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New

合集下载

文学批评方法4:新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4:新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第四节新批评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它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取得主导地位,成为英美诗歌批评的范式。

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影响。

一、新批评的先驱“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缘起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

艾略特(1888-1965)这位20世纪颇有影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被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

他在早期的一些批评著作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对新批评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的非个性论可以说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

针对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张扬感情和个性的观点,艾略特明确指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因为诗人必须承受历史意识,不但有自己一代的背景,而且处于自荷马以来欧洲整个文化的关系之中,诗人不可能脱离文学传统而真正具有个性。

他还进一步认为,文学作品不是文学家个人情感的表现。

诗人在创作中仅仅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而诗歌创作出来后,并不包含诗人心灵的成分。

尽管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是表现情感的,但“这种感情的生命是在诗中,不是在诗人的历史中,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

艾略特的非个性论的提出不仅是对控制欧洲文坛一个多世纪的浪漫主义表现论的反拨,也是与克罗齐的表现论、柏格森的直觉论针锋相对的。

正是在这种观点指导下,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

“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

”“将兴趣由诗人转移到诗上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企图:因为这样一来,批评真正的诗,不论好坏,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1893-1980 ),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

6新批评

6新批评

O让我离去,既然这儿一切都是枉然, 我要去寻找异方的梦,我要走出凡是落絮 飞扬的地方, 因为我的心里常常下着初春的梅雨,现在 就要放晴, 在云雾的裂纹里,我看见了一片腾起 的, 像梦。
泪水洒落,没来由啊, 落在这病了的心里。 什么?没有人背弃我? 这忧伤没来由啊。
这确是最坏的悲哀: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没有恨也没有爱, 我的心有这许多悲哀。
象征
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 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予充分的注 意。柯勒律治:“象征的特征是在个性 的半透明式地反映着特殊种类的特性, 或者在特殊种类的特性中反映着一般种 类的特性……最后,通过短暂,并在短 暂中半透明式地反映着永恒。” 神话
二 理论内容

(一)作品本体崇拜 1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非个
人化; 2 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 《意图谬 见》intentional fallacy 和《感受 谬见》affective fallacy; 3 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 4 兰色姆的《文学批评公司》
(二)作品的内在构成
作品是以形式组成的自在自足的实体,没有形 式,就没有文学。 1艾略特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艺术的功用就是把 无序的日常生活变成有序,艺术地诱导出一种 现实的形式感。 2兰色姆的构架-肌质说。“诗是具有局部肌理的 逻辑结构。”(structure-texture) 3布鲁克司、沃伦认为人是创造形式的动物,艺 术家的创造艺术形式是天职。 但是,他们又不是完全否定内容的,并非主张文 学只有形式
(三)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

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科学与诗歌》
文学语言是记号,含混、模糊、多义、复杂的
情感语言;情感;伪陈述。
科学语言是符号,逻辑语言,明确的、单一的,

【2019年整理】英美新批评

【2019年整理】英美新批评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英美性批评
布鲁克斯
释义谬误(Heresy of paraphrase):在1947年出 版的《精制的瓮——诗的结构研究》中指出, 诗就是诗,它不能用散文复述,而传统批评家 正是犯了这种“释义谬误”,导致了诗的错误 解释。布鲁克斯认为诗中释义部分至多只是脚 手架而已,如果以释义作为分析诗的立足点, 不仅误解了诗,而且使诗变得不完全了。威 廉·维姆沙特和蒙罗·比尔兹利分别提出了“意图 谬误”和“感受谬见”两个概念,认为这会影 响诗的阅读,强调文学研究只以作品为中心, 而与作者和读者无关。这是对布鲁克斯“释义 谬误”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英美性批评
语境(context):旧译上下文, 这是瑞恰兹语义学研究的核心。 他认为自己的语义学本质上就是 一种新修辞学。语境是用来表示 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 组事件包括我们可以选择作为原 因的任何事件以及那些所需要的 条件。语境是一组同时再现事件 的名称,这是对语境的一个巨大 的限制。
英美新批评
梁思睿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目录
1.新批评简介 2.代表人物 3.各时期代表人物具体观点 4.新批评与中国文学的一些联系 5.总结
评(New criticism)
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20世纪 30年代在英国雏形,在美国成形。四 五十年代在美国达到鼎盛,以文学文 本词语及其关系为中心,倡导细读文 本的批评理论流派。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瑞恰兹
非指陈性伪陈述(non-referential psendostatement):瑞恰兹是从文学语言的特点分析 入手的。他认为,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虚构 性,其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感情。他进一步指 出,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的区别,前者是 “指陈性”的,后者是“感情性”的。他意 在说明文学语言并非真实的陈述,也就是说 与现实无关。诗的语言,“其真理性主要是 一种态度的可接受性。发表真实的陈述不是 是人的事。”他把诗定义为“非指陈性伪陈 述”。然而,他的“伪陈述”并非认为文艺 就是谎言,恰恰相反,他认为艺术必须以真 理为工具。

