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家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引言家风家训是指家庭内部传承和培养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提升个人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当代社会对家风家训的认知和实践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
调查方法和样本我们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包括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移民工人在内的不同群体。
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
调查结果一、对家风家训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对家风家训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普遍认为,家风家训是指在家庭中传承和培育的道德规范,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族的价值观念。
认知程度最高的是老年人,他们对家风家训的意识更为清晰。
二、家风家训的实践情况调查显示,69%的受访者在家庭中有明确的家风家训,并且尽力去实践。
他们普遍认为,通过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提升家庭和个人的品质。
他们会鼓励孩子尊敬长辈、帮助他人,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以及维系家庭的和睦和谐。
然而,31%的受访者表示虽然了解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一些受访者认为,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物质诱惑对家风家训的执行提出了挑战。
同时,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家风家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指导。
三、对家风家训的期待调查显示,88%的受访者希望社会能够更加重视和关注家风家训的传承。
他们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化功能。
通过引导和支持,可以使更多家庭能够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家风家训。
此外,受访者还提出了对家风家训传承的建议。
有些人希望加强社会各界对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如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资源。
还有人建议加强家庭教育的专业性,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的家风家训意识和能力。
结论家风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家风家训有一定的认知并尽力去实践,但也面临一定困难。
我的家族文化研究报告
我的家族文化研究报告我家族的文化研究报告我家族的文化是一种深受尊重和传承的传统。
我们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拥有丰富的家族传统和福建文化。
首先,我家族非常重视家庭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我们相信亲情、尊重和集体意识。
我们鼓励每个家庭成员与家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决定。
家族的长辈们经常传授智慧和道德教诲给年轻一代,以帮助他们成为道德良好的人。
其次,我们家族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
我家族的信仰是儒教和佛教,这两种信仰都对我们的家族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教特别强调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做到忍让、尊重和奉献,这与我们家族非常契合。
佛教教导我们学会宽恕、慈悲以及对他人的关怀。
我们对宗教仪式和传统活动都非常重视,例如每年的清明节和中秋节,我们会一起举行祭祖活动和家人团聚。
再者,我们家族注重教育和学习。
我们相信教育是培养人们品德、智慧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族中的长辈们经常鼓励年轻一代在学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资源。
我们在家中也设有一个读书区,家族成员们经常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书籍,以激发每个人对知识的热爱。
最后,我们家族非常重视传统福建文化的传承。
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多元化的省份,拥有独特的语言、节日和文化传统。
我们在家中保留了一些福建方言,并传承了一些福建特色的家常菜。
而且,我们尊重并传承了福建的传统习俗和节日,例如过年时的“拜年”、端午节的赛龙舟以及中秋节的赏月活动。
总的来说,我家族的文化是一个重视家庭、注重宗教信仰、重视教育和传承文化传统的家族。
这些价值观和传统对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希望未来的家族成员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家族的优秀文化,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家训作为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品德形成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当代家庭的家风家训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回收。
问卷包括了一系列关于家庭家风家训的问题,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和地域分布的居民。
二、调查结果1. 家庭观念调查结果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77%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应该是和谐、温暖的,8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尊重长辈。
这反映了大部分人对家庭的价值观念有一定的认同,并具备了基本的家庭伦理意识。
2. 家风家训传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家庭有具体的家训规定,而5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家庭没有明确的规定。
同时,4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家庭家训传承得较好,而59%的受访者认为传承情况一般或不够好。
这说明在家风家训的传承方面仍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
3. 家庭教育方式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教育应以身作则为主要方式,33%的受访者认为应以言传身教结合的方式,只有1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家庭教育。
这表明大部分人认同家庭教育以模范行为为核心,但也需要注重言传身教的综合方式。
三、存在问题1. 家风家训缺乏明确性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家庭缺乏明确的家风家训规定。
家风家训的缺乏使得家庭教育的方向不明确,容易导致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不一致。
2. 家庭教育重点不一致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点,不同受访者有不同的看法。
这表明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统一的引导和协调,导致家庭成员的教育重点有所分散。
3. 传统文化的缺失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联,但他们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家庭中的缺失。
