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离岸人民币场发展历程及展望

合集下载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一、引言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其中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主要枢纽地之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香港的金融业务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旨在探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从政策层面、市场需求和金融机构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1.1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包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融机构的离岸人民币业务等。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优势香港作为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连接点,具备了一系列优势。

首先,香港的法律体系和金融监管机构较为成熟和规范,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稳定的法治环境。

其次,香港的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国际金融业务经验和全球视野,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再次,香港与内地有较为紧密的经贸联系,这为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渠道。

三、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2.1 市场需求的引导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离不开市场需求的引导。

香港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境外企业在此设立亚太地区总部,随之而来的资金流动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此外,中国内地企业对境外投资和贸易往来的需求也推动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迅速增长。

2.2 银行体系的积极参与香港的银行体系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香港的银行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成本较低、流程较简化,同时也面对较低的市场风险,这使得银行积极参与。

其次,香港的银行拥有丰富的离岸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为市场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四、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挑战与机遇3.1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兼论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离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早期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解是:在境外某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的以本国法定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或交易标的,由非居民参与,不受母国金融监管规则和税制约束的资金融通市场。

19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离岸金融认识的不断深入,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1981年12月美联储授权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境内离岸金融市场(IBF, 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1]。

1986年12月,日本模拟美国的IBF,建立了东京离岸银行市场(JOM,Japanese Offshore Market),并把它作为支持日元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至此,“境外本币”已不宜作为区别离岸与在岸的标准,离岸不再等同于“境外”。

目前区分“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的主要标准已演变为:(1)是否实行比在岸市场更为宽松的监管规则;(2)是否实行有别于在岸市场的差别化的税收政策;(3)交易主体是否为非居民身份。

因此,有学者将离岸金融的定义修改为:“在立法上与国内监管体系相分离的金融活动”。

人们通常把离岸金融活动集中的中心城市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一般来说,早期形成离岸金融中心的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为了规避母国金融当局的金融管制;二是出于避税和节省成本的考虑而将某些金融活动从境内金融市场独立出来。

因此,离岸金融中心通常拥有比母国更为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和税收环境,资本进出更为自由。

1980代之后,离岸金融中心也被某些金融管制较严的国家(如日本)用来作为吸引国际资金和支持本币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二、全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早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1950年代末随着“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大量美元流入西欧;同时,前苏联及东欧等经互会国家吸取朝鲜战争中美国冻结中国在美全部金融资产的教训,将其美元资产由美国转存到西欧各国银行。

香港离岸市场

香港离岸市场

内地商业银行应把握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流通渠道日益拓宽的机遇,根据两个市场特点与价格走势,挖掘、培育客户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产品研发与市场分析,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在香港离岸市场建设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011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公布了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其中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相关政策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我们通过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给内地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了内地商业银行参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相关政策性建议。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生背景建立和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既是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支持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合作角度看,随着两地之间人员交往的日益增加和两地贸易投资的不断发展,香港地区人民币支付、兑换,及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资结算等需求日益旺盛。

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角度看,扩大流通范围、建立离岸市场、拓展回流渠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过程:首先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比重;其次是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保值增值方式,增强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最后是逐步拓宽离岸市场向内地市场的人民币回流渠道。

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优势。

一是香港是内地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内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1年前6个月,经香港地区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超过8000亿元。

二是香港既是内地企业重要融资平台,也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截至2010年末,中资企业上市公司市值11.9万亿港币,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57%;内地企业对香港直接投资近2000亿美元,约占内地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六成。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香港交易
所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人民币股票指数期货,并称之为“H股”。

在此基础上,2004年诞生了首只以离岸人民币(CNH)计价的债券,这也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端。

2007年,离岸人民币市场正式成立。

随着国际贸易逐步采用人民币结算,同时推出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包括银行存款、债券和外汇交
易等。

2010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通过授权,让香港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获得对境外机构合资企业(如大型
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监管的权力。

2011年,离岸人民币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银行业玩家开始加入市场,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并为客户提供离岸人民币跨境交易服务。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一大突破是2012年12月香港交易所开通人民币股
票市场,允许大陆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

此外,中国人民银
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还签署了“跨境人民币贸易支付备付安排”,为
跨境贸易提供离岸人民币清算和结算服务。

随着中国对海外市场的开放和全球贸易的增长,离岸人民币市场
不断发展与壮大。

201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金融对外开放的新政策,
扩大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投资范围,吸引更多国际机构和投资者参与。