第5章 新批评

第5章 新批评

2、新批评的关键词
在文本分析中,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各自从语言学、 修辞学中借鉴了一些术语,经过生发和改造后用于 诗歌批评。这些术语各自涵盖了一定的批评观照领 域,但彼此也存在一些交叉之处。总体看来,这些 批评术语体现了新批评的理论特色,有效地推动了 文本分析的深入 。 下面,我们着重探讨新批评使用的几个主要批评术 语的含义和用法。
一、新批评的先驱
新批评的历史发展大约经历了四十余年,其奠基人当首推英国的艾略特 和瑞恰兹。 (一)艾略特的诗歌非个人化理论 艾略特在其《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了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他认为 浪漫主义所说的文学是作家个性的表现,这其实只是一种假相,诗歌写 作是非个人化的。理由如下: 1 、从诗人与传统的关系来看,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 有他自己的完全意义。诗人隶属于诗的传统,其作品在整个诗歌有机链 条之中存在,即使其中最个人的部分也包含着他的前辈诗人的痕迹。 2 、诗人的创作过程具有非个性化的特点。诗人的创作不是表现个性, 诗人仅仅是艺术表现的特殊工具,种种的印象和经验借助于诗人的心灵 用意想不到的方式相互组合则形成了诗。诗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冶炼、 化合的非个性化过程。 3 、诗歌表现的情感具有非个人化的特点。诗人所未经历的情感和所熟 悉的情感同样供他使用,他的任务就是把寻常的情感化炼成诗,旨在表 现实际情感根本没有的感觉。 艾略特的诗歌非个人化理论,要求批评家将注意力从作者转移到文学文 本中去,开启了关注文本的批评思路。
2、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两种谬误
1946年和1948年,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的两篇论文《意图谬误》和 《感受谬误》发表,分别对研究作者写作意图和研究读者阅读感受的批 评模式进行了批判,成为新批评的宣言书。 意图谬误:新批评认为这种研究作者意图的做法是一种批评误区,其迷 误在于“将诗和诗产生的过程相混淆” ,即将作者意图中的世界等同 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世界,把作者的愿望等同于作品的实践。 在新批评看来,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意义是两码事,批评家尤其不能 依据作品是否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来判断其价值。对作者意图的认识既 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个批评家无法去搞清楚诗人写作的真实意图到底是 什么,因为如果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意图,那么他的意图就会表现在 他的诗作中,人们无需再从诗作之外去寻找意图的来源;如果诗人没有 成功地表现他的意图,人们试图去寻找他的意图就更加荒谬和没有凭据。 意图批评极易导致批评中的相对主义而使文学批评丧失了客观的批评标 准。

