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公开课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公开课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汇和短语;2.能够理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并使用词汇表中提供的词汇;3.能够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掌握答题技巧,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4.能够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拓展阅读素材,培养全面的阅读能力;5.能够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掌握文章中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一文,这是一篇科学推理的文章。

我们将通过这篇文章,了解轨道交通中安全设备的发展历程和原理,并学习有效的阅读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词汇表的应用;2.掌握文章中的逻辑关系;3.提高阅读素材的质量和广度。

四、教学方法1.听讲、朗读、理解和分析;2.核对词汇表,查看生词详细的解释和用法;3.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展开逻辑思考和推理;4.通过阅读文章来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环节1.学生上课前,老师给学生发送本节课的阅读材料,并指定需要查看的生词和短语;2.课上老师简单介绍当天课程内容,展示一些与轨道交通安全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2 阅读环节1.学生开始阅读《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这篇文章,可以选择阅读课本或电子版;2.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注重生词和短语的理解,词汇难度较大的单词可以通过词汇表进行查询;3.老师适时介入,针对生词或不理解的部分,予以解释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

5.3 分析和理解环节1.在学生完成阅读后,老师询问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情况,以及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探讨文章中出现的逻辑关系。

5.4 科学推理环节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老师讲解人造屏障的原理和安全设备的发展历程;2.学生施展课堂学习的知识,掌握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展开科学推理。

5.5 总结和回答问题环节1.课程的最后一部分,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展示他们的阅读领悟以及对科学推理的理解;2.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和推理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一文简要介绍了墨尔本的轻轨列车上的车况和人们文明乘车的表现,以及热心的澳大利亚人民自发地利用“人造屏障”化解了小男孩的“撒尿危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一【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3.能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墨尔本;生读(指名读;齐读)2、(出示媒体)师述导入3、那轻轨的车厢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媒体出示(第1、2节)请同学自由朗读,然后跟老师一起配合来读读这段话。

4、这就是墨尔本上班高峰时轻轨车厢里的一幕。

读了以后,澳洲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文明)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墨尔本的一列轻轨上——这就是第28课——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二、整体感知1、“屏障”泛红:这是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píng”。

一起读这个词:屏障。

2、什么叫“屏障”?3、“人造屏障”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轻声朗读课文3-6节,并划句子。

4、交流媒体出示:课题中的“人造屏障”为什么要加双引号?三、重点学习1、过渡:这件事文中用了哪一个词来表示?板书:【撒尿危机】2、这个词所在的句子是那一句?(指名读句)出示并齐读句3、联系上下文看,这句句子在文中是什么句?(过渡句)体会过渡句作用4、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在哪几节?板书:【起因(3-4) 经过(5) 结果(6)】(一)学习起因1、那小外孙的撒尿危机是怎么会引起的呢?轻声读课文第3节,并概括地说说。

2、交流。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了解高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正确理解和运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运用重点词语。

2.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问题导入: - 你们有坐过火车吗?坐过火车的感受怎样? - 你们知道现代火车上有哪些高科技设施吗?2. 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标题,并预测课文内容。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预测,并给出理由。

3. 阅读课文(20分钟)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再小组内讨论提问。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4. 再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文,并提取出关键词语。

教师逐个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并分析其在课文中的作用。

5. 分组讨论(15分钟)按照小组分配,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一些问题: - 课文中列举了哪些高科技设施?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 你认为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有哪些利弊?6. 整合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合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并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7.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题。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小作文,描述你喜欢的一种科技设备,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

2.阅读课外书籍《科技改变生活》,并完成阅读感悟。

六、板书设计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高科技设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但是,在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有限。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了解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掌握描述“人造屏障”的用语;•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进行思考的能力,增强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人造屏障”的本质;•掌握描述“人造屏障”的用语;•运用语言手段表达爱国情怀。

2.难点•针对学生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不同程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呈现图片来引入本课内容:“大家坐过火车吗?在列车上,我们经常看到紫红色的屏风。

这就是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让车内外彼此分开,这是为了什么呢?2.学习新课1.阅读课文,理解“人造屏障”的本质。

2.小组合作,归纳和总结描述“人造屏障”的用语。

3.分组展示和讨论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3.巩固练习游戏活动:设计情境游戏,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如何使用“人造屏障”,以此强化口语表达能力。

