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后结构助词“地”的使用

合集下载

工作心得:法律语言中助词“的”、“地”、“得”的使用区别

工作心得:法律语言中助词“的”、“地”、“得”的使用区别

工作心得:法律语言中助词“的”、“地”、“得”的使用区别“的”、“地”、“得”三字念“de”(轻声)时,都可以作为结构助词,用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中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它们之间的使用区别本是语言常识,但是当前在公文写作和各类媒体中使用错误的频率却很高。

本文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为例证,分析三者在法律语言中存在的表述和使用差别。

一、法律文件中“的”、“地”、“得”的使用就单个汉字而言,在新华字典里,“地”字有2个读音,分别是“di”(去声)、“de”(轻声),轻声“de”仅有结构助词一个义项。

“得”字有3个读音,分别为“de”(阳平)、“de”(轻声)、“dei”(上声),轻声“de”也仅有结构助词一个义项。

“的”字有3个读音,分别为“di”(阳平)、“di”(去声)、“de”(轻声),而轻声“de”有两个义项,除作为结构助词之外,还有常见的用法即作为代词使用,如在阐释一罪或无罪的多种情形时,多用“的”字的代词表达形式,如刑诉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同为结构助词,在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字出现次数最多,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轻声“de”都是作为结构助词,以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为例,“的”字共出现了1168 次,作为结构助词有889次,“地”字出现了38次,作为结构助词有6次,“得”字出现65次,作为结构助词有0次。

(下文中如未说明,出现的“的”、“地”、“得”都是指结构助词)二、“的”、“地”、“得”的常见错误使用在公文写作和各类媒体中经常出现“的”、“地”、“得”三字之间使用混淆不清的问题,甚至出现以“的”字贯穿全文,从不区分“的”、“地”、“得”的现象,这里将几种常见的错误列举如下,希望引起注意,并有效避免错误的出现。

朝鲜语状语词尾“■”与汉语结构助词“地”之比较

朝鲜语状语词尾“■”与汉语结构助词“地”之比较

词“ ” 地 在各 自的语 言中又 都是典 型 的状语标 志 。它
朝 鲜语 的状 语 词 尾 “1 在 汉语 中经 常对 应 于 结构 助 词 “ ” 7” “ ” 7” l 地 。“1 与 地 的主 要 功 能是 , 前 面 的成 分 结 合 以 后 成 状 l 与 语, 并修 饰 其 后 的 谓 词 性 成 分 , 是 它 们 的 共 同特 点 。 它 们 的 不 同点 是 “ ” 能 用 在 谓 词 性 成 分 之 后 , “ ” 可 以 这 只 而 地 则 用在 谓 词 性 成 分 和 体 词 性 成 分 之 后 , 者之 间 有 一 定 的对 应 规 律 。 两
母 亲 用 干 涩 的
直是朝 鲜语 教学 ( 针对 母语 为汉 语 的外 语 教学 ) 指
和朝 汉翻译 等应 用 领域 要解 决 的一个 重要课 题 。
州” 对应 于“ 固执 地 ” 在 例 ,
在朝 鲜 语 句 子 中 , 一般 靠 词 尾 基本 上 就 能判 断 出一个 语 言成 分 与 其 他 语 言 成 分 的语 法 关 系 。 比 如 , 鲜语 的状 语词 尾 “ , 的主要 功能 是 与前 面 朝 州” 它 的成分 结合 以后 成状 语 , 修 饰其后 的谓词性 成分 。 并
( ) 叫q 1q 丑
4. ①
典型 的粘 着语 , 汉 语 则 属 于孤 立 语 。朝 鲜 语 是 形 而
态变化 比较 丰富 的 语 言 , 语 法 意 义 主要 是 靠 丰 富 其 的词尾系 统来 表示 , 汉 语 则 缺 乏严 格 意 义 上 的形 而
州 巷 世鼍 鼍 o 奴 1
这是 它们 的共 同特 点 , 以经 常形 成 朝 汉 语 的 这种 所
对应关 系 , 但两 者 之 间 也有 一 些 区别 。本 文 的 主要 目的在 于先指 出 它们 之 间 的异 同 , 后 在 此 基 础上 然

“的、地、得”用法

“的、地、得”用法

主谓宾与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在主宾前,谓语前状谓后补,的定地状得后补,这些标志要记清。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日常工作中,常会有人提到“的”“地”“得”用法的问题,不少学生对“的、地、得”用法也是含糊不清,乱用一气,作业自然会在“的”“地”“得”用法上出错,并且屡改屡犯。

大家都知道,“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各不相同。

一、“的、地、得”用法记忆小窍门——“的、地、得”用法口诀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记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组用法口诀供大家参考。

(一)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二)“的、地、得”快板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词都读de.作文写话用不准,朗读往往会念错。