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

反讽。布鲁克斯对反讽作了最详备的解释。 他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 显的歪曲”。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混意颠 倒,这就是反讽。诗歌中的所有语词都得 受到语境的约束,它们的意义都受到语境 的影响,因而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讽。 反讽可以表现在语言技巧上,如故意把话 说轻,但听者却知其分量。反讽也可以表 现在整个作品结构之中。 鲁迅的小说:《祝福》《啊Q正传》
三、基本概念: 意义含混 反讽 张力 悖论 隐喻 细读法
意义含混。该术语由燕卜逊引入新批评, 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换句 话说,意义含混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字、 词)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一句话 可以有多种理解的现象,是指某种修辞手 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意义含混以往被视 为文学创作的一大弊病,而新批评则把它 视为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使之大致接近 “丰富”、“巧智”的意思。意义含混这 一术语的提出和运用将使我们从语言学的 角度更好地对诗歌的复杂性和幽微曲折性 加以解释,从而丰富诗歌的意蕴。
Although there were antecedents from Plato
through James, a systematic and methodological formalistic approach to literary criticism appeared only with the rise in
它们所共有、所推广的观点有:把文学看作
是一个有机的“传统”,强调严格遵守形式 的 重要性,在古典价值方面坚持保守主义,怀 有创立一个提倡秩序和传统的社会的理想, 偏于仪式,主张对文学文本进行严密分析的 读解方法。
二、基本理论主张: 1、文学本体论: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 2、结构—肌质论。 3、语境理论。

新批评

新批评

B、“新批评”的发展:美国1940年 代
“新批评”虽然起源于英国,但它的发展和传播 发生在美国。 在美国南方的梵得比尔大学,兰色姆教授和他的 学生退特、布鲁克斯和沃伦组成了“逃亡者”诗 社,其宗旨是要保护南方传统的田园社会,反对 北方的工业文明的入侵。 30年代,他们创办了《南方评论》和《斯宛尼评 论》杂志,逐渐从诗歌创作转向诗歌批评,并发 表了一系列论文,来阐述他们批评观点。 在40-50年代,这些批评观点逐渐形成一个理论 体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派别。1941年,兰色姆出 版了《新批评》一书,阐述了这个派别的基本观 点,“新批评”从此而得名。
布鲁克斯:《精制的瓮:诗歌结构研究》 (1947)
“可以转述的内容”不等于诗歌的意义。诗 歌的逻辑意义受到许多“不协调成分”的 “修饰、修正和发展”,诗歌的结构正是 众多不协调成分的统一。 “一首诗的整体性通常表现为各种态度被 统一在一个结构之中,且服务于一个总体 的和综合性的态度……诗歌的结论往往是 各种张力的统一,不管这些张力是通过什 么手段形成的:陈述、隐喻还是象征都无 所谓……这种统一代表了各种力量的平 衡。”
分析从莎士比亚到艾略特的英国诗歌名篇,揭示 “含混”运用在这些诗歌中所达到的特别的和出 人意料的效果。 批评焦点锁定于诗歌语言意义的不稳定性。词语 的排列组合、标点符号的特殊运用、句式结构的 变化在诗歌中形成多个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 矛盾的意义。 但是 “含混”不是诗歌创作的缺陷,而是诗歌内 部意义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表现,正是这些意义 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给予诗歌以艺术价值。
安德鲁· 马弗尔:《致羞怯的情人》
“时间”和“空间”意象构成了恋人的求爱 演说的逻辑核心。 时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富裕,多得可以随 便蹉跎(时间之车驶过天空)。 空间也有限,没有一个人可能把全世界都 据为己有(墓穴很窄,没有帝国宽广)。 意象反映了对人生的一种基本认识。诗歌 不仅仅是一首宫廷式情歌,宣扬“及时行 乐”;它也是对时间、永恒、生活态度、 来世等问题的哲学思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新批评”(附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新批评”(附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新批评”个词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美国文论家乔·艾·斯宾岗(Joel Elias Spingarn)于1911年出版的《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一书中提出的。

斯宾岗的“新批评”指的是克罗齐美学。

第三次是五十年代法国出现的“新批评”。

它是指当时法国文学理论领域内纷纷涌现的各种学派(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总称。

由于这些学派并不是一个统一体,因此当它们不再“新”时,“新批评”这个术语也就不必存在了。

第二次就是本文讨论的“新批评”。

它是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

这个派别一、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取得主导地位。

新批评的诗歌理论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其批评的方法论也为后来多种批评理论所吸收。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从欧洲大陆进口的各种新潮学说的风行,以及欧美各种社会运动的勃兴,新批评逐渐失去了往日受人瞩目的光彩。

