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社会生活概述
唐朝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唐朝的衣食住行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18cad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c.png)
唐朝的衣食住行的简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其衣食住行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衣方面,唐朝的服饰以华丽、精致为主,男女都注重穿着。
男子常穿长袍、衫子和裤子,女子则喜欢穿裙子和襦裙。
此外,唐朝还流行戴帽子和佩戴珠宝首饰。
在食方面,唐朝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人们喜欢吃面食、米饭、肉类、蔬菜等食物,同时也喜欢喝茶和酒。
唐朝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菜肴,如“水煮肉片”、“宫保鸡丁”等。
在住方面,唐朝的建筑风格以宏伟、壮观为主。
宫殿、庙宇、城墙等建筑物都是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
此外,唐朝还出现了许多新型建筑,如楼阁、亭台等。
在行方面,唐朝的道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
人们可以乘坐马车、轿子或步行出行。
此外,唐朝还发展了邮政系统和运河交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贸易往来。
总之,唐朝的衣食住行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水平。
唐代文学家作品中的社会历史背景
![唐代文学家作品中的社会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dea5deb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e.png)
唐代文学家作品中的社会历史背景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作品经典流传至今。
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等,都展现了当时社会环境及风俗习惯的独特魅力,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
那么,唐代文学家作品中究竟蕴含了哪些社会历史背景呢?一、唐代社会背景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社会背景与文化情景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唐初时期是中原统一之后的第一百年,隋朝完结之后大王朝再度降临。
唐代初年国家恢复了中原的统一,经济繁荣,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社会经济生活风俗也愈发丰富多彩。
唐朝社会的三大特点是稳定、宽松、多元化。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安定、百废待兴,大力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唐中期是国家极盛时期,外交和内政都十分出色,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手工业生产达到了极大的繁荣。
唐朝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工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城市也是一片繁荣景象。
唐朝宽松而又多元化的政治制度为新的时代开启了大门,大大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1.诗歌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众多著名诗人纷纷涌现,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篇。
唐诗随着社会的演进逐渐发展,内容涉及广泛,有咏史题材,有写景题材,有咏物题材,有哲理题材等。
唐代诗歌显现出高度的社会现实主义特点,诗人们倾注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军事、风俗和民族文化等众多方面。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唐诗族群普遍关注国家大事,治理大政,反映出了唐朝深入人心的思想文化。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首,即是反映了唐代社会经济生活繁荣,物产丰盛的景象。
沈佺期的《春夜喜雨》一首,描述了春雨沐浴着大地后,四周的景物都焕发出欣欣向荣的生机。
2.散文唐代散文同样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
唐的散文有早期的佛教经典,也有唐诗的注释和批注,同时也有大量的散文作品。
此时的散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如江南文风,四川文风都比较明显。
此时的散文,由于唐朝是一段繁荣而兴盛的时期,所以也充满了一定的乐观主义色彩。
唐代社会概略
![唐代社会概略](https://img.taocdn.com/s3/m/9019a43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d.png)
唐代社会概略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之作。
在唐朝的统治下,社会发展繁荣,经济繁盛,科技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唐代社会进行概略介绍。
一、政治方面唐代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时期。
唐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治制度和措施,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唐太宗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贤能能够进入官场,推动了社会发展。
唐玄宗时期则推行了肃纪戒奢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同时,唐朝还开展了外交活动,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二、经济方面唐代的经济发展迅猛,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唐朝实行均田制,改革土地制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经济繁荣。
同时,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陶瓷、纺织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唐朝还开放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推动了国内商业的发展。
三、文化方面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文化繁荣的现象。
唐朝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诗歌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形式。
杜甫、李白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
唐朝还出现了杂剧、曲艺等文艺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此外,唐代的科技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应用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社会生活在唐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贵族阶层享有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举办盛大的宴会和文艺演出。
同时,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他们参与了城市的建设和经济活动。
唐朝还实行了科举制度,为社会中的贤能提供了晋身官场的机会,社会流动性增加。
总结起来,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盛,使得唐朝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之作。
唐代社会的发展为后世所借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都市生活与商业繁荣
![唐朝的都市生活与商业繁荣](https://img.taocdn.com/s3/m/1ab783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0.png)