有趣的活动、绿的树,活动是事,树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们都记着。

认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动作。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

你会正确使用“的”“地”“得”吗?在普通话里,“的、地、得”用作助词时都念轻声“de”,但在书面语言里必须写成三个样子,写法截然不同,不少同学难以区分它们,使用时往往会张冠李戴。

很多老师在教同学们分辨这三个“de”的用法时,可能会告诉大家,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可同学们对“定语”“状语”“补语”这些过于抽象的专业术语并不能完全掌握,所以当再次碰到这三个“de”时仍会搞混。

那么,有没有通俗易懂的方法可以使同学们快速辨别“的、地、得”的用法呢?其实是有小窍门的。

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三个“de”的典型例子分析:1.早上,我小心翼翼“de”(地)把鸡蛋放进装满泡沫的盒子里。

解析:“de”字后面“把鸡蛋放进装满泡沫的盒子里”是一个动作的过程,表“干什么”,所以应该用“地”。

2.玉兔趴在草地上,耳朵竖“de”(得)长长的,眼睛瞪“de”得大大的。

解析:玉兔耳朵竖着,眼睛瞪着,后面“长长的”“大大的”表程度——“怎么样”,所以应该用“得”。

3.自由自在“de”(的)小蝌蚪在小溪里游来游去。

解析:这里“de”字后面“小蝌蚪”是名词,表“什么”,所以应该用“的”。

4.小蝌蚪在小溪里自由自在“de”(地)游来游去。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和上一题相似,但这里“de”字后面“游来游去”是一个动词,表“干什么”,所以应该用“地”。

5.小朋友们聚在一起,像是热烈“de”(地)谈论着什么,谈“de”(得)不亦乐乎。

解析:第一个“de”字后面跟“谈论着什么”,“谈论”是一个动词,表“干什么”,所以用“地”。

第二个“de”字后面跟“不亦乐乎”,“不亦乐乎”是用来修饰谈论的程度,表“怎么样”,所以应该用“得”。

6.蔚蓝色“de”(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解析:这句中“de”字后面的“海洋”是个名词,表“什么”,因此该用“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下面非常易记的口诀:三个de,怎么用,看看后面跟的啥。

语法及“的地”用法

语法及“的地”用法

语法及“的地”用法细解1、事例:钥匙“啪”地一声就断了。

解析:这里必须用“地”字。

就如同:某人“啪”地一声砸断了砖头。

前者表达“断”这个动词的状态(状语),后者表达“砸”这个动词的状态(状语),总之判断为用作动词状语功能的助词,都得用“地”,也可以理解为,状语之后,都得用“地”。

“钥匙”是主语,“断”是谓语,“‘啪’地一声”是状语。

状语:用在谓语前,用来修饰谓语的部分。

谓语:一般为动词,如“他吃饭”,“吃”就是谓语,“他”是主语,“饭”是宾语。

2、有些貌似状语,实为定语后面的助词,需要辨别。

比如:“我们一定要给予狠狠的打击”“打击”二字看似是动词,实则已经被名词化了,在句子中作为宾语出现。

前面的修饰词及助词就已经成为定语,凡定语的助词都要用“的”。

“给予”是谓语。

“狠狠的”是定语。

定语:用于名词前,修饰名词,无论这个名词是主语还是宾语。

3、事例:真的很喜欢。

解析:这里必须用“的”,这里省略的判断词“是”或者“不是”,判断词相当于等号或者不等号,所以其前后的语法成份全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质的词组。

所以“真的”就成了一个相当于名词“的”字结构。

在口语中,省略主语或者省略谓语的句式比较多,却不影响交流,因而进入书面语也是允许的。

判断词句子的谓语,正是判断词自身,所以判断词前面的成分再复杂都可以统称为主语,判断此后面也都可以统称为宾语。

4、补语:在谓语之后修饰谓语。

5、许多所谓名词有时以“的字结构”来充任。

如:爱学习的就容易考上最棒的。

解析:“爱学习”本身是个动宾词组,加上“的”字就变成了一个相当于名词“的字结构”,也就是和“的”字组合而成的相当于名词的结构,可以当做名词使用。

后面的“最棒的”也是名词,只不过是做了宾语。

“爱学习”可以相当于某学霸,“最棒的”相当于清华北大之类的学校。

再如,红的最好吃,裂了口的有毒。

里面“的字结构”无论复杂还是简单,全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名词,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宾语。

“的”“地”“得”

“的”“地”“得”

按:可能很多人都记得,早些年,“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区分很细,比较典型的说法是定语后面用“的”,状语前用“地”,补语前用“得”。