“如今新批评不仅仅被看作是失势了、过时了和寿终正寝了,而且似乎还是偏颇和错误的东西”。

但对于那些反对新批评的人来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批评形式主义在(美国的)公立学院和大学中仍然是一个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当我们谈论具体诗作时,我们听起来仍像是新批评家”。

不论新批评在美国的兴衰荣辱为何,新批评在热衷追逐西方话语的中国文坛的确没有多少正面的影响。

从笔者现今见到的国内有关新批评的一般的论述来看,新批评被认为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文论,它专注于文本本身的细读分析,把作品看成是一个自足、封闭的体系,割裂作品与作者、读者乃至社会历史的联系,甚至不要作者研究、读者研究和社会历史研究。

尽管只要认真读一读新批评的论著,这种误解和歪曲就会不攻自破,但强加在新批评之上的错误印象却始终摆脱不掉。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新批评在“新时期”的文坛中主要局限于理论探讨的范围,运用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文学现实做出切实评判的文章寥寥无几。

西方文论课程讲稿——新批评1_(2)

西方文论课程讲稿——新批评1_(2)

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英美“新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三四年代的蓬勃发展,至20世纪中叶成为主导美国文坛和批评界的主流,“新批评”的代表人物除了兰色姆(Ransom)外,还包括理查兹(Richards)、燕卜荪(Empson)、艾略特(Eliot)、泰特(Tate)、布鲁克斯(Brooks)、沃伦(Warren)、维姆萨特(Wimsatt)、韦勒克(Wellek)等。

他们写出了许多批评名著,如理查兹的《文学批评原理》和《实用批评》,燕卜荪的《朦胧的七种类型》,布鲁克斯和沃伦的《理解诗歌》、《小说鉴赏》,布鲁克斯的《精制的瓮》,维姆萨特的《语象》,兰色姆的《新批评》,韦勒克和奥斯丁·沃伦的《文学理论》等。

50年代后期,“新批评”逐渐衰落。

一般认为,新批评的兴起的直接原因是反对实证主义批评。

然而,后殖民理论家阿什克罗夫特认为新批评的崛起,是因为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美国渴望获得文化独立,所以急需在文学上确立属于自己的文学经典,以对抗英国文学传统对国民的长期控制。

按照新批评的观点,曾被殖民国家的读者无须担心自己的文学在整体上受到的歧视,因为它鼓励人们从每一部作品入手去研究文学;后殖民作家无须按照欧洲的传统标准去写作,其作品也能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

因此,新批评不仅对美国而且对其他后殖民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新批评与形式主义文论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以文学的语言为头等重要的大事,认为文学是完整自足的语言结构体;都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都同样反对传记批评、历史考据及一切印象主义的价值判断;都把康德的理想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主张用纯文学的标准重新审视文学经典。

有些批评家也指出了两者的差异,如美国的文论史家里奇(Leitch):1、俄国形式主义走的是一条唯美主义的道路,它的背后缺少新批评那样一致的宗教愿景和历史观。

2、早期的形式主义遵循一种新实证主义的描述性诗学,他们充分相信科学的方法论和文学的科学性,努力回避阐释和直接的评价,而着力于建构大型的诗学理论。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一、发展概述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