同时,中国人民币被纳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进一步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

我们相信,未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将继续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全球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一、引言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一直以来在国际金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逐渐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重要枢纽。

本文旨在研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探讨其对中国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背景及特点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容忽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全球金融资本的重要交汇点。

2.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需求日益增强。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

3.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体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法律法规,而内地则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两者结合,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国际背景及发展趋势1.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境金融需求不断扩大。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跨境金融业务的开展成为必然趋势。

2.国内外政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迎来重要机遇。

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政策举措不断出台,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金融科技发展,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金融科技的发展降低了金融业务的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四、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关键节点1.2003年起,香港试点推出离岸人民币业务,标志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诞生。

2.2009年,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确立,标志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五、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及成果1.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之一。

2.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种类丰富,投资渠道拓宽。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前景展望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前景展望

一 ! 香 港 离岸 人 民币 业务 发展 现 状
香港离岸人 民币业务 的主体 部分 由人 民币存款 ! 人 民币债券及人 民币股 票组成 "
( 一 ) 人 民 币存 款
1. 人 民币存 款规模 出现下 降趋势 自 20 1 1 年年末开始 , 香港人 民币存款总额 出现 回落趋 势 , 由 20 1 1 年 1 月 的 627 3 亿下 降至 2 0 1 2 年 r o 月的 545 7 亿 , 负增 长 1 3 % ( 见 图 1) " 截至 201 2 年1 0 月 , 政府 认可 的经 营 人 民币业务机构 数 目为 1 3 6 个 , 同比略有增长 "
12 0 0 10 0 ) (
2 8 4 0 6
2印 9
20 12 . 10
图3
香港人 民币债券 发行 规模 ( 亿元 )
数据 来源 : 香港金管局
2 . 发行 主 体 主 要 为 中资 机 构
香港离岸人 民币债券 的发行者主要 为中国财政部及内地政策性银 行 , 分别 占到发行总额的 8 %及 2 2 3 % ; 内地企业及商业银行分别 占到 r o % 及 9% ; 剩余 3 0 % 为外企及外资金融机构 " 3. 发行期限 以三年 内短期融资债券为主 从 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期 限来看 , 接近 8 5 % 都是 三年期 以 内的短期 融资债 券 , 期 限最 长 的债券为 中国财政部 发行 的 1 5 年期债券 ( 见图 4 ) " 一般而言 , 在债 券市场发 展初期 , 债券 品种多 以短期债券为主 " 随着市场 广度 ! 深度及流动性 的进一步拓展 , 投 资者信 心将 会逐步
增 强 , 发行 期 限会 有 所 延 长 "

加快内地保税港区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

加快内地保税港区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
岸 人 民币 中心 。
伦敦是美元 的欧洲离岸 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外汇
/ I —
虽 【 城 市 经 济 】
交易 中心 , 既 经 营银 行业务 又 开展证 券业 务 。伦敦 离岸 美元 市场是 全球 最大 的美 元交 易市 场 ,伦 敦 同 渠道 ,丰 富人 民币金 融产 品 ,实现 香港 离岸 人 民币 市场 与 内地市场 的互 动 ,以应 对其 他市 场 的竞争 和
香港离岸人 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面临其 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 ,而且受人 民币利率和汇率双 重 因素的影响,还面临着内地金融市场的挑战。
( 一 )香 港 发展 离岸 人 民 币市场 面临发 达 国 家
的 挑 战
亿元 。香港凭借 国际 自由贸易港和国际金融中心及 与内地紧密相连的优势 ,已成为 目 前全球最大的离
挑战。
三 、应 搞好香 港 离岸人 民币市场 与 内地市 场 的
范围只限银行 向个人客户提供存款 、兑换 、汇款和 银行卡等基本服务 ;2 0 0 7 年内地的金融机构可以在 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2 0 0 9 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试点出台;2 0 1 1 年 以人 民币计价的基金在港交所挂 牌 上 市 ,香港 首次 使用 人 民 币进行 公 开募股 ,并相 继 推 出人 民币存 款 、债 券 、基 金及保 险等 产 品 ; 2 0 1 2 年香 港 进 一 步放 宽 本 地银 行 人 民币 业 务 限制 ,
日 本各大银行利用 日 本离岸人民币开展贷款业 务, 并为 日 本企业办理向其在华子公司提供人 民币
汇款业 务 。
场汇率 ,离岸市场出 口收入人民币多于进 口支付人 民币的收付差额 ,使海外企业在香港银行 的人 民币 存款显著增长 ,香港人 民币存款从2 0 0 9 年 的6 2 7 亿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分析研究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分析研究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分析研究作者:龙治泽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18期【摘要】本文详述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市场机遇,据此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一、回眸与透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一)发展历程的回眸2004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萌芽,经历10余年的发展,已经展现出其独特的市场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初期以为个人客户提供单一业务为主导,即自2004年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初期,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是由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及信用卡等单一化的服务;中期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业务为主旨,即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通过业务扩大、发行人民币债券、建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容试点等路径,逐渐丰富了人民币的业务类型,形成了由存款、汇款、债券、基金、保险、黄金、股票等多元化离岸人民币业务共存的发展局面;后期以香港作为人民业务枢纽中心为目标,截至目前,香港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和以人民币定价的产品。