这种区分一度很流行,许多人把它们当作讲课的好材料。

可是,这种情况在1984年出现了变化。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公布。

在这个提要中,把结构助词“的”“地”合为一个“的”字,这个规定随后在中小学课本里得到实施。

在此之前,较早提出将两个字合并的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始作俑者!),他的理由是,这两个字并没有区分意义的作用,而且,的地不分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小而顽固的问题”。

但是,也有不少人提出不同意见,反对合并。

因此,在《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里,对这两个字的合并专门强调了一下,声明不是硬性规定,首先,是提倡不分,但愿意分的尽管分,这就是说,提倡合而为一,不愿合的你还按原来的分开用也行。

从那以后,报上对这两个字就不再特别要求了,大家看报上不分了,也就跟着松下来了。

不过,我要告诉各位学子,你写出来的文字,许多情况下是给比你年长的专家、领导看的,而这些专家、领导,在语言方面,都受过良好的训练。

若他们看到你写的材料,连“的、地、得”都分不清,他们会认为你做事不认真,基本功太差。

他们一生气,后果就很严重。

百家会诊编者附言(结论)本次讨论,众说纷纭,头绪比较多。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的”“地”问题的复杂性。

在众多的观点中,我们想清理出几条可作为“公约数”的原则,作为运用“的”“地”的实用指南。

1.“的”“地”分工比不分要好,利于表达的精密化。

2.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肯定用“的”。

3.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不一定用“地”。

4.充当谓语的状中结构,中心语是动词的,基本上用“地”,极少用“的”;中心语是形容词的,有的用“的”,有的用“地”(程度副词作修饰语的大多用“的”)。

5.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原“状中结构”(是否已经转化为定中结构暂不作结论),倾向于多用“的”少用“地”。

浅谈结构助词的读音意义搭配功能和应用

浅谈结构助词的读音意义搭配功能和应用

浅谈结构助词的读音意义搭配功能和应用结构助词是汉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语法成分,它在句子结构中扮演着连接词语、衔接句子、调节语气和语调等多种功能。

在汉语学习中,结构助词的掌握和应用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结构助词的读音、意义、搭配、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浅谈,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结构助词的读音结构助词作为汉语中的语法成分,读音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在汉语中,结构助词的读音通常是轻声读,在口语表达中很少会重读结构助词,这是因为结构助词通常用来连接词语或者调节句子语气,重读会使语言显得拖沓和不自然。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读者应该尽量保持结构助词的轻声读音,以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

结构助词在句子结构中起着连接词语的作用,衔接句子的作用和调节语气的作用,因此有着丰富的意义。

结构助词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和连贯,能够将各个词语或句子段落连接在一起,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完整和准确。

结构助词还可以调节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情色彩。

结构助词在语法上有着一定的规范和搭配,比如“了”、“的”、“地”等结构助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搭配规律。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读者需要了解每个结构助词的搭配规则和用法,才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结构助词。

“了”结构助词通常用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者发生过,而“的”结构助词则通常用于修饰名词,表达名词的属性或者特征,“地”结构助词则通常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使其成为状语。

了解结构助词的搭配规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这些结构助词,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结构助词在汉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在所有的句子结构中都会出现结构助词的使用。

在阅读和听力理解中,掌握结构助词的应用规则是理解和理解语言内容的重要基础。

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正确地使用结构助词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读者需要注重结构助词的应用,不断积累和巩固结构助词的使用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意义及用法

浅谈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意义及用法

浅谈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意义及用法作者:杨世君来源:《出版参考》2017年第03期摘要: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书稿中经常存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问题,编辑在修改时也会遇到一些困惑,有时甚至编辑自己也弄不清该用哪一个,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本文梳理了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意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位置,以及用法区别,并针对一些典型的例句,讲解它们的用法及容易混淆的地方,旨在通过这样的总结分析,共同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提高编校质量。

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错用问题比比皆是;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例行的图书质量抽查中,被抽查图书存在结构助词“的、地、得”用法错误的也不占少数。

看似人人都会用的“的、地、得”,在编辑加工实际工作中却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惑。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下梳理。

“的、地、得”三个字据《现代汉字学》统计,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

其中“的”字位居全部汉字的榜首。

结构助词“的、地、得”这三个字在现代汉语中都读“de”,所以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它们的读音是没有区别的。

可是,当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时,就容易把它们搞错。

事实上,它们在书面语中各自有各自的位置,不能“站错队”。

一、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意义1.“的”的语法意义结构助词“的”的基本的语法意义是定语的标志,用于“定+中”结构的名词性短语中。

如“我的书”“漂亮的衣服”等。

除此之外,结构助词“的”字还有其他用法:其一,“的”字短语,即附着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主谓短语等之后组成的短语。

“的”字短语也是名词性的。

如“今天的”“他的”“绿的”“走着的”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定+中”结构的省略式。

其二,煞尾词“的”,煞尾词“的”一般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肯定、疑问、否定的语气。

