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画面感,让记叙文生动起来
怎么增强作文画面感
怎么增强作文画面感一、细致描写1.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人物、事物的形象和场景。
比如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可以详细描述他的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等特征,以及穿着打扮;描写动作时,要准确地描述动作的过程和细节,让读者能感受到动作的力量和节奏。
环境描写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增强作文的画面感。
例如描写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描绘出花朵的颜色、形状、香气,以及周围的树木、草地、小鸟等。
2. 运用形容词、副词等丰富词汇,准确地描绘事物的特点和状态。
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平淡的词语,要尽量选择生动、形象的词汇来增强描写的效果。
比如用“红彤彤”来形容太阳,用“绿油油”来形容草地,用“清脆”来形容鸟鸣声,用“慢悠悠”来形容老人走路的样子。
二、合理想象1. 根据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细节。
可以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场景的延伸和变化。
例如在描写一个人紧张的心情时,可以想象他手心出汗、心跳加速、脸色发白等细节,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他的紧张情绪。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事物,可以通过想象将其具体化,使其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2.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给读者带来更强烈的画面感。
比如把困难比作一座高山,把努力比作攀登的脚步,通过这样的比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克服困难的过程。
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行为,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细节刻画1. 关注细节,从小处入手,通过描写一些细微的动作、表情、物品等,展现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比如描写一个人吃饭时的细节,他是如何夹菜、咀嚼、吞咽的,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点。
一个小小的物件,如一本书、一支笔,也可以通过描写它的外观、用途等,为作文增添色彩。
2. 运用场景切换,将不同的场景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画面。
在切换场景时,要注意过渡自然,让读者能够顺畅地跟上故事的发展。
教你三招,打造特写镜头,你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教你三招,打造特写镜头,你的作文就是好作文教你三招,打造特写镜头,你的作文就是好作文中考临近,写作能力似乎已经定型。
这里,我想了三招,能轻松应对中考作文,希望可以帮到写作有困难的同学。
中考作文一般以写记叙文为主。
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但是,一篇佳作只有记叙是不够的。
没有人喜欢读干巴巴的文章。
阅卷老师更是如此。
努力做到下面三点,定能使文章增色。
一、景物描写在认真审题,并确立整体构思后,一定要在行文过程中插入景物描写,表达就会生动活泼起来。
例1:【升级前的样子】放假回到老家,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出门走走,天气太冷了,还是回去吧,这时我看到雪地里一棵大枯树立在屋旁。
【升级后的样子】放假回到老家,远离了扰人的喧嚣,本该平静下来的心绪却因期末考试的失利而变得格外烦躁,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
我走出门,与夹杂着雪花的寒风打了个照面,冷不防一脚结结实实地踏进厚实的雪地里,顿时被冻得一个激灵。
刚想退回屋里,却看见投射在雪地上的巨大阴影,我偏头看去,只见一棵枝系庞大的枯树孤零零地立在屋旁。
(荆州考生满分作文《邻居》)对比: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本该平静下来的心绪却因期末考试的失利而变得格外烦躁,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天气太冷了——与夹杂着雪花的寒风打了个照面,冷不防一脚结结实实地踏进厚实的雪地里,顿时被冻得一个激灵雪地里一棵大枯树立在屋旁——却看见投射在雪地上的巨大阴影,我偏头看去,只见一棵枝系庞大的枯树孤零零地立在屋旁。
例2:【升级前的样子】走在路上,外面黑洞洞的,还飘着雪花,我后悔在这样的天气出门。
【升级后的样子】走在路上,向十字路口的街道张望,每栋大楼都冷漠地黑暗着,窗上的冰凌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雪花横飞,夹杂着枯枝败叶卷着乱飘。
我有些后悔,这种天气还出门。
(扬州考生满分作文《良言如春》)对比:外面黑洞洞的——向十字路口的街道张望,每栋大楼都冷漠地黑暗着,窗上的冰凌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飘着雪花——雪花横飞,夹杂着枯枝败叶卷着乱飘【升级秘诀1】:慢下来,插入景物描写二、巧妙抒情一篇记叙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营造画面感,让作文写作鲜活起来
营造画面感,让作文写作鲜活起来第一篇:营造画面感,让作文写作鲜活起来营造画面感,让作文写作鲜活起来摘要: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最惧怕的环节。
缺乏写作素材,不知道怎么写,语言空洞、废话连篇强行凑字,字数写不够等等。
记叙文多以记叙人事物景等,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文章中人事物景等写得生动鲜活,这要求作者营造出文章的画面感,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令文章赋予生机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与写作方法技巧的学习运用:加强对某画面的特写、增加对人物等细节描写、通过对景物描写增强画面感等。
关键词:作文画面感特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践中发现,批改学生作文时时常感觉如同嚼蜡,语言苍白无力、文章千篇一律、符号化格式化。
学生对作文往往有一种恐惧心理,缺乏写作素材不知写什么,不懂写作技巧不知怎么写……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写不好。
那么,怎样使学生的文章达到基本要求并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让学生的文章写得出彩,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悉心观察并灵活运用语言技巧。
