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统编版)我为劳动者绘风采(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作品中表现劳动者形象的方法和手法。

2.学习绘画作品的欣赏技巧,提升审美水平。

3.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绘画作品中表现劳动者形象的手法和方法。

2.几种经典绘画作品的欣赏。

教学重难点:1.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表现劳动者形象。

2.如何运用艺术语言准确、精准地表现劳动者形象。

教学准备:1.多种绘画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

2.绘画工具和材料。

3.准备一些与劳动者相关的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几幅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给他们的感受。

Step 2: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表现劳动者形象的手法和方法,如:线条、构图、光影等,并解释每种方法的作用和效果。

教师讲解艺术家在画作中使用的技巧,例如色彩运用、细节处理等,以及这些技巧对表现劳动者形象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图片和PPT,向学生讲解一些经典绘画作品并注重讲解艺术家对劳动者形象的表现技巧,以及意义和价值。

Step 3:创作环节(2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劳动者形象,或者通过图片让学生看到一个劳动者的真实工作场景。

学生根据所展示的劳动者形象进行自由创作。

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助教材料,如图片、颜料、画笔等,帮助学生完成绘画作品。

Step 4:展示作品(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让每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解释自己对劳动者形象的理解和描述。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分享自己对劳动者形象的感受,并讨论其中的差异和共同点。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重点梳理学习到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并和学生一起回顾所欣赏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对劳动者形象与艺术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艺术家喜欢用画作的形式来表现劳动者形象?画作中的劳动者形象对我们有何启示?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并将所了解到的内容与自己的绘画作品相结合。

统编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所有内容,了解学习要求和任务,同时,还需要阅读一定量的相关文献资源和文本,以扩展自己的阅读视野、知识视野、思维视野,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和写作的相关活动。

2.诵读法。

通过反复的,不同形式的诵读吟咏,达到记忆,印刻于心,感通开悟。

3.问题设计法。

大部分文本的品味、鉴赏问题需要教师来设计,能设计情境的问题尽量使用情境呈现。

4.自主阅读、创作法。

强调学生阅读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批判的个性化。

5.团队合作法。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团队作用,重视小组成员内部的品味、发现、体验、分享和探究活动。

6.比较阅读法。

能根据课内文本开展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鉴赏文本的人物形象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表达手法和创作风格的活动。

求”的有关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教学”部分的相关阐述。

4四、教学(学习)课时数共安排10个课时,五个环节。

(一)第1——2课时:自主阅读。

结合单元说明、诗词、注释、学习提示等教材资料对八首诗词进行自主阅读,找出八首古诗词中蕴含独特文化内涵(隐含义)的特殊词语或诗句,并结合诗词的语境进行阐述,然后制成卡片。

(二)第3——4课时:诗词演诵比赛。

自我诵读---组内诵读----班级演诵比赛。

(三)第5——9课时:比较阅读——通过单元若干文本比较,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艺术特色,体悟作者情感;通过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文学短评创作。

(四)第10课时:展示分享活动。

分享文学短评成果;提出新的困惑与问题。

落实立足文本,以“学习任务群”学习的学习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阅读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开展系列教学(学习)活动。

5五、教学(学习)总体设想通过个人的大量反复阅读和搜集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形成了基本教学(学习)框架。

本单元共三课8篇诗词,从魏晋到宋代,可比较之处有很多,主题也比较集中——都可以探究个人经历与人生思考问题。

高一【语文(统编版)】我为劳动者唱支歌-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统编版)】我为劳动者唱支歌-教学设计

我为劳动者唱支歌教学设计
主要师生活动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扬这三位杰出劳动者的风采,同学们也对劳动的内涵外延、劳动的价值意义等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

在单元起始课上,讲授老师带着大家梳理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就是微写作的学习。

在单元系列写作活动中,讲授老师为大家布置了这样两个练习:
1.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他们的劳动场面(可参照《芣苢》的内容),请你写一篇报道,要求既要有场面的描写,又要有记者的评论。