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

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

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

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

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

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第5章 新批评

第5章 新批评

(二)语义分析
新批评特别重视挖掘文学语言的意义。对文学语言的语义分 析是新批评在方法论上的主要特点。 1、语境理论 由瑞恰兹提出,后来得到新批评家的赞同和运用。新批评认 为,词语的意义正是“通过它们所在的语境来体现的”。语 境的含义主要有: 作品的上下文 语境 当时的写作环境 历史积淀 如毛泽东的词《蝶恋花· 答李淑一》。 语境具有“节略形式”,一个词所具有的多重意义不必在文 本中重现。一个词的意义体现为“语境中没有出现的那些部 分”。语境构成了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词语在其中纵横 捭阖,产生了丰富的言外之意。充分理解文本语言的现场意 义和历史含义是批评的重要任务。
二、新批评的理论主张
(一)文学本体论 1、兰色姆的本体论 兰色姆提出了“本体论批评”的主张。兰色姆认为,批评应当是一种客 观研究或内在研究,而从个人的感受,从作品与背景、与作者的联系, 从道德的角度以及其他非内在的角度所进行的批评都属于非本体论的批 评。“本体,即诗歌存在的现实”,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本源价值,本 体论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这个独立自足的存在物作客观、科学的研究。 兰色姆用“构架—肌质”论具体说明其本体论批评。兰色姆所说的构架, 即“诗的逻辑核心,或者说诗的可以意解而换为另一种说法的部分” , 所谓肌质则是无法用散文转述的部分,是诗的意象。对于非诗而言,肌 质是不重要的,构架是非诗的主干,而在诗歌中,肌质则是诗的主干和 精华。兰色姆一方面强调肌质是诗区别于散文的特异性所在,同时又提 醒不能为了与散文分家而牺牲了逻辑性或者普遍性。在一首诗中,构架 与肌质、理性和感性、意义和形象互相交融且又互相干扰,而诗的魅力 正是在这重重障碍中产生。
2、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两种谬误
感受谬见:新批评认为作品提供的是一个世界,而读者感受 的是另一个世界,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就会导致感受谬 见。将分析重点从作者转向了读者,感受式批评和印象式批 评的根本症结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诗是什 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相混淆。当某些读者述说一首诗或一 个故事在他们心中激起的生动的形象、浓厚的情感和高度的 觉悟时,这仅仅是读者个人对作品的一些印象和感受,但这 些带有主观意义和生理体验的情绪、感受不能作为客观的批 评家进行文学批评的依据。读者的感受是文学活动中最不可 靠和最易变动的因素,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心理的读者, 感受式的批评必然导致相对主义的无政府状态。诗是有其自 身特点的独立客体,诗的意义是相对稳定的,读者的情绪感 受是不断变化的,不要让情绪感受干扰了诗的客观意义的阐 释。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_赵毅衡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_赵毅衡

点刊物)向低端刊物(即所谓一般刊物)过渡,也就是说该课题的研究已经“大众化”了,不再具有“精英性”。

这些现象都说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思想已经被中国学界广泛接受,其观念、价值对于我们已经有了恒常性,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常态,成为我们自己观念的一部分。

这也正是该理论对我们最深刻的影响。

统观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过程,我们发现,对俄国形式主义由不知到知之,到研究到为我所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中,有不同思想的交锋,有不同论争的对话,有沟通彼此的努力。

我们的“形式”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裂变着,但始终存在着两种“形式”观的对立、碰撞,最复杂的是它们交叉、混合,甚至难解难分。

我们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依然存在着问题:一是翻译的不足,包括整个学派的所有成员的论著和单个成员的所有论著。

二是与此相关,对核心成员什克洛夫斯基和雅各布森研究相对较多,对其他成员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

三是人物译名不同,虽不是大问题,但可能造成不便,如同一人物均有多种译法。

四是仍然是翻译问题,但这些翻译会影响到对形式主义理论的理解,如приём一词译为程序、手段、技巧、方法。

在汉语中可不可以互通,可不可以通到俄语词的所指,这都会带来相应的问题。

与此相关的是,不同成员对相同内涵概念的不同命名或不同内涵概念的相同命名给我们造成混乱,我们对此还研究不够。

五是对俄国形式主义内部的一些问题及本文叙述过程中所提到的一些其他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澄清和拓展,尽管接受的程度已经相当普及化,但正是普及化使我们不再对一些理论细节问题穷追不舍。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赵毅衡,姜 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收稿日期:2009-06-01作者简介:赵毅衡(1948-),男,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西方文论研究。

