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1c48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d.png)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是指人类或其他生物在感知、思考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主动的认知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知和感觉: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通过感知和感觉获得外界信息。
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传递到大脑,形成感知的经验。
感觉是指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过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2. 注意和集中:意识的能动作用还包括注意和集中的机制。
注意是指个体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刺激或任务上,同时忽略其他不相关的刺激。
集中是指将注意力持续保持在某个任务上,并排除干扰,以完成任务。
3. 学习和记忆:意识的能动作用中,学习和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是指通过感知和体验,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以后的行为中应用。
记忆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临时或永久地存储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和利用。
4. 思考和推理:意识的能动作用还包括思考和推理的过程。
思考是指个体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和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进行反思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观点、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推理是指基于已有知识和逻辑规则,进行演绎或归纳,从而得出结论或推断。
5. 决策和行动:意识的能动作用最终体现在决策和行动上。
决策是指在多种选择之间做出判断和决定,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行动是指根据决策结果,采取具体的行动或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综上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和感觉、注意和集中、学习和记忆、思考和推理、决策和行动等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使得人类或其他生物能够主动地感知、思考和决策,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的变化。
意识的作用ppt课件
![意识的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2143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b.png)
同时,人们的社会行为也可以反映他们的意识状态,例如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举止、 言语表达等,可以推断出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06
意识的调节作用
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
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等方面。
自我调节
指个体通过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进行主动调节, 以达到自我优化和适应环境的目的。
意识对思维的引导
意识能够引导我们的思维方向,使我们能够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和解 决问题。同时,意识还能够对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
思维与意识的互动
思维和意识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思维为意识提供了复杂的内 容和结构,而意识则对思维进行反思、评价和创新。
03
意识的情感作用
情绪情感的产生与意识
意识对情绪情感的认知
03
大脑结构
意识活动与大脑皮层的复 杂网络结构密切相关,尤 其是前额叶和颞叶等区域。
神经递质
多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 血清素等参与意识的产生 和调节。
脑电活动
脑电图(EEG)研究显示, 不同意识状态下脑电活动 具有特异性。
意识的功能与作用
思维功能
意识参与高级思维活动,如概 念形成、推理判断等。
调控功能
社会情感与意识
意识表达社会情感
人们的意识可以表达他们的社会情感,例如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对某个 社会事件的愤怒或同情等。
社会情感影响意识
同时,社会情感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意识,例如群体情绪可以激发人们的集体行 动意识,或者某些社会事件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关注。
社会行为与意识
意识指导社会行为
人们的意识可以指导他们的社会行为,例如遵循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 会公益等。
意识的功能名词解释
![意识的功能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04512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3.png)
意识的功能名词解释意识的功能:对人类而言,意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心理现象。
它是指个体通过感知、思维和体验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能力和状态。
意识的功能,从认知、情感到意愿的层面,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一、感知与认知感知是意识的基础功能之一,通过感知,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和信息。
感知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这些感觉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再由大脑处理和解释,形成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认知则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和记忆进行思考、理解、判断和推理。
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意识的成熟密不可分。
二、情感与意愿情感是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是我们对事物和情境的主观感受和反应。
情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喜怒哀乐、爱恨情欲等,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还影响着我们的行为选择和决策。
意愿则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需求、动机和价值观,有意识地做出某种行为或选择。
意愿的形成与我们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自我意识与反思自我意识是一种对自我存在和自我的感知的认识和体验。
它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在社会交往和与他人的沟通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自我意识还使我们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进。
四、意识的限制与挑战意识的功能虽然强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挑战。
一方面,意识资源有限,无法同时关注和处理过多的信息。
因此,我们经常会选择性地注意和记忆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另一方面,意识也容易受到其他心理过程的干扰,比如情绪、压力和焦虑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我们的感知、认知和决策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和抽象的问题,意识的功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意识的功能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心理现象,它在感知、认知、情感、意愿、自我意识和反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有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有](https://img.taocdn.com/s3/m/c94fab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7.png)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意识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不仅仅存在于人类,也存
在于动物、甚至是某些物质中。
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影响行为和决策
意识的存在可以影响一个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人类的意识
能够引导我们做出选择、解决问题,甚至是产生创意。
意识的作用使我们不再仅仅受到外部刺激的驱动而是能够主动去选择和决定。
创造力和创新
意识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创造力和创新方面。
具有高度意
识的个体在解决问题、发明创造时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和经验,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和解决方案。
自我调节和自我感知
意识还能够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感知。
通过意识,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从而进行调整和管理,以适应不同情境和环境。
建立情感和社会联系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建立情感和社会联系方面。
具有意识的个体能够感知、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和社会关系。
实现目标和梦想
意识的存在使得个体能够制定目标、设定梦想并为之奋斗。
意识的能动作用激发了个体内在的动力和追求,推动着人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在人类社会中,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高创造力,还促进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成长。
正是意识的存在使得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https://img.taocdn.com/s3/m/3df6034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4.png)
表现 "意识"是包含了认知方面的能力,有助于人的思维运作和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记忆能力。
意识可以帮助人记忆大量的知识,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反复的推演和应用;
二是思维能力。
意识有助于人类思维的分析和归纳来解决问题;
三是判断力。
意识有助于人类正确判断事物的本质,总结经验教训,做出正确的决定;
四是创造力。
意识可以帮助人类借助已有的材料形成新的思想,发明新的事物。