2.读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杨的先进事迹,我们都非常感动。

请选择其中一位劳模,写一首小诗献给他们。

诗歌体裁不限,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现代诗。

要求:使用意象、有画面感。

相信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这两个任务都已经完成的很不错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往前推进一步,把观察的视角转向我们自己的生活,用文字描写身边的劳动者,用文章赞美伟大的劳动精神。

我们先来看本课的学习任务:。

6.《芣苢》--悦耳的劳动之歌(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6.《芣苢》--悦耳的劳动之歌(教案)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芣苢》--悦耳的劳动之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选自语文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芣苢》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主要围绕新闻传媒类作品,以及两首古诗,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对劳动生活的理解。

学习《芣苢》、《插秧歌》这两首诗能够让学生了解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感受劳动的快乐,强化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推动劳动精神的传承。

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这两首诗歌可以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悟《芣苢》的画面美,体悟它的动态美以及《诗经》重章叠句的音律美。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去努力改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逐渐淡薄,且缺乏对古代历史风俗的了解,难以体会诗中妇女们在和谐社会下,洋溢欢乐的劳动景象。

另外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手段比较单一,查阅资料仅限于百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知网等权威途径,查阅本诗相关信息。

初高中衔接阶段,朗读也是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

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几首诗词,学生的朗读已有一定基础,本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强化和巩固。

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诗歌,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领略诗歌语言的优美2. 由言揣意,借助提示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劳动中蕴含的人情美和风情美。

3. 体会通过用词变化来拓展诗意的表现效果、表现作者心情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劳动中蕴含的人情美和风情美2.体会通过用词变化来拓展诗意的表现效果、表现作者心情的创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劳动之音视频资料(跨媒介)--学生欣赏劳动号子--来自电影《横空出世》中的《打夯号子歌》(1分钟)教师提示:同学们,你们听过劳动号子吗?会唱劳动号子吗?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这是最悦耳的劳动之音。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劳动号子,它来自于电影《横空出世》,这个电影很真实地再现了先辈们当年制造原子弹的现场。

第二单元《唱劳动赞歌,展劳动风采》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唱劳动赞歌,展劳动风采》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唱劳动赞歌,展劳动风采》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修上二单元作文《唱劳动赞歌,展劳动风采》【写作任务】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写作引导】本次写作属于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的写作任务,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认识“熟悉的劳动者”的意义和价值。

相对于写杰出的人物,写熟悉的劳动者,也就是学会写普通人和平凡事,更有实际意义。

这节写作任务指导课的教学设计,遵循语文新课标和统编教材所编写的“读写结合"的学习要求,将写作任务的完成与学生课内所学文本联系起来。

本单元的第四课为三篇人物通讯,分别记录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三位劳动者的感人事迹。

这三篇人物通讯稿在写人记事方面有不少共同点,如注重事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都是学生在完成单元写作任务过程中可以借鉴使用的。

基于高一学生在本单元写作中面临的困难,即写作人物的定位和如何使人物立体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节写作任务指导课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为:1.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梳理,掌握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方法;2.通过对通讯人物特点的分析归纳,明确人物通讯应当以什么样的人作为写作素材。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针对性地设计了三大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共读深研文本内容,要求学生回顾文本,把握人物通讯以典型事件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学习任务二:对比探讨感知手法,通过将《喜看稻菽千重浪》和百度百科的袁隆平人物介绍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掌握人物通讯选材、组材和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学习任务三:新闻人物谁来担当,引导学生通过归纳袁隆平、钟扬、张秉贵等人物特性来得出通讯人物的一般特点,帮助学生突破写作中人物素材选择的盲区。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个熟悉的劳动者”作文讲评课件49张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个熟悉的劳动者”作文讲评课件49张

