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运输组织学货运课程设计

运输组织学货运课程设计

运输组织学货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运输组织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货运的组织流程和关键环节。

2. 学习并掌握货运中涉及的计算方法,如货物体积、载重量的计算等。

3. 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具体货运案例,设计合理的货物运输方案。

2. 培养运用运输组织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

3. 学会使用相关运输组织软件或工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运输组织学货运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在团队项目中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其在运输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以实际案例为引导,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有较高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确保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理论知识:- 运输组织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货运组织流程及关键环节的介绍;- 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境分析;- 货物体积、载重量计算方法。

2. 实践操作:- 运输组织软件或工具的应用;- 设计货物运输方案的实际案例分析;- 运输组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货运案例的分析;- 团队协作完成运输方案设计;- 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运输组织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货运组织流程及关键环节;第三周:运输方式特点及适用情境分析;第四周:货物体积、载重量计算方法;第五周:运输组织软件或工具的应用;第六周:实际案例分析及运输方案设计;第七周:案例讨论与总结。

运输组织学教案大纲

运输组织学教案大纲

《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1. 课程简介当前,旅客和货物运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运输企业的经营特点,采取加强运输企业经营组织管理的措施,以实现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畅通和高效,对于促进运输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运输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运输组织学》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系统介绍运输组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运输组织学的相关知识,基本内容包括:运输组织基础理论、运输需求调查技术、运输量定性预测技术、运输量定量预测技术、运输车辆运用程度评价、运输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普通货物运输组织与调度、特种货物运输组织、甩挂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与调度等专门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道路运输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运输组织与调度的技巧,掌握运输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理解甩挂运输组织的形式等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以后从事运输组织与运营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 Course introductionAt present, the scale of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is showing a trend of rapid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are adopted to realize the safety, smoothness and efficiency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ustaine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long-term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refore,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 It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methods and relevant knowledge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transportation demand survey technology, qualitative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volum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volume, application degree eval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of general goods, special goods Special knowledge of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drop and hang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et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basictheory of road passenger and cargo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master the skills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scheduling, master the methods of transportation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understand the form of hanging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other knowledge,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正确理解运输组织学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构建运输组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正文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正文

第一章背景分析1.1 社会背景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产业,也是联系社会生产、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

公交系统具有运载量大、运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相对污染少、运输成本低等优点。

因此,要解决大、中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繁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应特别重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它已经被世界各国公认为解决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策略,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公共交通客运的特点是定时、定线、定站。

所谓定时是指公共交通线路的首末车时间、发车间隔等是根据运营作业计划事先确定的;所谓定线是指公共交通的线路走向按照客流规律设置;所谓定站是指公共交通线路所途经的停站地点是根据客流需要选定的,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性,都是公交系统对社会的承诺,是衡量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

因此,它们在一定时期内都不能轻易改变。

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运营组织与调度是核心的内容,是实现定时、定线、定站的基本保证。

良好的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可保障公交系统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投入即可满足客流的需求,确保运营计划的执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居民出行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容量日趋饱和,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相对投资少、人均占有道路少等优点,各地政府及交通管理部门逐渐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交调度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内容。

合理的公交调度,可以有效地缓解运力和运量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平衡乘客和公交公司的利益,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改善市民的出行状况;同时也可以增加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一条大运量的城市公交线路,由于公交客流在空间、时间上存在着不均衡性,会经常出现高峰时段乘客过分拥挤、平峰时段车辆满载率不高的现象,造成了有限资源的大量浪费。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二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铁路运输组织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1.理解铁路运输组织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结构与职能、运输组织形式、运输调度等方面的知识;3.熟悉铁路运输系统中各要素的互动关系,了解铁路运输各环节的作用与重要性;4.学习铁路运输组织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铁路运输组织学概述本章主要包括铁路运输组织学的定义、目的、内容、作用和历程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运输组织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其趋势。

第二章铁路运输组织结构与职能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职能,包括铁路运输企业总部和下属机构的职责分工、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章铁路运输组织形式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的不同组织形式,包括直接分段式组织形式、组织协作式组织形式和内外协调式组织形式等。

第四章铁路运输调度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的调度工作,包括车站调度、车间调度、区间调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调度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流程。

第五章铁路运输体系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体系中各要素的分类、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客货运输、车辆、线路、设备、物资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本章主要介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原则、组织、制度和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着重介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主要包括:1.讲授式教学:通过教学课件、教材、讲授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引导学生理解;2.实践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参观实践、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学习的实效性;3.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互动答题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交流互动。