总之,人类的意识发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力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新事物等。
意识的作用(二四班用)
![意识的作用(二四班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8986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d.png)
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意识能够制定出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指导行动的 方向和步骤。
意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
意识能够监控进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能够时刻 监控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和行动。
意识能够激发创新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能够激发 创新思维,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提高自我认知
01
02
03
自我反思
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 考方式,识别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以便更好地了解 自己。
自我评估
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 成就,以便明确自己的发 展方向。
自我调整
根据自我认知的结果,调 整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挑战。
增强思维训练
分析能力
培养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分 析问题、辨别是非、评估解决方案。
意识的作用
目录
• 意识的定义与特性 • 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 意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 意识在创新中的作用 • 如何培养和提高意识
01 意识的定义与特性
意识的定义
01
意识是一种心理活动,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 态的感知和认识。
02
意识包括知觉、感觉、情感、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
03
意识具有自觉性、能动性等特点,能够指导个体的 行为和决策。
意识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意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01
创新思维需要意识的激发和引导,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发现新的可能性。
意识拓展思维的边界
02
通过意识的引导,人们能够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限制,拓展思
维的广度和深度。
意识促进灵感和创意的产生
03
在意识的激发下,人们能够产生新的灵感和创意,为创新提供
意识的作用教案
![意识的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e8e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5.png)
意识的作用教案教案主题:意识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意识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意识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3.探讨意识的作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5分钟)介绍意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Step 2:讲解意识的特点(10分钟)解释意识的特点,包括主观性、反身性、统一性和连续性等,并进行实例说明。
Step 3:探讨意识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15分钟)讲解意识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如意识对注意力、记忆、解决问题、决策等方面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Step 4:讨论意识的作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意识的作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如意识对自我认知、目标设定、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Step 5: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意识的作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Step 6:延伸活动(1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个人意识发展的反思文章,回顾自己在意识上的成长和变化,并提出对未来意识发展的设想。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延伸活动中的反思文章,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资源:1.课件、投影仪;2.笔记本、铅笔等学习工具;3.白板、黑板等教学设备。
评估方式:1.课堂讨论和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2.延伸活动中的反思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意识的概念和特点,讲解了意识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意识的作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延伸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意识的作用,并培养他们对个人意识发展的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评估方式则通过课堂表现和延伸活动的完成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6320d1d15abe23482f4de8.png)
【一、承前启后篇】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二、探索新知篇】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 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意识对物 质有能动 作用(原理)
思维的花朵 怒放的生命
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 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 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哲学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意义: ①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 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②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意 识 的 作 用
能 动 作 用 ) (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强调意识在“认识世界”活动中起的作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用。只停留在对事物认识阶段,没有引起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客观世界的变化。)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 作用。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控制作用
⑶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 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 起来。(两个结合) 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 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 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5591f7f12d2af90342e6a1.png)
习题体验
1. 下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 A.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 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 C. 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 控制客观对象 D.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充 分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排除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离开客观存在,不会产生意识,排除B。C强调意识决定物质,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排除C。 【答案】D
【答案】C
5. “裸婚、蜗婚族、被保护、洗脸死……”起源于网络,颇为 流行的热点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热词”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这表明( )
A.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 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C. 意识活动决定人们的日常生活 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解析】此题考查对意识内涵的理解。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 分,故排除A。此题不涉及认识目标的选择和步骤的划分,故排 除B。C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网络 热词源于流行事件,可见物质决定意识,故答案为D。 【答案】D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材料中出现的是“方针、 政策、方案、计划、规划、理论、思想等”字眼,就用这一点来回 答。)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 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保持高昂的激情斗志。 (材料中出现的是 “× ×精神、信念、志向等”字眼,就用这一点来回答。)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①内涵
意识
指 导
《意识的作用》教案(精选6篇)
![《意识的作用》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03a6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e.png)
《意识的作用》教案(精选6篇)《意识的作用》篇1【教学要求】1、懂得人能够能都地认识世界2、把握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3、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重难点】重点:意识的能动作用难点: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有一个梦想”讲授新课: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分析陈新年的案例,让学生感悟出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并指出它并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分析一战前德国收购婆罗门石油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并进行详细些的解释。