(二)发展现状的透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香港人民币存款(含存款证)较年初上升10%至1.16万亿人民币,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激增63%至1880亿人民币;2014年全年达到6.26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飙升63%。

通过发展的量化数据,可以透视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显著特征:宏观上看香港“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屹立不倒”,即香港在境外人民币交易中的先发优势不仅确保了香港在今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收益,而且支撑并巩固了香港“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微观上看,香港金融中介机构“受益匪浅”,即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直接助推了香港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收入,以商业银行为例,其收益主要来源于人民币存、贷、汇等业务收入,以及人民币金融产品发行、融资、交易等中间业务收入。

香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展望

香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展望

香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展望*雷 曜1,陈一稀2(1.中国人民银行,北京 100033;2.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 杭州 310001)摘 要:香港三类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结算汇率、两种不同交割方式,目标客户及交易功能不同,市场主体对冲汇率风险的功能主要由场外工具承担。

可交割本金远期市场和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主要参与者均为银行,前者有实需的参与主体更多;常态化交易下两个市场走势较为一致,对即期汇率影响不大。

外部冲击下,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使用远期人民币的波动较大,即期汇率中离岸人民币波动更大,可能带动人民币同向变化。

期货交易的主要参与者是非银行机构,以交易需求为主,风险对冲和套利需求为辅。

香港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主要源自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对香港离岸市场建设的大力支持。

未来香港市场活跃度将继续受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波幅和预期的影响。

建议扩大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并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促进可交割产品更贴近服务实需;不断丰富优质人民币资产,满足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对抵押物的需求;不断丰富市场主体,引导其使用好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投机性较强的市场;不断丰富配套产品,加强对新产品和新政策的解读。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汇率风险;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41-2021(01)-0003-07一、香港三类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格局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三类市场并存。

其中,可交割本金远期(以下简称DF)市场于2010年建立,目前交投活跃、发展稳定,市场的需求最大。

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以下简称NDF)市场于1996年自发产生,2015年后市场关注度大幅下降。

此外,香港交易所自2012年9月推出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交易。

(一)有实需主体更多利用DF市场管理汇率风险一是NDF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金融机构。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ht ml / 2 0 1 1 —1 1 / 2 5 / c o n t e nt 7 2 4 8 5 2 3 1 . ht m.
_
②近 期 香港人 民 币存 款 利 率超 内地 , 中国证 券报 , 2 0 1 2 - 1 0 - 0 1 .
h t t p: / / i f na nc e . s i na . c o m. c n/ m on e y / f o r e x / 2 01 21 00 1 / 1 31 5 1 3 2 8 4 4 4 5 . s h t ml