奶奶的身影曾经生动了家乡田野四季的景色。 春日,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奶奶总是不慌不忙 地在田埂上踱步,不时弯下腰去,嗅一嗅菜花的 香,摸一摸抽芽的苗。夏日,便会开一块水田, 有时种莲蓬,有时是茭白,奶奶赤着脚往水田走, 不一会儿,就浸入半人高的叶中,只听得水的翻 涌浪动这声。秋冬大多都是纯色,要么金黄,要 么洁白,奶奶就在田中,一粒黑点,倒是比春夏 好寻她得多。
点评
首先由住在老小区的好处“知道小区里哪个店铺里 的东西好”开篇,引出主人公;然后围绕王大爷的早餐 店写王大爷对人的和蔼,写王大爷早餐店的氛围,借助 肖像、语言、动作等各种描写方式塑造王大爷的形象; 最后以早餐店传出的笑声收束全篇。
【优秀作文】
麦浪翻涌,我在车上远远地 便望见了奶奶,她独自一人在割 麦,在棕色的泥土的舞台上,挥 舞着镰刀,身侧的小麦在微风中 摇晃身姿,柔情地为她伴舞。
感受的角度越新颖,感受的结果越新颖,就越能
写出令读者感到如春风拂面般清新、独到的感
受,引起读者的共鸣,跳出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的窠臼,如此,作文就能

”,
有创新,有个性。
1.抒写真情。2.感受独特。3.角度新颖。
灵活运用上述三法,可以“用自己的
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 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捕捉到 令人心动的事例和细节。
但我常常也只看到奶奶一 人在劳作,见她一人在田野的 舞台上行云流水般劳动,奶奶 是田野中唯一的主角,剩余的 只有各季的作物在奶奶周围寂 寞相伴。
奶奶常说,这块土地曾经养活了我们家几 代人,她感慨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几乎都不愿意 种地了,种地划不来,粮食便宜好买,不少年 轻人外出打工了,不少土地就那样开始撂着荒。
参考素材
1.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打量着这位修鞋师傅,他的脸黑黑的,明 显是太阳晒出来的,一又眼睛炯炯有神。他身上穿着一件略显 旧色、有些短的深色羽绒服。这会儿,他正专注地修理着一只 棕色皮鞋的鞋根。只见他一手提着皮鞋,一手拉开小桌子上的 抽屉拉环,翻找了一遍后,拿出一个好似强力胶水一样的工具, 然后轻微地眯起眼睛,对着那只断了的鞋根“注射”了一会儿, 等它干了之后,用力合起鞋根。我以为这就算修完了,没想到 细心的修鞋伯伯又拿起一块干布,把残留在鞋皮上的强力胶水 一一擦干净,现在的皮鞋又完好如初了。