这需要家庭在传承家风家训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家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家文化建设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文化的建设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家庭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变革和发展,婚姻家庭、家族关系、家庭伦理和文化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和作用,其家庭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被重视。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南京市六个不同居住区域的110个家庭,其中包括不同性别、职业、收入、学历、年龄等不同群体,以便了解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情况。
三、调研内容1. 家庭文化概况(1)家庭文化概念在家庭中,习俗、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等都是家庭文化的组成部分。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共处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传统、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综合体。
(2)家庭文化特点不同的家庭文化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传统家庭文化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的乡土性和历史性;现代家庭文化则以开放性和多元性为特点,更加注重自由、平等、开放和创新。
(3)家庭文化的作用家庭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生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家庭成员的成长、发展、素质提高和幸福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家庭文化现状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家庭文化现状:(1)家庭传统文化的流失。
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和快速的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家庭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
(2)家庭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往往因各种原因而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家庭内部矛盾和冲突增多。
(3)家庭教育和管教不足。
在很多家庭中,由于家长缺少教育能力和经验,导致孩子们在成长中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3. 家庭文化发展趋势通过对调研的家庭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家庭文化发展趋势:(1)家庭文化将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家庭会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提高家庭的凝聚力和和谐程度至关重要。
家风家训调研报告
家风家训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家风家训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家族的发展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家庭的家风家训情况,为家族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不同背景的家庭成员。
问卷内容涵盖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族传统和规范、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家庭核心价值观-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家庭都强调诚信、尊重、责任等价值观念;- 部分家庭还重视勤劳、和谐、乐观等价值观念。
2. 家族传统和规范- 调研显示,家族传统和规范在大多数家庭中被看作是培养家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传统节日、祭祖祭神仪式、家族活动等成为许多家庭中的常规事务。
3. 家庭教育方式- 多数被调查家庭强调父母的榜样作用和言传身教;- 有些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四、调研分析1. 家庭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性体现了社会对于家庭道德建设的共识,也有助于家族的和谐发展;2. 家族传统和规范有助于维系家族的凝聚力,但在现代社会中也需要适度和灵活的调整;3. 强调父母榜样作用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自信和独立人格的下一代。
五、建议1. 家族成员应共同努力,维护和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2.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家族活动等方式增进感情和凝聚力;3. 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信心。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家庭的家风家训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发展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分享,能够促进更多家庭关注和重视家风家训的建设和传承。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
家风家训社会调查报告一、引言家风家训是指家庭中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处世原则。
它们对个人的品德修养、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代家庭的家风家训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
问卷包括了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三、家庭成员数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的成员数量在3到5人之间,占比达到60%。
这说明现代家庭普遍较小,核心成员主要由父母和子女组成。
四、家庭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方式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注重家庭教育。
其中,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而另外30%的受访者则更倾向于通过规则和奖惩的方式进行教育。
五、家庭价值观念在家庭价值观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家庭应该注重亲情和孝道。
他们认为家庭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地方,应该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此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强调了家庭的责任感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六、家风家训的传承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家庭有家风家训,并且会将其传承给下一代。
其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家风家训对于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家风家训的内容在家风家训的内容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强调了诚信、尊重、勤劳和谦逊等价值观念。
他们认为这些品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一些受访者提到了家庭的团结、和睦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等。
八、家庭教育的挑战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
近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了困难,主要是由于工作压力、时间不足以及缺乏教育经验等原因。
此外,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九、结论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家庭注重家庭教育,并且有家风家训的传承。