文章要有“画面感”,使文章赋予生命与灵魂,句中有画,文中有景,令读者身临其境、如遇其人、如见其景,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变得有血有肉生机勃勃。
再多苍白的文字也显得无力,千言万语都抵不过具有“画面感”的文字带来的神奇效果。
那么,如何写出充满活力情景交融的美丽文章呢?[1]一、用“特写镜头”描绘所见之景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都会对船上男女主角相拥在甲板面朝大海“大船双飞”的唯美场景记忆尤深,这个画面也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经典,这就是“特写镜头”所带来的惊人效果,它能够让描绘的唯美画面驻扎在脑海里令影响更加久远,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例如: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刀,向一只瓜尽力地刺去。
那瓜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如何把画面写得生动鲜活
如何把画面写得生动鲜活在文字的海洋里,每一幅画面都是心灵的窗,情感的帆。
你是否曾梦想过,自己的习作能够像电影般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那些神奇的笔触,学会如何在习作中,将画面描绘得生动而鲜活,让文字拥有直击心灵的力量。
一、细致观察,捕捉细节清晨,校园苏醒在薄雾轻纱之中。
阳光羞涩地探出头,给教学楼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树木挺拔,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仿佛镶嵌着无数细小的珍珠。
操场上,清新的空气与微凉的晨风交织,偶尔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与远处的鸟鸣相互应和,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校园晨景图。
二、运用感官,多维体验站在队伍里,我心跳加速,耳畔是自己雷鸣般的脉搏声。
我的目光四处游移,试图寻找一个可以让我安心的焦点,但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而陌生。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这躁动的情绪,但似乎越是努力,那份紧张就越是缠绕得紧。
我感到喉咙发干,连吞咽都变得困难。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我的心尖上,让我既期待又害怕。
米雪《难忘那次比赛》三、善用修辞,增强表现力我鼓起勇气,爬上了独角兽的背,它便载着我在星空中翱翔起来。
我们穿梭在星云之间,那些星云有的像是一只巨大的鲸鱼在宇宙中遨游,有的像是一座座巍峨的雪山,在星光下更显壮丽。
我还看到了银河,它就像一条流动的银色河流,将夜空一分为二,每一颗星星都是它溅起的水花,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四、情感融入,触动心灵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一股熟悉而又略带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老屋独有的味道,承载着我童年时期所有的回忆。
墙角的老式座钟还在滴答作响,每一次摆动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看见爷爷那熟悉的身影,他安然地坐在旧式摇椅上,随着椅子的轻轻摇晃,时光似乎也变得缓慢而悠长。
学生习作展示刻在树上的字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棵高大的广玉兰树,它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地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每当微风拂过,那翠绿的叶片便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写记叙文如何写出画面感
初中语文备考-写记叙文如何写出画面感写记叙文时,采用影视镜头的艺术手法,可使内容具体生动,人物形象突出,结构紧凑。
不妨学一学以下几种镜方法:一、慢移镜头写记叙文,要把人物写活,把事写真,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
想做到这点,除对人物进行语言、外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外,还要进行动作描写,没有动作就没有故事,人物精神世界也难以展现。
动作是很快的,若不留心观察,容易忽略。
描写时,可借助影视剧中的慢镜头手法,将动作过程分解,运用一系列动词,体现动作的连续性,延长动作过程。
请看片段:王老师提着一桶水,一直走到那扇窗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折得整整齐齐的洁白手帕,挽起衣袖,用力在玻璃上擦起来。
她有时将头贴近玻璃,用嘴使劲哈口气,有时用指甲刮玻璃上的斑点。
下面的玻璃终于擦完了,该擦上面了。
王老师踮起脚,将一只手撑在窗台上,试图够上面的玻璃。
但她个子矮,实在够不着。
我刚想上前帮忙,就见她脱掉鞋子,左手拉住窗框,右脚踏到窗台上,左脚猛力一蹬,整个身体便腾跃而起,站到了窗台上,接着便使劲擦起了玻璃。
选段写王老师擦教室玻璃,将王老师的动作分解为准备擦——擦下面玻璃——擦上面玻璃,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包括:掏、挽、擦、贴、哈、刮、踮、脱、拉、踏、蹬、腾跃,过程清晰,突出了王老师认真、勤劳的形象。
二、特写镜头就是把镜头拉近,对准精彩点,如细小景物、微妙言行、人体某一特殊部位等,将之定格,放大,以产生巨大的情感张力,取得神在言外的效果。
比如《最后一课》中对韩麦尔先生眼睛的特写——“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睛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进眼睛里带走似的。
”作者放大“眼睛”这一镜头,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课堂的深深眷恋。
再看佳作《我的爸爸》片段:已经凌晨一点多了,妈妈还在产房里痛苦地挣扎着。
爸爸双手叉腰,浓浓的眉毛紧皱着,都快拧成一团了。
眼睛瞪得老大,眼珠子好像要飞出来。
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不停地往外渗,越来越密,越来越大。
如何写出有画面感的文章
如何写出有画面感的文章写作是一种艺术,写作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你掌握了多少技巧,而是取决于你的感性认知和创作力。
而如果想要写出有画面感的文章,则需要更多地关注感性认知。
下面将介绍几个技巧,帮助你在写作中呈现出清晰、生动且真实的画面。
1.做好描述人的感知是通过五感来进行的,写作同样也是如此。
因此,为了能让读者产生真实的感受,你需要将五感都引入到描述中。
比如,不要只将情境描述得再感官上的感受,而是可以尝试更多的阐述自然景致、光影变幻等细节,使读者体验到画面的美感。