唐朝的都市生活与商业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被称为“盛唐”,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之作。
在唐朝,都市生活与商业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唐朝的都市生活与商业繁荣是如何展开的。
首先,唐朝的都市生活非常繁忙而充实。
首都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长安城繁华热闹,人口密集,街道宽阔,巷弄纵横,商贾云集,使得长安成为一个商业中心。
白天,街头巷尾人声鼎沸,市井生活热闹非凡。
卖艾脯、卖瓜果、卖鲜花的小贩,在热闹的市集上吆喝声此起彼伏,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都市氛围。
其次,唐朝的商业繁荣为都市生活注入了活力。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与西域、东南亚以及中亚各国存在广泛的贸易往来。
随着唐朝国力的强盛,商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农产品、丝绸、茶叶、纺织品、铁器等各种商品交织成繁荣的市场,使得商业活动日益繁忙。
商人们在长安开设店铺或出外经商,追求财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唐朝还有独特而丰富的娱乐活动,使得都市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唐代人民喜欢繁忙而富有活力的生活,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长安城内的洛阳、徐州、襄阳等各大城市里,观剧戏、听音乐、拜观名胜成为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
面对丰富的文化娱乐,人们有机会欣赏到名家的精彩演出,领略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使得都市生活更加精彩纷呈。
此外,唐朝的都市生活也体现了妇女的独立与自由。
在唐朝,相对于其他封建时代,唐朝的妇女地位相对较高。
唐朝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参与商业活动,甚至有少部分女性从事政治工作,成为帝王的贤妃或宫女。
唐朝的都市生活为妇女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由。
总之,唐朝的都市生活与商业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亮点。
熙熙攘攘的长安城里,商贾云集,市井生活繁华鼎盛。
唐朝的商业繁荣为都市生活带来了活力和富裕。
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人们享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
而妇女的独立与自由也与唐朝都市生活的繁荣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的社会风俗与生活文化
![唐代的社会风俗与生活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b5d506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6.png)
唐代的社会风俗与生活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
在唐朝的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代,社会风俗和生活文化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社会生活也逐渐多元化和丰富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唐代的社会风俗和生活文化,从多个角度来了解这一时期的特点和变化。
一、生活方式唐代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唐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繁忙,但是大家也非常热衷于娱乐和消遣。
文人雅士们在自己的闲暇时间里,喜欢到花园、书斋、雅室等地,与朋友交流学问,演唱诗歌,饮酒品茶,讨论文学和艺术等话题。
士大夫对于诗歌、曲艺和音乐也有着很高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常常组织文艺晚会,或者到公园和河畔赛诗歌,互相提高。
此外,民间流行的娱乐活动也非常丰富多彩。
唐代的戏曲、舞蹈、杂技以及各种民间艺术表演都非常流行,深得人民喜爱。
社交活动则以宴会、婚丧嫁娶以及一些传统节日等为主。
唐朝时期,男女之间的交往比较开放,一些妇女能够主动地结交朋友,并能够积极地参与一些文化和社交活动。
二、美食文化唐朝时期,中国的美食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特别是在唐代早期,唐太宗李世民提倡“礼敬百官,进四时之重”,自亲沐浴定制第五重,大力发展了宴会文化和美食文化。
唐代的饮食习惯也开始向多样化、美食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地方出现了许多特色的美食和名菜。
如长安美食有羊蝎子、回炉肉、胡萝卜糕等,南方美食有螃蟹、龙虾、鱿鱼等。
同时,唐朝时期的文人雅士们也开始注重饮食文化和烹调技巧,他们不仅会品评美食,还会写出许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美食文化作品,这种文化影响在后世也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三、婚俗文化唐代的婚俗文化也是非常有特点的。
唐朝的宫廷婚姻多是政治联姻,普通百姓的婚姻则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基础。
唐朝社会生活
![唐朝社会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0f4892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b.png)
唐朝社会生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社会生活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在唐朝时期,社会生活主要以农业为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以农业为主。
大多数人都是以农为业,他们种植粮食和蔬菜,养殖家禽和牲畜。
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此外,唐朝时期的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得农田灌溉更加便利,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唐朝的社会生活也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
随着农业的发展,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也随之繁荣。
在唐朝时期,许多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在城市,他们生产和销售各种商品,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唐朝时期的商业活动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使得唐朝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最后,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也以文化和娱乐活动为主。
在唐朝时期,文化和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发展。
人们喜欢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享受艺术的魅力。
此外,唐朝时期也有许多娱乐活动,例如宴会、舞会等,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唐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农业、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
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不仅丰富多彩,而且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的社会底层与民间生活
![唐代的社会底层与民间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0ee353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8.png)
唐代的社会底层与民间生活一、引言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和多元文化交流的时期。