高一语文统编版我为劳动者唱支歌课件

高一语文统编版我为劳动者唱支歌课件

步骤二:“他山之石”评析例文学写作。
例文三: 他端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盯着屏幕,荧荧白光打在他脸上,却映出
他眼中的执着。他的双手在键盘上纷飞,仿佛钢琴家在黑白琴键上一展 才华,一行行代码如乐符般倾流而出,显出别样的美感。突然,他停顿 了一下,皱着眉头,手不自觉推了一下镜框,尔后他恍然一笑,手下敲 击键盘速度变快,脸上越来越流露出欣喜而期待的神色。“啪”他按下 回车,运行成功!他往椅背上一靠,释然地笑了。
(2)请以“我为劳动者唱支歌”为题,写一首小诗。要求: 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步骤二:“他山之石”评析例文学写作。
例文二: 他们是故宫文物修复师。两人捧着陈旧不堪的待修文物——清乾隆
时期的书箱。一人托腮沉思片刻,示意同伴一起轻缓地放下木箱。他拿 起小巧的锉刀,一分一毫地摩挲着粗糙的木刺。随着他厚重的手掌每一 次的轻轻震动,都有纤细如发丝的的木屑清扬。这般反复谨慎地边斟酌、 边打磨了半日,他与同伴直起酸痛的腰背,打量着木箱,仅有的变化是 箱角的毛糙复原成精准细腻的光滑弧角。他们的眼里,是满足的光芒。
我为劳动为劳动者唱支歌
1.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他们的劳动场面(可参照《芣苢》 的内容),请你写一篇报道。
要求:既要有场面的描写,又要有记者的评论。 2.读了袁隆平、张秉贵、钟杨的先进事迹,我们都非常感动。请选择其中一 位劳模,写一首小诗献给他们。诗歌体裁不限,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现代诗。 要求:使用意象、有画面感。
步骤二:“他山之石”评析例文学写作。
劳动可写其简单含义——洒水、扫地、大扫除…… 也可写其深层含义——可以是体力劳动也可以是脑力劳动。 还可写其复杂含义——创造性劳动……
结论:这个写作任务就像是以“劳动”为主题搭建舞台,同学们可 以做广播体操、跳国标舞,也可以跳民族舞、跳芭蕾舞。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一:劳动之歌》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一:劳动之歌》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学习任务一:劳动之歌》名师单元教学设计这一学习任务主要完成对三篇人物通讯和一篇新闻评论的整体感知,了解实用类文本的写作特点,理解作品中劳动者的艰辛与伟大,在阅读中感受作者对劳动者的由衷赞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2.诵读作品,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物的先进事迹,分析概括人物主要事迹。

教学重难点诵读作品,整体感知人物的光荣劳动与杰出贡献。

教学过程导入:劳动最光荣劳动神奇而伟大。

它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创造文明。

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劳动是一种力量,无论是精神文明的迈进还是物质文明的飞跃,无论是依靠决胜千里之外的高科技、还是城市美容师的挥汗如雨,不同的劳动和相同的汗水构成和谐的社会。

跨越时代的风帆,我们依稀还能看到那些辛勤的劳动者的身影,让我们翻开书卷,一起来学习三篇人物通讯,看看作者都记录了这些劳动者什么样的事迹。

设计意图高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实用类文本,通过补充资料,先了解新闻通讯的文体特点。

改变过去泛文学化的做法,关注文体的特征,依文而教,以新闻的形式教新闻。

注意由学生自己阅读补充资料,总结归纳,而非以老师讲解为主。

学习活动一:阅读资料,感知文体【阅读资料一】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

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报道内容,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片段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通讯的第一要义是呈现事实,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通过现实中的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1)通过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2)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细节描写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致敬最美劳动者传承发展工匠精神——统教版必修上第二单元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理念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旨在通过本专题的研究活动,加强当代青年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

其中,既有赞美杰出劳动者的人物通讯,又有倡导工匠精神、彰显劳动意义的新闻评论,还有描写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的古代诗歌。

通过该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思想,认识坚守、践行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本单元所在学习任务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必修任务群之一,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实用文本阅读与理解能力、日常生活中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是每个高中生都应具备的语文学科素养。

本单元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属于新闻传媒类,关于“新闻、通讯”类的教学,《高中课标》提出两项建议:1. 教学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合理安排阅读、调查、讨论、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

2. 在分析与研究当代社会传媒的过程中学习。

如自主选择、分析研究一份报纸或一个网站一周的内容。

分析其栏目设置、文体构成、内容的价值取向,撰写文字分析报告,多媒体展示交流。

推荐最精彩的一个栏目、不同体裁的精彩文章,并说明理由。

尝试选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写作。

从《高中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解读中,不难发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具有丰富性、实用性以及活动性三大特点。

