-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右前臂软组织弥漫性肿胀表现为:患肢软组织体积增大,软组织密度增高,肌肉与脂肪间隙模糊,脂肪层内可见条网影。
图9-1-2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及病变发展过程)A.1995年11月22日,X线平片,右上臂弥漫性软组织肿胀,近端干骺端较小范围虫蚀状破坏,内侧线状骨膜增生。
B、C.1995年12月18日`,MRI,右肱骨中段小斑片状长T1、略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弥漫肿胀呈长T1、长T2信号(B为T1WI,C为T2WI)。
D.1995年12月18日X线平片,右肱骨上段广泛虫蚀状骨破坏,部分骨皮质破坏,周边可见线状及层状骨膜增生,软组织肿胀较前稍有消退,解剖颈病理骨折。
E.1996年2月26日X线平片,病变向慢性发展,可见较广泛骨质增生及骨膜增生,有死腔及死骨,解剖颈病理骨折,软组织肿胀已消退。
图9-1-3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及发展变化)A.1975年3月15日X线平片,右股骨近端干骺端虫蚀状骨破坏,软组织明显肿胀。
B.1975年4月7日X线平片,右股骨近端干骺端广泛斑片状骨破坏,破坏区周边见部分骨增生硬化,可见骨膜增生及断裂的骨膜,软组织仍明显肿胀。
图9-1-4急性化脓性骨髓炎A.X线平片,右股骨下端干骺端斑片状骨破坏,其内见大小不等的死骨,周边见层状骨膜增生及骨膜三角形成,病变已发展至骨干中上段,周围软组织肿胀。
.MRI,右股骨中下段至骨骺板,广泛的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其内混杂斑点状低信号的骨质增生硬化灶,周围软组织弥漫肿胀。
(T1、T2)图9-1-5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骨骺炎股骨中下段及干骺端虫蚀样骨破坏,广泛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胀,股骨远端骨骺受累。
图9-1-6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化脓性关节炎右股骨远端干骺端、骨骺及骨性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稍变窄(侧位片),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图9-1-7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A.X线平片,股骨中下段及干骺端广泛虫蚀状骨破坏,可见线状、层状骨膜增生及被脓肿穿破形成骨膜三角。
骨结核及化脓性骨髓炎影像诊断
关节 肿胀
骺干骺端 类园形、 边缘清楚 骨破坏区
长骨干骺端结核
(2)脊椎结核
【发病部位】 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再次,骶椎最少
【发病特点】 病变易累及相邻两个椎体,附件较少受累
【临床表现】 活动受限,局部疼痛,冷脓肿或窦道形成,脊柱畸形
(2)脊椎结核
【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 CT表现】
与X线表现相似
骨质破坏
骨干增粗 轮廓不整
骨髓腔变 窄或闭塞 骨质增生
骨干增粗 轮廓不整
骨髓腔变 窄或闭塞
骨质破坏
慢性化脓性骨
骨质增生 si骨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2. 骨结核
【病 因】 系继发结核,原发病灶在肺部;结核菌经血行进入骨关节
【好发年龄】 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鉴别诊断】
• 不典型骨结核 • 骨肉瘤
si骨
1. 化脓性骨髓炎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特点】
患肢粗大,瘘管经久不愈或时愈时发,时有小si骨流出。
【 X线表现】
① 骨干增粗,轮廓不整,骨髓腔变窄或闭塞; ② 骨膜增生明显,与骨皮质融合,外缘呈花边状; ③ 病变区仍可见骨质破坏、硬化、si骨; ④ 正常骨与病变区分界明显。
1. 化脓性骨髓炎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X线表现】
软组织改变: ① 肌肉间隙模糊或消失 ② 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变模糊 ③ 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
骨质破坏 骨膜增生
1. 化脓性骨髓炎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X线表现】
骨质改变: ① 早期在干骺端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个分散不
2)脊椎结核:
可显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 死骨和椎旁脓肿优于平片 椎体塌陷后突以致椎管狭窄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VS
临床实践验证
将个体化精准诊疗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 际临床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诊疗流程 。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系统建设
数据整合与分析
整合大量骨髓炎病例的影像数据和临床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发现疾病规律和诊断线索。
CT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变,尤 其是对于骨膜下型骨髓炎的诊 断具有优势。