尽管唐朝是一个帝国统治的时期,但社会底层和民间生活在塑造这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唐代社会底层的主要特征以及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社会底层的特征1. 佃农和贫困农民在唐代,佃农和贫困农民构成了社会底层的主要组成部分。
他们多以耕种他人土地为生,劳动强度大,生活拮据。
他们被迫缴纳重税,土地被豪门地主们充分掌握,使得佃农和贫困农民难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2. 打工者和奴隶唐代的社会底层还包括大量的打工者和奴隶。
他们通过提供劳动力来维持生计,但在经济上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
打工者常被资本家剥削,工资微薄。
奴隶则完全失去了自由,成为主人的财产。
3. 非正式职业从业者在唐代,社会底层还包括非正式职业从业者,如小商贩、艺人、街头艺人等。
这些人常处于社会边缘,他们的工作收入微薄,面临着经济上的不稳定。
三、民间生活的样貌1. 家庭和婚姻唐代的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基础,夫妻和子女是家庭的主要成员。
尽管男权制度盛行,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婚姻制度多种多样,有包办婚姻也有自由婚姻。
2. 饮食与娱乐唐代的民间生活充满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娱乐活动。
人们喜欢品尝各种美食,如米饭、麦饼、炖菜等。
娱乐方面,歌舞表演、戏剧、游戏和赌博等活动在民间广泛流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3. 宗教和信仰唐代民间信仰主要包括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
许多人参与宗教活动,寻求灵魂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
民间信仰在唐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唐代人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 节庆和民间习俗唐代的每个节日和重大活动都有丰富多彩的庆祝仪式和民间习俗。
端午节、中秋节、年节等传统节日被唐代人民热衷庆祝。
此外,唐代人还热衷于举办各种庙会聚会、农耕祭祀、道教仪式等活动,丰富了民间生活。
四、社会底层与民间生活的影响唐代社会底层和民间生活对当时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朝百姓的生活状况
![唐朝百姓的生活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e572a49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7.png)
唐朝百姓生活状况
哎,说起唐朝那会儿的老百姓,那日子还是过得有滋有味嘞。
那时候的天府之国,四川这块宝地,粮食堆得跟山一样高,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安逸得很。
早上嘞,家家户户都起来忙活,男人们下田种地,女人们就在屋里织布做衣裳。
那些田坎上,绿油油的庄稼长得跟娃娃的脸一样,看着就喜庆。
中午嘞,一家人围到一起吃个便饭,虽然没得啥子大鱼大肉,但青菜萝卜也能吃出个香甜味儿来。
要说这唐朝百姓的娱乐,那也是丰富多彩。
逢年过节嘞,大家伙儿就聚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热闹得很。
还有些手艺人,捏个泥人儿、画个扇面儿,拿到集市上去卖,也能换几个钱花花。
那时候的官员们也比较清廉,对老百姓还是挺好的。
税收也不高,大家伙儿都能承受得起。
当然嘞,也有些贪官污吏,但朝廷查得严,一旦发现,那是要砍头的,所以大多数官员还是不敢乱来的。
晚上嘞,大家伙儿就围着火堆聊聊天,讲讲山海经,或者听听说书先生讲讲故事。
小娃娃们就在旁边跑来跑去,嬉笑打闹,一派祥和的景象。
总的来说嘞,唐朝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
虽然也有战乱、饥荒这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总的来说,还是过得比较安稳的。
要是现在也能像那时候一样,那该多好啊!。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9c0836987c24028915fc39c.png)
四、陈子昂与诗歌改革事降职,冤死狱中。
2. 诗歌创作主张。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汉魏风骨,风 雅兴寄。其诗歌主张影响有唐一代,是盛唐诗歌即将 将到来的序曲。 3.诗歌创作为38首《感遇》诗。
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晚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与流派
唐穆宗长庆时期,王朝危机加深,诗风有了 变化,怀古咏史空前增加,情绪悲凉。
1.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前者为浪漫主义诗人,后者为咏史诗人
2.苦吟诗人:贾岛、姚合; 3.皮陆诗人:皮日休、陆龟蒙; 4.现实主义诗人:聂夷中、杜荀鹤。
第二讲
初唐诗坛及创作
一、上官仪的“上官体”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三、沈宋律诗与张若虚
(一)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苏味道与崔融。 (二)律诗的定型由沈宋两人完成。 宋之问的五律:《过大庾岭》 沈佺期的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三)张若虚:张若虚、贺知章、张旭与包融, 被誉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的一篇《春江花月夜》,奠定在唐诗史 上的大家地位。
2.李白的思想
道教的影响:“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 落。”“十五游神仙,仙未曾歇。”
纵横术影响:“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 雄。”“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仰天大笑出门 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本不弃世,世人 自弃我。”沈阳遇杜甫,又遇高适。
报国入永王李璘幕。因反叛罪流放夜郎, 遇赦。现次欲从军,在当涂病逝。终年62岁。
李白诗歌创作思想内容
1.古题乐府诗。有感“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 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继承汉魏 以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魏风骨,借古 写现实,一方面抒写出大唐的繁荣与雄伟,另一 方面也看到了繁荣昌盛之下掩盖的社会矛盾,有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当政者与百姓的矛盾, 有帝都中内集权与地方藩镇间的矛盾,如《丁都 护歌》;用古题抒怀,表达气势壮大的现实主义 或浪漫主义个性特色,虽是拟古之作,处处显现 出新意。如《蜀道难》、《将进酒》等。
唐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唐时人们的日常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3168871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唐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唐朝是一个社会繁荣、国力昌盛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新的发展与改进。
下面将介绍几个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
一)衣食住行1、服饰唐朝人的服饰与六朝时代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大体上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礼服和常服也有区别。
贵族礼服仍旧遵行古制,按官阶分色,分为紫、朱、绿、青等几种颜色,佩戴玉、金、银、石各类饰物。
常服不论贵贱,都穿着袍衫,颜色大都为黄、绿、黑三色。
一般平民或隶役,多穿黑衣,称为皂袍;衣上的饰物则限用铜、铁。
唐代对于衣服的长度也有所规定,男子袍衫曳地不得长超过二寸;衣袖不得宽超过一尺三寸。
妇女制裙,广宽不得超过五幅;曳地不得长超过三寸;襦袖不得宽超过一尺五寸。
总体来说,贫贱之家衣衫短窄,而富贵之家则流于长阔。
男子多戴一种三尺长的纱绢一类的头巾,覆盖在头上,将头发包裹,下面有四根带子,两根系在颔下,两根垂系在脑后。
有时戴帽,有韦帽、毡帽等。
又有一种半截衣,称为衫子,这都是平时穿着的便服。
在开元天宝后,贵族平民喜好穿着胡服戴胡帽,妇女有喜欢做男子装束的,短衫窄袖,穿靴戴帽,成为一种时尚。
平时一般男子,足下穿履或靴。
一般妇女穿平头小花履或高头草履,着XXX。
因为唐朝丝织品的进步,贵族富贵之家,男女的衣着都是穿着各式各样各种新色的绫罗锦绣,极尽华丽。