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精选3篇)
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精选3篇)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篇1近年来,XX县妇联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始终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符合家庭特点的家庭文明建设新路子,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深入开展了家庭文明创建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当前城乡社区家庭文明建设现状(一)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立足实际,全面实施了家庭文明创建工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文明创建载体活动,倡导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家庭美德,促进了家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家风的形成。
(二)家庭文明建设主要品牌活动及相互关系。
为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创建工作,各级妇联精心设计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打造了工作品牌,各项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全县家庭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1、巩固传统家庭文明创建品牌。
多年来,坚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先进家庭典型评选表彰活动,使传统家庭文明创建品牌不断巩固。
同时积极开展“两型家庭创建”和“低碳节约环保家庭”节能宣传活动,引导妇女及家庭自觉践行“两型家庭创建从我做起20件事”、“家庭低碳计划15件事”,树立节能环保科学理念,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做到消费、生活和行为“两型”化,促进了“两型”家庭建设。
2、做好结合文章。
一是借助“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打造“美丽家庭”创建品牌。
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妇联共在412个行政村中对32600多名妇女和家庭成员进行了家庭美德、家居美化等方面的“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指导,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质,培树了1000余户美丽家庭。
二是借助全县“心防”活动,深化“平安家庭”创建。
县妇联积极争取把“平安家庭”创建纳入全县“平安创建”统一规划,与创建“平安乡村”有机结合,层层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总体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估、追踪检查和评选表彰等制度,通过发放《人人安全家家平安》,举办全县“心防”活动月暨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走进村居(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强化安全意识争创平安家庭”签名活动等,将“平安家庭”创建带到千家万户。
家文化调研报告
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家庭文化的表达方式以及家庭文化对家庭成员行为、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为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家庭文化的信息。
问卷调查主要采用闭式问卷,其中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文化表达方式等问题。
深度访谈则针对有代表性的家庭,采用开放性问题,了解家庭文化的具体内容及其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三、调研结果1. 家庭文化的传承调研发现,大多数受访家庭认为家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家庭通过庆祝节日、家庭聚餐、家族宴会等形式传承家庭文化。
此外,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向孩子传授家庭文化的内涵,例如尊重长辈、讲究礼仪、注重家庭责任。
2. 家庭文化的表达方式调研显示,家庭文化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日文化:家庭庆祝和传承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
(2)饮食文化:家庭传承家族饮食文化,如宴席菜肴、酒文化等。
(3)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倡导简约、淳朴的生活方式,如早起、早睡、勤俭持家等。
(4)艺术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如书画、音乐、舞蹈等。
3. 家庭文化对家庭成员的影响调研发现,家庭文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态度、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省略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
四、结论在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传承是重要的一环。
本次调研表明,多数中国家庭仍然十分关注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期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
家庭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
“家文化”调研报告
“家文化”调研报告“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单位,家庭文化对个人成长、家庭关系和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和家庭文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进行一次关于“家文化”的调研,了解当代家庭的文化特征、文化现状及文化问题,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增强家庭文化建设的意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进家庭文化建设。
二、调研方式和对象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多种方式,调研对象为北京市三个地区的各居住小区居民,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背景的居民。
三、调研结果1、文化特征(1)尊重、关爱和信任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尊重和信任。
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爱护、相互扶持,构建了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多数受访者表示,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能够为他们提供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支持。
(2)家庭教育重视受访者普遍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注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努力培养孩子的健康个性和行为习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帮助孩子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3)消费观念变化随着家庭工资的增加和成员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调研结果显示,有些家庭消费观念单一,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需求。
还有一些家庭更注重质量和健康,选择高品质的食品、家居用品和健身器材。
2、文化现状(1)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手机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也对家庭文化带来了影响。
调研发现,大多数家庭在平时通讯和生活中使用手机和互联网,但也存在一些家庭对此过度依赖,甚至形成过度的孤立和隔离。