CT检查还可以评估病变的范围 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 供依据。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骨髓炎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之一,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髓炎的病变范 围和程度。
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骨髓炎病变,甚至在X线和CT检查尚未出现异常时即可确 诊。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 骨髓炎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 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 影像学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骨髓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髓炎是指骨膜、骨质及骨髓组 织的化脓性炎症,主要由细菌感 染引起。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程,骨髓炎可 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骨髓炎 。
急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为骨质 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
X线平片通常显示骨质破坏和骨 膜反应,如葱皮样骨膜反应。
CT和MRI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骨质 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
有助于早期诊断。
慢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慢性骨髓炎的影像学 表现为骨质破坏、死 骨形成和窦道形成。
CT和MRI可以更清楚 地显示骨质破坏、死 骨形成和窦道,有助 于明确诊断。
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诊断
骨质破坏CT表现
松质骨早期破坏呈 局部的骨小梁稀疏 ;后期呈斑片状或 大片状松质骨缺损 。皮质骨破坏呈皮 质骨内小透亮区或 其内外层不规则虫 蚀样改变或范围不 等的全层骨皮质缺 损。
骨骼基本病变:骨质增生硬化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系成骨活动 增多或破骨活动减少所致。 组织学: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多增粗 常见疾病:局限性增生见于慢性炎症、外伤、良 恶性肿瘤、转移瘤等;肌腱、韧带、骨间膜附着 处,因创伤、慢性劳损形成骨刺、骨桥、骨唇等 局部骨质增生普遍性增生见于代谢或 内分泌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氟中毒。
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诊断
长沙市中心医院 廖荣信
学习要求
• 了解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展及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 掌握化脓性骨髓炎的播散途径。 • 掌握化脓性骨髓炎不同发展阶段的X线特点。
一、骨关节正常影像表现
(一)正常X平片表现
骨的结构(construction of bone)
长骨(long bone) 关节(joints)
临床与病理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致 病 菌(Pathogenic Bacteria)
Staphylococus Most common infecting bacterium
好侵犯部位:儿童、青少年四肢长 骨:胫、股、肱、桡骨
感 染 途 径(Infecting Pathway)
–
+ 佝偻病、骨软化症 血钙、鳞 ,AKP
骨骼基本病变:骨质破坏
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 骨组织消失。为病理组织直接引起骨组织溶 解、消失,也可为其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及活 性增加所致。 常见疾病: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 类型:局限性、弥漫性,单发、多发。
骨髓磁共振影像表现
4
检查结束后,需 听从医生指示,
避免自行离开
检查后注意事项
01
检查后24小 时内避免剧烈
运动
02
检查后24小 时内避免饮酒
03
检查后24小时 内避免使用含
碘造影剂
04
检查后24小时 内避免进行磁
共振检查
骨髓磁共振影像检查的临床 意义
4
辅助诊断疾病
01 骨髓炎:骨髓磁共振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骨髓炎,特别 是慢性骨髓炎
骨髓磁共振影像表 现
演讲人
目录
01. 骨髓磁共振影像概述 02. 骨髓磁共振影像表现 03. 骨髓磁共振影像检查注意事
项
04. 骨髓磁共振影像检查的临床 意义
骨髓磁共振影像概述
1
骨髓磁共振影像原理
利用磁共振现象,通过磁场和射 01 频脉冲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
磁共振信号强度与组织中的氢核 02 密度和弛豫时间有关
02 骨髓瘤:骨髓磁共振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骨髓瘤,特别 是多发性骨髓瘤