唐代的贵族妇女,又讲究发饰,发髻高耸,有种种式样,种种不同的名称,又有假髻,称为义髻。
髻上插戴着各种金银珠翠的钗饰,簪、笄、步摇等等,迎风摇曳,婀娜多姿。
唐末已崇尚妇女足纤小,XXX诗中以“纤纤玉笋”形容XXX。
2、饮食唐朝人的饮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唐朝,饮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时期,人们的饮食已经非常丰富多样,不仅有米饭、面条、馒头等传统食品,还有各种各样的肉类、蔬菜、水果、海鲜等。
唐朝的宴席也非常讲究,有时会举行盛大的宴会来招待贵客。
在唐朝,人们还开始养蚕,制作丝绸,从而丰富了饮食文化。
唐朝的饮食文化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为后世的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
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
![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8f027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7.png)
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其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规范以及社会关系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衣食住行、社交娱乐、宗教信仰以及性别与地位等方面来介绍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活。
一、衣食住行唐朝的人们注重衣食住行中的品味和讲究。
衣着方面,世人以杂色、罗纹、财帛等辅以胸衣和披肩为主。
官员们则穿着制式的龙袍。
在饮食方面,唐朝人们尝试了各种创新的烹饪方法,如用花雕酒烹制鸡肉、猪肉等,使得饭菜更加美味可口。
住宅方面,城市内富庶家庭的住宅多采用四合院的布局,院内栽种各式花木,布置精致。
而交通方式主要有马车、轿车和船只,大规模修筑的京杭大运河则成为货物和人员流动的重要通道。
二、社交娱乐在唐朝,人们注重社交和娱乐活动,这也是展示社会地位的方式之一。
茶馆成为城市居民聚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茗、论文、谈天说地。
宴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举办宴会是展示家庭富裕和主人地位的标志。
在宴会上,人们品尝美食、欣赏音乐、品味诗词,交流思想和情感。
此外,唐朝还流行歌舞。
宫廷歌舞团以及私人的歌舞家,都演唱或表演各种形式的音乐和舞蹈。
三、宗教信仰唐朝的宗教信仰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封建社会中,佛教、道教和儒教成为主要的信仰体系。
佛教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不仅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在艺术、建筑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道教以其独特的修炼方式吸引了很多人加入,成为追求长寿和神仙之道的信仰。
而儒教在唐朝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教化作用,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来源,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四、性别与地位唐朝社会对于性别和地位的划分也有一套独特的规则。
男性在社会中享有更高的地位,他们可以接受更多的教育、从事更多的职业,并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权力。
女性则通常被限制在家务劳动中,少数有机会参与文学、音乐等领域,但多数女性的权益受到限制。
例如,女性在结婚后要随夫姓,丧偶后又要从父姓改回夫姓。
唐朝社会生活
![唐朝社会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e9eb1f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8.png)
唐朝社会生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社会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在唐朝,人
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唐朝的社会生活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耕种土地,种植
粮食和蔬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
此外,唐朝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陶瓷、丝绸、铁器等制品在当时享有盛名,成为唐朝经济的支柱。
其次,唐朝的文化艺术也是繁荣的。
在这个时代,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
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名家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唐代的壁画和唐三彩等艺术品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此外,唐朝的风俗习惯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当时,人们喜欢举行各种庆典和
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放松身心的时刻,也是人们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唐朝的服饰、饮食、娱乐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特点,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唐朝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活力和魅力。
这个时代留下了许多
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唐朝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美丽的记忆。
唐代社会生活概述
![唐代社会生活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a32e839eff9aef8941e0641.png)
唐代社会生活概述刘玉峰衣食住行唐代的服饰在形制、质料、颜色诸方面仍有法规上的尊卑贵贱之别。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初定服饰之制,规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服)、公服(又名从省服)、常服(又名燕服)四种服制。
其中常服规定赤黄色为帝王专用,自此黄袍成为帝王的象征。
其后,唐太宗、高宗、德宗、文宗等也都曾下令,对文武百官及庶民百姓的服饰区别做出明确规定。
大致说来,贵族官僚及富室之家的服饰均以锦绣绫罗制成,而庶民百姓只能穿以粗布麻衣,服饰穿着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
唐代男子的服饰风尚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初唐至盛唐时以裤褶服式为时髦,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右衽、长仅及膝的窄袖袍衫,腰束革带,足登长靴或软皮靴。
中晚唐时,上层社会的男子服饰又恢复了秦汉时的宽袍长袖,长裙高履,但裤褶服式仍在下层人民中间流行。
唐代妇女的服饰富丽绚烂,前后多有变化,但基本的服装有裙、襦、衫、帔几种样式。
唐初女装因隋之旧,大多上身穿窄袖衫襦,下身着曳地长裙,足登弓履或高头履,即所谓“小头鞋履窄衣裳”的样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密切,特别是妇女思想的解放,唐代女装的形制趋向暴露和开放。
唐初上层妇女外出多着,全身障蔽。
自永徽之后,皆用帷帽,帽裙至颈,渐为浅露。
武则天时,帷帽全盛。
中宗时,已经绝迹。
开元初,袒胸女装盛行,靓妆露面,无复遮蔽,士庶竞相仿效。
不久,又胡帽乘马,露髻驰骋,或着男子衣服靴衫,招摇过市。
到天宝初年,“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出现了“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1]的开放服式。
中唐之后,窄袖服装逐渐过时,代之而起的是宽袖衣衫,妇女服装愈来愈肥,愈加褒博。
唐代妇女的发形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乌蛮髻等。
面部化妆也非常繁复,化妆顺序大致为敷铅粉、抹胭脂、涂鸦黄、画黛眉、点口脂、描面魇、贴花钿等,其中眉式即有鸳鸯、小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梭等十数种。
唐朝百姓生活怎么样,从住房养老等5个方面来看,比现代人幸福?