2.用词准确、生动语言能力的优劣是写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用词准确、通顺,且要充满生动感。
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一种方法就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用特别的词语来加强句子的表现力,让描述更加生动。
3.意境表述一个好的意境,能够让读者潜入到故事中,去感同身受。
在写作中,营造意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比如谈到落日时,不仅要描述夕阳余照的美景,还可以通过音乐、香气等多种手法,来营造浪漫的意境。
4.情感投射情感在写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一个好的文章,需要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情感不但可以帮助塑造人物性格,也可以衬托自然环境、社会风气等。
将细腻的情感投射到人物和场景中,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5.结构美感写作的结构同样也需要考虑美感。
如何合理的分配篇幅和优化文章结构,对于文章的美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一个经典而严谨的结构,就像是一幅画框,它能够呈现出更加生动的画面。
写作不仅仅是组织句子,更是通过文本传递情感与意境。
以上的技巧不仅可以让你更好的呈现文章画面,也可以帮助你打造出生动、美丽的文本,引领读者去探索更多的场景与情感。
如何让作文描写有画面感
如何让作文描写有画面感如何让作文描写有画面感在开篇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作文是可以后天练成的,在具备一定的文学兴趣,加强描写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多看看一些文学作品,肯定是可以写好文章的。
很多小说家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推敲后完成的。
描写是作文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很多人的作品不生动主要就是描写不够有画面感,没有让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的场面描写具有画面感呢,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在头脑中形成很生动的画面,然后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将其表达出来。
如果脑袋里面都是一团浆糊,那吐出来的可能就是几行生硬的文字。
下面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首先要搞清楚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是场面的话,可能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气氛等要素,每一个要素都能让整个场面立体起来,产生画面感。
比如描写学校运动会的场面。
这里的时间应该不是重点的描述要素,地点就是在学校的操场上,有跑道、沙坑、草皮等等,这些也不是重点。
人物主要是运动员和观众两类,事情主要就是比赛项目和观众助威。
头脑中有了这些后,再具体到某些正在进行的项目,比如短跑,写简单一点就是,“预备,啪”随着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下子就冲出去了,大家争先恐后,互不相让,100米跑道瞬间就快到终点了,只见XX飞快的摆动双腿,越跑越快,终于多出大家2个身位,率先撞线。
这个描写比较苍白无味,没有太多动感,对细节的把握还不够。
应该在头脑里面再仔细想想,当时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起跑前是如何,穿的什么样的鞋子,出发时从蹲着到跑起来的这一瞬间应该怎么形容,跑的时候两条腿摆动得很快应该怎么形容,跑过的地方是不是会有一阵风等等细节,大脑里面要不断的完善这些细节,然后去寻找合适的词语要把这些细节画面表达出来。
比如:百米项目终于快要开始了,大家疯了似的挤在跑道两旁,紧张的等待法令枪响。
运动员都在各自的道位上做好了起跑的动作,只见XX两手放在起跑线后,左膝跪地,右脚蹬在起跑器上,头低着,整个身子呈弓形。
记叙文写作指导:营造画面感,让记叙文生动起来
记叙文写作指导:营造画面感,让记叙文生动起来记叙文用以写人、记事、状物和描景,都离不开生动形象这个根本的要求。
如何让学生写的记叙文生动起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让“画面感”这个关键词贯穿作文指导的全过程,让学生树立主动自觉营造“画面感”的意识,与学生一起探讨营造“画面感”的一些具体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写的记叙文变得更有生气,血肉丰满。
所谓“画面感”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通过一定方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意境,取得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的效果。
元代马致远的《秋思》最能说明画面感在文学作品里的强大感染力。
全曲分三组罗列九种事物:“枯藤老树昏鸦”深秋肃杀氛围画面呼之欲出;“小桥流水人家”充满江南温暖风味,与上句之肃杀形成强烈反差;“古道西风瘦马”主人公始出场,却是风尘仆仆人困马乏孤苦伶仃的感觉。
三个画面的营造,犹如蒙太奇镜头大手笔的组合,视觉冲击力强劲无敌。
至于后面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不用再多说了,也唯有“断肠”二字可以形容此情此景了。
古人极度推崇此曲,还将此罗列景物营造画面的修辞方法称为“列景”,中间无一虚字联接,堪称意象集中的极致写法。
其实,我们随便看哪一首唐诗宋词,都少不了画面之美,尤其是素有“诗中画画中诗”之美誉的王维的诗,画面感营造之妙处俯拾即是。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记叙文(或更广一点说文学作品)所运用的形象思维,其实就是用画面来思维。
在记叙文教学中抓住“画面感”这个关键词,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记叙文的命脉所在。
记叙文主要用来写人记事。
写人,要让人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事件中去表现性格展现精神;记事,事中总少不了环境的渲染人物的交代,这其中少不得要描写的`文字。
所以,记叙文要生动起来,要营造画面感,只要抓住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这两大类描写技法,通过描写来创造画面感,应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谈到人物、景物描写,为了行文的方便,也为了内容的准确表述,我们首先有必要对“描写”进行一下界定。
记叙文中场景描绘的技巧
记叙文中场景描绘的技巧在写作记叙文时,一个生动、细腻的场景描绘可以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和情感的共鸣。