03 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磁共振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骨髓增 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04 骨髓转移瘤:骨髓磁共振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骨髓转移瘤, 特别是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
评估疾病进展
01
观察骨髓病变 的进展情况
通过计算机对磁共振信号进行处 03 理和重建,形成骨髓磁共振影像
骨髓磁共振影像可以显示骨髓组 04 织结构、病变和功能状态
影像检查的适应症
骨髓病变:如骨髓炎、 骨髓瘤、骨髓纤维化 等
骨髓转移性疾病:如 乳腺癌、肺癌、前列 腺癌等
其他骨髓疾病:如骨 髓水肿、骨髓坏死等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 白血病、淋巴瘤、骨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骨髓炎诊断标准
骨髓炎诊断标准
骨髓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所导致的骨髓和骨骼的炎症性疾病。
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
要及时的治疗。
骨髓炎的诊断需要医生进行多项检查,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等多种方面。
以下是骨髓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患者表现明显的疼痛和肿胀,通常是局限性,如手指、脚趾、股骨头等部位。
2.患者常常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等。
3.受感染部位皮肤红肿、压痛明显。
4.关节活动受限或疼痛。
二、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骨质破坏、局限性骨密度降低、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等。
2.MRI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髓炎病灶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特别是早期病变,CT扫描不易发现的病灶,如椎体骨髓炎和骨盆病变等。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升高
2.血沉加快
3.C反应蛋白升高
4.骨髓穿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骨髓炎病原体。
糖尿病足的足底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糖尿病足的足底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足底骨髓炎是糖尿病足的严重病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了解足底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足的足底骨髓炎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以显示骨骼的异常。
足底骨髓炎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的表现,骨质疏松是足底骨髓炎的前兆之一。
(2)骨质增生:在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患者的足底骨髓炎往往会出现骨质增生的现象,这是由于骨骼长期的负荷和压迫导致骨骼增生的反应。
(3)骨质破坏:足底骨髓炎进展到晚期,患者的骨骼会发生明显的骨质破坏,呈现骨质疑似溶骨性破坏。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可以提供骨骼细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糖尿病足的足底骨髓炎中,CT扫描可以显示以下特征:(1)软骨下骨髓炎:CT扫描可以检测到软骨下骨髓炎,表现为软骨下骨密度不均匀,骨小梁增粗、增密。
(2)骨膜反应:骨膜反应是由于骨髓炎症的发生,骨膜出现增厚、硬化的反应。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膜反应的情况。
(3)骨质破坏:足底骨髓炎晚期,CT扫描可以检测到明显的骨质破坏,包括骨溶解、骨吸收和骨坏死等现象。
3. MRI检查MRI检查是目前诊断足底骨髓炎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骼和软组织信息。
足底骨髓炎的MRI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骨骼炎症:MRI可以显示出骨骼的炎症情况,包括骨髓水肿、骨膜增厚等。
(2)骨坏死:MRI可以检测到骨骼的坏死区域,表现为信号异常、低信号区。
(3)软组织改变: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改变,包括软组织水肿、炎症和感染等。
综上所述,足底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在不同的检查方法中可能有一些差异,但都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早期发现和诊断足底骨髓炎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指南,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化脓性骨髓炎X线诊断
