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出师表(第二课时)
九上第24课:出师表(2课时)
【课题】《出师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2、借助注释,小组合作准确翻译课文;【重点、难点、考点】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翻译课文;难点:积累文言词句,翻译课文;考点:重点词句默写翻译;易错点:重点词句默写容易出错,翻译词句不够准确;【问题预设】历史久远、课文长、内容多、字词难,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情境导入】出示课本上岳飞所书《出师表》,导入课题。
南宋绍兴八年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正在攻打金兵的名将岳飞路过南阳,夜宿武侯祠,秉烛细观石刻的《出师表》,一时间情怀与古贤诸葛亮相牵,他感慨万千,泪如雨下,夜不成眠,挥涕走笔,留下了这篇他亲手抄写的《出师表》。
究竟为何一篇公文能够如此打动岳飞这样的爱国将领?究竟为何前贤诸葛亮的文字和精神能够跨越历史激荡人心?让我们郑重地翻开《出师表》,聆听经典,诵读经典。
请阅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知识铺垫】1、给加线字注音:崩殂()陟罚臧否()陟罚臧否()以遗陛下()费祎()性行淑均()夙夜忧叹()猥自枉屈()长史()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咨诹善道()2、填空:《出师表》是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表”是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历来为世人称颂,南宋陆游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的作者也为世人敬仰,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蜀相》中写道:“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操作: 1、阅读理解(学生自主朗读,学生演板,学生评价演板,老师点评) 2、小组交流; 3、问题展示; 4、解答与引领【教材解读】一、初读课文,感知经典。
听录音,学生听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朗读语气,读出感情(忠诚恳切之情)。
读后给下列句子断句: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参考答案: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操作:1、阅读理解(学生自主朗读,学生演板,学生评价演板,老师点评) 2、小组交流; 3、问题展示; 4、解答与引领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24课 出师表翻译
24课出师表一、重点句子翻译:第一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先帝开创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刻。
然而侍奉守卫的大臣在朝廷里不敢稍有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战场上舍身忘死,这大概是(他们)追怀先帝的厚遇,想要将此报答给陛下啊。
陛下确实应当扩大圣明的听闻,广开言路,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气节,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于堵塞忠诚劝谏的言路。
第二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
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触犯科条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当偏袒私情,让皇宫中和朝廷中刑赏之法不同。
第三节: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译文:这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我认为宫廷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有更多的好处。
第四节: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译文:我认为军队里的事请,都拿来问问他,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第五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出师表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精读课文,质疑问难,探究思考,突破难点;赏读课文,品味表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延伸拓展,培养比较阅读能力,展示个性。
[教学过程]一、师生齐背课文二、精读课文,探究思考,突破难点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诱生深思。
多媒体显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关于第一个问题:表文开篇点明天下形势,“今天下三分”,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
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忠志之士”,他们不忘先帝遗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是有希望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三项治国主张。
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执法严明、亲贤远佞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惊心,思之动心。
因此可以说,从蜀国形势谈起,这样的切入角度无疑是最佳的。
第二问应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如下:诸葛亮在这篇表文的开头就提到“益州疲弊”,却又要出师伐魏,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
要弄清这一点,必须首先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和伐魏前的准备工作。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
他在初见刘备时就提出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从荆州出兵进攻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河南洛阳);一条是从益州进攻秦川(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北地区)。
这个“钳形攻势”的设想本来是可行的。
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吴国在虎亭战役中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
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
所谓“益州疲弊”,就是指这种局面而言。
在这样的形势下,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223~227)来为伐魏作准备。
主要措施有:(1)跟吴国通好——223年,刘备病死,诸葛亮开始执政,派邓芝去吴国,劝孙权跟魏绝交.使蜀国在外交上取得一个重大的胜利,便于全力对付魏国。
《九年级语文 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诸葛亮的忠君爱国思想和责任担当。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忠君爱国思想和语言特色。
2.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文本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重点。
2.忠君爱国思想分析
(1)再次体会诸葛亮的忠君爱国之情。
(2)探讨忠君爱国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结构分析
(1)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
(2)讨论文章结构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4.语言特色分析
(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如质朴恳切、感人至深等。
(2)探讨语言特色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5.讨论责任感
(1)组织学生讨论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6.总结归纳
总结忠君爱国思想、结构和语言特色。
7.作业布置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责任感的理解,结合诸葛亮的形象进行阐述。
《出师表》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A】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呈示内容
【B】学生活动
【C】备注
(活动目的或其他)
一、研读第二、三部分
(一)研读第二部分