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相结合,主要包括:1.课堂测试:通过短期测试、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践报告:通过实践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检测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3.学习总结:通过学习总结、思考题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道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掌握运输组织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2. 使学生了解我国道路运输政策及法规,理解其在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道路运输组织中的关键环节,如线路规划、车辆调度、运输安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道路运输组织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GIS、GPS等,进行运输组织优化和管理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道路运输组织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对道路运输组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注重运输安全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道路运输组织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道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道路运输组织概述:介绍道路运输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及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

2. 道路运输政策与法规:分析我国道路运输政策及法规体系,阐述其在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3. 道路运输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讲解道路运输组织的结构、运行机制,以及运输组织中的关键环节。

4. 线路规划与车辆调度:学习线路规划的基本方法、车辆调度的原则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优化。

5. 运输安全与风险管理:探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运输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方法。

6. 道路运输组织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道路运输组织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路运输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掌握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的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主要政策。

2. 使学生掌握道路运输组织的各类业务流程,包括货运、客运、物流等,并了解其在实际运作中的关键环节。

3. 引导学生了解道路运输组织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如智能交通系统、运输信息平台等,提高学生对现代物流发展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路运输组织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道路运输组织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运输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尊重生命,关爱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 激发学生对道路运输事业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本课程旨在通过以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掌握道路运输组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课程设计将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运输组织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道路运输组织学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以及相关原理。

2. 道路运输组织管理体系:讲解我国道路运输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并分析各自职责。

3. 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及政策:梳理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重点掌握《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

4. 道路运输业务流程:详细讲解货运、客运、物流等业务流程,包括运输组织、调度、线路优化等环节。

5. 信息技术在道路运输组织中的应用:介绍智能交通系统、运输信息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道路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1)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1)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设计背景和内容 (1)1.2我国多式联运现状分析 (2)1.3多式联运的优越性 (2)1.4多式联运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3)1.5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4)第二章多式联运系统研究综述 (5)2.1多式联运的概述 (5)2.2多式联运子系统的基本经济特征 (6)2.2.1 公路运输 (6)2.2.2 水路运输 (6)2.2.3 铁路运输 (6)2.2.4 航空运输 (6)2.3多式联运其他子系统 (7)2.3.2 商检 (7)2.3.3 港口码头 (8)2.3.4 货运站 (8)第三章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建模 (9)3.1多式联运流程分析 (9)3.2多式联运流程特点 (9)3.2.1 多式联运业务过程复杂 (9)3.2.2 多式联运流程涉及主体多 (9)3.2.3 多式联运系统中的信息流具有开放性 (10)3.3多式联运流程层 (10)3.4多式联运流程建模与仿真 (11)3.4.1 铁海多式联运流程 (11)第四章多式联运流程的优化 (13)4.1优化多式联运流程采取的措施 (13)4.2多式联运流程优化 (14)第五章总结 (17)5.1设计主要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对多式联运的几点建议 (18)参考文献 (20)第一章概述1.1 设计背景和内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交通运输是社会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质条件,是物流的最基本功能之一,也是现代物流运作流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截止至2010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20亿吨,其中:铁路为36.4亿吨、公路242.5亿吨、水运36.4亿吨、民航557.4万吨、管道4.9亿吨。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车辆运行组织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条件(一)基本情况1.某汽车运输企业拥有标记吨位为4吨载货汽车60辆,并配备有4吨位双轴全挂车36辆,按计划全部实行定挂运输。

2.该车队4月份运输合同确定的运输任务如表一所示。

3.车队营运路线如图一所示。

(二)设计条件与依据1.驾驶员每天出车时间7.5—10.5小时;2.驾驶员途中生理需要时间1小时/天;3.车辆例行保养,途中技检,加注燃料等作业时间30分/天;4.汽车列车行驶平均技术速度为40公里/小时;5.甲3每装一汽车列车青砖需要时间40分钟,除甲3以外其它各地每装每卸一列车货需要25分钟,车辆均满载;6.车队驾驶员按五车七人制配备,驾驶员随车生产和保修;7.驾驶员每天回场住宿,并采用轮休制作息;8.设车辆停驶情况如表二所示。

表二四月份停驶车号和日期车号停驶日期占车日数(车日)003 1—5 5015 6—10 5025 11—15 5035 16—20 5045 23—27 59.车辆保修计划如表三所示,一、二级保养晚上作业(不占车日);三级保养作业时间定额2车日;大修作业时间定额25车日。

二、课程设计要求1.完成货运任务表(表一)中的计算数值;2.确定空车调运最优方案;3.编制重空车流表和车辆行驶基本循环线路;4.按车辆代号编制全月单车运行作业计划(表四);5.按驾驶员代号编制全月驾驶员劳动组织安排表(表五);6.计算下列车辆效率指标:车辆完好率;车辆工作率;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平均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拖运率;运量;周转量;单车日产量;车吨日产量;(其中有×者只计算完成计划内运输任务的数值,超额部分不计);7.计算并填写表六中各条运行线路的基本数据;8.写出简要编制说明和分析。