场景描绘在记叙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故事增添色彩、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故事更加生动而丰富。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写记叙文时用于描绘场景的技巧。
1. 使用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是描绘场景的关键。
通过精确的形容词和动词,可以传达出场景的氛围和细节,激发读者的感官体验。
比如,用“阳光灿烂”代替“太阳升起”,用“晨雾缭绕”代替“雾气弥漫”。
2. 刻画细节在场景描绘中,细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细节的描述,可以使场景更加细腻和生动。
可以描绘环境中的细微变化、人物的神态举止,甚至是微风拂过的感觉等。
这些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融入到故事中。
3. 利用对比和比喻对比和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也可以用来描绘场景。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场景中的矛盾和冲突,增加戏剧性;通过比喻,可以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联系起来,增强场景的形象感。
4. 运用意象和象征意象和象征可以提高场景描绘的抽象程度,让读者通过场景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意象的反复出现,可以加深读者对场景的印象,提高故事的连贯性。
5. 合理运用对话适当的对话可以为场景增添更多的生动感。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同时对场景的描绘也更加生动。
通过以上几点技巧的运用,可以使记叙文中的场景描绘更加生动细腻,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写作记叙文时,我们可以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场景描绘能力,创作出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建立“画面感”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建立“画面感”在写作中,“画面感”的提法并不新鲜,北宋文学家苏轼曾用“诗中有画”来评价王维的诗,在抽象的平面的文字符号背后看到的是形象的立体的画面,由理性的逻辑思维到感性的形象思维,这样的文学写作让毫无生气的文字散发出了生机和活力。
那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让作文富有画面感呢?学生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么言之无物,干瘪空洞;要么拖沓冗长,废话连篇。
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构建起“画面感”思维模式,组织语言文字就像拿着摄影机对着人、事、物真实细腻地将当时的场景再现出来,高清晰地去写实,细致入微地去感悟,读来仿佛置身于活生生的情境画面中,那么作文也就有了“画面感”。
在具体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从片段作文的写作训练开始,每节课指导训练时都提出一项具体明确的写作方法和要求,通过列举经典文学名篇中的相应的文句语段加以指导,学生们品评感悟后当堂进行写作练习,教师也可以写下水作文加以示范,然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点评修改,通过一系列的画面感作文训练课,渐渐地让学生把握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富有画面感。
在第一节课上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画面感,这需要依据写作主题选取人、事、物来构图,在要表现的情境中至少选出三点进行细致描绘。
例如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话用三个意象点染出萧瑟凄凉的秋景,虽不言愁,却已是愁绪满纸,从而指导学生学会心中有情,笔下有物。
在进行当堂写作练习的环节中,可以指定情境练习,比如通过写学生们在欣赏教学楼旁的玉兰花这一场景,来表达对春天玉兰花开的赞美喜爱之情。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眼前先浮现出这一场景,再选出至少三个需要细致描绘的点,如“教学楼”“学生们”“玉兰花”,找准点之后再进行描写,学生们掌握具体写作方法之后,便会有的放矢。
学生初步了解了画面感作文写作的一点门径之后,接下来继续对学生进行指导。
画面感作文写作中少不了对景物的描写,除了选取合适的至少三个点去重点描写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在景物画面描写中最好有人的活动。
记叙文场景描写与氛围营造技巧
记叙文场景描写与氛围营造技巧在记叙文的创作中,场景描写与氛围营造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它们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所发生的一切,还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场景描写和氛围营造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的技巧。
一、场景描写的技巧1、运用五官感受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描绘场景,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到场景的真实。
比如,描述一个花园,我们可以写“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
耳边传来蜜蜂嗡嗡的声音,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象吟唱赞歌。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花园的美景,闻到了花香,听到了蜜蜂的声音。
2、选择有代表性的细节在描写场景时,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那些最能体现场景特点和氛围的细节。
比如,描写一个教室,我们可以着重描写黑板上未擦干净的粉笔字、课桌上堆积如山的书本、角落里破旧的扫帚等细节,这些细节能够让读者迅速对教室的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能够让场景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月亮像一个大银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洒下清冷的光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
”使用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作银盘,生动地描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和光芒。