1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层次感
2补充如下注释:
躬耕,亲自耕种躬,身体,此处是名词作状语
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庶,读shù,连词,表希望
驱驰:本义是策马前进,此处引申为奔走效劳
(二)研读第二部分1朗读8、段2指导口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译文参考:希望陛下把讨伐逆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付给我,如果我没有完成任务,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于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提出足以发扬先帝美德的谏言,那就责罚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在这方面的疏忽与怠慢以显示他们的过错;(同时)陛下也应该亲自多加考虑,来(向他们)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为此)我就受恩不浅,感激不尽
语文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星期授课班级:
课题
出师表
课时
第2课时,共2课时
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难点不在讲解而在背诵老师要鼓励学生记忆、背诵的热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
二、生字新词较多,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结合课文注释、提示,理解文意
三、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注释、提示,理解文意
1背诵全文
2完成“理解·积累”题五、六
学生读注释,同桌互相翻译第二、三部分。
学生小组讨论:情感表达方式
板书设计
建议:1-广开言路
2-赏罚分明
3-亲贤远小
作业布置
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出师表》(第二课时)
出师表(第2课时)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储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了解“表”的特点,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能力培养通过朗读与翻译课文,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情感体验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翻译能力的培养与“亲贤臣,远小人”等建议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和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教学设想1.安排两课时。
2.深文浅教,诵读要多,训练要简,重在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准备1. 预习时,对照注释及工具书,注重有声读,读准字音。
2. 关于诸葛亮,你知道多少?能简要介绍一下诸葛亮。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投影展示)1. 解释重点实词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大。
失义.:适当、恰当。
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刑.赏:罚。
遗.:给予。
布衣..:平民。
躬.:亲自。
倾.覆.:兵败。
夙夜..:排除、铲除。
彰.:表明。
慢.:..:比喻才能平庸。
攘除..:早晚。
驽钝怠慢、疏忽。
以咨诹..(正言)理.:治。
..(询问)善道,雅言2. 虚词翻译于:⑴在。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⑵给。
“欲报之于.陛下也”⑶对。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⑷到。
“还于.旧都”以:⑴用,拿。
“咨臣以.当世之事”⑵用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⑶以致,因而。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⑷与“为”连用,译为“认为”。
“愚以.为宫中之事”3. 古今异义词解释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感激:感动振奋。
(今)指激动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4. 成语解释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二、置疑探读(小组合作)1.理清文章思路A.师:《出师表》不仅言辞恳切,表达了一片忠心,而且还因为它叙写主次得当,条理分明,结构清晰。
24《出师表》 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音频-1.doc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新世纪教育网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 第 1 页 共 5 页24《出师表》导学案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导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导学重点:1、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
3、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4、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导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导学时间: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对联导入新课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24《出师表》第2课时
名言警句:人生最可贵的品格是本分自然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做事儿,兢兢业业地工作,诚诚实实地交友,心底坦荡地为人。
第24课《出师表》——诸葛亮第二课时学习内容“课文6-9段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正确处理语言停顿,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能指认出文中议论、叙事的部分。
3、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重难点: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学习提示:结合上一课时的提示背景及本课的预习要求来理解课文。
学习建议: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朗读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断句。
如有不理解的方做上记号,先在小组内解决,然后交到班集体讨论解决 预习要求:1、文中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感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哪些句子表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感情可以用哪六个字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难汇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练习题: 我来做翻译⒈庶竭驾钝,攘除奸凶。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 出师表(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24 出师表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
2译读课文5-9自然段
☆自主学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
汉所以倾颓
..于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
..于诸..,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
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
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
后值倾覆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
..忧叹,恐.付
..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
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
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
..,进尽忠言,
..损益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
谋,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合作探究翻译课文
课堂检测....