步骤一.计算货运任务表由公式有计内周转量=计内运量×运距计算得四月份货运任务表需要运次数=计内运量÷车辆载重量四月份货运任务表起讫地点运距(公里)货物名称计内运量(吨)计内周转量(吨公里)需要运次数(次)A1—B1 30 化肥(支农)4004320050钢材200 25 水泥840 105A1—B220 钢材120052800164 水泥1000 136 建材440 60A1—B326 化肥(支农)2003744025水泥600 75 百货240 30 建材100 13 食盐300 37A1—B410 建材280480035 食盐200 25A2—B534 土产6404896080 矿石800 100A3—B634木材2100114240286 土产(支农)800 101 药材(支农)460 63A4—B446 粮食720 33120 90 A5—B730 碳720 21600 90 A6—B860 百货640 86400 80农具(支农)200 25 机械(支农)500 63 药品100 12续表四月份货运任务表起讫地点运距(公里)货物名称计内运量(吨)计内周转量(吨公里)需要列车数(列)甲1—甲 2 102 粮食2007344025 食盐80 10 百货200 25 药品40 5 机械120 15 水泥80 10甲1—甲 3 96 水泥2006912025 粮食160 20 机械220 28 食盐40 5 百货60 8 药品40 5甲3—甲220 青砖3600 72000 450 甲3—甲 1 96 青砖5040 483840 630 合计570 23760 1140960 3031 注:多余运力可运输甲3—甲1青砖,作计划外运量。

货运组织课程设计图纸

货运组织课程设计图纸

货运组织课程设计图纸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货运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不同类型的货物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3. 学生能掌握货运组织中的关键环节,如货物打包、装卸、运输、配送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货物运输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解决货运组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流程图等工具,清晰表达货运组织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提高对货运组织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懂得在货运组织过程中与他人合作。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关注货物运输中的安全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货运组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货运组织基本概念- 货运组织的定义与作用- 货运组织的分类与模式2. 货物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特点- 不同运输方式的适用场景3. 货运组织流程- 货物打包、装卸、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操作要点- 货运组织中的关键控制点4. 货运组织方案设计- 货运需求分析- 货运线路规划- 货运成本预算5. 货运组织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货运组织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结合教材内容,总结货运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6. 货运组织中的安全问题- 货物运输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意识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货运组织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不同货物运输方式的特点与应用第三课时:货运组织流程与操作要点第四课时:货运组织方案设计方法第五课时:货运组织案例分析及关键因素总结第六课时:货运组织中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公路运输组织学》课程教案首页

《公路运输组织学》课程教案首页

封面作者:Pan 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运输组织学》课程教案《运输组织学》课程教案《运输组织学》课程教案《运输组织学》课程教案《运输组织学》课程教案第五章公路货运生产计划工作组织一、本章主要知识点●公路工作量调查●公路工作量的近期预测(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法)●货运企业生产计划的涵义●公路货运企业生产计划编制原则与方法●公路货运生产计划的构成● 编制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必然性● 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任务与作用、类型、编制(依据、原则、步骤)、执行等二、本章重点● 公路货运企业生产计划编制原则与方法● 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任务与作用● 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原则、步骤)● 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执行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知识点的学习,了解公路工作量的调查内容及其预测方法,重点掌握公路货运企业生产计划和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原则、步骤)办法。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公路货运工作量调查及近期预测● 公路货运工作量调查➢概念(涵义)➢目的➢内容➢方式与方法● 公路货运工作量的近期预测✓其涵义与意义✓预测的步骤✓预测的方法(▲重点掌握)第二节 公路货运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 货运企业生产计划※涵义※作用※任务● 计划编制原则与方法● 原则● 方法● 公路货运生产计划的构成▲定性预测法 △定量预测法集合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主观概率法简单平均数预测方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回归预测法1.运输量计划● 其内容及计划值的确定● 其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三节 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本节主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计划编制的必要性◆计划的任务与作用◆计划的类型◆计划编制的办法(依据、原则、步骤等)◆计划的执行五、思考&讨论(课后实践作业)● 通过本章的学习后,您觉得编制一份合理的《公路货运生产计划》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细节?● 请您尝试独立编制一份《公路货运生产计划》,以加强和巩固本章所学到的知识。