如“这件玉雕作品是用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的”,等等。

另外,煞尾词“的”也可用在某些词组后,表示某种情况、原因,以及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等。

助词“的”“地”“得”用法与区别综述

助词“的”“地”“得”用法与区别综述

助词“的”“地”“得”用法与区别综述【摘要】助词“的”“地”“得”在生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正确用法。

通过对汉语中常见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进行考察,本文综合概述了这三个动词的使用方法和区别,从而更好地将它们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中。

【关键词】助词;“的”; “地”;“德”;用法;区别【引言】平均每一百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左右。

这三个字在普通话里都念轻声“de”,在词语和句子中却是各有各自的使用规则,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或者加工文稿时应该注意推敲,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该不该用结构助词,该用哪个结构助词,做到用得合适,准确。

一、结构助词的用法(一)结构助词“的”“的”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且用法相当纷繁,然而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和一般语法书上都少有专题的系统论说,据此,对于结构助词“的”的主要用法做比较系统归纳,以期对其使用更自觉,更理性。

1.“的”用在定语后面定语是修饰、限制名词、代词(中心词)的一种句子成分,常由形容词、名词、代词、数量词或词组与其后的“的”字所构成,这是结构助词“的”最常见的用法,从其所构成的词语或句子及其所发挥的功能来区分,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1)“的”所构成的定语与中心语是修饰关系。

这是程业倩,郑振勤等人士共同认可的,在此类词语中,“的”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其形容词性,例如:铁的纪律/美丽的风光/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的”所构成的定语与中心语是领属关系,曹玉婷、刘雪梅等人士也认可这种观点。

在此类词语中,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和词组和“的所构成的定语”,对中心词的领属起限制作用。

例如:我的祖国/党的作风/人性的真实。

2.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由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所构成的句子比较常见,它或者代替某种人或物,或者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这类句式常见句式有以下几种(1)代替一种(或一类)人或事物。

例如:我们是看热闹的/这些产品都是合格的/在办公室里的人倒是不少,但有忙的,有闲的(2)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

结构助词知识点总结

结构助词知识点总结

结构助词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结构助词结构助词是指在句子中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虚词。

结构助词通常没有独立的词义,但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它可以用来表示主谓关系、宾补关系、状语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

结构助词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句子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结构助词,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二、结构助词的分类结构助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常见的结构助词包括了“的”、“地”、“得”、“着”、“过”、“了”等。

下面就对这些结构助词的具体用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的:表示定语关系,连接名词和修饰名词的成分。

比如“红色的花”、“漂亮的衣服”等。

2. 地:表示状语关系,连接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与其它成分。

比如“快乐地笑”、“轻轻地走”等。

3. 得:表示补语关系,连接动词或形容词与补语成分。

比如“跑得快”、“笑得开心”等。

4. 着:表示动态关系,连接动词或形容词与其它成分。

比如“写着信”、“开着车”等。

5. 过:表示经历关系,连接动词与经历的动作或状态。

比如“吃过饭”、“做过功课”等。

6. 了:表示完成关系,连接动词与已经完成的动作或状态。

比如“吃了饭”、“看了书”等。

除了上面列举的结构助词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结构助词,它们的使用规范和用法也各有侧重。

需要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多加注意和理解。

三、结构助词的语法功能结构助词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语法功能。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结构助词的语法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示关系:结构助词可以帮助我们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宾补关系、状语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结构助词,我们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关系。

2. 表示语态:结构助词可以帮助我们表示动作的进行、完成或者经历,从而反映动作的语态变化。

比如“写着信”、“写了信”、“写过信”等都表示不同的语态。

3. 表示修饰:结构助词可以帮助我们表示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修饰关系,从而丰富和扩展了句子的表达能力。

2024版(完整版)《的地得的用法》

2024版(完整版)《的地得的用法》
2024/1/30
在某些固定短语或成语中,“的”、“地”、 “得”的用法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 语境进行理解和运用。
23
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演变,“的”、“地”、“得” 的用法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它们在汉语中的基本功 能和作用将保持不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的”、“地”、 “得”等汉语虚词的研究将更加深入,相关语料库 和数据库的建设也将更加完善,为汉语教学和研究 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02
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注意观察 和体会优秀作品中“的”、 “地”、“得”的使用方法和技 巧,加以借鉴和学习。
03
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渐提高 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
2024/1/30
17
05
实际应用场景举例与讨论
2024/1/30
18
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024/1/30
小说、散文等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地”和“得” 来描绘场景、刻画人物和表达情感,如“蓝蓝的天空”、“飞 快地奔跑”、“高兴得跳起来”等。
(完整版)《的地得的用法》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引言 • “的”、“地”、“得”基本概念及区别 • 常见错误类型及案例分析 • 正确使用技巧与方法指导 • 实际应用场景举例与讨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2024/1/30
01
引言
3
目的和背景
2024/1/30
解决语言使用中的实际问题
作为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 示领属或修饰关系。例如:“我的书”、 “红色的苹果”。
作为结构助词,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 示修饰或限制关系。例如:“快乐地唱歌”、 “认真地学习”。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分与合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分与合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分与合摘要:结构助词“的”、“地”、“得”常有写成“的”的情形,近年来这种情形更多。