基于以上,本单元课程设计理念是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

围绕新闻类实用文本于都,贯穿劳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国当代劳动者的风采(一)教案匹配版】新国家中小学精品课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国当代劳动者的风采(一)教案匹配版】新国家中小学精品课
4 任务
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这篇通讯标题有什么特点? 2.全文有4个小标题,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3.大标题和后面的小标题的关系是什么? 4.副标题中隐含着什么信息?
高中语文
《喜看稻 菽千重浪 ——记首 届国家最 高科技奖 获得者袁 隆平》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高一上册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高一上册
学生例文3 他,引领时代、扬名世界。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粮食产能作出不可磨
灭的贡献,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他,富有梦想;他,勤 于实践;他,勇于创新;他,敢于质疑。从苦苦寻找天然雄蕊不育的雌稻, 到一代代培育人工杂交水稻,他走的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他成功了, 他 所追求的让亿万人民吃饱饭的质朴又伟大的理想实现了。他就是杂交水稻之 父——袁隆平!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高一上册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 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 大,吃饭的事情最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 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的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 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在1961年发 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高一上册
学生例文2 是他,为了实现“人民不被饿死”的愿望,来到了当时条件艰苦的海南
学习技术,培育了自己梦想的果实;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守在工 作岗位上,不断实验,屡败屡战,最终战胜了困难;是他,在声名远扬之时 不在乎那些功名利禄,得奖后依然挽起裤脚下田指导工作。他就是被人们称 为“泥腿子专家”的传奇老人——袁隆平。

第二单元大单元说课 评选最美劳动者 弘扬当代劳动精神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大单元说课  评选最美劳动者  弘扬当代劳动精神 高中语文

二、着眼发展 说单元目标
1.阅读与分析文本,挖掘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代表——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学会拟写优秀劳动者 评选标准。 2.概括人物主要事迹,分析新闻通讯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精神意义;感受作者的立场与态度, 关注身边或媒体中的普通劳动者,学会撰写劳动人物的先进事迹文章。 3.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新闻评论文体特征,学习评论角度与方法,针对具体的事件 或人物进行评论。 4.认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讴歌新时代的劳动者,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 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内涵的阐释: 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不断自 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时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 作习惯以及整体工作精神面貌。
学习任务一:拟写评选标准,认识工匠精神
活动二:本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中华最美劳动者”评选及模拟颁奖。依据工匠精 神的丰富内涵,参考学习支架,从时代性、典型性、群众性、感染力等方面,拟写 出几条评选标准。
五、着眼“情境” 说教法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在“评选最美劳动者”的“大情境”下展开的一次“大单元”活动,以情景 教学为依托,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配合读书指导 法进行教学,以期指导学生完成自主阅读梳理、小组讨论交流、写作表达分享等具体学 习内容,将文本学习与当下社会生活勾连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提升语言 文字的运用能力。
评选最美劳动人物 弘扬当代劳动精神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
说课过程
1 教材分析 2 单元目标分析
3 单元任务安排 4 学情分析
5 教学方法 6 教学过程 7 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 统编版 】我为劳动者绘风采(一)-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 统编版 】我为劳动者绘风采(一)-教学设计

我为劳动者绘风采(一)教学设计大家还记得本单元起始课时倪老师提到的写作任务吗?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是凡人,但我们要发现这些凡人身上的微光,这些微光聚集在一起会照亮整个世界。

请选择一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写一篇题为“凡人微光”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通过阅读本单元的三篇通讯、两首古诗,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写人叙事的一些技巧。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为这些我们熟悉的普通劳动者来写作,展现他们身上美好可贵的风采吧!【完成示例】【任务总结】在搜集人物事件时,大家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了。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历不少事情,但如果我们没有去细心观察的话,我们往往是充耳不闻,触目无视,这些事件对我们来说无法入眼、入耳、入心。

即使我们的经历再丰富多彩,生活永远都像一阵轻风吹过,什么也不会留下。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处处留心、善于观察的生活习惯,为写作提前准备好丰富的材料。

却没有主题来统帅,那么,这些材料也只不过是“散木乱石”而已。

因此,当我们现在占有丰富的生活事例后,我们就应该去思考、挖掘主题。

写人记叙文的主题便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

对所写人物的认识有深浅之分,文章的主题也就有了高下之别。

那么,我们如何增进对这一劳动者的认识呢?在刚才所列举的这么多丰富的生活事例,你觉得哪些可以合并在一起?为什么这些事例可以合并,它们共同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征?由此,你对这个劳动者有了怎样的认识?请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思考。