铁路运输组织学教学设计

铁路运输组织学教学设计

铁路运输组织学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铁路运输组织学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其主要涵盖铁路运输发展历程、运输组织形式、运输组织方式、运输组织与管理、运输市场与选拔、运输量计划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习,全面了解铁路运输的组织与管理,掌握主要的铁路运输问题的解决方法,加强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掌握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2.熟悉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了解当前运输市场状况;3.掌握铁路运输组织方式,了解其优缺点,并能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恰当应用;4.具备基本的运输量计划能力,能够进行运输方案设计,包括在产生突发事件时进行应急处理;5.能够使用专业软件进行铁路运输组织学分析。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铁路运输基础知识综述1.铁路运输管理的发展历程;2.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发展趋势等;3.铁路运输的运输业务、作业流程、组织结构等。

第二部分铁路运输组织方式1.线路布局和运输组织方式;2.运行和车站组织方式;3.轮换和编组组织方式。

第三部分运输组织与管理1.运输计划与运输指挥;2.运输接续和运输信息管理;3.运输成本管理。

第四部分铁路运输市场1.运输多样化与市场选择;2.运输服务设计与市场开发;3.运输安全和质量保障。

第五部分运输量计划1.运输量计划方法;2.运输量计划设计;3.运输量计划实践。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演示、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铁路运输组织学知识体系、理论模型、解决方法等;2.实践教学:通过教学实验、模拟实训、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理解铁路运输组织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操作方法等;3.课程设计:通过个人或小组作业、大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运用相关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总结和展示。

五、教学评估1.考试:定期进行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铁路运输组织学理论与应用的掌握情况;2.实验:每学期至少进行1-2次教学实验或模拟实训,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作业:要求每周或每两周完成一次课程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综合题等,考察学生理论应用能力;4.课程设计:至少进行一次大型课程设计,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铁路运输组织学第三版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铁路运输组织学的第三版,旨在介绍铁路运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讲解铁路运输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学生对铁路运输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铁路运输的运作流程和关键环节;•熟悉铁路运输的组织和管理模式;•能够分析和解决铁路运输中的实际问题。

3.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1 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介绍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包括铁路运输的定义、特点、作用和种类等。

3.2 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讲述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包括铁路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等。

3.3 铁路运输的运作流程介绍铁路运输的运作流程,包括装车、发车、运输、到达、卸车等环节。

3.4 铁路运输的组织和管理讲解铁路运输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包括线路组织、车站组织、机务组织、安全管理等。

3.5 铁路运输中的实际问题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和解决铁路运输中的实际问题。

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表现等综合评估;•作业:包括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通过评分的方式评估;•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课堂内容和综合分析等。

6. 参考书目本课程的参考书目包括以下几本:1.铁路运输组织学,作者:黄珊珊;2.铁路运输学,作者:周洲涛;3.物流学,作者:张亚非。

7. 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表所示:教学内容学时数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 2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 2铁路运输的运作流程 4铁路运输的组织和管理 4铁路运输中的实际问题 4总计168. 结语本课程以铁路运输为主题,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不同凡响的学习体验,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铁路运输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 ***学号: ************班级: 物流09-02班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系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李利华2012 年12 月《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 ***学号: ************班级: 物流09-02班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系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李利华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城南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009级02 班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组织学题目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学生姓名管黎黎学号 200996250207注:1、此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如果不够,可以加页;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是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巩固课程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方法、理论而开展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背景,应该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查阅能力、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系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涉及的相关内容与方法,结合实际背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开展。

要求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课程相关性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与资料来源课程设计的依据:①客货运管理相关标准与规范②《交通运输组织学》,董千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③《公路运输组织学》,李维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④《交通运输组织学》,崔书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⑤《运输组织学》,戴彤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资料来源:①指导教师提供相关资料;②实际调研收集资料;③相关书籍;④网络资料收集。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简要编制说明和分析《运输组织学》是一门专业课程,它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它必须以运输经济学、物流经济等课程内容作为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经济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车辆运用、道路工程、站场设计、计划统计以及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内容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运输组织学》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输组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对于运输生产计划等知识内容的理解比较肤浅.对于本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车辆运行组织计划的编制,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也意识到编制运行计划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组织理论以及各个过程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现将编制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说明如下:1.根据货运任务表和运输车辆营运线路图,先通过Excel归纳计算各个收发货点的发量和收量,然后根据运输任务线路图运用图上作业法作出空车调运最优方案,再由空车调运最优方案和各个收发货点得发量和收量编制出重空车流表,接着根据重空车流表确定基本循环线路,调整、分解或者合并车辆行驶循环线路,最终求得符合设计要求的车辆基本循环线路和所需要的车辆数,使得循环线路能够完全适合运输生产的实际情况.本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循环线路的调整、分解或者合并,决不能违反空车合理流向.2.对调整后的车辆行驶线路进行编号,尽量采用大循环的运行周转形式,编制货车运行作业计划表。