组长交换检测......。
《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出师表》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 掌握《出师表》的基本内容;3. 能够分析《出师表》中的修辞手法和意义;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出师表》的主要内容和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出师表》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引起学生对这篇古文的兴趣。
2.学习内容(25分钟)- 分段阅读《出师表》,理解每个段落所表达的含义;-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理解和感悟;- 教师解读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
3.课堂练习(15分钟)- 设计选择题和解答题,测试学生对《出师表》的掌握情况;- 老师可就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
4.拓展延伸(10分钟)-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阅读《出师表》的其他版本,比较不同版本对于解读的影响;- 可以邀请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探讨《出师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5.总结反思(5分钟)- 老师对于此次教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知识点;- 学生分享对《出师表》的新认识和感悟。
四、板书设计- 《出师表》- 作者、背景、主题- 修辞手法五、教学资源- 《出师表》文本- 教师准备的相关资料- 手写板书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出师表》的读后感或分析,写成文章形式。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设计旨在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出师表》这一古代文学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做出不同的引导和拓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第二课时课件
四、文言积累
一、古今异义
古义:痛心遗憾。
痛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今义:深切地憎恨。
古义:平民。
布衣
臣本布衣。
今义:布的衣服。
古义: 时刻。 危急存亡之秋。
秋
今义:四季中第三个季节。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感动、激动。
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 益州疲弊 。作者在本段给刘禅提出的建议是: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
4、由本段推测,刘禅可能犯有什么毛病?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这一段的主旨在于哪几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二)、阅读第五自然段 1、本段诸葛亮提出了什么建议? 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先帝为什么“痛恨”桓灵二帝? 亲小人,远贤臣,使后汉倾覆衰败。 2、“此事”指的是什么事?
而: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却 ② “可计日而待也”: 来
于:①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② “欲报之于陛下也”: 及于,给 ③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对 ④ “还于旧都”: 到
三、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为动 词,发扬光大。
恢弘,形容词用为 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
遗:① “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 ②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为:① “俱为一体”: 是 ②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担任 ③ “众议举宠为督”:做,行
论: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 ② “每与臣论此事”: 议论
无:① “若无兴德之言”: 没有 ②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第二课时.doc
(出师表)第二课时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一、研读3—5段并归纳第一大部分内容。
二、研读6、7段。
三、讲清“寓情于议”.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检查巩固情况:⑴1、检查背诵1、2段。
⑵2、这两段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两条建议是什么?二、研读3—5段。
1指导朗读3—5段,要求有层次感。
2补充如下注释:是以:因此,“以是”倒装。
痛恨:痛心,遗憾,要注意与现代汉语区别。
所以:表原因连词,要注意与现代汉语区别。
计日而待:时间不长,屈指可数。
良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善良诚实之人。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阙:通“缺”,缺点。
3结合注释,弄清语意,思考3、4、5各段意思。
4分析并讨论:“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⑴这句话是诸葛亮希望后主刘禅干什么?⑵这样做有什么重大意义?⒌这三小节作者又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亲贤远佞)三、小结第一部分。
四、研读第二部分。
1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层次感。
2补充如下注释:躬耕,亲自耕种。
躬,身体,此处是名词作状语。
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
庶,读SHù,连词,表希望。
驱驰:本义是策马前进,此处引申为奔走效劳。
托付不效:交给任务没有完成。
托付,动词活用为名词,指托付事情。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3翻译6、7段(以叙事为主,可直译)4思考,回答问题:两段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对象以及叙述内容是什么?(要求学生扣课文中句子回答)5归纳大意:借分析句子含义,讲“寓情于叙”。
6背诵第二部分。
五、布置作业。
⒈课后默写3-7段内容。
⒉完成“辨析·比较”题三、四。
⒊预习第三部分。
《出师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一、课堂,让人文光辉闪耀刚上完了《时光老人礼物》,我让学生按照:1、读通课文;2、读出节奏;3、读出诗意三个环节进行课前准备。
想在课堂上利用“读“这样形式,展开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等级观念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死”的表述也分等级
:帝王死称“ ”崩,诸侯死称“ ”,薨大夫死称
“ 卒 ”,士死称“ 不”禄,庶人死称“
”死。
6.传说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许多祠堂。除了