4.拓展延伸1.引发对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思考,组织小组讨论。

2.搜集列车上的其他安全设施及其作用,进行展示分享,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阅读其它相关科技发展的文章,进行学科交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 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人造屏障”的本质和作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学生是否能够体现爱国情怀。

2. 评价方法•课堂小组讨论;•教师个人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课后作业。

五. 课后作业1.仿照课文,描述其它安全设施的作用。

2.搜索一篇科技发展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总结,并在下节课进行发言。

3.复习所学用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关于列车上的温馨故事视频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在公共场合,你们是否关注过身边人的需求?”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进入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背景。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为什么陌生人为老人筑起了一座人造屏障?”“这座屏障代表了什么?”“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的人造屏障?”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课文内容和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四年级下册的《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课文。本课通过描述列车上一位陌生人为一位老年人筑起的一座“人造屏障”,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助,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本案例旨在利用这篇课文,引导四年级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人文关怀,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道德观念。通过本案例的教学,期望学生能够将课文中的关爱精神延伸至日常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屏障”这一概念。

2.听懂、理解并记忆文章内容及语言材料。

3.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注意文章的语言细节,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其形成语言思维。

三、教学难点1.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含义。

2.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生词和固定搭配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导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屏障?”3.秀一下课文中的一些图片,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阅读理解1.请学生们默读文章,然后小组讨论。

2.板书生词、固定短语,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

3.引导学生们回答问题,围绕文章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三步:讲解1.教师讲解和解释文章中的重点,生词和固定搭配。

2.为学生展示图片或道具,让他们在课堂中形成一些具体的印象。

第四步:模仿和应用1.对学生们进行模仿,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

2.通过教师导演和拍摄一些场景来模仿文章中的一些情景。

第五步:评价和巩固1.对于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

2.通过细节思考和写作练习,巩固学生们对本课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启发学生思维和帮助建立语言思维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思考,对于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这个主题有了新的了解和体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需充分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能力,鼓励他们多做思考和模仿练习,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一、教学目标1.了解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阅读课文和实地观察,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安全的重要性,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造屏障”的作用和意义。

2.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造屏障”为什么是安全的保护措施。

2.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看图说话法2.课文阅读法3.实地观察法五、教学过程1.自由观察附近的环境和场景,菜市场、公园、校园等,让学生发现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2.学生通过观察列车上的“人造屏障”,发现它是如何保护乘客的安全的,有哪些作用。

3.阅读课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第一段,了解“人造屏障”的作用和意义。

4.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和探讨,如果没有“人造屏障”,列车上的乘客会面临哪些危险情况,以及如何使用“人造屏障”自我保护。

5.阅读课文第三段,“人造屏障”的性能和特点,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人造屏障”的作用和意义。

6.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碰到过的安全问题,以及自己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班级合理分组,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7.模拟列车上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人造屏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并记录下来。

8.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并协调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学生创造安全、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

六、教学评价1.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讨论,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实地观察等形式,检查学生对“人造屏障”的认识程度。

2.学生完成相关自我保护作业以及模拟演练,检查并评估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七、教学建议1.以实际场景为载体,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观察身边的安全问题,提升安全意识和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挥想象力,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课题: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4、感受澳大利亚人的文明和热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教学难点:熟读课文,学着灵活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屏障读词语。

图文理解:像屏风那样起到遮挡作用的东西。

2、列车上的“人造屏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1)交流预习的收获。

(2)完成填空:在墨尔本的轻轨铁路列车上(地点),十几位乘客(谁)在车厢一角背靠背站成一圈“人造屏障”,解决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

3、补充板书: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读题体会引号的意思。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造屏障”呢?我们也快快乘上这墨尔本的轻轨铁路列车,去感受一下这个动人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1、2节。

1、读读课文1、2节:进入车厢,你有什么感受?2、出示交流:“看上去虽然有些陈旧,但车厢内宽敞整洁,乘坐舒适快捷。

”————公共场所环境洁净,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这时是上班高峰,车上已是座无虚席。