(2)家庭关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庭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调研发现,许多家庭存在诸如夫妻沟通不畅、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不畅、家庭矛盾较多等问题。
家庭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家庭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标题:家庭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文明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文明建设直接关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家庭文明建设进行深入调研,以了解家庭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 调研目的:- 了解家庭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家庭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提出家庭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2. 调研方法:-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了解家庭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进行调查,获取真实的家庭文明建设情况;- 实地访谈:选择一定数量的家庭进行访谈,了解家庭文明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
三、调研结果1. 家庭文明建设的现状:- 多数家庭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良好品德;- 部分家庭存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和矛盾冲突问题;- 一些家庭缺乏家教意识和责任感,忽视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
2. 家庭文明建设的问题和挑战:- 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家庭面临更多的压力和诱惑;-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影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家庭价值观多样化,导致家庭文明建设的不统一和碎片化。
3. 家庭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家庭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学校应加强家庭教育的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家庭成员应加强沟通和理解,培养家庭和谐共处的能力;-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开展更多的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结论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家庭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家庭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家庭文明建设调查报告家庭文明建设调查报告家庭文明建设调查报告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做好家庭建设工作,对于提升素质修养、弘扬文明新风、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也是妇联工作最有优势、最富特色的领域。
近年来,**市妇联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的家庭道德建设新路子,扎实深入开展家庭建设工作。
一、开展家庭建设工作的做法(一)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家庭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力争使家庭建设工作持久长效、富有实效。
1.建立社会化联动机制主抓合并同类项,彰显特色项,优化资源配置,将各部门家庭领域工作串珠成链。
一是领导决策联动。
成立了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多部门(单位)领导在内的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联动对接机制,明确了联动部门职责。
以协调会方式确定工作重点,统筹资源,解决难题,使我市家庭领域的工作实现了高位统筹,高效发展。
二是经费保障联动。
根据不同工作的侧重点,由不同的联动单位分别承担主要经费;各个联动单位分别多途径积极争取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三是考评激励联动。
各联动部门就联合开展的工作进行联合考评、联合表彰。
2.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我们力促让全市家庭共同参与家庭建设,形成共建氛围;同时,注重关注民生,让家庭分享建设成果。
如在启动最美家庭寻访活动后,市、县、乡、村四级妇联组织紧密配合,结合实际,灵活推进,依托群众身边的妇女儿童之家,集中开展寻访、点评、推荐最美家庭、学习最美家庭等活动,从而引导基层家庭和群众共建最美家庭。
3.建立示范带动机制我们始终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创评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平安家庭、低碳家庭等作为推动家庭建设工作的内动力,在评选过程中让群众推荐、公众投票,在媒体大力宣传,放大评比表彰的效应,并且做到三个逐步:评选领域逐步拓展,从家庭到社会、企业、机关;评选内涵逐步丰富,细化到好婆媳、好儿女、好妯娌等优秀家庭角色的评选;表彰档次逐步提高,由单一妇联表彰发展到与党政部门联合表彰。
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精选3篇)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篇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不仅直接反映社会文明程度,更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XX区文明办立足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抓好了家庭文明建设工作,全区家庭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
一、XX区城乡家庭文明建设现状近年来,XX区根据广大市民和家庭需求,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孝老爱亲之星、星级文明农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提高家庭文明素质,促进城乡文明,做出了积极的尝试:1、始终坚持抓家庭文明建设的魂,即以家庭之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与社会风气相通互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我区把做好家风家教宣传作为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传承好家风。
全区从20XX年起,通过学习《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传统美德教材,在全区全面开展了传统美德教育,带动了家庭和睦、邻里相融、社会和谐。
二是从家规家训入手,引领家风建设。
通过宣传典范家庭事迹、开展征集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故事会等活动,围绕家风教化、家风约束、家风导向、家风传承等,引导机关干部、学生、教师、家长等,通过谈体会、讲故事、写文章等方式,深入交流持家心得,推动自觉传承优秀家风。
三是吸纳融合时代精神,践行好家风。
将家风建设与大爱.最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各个家庭中寻找孝老爱亲之星,在全区开展书香家庭等家庭美德创建活动,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平等和谐、孝老爱亲、科学教子、学习向上、勤劳创业、爱心奉献的最美家庭,涌现出了湖南最美家庭家庭、孝老爱亲之星等为代表的家庭文明建设先进楷模。
2、始终坚持凝家庭文明建设的气——以宣传之势营造家庭文明社会环境。
我家好家风调研报告
我家好家风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家的家风传统和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以促进家庭和谐与规范。