= 、 香 港 离 岸 人 民 币 市 场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及 成
( 一) 离 岸市 场 的人 民币 存贷 款利 率 低且 波 动
等 曼 善 耋
1 . 5 %… 。 此 次 所 有 提 高人 民币存 款 利率 的银行 均
要求 : 一是必 须是 新增 加 的资金 , 而原 有 的存量 存 款 则 不在 利 率上 调范 围之 内 ; 二是 对 于存 入 时点
于 当年 内地 3 . 0 %的一 年期 存款 基 准 利率 。 香 港 人 民币利 率 低 是 由当 时 人 民 币 的清 算 机 制决 定 的 , 因为 中银 香港 是 人 民 币业务 的 唯 一 清 算 行 , 其 他 香港 银行 要 将 多 余 的人 民 币 头 寸 存 放 在 中 银 香
港。 中银香 港再 转 存境 内的央 行 ( 中 国人 民银行 深 圳 中心 支 行 ) , 而境 内央行 给 出的人 民币存 款利 率 是0 . 9 9 %. 扣 除 相关 费 用 后 , 中银 香 港 给香 港 银 行 的利 率 是0 . 8 6 5 %, 这 就 决 定 了香 港银 行 的存 款 利 率上 限 。 从2 0 1 1 年8 月开始 , 香 港 的人 民币存 款 利 率逐渐走高 , 各 家 银 行 先后 通 过 大 幅提 高 存款 利 率来 吸 引人 民币 存 款 。 起 初 高 利 率仅 是 短 期 的且 起 存 金额 要达 百 万元 以上 。 但 随后 利率 越走 越 高 , 起 存 金额 越 来 越 低 . 有 的 银 行 只 要求 存 几 万元 人 民币 就能 享受 到 利率 优 惠 。  ̄ i f 2 0 1 1 年1 1 月, 中银 香 港针 对 金 额2 万 元 以 上 的人 民币 3 个 月及 8 个 月定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加速。

作为中国的货币,人民币的离岸市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离岸人民币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香港是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之间的桥梁。

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来,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资本帐户的管制,使得离岸人民币市场初步形成于香港。

2004年,中国央行首次在香港发行了人民币海外机构投资者债券(CNH)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随后,香港银行业开始大肆投入人民币离岸业务。

2007年,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式建立,香港成为了全球最主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重要地位,促使了人民币的快速流通。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其规模已经超过了新加坡、伦敦和纽约等市场。

由此可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1、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快报的报告,截至2019年12月,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存量已经达到1.3万亿人民币,相比2009年的3000亿元,规模增长了3倍以上。

2、业务种类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主要的业务种类包括离岸人民币存款、离岸人民币债券、离岸人民币贷款、香港人民币现货市场(CNH/USD)等等。

离岸人民币存款、债券和贷款业务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主体业务。

三、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重要性1、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人民币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人民币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主要货币之一。

2、为跨境贸易提供方便作为中国与海外贸易的桥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方便。

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可以减少汇率风险和费用,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

3、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意义及前景

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意义及前景

封面文章COVER STORY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意义及前景香港离岸人K币使用的生态圈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推动人K币投融资业务加快发展i从长 远看,离岸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发展具有广阔前景文/应坚编辑/白琳中国香港地区(下文简称“香港”)作为国际金 融中心在我国改革幵放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国际资本进入内地的跳板,又是内地探索海外市 场的窗口。

早期内地较为缺乏资金,来自香港的资金 支持了不少重大建设项目,内地企业亦利用香港资金 方面的优势开展融资活动,令香港成为内地在境外的 首选融资平台。

尽管目前内地资金供求矛盾已得以缓 解,但香港投融资功能并没有弱化。

特别是人民币国 际化的全面发展,为香港离岸投融资中心注入了新的 内涵。

人民币跨境使用带动香港投融资业务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令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又一次得到升华,并发展 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对人民币国际化而言,由于香港是我国拥有主权的离岸金融中心,可将跨境人 民币业务有序放在这个特殊境外平台试点,争取做到 安全可控,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第二个十年,离岸人 民币业务经历初期打基础,现正在加快发展步伐,各 项业务指标表现良好。

一是人民币资金池出现良性发展,为推动其他人 民币业务提供了人民币资金支持。

2020年年底,香 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217亿元,同比增长14.1%,比2017年3月反弹42.3%,逐步走出近几年的低谷。

香港 金融机构亦发行人民币存款证补充资金,2020年11月存款证余额达383亿元。

人民币资金稳定流入,有助 于改善香港人民币的流动性,令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 价格波动收窄,亦支持了人民币债券、贷款及其他业 务。

二是人民币投融资业务趋于活跃,显示离岸市 场对人民币需求有所增长。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 香港地区创新发行人民币票据,财政部亦继续发行人民币国债,带动点心债市场复苏。