本文从“的”、“地”、“得”的来源考究及其用法入手讨论“地”、“得”与“的”在当代社会不能合并的原因,并对“的”、“地”、“得”在未来是是否有可能合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结构助词;习惯;分合;歧义;语境1、引论的、地、得都是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常用在名词之前;“地”是状语的标志,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前;“得”是补语的标志,常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后面。

一般情况下这三个字分写没有很大的困难。

但由于汉字兼类现象多,有时词性难以确定,这就带来了因看法不一致而引起争议。

“的”和“地”在理论上容易区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可能产生困难。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中就全部用“的”,一些现代作家也经常混用二者,如茅盾《春蚕》中:“荷花说着就大声的笑起来”,“那边远远地一簇房屋”等。

吕叔湘在《关于“的”、“地”、“得”的分别》一文中说:“这种分别是不是必要?可不可以只写一个‘的’?”(《语文杂记》51页)这种合用或混用似乎并未引起意义的误解,是否能够不分?“的”和“得”原先并不同音,后为同音,混用也就开始了,同时在理解和运用上产生了分歧。

如“看你说的(得?)!”一类的句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认为应用“得”,因为这是结果程度补语在一定语境中的省略;而在实事实上我们常常用“的”,如:“看你胡涂的”、“瞧你说的”。

吕叔湘认为大多数场合下用“得”或“的”不会引起误会,但在有些地方却会产生歧义,例如“这些花儿画得好看”不同于“这些花儿画的好看,(真的并不好看)”,“这两个花瓶小得有意思”不同于“这两个花瓶小的有意思,(大的不怎么样)”,所以维持两种写法还是值得的。

但如果把这两个句子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去是否还会有歧义?合和分孰利孰弊?合利大还是分利大?这些恐怕都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2、“的”、“地”、“得”分合2.1“的”、“地”、“得”的用法分析2.1.1“的”的用法分析2.1.1.1句法功能从句法功能看,“的”用在定于短语中的中间起连接作用,但所连接的成分各不相同。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

姓名:陈氏玉莲班级:国际汉语秋班结构助词“的”摘要:结构助词“的”的用法一般用在名词性成分前,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定语。

留学生在学习“的”的用法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用“的”,什么时候不用“的”,什么时候可用可不用。

所以下面我们结合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的”的用法。

第一章:结构助词“的“的语序结构助词“的”用来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放在中心语前边。

在这里定语表示修饰,限制,性质,亲属的关系,定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主谓结构,短语;中心语一般是名词性词语。

结构形式:定语+“的”+中心语例如:我的书五万块的票他说的话有美丽又便宜的长衫第二章: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功能。

1.形容词做定语时1.1单音节形容词做定语时一般是用来描写,这时候定语和中心与通常不加“的”。

结构形式:单音节形容词+“的”+中心语例如:红花∕绿叶∕新课本∕旧课本∕好主意∕好学生...1.2单音节形容词做定语时有强调描写的作用或者含有比较的意义,这时候定语和中心语就可以加“的”结构形式:单音节形容词+“的”+中心语例如:好的主意∕新的课本...大的苹果是我的,小的苹果是你的。

1.3如果形容词前边有副词修饰,这时候必须加“的”。

结构形式:副词(很...)+形容词+“的”+中心语例如:很好的老师∕很大的房间∕很优秀的学生∕很漂亮的衬衣...1.4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

结构形式:双音节形容词+“的”+中心语例如:晴朗的天∕干净的水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通红的辣椒∕稀薄的空气∕粉红的脸...1.5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修饰名词,要用“的”。

例如:红红的太阳∕绿油油的小草∕整整齐齐的房间*注意:加“的”或不加“的”,有时也取决于上下文音节的协调与否。

有时为了避免“的”用得太多,在不致发生歧义的情晃下,“的”可以不用。

2.名词做定语时2.1一些单音词名词作定语必须加“的”。

例如:人的性格∕水的深度∕树的形状∕花的香味...2.2双音节名词做定语而中心语是单音节的,也常常加“的”。

浅析小学生混用“的、地、得”的原因及教学建议

浅析小学生混用“的、地、得”的原因及教学建议

浅析小学生混用“的、地、得”的原因及教学建议作者:朱璇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11期摘要:在现代汉语里,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频率极高。