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发扬传统美德,弘扬正能量。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向每位家庭成员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庭中的诚信、亲情、和睦等指标,并结合个人经历和感受进行评价。
3. 调研结果3.1 家庭成员的回答成员诚信亲情和睦:-: :: :: ::父亲9 8 9母亲8 9 9儿子7 7 7女儿9 9 83.2 分析通过统计结果发现,家庭成员普遍认可家庭的诚信、亲情和和睦程度。
其中,父亲、母亲和女儿对家庭成员的互相信任和诚实度的评价较高,显示出较好的家庭传统。
儿子在诚信方面存在一定提升的空间。
3.3 意见建议- 父亲对家庭成员的建议:继续教育家庭成员珍视诚信,通过言行举止树立榜样;- 母亲对家庭成员的建议:加强亲子交流,增进亲情的沟通与理解;- 儿子对家庭成员的建议:诚实守信,切实履行对家庭的责任;- 女儿对家庭成员的建议:维护家庭和睦,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 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家的家庭成员对家风传统有着共识和认同,而且大家也各自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家是人们情感交流和培养道德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而良好的家风不仅会影响家庭成员的个人发展,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和传承好家庭价值观念,共同创造更和谐、更美满的家庭氛围。
5. 结束语我家的家风传统调研报告显示我家成员对于家庭的诚信、亲情和和睦程度有着较高的评价。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认识到家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传承场所,家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我们将以这次调研为契机,积极践行好家庭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内外部关系的和谐。
家文化调研报告
家文化调研报告
《家文化调研报告》
家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文化是家庭中所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本次调查旨在探索不同家庭的文化特点,以及家文化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文化在不同家庭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一些家庭注重家族传统和仪式,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团结;另一些家庭则更加注重个体自由和平等,鼓励家庭成员拥有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此外,一些家庭关注于孩子的教育和塑造,强调家庭的学习氛围和教育价值;而另一些家庭则更加重视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和心理健康,注重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和心理调适。
家庭文化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为个体提供稳定的情感依靠和心理支持,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同时,家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基础,不同家庭的文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家庭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加强家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家庭文化的和谐融合和共同进步。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家庭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机制,深入分析不同家庭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和社会的作用,为家庭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明家庭调研报告范文
文明家庭调研报告范文很高兴能为您生成这份"文明家庭调研报告"。
以下是完整的报告内容:文明家庭调研报告范文引言良好的家风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和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一个文明有修养的家庭,能够孕育出富有仁爱、勤劳、正直品质的下一代。
为了解当下家庭文明建设的状况,我们对市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访谈,希望能为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正文1. 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良好的家风能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家庭是孩子们学习做人处事的第一课堂,父母的为人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行养成。
访谈中,不少家长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来的是我们父母的言传身教。
"良好家风不仅培养孩子的品德操守,也是夫妻相处、代际和谐的重要因素。
2. 当下家风建设的挑战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一定冲击,家庭面临新的困扰。
比如部分家长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不高,难以树立良好家风;还有家长缺乏耐心,对子女教育失之过严或者过于溺爱等。
小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成员就业压力增加、亲子时间减少等,也给家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3. 家风建设的对策建议没有哪个家庭是天生就有良好家风的,良好家风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要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操守和生活习惯。
再者,家庭成员要相互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用爱与智慧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社会各界也要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社区要发挥教育功能,媒体要传播正能量,为家庭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重要保证。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爱与智慧滋养家庭这片沃土,用良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2022年家庭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500字(9篇)
家庭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500字(9篇)导读:关于家庭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500字。
我家庭是中国移动家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使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社会和谐。
关于家庭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500字。
我家庭是中国移动家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使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社会和谐。
家庭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1我家庭是中国移动家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使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社会和谐。
我是xx年来家庭,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我家庭情况比较温暖,我家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小家庭,我经常帮助爷爷和妹妹。