编制时,应该注意尽量使每个车辆循环作业、劳逸均衡.采用大循环运行方式,所有驾驶员都将参加所有班次的运行,在较长时期内的劳动条件相同,安排任务和车辆调度容易.其确定是不利于驾驶员熟悉所有运输线路的情况,不利于行车安全和节能降低成本.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小循环与大循环相结合的车辆运行方式。

本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根据运输合同要求优先考虑支农货物的运输;②要考虑整车分卸;③由于涉及农药的运输,要考虑危险品的运输要求;④运行周期表要车货对号;⑤大修出厂的车辆要考虑走合期;⑥对一个货场要考虑装卸能力。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讲课教案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讲课教案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车辆运行组织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条件(一)基本情况1.某汽车运输企业拥有标记吨位为4吨载货汽车60辆,并配备有4吨位双轴全挂车36辆,按计划全部实行定挂运输。

2.该车队4月份运输合同确定的运输任务如表一所示。

3.车队营运路线如图一所示。

(二)设计条件与依据1.驾驶员每天出车时间7.5—10.5小时;2.驾驶员途中生理需要时间1小时/天;3.车辆例行保养,途中技检,加注燃料等作业时间30分/天;4.汽车列车行驶平均技术速度为40公里/小时;5.甲3每装一汽车列车青砖需要时间40分钟,除甲3以外其它各地每装每卸一列车货需要25分钟,车辆均满载;6.车队驾驶员按六车七人制配备,驾驶员随车生产和保修;7.驾驶员每天回场住宿,并采用轮休制作息;8.设车辆停驶情况如表二所示。

表二四月份停驶车号和日期9.车辆保修计划如表三所示,一、二级保养晚上作业(不占车日);三级保养作业时间定额2车日;大修作业时间定额25车日。

二、课程设计要求1.完成货运任务表(表一)中的计算数值;2.确定空车调运最优方案;3.编制重空车流表和车辆行驶基本循环线路;4.按车辆代号编制全月单车运行作业计划(表四);5.按驾驶员代号编制全月驾驶员劳动组织安排表(表五);6.计算下列车辆效率指标:车辆完好率;车辆工作率;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平均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拖运率;运量;周转量;单车日产量;车吨日产量;(其中有×者只计算完成计划内运输任务的数值,超额部分不计);7.计算并填写表六中各条运行线路的基本数据;8.写出简要编制说明和分析。

步骤一.计算货运任务表由公式有计内周转量=计内运量×运距计算得四月份货运任务表需要运次数=计内运量÷车辆载重量四月份货运任务表续表四月份货运任务表注:多余运力可运输甲3—甲1青砖,作计划外运量。

由四月份货运任务表的数据统计得各收发货点运量计算表各收发货点运量计算表备注:甲1和甲3既有收又有发,发货点合计运量=收货点合计运量。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运输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运输组织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3. 了解我国运输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4. 掌握运输计划、运输调度和运输评价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运输组织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2. 培养运用运输组织学原理进行运输线路、运输工具和运输方案的优化设计能力;3. 能够运用运输组织学方法进行运输计划的编制和运输调度的实施;4. 培养对运输组织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运输组织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3. 增强学生对我国运输事业的认同感,树立为我国运输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运输组织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培养具备运输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运输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对运输组织学的系统知识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运输组织工作,为我国运输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运输组织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运输组织的定义、功能与作用- 运输组织的分类及其特点- 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2. 运输组织结构- 我国运输组织结构的演变- 运输组织结构的类型与优化- 运输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发展3. 运输市场分析- 运输市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运输市场的供需分析- 运输市场的竞争与规制4. 运输计划与调度- 运输计划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运输调度的基本任务与原则- 运输计划与调度的案例分析5. 运输工具与线路优化- 运输工具的选择与配置- 运输线路的设计与优化- 运输工具与线路的协同发展6. 运输组织评价与改进- 运输组织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运输组织改进的策略与措施- 运输组织评价与改进的实证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运输组织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运输组织结构第三周:运输市场分析第四周:运输计划与调度第五周:运输工具与线路优化第六周:运输组织评价与改进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货运组织课程设计