![唐朝百姓生活怎么样,从住房养老等5个方面来看,比现代人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e3259a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66.png)
唐朝百姓生活怎么样,从住房养老等5个方面来看,比现代人幸福?唐朝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社会有很高的开放度和包容度,那么大唐盛世之下的百姓生活如何呢?是不是也像现代人一样有很多休闲娱乐活动?其实唐朝的百姓生活还是挺幸福的,这可以从5个方面看出来。
1 出现了超级大型城市。
唐朝的国都长安非常繁荣,城内居民有100万人,当时世界的人口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1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非常罕见。
长安城有6条大街道,分割出一百多个居民坊,坊内都有很多公寓楼和商店,当时的百姓生活在这样的大城市中,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当地人不只是追求温饱层面的需求,还会追求其他的娱乐活动,像青楼在当时就非常发达,很多文人到那里谈诗论画,把酒言欢。
将近87平方公里的长安城里,充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方人士,这些人当中不光包括当时的大唐本地势力,还有国外的很多势力也都慕名而来。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地方的生活人口密度超出一定水平线之后,总是会出现很多关系到民生方面的问题。
就好比饮水、饮食等问题就设计到方方面面的要求,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大唐对于整体规划不比现代人弱多少。
2 宠物多种多样。
唐朝人的宠物一点不比现代人少,他们的宠物主要具有娱乐属性,休闲属性,竞技属性以及观赏属性,包括犀牛,蟋蟀,猫,狗,狮子,鱼,仙鹤,蝴蝶,鸡,鹦鹉等等不一而足。
当时的百姓喜欢斗蟋蟀,舞马,斗狗,斗鸡,很多百姓和贵族都热衷于斗鸡,人们可以直接在大街上腾出一块地方斗鸡,妇女小孩都可以参与其中。
当然也有人养宠物是为了当坐骑。
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在养某些较为特殊的宠物之时还是着很严格的要求,毕竟像团团圆圆这样的大宠物是不容许的。
可是这些问题到了唐朝就真心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某个人养了一只小团,然后将其当作坐骑,然后骑着它招摇过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或者说出门的时候遛一下小团又是什么样的风情。
真要跟现代相比起来,说不定唐朝所养的宠物种类会更多,毕竟当时的生态环境跟现在完全没法比,很多已经灭绝的动物,在当时都有可能保留下来。
唐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
![唐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c61c111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a.png)
唐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唐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繁荣,使得唐代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
首先,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生活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唐朝,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田的开垦不断扩大,灌溉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这使得农业生产大幅增长。
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田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而且带动了农村周边地区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此外,唐代交通的发展也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河道的疏浚、运河的开凿以及各地道路的修筑使得商品的运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唐代文化生活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唐朝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文化活动。
在唐朝,文化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们的诗作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戏曲、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例如,唐朝的戏曲艺术中,有大型的剧目如《长恨歌》和《牡丹亭》,也有小型的剧目如《走马章台柳》和《弹词》等。
这些文化艺术的繁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为后世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此外,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唐朝,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大大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举个例子,唐朝的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如宫殿建筑、城墙防御、水利工程等,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工艺技术方面的进步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陶瓷、丝绸等制作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进。
在农业方面,唐代出现了种植技术的创新,例如提高水稻、麦类和茶叶的种植技术和养蚕技术的改进等。
它们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唐朝美好生活
![唐朝美好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3b93cd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1.png)
唐朝美好生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人们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艺术繁荣,科技发展,社会秩序稳定。