赣南医学院一附院放射科罗石成化脓性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
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
多见于2~10岁儿童。
多侵犯长骨,如胫骨、股骨、肱骨、桡骨。
病菌多为化脓球菌,偶见伤寒杆菌、布氏杆菌。
感染途径:血源性、蔓延性及外伤性。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骨髓炎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急性骨髓炎也可完全治愈,很少见转为慢性。
临床与病理滋养动脉管细菌骨髓,停留于干骺端的松慢性局限性骨脓肿。
质骨蔓延发展:以下三个途径1、直接骨髓腔蔓延2、突破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再经哈氏管进入骨髓腔3、突破骨皮质进入关节腔→侵犯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好发于青少年与儿童,主要侵犯四肢长骨的干骺端。
2、临床症状:起病急,发热39℃~40℃,寒颤,局部红、肿、热、痛。
转为慢性骨髓炎时会有溃破、流脓、有死骨或空洞形成3、化验:WBC↑,血沉↑,血培养(+)。
红肿热痛窦道形成X线表现:⏹1、软组织肿胀发病7~10天内,骨质改变不明显,主要为软组织肿胀,表现为肌肉间隙模糊、消失,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不清,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状和网状阴影。
⏹2、骨质改变1)早期:骨质疏松2)2W后:松质骨内见斑片状骨质破坏,骨小梁结构模糊,边缘较模糊3)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发展,范围扩大,可达骨干大部或全部4)骨破坏的同时,开始出现骨质增生,表现骨质破坏周围密度增高5)死骨形成,合并病理性骨折3、骨膜增生骨膜下脓肿刺激骨膜,在骨皮质表面形成葱皮状、花边状或放射状致密影。
病变早期骨膜增生量较少,密度较淡,随病变发展,逐渐变厚及增浓。
骨膜新生骨围绕骨干的全部或大部,即称包壳(又称骨柩)骨膜下脓肿⏹CT、MRI⏹1、CT与X线相比,CT更易发现骨内小的侵蚀破坏和骨周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
但空间分辨率稍差,对急性长骨骨髓炎早期所出现的薄层骨膜反应,常难以发现。
103例创伤性骨髓炎的DR影像学研究
103例创伤性骨髓炎的DR影像学研究目的探讨创伤性骨髓炎的数字化X线摄影术(digital radiography,DR)影像学研究,评价DR在诊断创伤性骨髓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03例临床表现符合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进行DR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DR 能准确显示创伤性骨髓炎软组织肿胀、骨皮质破坏、死骨、骨膜反应、脓肿。
结论DR是创伤性骨髓炎诊断经济、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标签:DR;创伤性骨髓炎;影像学骨髓炎是骨的感染及破坏,主要由需氧菌或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等引起,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主要感染途径有血源性感染、创伤后感染以及蔓延感染[1]。
笔者通过整理对103例骨髓炎患者的DR进行观察分析,以客观评价DR在诊断骨髓炎中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住院的骨髓炎患者103例。
本组患者中男67例,女36例,年龄6~33 岁,平均17.3 岁。
临床表现为患侧骨肿胀、发热、疼痛、相应关节功能障碍,具有发热症状,部分患者寒颤、高热。
患者发病部位均在长骨,以股骨、胫骨为主,共89例,腓骨3例,尺骨7例,桡骨4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于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于90%。
本组均进行骨穿刺,经细菌培养后,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9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22例。
1.2 检查方法检查设备采用Kodak DR7500摄片机,行DR检查及相应的图像处理。
技术条件采用45~65 kV、100~120 MA、0.1 s。
2 结果骨髓炎DR影像学特点:103例患者中的38例(占总数的36.89%)患者影像表现为骨皮质改变,其中26例患者为骨皮质增厚、厚薄不均、骨髓腔变窄,病变范围累及骨干1/5~1/2,病变边缘逐渐转变为正常骨质,病变边缘与正常结构未见明显界限(封三图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临床发病急,骨质破坏发
展迅速,骨质增生出现早,
X线随诊观察变化大,可
与脊柱结核鉴别。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思考题
1、描绘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感染及蔓延途径? 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X线表现有哪些? 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4、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及X线表现? 5、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例中如何寻找死骨、