4、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进行描写;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等。
有了清晰的顺序,读者在阅读时就能更容易地在脑海中构建出场景的画面。
二、氛围营造的技巧1、色彩与光影的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光影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比如,暖色调如红色、橙色等通常会给人一种温暖、欢快的感觉;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等则会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
同时,光影的变化也能增强氛围的效果。
比如,阴暗的角落会让人感到神秘和不安,而明亮的阳光则会让人感到充满希望和活力。
2、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的呼应通过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情,能够让氛围更加深入人心。
写人记事作文如何让内容更加生动
写人记事作文如何让内容更加生动
1. 描写细节:在记事作文中,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可以详细描
述人物的外貌特征、举止动作、语言表达等,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形象。
2. 运用对话:适当增加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和
交流方式。
通过对话,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和生动。
3. 利用比喻和象征:在记事作文中,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
情感变化。
可以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来丰富人物形象,增加文学感染力。
4. 表现人物情感:在记事作文中,可以生动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使读者更加深入
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心理活动等来展现人物的情感特点。
5. 适当运用描写技巧:在记事作文中,适当运用描写技巧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例如通过对环境、气氛、动态描写等来烘托人物形象,增加作文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使人物记事作文内容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增加作文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创设画面感,让作文活起来
068 I写作讲坛I创设画面感,让作文活起来◎谢瑞泽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新部 编版语文教材更加注重语文要素的培养,整部教材 以阅读与写作为主体。
在作文写作中,若能多一些大 漠孤烟、松间日照、小桥流水、庭院残阳等场景的刻 画,文章放佛就会变得“文中有画’’,有声有色,充满 画面感,从而鲜活起来。
“昔我往矣,杨柳 我来,’’,中的也因其强烈的画面感而流传至。
要文章有画面感,可以从 面着手。
一、景、人、物、事有机结合组成画面在写作 中,若 Q,就会得,就一场会的,,若能景、、、有 起来,文章就会丰满 多。
k写 ,以烟写写 ,以写’’,的景 写 Q起 的作。
中写 k的中一 的面是的一 的的西。
其间有一 一的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 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短短的三话,为我们展示了 一个皓 、瓜田 环境下勇敢刺猹的小英雄形象,画面感强。
再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落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落”、“孤鹜”“秋水”“长天”搭配得恰到好处。
夕阳 晚霞漫浩渺赣江,水天一体,一只孤鹜长鸣 多么鲜 明而美丽的一幅图画。
在写作中,写夏日的枯燥,可 以以蝉的重复狂叫、柳枝的 打采衬;写送别的温馨,可以以夏日的骄阳、车影的远去衬。
二、抓住事物典型瞬间编织画面一完整的总有数个瞬间组成些无 数个瞬间中总有一个最有 力、最有感力的一画面 就是 画面。
画面 形象,最富有画面感。
的景》中,作 重刻画k’’一瞬间的画面,却感至。
“我他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布棉走 身 去 大 。
可是他穿 要 那 就 。
他面 再向 他 的身向:力的 。
’’一 的瞬间 却 ■画面感。
一穿的棉穿过铁路、的能 打读者瞬间 感强形象说话写教室的可 教的“粉笔大”;写 感 写 1而泣的场面。
三、创设意境构造画面在写作 中长的、具体可感的 境 一 文章的画面感会大大 强 起 要 色 。
小 中的“昔我往矣,杨柳 我来^大 飞的一 一 的走在 的中起 的杨柳 而 强烈的境在我们的 一 的画面强了文章的感力。
让文章充满画面感
吃牡蛎会伤胃、生病?男孩子吃牡蛎就会被 “惯坏”?读者开始也许会疑惑母亲的话,但随 即会明白,这只是些牵强的借口罢了,分明是母 亲怕花钱,但又要在人们(特别是新女婿)面前 保住面子因而这么说的。
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堪称经典。 当别人问孔乙己“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 “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读书做官是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他却一生未能 “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 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疤,深深击中了他的要害,可 见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
例2.客车在路上颠簸不定,好比一个踉跄的醉汉。 “恐车症”这家伙好像与客车早就约好,要我在 大广众下出洋相。我嘀咕道:“你怎么如此阴 险,竟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他完全置之不 理,只对我疯狂的冷笑。我觉得五脏六腑都随着 客车的震荡在不停的翻滚,我几乎被折磨得半死, 无奈,只得低声向他求饶。他竟幸灾乐祸地手舞 足蹈起来,弄得我晕头转向。全身像被点了穴, 动弹不得。 沈敏《我的“恐车症”》
过了一大会,我终于艰难地将所有题目做完了,我 将试卷又仔细检查了个遍。这时候,有人交卷了,老 师一边瞄着大家,一边偷空阅卷。班长也交了卷,他 跑到教室外,向我招手,示意要我也交卷。我开始坐 立不安了,仿佛屁股上满是刺。我将试卷翻过来覆过 去,脑子里根本看不进一个字。还是交了吧,反正也 检查不出什么来。我缓缓地走上讲台,就在递过试卷
的一瞬间,我突然后悔了。可是悔也悔不过来了, “唰”的一下,它被一只大手无情地夺走了。我看了 看讲台上的几张试卷,怎么都是120分啊。不管人家 的了,还是看老师改自己的卷子吧。盯着老师的笔尖, 我的心怦怦的跳动着,仿佛要撞断我的肋骨跳出来的。