我家的家长也十分热情,都愿意帮助我,我也很乐意帮助他们。
有一次爷爷和妹妹在上学的路上,我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他们,我们很快就和这个小家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经常和他们聊天,和他们交流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我的爱。
我家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并不是说我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也许是我不会面对陌生的老师,但是我想我会努力克服困难,用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对待我的人,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庭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2xx 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市的具体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提出“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的**市,建设文明**”总体规划和“十二五”期间“四个一”目标,深入扎实的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积极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关于建设文明**市“建设文明**市,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我县文明乡镇创建力度,根据上级文明乡镇创建要求和我县的实际情况,我局认真组织实施,加强领导,精心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文明**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县级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市“建设文明**市,文明**市”工作,把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强作风建设年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议事日程。
关于以家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以家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人们无不向往和谐社会愿景。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正是顺乎民心。
但目前社会和谐程度并不理想,尖锐的正与邪、法与罪、富与贫、廉与贪等等矛盾冲突,正在严重撕裂着社会和谐,因而迫切期待艰苦、复杂和长期的建设工作。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综合工程,它是由许多局部工程有机合成的。
家族文化无疑是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充分关注。
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力量当然是国家、是政府,但在国家和政府主导力量发挥的同时,社会力量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家族文化功能的实现〔注1〕”。
一、家族文化属于宝贵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从氏族社会发展而来的文明古国,家族观念成为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由家族观念孕育生成的家族文化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张力。
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你知道你爷爷或奶奶的姓名吗”这个问题,有42.1%的调查参与者回答“不知道”。
然而另一方面,每年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想方设法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
这样的情形令世界对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感叹不已。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血浓于水,这些带有浓郁家族精神的家族观念,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族人,在增强宗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抵御困难、创造成就方面,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家族文化核心的家族观念是“失落”还是“回归”,提倡家族观念是“落伍”还是“进步”,由此引发的争论尤其引人关注。
有人认为,喜欢谈论家族历史和伟大祖先是典型的阿q“先前阔”精神。
然而,“一个连家族和祖宗都不知道的人怎么谈修养和素质;没有修养和素质的人又怎么可以有和谐团结的家庭;一个没有和谐团结家庭的人,怎么可以到社会上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一个连父母都不尊敬,和兄弟、姐妹、夫妻、父子以及亲属等都搞不好关系的人,怎么可以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做好工作?”中华民族自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训,然不修身何以齐家?不齐家何以治国?不治国何以平天下?笔者认为,没有家族观念的中国人属于价值模糊的“边缘人”。
“家文化”调研报告
“家文化”调研报告家文化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家庭文化的调研与分析,探讨了家庭文化对个体成长、家庭和谐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文化在传承传统价值观、塑造个体品格、增进家庭成员关系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1. 引言家庭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养育子女、传承文明、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责。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中,家庭文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篇报告将围绕家庭文化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调研,以期提高对家庭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2. 家庭文化的概念家庭文化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原则、教育方式、家庭角色分工等。
家庭文化不仅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传承的基础,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家庭文化的影响因素3.1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家庭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
家庭中代代传承的价值观念、习俗和传统习惯对家庭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3.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价值观念等也会对家庭文化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现代化趋势,会对家庭的传统文化产生冲击,进而改变家庭文化的发展方向。
3.3 家庭成员: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处事原则等也会对家庭文化产生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产生直接影响。
4. 家庭文化对个体的影响4.1 个体成长:家庭文化为个体提供了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培养了个体的道德观念、责任感、自律能力和创新能力。
4.2 个体品格塑造:家庭文化对个体的品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中强调的正直、诚信、谦虚等价值观念会在个体行为上得到体现。
4.3 个体内心世界:家庭文化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略。
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稳定的家庭关系使个体更加乐观、自信和坚韧。