新批评(T h e N e wC r i t i c i s m )是20世纪前半期英美一些学者———从瑞恰慈(I .A .R i c h a r d s )、艾略特(T .S .E l i o t )到布鲁克斯(C .B r o o k s )、韦勒克(R .W e l l e k )等———关于文学理解和文学批评的观念、方法的总和,是他们的文论思想的交集。

第二讲 新批评

第二讲 新批评

Themes
pattern, tension, ambiguities, paradox, contradictions

三、新批评的先驱
瑞恰兹(I. A. Richards ,1893-1980)

(一) 瑞恰兹的语义分析学

重要性:
在它的历史脉络下,新批评的确有很大的贡献: 它转外部研究为内在文本研究(intrinsic study); 它使文学批评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当时的新批评 者(如:John Crowe Ransom, Rene Wellek, Cleanth Brooks, Robert Penn Warren 和I.A. Richard)成为英美文学的典律(canon)建立者, 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如: Understanding Poetry, Understanding Drama, Understanding Fiction系列; Wellek所写的英国文学史).

二、新批评的特点
From parts to an organic whole
1. finding the tensions and conflicts, ambiguity, paradox, irony 2.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s 3. poetic elements: metaphor, simile, personification, prosody, 4. narrative elements: tone, point of view, narrative structure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四、新批评的重要理论

文学批评方法4:新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4:新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第四节新批评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它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取得主导地位,成为英美诗歌批评的范式。

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影响。

一、新批评的先驱“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缘起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

艾略特(1888-1965)这位20世纪颇有影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被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

他在早期的一些批评著作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对新批评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的非个性论可以说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

针对浪漫主义文学批评张扬感情和个性的观点,艾略特明确指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因为诗人必须承受历史意识,不但有自己一代的背景,而且处于自荷马以来欧洲整个文化的关系之中,诗人不可能脱离文学传统而真正具有个性。

他还进一步认为,文学作品不是文学家个人情感的表现。

诗人在创作中仅仅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而诗歌创作出来后,并不包含诗人心灵的成分。

尽管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是表现情感的,但“这种感情的生命是在诗中,不是在诗人的历史中,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

艾略特的非个性论的提出不仅是对控制欧洲文坛一个多世纪的浪漫主义表现论的反拨,也是与克罗齐的表现论、柏格森的直觉论针锋相对的。

正是在这种观点指导下,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

“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

”“将兴趣由诗人转移到诗上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企图:因为这样一来,批评真正的诗,不论好坏,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1893-1980 ),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

新批评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文学根源

新批评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文学根源

新批评: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文学根源李昕揆内容提要麦克卢汉青年时代受到以瑞恰兹、利维斯为代表的剑桥新批评派思想的熏陶;20世纪50年代前,麦克卢汉将学到的新批评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和批评实践,逐渐成为美国新批评派的核心成员;20世纪50年代后,经由伊尼斯启发而转向媒介研究的麦克卢汉,继续尝试用“实用批评”去唤醒人们的媒介意识,提出了一套注重从媒介本身出发去探讨媒介后果的全新媒介思想:其整个媒介思想根基的“媒介即信息”命题,其把媒介视作语言的核心观念,其注重从媒介本身出发的研究思路,其“不解释、只探索”的媒介方法,其独具新批评风格的媒介理论表述,以及其媒介思想所星现的浓郁人文色彩和文学意味,无不体现着新批评的深刻影响。

新批评是理解麦克卢汉的一个绝佳入口。

关键词新批评麦克卢汉媒介研究文学根源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和麦克卢汉+Mar­sha l McLuhan),前者是颇具影响力的英美现代文学批评流派,后者是实现西方媒介研究范式转型的媒介思想家,将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起,似乎有些怪异。

人们不禁要问:麦克卢汉何以能和英美新批评产生关联?事实上,麦克卢汉极富原创性的媒介思想,不仅脱胎于新批评派的文学思想,而且很大程度上就是新批评文学思想在媒介领域的转译和应用一其整个媒介思想根基的“媒介即信息”命题,其把媒介视作语言的核心观念,其注重从媒介本身出发的研究思路,其“不解释、只探索”①的媒介方法,其独具新批评风格的媒介理论表述,以及其媒介思想所呈现出的人文色彩和文学意味等,无不与麦克卢汉在剑桥大学所接受的新批评训练密切相关。