唐朝的美好生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唐朝,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享受。
在这个时代,文化艺术达到了巅峰,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诗人李白、杜甫等名家纷纷涌现,他们的作品被后人传颂不衰。
在唐朝,人们可以通过吟诗作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文化氛围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在唐朝,科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唐朝的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这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唐朝的人们还发明了火药、印刷术等伟大的发明,这些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唐朝,社会秩序也十分稳定。
唐朝的法律体系完善,社会治安良好,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同时,唐朝的政府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来说,唐朝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的时代,人们在这个时代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文化艺术的繁荣、科技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些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唐朝的美好生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唐代的都市文化》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唐代的都市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1bab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3.png)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唐代的都市文化》课件唐代的都市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都市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
本课件将为大家介绍唐代的都市文化,包括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都市的繁荣景象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一、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唐代的社会底层主要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
农民以种植粮食为主,他们辛勤耕耘,为城市的繁荣提供粮食保障。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制作和销售各种产品,如陶器、织锦等。
他们的努力为城市的商业繁荣打下了基础。
二、都市的繁荣景象1. 长安:唐代的都城长安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城市规模宏大,街道宽敞,商业繁荣。
长安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各种商品汇集于此,形成了繁华的市场。
2. 扬州:作为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扬州也是唐代的繁华都市。
扬州的市场活动频繁,商业繁荣,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扬州还以运河为纽带,连接着南北方的贸易流动。
3. 杭州:杭州以丝绸产业著名,丝绸成为唐代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
杭州的贸易活动使得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吸引了众多商人和旅行者。
三、文化艺术的繁荣唐代的都市文化充满活力,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 文学艺术:唐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墨客,以诗词、散文等形式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唐代文学的魅力。
2. 音乐舞蹈:唐代的音乐舞蹈活动丰富多样。
丝竹乐、舞蹈表演等成为都市文化的一部分。
特别是宫廷乐舞,更是与社交娱乐密切相关,塑造了唐朝文化的华丽形象。
3. 书画艺术:唐代是中国书画史上的黄金时期,许多杰出的书画家出现。
他们以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为题材,创作出很多精美的作品,体现出都市文化的豪华和独特。
总结:唐代的都市文化展现了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都市的繁荣景象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
社会底层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城市的市场活动频繁,商业繁荣。
文化艺术方面,唐代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和书画艺术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
唐代风俗社会的变迁
![唐代风俗社会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12576a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5.png)
唐代风俗社会的变迁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社会风俗变迁的关键时期。
在唐代,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婚姻家庭等方面都出现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社会制度的变迁唐代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唐太宗所追求的“律令天下”逐渐演变为以“士族统治”为主的军阀专制。
他们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形成了河洛、关中、江淮、湖北等地的藩镇割据局面。
在唐代,社会阶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唐太宗时期,科举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八达岭阁之让位制度的垄断,从而开放了贵族或富裕家庭子弟以及普通百姓参加科举,升官入仕,实现爵位晋升。