教师总结:目的、计划、主动、创造、自觉选择,这些活动都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人头脑中的活动,因此,这些都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这个世界。
或者说人的意识能够反映这个世界。
多媒体展示抗震救灾的案例,做个过渡。
说明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首先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1、具体指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讲解含义,并指出这种指导具有双重性,它可能是正确的指导,也可能是错误的指导;再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案例证明上述结论。
2、具体指出,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观世界)指明不同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高昂的意志和萎靡的意志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此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应保持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思想。
3、概括指出,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产生消极的阻碍破坏作用;在此针对有些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见。
并以此过渡到第三个大问题。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教材40页材料,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生阅读教材后,找到三个方面,教师进行概括、总结。
多媒体展示材料,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练习;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解题指导。
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两个问题。
意识的作用方法论
![意识的作用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66e611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7.png)
意识的作用方法论
意识的作用方法论是一种哲学观点,用于解释意识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它涉及到意识的各种功能和效应,并试图解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动。
在意识的作用方法论中,有几个主要的观点:
1. 意识与认知:意识被认为是一种认知过程,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以及自己的内部状态。
它是我们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2. 意识与情绪:意识与情绪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意识可以影响我们对情绪的感知和反应,而情绪则可以影响我们的意识状态。
例如,当我们感到愉快或悲伤时,我们的意识状态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 意识与行为:意识对我们的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使我们能够制定目标、计划行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实现自己的意图。
意识还帮助我们管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目标。
4. 意识与自我意识:意识使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特性,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高级形式,它使我们能够思考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目标,并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在研究意识的作用方面,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和自我报告等方法,研究者可以探索意识的不同方面和其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此外,脑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学科也为解释意识的作用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
然而,意识的作用仍然是一个复杂且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尽管有许多理论和观点,但意识的本质和功能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对于意识的作用方法论的理解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47575b81c758f5f71f6746.png)
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②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1.人具来自“看见的能力”。所谓“看见”,是
从毛毛虫里看到蝴蝶,从蛋中看到雄鹰,从死
亡中看见生命,从分裂里看见统一。这体现了
意识具有 A.目的性
B.主动创造性
B
C.自觉选择性 D.直接现实性
2.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
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
第五课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复习一下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 机能; 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 4.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 脑中的反映。
本节要点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思考: 人能够生产出新的物质、新的产品,可以变
废为宝,可以模仿人脑制造出电脑。动物能吗? 为什么?
根据孟凡超总设计师的方案,港珠澳大桥最终采 探究 取桥、岛、隧三种方式的集群组合,完美得解决了两 四 个矛盾,成为了中国交通史上最复杂,建造要求、标
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 大奇迹”!
小结: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指导实践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的指导实践作用
![意识的指导实践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e4c41b79563c1ec5da7175.png)
体育12-3班 易双利
意识的概念和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具体实例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重点以及总结
意识的概念以及作用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 心理过程的总和,也是人类知道自我和了解世界的核心。 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 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 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 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 活动的作用。
设计方案 (理念)
指导
实践
具体的实物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重点,难点)
一: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 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 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 人们的实践活遭到失败。
Hale Waihona Puke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意识先 是在观念范围内把知识和价值结合起来创造出 一个现实世界上所没有的、理想的、人所需要 的事物,这种理想的事物以理论、观念的形态 存在着。这理论、观念可以变成实践的目的, 通过指导实践,然后转化成现实的东西,精神 变物质。这个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通 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因此说意识对客观世 界有改造作用。意识通过实践对世界的改造使 “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人越来越生 活在意识所创造的“人化自然”世界之中。意 识,尤其是意识中的科学在近现代世界中的作 用越来越大。
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511d5ad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意识具有选择性。
人类意识可以选择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
他信息。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选择关注自己想要听到的
声音,而忽略其他声音。
这种选择性使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其次,意识具有判断力。
人类意识可以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
做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在购物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对商品进行评估和选择。
这种判断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
各种挑战。
第三,意识具有创造力。
人类意识可以创造新的思想和概念,从而推
动社会的发展。
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他意识的创造。
这种创
造力使人们能够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最后,意识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人类意识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
行反思和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学习新知识时,
人们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这种自我反思的能力使人们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选择性、判断力、创造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上。
这些能力使人类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推动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上述的含义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 道理?