新批评思想的熏染:从瑞恰兹的“文学实验”到利维斯的“细察”派20世纪30年代,麦克卢汉不仅在剑桥新批评派奠基人瑞恰兹+I.A.Richards)的“实用批评”课堂上参与过其著名的“文学阅读实验”,而且同以利维斯(F.R.LeaVs)为核丿卜的《细察》撰稿人群体过从甚密。

文学理论新批评的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新批评的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新批评的名词解释近年来,文学理论研究日趋深入,其中新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么,什么是新批评呢?本文将对这一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以期读者对于新批评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新批评(New Criticism),又称纯文学派,是文学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美国。

与传统批评不同,新批评主张将文本独立于其作者、读者和历史背景,将重点聚焦于文本本身的内在结构和内涵。

新批评反对过度依赖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主观感受,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被视为一个自成体系的艺术品。

新批评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意像(Imagery)”,指的是文字中所描写的形象、物象或感知。

新批评认为意像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通过对作品中意像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内涵。

同时,新批评还强调作品的“紧密结构(Close Reading)”,即对文本中每个元素的细致刨析和解读。

通过仔细分析作品的语言、诗段、句子结构等要素,新批评试图找到作品内部的和谐与紧张的关系,以及作品内部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共鸣。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隐喻(Metaphor)”。

新批评认为作品中的隐喻并非单纯的比喻或象征,而是通过隐喻将语言和意义进行转化的一种方式。

在新批评中,作品中的隐喻被视为一种形式上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隐喻,作品展现出语言的美感和文学的深度。

隐喻的运用和解读是新批评分析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新批评也强调“疑问(Ambiguity)”的重要性。

新批评主张作品中的意义不应该是单一的和确定的,而是多义的、模糊的,需要读者通过对疑问的思考和推理来获取。

新批评认为作品中的疑问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使作品具有更广阔的意义和表现力。

最后,新批评还强调作品的“整体性(Unity)”。

新批评认为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作品中,各个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意向、形式、语言等方面,新批评试图找到作品内部的整体性,并揭示出作品内部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批評(New Criticism)新批評是二、三0年付形成於英美的文學批評流派,五0年付成為美國文學批評的主流。

反對把文學當成文獻、傳記、史料,注重文學本身的價值。

認為文學不同於科學,不是實用性的。

新批評強調文學內緣的研究(意象、格律、文體),主張細讀(close reading)。

新批評常用的術語:歧義(ambiguity,含混、模稜、多義)、反諷(irory)、矛盾語法(language of paradox)〃張力(tension),肌理(texture、紋理,質地)無我(impersonality),客觀相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

敘事觀點、敘事語氣為小說討論的重點。

提出敘事者不等於作者。

詩及小說的批評重視文字、意象、結構、肌理、語氣。

強調作品必須包含各種複雜而互相矛盾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人類經驗範圍的各面‛。

反對詩作為宣傳,反對大眾語言(mass language)。

新批評三0年付興起,至五、六0年付英美學術界影響仍然很大。

但也有視野較闊的批評家,如特里林(Leonard Trilling)和威爾森(Edmund Wilson)等人對他們提出批評。

在中國方面,四0年付的袁可嘉,五、六0年付香港的葉維廉、李英豪、王敬羲,美國的夏志清,台灣的歐陽子、顏元叔,八0年付的黃維樑,都受新批評的影響。

林以亮編選的《美國文學批評選》(1961)有艾略特、布魯克斯、泰德等論文。

這種批評方法,在反對載道或泛政治的批評方面有其意義,產生於特殊的歷史斷層的處境有其必然性,對文章細讀有幫助,個別評論家有進一步發展(袁可嘉、夏志清、葉維廉),亦各有盲點,如顏元叔談古詩,黃維樑談新詩,弊端特別顯著。