【完成示例】【任务总结】快递小哥仅是个送快递的务工人员,快递小哥是新时代的专业人才,快递小哥是人们幸福平安的守护者,快递小哥是保障生命线的人民英雄……对快递小哥的这些认识逐层加深,这就将主题不断引向了深入。

高中记叙文相对于初中而言,更强调借事明理,追求主题的深刻性。

如果对劳动、劳动者没有深入的感受、透辟的认识、独到的见解,主题是很难深刻的。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1)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1)

以勤追梦以劳铸魂—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教学设计【单元学习目标】1.概括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通讯报道,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3.认识践行工匠精神对于当代的意义与价值;4.学习新闻评论,学会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5.鉴赏表现劳动生活的古诗,体会劳动之美和劳动的艰辛,丰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情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劳动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难点:把握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掌握其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9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段劳动之形(第一、二、三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三篇通讯,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优秀事迹;2.分析概括通讯人物的精神品质,感受他们的人生情怀;3.分析三篇通讯特点,了解人物通讯及其特征。

【教学重难点】重点:概括人物典型事迹,分析其精神品质;难点: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征。

学习任务一导读与激趣:整体把握学习资源活动一:复习回顾初中所学的新闻知识,了解常见的新闻体裁。

知识支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及时报道的文体。

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狭义上特指消息。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通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高一《新时代劳动者》说课稿

高一《新时代劳动者》说课稿

高一《新时代劳动者》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一《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时代的劳动者》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首先是教材的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

本框是对上框内容的承接,进一步从微观角度了解财富的创造主体—劳动者,主要介绍了劳动的地位和意义,就业的意义,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劳动者的权利和如何维权,目的在于为学生今后以劳动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提供一定的指导。

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消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稍容易些,而生产往往具有隐性因素,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学生还处于不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更没有理论高度。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识记劳动和就业的意义,识记并理解几种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大量实例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深切领悟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这是由于:今天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每个劳动者和未来的劳动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问题。

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能够指导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教学难点: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由于:高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同时,学生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比较陌生,特别是在途径这方面。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四课活动案(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四课活动案(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四课活动案【素养目标】1.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

2.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选材特点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3.明确新闻的评价标准,学会鉴别好新闻。

【活动任务】█学习任务一走进最美劳模《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为我们介绍了三位杰出劳动者的模范事迹,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的宝贵精神品质。

活动:请仿照示例,为课文介绍的劳动模范设计一张人物名片。

(示例)【参考答案】张秉贵(1918年-1987年9月18日)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张秉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的服务精神,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热情周到地做好售货工作,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张秉贵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温暖了几代顾客的心。

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援藏干部,2019年,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同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钟扬是一名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和教育专家,他在不同领域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源于他对“生命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懈追求,正如他的座右铭“不是伟大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伟大”,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献身科学、胸怀人类的精神品格。

█学习任务二重走劳模足迹活动:三篇课文都是通过介绍人物的典型事迹来表现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的,请快速阅读三篇课文,将下面的劳模足迹时间轴补充完整,形成三位英雄劳模职业生涯大事记。

袁隆平职业生涯大事记张秉贵职业生涯大事记钟扬职业生涯大事记█学习任务三 向劳模致敬活动:如果你是某报编辑,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欲将三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为劳动者绘风采(一)教学设计
大家还记得本单元起始课时倪老师提到的写作任务吗?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是凡人,但我们要发现这些凡人身上的微光,这些微光聚集在一起会照亮整个世界。

请选择一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写一篇题为“凡人微光”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通过阅读本单元的三篇通讯、两首古诗,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写人叙事的一些技巧。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为这些我们熟悉的普通劳动者来写作,展现他们身上美好可贵的风采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