——邓新宇《激动120》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建立“画面感”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建立“画面感”写作是一门艺术,而记叙文更是让人感受到艺术美感的一种文学形式。
如何在写作中让读者看到、感受到文字中所呈现的画面,就需要建立画面感。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建立“画面感”。
一、选材选材是建立画面感的前提。
在选择题材时,首先要挑选与读者生活经验近且能引起共鸣的故事。
其次要结合字词进行描写,增强读者的感性认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选材中还要考虑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展开想象。
例如,选取一个夜色苍茫的寂静夜晚,一只大野狼孤零零地站在山脚下,仰头发出一声长啸,这便是一个富有情感的选材。
二、类比类比是让读者产生直观感受的一种手法,它通过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与另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相比较,藉此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例如,在描述夕阳时,可以使用“红色的石榴破裂开来,染红了整个天空”这样的比喻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感受。
三、细节描写细节是构建画面感的关键。
只有写出细节,才能让场景更加真实。
比如在描写一篇田野里的小女孩时,可以写到她的头发,她的衣服,她的眼神等等,这些细节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了解那个小女孩的情感和心理,从而进一步引起共鸣。
四、透过角色语言描写词语中所蕴含的语气和情绪,常常可以让读者产生更加直接的感受。
例如,在写一篇故事中,可以通过透过角色的话语来表现身份和性格。
若是一个吵吵闹闹的泼辣女孩说出一句“我气的连吃饭都没胃口了”,这样的一句话,就让读者感觉到角色的火爆性格,形成立体的形象。
五、奇思妙想奇思妙想,即写作中用到许多新奇的想法和创意。
在作品中,可以引用一些荒诞的想法和幻想来制造效果。
比如在描写一个景色时,可以想象出一个虹彩般的色彩和一个无声的动态画面,从而营造出一种奇幻的场景感。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在记叙文写作中建立“画面感”的几个方面,这样才能让作品更加生动,更加生动地传达信息,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当读者能够重新体验到许多故事或场景中的真实情感,才是写作真正成就自己的地方。
如何写出生动的叙事文
如何写出生动的叙事文写出生动的叙事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无论是描写人物形象还是塑造情节发展,都需要巧妙运用语言技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角色刻画、情景描写、节奏控制和情感表达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写出生动的叙事文。
首先,角色刻画是叙事文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的细致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
例如,可以用生动的言语描绘主人公的外貌,如“他黑黑瘦瘦的身躯,耀眼的双眸里闪烁着一丝坚定的神采”,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形象产生立体感。
同时,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如主人公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可以用他的举止行为和语言来体现,如他经历了一场打击之后,仍然笑对生活,给他身边的人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其次,情景描写是让叙事文更加生动的关键。
通过对环境、气氛、细节的描绘,可以使读者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情节的发展。
例如,在描写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可以用形容词和形象化的词语来描述:漫天飞舞的雨点如钢针般刺向大地,电闪雷鸣将黑夜撕裂成无数碎片。
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他所面对的困境,进一步引发读者的共鸣。
第三,节奏控制对于叙事文的生动性也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叙事的节奏可以使文章有起伏感,引发读者的兴趣,增强阅读体验。
适时的安排高潮和低谷,让情节起伏跌宕,不仅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而且使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例如,在写一个惊险的追逐场景时,可以通过适当加快叙述速度、使用紧凑的语言和精确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气氛,加强叙事的戏剧性。
最后,情感表达是使叙事文更加生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受和情感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反转和思想碰撞。
使用细腻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比喻,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与人物一起经历他们的内心变化和情感起伏。
总之,要写出生动的叙事文,需要从角色刻画、情景描写、节奏控制和情感表达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记叙散文中该如何增强画面感课件
描绘场景
通过对场景的细致描绘,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感受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富有节奏感的语言
调整语速
01
通过控制语速的快慢,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节奏感,使画面更
加生动。
运用停顿
02
适当的停顿能够引导读者的注意力,突出重点,增强画面的节
中间描绘细节
总结词
通过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 理解和感受文章所描述的场景和人物。
详细描述
在记叙散文的主体部分,应该注重描绘细节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场景 和情感。通过具体的描绘,可以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从而增强 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结尾留下想象空间