因其本身不具备实在意义,只具有语法意义,并且读音相同,故而在书面语里容易产生混用的现象。

以本校三年级某个班学生的两次习作为案例,浅析三年级学生对“的、地、得”的使用现状,并试图找出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望引起同行对此类虚词教学的重视,共同促进汉语表达的规范化。

关键词:结构助词“的、地、得”;使用现状;原因;策略一、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意义及用法助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词。

结构助词作为助词的一个小类,既有助词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

本文以结构助词“的、地、得”为代表,分别阐述“的、地、得”的语法意义及用法。

(一)“的”的语法意义及用法“的”读轻声“de”,它是定语的标志,是定中短语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辅助性连接成分,如:定语的标志——的:我的衣服/经常迟到的学生。

“的”的最基本的用法是组成定语,构成的句法结构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名词。

例如:豪华的汽车,昨天的电影。

“的”除了最基本的用法,还有几种其他常见的用法:1.构成“的”字结构。

构成的句法结构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

例如:(1)你说的不对(2)贵的一个都没卖出去。

2.把句子变为短语。

构成的句法结构是:名+“的”+形/动,名+动+“的”+名。

例如:(1)经济繁荣→经济的繁荣(2)我炒菜→我炒的菜3.用在两组同样的动词中间,表示“有的……有的……”只用于已成为事实的情况。

如:他们走的走,逃的逃。

4.用在并列词语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例如:(1)明天就要上学了,书啊本的你都准备好了吗?(2)护照、机票什么的要放好。

5.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表示一种状态或情况。

例如:(1)大过年的,还去上班啊!(表示原因)(2)孩子们有说有笑的,很高兴。

开开心心的回家用的还是地

开开心心的回家用的还是地

“开开心心的回家”用“地”,因为回家是个动词,动词前面用提土旁的“地”。

“地”的结构特点也必须和它前面的词和词组构成一种特有形式来为它后面的动词服务,构成状动关系。

后面是名词的用“的”,如:开开心心的羊群。

后面是动词的用“地”,如:开开心心地跑开。

实词“的”,读dì,如:有的放矢。

这里的“的”是名词,目标的意思。

实词“地”也是名词,如:土地、地点。

的、地在结构助词口语中都读“de”,但是用法不同。

定语后面用“的”,如:良好的习惯、一望无边的平原。

状语后面用“地”,如:刻苦地训练、平平安安地回家。

开开心心回地家要用的是土也”地“,而不是白勺”的“。

原因如下:”地“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副词后缀,”的“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形容词后缀,也就是说带”地“的是副词,带”的“的是形容词。

所以由回家可知,回家是一个动词,动词要用副词修饰,而不能用行容词修饰。

此外,要清楚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

“的、地、得”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主要起着连接的作用,都读轻声“de”,发音上没有区别。

但是,在书面语使用中,它们是三个不同的字,一般来说,定语后面写作“的”,状语后面写作“地”,补语前面写作“得”。

“的、地、得”在汉语普通话词类中都属于结构助词,读作轻声“de”,但在书面语言中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用法。

“的”,它的前边一般是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起修饰、限制作用;后面多是表示人物、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

“地”,它的前边一般为形容词;起修饰作用,后面多为动词。

“得”,它的前边一般是形容词、动词;后面的词语多是形容词,对前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结构助词:的、地、得

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字短语。“的 ”字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可以作名词所能作的句子成分。

例如: ①那用鲜血浸染的石子,红的像红旗一样鲜艳, 黄的像阳光 一样灿烂,白的像云霞一样洁白。 (“红的”“黄的”“白的”分别 作主语)


②走在队伍前面的是张校长。(作主语)
③我是教书的。(作宾语) “的”有时附在词或联合短语后,表示“等等”“之类” 的 意思。例如“你去买些文具、日用品什么的”、“想办 法弄点糖儿、豆儿的”。
(3)得 “得”是补语的标志,表示“得”后面的 词或短语是补语。例如:
看得清楚 绿得可爱
建设得十分漂亮 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个”“得个”有时相当于“得”。例如: 玩了个痛快打得个落花流水
汉语中“体”的语法范畴
“体”
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 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 体是动词特有的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动作 进行的方式。
他从前爱过一个他决不应该爱的女人。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
谢谢观看!
(4)单字形容词前有副词修饰时名词前要加“的”。 例如:“很大的房子”,不能说成“很大房子”。 (5)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修饰名词,要用“的”。例 如:“红红的太阳”,不能说“红红太阳”;“绿油油的 小草”,不能說“绿油油小草”。 2.一般不用“的”的情況。 (1)短语的意义已经固定,两个成分結合得非常紧 密,中间一般不加“的”。例如:“汉语水平考试”,不 能说“汉语水平的考试”;“流行音乐”,不能说“流行 的音乐”,“高楼大厦”,不说“高的楼大的厦”。 (2)数量短语后不用“的”。例如:“一个苹果”, 不说“一个的苹果”。
结构助词“的”的使用 结构助词“的”一般用在名词性成分前,表示它前 面的成分是定語。在学习“的”的用法时经常会出現一些 問題,不知道什么時候用“的”,什么时候不能用“的”, 什么时候可用可不用。下面我们结合例子給大家介绍一下 “的”的用法。 1.必须用“的”的情況。 (1)表示事物的领属关系(即“谁的”“哪儿的”) 时要用“的”。例如:“我的书”,不能說“我书”; “小王的存款”,不能說“小王存款”;“这儿的东西” 不能说成“这儿东西”。 (2)动词作定语时要加“的”。例如:“说的话”、 “开展的活动”、“举的例子”。 (3)两个字的形容词或者短语修饰名词时要用 “的”。例如:“美丽的风景”、“干净而整齐的房间”。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