见我们一行扶老携幼,乘客们纷纷起来让座。

”————车里人很多,但澳洲人是热情有礼,尊老爱幼。

板书:热情“乘客们要么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要么闭目养神。

偶尔有人交谈,也都压低嗓门,窃窃私语。

”————虽然车里人很多,但是车厢里安安静静,乘客们的言行举止很文明,文明素养很高。

3、依据学生交流,随机落实以下词句的理解,并指导朗读。

板书:文明高素养4、有感情朗读1、2节。

5、小结:简短的语言中,我们足以看到澳洲人的文明素养很高,他们有着多么良好的公民意识,人人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过渡:列车前进着,车厢内始终静悄悄的,可是小外孙却高声嚷嚷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三、学习3、4节,了解“撒尿危机”1、快速默读,交流中初步了解“撒尿危机”。

2、出示:三月的墨尔本,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人造屏障、骚动、众目睽睽”等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3、能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二、教学重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骚动、等词语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

三、教学难点1、展开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感受澳大利亚人民有着良好的公民意识,都能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四、教学准备1、老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试着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骚动”等词语的意思。

五、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介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2.今天,我们就来到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件事情。

板书课题:28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

理解“屏障”(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中的“人造屏障”是指什么?引号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课文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的轻轨列车时,()自发地用()帮助我们化解了()的事情。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情况。

(三)感情朗读,复述课文:1、学习1—2节(1)指读课文,1—2节说说自己从1、2小节中了解到什么?哪些地方看出?交流出示:陈旧宽敞整洁舒适快捷上班高峰座无虚席纷纷让座环境安静阅读书报闭目养神压低嗓门窃窃私语(2)请用上“虽然……但是……”;“要么……要么……”;“不是……而是”选择一个内容说说。

(3)有感情地朗读好1、2小节。

(4)澳大利亚人的文明素养很高,平时是这样,遇到特殊情况也是这样。

2、学习3—6节小组合作:(1)自读3—6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造屏障”呢?(2)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浪线划出“我”和女儿告诫、提醒、责备的语句;用直线划出小外孙变化的有关语句。

(3)品读这些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撒尿危机”。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说课稿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说课稿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说课稿《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第1、2节简要介绍了墨尔本的轻轨列车的车况及人们文明乘车的表现。

第3、4、5、6节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墨尔本的轻轨列车时,热心的澳大利亚人民自发地用“人造屏障”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的事情。

第5节集中描写了列车上的素不相识的澳洲人是怎样帮助我们的,主要写了一位金发女郎把新买的饼干从听子里取出,把空听子给孩子撒尿;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发动了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让小外孙站在“屏障”里撒尿。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

他们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能自主运用工具书来理解词语。

在本课的词语学习上,可引导学生学习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在学生们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理解重点句上。

教师可通过语言训练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语言训练的契机,可通过抓关键词复述课文片断、展开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重点部分,让更多的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一: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肆虐(nüè)、缓(huǎn)兵之计、众目睽(kuí)睽、人造屏(píng)障”中的带点字的读音要充分关注,尤其是“虐”的拼音要提醒学生注意,“ü”上的两点在这个音节中不能去掉,帮助复习拼音知识。

这几个字都比较容易写错,教学时应注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另外要指导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字的意思,然后再联系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列车上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背景,激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列车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在火车上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学生分享火车上的见闻,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列车上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但沟通与协调能力尚需加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在道德观念方面,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要教师通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质。
4.情感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5.作业设计与评价: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适时公布答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Βιβλιοθήκη 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大家觉得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课后实践:观察并记录在生活中遇到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事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共同感受道德的力量。

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的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的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列车上的人造屏障》的说课稿一、故事情节简介《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讲述了现代列车上的“透明墙”屏障如何避免了乘客在意外撞击事故中受伤的故事。

屏障是一项高科技装备,因为安装了智能感应器,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展开,形成一道隔离保护层,使乘客免遭伤害。

故事中,小明和母亲坐火车前往外地探亲。

小明在火车上发现了“透明墙”屏障,原来这是保护乘客安全的新式装备。

在途中,列车突然遇到了猛烈的撞击,车厢里的许多物品都被抛出来,但小明和母亲以及其他乘客却在“透明墙”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认识到科技带来的好处,明白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能够在心理上有所安慰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1. 阅读材料本篇教材是一篇小故事,主要是为了讲解什么是“透明墙”,以及它的作用和好处。