根据发病时间和病理变化分三期:
1、骨膜下脓肿前期,一般在发病10天之内,软组织局限肿胀 2、骨膜下脓肿期,一般在10天以后,软组织肿胀更为明显呈
弥漫性,可见骨膜增生,此期应手术切开排脓 3、骨膜骨质破坏期,一般在10~20天左右,患肢广泛肿胀,
骨膜增生后断裂,骨破坏,可见死骨,此时切开、排脓, 也必将转为慢性骨髓炎甚至造成永久性畸形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3、骨质增生硬化:为慢性骨髓炎修复过程中的必然反应,病灶周围新生骨组织, 广泛骨膜增生改变,无骨结构,厚薄不均
4、骨膜反应,骨包壳与死骨形成:骨膜反应与骨包壳都是由于骨破坏和骨坏死 引起的骨膜新生骨。骨膜反应是存活的骨皮质外而形成的。而骨包壳则是在 大块死骨干的周围被剥离的骨膜形成的。只要死骨存在,这种骨包壳越增生。 死骨清除后,骨包壳经过改建和塑型,可代替坏死的骨干,最后形成正常的 皮质骨
死腔? 6、慢性骨脓肿的X线表现? 7、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与脊柱结核
的主要鉴别点是什么?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2、骨骺
9、骨膜被脓疡掀起
3、关节囊(内外 10、感染灶向骨干扩
层)
展
4、骨膜(内外层) 11、骨膜下脓肿又进
5、干骺端
入骨皮质脊髓腔
6、关节腔
பைடு நூலகம்
12、干骺端病灶侵入
7、干骺端内骨干
关节
扩展
13、干骺端病灶破坏
骨骺板及骨骺侵入
关节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三、临床症状及体症
发病急,以日计算;高烧;局部红、肿、热、痛
骨内存在着限局性化脓病变,称为慢性骨脓肿
1、脓肿周围有完整的包膜,内有脓液,为急性期 2、另一种是病变周围有程度不同的新生骨包饶,内有肉芽组织和脓液,为慢性期
X线表现
1、常见于管状骨的松质骨内,如股骨、胫骨两端,股骨头颈部,桡骨下端和尺骨 上端
2、一般病灶较小,多在1-3cm之内,图形或多叶状骨破坏区称为Brodie脓肿 3、脓肿周围可见较厚的硬化区,称为硬化带,靠近病灶密度较高,逐渐向松质骨
内移行变淡 4、偶见巨大骨脓肿,可出现巨大骨破坏区,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及瘘道形成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第四节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多为血行感染,亦有因脊 髓穿刺引起,临床发病急, 脊柱局部扣痛明显
X线表现
1、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 椎旁脓肿形成
2、晚期,椎体内可出现巨大 骨桥
3、椎间隙变窄者,椎体边缘 可出现骨质增生,甚至椎 体骨性融合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如何寻找死骨及死腔
1、观察在骨增生改化区无 骨纹结构区,有病灶
2、在骨改化区寻找骨破坏 区
3、在破坏区内寻找死骨 4、在骨膜反应周围寻找病
灶 5、在软组织肿胀处寻找病
灶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六)慢性骨髓炎治愈标志 死骨、死腔的消失标明慢性骨髓炎的
愈合。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第三节 慢性骨脓肿
第十一章 骨髓炎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病因 血源性: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病因
1、病原菌最多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发病因素:细菌毒力强,身体敏感及身体抵
抗力弱 3、诱因:外伤、邻近感染,也可能无何诱因。
外源性:开放性骨折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二、感染及蔓延途径
1、骺板
8、骨膜下脓肿
端伸延至另一端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三)骨质破坏
1、早期(10天左右),开始于干髓端见筛孔状,虫蚀状,大小不等斑片 状骨破坏,边界模糊,与正常骨分界不清。
2、病变发展,在髓腔内向骨干伸延,严重者可达骨另一端。 3、骨松质破坏同时可见骨皮质破坏 4、破坏区周围可以增生硬化病变,破坏区内出现大小不等死骨,也可见
骨皮质形成条形大块死骨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第二节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病因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引流不 畅,在骨内遗留感染病变、死骨或脓肿 时,而转变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二、X线表现
1、软组织肿胀: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相比较肿胀较局限,经治 疗可逐渐缩小或反复肿胀
2、骨质破坏(死腔形成):为急性骨髓炎破坏残留区域,可见 大小不等,边界可模糊可清晰的骨破坏区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四、X线表现
(一)软组织肿胀(7-10天) 1、软组织密度增高 2、肌肉间隙不清 3、肌肉与脂肪分界不清 4、皮下脂肪层内可见条网状
结构
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二)骨膜增生
1、早期(10天左右)呈线状 2、随病变发展可出现层状,骨膜断裂及骨膜三角 3、骨膜增生由早期局限性,逐渐发展成广泛性,有时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