拟人的作用
使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变得 具象化,增强读者的感知 和理解。
拟人的运用
在记叙散文中,可以通过 拟人来描绘景物或事物, 使其具有情感和生命力。
比喻与拟人的结合
结合方式
在记叙散文中,可以将比喻和拟 人结合使用,以更全面、细致地
描绘画面。
结合的作用
通过比喻和拟人的相互补充,使画 面更加丰富、立体,增强读者的感 知和理解。
运用动词的准确性
选择生动、具体的动词,能够更好地 展现动态画面,使描述更加栩栩如生 。
静态画面
注重场景描绘
通过对场景的细致描绘,如自然 风光、建筑特点等,可以让读者 感受到静态画面的美感和氛围。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和描述 ,可以让静态画面更加生动和形
象。
描绘色彩和形状
关注色彩和形状的描绘,可以让 静态画面更加鲜明和具体。
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建立“画面感”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动态描写
通过描述事物的运动状态、变化过程等 ,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动态美。例如, 在描写运动场景时,可以通过描述运动 员的动作、速度、力量等来表现运动的 激烈和精彩。
VS
静态描写
通过描述事物的静止状态、形态特点等, 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静态美。例如,在描 写建筑时,可以通过描述建筑的外观、结 构、色彩等来表现建筑的庄重和美丽。
03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画面感的 有效手段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比喻
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使 “他像一只愤怒的狮子 ,冲向敌人。”
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 更加生动形象。例如,“那朵花在微 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跳舞。”
白描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 白描手法: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不添加过多的修饰和渲 染,直接呈现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例如,在描写人物时,可以 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这种 手法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06
结尾:总结与展望
总结建立画面感的方法与技巧
反复
通过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结构,强调其重要性或特点。例如,“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个动作,直到他完全掌 握。”
04
叙述视角与画面感的关系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与画面感的关系
1 2
直接性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通过“我”的视角直接呈现故 事,使读者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主观性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可以更 深入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人物与场景互动
通过描写人物在场景中的活动、行为、言语等,让读者能够看到 人物与场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指导】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营造画面,让记叙文生动起来
营造画面,让记叙文亮起来一、记叙文写作“三句诀”:•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二、实例解析——优美记叙文要有三点:重点+细点+韵点心灵底片审题,比喻性命题,本义:难以忘怀的一幕(人与事)。
但一定要点题。
首尾中。
(一)开头,营造唯美画面,用优美语言点题。
岁月如歌,青春散场,往事被剪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贴在脑海里,在时光的流动中反复播放。
那是栀子花开的时节……纵似水流年,任沧海桑田,那一幕永驻我心,成为我永恒的心灵底片。
(二)中间,画面定格一个场景,用细节描写展示难忘的一幕。
(三)结尾,点题,并用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诗样句子升华。
如《好奇心》的结尾心,被濡湿了。
是花蕊中的一滴露。
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
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
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二)高考优卷好奇心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
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
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
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
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
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
“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画面感,让记叙文生动起来
刘素蓉
【内容摘要】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营造出一个意境,可以让学生写的记叙文生动起来。
着重训练学生描写的能力,树立学生营造“画面感”的自主意识,是让学生写作记叙文生动起来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画面感记叙文描写方法
记叙文用以写人、记事、状物和描景,都离不开生动形象这个根本的要求。
如何让学生写的记叙文生动起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让“画面感”这个关键词贯穿作文指导的全过程,让学生树立主动自觉营造“画面感”的意识,与学生一起探讨营造“画面感”的一些具体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写的记叙文变得更有生气,血肉丰满。