(二)为什么
1、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重要性(补充) ①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三、怎么样
①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 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太原地铁规划线路
人们做事之前一般都会 有一定的目的、计划
世 上 最 奇 特 的 建 筑
•(阅读探究)P38
•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 蜜蜂高明在什么地方? •这说明了什么?
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遗留 下来的事物追溯过去
人们可以用科学的手段 预测未来的各种情况
普通的 鸟巢
国家体育场 “鸟巢”
创世界“七最” ,中国人的骄傲! ◆学名:国家体育场 ◆绰号:鸟巢 ◆赛时功能: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 田径比赛 (目的性)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 文化、娱乐活动 (目的性)
C
3、【典型例题】“石头纸”、“环保袋”、 “公交出行”、“网络会面”„„2010年两会 期间,低碳一直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 们认为,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低碳 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更需要广大民众积 极参与,要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已经表示,目前正在起草 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将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界 定,规划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低碳经济 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建立低碳经济 统计评价指标。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 大国,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将是我国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 国家要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要制 定低碳经济指导意见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在正确 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只有坚持低碳理念,才能促进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
归纳: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 要求: 物质决 一切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定意识 从实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际出 发, 实事 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 求是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 发展的产物 能动作用
物质 意识 辩证 关系
能动地改造世界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是什么: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008年9月人类基因组图谱宣 布完成。中国科学家承担了这 个工程1%的工作量。
日本克隆冷冻16年老鼠成 功,灭绝物种复活有望。
【自主探究二】人们在探索宇宙、生命、历史奥秘、
医学研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你怎 样看待人类的认识能力?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反 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意识的哪些特性?
国家体育场总设计师李兴刚
“不是开始先看到一个鸟巢, 然后决定做一个鸟巢的。”
它的构思恰恰是由内到外的一个过程,内部是借 鉴古罗马竞技场的理念设计,东西高,南北低,便于 比赛与观赛;外部一开始是为符合通风、透气、 采 光的需要,找到一种编织式的结构,后来一步步按照 它的功能逻辑、结构逻辑、美学逻辑完成设计。
复习巩固 意 识 的 本 质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 的蜜蜂高明?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2.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3.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6.怎样把发挥主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 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2、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 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 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例题巩固 ]
1、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 富有哲理。据此回答,这两个成语都 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2、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 可认识之物。(未知≠不可知)
● 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
识是有限的;
● 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前进的
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
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故事《秀才与棺材》
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 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探身而过。其中一个大 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 考好名落孙山;另一个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 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 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 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前 一个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后 一个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小结: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 与意 识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 辩证 关系 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 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要求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 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 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方法论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
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1)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2)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 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列宁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神话故事, 它描写的是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在偷吃了 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仙 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成为月球 上的第一个居民,过着天上人间生活的故 事。事实上,嫦娥奔月的神话寄托着炎黄 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现在,嫦娥奔月 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 极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使人 催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材料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他在一 个班选了学习最差的10名学生,用仪器给学生检查后对他们 和班主任说,经实验证明这几个学生是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他们都会是未来的科学家,只是你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过了 两个月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发现这10名学生都 获得了长足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思考: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什么?谈谈身边的“罗森塔尔 效应”。
C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 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考虑选择 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 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材料 中中国人民的举动主要体现了意识活 动的 B
A、目的性
B、自觉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计划性
[ 例题巩固 ]
1 、“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 哲理是
A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C、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D 、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 性
2、漫画《一窝蜂》告诉我们 ①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 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 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人能 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奇思妙想 拯救地球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 同关心的话题,层出不穷的极端气候现象也让 人们感到灾难即将临近。人类怎样拯救地球?
奇思妙想
拯救地球
给阿尔卑斯山冰川盖上隔热毯
在北极造冰
在沿海地区建湿地人工岛
用基因改良树木
【探究】
材料一: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 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脍炙人 口的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 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我们 写作文也往往需要打腹稿,才能写出理想的文 章……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能 动作用。 思考:材料中艺术家、服装设计师等的创造灵 感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 怎样发挥作用的?
★规模最大(建筑面积25.8 万平米,座席
数:91000个)
主 动 创 造 性
★设计最新奇
★钢结构用钢最多(4.2万吨)
★钢材强度最高(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 抗震性能强) ★双项跨度最大 ★设施最先进体育场馆工程。 ★空间弯扭箱型截面构件及多向微扭空间 节点的加工制作安装最难
(自觉选择性)
生命科学的进步
神话
现实
思考: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