进而出现了以新贵族界为代表的资本积累者,他们把财产换成官家的名号,以资俸的方式来购买官位。
同时,也出现了以百姓和官吏为主的新农民阶层。
二、经济发展的变迁唐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已经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商业为主要方向。
唐朝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推广“铁农法”、“森林法”、“水利法”等立法,从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唐朝还与中亚、欧洲、日本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使贸易成为唐朝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唐代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商业街道络绎不绝,商业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而多种商业活动也在唐代出现,如海上贸易、罐头生产、农品流通等。
三、文化艺术的变迁唐代的文化艺术发展水平极高,同时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唐代文化艺术受到中外文化的影响,继承了汉唐文化的经典,在此基础上重新演绎,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流派。
在唐代,文学经历了繁荣的时期。
唐朝的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大、音韵优美,而且价值高。
唐代文学还汇集了诗、歌、赋、曲、文、志、书等文体,打破了以往文学的条条框框,充分发扬了自由、创新的精神。
唐代的艺术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唐朝时期,绘画、雕塑、瓷器、刺绣等艺术品种迅猛发展,绘画领域出现了以王维、韩干、吴道子、张萱、马远等为代表的杰出画家,他们不仅掀起了一场中国画的风潮,还对日后的绘画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社会生活槪述刘玉峰摘自:《历史教学》2000. 2衣食住行唐代的服饰在形制、质料.颜色诸方血仍有法规上的球卑贵贱之别。
武徳四年(621),唐商祖初定服饰之制. 规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服)、公服(又名从省服人常服(又名燕服)四种服制。
其中常服规定赤黄色为帝国专用,自此黄泡成为帝王的象征。
其后,唐太宗.高宗.徳宗、文宗等也都曾下令.对文武百官及庶民百姓的服饰区别做出明确规定。
大致來说.贵族官僚及富室之家的服饰均以锦绣绫罗制成,庶民百姓只能穿粗布麻衣,服饰穿着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唐代男子的服饰风尚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初唐至盛唐时以裤褶服式为时塔.头戴倏头.身穿圆领.右衽、长仅及膝的窄袖袍衫,腰束革帶.足登长靴或软皮靴。
中晚唐时.上层社会的男子服饰又恢复「秦汉时的宽袍长袖.长裙高履,但裤褶式仍在下层人民中间流行。
唐代妇女的服饰富丽绚烂,前后多有变化,但基木的服装有裙、儒.衫、帔几种样式。
唐初女装因隋之旧. 大藝上身穿窄袖衫儒,下身着曳地长裙,足登弓履或拓头履,即所谓”小头鞋履窄衣裳”的样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密切,特别是妇女思想的解放,唐代女装的形制趋行暴露和开放C 唐初上层妇女外出多着,全身障蔽C自永徽之后.皆用帷幔,帽裙至颈,渐为浅爲,无复遮蔽.七庶竞相仿效。
不久,又胡帽乘马,露髻驰骋.或着男子衣服樂衫,招摇过市。
到天宝初年.”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出现了”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岡前”的开放服饰C 中唐以后.窄袖管服装逐渐过时•代之而起的宽袖衣裳,妇女服饰愈來愈肥,愈加喪博。
唐代妇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商髻为贸,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缩髻、半翻窖、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他髻、乌蛮髻等。
面部化妆也非常繁复.化妆顺序大致为敷铅粉、抹胭脂、涂鸦黄、画黛眉、点口脂、描面廢、贴花钿等,其中眉式即有鸳資.小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梭等十数种。
唐代饮食比前代更加丰富女样,主食以麦、粟、稻为主,间以女种朵粮。
小麦面食是昴主要的食品,无论贵贱皆食之,以饼类样式最多,有汤饼、胡饼、蒸饼、煎饼、凡X饼,红绫馅饼、赍字五色饼等。
馒头也已会制作.称为钉坐、豆钉或曼头.炙为祭祀所设。
主食中还有烧饼、寒具(徹子),馄饨等。
副食以小葱、韭、蒜、姜、裁菜、竹笋、杏、梨、枣、瓜、葡荀等蔬果为主。
肉食也很常见,尤其是富贵之家,以牛羊猪鸡为主,动物的下水、腑脏也开始被戈制成各种芙味。
蛤刪.報鱼、虾.盤等鱼类产品也都进入饮食之列。
调味佐料有盐、醋、醫、胡椒、蔗糖等。
酒已成为唐人生活中的必需品•饮酒之风甚盛。
全国各地名酒县女.仅京师长安一帶就有西市腔.郎官淸、阿婆清、新丰酒、仇凉酒.户县酒等。
城乡幹地酒丿占.旗亭众筝.酿酒沽酒生总红火,在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茶成为唐人须臾不可离之物.自开元初年•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各地茶肆林立,煎茶卖之,茶道大行。
陆羽所撰<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
茶叶成为进贡、赏煬馈赠的佳品。
品茶、斗茶成为士人的雅好。
” to 闾之间,嗜好尤切”,普通百姓也已离不开茶。
唐代饮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胡食盛行.尤其是开元以后.”贵人御饿.尽供胡食’,成为时风尚。
前述胡饼即是一种胡食,这是唐代民族融合的结果。
唐代的居住条件因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差异很颇大。
皇帝所居宫室最为豪华。
唐初,长安的太极宫是皇帝议政和居住之地.有太极股、两仪殿.卄赂殿、延嘉殿.承香股五座大股。
自贞观八年(634)始.唐太宗以为其父李渊清暑为名,于太极宫以东营建新的宫室,初名为永安宫,后易名为大明宫。
龙朔二年(66 2),商宗李治身患风痹.恶太极宫“湫湿",对大明宫大加修造,并将政治中心移于此。
大明宫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以丹凤门、含元殿、宜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贰锻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各建有若干配殿,气势磅礴。
玄宗即位后,又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兴庆宫,把宫殿和园林有机地结合起來c 主要宫殿楼阁有兴庆敗、大同坡、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木憑、沉香亭等。