货运组织课程设计
货运组织课程设计
目 录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货运组织基础知识 • 货运组织规划与设计 • 货运组织运营管理 • 货运组织信息化技术应用 • 课程实践环节与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适应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01
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推进,物流行业迅速崛起,货运组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货运组织的功能
包括运输计划的制定、货物的配 载与装载、运输路线的规划、运 输过程中的监控与调度、货物的 交付与结算等。
货运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货运市场现状
当前货运市场呈现出竞争激烈、运输 需求多样化、运输方式多元化等特点 ,同时也面临着运力过剩、运输效率 低下等问题。
发展趋势
未来货运市场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 、专业化等方向发展,其中物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推 动货运组织的变革与创新。
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等。
全球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货运组织将面临 更多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需要不断提高
自身竞争力。
绿色化发展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货运组织更加关注 绿色化发展,如采用清洁能源、优化运输 路线等。
多式联运发展
多式联运将成为未来货运组织的重要发展 方向,通过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 高整体运输效率。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同 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与总结
货运组织基本概念与原理 深入理解了货运组织的定义、功 能、分类以及基本原理,为后续 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和目的交通运输组织学是一门以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规划和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交通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交通运输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运输组织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运输需求预测和评估的方法;•熟悉交通运输网络设计和规划的过程;•掌握交通运输管理和监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大纲本课程共分为八个模块,具体内容如下:模块一:交通运输组织学概述•交通运输组织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交通运输组织学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组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模块二:运输需求预测和评估•运输需求预测的方法和模型;•运输需求评估的指标和方法;•运输需求预测和评估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模块三:交通运输网络设计与规划•交通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交通网络规划的方法和技术;•交通网络设计与规划的案例分析。

模块四:交通运输管理与监管•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交通运输监管的目标和职责;•交通运输管理与监管的案例分析。

模块五:运输成本与效益分析•运输成本和效益的概念和分类;•运输成本与效益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运输成本与效益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

模块六: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原则;•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模块七: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交通运输事故的原因和防控措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案例分析。

模块八:实践案例分析•对一个真实案例进行分析,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

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组织学的理论和方法。

5.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交通运输组织学专业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组织学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研究探讨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物流***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李利华年12 月《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多式联运研究探讨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物流**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和平向慧李利华长沙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级02班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组织学题目多式联运研究探讨学生姓名 ** 学号 *****注:1、此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假如不够,能够加页;2、此任务书最迟必需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标和要求1、课程设计目标《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是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关键课程。

本课程设计是在该门课程课堂教学完成以后,为巩固课程包含到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方法、理论而开展。

经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背景,应该已学理论,处理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查阅能力、绘图能力、理论联络实际能力、系统处理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依据课程包含相关内容和方法,结合实际背景,系统处理实际问题。

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处理问题、关键结论等多个方面开展。

要求课程设计含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课程相关性并含有一定研究深度。

二、课程设计依据和资料起源课程设计依据:①客货运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②《交通运输组织学》,董千里,人民交通出版社,③《公路运输组织学》,李维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④《交通运输组织学》,崔书堂,东南大学出版社,⑤《运输组织学》,戴彤焱,机械工业出版社,资料起源:①指导老师提供相关资料;②实际调研搜集资料;③相关书籍;④网络资料搜集。

三、课程设计学生应完成内容依据《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要求及线路优化设计内容,学生应根据以下多个方面内容开展设计:第一章概述1.1 设计背景和内容1.2 概括问题提出1.3 本设计所做工作及基础结构第二章货运中心配送路线优化研究现实状况2.1 配送路线优化意义2.2 货运中心路线优化方法2.3 货运中心路线优化标准第三章南城平安(深圳)货运企业配送线路现实状况3.1 企业业务情况3.2 企业配送路线3.3 存在关键问题及分析第四章货运中心配送路线优化设计4.1 优化思绪4.2 市内配送优化第五章南城平安(深圳)货运企业线路优化模型求解5.1 节省法基础思想和步骤5.2简单节省法求解5.3 用改善节省法制订配送计划5.4 配送计划软件实际利用5.4.1 计划软件利用5.4.2 配送和流通中心关系(上述为例子,请大家结合自己设计内容完成本部分内容)四、课程设计要求及其它1、时间安排:二周设计时间(1月3日~1月16日),实际操作中,可提前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和纲领完成;2、要求独立完成,一人一题,每人提交1份打印设计结果(A4)及电子文档;3、格式要求:装订根据要求次序依次装订成册,胶装封面,文档具体格式参考格式模板;4、纪律要求:集中在固定教室严格考勤,根据作息,通常不许可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填写请假条报院领导同意,不然根据天天旷课8节处理。