2. 教材目标本篇教材的目标是:1.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从中领悟到“透明墙”的作用和好处;2.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3.发挥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科学。

3. 教材特点1.本篇教材简单易懂,情节紧凑,生动有趣;2.通过故事来让孩子对科技有一个初步认知;3.引导孩子们体验生活,加深对安全的意识。

1. 教学重点1.认识“透明墙” - 安全装备的新技术,认识它的作用和好处;2.提升安全意识 - 学会如何保护自己;3.激发孩子科学探索的热情 - 拓展孩子的科学视野。

2. 教学目标1.能够口头描述“透明墙”的作用和好处;2.能够分析和评价上述科技产品;3.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以讲述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引入本课时的内容,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打开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说:“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每个车站都有一种叫做‘透明墙’的保护装备,让我们来听听这种安全装备是怎样帮助人们防止危险的。

”2.正文教师可以为孩子们阅读篇章,理解具体情节,引导孩子们认识科技的好处。

3.拓展教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其他的高科技装备,如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通过不同领域的科技造福人类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科技的认知,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学习科技。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39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若干个;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3、能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教学建议】1、本文第1、2节简要地介绍了墨尔本的轻轨列车的车况及人们文明乘车的表现。

第3、4、5、6节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墨尔本的轻轨列车时,热心的澳大利亚人民自发地用“人造屏障”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的事情。

文章脉络清晰,故事情节生动,很适于训练学生口头复述的能力。

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将课文3、4、5、6节的内容复述出来。

为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将“肆虐、缓兵之计、面红耳赤、骚动、急中生智、众目睽睽、人造屏障”这几个词语出示,让学生读好这些词,尤其要指导读准“众目睽睽”一词;并说说“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人造屏障”在文中的意思;接着可以让学生抄写一下这几个词,注意正确书写“肆虐..、..、缓.兵之计、骚.动、众目睽睽人造屏.障.”中的带点的字。

然后,让学生在复述课文时要用上这些词语。

学生可以简要地复述课文,也可以详细复述课文,在练习时不必强求,但都必须用上前面出示的这些词语,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的词语进行复述是复述课文的一个好方法。

另外,在交流复述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议议:在生活中,哪种场合下用简要复述比较合适?哪种情况下用详细复述比较好?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采用哪种复述的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想要吸引听众,牢牢抓住听众的心,而时间也允许,就可以绘声绘色的详细讲述;而时间有限,别人也只需要大致了解事情的经过,我们就必须简明扼要把事情讲清楚。

因此,教师不仅要注意根据课文的特点,借助课文训练学生的口头复述能力,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学生实际:
本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也基本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能通过预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的互动中,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体会。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初始资源,进行有效地推进和提升。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和掌握了一些简要复述课文的方法。在本课中,教师重点训练学生运用“围绕总起句,抓具体事例”的方法进行简要复述。简要复述是四年级的一个难点,虽然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但他们概括的能力不是很强,复述时较啰嗦,不够简练。在本课中,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围绕总起句,抓事例中主要人物和关键要素”的方法进行简要复述。帮助学生建立简要复述的方法结构,力求给予每位学生练习说话的机会,借助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钟热身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通过学生交流,拓展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激发对课文学习的求知欲。
一、
欣赏导入,整体感知
1、媒体出现墨尔本的图片资料。
2、揭示课题。
板书: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3、理解“屏障”“人造屏障”
4、借助课题,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欣赏墨尔本的一些图片
阅读一些介绍的文字
指名读课题
齐读课题
指名交流
指名读相关句子
指名交流
通过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对墨尔本有一个感官上的初步认识。
通过交流,指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既能从中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又可以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呈现学生的初始起点,便于资源的捕捉和推进。
二、
研读文本,简要复述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

3.感受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屏障指名读提问:什么是屏障?在哪里见到过屏障?2.板书:人造齐读提问:“人造屏障”什么意思?3.出示课题,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是什么?为什么要人造屏障?课题中为什么要加引号?)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