至此.唐代诸帝在京城内兴建了三个宫殿区,时称“三大内武则天迁都洛阳后,也大兴土木,修建了三阳宫、兴泰宫及明堂、天堂等。
此外.唐代还兴建了九成宫.玉华宫、翠微宫等许多离宫别馆。
唐代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私人住宅有着形势和规模上的规定限制:即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三品.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五品,堂五间七架,门三间两架:六、七品.堂三间五架,庶人四架,而门皆一间两架°但皇室宗亲及商宫权臣多越制适宅,竞为奢侈。
安史之乱后.一度大兴“木妖”之风,将军马璘造一座中堂,即花费二十余万。
相比之下,一般庶民百姓无力购买砖瓦.多以茅屋为居.时有火灾发生,常有漏屋之苦。
唐代交通十分发达.以长安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以及由大运河和南方水乡构成的水路交通网四通八达. 同时.驿站制度建全,陆有陆驿.水有水驿,陆驿有车马,水驿有舟船,为公私行旅和商贾往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唐代养马经历了一个衰而盛的过程,开元盛时.不仅政府拥有许多官马,民间私马数址也相、“I可观,马牟成为重要的交通匸具。
午乘方面的尊卑贵贱十分明显,皇帝有供服乘之用的五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及耕根午“安午.四望车,还有供仪仗之用的抬南千、记里鼓午.白號乍、辟恶车等十二属乍。
皇后有重崔、厌穆、翟车、安牟、四望午、金根午六等。
皇太子和王公大臣也各有车乘。
民间马车•则主要用于运输。
马车而外,牛车、驴车的使用也比较普遍。
肩舁和檐子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肩舁又叫肩舆、软舆、软舁等,檐子也叫竹舆、兜笼,均要以肩抬扛。
婚丧礼俗针对隋末战乱之后户口稀少.经济萧条的状况.为増殖人口.发展经济,唐政府制定了早婚早育的婚姻政策。
贞观初年.唐太宗颁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皆得婚娶。
开元中又规定男十五、女十三为婚姻界限。
唐代婚礼所须逍守的仪节很女,一般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称为“六礼” C纳采是男方托人送礼品于女家,表示愿总和女家结亲。
问名是男女双方交换正式年庚,其中包括生辰八字及幹自三代及主婚人的姓名、荣衔、里居等,俗称小定。
纳吉是男方送订婚礼物于女方.主要是女子木人所用的衣饰°纳征是男方将论婚时所定的财帛钱币送与女家.又有纳币、下财、大聘等称呼。
请期是男方将拟定的婚期写在帖上•并备上礼物送与女家.若礼物收下,则表示同总婚期.若不收.则须另择吉日。
亲迎是新郎亲率鼓乐、仪仗、彩舆等.迎娶新娘以归。
婚姻在总体上表现出皙侈铺张的特点。
唐代婚姻大蚩仍须经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但男女双方并非惟命是从.任人摆布,而是有着一定的自主挑选权。
受六朝遗风影响.注重门第仍是唐代婚姻的重要观念.讲尤门X户对。
同时.在社会开放的大环境下,贞节观念比较淡薄.离婚再嫁比较平常,一些妇女甚至三嫁、四嫁,他如未婚少女私结情好.有夫之妇另觅新欢者也不乏其人。
唐代盛行厚葬之风.且愈煽愈烈.上至皇室王公、百官勋臣,下至闾阎百姓,无不如此。
唐代丧制仍遵古礼,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细麻五种•称为五服C斩衰在五服中最重,衣服是最粗的麻布制成,不修剪边沿,使断处外露,凡儿子及未嫁女为父、妻为夫,重孙为祖父,均须服斩衰•服期三年。
齐衰之服用粗布制做.边沿修剪整齐。
凡曾祖父母和高祖父俅死.均服齐衰•服期五至三丿J不等。
大功之服用熟麻布做成。
凡堂兄弟、未嫁堂姐妹、已嫁姑姊妹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僚、兄弟等.均服大功,服期九丿J。
小功之服亦用熟麻布制成•较大功为细。
凡为同宗的曾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等均服之,服期为三月。
在服丧期内,不得释服举乐.并须辞去一切官私爭务.每日举哀哭泣。
但若公务急需,亦可提前终止服丧.赴官视事,时称“起复”“夺情” O唐代丧礼往往不即发丧.而是死后入殓,停柩待葬一段时间.主要是等待亲属奔丧和朋友吊唁C待葬时间长短不一,有数日.数丿J甚或数年的。
吊唁时须穿白衫.亲属则视亲疏而服五服,祭祀时则多烧纸钱。
入莽前.还要占卜葬地吉凶,察看坟地风向水流的形魁,谓之择吉地,相关莽书筝达一百二十來种。
在、“I时的吐蕃、回纥、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殉莽、火葬.天莽之俗。
文体娱乐唐代商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以及民族融合和中外关系的发展.共同促成了唐代丰富命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得要组成部分。
戏剧.乐舞而外,唐代戏剧有了很大发展.辰著名的三大歌舞戏是大而.拔头和踏摇娘。
它们以故爭情节为主.由演员扮演人物.以歌唱、科白和表情动作表演。
流行的剧目有《兰陵王》. «神白马>>.«凤归云>>、<<苏莫遮>>等0其他剧种还有参军戏、傀儡戏等。
参军戏是以科白为主•间有歌舞的话剧,由演员二人表演.一名参军,一名苍骸,表演时一机智,一愚鲁,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傀儡戏又称魁垒子.即木偶戏,这种剧种在城乡各地经常上演,深为广大人民喜爱。
杂技。
唐鐵朵技总称百戏• •按形式和技巧的不同可分为拟岀技.驯兽技、绳技、竿技、呈力技.丸剑技、倒立技、幻术等。
拟兽技以扮演动物作舞为主,如舞龙.舞狮等。
驯岀技以驯练动物作舞为主,如舞马.舞奴、驯猴等。
唐玄宗时即有舞马四百蹄.每年中秋节.舞于勤政务木楼下。
绳技即走绳,表演者在一极平直的拉在空中的绳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
竿技又分顶竿和祀竿两钟,为传统项目.以表演力址、平衡和空中技巧为主。
呈力技以展示力大为表演特色,有扛鼎、举重等。
丸剑技以表演弄丸,跳剑力主.技商者可手接四剑,脚受五丸。
倒立技为柔和锁气功表演。
幻术有吞刀、吐火、燕奴等。
球类运动。
有击鞠.蹴鞠。
踏球等,其中以击鞠展为盛行°击鞠又称击球.打球.是一种骑在马上持杖击球的体育运动。
击鞠最初由吐蕃传入。
其打法是在宽广平整的求场上.岀场者一人骑马•手持一杖,共争一球,以入门为得筹.以得筹多少定输贏。
唐代的宫廷、京都及各大城市均建有马球场.君臣七麻嗜之若狂,许女妇女也参加进來,马球运动商潮迭起•历久不衰C蹴鞠亦称踏鞠.是古代的足球运动.在唐代已达到相十水平.除两队角逐以分胜负的比赛形式外.还有单•人表演赛.两人对踢赛等,也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棋类活动。
有围棋.象棋,弹棋等,当时总称为“棋戏” •其中以囤棋最盛。
唐前期困棋盘为门道289子, 中唐以后发展为19道361.大大増加丁鬧棋变化的余地,与现代鬧棋完全吻合。
毀棋源于先秦时期,在唐代仍处于演变之中.不如国棋流行。
但圉棋、象棋均以比赛智力为主。
弹棋在汉魏期间开始流行.主要靠技巧取胜.有一定的比赛规则,有类于现代的康乐棋、台球游戏。
唐代十人流行的体育活动还有拔河、角抵.荡秋干、射箭、划船等。
唐时称拔河为“拔河戏J规模很大, 比赛时群噪歌谣,声振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