公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

公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

公路运输组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公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了解我国公路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认识公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3. 掌握公路运输线路、车辆、站场等基本设施规划与组织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公路运输组织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2. 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公路运输组织与调度管理的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与运营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公路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公路运输领域的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公路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交通运输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公路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公路运输组织基本概念与原则:包括公路运输的定义、特点、功能,以及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公路运输概述2. 我国公路运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历程、现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二章 我国公路运输现状与发展3. 公路运输设施规划与组织:学习公路线路、车辆、站场等基本设施的规划与组织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公路运输设施规划与组织4. 公路运输组织与调度管理:研究公路运输组织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调度管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公路运输组织与调度管理5. 公路运输企业组织与运营管理:探讨公路运输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营管理方法及优化策略。

教材章节:第五章 公路运输企业组织与运营管理6.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公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学生姓名: 管黎黎学号: 2班级: 物流09-02班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系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与平向慧李利华2012 年12 月《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题目: 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学生姓名: 管黎黎学号: 2班级: 物流09-02班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系指导老师: 柳伍生何其超周与平向慧李利华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城南学院物流工程专业2009级02 班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组织学题目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学生姓名管黎黎学号 2注:1、此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

如果不够,可以加页;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就是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设计就是在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为巩固课程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方法、理论而开展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背景,应该已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查阅能力、绘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系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涉及的相关内容与方法,结合实际背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从背景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开展。

要求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课程相关性并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二、课程设计的依据与资料来源课程设计的依据:①客货运管理相关标准与规范②《交通运输组织学》,董千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③《公路运输组织学》,李维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④《交通运输组织学》,崔书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⑤《运输组织学》,戴彤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资料来源:①指导教师提供相关资料;②实际调研收集资料;③相关书籍;④网络资料收集。

三、课程设计学生应完成的内容根据《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要求及线路优化设计内容,学生应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开展设计:第一章设计背景1、1 广州鸿昌货运企业简介1、2 广州鸿昌货运企业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意义1、3 设计内容与思路第二章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量计划2、、1 运输计划简介2、、2 运输量计划2、、3 广州鸿昌货物运输量预测第三章货车车辆运用计划3、、1 车辆计划3、、2车辆运用计划预测3、、3编制车辆运用计划第四章总结4、、1 计划评价4、、2 设计心得与体会四、课程设计要求及其它1、时间安排:二周设计时间(2013年1月14日~2013年1月29日),实际操作中,可提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大纲的完成;2、要求独立完成,一人一题,每人提交1份打印的设计成果(A4)及电子文档;3、格式要求:装订按照要求的顺序依次装订成册,胶装封面,文档具体格式参考格式模板;4、纪律要求:集中在固定教室严格考勤,按照作息,一般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填写请假条报院领导批准,否则按照每天旷课8节处理。

另请假或旷课时数累计达全部设计时间的1/3以上,该课程设计按照零分计。

运输与物流工程系2012年12月目录第一章设计背景……………………………………………………………………………………、、、11、1广州鸿昌货运企业简介 (1)1、2广州鸿昌货运企业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意义 (2)1、3设计内容与思路 (2)、第二章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量计划……………………………………………………………、、32、1运输计划简介 (3)2、2运输量计划 (3)2、3广州鸿昌货物运输量预测 (6)第三章货车车辆运用计划…、………………………………………………………………………、、123、1车辆计划 (12)3、2车辆运用计划预测 (12)3、3编制车辆运用计划 (15)第四章、总结、…………………………………………………………………………………………、、164、1计划评价 (16)4、2设计心得与体会 (16)参考文献………………………………………………………………………………………………、、17第一章设计背景1、1 广州鸿昌货运企业简介广州鸿昌货运服务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

经历数年的风风雨雨,而今已发展成为以国内公路运输、仓储、配送等为一体专业性企业。

公司拥有多辆大中型货车,主要受理广东至香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北京、四川、重庆等地以及广东省内的整车﹑零担各类货物的公路运输往返业务。

为适应现代物流这一新形式,鸿昌公司已先后在华东、华北各省会及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构建物流网络及区域网络,形成了完整的鸿昌物流网络。

为保证客户享受到最好的全方位服务,目前公司又购置一批运输车辆,而且兄弟单位江西鸿昌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江西赣州宏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以及江西物资运输车队所属车辆统一由广州鸿昌调度,使我公司可支配调度的货车数有了大幅增加,大大加大了公路干线运输、区域配送、城市深度配送,从而使我公司形成一个安全、快捷、价廉的运输体系。

目前,公司已成功地与多家位居全球500强的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TCL、北电、华为、联想、科龙等。

多年来,我公司本着服务于社会,繁荣物流的宗旨, 始终秉承“安全准确、优质高效、客户至上” 的宗旨, 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切实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之所需,解客户之所急”就是鸿昌公司要求具备的基本现念。