2020年,香港人民 币债券及票据发行金额1889亿元,连续两年超过1800 亿元,与2014年高峰相差不远。

促进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研究

促进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研究

近 年 来 , 巾 围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成 为 全 球 最 大 的 出
的 部 分 )投 资 额 的 比 重 达 6 . ; 在 金 公 剐 管 理 的 42%
口 同和 第 l 经 济体 。 然 而 , r 于 美 元 本 位 制 在 很 大 二大 f _ I
程 度 上 制 约 _ 国经 济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人 民 币国 际 化 『中
与 全 球 的 同家 和 地 I_ X 比较 , 港 的税 字 卡 对 较 低 , 香 廿
而 且 对 离 岸 金 融 服 务 提 供 减 免 税 优 惠 。《 0 0 1 2 1 — 的 1年
产 和 负 债 的 金 融 体 系 ,而 这 些 资产 和 负债 规 模 超 过 本
地 的金 融 中 介 服 务 的 需 求 ;更 常 见 的是 一 个 拥 有 如 下
资 产 中 ,香 港 和 内 地 的 资 产 占 4 .% ,其 它 地 区 占 67
53. 3% 。
因此 被 提 上闰 家 的议 事 日程 。  ̄ . 背 景 下 ,香 港 可凭 t t L
借 其 特 殊 地位 和优 势 , 速 发 展 成 为 人 民 币 离 岸 巾 心 , 加 巩 同 和 提 升 其 国际 金 融 中心 地 位 ,并 为 人 民 币 围际 化
作 出 贡献 。

( )高 度 自 由 化 的 金融 管 理 体 制 。 三
作 为 自F 经 济体 ,香 港 实 施 高 度 『 由化 的 金 融 管 b {
婵 体 制 。根 据 美 同传 统 基 金 会 网 站 公 布 的 2 1 0 0年 《 经 济 自 由 指 数 》 香 港 的 经 济 白 巾 度 继 续 _ 列 伞 球 各 个 , 钇 围 家 和 地 区 的 首位 。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最大市场,其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不仅成为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且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了解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其发展趋势和未来,也更方便投资者做好下一步投资计划和方向。

(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生背景:建立和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既是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支持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合作角度看,随着两地之间人员交往的日益增加和两地贸易投资的不断发展,香港地区人民币支付、兑换,及利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资结算等需求日益旺盛。

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角度看,扩大流通范围、建立离岸市场、拓展回流渠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过程:首先是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比重;其次是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保值增值方式,增强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最后是逐步拓宽离岸市场向内地市场的人民币回流渠道。

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优势。

一是香港是内地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内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1年前6个月,经香港地区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超过8000亿元。

二是香港既是内地企业重要融资平台,也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截至2010年末,中资企业上市公司市值11.9万亿港币,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57%;内地企业对香港直接投资近2000亿美元,约占内地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六成。

三是香港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较高,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四是香港金融监管体系完备、健全,具备成熟的金融基础设施,随着金融活动的日趋复杂,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将为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现状:国家“十二五”规划为香港带来历史性机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近期表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已具雏形,并且是支援人民币业务在全球各地发展的主要平台。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发展研究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发展研究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发展研究作者:颜洁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08期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往来的不断加大,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量和存量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在国内空前高涨。

然而,由于中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以及境外关于人民币金融避险工具、投资工具的缺乏,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建设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需求应运而生。

通过借助香港这个高度自由的经济体的优势,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不啻为一个风险可控的人民币国际化试验场。

一、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现状自2003年香港人民币业务启动以来,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已在多个层面得到一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人民币存款业务快速发展。

目前,香港居民,从事商业零售、住宿、餐饮、交通、通讯以及医疗和教育服务7类行业的指定商户和贸易企业可在香港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

截止2011年3月底,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认可机构开设的人民币活期及储蓄存款户口共有209万个,人民币定期存款户口共有50万个,人民币活期和定期存款额共计4514亿元,占香港所有外币存款的15%。

相较于2010年11月底的2800亿元增加了46.9%。

同时,人民币存款相关产品也进一步丰富。

如渣打、恒生银行等都推出了与美元或者欧元等外币或者利率挂钩的人民币结构存款产品。

(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渐入佳境。

至2009年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以来,香港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迅速增加。

根据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数据,目前香港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已由2009年12月的13.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1月份的1080亿元人民币且其结算额在整个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里份额的占比超过了70%。

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广泛参与。

截至2010年12月底,包括中银香港、汇丰、渣打在内的154家银行参与了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平台。