课题结构助词授课日期月日星期教学目标对结构助词的作用有一个了解掌握四个主要结构助词的用法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汉语结构助词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个结构助词的用法及位置多项定语、多项状语排序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汉语中有许多重要的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都要靠助词来完成。

有助词和没有助词意思完全不一样。

如:讨论问题讨论的问题通过简单的举例让学生有个直观的了解。

结构助词:把词语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具有某种句法结构关系的词组。

1.的:连接定语及其中心语我的书2.地:连接状语及其中心语认真地完成3.得:连接补语及其中心语高兴得跳了起来4.所:古汉语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所想的一、“的”1.连接定语与中心语:名、代、动、形、各种词组+的+名词2.名、代、动、形+的,组成“的”字结构,相当于名词,可以做主语或宾语。

●用在两个相同的动词或形容词之间,表示列举。

例:汉字写得不错,不过怎么大的大,小的小呢?大家说的说,笑的笑,开心极了。

●用在并列的成分后面:表示列举。

例:书呀本的他买了一堆。

●用在形容词短语后,或表状态形容词后,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对主语进行描写,加“的”充当谓语。

例:他的手冰凉冰凉的。

这孩子胖乎乎的。

●在对话中,用在“大+表时间的词语+的”格式里,强调某一环境特诊,表示对方的行为不适合这一环境特征。

例:大星期天的,还不休息呀!大冷天的,怎么穿这么少?●一般数量词作定语不用“的”,但有些数量词作定语,特别是重叠的数量词,应该用“的”。

例:两本书一年的时间一天一天的工作一道道的门●名词前定语的一般顺序:如果一个中心语有好几个定语,需要在定语后边加“的”,“的”的位置是:1)放在小句、主谓词组、动词及动词词组、介词词组的后边2)放在形容词词组、双音形容词的后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性状语与非描写性状语
1)描写性的状语:
①在语义上描写动作者的状语:
此类状语的作用在于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表情、姿态以及形之于外的心理活动,即此类状语所描写的一般是人可以感知的,多出现于文学作品。

主要有:
形容词(短语)激动、美滋滋、兴奋、愉快、很大方
动词(短语)犹豫、怀疑、踉踉跄跄、(像)…一样
固定短语热情洋溢、大摇大摆、兴高采烈
副词公然、暗自、偷偷、私自
此外,主谓短语也可以充任描写动作者的状语,如:
他脸色阴沉地说……。

②描写动作的状语:
此类状语作用是对动作的方式等进行修饰描写,主要由以下词语充任形容词(短语)快、彻底、仔细、草草、慢慢、积极
象声词淅淅沥沥、哗哗、呜呜、怦怦
动词(短语)来往、来回、不住、不停
数量(短语)一把、一勺一勺、三拳两脚
名词(短语)[历史、主观主义、大声、快步]
固定短语滔滔不绝、斩钉截铁、当面锣对面鼓
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一直、断然、忽然、陆续]
③两类描写性状语都包含形容词、动词及固定短语,但功能作用很不同:
②描写动作的,主要描写动作进行的方式、状况等;
我们到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

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①描写动作者动作时的心情、态度、姿态、表情等等。

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真的吗?”
小李尴尬地点点头。

他犹豫地问:“这个办法行么?”
其次可从结构上加以区别,描写动作的状语,有时可以变换成对动作的表述,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一般不能进行这样的变换;
小朋友热烈地欢迎我们。

---对我们的欢迎很热烈。

他把房间彻底打扫了一下。

—把房间打扫得很彻底。

他高兴地对我说。

≠他对我说得很高兴。

妈妈温和地看了女儿一眼。

≠看女儿看得很温和。

2)非描写性的状语:主要是从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目的等方面对句子、谓语成分或动词、形容词加以限制,无描写作用。