再读课文,用直线画出直接描写“人造屏障”的句子。

3.媒体出示句子:说着,他发动了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一圈“人造屏障”。

(1)指名读。

(2)质疑:如他是谁?为什么要背靠背?等(3)随机理解“众目睽睽”。

4.过渡:原来这儿的“人造屏障”就是几十位乘客为遮挡一个小男孩撒尿而围成的人墙。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那一群陌生人给我们带去的感动吧。

三研读课文:(一)学习3-5小节,体会澳洲人的热情。

1.自由读3-5小节,找找描写小男孩“撒尿危机”的内容2.生交流,结合媒体出示句子(1)这时被小便憋得面红耳赤的小外孙,索性哭鼻子了,耍脾气地高声嚷了起来:“妈咪,我熬不住,我要撒尿啦!”A 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危机”?B 结合有关词语,有感情朗读句子。

(2)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

”提问:开始小男孩还强忍着,后来为什么突然哭鼻子,还耍脾气大嚷呢?A 结合理解“俗语说‘饥饿可忍,大小便难熬’”;了解什么叫俗语;找找文中还有没有俗语,出示俗语小知识。

B 理解“缓兵之计”。

3.指导朗读(1)读好小男孩前后两次的话(指名读,男生读)(2)与同桌分角色读妈妈与小男孩的对话,根据提示语,读出相关的语气。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设计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舒适快捷、济济一堂、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解并描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3、能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忱和文明。

二、教学重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复述课文。

三、教学难点1、绽开合志向象,创建性地复述课文。

2、感受澳大利亚人民有着良好的公民意识,都能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四、教学打算1、老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试着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五、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体现一个城市人民的整体素养,大家知道文明素养是指哪些吗?学生沟通。

(公共场所主动帮助须要帮助的人:让座、耐性热忱回答询问;友善对待外来人员;爱惜绿化、遵守公共秩序……)2.今日,我们就来到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件事情。

板书课题: 28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齐读课题3.学生质疑。

可能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屏障”?“人造屏障”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造屏障”?为什么打引号?……)4.沟通:通过预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剩下的问题在后面的学习中一一解决。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本文1、2节简要介绍了墨尔本轻轨的(车况)和(人们文明乘车的表现)。

3—6节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墨尔本轻轨列车时,(热心的澳大利亚人民)自发地用( “人造屏障” )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 )的事情。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说课稿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说课稿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列车上的“人造屏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文第1、2节简要介绍了墨尔本的轻轨列车的车况及人们文明乘车的表现。

第3、4、5、6节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墨尔本的轻轨列车时,热心的澳大利亚人民自发地用“人造屏障”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的事情。

第5节集中描写了列车上的素不相识的澳洲人是怎样帮助我们的,主要写了一位金发女郎把新买的饼干从听子里取出,把空听子给孩子撒尿;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发动了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让小外孙站在“屏障”里撒尿。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

他们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能自主运用工具书来理解词语。

在本课的词语学习上,可引导学生学习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在学生们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理解重点句上。

教师可通过语言训练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语言训练的契机,可通过抓关键词复述课文片断、展开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重点部分,让更多的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一: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肆虐(nüè)、缓(huǎn)兵之计、众目睽(kuí)睽、人造屏(píng)障”中的带点字的读音要充分关注,尤其是“虐”的拼音要提醒学生注意,“ü ”上的两点在这个音节中不能去掉,帮助复习拼音知识。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设计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设计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3、能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懂得做人要真诚、热情,要与人为善。

二、教学准备1、老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对课题质疑,并试着解疑;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课时:二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练习复述。

2.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懂得做人要真诚、热情,要与人为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今年又是奥运年,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呢?学生交流。

2.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件事情。

出示课题: 28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1. 通过预习课文,你们了解了主要内容,现在能不能看着提示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吗?完成填空:课文介绍了墨尔本轻轨的( )和人们( )的表现。

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墨尔本轻轨列车时,( )自发地用( )帮助我们化解了( )的事情。

2. 小结板书: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文明澳大利亚人———————————→ 小外孙(撒尿危机)化解三、感情朗读,复述课文:师:下面我们要来深入了解这个故事,,进一步完成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1. 学习1—2节(1)(出示插图) 男女生读 1、2节,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澳洲人非常文明?交流,(词语翻红):陈旧宽敞整洁舒适快捷上班高峰座无虚席纷纷让座环境安静阅读书报闭目养神压低嗓门窃窃私语(2)这里有三组关联词,用上它们说说1、2节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体现一个城市人民的整体素质,大家知道文明素质是指哪些吗学生交流。