(三)人民币债券市场不断扩展。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

目前 除 国家 财政部外 ,共有 6 0多家来 自澳大 利 亚、台湾等多个境外地域的上市企 业、金融机构在 港 发行 人 民币 点心债 券。其 中 ,企业 债券 合计 金额
场 的发展及 未 来走 向成 为市场 广泛 关注 的热 点 。文章 在分 析香 港离岸 人 民币市 场 发展现 状 的基础 上 ,对其 21 年发展 趋 势进 行 了 02
展望。
Ab ta t s r c
W i h e elpmen fcos — o d t ted v o h to r s b r erRMB usn s t mou b ie s,he a nt RM B n Hon of i g Kon n r as apdyan h de el g ic e es r il d te v opmen t HK of
债券近 2 0 亿元 ,占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 的三成 。 00
2 债 券 发行 主 体 日趋 丰 富
速 增 长 阶 段 。期 间 ,跨 境 人 民 币 结 算 境 内地 域 范 围 逐 步 扩 大 到 全 国 ,境 外 地 域 扩 大 到 全 球 ,相 关 政 策 不 断 放 开 .试 点 企 业 数 量 大 幅 增 加 加 上 人 民 币 单 边 升 值
多家 ,业务量逐步增长 。试点初期 ,受中国企业海外 议价能 力较 差、人 民币境外 接受程度低等 因素影 响, 跨境人 民币收付差距较 大 ,人民币净流 出趋势 明显 。
( 一)跨境人 民币结算推 动香港人 民币存款大 幅 增长 20 0 9年以前 ,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主要是个人人 民币存款、兑换 、汇款、银行卡服务等 ,人 民币存量 规 模较 小。截至 20 0 9年 6 ,人 民币存款 仅 占香港 月

浅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使中国获得了货币收入,规避了汇率风险,减少了外汇储备,更重要的是在国际事务中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如果一种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仅仅或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的开放,那么这一进程将相对缓慢,能够实现的国际化程度将相对有限。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分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相关建议,发挥离岸市场在提高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量、提高货币国际地位的先天优势,推进人民币加快进入国际货币流通体系,同时促进离岸市场建设,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使人民币更加国际化。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概述(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含义一般各国金融机构仅仅可以用本国货币从事存贷款业务。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本国货币以外的外币存款和贷款业务逐渐增多。

在一些国家,金融机构已成为世界各地外币存款和贷款的中心。

离岸金融便是这种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

同样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指的是人民币在境外的存款业务,其中,离岸表示的是人民币离岸市场不是在中国境内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以解决人民币外流和交易问题,形成人民币外流和回流的循环。

20世纪60年代离岸市场的兴起,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特点1.交易价格具有特殊性根据政治经济学,在商品市场中,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为特殊商品的价格,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利率来体现。

从该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所购买的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并不是用于货币职能,而是它的使用权,买受人通过获得其使用权可以将货币投资于各种经营活动,获取更多利益,从而获得比归还贷款人更多的本息。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在期限和金额相同的前提下,无论借款目的是什么,利率基本相同。

所以,利率作为特殊商品交易的参考价值,限制了股票、债券等证券的价格。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前景探讨

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前景探讨
改革委关于境内非金融机 构赴香港特 别行
持香 港成 为离 岸人 民币业务 中心和 国际资
出E l 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重点监管企业名 单, 跨境 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全面推开 , 所 有进 出口企业都可 以选择 以人 民币进行计 价、结算和收付。
济中地位 的重 要国家战略。从 国家政策层
面看 , 我国 “ 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 出 , 支
2 0 1 2 年5 月 ,国家发改委发布 《 国家发展
后 ,香港人 民币债券市场 开始迅速发展 : 款总额 的 1 O %左右。人 民币在香港 已经成 为继港 币、美元后的第三大货币。 谢涌海 ( 2 0 1 0) 认为 ,人 民币国际化
需要 隔离在岸和离岸市场 ,充分利用离岸 市场作 为平 台, 发展 以人民币计价的股市 、 债市 、贵金属期货交易和外汇市场。香港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 ( 2 0 1 0) 认为 ,香港作 为人 民币的离 岸市场 ,是人 民币国际化最 重要 的基础性平 台;在此平 台之上 ,可 以 利用贸易投融 资平 台,逐步实现人 民币国 际化 。刘利刚 ( 2 0 1 2) 认为 ,尽管 目前香 港与新加坡 、伦敦甚至 台北之 间都存在着 建立离岸人 民币中心 的竞争 ,但从市场发
险可控”的原则 ,允许 并稳 步扩 大内地企
业赴香 港发行人 民币债券 的规模 。同时 ,
在 逐 步推 进 人 民币 国 际化 的发 展 进程 。 2 0 0 8年 1 2月 ,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三
角地 区与港澳地 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
修订外商投资项 目管理办法 ,支持香 港投 资者使用人 民币赴 内地直 接投 资。
民银 行和发改委审批 ,并由发 改委颁发配
额 ;债 券收益及资金调 回需在 ̄ l - . S E 管理局 登记备案。国家开 发银行 作为第一 家在香 港离岸人 民币市场发 行债券 的中资银行 , 于当年发行了市值 5 0亿的人 民币债券 。 2 0 0 9年人 民币国际化问题被提上议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及展望方铭贤1自2003年11月允许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以来,在近10年的时间内,香港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发展并向纵深方向推进。