①表示时间:主要由时间词、副词和介词短语充任。

时间词:今天、上午、三点……
副词:已经、早、就、才、从来、永远……
介词短语:从…起…、自/打/在/从/于……
②表示语气和估计:主要由副词充任,如
明明、的确、难道、简直、幸亏、居然、偏偏、究竟、差不多、千万、何尝……
③表示目的、依据、关涉、协同:由介词短语充任。

[目的] 为/为了……
[依据] 按/据/由/照/依/拿/从/根据……
[关涉] 关于/就……
[协同] 同/跟/和/与……
④表示处所、空间、路线、方向:由处所词语和介词短语充任。

[处所和空间] 上、左边、屋里、地上、在/于/当……
[方向] 朝/向/往/照……
[路线] 沿(着)/顺(着)/打/从/通过/经(过)…
⑤表示对象:由介词短语充任,eg.
对/给/跟/和/于/照/为/同/替……
⑥表否定、程度、重复、范围、关联:由副词充任。

[否定]不、没(有)、甭、别……
[程度]很、十分、非常、更、最、特别。

有点儿、稍微、颇、太、还、比较……
[重复]又、再、还、重、也……
[范围]都、全、一概、净、只、就、仅仅、唯独、光、不过、统统……[关联]就、也、都、还、又……
状语后结构助词“地”的使用问题
一.非描写性的状语后一般不能用“地”。

第二天他起得很早。

(时间)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

(处所)
我们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着。

(目的)
大家对这个节目没有兴趣。

(对象)
观众的确喜欢这个节目。

(语气)
今天大家都来上课了。

(范围)
昨天不是星期二。

(否定)
双音节程度副词后一般不用“地”,但强调其修饰作用时可用“地”。

这个决定非常地英明。

小妹今天格外地高兴。

二描写性的状语绝大多数后边可以用“地”。

(一)描写动作者地一般都要加“地”。

1、形容词(短语)
她大方地伸出手来。

妈妈激动地说:“你太让我感动了”。

大家都在会场外静静地等待着。

2、动词(短语)
丈夫一见便吃惊地问:
老人抱歉地笑笑。

鸟儿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地停着。

3、主谓短语和固定短语
他声音肯定而坚决地说:
小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有时,描写动作的固定短语后也可以不用“地”,但将不再充任状语,整个句子成为连动句或两个分句(中间加逗号)。

我昏头昏脑地在街上乱走。

我昏头昏脑(,)在街上乱走。

老人无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老人无可奈何(,)回家去了
“像……似地”因已包含“地”,所以后面不再用“地”,“像……一样”后“地”可用可不用。

其他描写动作者的状语一般也要用“地”。

雪大片大片地往下落着。

他抓起电话,粗声大气地问:
(二)描写动作、状态变化的状语,用不用“地”,情况比较复杂。

多数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以及主谓短语、固定短语、象声词、数量短语,用不用“地”是自由的,一般情况下不用,加强其描写作用时才用。

1.形容词:作状语与形容词的音节有关。

单音节形容词后一般不能用“地”。

“真”作状语时为了加强描写作用可用“地”,“猛”作状语要用“地”。

多数双音节形容词可用“地”也可不用。

有的形容词总是描写已经发生的动作,后面要用“地”。

大夫清楚地写了两个字:手术。

他模糊地听见有人在喊他。

重叠式形容词表示已然动作时,一般用不用“地”也是自由的,如果被修饰的只是一个单音节动词,一般要用“地”。

她回身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大家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天。

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慢慢地问
形容词短语后一般要用“地”,但有的“很+单音形容词”用不用“地”都是自由的。

他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家人。

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
2.动词作状语后面用不用“地”一般是自由的。

拖拉机在田野里来回(地)奔驰。

老人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

有的不能用“地”,如“很少、很难”。

“不住、不停”以及动词短语后一般要用“地”。

有些双音动词修饰某些动词,形成了比较固定地组合,一般不用“地”,如“联合发表、补充说明”。

3. 固定短语一般用不用“地”都是自由的。

自上而下(地)动员按部就班(地)往下学
4.名词(短语)后一般要用“地”,“快步、大声”之类名词短语后不用“地”。

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我们头上。

总是形式主义地做事情。

护士快步走了过来。

5.数量短语后不用“地”。

几百人一下子涌出来。

重叠式数量短语用不用“地”都是自由的。

他一趟一趟(地)往家里提水。

6.多音节象声词后用不用“地”是自由地,单音节地一般用“地”。

咯咯(地)笑了起来
外面“砰”地响了一声。

碉堡轰地被炸开了。

7.充任描写性状语地副词后用不用“地”多数也是自由的,但以不用“地”为多。

单音节副词后不能用“地”,“亲自、亲手、亲眼”等副词后也不能用。

暗暗(地)得意逐渐(地)了解了对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