成都的丞相祠堂外,还有两个地方的人为“武侯祠”的归属
打起了官司,最终这两个地方都盖起了武侯祠,都成为当地名
(1)妄自菲薄: 随随便便自己看不起自己。 (2)作奸犯科: 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3)引喻失义: 说话不恰当。 (4)陟罚臧否: 奖惩功过、好坏。 (5)不知所言: 不知道说了什么。
2.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只希望在动乱的时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 侯中做官扬名。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 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了解本文于议论中叙事、抒情的写法。 3.批判地继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学习诸葛亮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 1.把握诸葛亮的形象。 2.了解本文于议论中叙事、抒情的写法。
1.下列成语均出自本文,请分别解释。
胜。这两个地方分别是 湖北襄阳、
河南。南阳
问题一:作者提出的建议主要在前5个段落中,那
么第6、7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追述个人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 的真情以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说明 自己出师北伐的原因、意义,切入本题。前面的 建议,是为了保证有出师的国内稳定条件,而这两 段叙事则是说明自身既有出师条件,又有客观因 素。至此,提出北伐请求,水到渠成。因此这两段 陈情述志,动之以情,意在打动后主,使之乐于接受 前面的建议,与上下文貌离而神合,起到照应题目 、点明主旨的作用。
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 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 ,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 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 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 “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
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 诚。
问题五:本文是一篇表文,作者将抒情融于议论、叙事 之中,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请你仔细品味一下,文中有 哪几种感情?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文中包含着这样几种感情: 示例一:文中包含着效忠刘氏父子的忠贞之情。如作 者在文中追忆了“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都 是为了要表明自己的心迹:先主对“我”恩重如山,“我 ”一定要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可以说是这种感情的直 接表露。后来,伐魏失利后,诸葛亮便自贬三等,其对先 主的忠贞之情是何等恳切!正如白乐天道“托孤尽献 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的诸葛
亮,理由是
”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一: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忠贞的诸葛亮,理由是诸 葛亮念念不忘先主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并把恩情报答 在刘禅身上。
示例二: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考虑周密的诸葛亮,理由 是此次北伐,为了走得放心,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自己 的建议,并推荐了很多贤臣。 示例三: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有智慧的诸葛亮,理由是 此次北伐,为了取得后主的信任,诸葛亮追忆了自己追 随先帝的经历,向后主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示例二:文中包含着念后主孱弱的忧国之情。在文中,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因为后主本人毫无主见,容易偏听宦官 的谗言,所以,出师前,诸葛亮就要“切切开导,勤勤叮 咛,一回如严父,一回如慈妪”。
问题六: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 ”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二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效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 没有取得成效,那么就治我的罪。
3.根据提示,默写名句。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问题四: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 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 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 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 (1)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 (2)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3)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4)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问题二:诸葛亮向刘禅推举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 (2)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 (3)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问题三: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请用“在文中,我看到了一个
(2)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
句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3)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南方已定,兵,甲此已次足出
师的目标是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表中着重回顾了哪几件事?请按照示例,分别指出。
示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指的是隐居隆中。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指的是 三顾茅庐。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指的是 。 襄阳兵败 (3)“临崩寄臣以大事”指的是 白帝城托。孤 (4)“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的是 南征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