目前,香港人民币存量达到一定规模,人民币投资产品比较齐全,市场交易活跃,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趋于完善,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已初具规模。

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历程(一)往来人员携带人民币出入境1993年3月,人民银行允许境内外居民出入境时,每次可携带不超过6000元人民币现钞。

2003年6月,随着CEPA的签署,个人旅游计划实施,访港内地旅客不断增加,通过出入境携带人民币进入香港并在香港流通和沉淀的人民币数量快速增长,2005年,个人出入境可携带现钞限额由6000元提高至2万元。

(二)人民银行宣布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200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总行宣布为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并商香港金管局确定中银香港为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2005年10月,人民银行宣布扩大为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平盘及清算安排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和拓宽香港人民币业务。

2012年8月,金管局同意香港银行为非香港居民的个人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

至2012年底,非居民个人客户已开立约29000个人民币账户,存款额超过40亿元人民币。

(三)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启动2007年6月,人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允许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国家开发银行成为第一家在香港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内地金融机构,首笔发行50亿元人民币。

2009年9月,财政部首次在香港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2010年7月6日,合和公路基建公司作为第一家香港本地注册的企业,在香港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

2011年11月,内地首家非金融企业宝钢集团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36亿元。

人民币债券的发债主体由最初的内地金融机构,扩大至财政部、内地非金融机构及境外机构。

1作者简介:方铭贤,广东汕头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快速发展2009年7月初,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11年8月,境内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

2012年2月,对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名单”管理,除监管名单内企业外,全国绝大部分企业均可正常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2010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与中银香港修改了《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允许香港人民币参加行为任何企业客户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企业和个人人民币存款可在香港银行间往来转账、提现,参加行可为客户提供投资产品服务,香港人民币业务范围进一步放宽。

2012年,香港地区银行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26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

(五)资本项目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推进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初步取得成功后,内地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始向资本项目推进。

2011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境外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境内机构经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后,可使用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

企业在办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汇出时,需到所在地外管局进行登记。

2011年10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取得主管部门核准以人民币出资后,可以凭核准件直接办理外资直接投资人民币汇款业务,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股东贷款、境外关联公司贷款和其它境外外债业务,也均可以采用人民币结算。

2011年10月24日,人民银行发布《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指导意见》,规定经过备案的境内结算银行可以为开展境外项目投资的境内“走出去”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

同时,随着跨境贸易人民结算业务的发展,跨境贸易融资、跨境担保等业务也得到巨大的发展。

2010年8月16日,人民银行总行发布《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等三类机构,以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

截至2013年6月末,共批准111家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额度达5375亿元。

2011年12月,证监会、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允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运用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至此,在资本项目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大部分资本项目人民币结算已放开。

香港与内地的人民币资金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证券市场等方式双向流动的渠道已初步建立。

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一)离岸人民币全球清算网络初步形成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2年12月末,全球共206个国家和地区曾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遍布世界五大洲,其中部分是经香港实现与内地进行清算。

香港人民币清算平台共有204个参加行,其中有181个是海外银行的分支机构或内地银行的海外分支。

海外银行在香港银行开设的代理银行账户数目由2011年底的900多个增加至2012年底的约1400个。

香港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人民币RTGS系统)于2012年6月起将运作时间延长至每天15小时,由香港时间上午8时30分至晚上11时30分,极大地方便了全球各地尤其是欧洲和北美较早营业时段的金融机构通过香港结算平台进行离岸人民币支付交易。

人民币RTGS系统的平均每日交易额急速增长,由2010年的50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11年的1210亿元人民币,2012年达到2140亿元人民币。