客户提出的要求,就是鸿昌发展的动力,客户潜在的需求,也就是鸿昌努力的方向。

鸿昌坚持把客户的需要放在首位,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图1-1 鸿昌货运1、2 广州鸿昌货运企业年度运输生产计划设计意义公司要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研究经营战略,强化市场观念与竞争意识,加强对市场各种环境因素的预测,通过相关的历史数据,对未来的货物运输量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作业计划,使公司能够正确的分配资源,节约成本。

有了正确的经营战略计划,公司才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公司工作计划就是经营决策的具体落实,就是一项全面性、综合性的工作,就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手段与保证。

1、3 设计内容与思路针对鸿昌货运企业的历史数据,设计其运输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在运输计划部分,可采用相关的预测方法,对来年的运输量、运输周转量进行预测,可多种方法组合预测,车辆运用计划就是根据运输量、及历史情况,确定车辆选型等。

第二章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量计划2、1 广州鸿昌货运年度运输量计划公路货物运输计划就是根据过去一个时期内完成任务的历史实绩与充分考虑到将来的运输需求后,在对今后一个时期的货物运量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订运力与运量协调等方面的计划,它可以被瞧成就是平衡货物运量与运力的一项措施。

公路货物运输有许多环节,如准备货车、装卸货物、车辆运行等,公路货物运输则能把货物运输服务的各个环节紧密地组合在一起,保证各环节井然有序地协调运作。

这种计划一般用指标表示,它就是计划的主要内容,但同时需辅之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指标通常反映计划期的工作量,定量地明确要实现的目标;文字说明则提出具体的要求与实现计划应当采取的措施。

公路货运运输计划包括货物运输量计划、货车运输计划与车辆运用计划三部分。

2、2 运输量计划公路货运运输量计划就是运输企业对将来一定时期内运送货物量与完成货物周转量所做的安排。

在计划期将要完成的货物运输量,可采用多种方法来预测,或以各个货物装卸点为基本计划单位,先确定各装卸点运输量计划,然后汇总出整个企业的计划数值。

货运企业的货物运输量计划可分为三部分计算:(1)起点站货物运输量。

这就是从始发站装卸的货物量与周转量。

(2)中间站点货物运输量。

在营运范围内各条班车线路中途各联运站点的货物量与周转量。

联运中转货物量,也应计划在相应的企业的运输量中,既有过路车又有始发车的站点要汇总计划。

货运企业的货物运输量主要考虑始发车站货物运输量,以直达运输为主。

因此,运输量计划的重点就就是预测未来几年始发站点的货运量与货运周转量。

本计划取鸿昌货运企业的货物运输量,以2002年—2011年为基础年,预测2012年—2021年的鸿昌货运企业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

表2-1 鸿昌货运历年货运量统计年份货运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2002 18、56 14、52003 21、34 15、02004 23、40 9、72005 25、72 9、92006 28、36 10、32007 30、71 8、32008 32、83 6、92009 35、49 8、12010 40、65 14、52011 47、52 16、9年份GDP总量(亿元) 户籍统计人口(万人) 2002 382、06 76、352003 447、66 77、022004 498、06 76、342005 527、85 75、532006 586、35 76、172007 688、77 77、652008 721、59 78、982009 808、07 80、652010 939、09 83、282011 1182、53 85、31图2-1 白云区近十年GDP趋势图图2-2 白云区近十年人口趋势图图2-3 鸿昌货运近十年货运量趋势图科学的运输发展预测就是以科学的资料调查与分析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借鉴以往鸿昌货运企业运算量,结合广州白云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特色、交通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国民经济的相关指标的未来值进行预测,采用多种计量经济模型对鸿昌货运企业货运量进行预测,采用特尔菲法征求专家的意见,合理确定各模型在各特征年所占的比重,通过修正给出鸿昌货运企业货运量运量的预测推荐值。

在完成对鸿昌货运企业货运量预测的基础上,分析近年来鸿昌货运企业货运量适站量构成状况,结合广州交通发展战略与其联运站点,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货运量与适站量的影响,预测特征年的适站量系数,从而确定鸿昌货运企业货运适站量。

其具体预测方案与思路见图2-4所示。

图2-4 鸿昌货运企业货运运输量预测程序框图2、3广州鸿昌货物运输量预测适用于公路货运量预测的方法很多。

根据本次项目的目的与要求,结合广州市社会经济与道路货物运输发展的特点,拟采用回归分析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法、弹性系数法等模型进行预测。

(1)一元回归法预测货运量从总体上瞧,结合鸿昌近九年的企业货运量与白云区GDP增长已及人口增长趋势大致上按每期以近似相同的增长量增减变化,及发展趋势基本上就是线性的。

因此,可以配合相应的线性方程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可以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进行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