新批評(New Criticism) 的起源休姆(T.E. Hulme):〈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意象派詩Imagism龐德(Ezra Pound)詩“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鐵車站(1914):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受俳句(Haiku)影響、受中國詩影響。

原詩36行,六月後删成一半,一年後删剩兩行。

龐德曾自述創作經驗。

荒木田守武(1473-1549)俳句:落花飛返枝頭:一隻蝴蝶。

英人張伯倫Basil Hall Chamberlain, Japanese Poetry (London, 1910)所譯:Fallen flower returning to the branch;Behold! It is a butterfly.Ezra Pound 的改寫:The fallen blossom flies back to its branch:A butterfly‛The footsteps of the cat upon the snow:(are like) plum –blossoms.1914年意象派選集(Des Imagistes: An Anthology)中龐德有六首詩,其中四首取材自中國古典詩的「改作」;如劉徹( Liu Ch’u)改寫自漢武帝<落葉哀蟬曲>: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Giles ‘translation:The sound of rustling silk is stilled,No footfalls echo on the floor,Fallen leaves in h eaps block up the door…For she, my pride, my lovely one is lostAnd I am left, in hopeless anguish tossed.Pound 改寫的版本如後: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Dust drifts over the courtyard,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 and the leavesScurry into heaps and lie still,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Pound’s version in free verse自由體; Giles 双行押韻)Ernst Fenollosa ‘s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1919年刊於英國《小評論》(Little Review)中國文字作為象形結構:具體、接近自然、圖畫性、以具象表達抽象言談、男、東、春、日、明、見Imagism was a movement in early 20th-century Anglo-American poetry that favored precision of imagery, and clear, sharp language. The Imagists rejected the sentiment and discursiveness typical of much Romantic and Victorian poetry. This was in contrast to their contemporaries, the Georgian poets, who were by and large content to work within that tradition. Group publication of work under the Imagist name appearing between 1914 and 1917 featured writing by many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igures in modernist poetry in English, as well as a number of other Modernist figures prominent in fields other than poetry.Based in London, the Imagists were drawn from Great Britain, Ire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Somewhat unusually for the time, the Imagists featured a number of women writers among their major figures. Imagism is also significant historically as the first organised Modernist English language literary movement or group. In the words of T. S. Eliot: "The point de repère usually and conveniently taken as the starting-point of modern poetry is the group denominated 'imagists' in London about 1910."[1] At the time Imagism emerged, Longfellow and Tennyson were considered the paragons of poetry, and the public valued the sometimes moralising tone of their writings. In contrast, Imagism called for a return to what were seen as more Classical values, such as directness of presentation and economy of language, as well as a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with non-traditional verse forms. The focus on the "thing" as "thing" (an attempt at isolating a single image to reveal its essence) also mirror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avant-garde art, especially Cubism. Although Imagism isolates objects through the use of what Ezra Pound calle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Ideogrammic Method of juxtaposing concrete instances to express an abstraction is similar to Cubism's manner of synthesiz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to a single image.The March issue of Poetry also contained Pound's A Few Don'ts by an Imagiste and Flint's Imagisme. The latter contained this succinct statement of the group's position:1.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whether subjective or objective.2.To use absolutely no word tha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resentation.3.As regarding rhythm: to compose in sequence of the musical phrase, not insequence of the metronome.[12]Pound's note opened with a definition of an image as that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 (龐德的意象指在一剎那間呈現知性與感性的複合體)Pound goes on to state that It is better to present one Image in a lifetime than to produce voluminous works.[13] His list of don'ts reinforced Flint's three statements, while warning that they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dogma but as the result of long contemplation. Taken together, these two texts comprised the Imagist programme for a return to what they saw as the best poetic practice of the past.胡適:八不:須言之有物,不摹倣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力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艾略特(T.S. Eliot):《聖林》,艾略特有謂「詩不是感情的宣洩,而是感情的逃避,不是表現個性,而是個性的逃避」,故有無我(Impersonality)之說,提議用客觀相應物(objective correlative)來寫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