至2012年末,日均交易额更达2640亿元,其中九成是离岸市场的交易。

2012年9—10月,金管局对RTGS 系统的批量处理时段频率及时间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资金结算效率。

2作为香港唯一一家人民币清算行的中银香港,除了提供个人和企业贸易项下的兑换、转账、资金清算业务外,还包括债券托管、资金拆借等服务。

2010年7月,人民银行允许中银香港提供现钞服务,包括对台湾提供人民币现钞服务,通过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人民币现钞服务已经扩展到全球。

图1:2010—2012年香港人民币RTGS系统平均每日成交量2香港金管局《2012年报》。

(二)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发展迅速香港跨境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发展迅猛,人民币存款达到一定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迅速增长。

截至2012年12月末,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余额为6030亿元,比年初增长2.5%,占香港金融机构总存款的9%,占香港外币存款的18%。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042.4亿元,占人民币存款总额比例约为67%。

活期及储蓄存款余额1235.5亿元,定期存款余额4794.5亿元。

3存款证余额1173亿元,比前一年增长63%。

香港银行提供的人民币贷款亦上升,人民币贷款余额达790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底增长超过一倍。

图2:2007—2013年5月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情况(单位:亿元)(三)人民币债券发行中心初步形成2012年,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量达12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

自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第一笔人民币债券起,截至2012年底,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3054亿元,其中内地机构在港累计发债790亿元,财政部在港累计发债570亿元,境外机构在港累计发债1694亿元。

目前,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形式多样,发行主体多元,期限多样,利率定价科学,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主要面向银行、基金、保险机构和企业。

在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债券投资者的关注点从人民币升值预期转变为对货币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对发行者资质的考量。

离岸市场债券发行的准入门槛(如评级要求等)提高,收益率上升,导致离岸与在岸市场人民币债券息差收窄。

以国债收益率为例,2011年9月人民币国债在岸与离岸市场的息差在3%左右,而2012年9月息差缩小为0.5%。

从发行主体来看,境外企业在整体发行量中的比重上升,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如大众汽车、英国石油公司、韩国进出口银行、俄罗斯VTB银行等)3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都已在香港市场上发行人民币债券。

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动机也呈现多元化,一部分企业是为其在内地的业务融资,另一部分则将获得的人民币资金通过掉期的方式换为其它货币。

从债券投资者来看,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兴趣和认可程度不断提升,境外央行对人民币资产的兴趣不断增加。

国家开发银行于2012年8月在香港分别发行了期限为3年和20年的债券。

其中,3年期的债券中相当大的份额被来自欧洲、中东及非洲的投资者认购。

来自台湾的投资者(主要是台湾的保险公司),在20年期债券上持有份额较高,反映了境外债券投资者分散货币资产配置和管理长期负债的需求。

4(四)人民币产品和服务比较齐全目前,香港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人民币银行服务,人民币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其中传统人民币银行服务包括开户、存款、取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兑换、汇款、贸易融资、银行卡、支票等业务。

人民币资本市场包括人民币债券市场、人民币股票市场、结构性产品和衍生工具市场等。

人民币外汇市场包括即期交易、可交割远期交易、不可交割远期交易、人民币期权、平盘交易等。

人民币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货币掉期、日间回购交易、短期票据市场等。

表1:香港人民币产品和服务54金中夏、徐昕和莫万贵《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5本表及正文部分内容引自中银香港张朝阳2011年12月《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讲义稿及《中国经济网》2011年8月23日刊载《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助香港腾飞》(作者:石建勋)中的新闻数据,内容略有修改。

三、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展望(一)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规模和范围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各个领域均有所涉及,门类较为齐全。

但成熟的离岸市场需要在业务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大。

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香港人民币资金池,提升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做大各个离岸人民币业务规模。

发展的重点一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目前其规模和种类仍然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进行扩充;二是人民币股票市场,目前香港仅有两支人民币计价的股票,需要加以扩充和提高交易量;三是加强人民币债券的信息披露,增强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提升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

(二)建立和完善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建立香港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是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辐射全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一方面,目前以中银香港为唯一清算行连接内地的清算方式存在方式单一、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缺点,而且中银香港及其成员单位作为清算行在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容易使其它非清算行处于竞争劣势;另一方面,SWIFT系统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清算系统,但完全借助国际SWIFT系统又容易使核心清算体系受制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