(公共场所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座、耐心热情回答询问;友善对待外来人员;爱护绿化、遵守公共秩序……)2.今天,我们就来到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件事情。

板书课题: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

可能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屏障”“人造屏障”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造屏障”为什么打引号……)4.交流:通过预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剩下的问题在后面的学习中一一解决。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本文1、2节简要介绍了墨尔本轻轨的(车况)和(人们文明乘车的表现)。

3—6节生动地叙述了我们在一次乘坐墨尔本轻轨列车时,(热心的澳大利亚人民)自发地用(“人造屏障”)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的事情。

(三)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学习1—2节
(1)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从1、2小节中了解到什么?
学生交流:澳洲人非常文明。

哪些地方看出?
交流出示:
陈旧宽敞整洁舒适快捷
上班高峰座无虚席纷纷让座
环境安静阅读书报闭目养神压低嗓门窃窃私语(2)有感情地朗读好1、2小节。

说明:多让学生个别读一读,感受安静文明环境,让其身临其境。

(3)请用上“虽然……但是……”;“要么……要么……”;“不是……而是”选择一个内容说说。

(4)根据所出示的词语连起来复述课文1、2节。

说明:先让学生运用关联词选择一个内容说说,再根据所出示的词
语连起来复述,由易到难,设置坡度。

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澳洲人的文明素养很高,他们有着多么良好的公民意识,人人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5)澳大利亚人的文明素养很高,平时是这样,遇到特殊情况也是这样。

2、学习3—6节[-=
(1)指名读3—6节,思考:课文中的“人造屏障”是指什么?
(“人造屏障”是由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一圈。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造屏障”呢你能不能说说原因。

(为了帮助要撒尿的小外孙解决燃眉之急)(3)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默读3—6节,用浪线划出“我”和女儿告诫、提醒、责备的语句;用直线划出小外孙变化的有关语句。

交流出示:我见小外孙上了列车后时不时地拉开易拉罐喝着,就告诫说:“你这样喝个不停,万一小便急了怎么办”
女儿也提醒他说:“外公说得对,轻轨列车上是没有厕所的。


“啊呀!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

”女儿责备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看你到哪里去小便。


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


这时被小便憋得面红耳赤的小外孙,索性哭鼻子,耍脾气地高声嚷了起来:“妈咪,我熬不住,我要撒尿啦!”
(4)品读这些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撒尿危机”。

说明:以解决危机为课文重点,抓住“告诫”、“提醒”、“责备”等提示语指导朗读,围绕文明习惯指导教学。

同时读好小外孙变化的语句(悄悄——面红耳赤——高声嚷),体会“撒尿危机”。

(5)小外孙的这声嚷嚷,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掷了一块石头,原本静悄悄的车厢,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骚动”一词与前文的哪个词语相呼应(第二小节中的“安静”),“骚动”是对安静环境的破坏,进而转为“牵动”,牵动什么齐读第5节[小学教学设计网] 说明:文章告诉我们一种文明的习惯需要大家来维护,课文前两节渲染一种习惯,联系上文,有一个词很重要——“安静”,与“骚动”相呼应,“骚动”是对安静环境的破坏,进而转为“牵动”,牵动什么文明的状态下解决困难。

不光是解决危机,所做的都是维护文明的习惯。

(6)展开合理想象填空并复述:
面对小外孙吵着要撒尿,有的说:“()”有的说:“()。

”还有的说:“()。


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

一位金发女郎,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谁,怎么做)……
说明: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口头复述的训练,是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再创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7)复述方法指导。

像刚才这样的复述,我们称之为详细复述。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详细复述,能吸引听众,牢牢抓住听众的心。

而在时间有限,别人也只需要大致了解事情的经过。

我们就需要简明扼要把事情讲清楚。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复述方式。

(四)总结交流:
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墨尔本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城市。

”不仅仅是因为它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更因为它充满了人情味,时时让人感到温馨。

在商店里、在车站、在路上,随处可见的是微笑。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