所谓“画面感”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通过一定方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意境,取得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的效果。
元代马致远的《秋思》最能说明画面感在文学作品里的强大感染力。
全曲分三组罗列九种事物:“枯藤老树昏鸦”深秋肃杀氛围画面呼之欲出;“小桥流水人家”充满江南温暖风味,与上句之肃杀形成强烈反差;“古道西风瘦马”主人公始出场,却是风尘仆仆人困马乏孤苦伶仃的感觉。
三个画面的营造,犹如蒙太奇镜头大手笔的组合,视觉冲击力强劲无敌。
至于后面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不用再多说了,也唯有“断肠”二字可以形容此情此景了。
古人极度推崇此曲,还将此罗列景物营造画面的修辞方法称为“列景”,中间无一虚字联接,堪称意象集中的极致写法。
其实,我们随便看哪一首唐诗宋词,都少不了画面之美,尤其是素有“诗中画画中诗”之美誉的王维的诗,画面感营造之妙处俯拾即是。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记叙文(或更广一点说文学作品)所运用的形象思维,其实就是用画面来思维。
在记叙文教学中抓住“画面感”这个关键词,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记叙文的命脉所在。
记叙文主要用来写人记事。
写人,要让人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事件中去表现性格展现精神;记事,事中总少不了环境的渲染人物的交代,这其中少不得要有描写的文字。
所以,记叙文要生动起来,要营造画面感,只要抓住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这两大类描写技法,通过描写来创造画面感,应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谈到人物、景物描写,为了行文的方便,也为了内容的准确表述,我们首先有必要对“描写”进行一下界定。
按语文教学界一般的说法,从描写内容来分,可以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有时又被称为环境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又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类,还有人多分出一个神态描写,其实我们可以认为人物的肖像描写包括了静态的外貌描写和动态的神态描写。
从描写的范围分,可以把描写分为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分,可以把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把一个人物写活,无非是让他又说又动又想,还要让他所说所做所想都独具特点。
不同的人物就将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按不同比例配合。
这么一说好像很简单。
只是让人担心的是:好像一篇好作文可以像配比药液一样按处方配备,有亵渎创作高尚的嫌疑。
不过,话说回来,让初学写作的学生,知道写一个人是这样写外貌,这样写动作,这样写语言及心理,把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烂熟于心,甚至哪一类人说哪一类话做什么动作也来一番研究,未尝不是一个简便经济的做法。
大可不必有陷入八股文窠臼危险的担心,或扼杀祖国未来人才想象力的忧虑。
根据“画面感”营造的需要,人物描写中外貌描写应突出写该人物最具特点的脸部器官写,按鲁迅的说法,主要是写一个人的眼睛。
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集中搜集各种写人物眼睛的名段,分析归纳词语,学习写作的总体方式,如工笔细描、写意白描、漫画夸张等。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集中学习如何写人的头发、胡须、其它五官,特别还有人的笑脸的写法。
经过这么有计划的一番修炼,通过写人的外貌,营造出画面感,使人如见其人。
在这里,最需大力批判的学生作文写法是:某某有什么样的头发,头发下面是一双什么样的眉毛,眉毛下面是眼睛……这样的写法不知始于何人创造,流毒甚远。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何突出画面感呢?按笔者的经验,人物语言描写中一定要配上人物说话神态的描写,而且人物表情变化的词语一定要丰富多变。
至于动作描写,则应注重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雪地捕鸟一段的动作描写“扫雪”“支匾”“系棒”“牵绳”“拉”“罩”等,无一重复,且精炼准确,让人轻易想见捕鸟之乐趣。
再如《故乡》中少年闰土月下刺猹那段的动作描写,也已成为广为效仿的经典。
另外,语言动作描写还应学会细节描写的运用,语言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口头禅,动作描写可以写人物的某个习惯性动作,这样人物自然就活起来了。
景物描写应该是最好营造画面感的了,但奇怪的是学生最憷的就是写景的作文了。
这其中除了学生情感的调动不足的原因之外,症结就在于对景物描写技法的掌握不到位。
在景物描写中,应该要借鉴影视摄像师的感觉,学习摄影师如何运用不同的视角来表现一个景物。
迁移到写作中,就表现为对景物层次的安排。
摄影有远中近景,有特写,
有俯拍有仰拍,写作同样也可以用文字把这样的层次感区分出来。
另外,就是强调色彩感在写景中的表现。
写景说其实是写颜色的变幻。
可以教学生积累与运用表颜色的形容词的使用。
当然,在作文中纯粹的写景机会应该不多,更多的是有人有景的场面描写,就像我们观看影视片时发现的,纯粹的风光展现确实不多,更多的是人景物交融的盛大场面。
所以学会场面描写对画面感的营造至关重要。
场面描写有几对结合要素,一是中心人物和围观群众描写相结合,中心景点和周围环境描写结合,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二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三是实写与虚写的相结合,实写即写眼前之景,虚写即写由眼前之景而产生的联想和想像。
限于篇幅,本文对场面描写不展开论述。
总而言之,营造画面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描写这个表达方式的运用。
综合以上叙述,笔者还将营造画面感的注意点编成一首歌歌诀,以利于学生记忆与操作,如下:
文章形象又生动,营造画面属第一。
有声有色有动静,虚实结合定神奇。
在学习如何营造画面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技巧还是次要的东西,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养成一种凡为文必注重画面感的自觉意识。
比如学生记事作文中常见的弊病是写一件事(特别是写游记写春游野炊之类的作文)按时间顺序事无巨细从头记到尾,没有详略安排,没有描写,没有个性感悟,只有骨架没有血肉。
并非学生不会描写不会抒情,很多时候,是他们不知道要停下来描写一番,要让读者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只求写完,或认为记叙完整就是好作文。
假如他们本身已拥有要营造画面感的强烈自觉意识,是绝不可能去写这样流水账式的文字的。
将营造“画面感”这个关键词贯穿于记叙文写作的全过程,确实能树立起学生凡为文必须讲求生动的自主意识,在阅读课中,也能自觉地去分析课文如何营造生动形象的画面。
作文之法千千万,抓住肯綮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