家文化调查报告
家文化调查报告家文化调查报告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文化的特点和影响,我进行了一项家庭文化调查,并就此撰写了本篇报告。
一、家庭价值观调查中,我发现不同家庭的价值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有些家庭注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如尊重长辈、重视孝道、强调家庭团结等;而另一些家庭则更加注重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如追求自由、个性和独立。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家庭成员的教育背景、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方式在家庭文化调查中,我也对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以关爱、引导和培养自主能力为主。
他们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提到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较为严厉,更倾向于传统的管教模式。
这种差异可能与家庭成员的性格、家庭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关。
三、家庭传统与习俗家庭传统与习俗在不同家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调查,我发现许多家庭都保持着一些传统的习俗,如过年时的团圆饭、祭拜祖先、包粽子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能够增强家庭凝聚力,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然而,也有一些家庭表示,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城市化的影响,他们的家庭传统与习俗逐渐淡化或丧失。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传统与习俗的传承,为下一代创造更多的文化记忆。
四、家庭沟通与交流家庭沟通与交流是家庭文化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家庭沟通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表示,通过与家人的交流,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解决问题,共同面对困难。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提到,他们的家庭沟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缺乏时间、语言不畅等。
这些问题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通过改善沟通方式和加强交流来解决。
五、家庭文化的影响家庭文化对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TQC/K310关于以家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完整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以家族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报告完整版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人们无不向往和谐社会愿景。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正是顺乎民心。
但目前社会和谐程度并不理想,尖锐的正与邪、法与罪、富与贫、廉与贪等等矛盾冲突,正在严重撕裂着社会和谐,因而迫切期待艰苦、复杂和长期的建设工作。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综合工程,它是由许多局部工程有机合成的。
家族文化无疑是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充分关注。
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力量当然是国家、是政府,但在国家和政府主导力量发挥的同时,社会力量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家族文化功能的实现〔注1〕”。
一、家族文化属于宝贵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从氏族社会发展而来的文明古国,家族观念成为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由家族观念孕育生成的家族文化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张力。
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你知道你爷爷或奶奶的姓名吗”这个问题,有42.1%的调查参与者回答“不知道”。
然而另一方面,每年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想方设法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
这样的情形令世界对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感叹不已。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血浓于水,这些带有浓郁家族精神的家族观念,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族人,在增强宗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抵御困难、创造成就方面,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家族文化核心的家族观念是“失落”还是“回归”,提倡家族观念是“落伍”还是“进步”,由此引发的争论尤其引人关注。
有人认为,喜欢谈论家族历史和伟大祖先是典型的阿q“先前阔”精神。
然而,“一个连家族和祖宗都不知道的人怎么谈修养和素质;没有修养和素质的人又怎么可以有和谐团结的家庭;一个没有和谐团结家庭的人,怎么可以到社会上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一个连父母都不尊敬,和兄弟、姐妹、夫妻、父子以及亲属等都搞不好关系的人,怎么可以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做好工作?”中华民族自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训,然不修身何以齐家?不齐家何以治国?不治国何以平天下?笔者认为,没有家族观念的中国人属于价值模糊的“边缘人”。
家族观念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客观存在,它是家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合理的社会产物。
忽视或曲解家族观念,是精神文化大交融、大比拼中出现的一种传统精神背反,是个性极端膨胀和个人极乐主义扩张的结果。
专家说:“家族文化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观念为核心。
就内容而言,在中国文化的诸多构成中,与地缘文化(以及物缘文化、神缘文化)之类的亚文化相较而言,以亲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巨大。
亲缘关系,一般表现为宗族关系、亲戚关系,包括血亲、姻亲关系,以及泛化的干亲关系,主要是血亲和姻亲关系。
亲缘关系中,又以血亲关系为重,但在当代社会中,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随着人们拓展资源和社会关系需要的增长,姻亲关系在家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在亲缘关系中,血亲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血亲关系所蕴含的伦理亲情,血亲关系的天然性,无疑可以超越时代性和阶层性,超越世俗社会的功利性而长期存在,并在不同时代都顽强地用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方式彰显出来〔注2〕。
”可以肯定地说,优秀的家族文化,对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是有很大积极价值的,任何时候,中国特色背景下的社会进步,都将需要潜力巨大的家族文化予以支撑和推动。
我国的家族文化具有其特定的物质外壳,是其永恒精神价值的寄托之所,它包括家乘谱牒、宗祠庙宇、宗族文化活动等等。
由于封建制度下的家族文化具有封建宗法的特征,所以往往成为新派人物加以攻诘的致命软肋。
故我们首先明确,我们是在排除了封建宗法在家族文化中的影响后来谈家族文化话题的。
也就是说,新时代的家族文化物质外壳中,是剔除了封建宗法元素的,我们主张的是一种与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中华家族新文化。
族谱是家族文化的第一载体。
它是家族文化内涵、历史、秩序和体例的综合容器,是一个家族人心所向甚至魂魄所依的文化归宿。
因此,我国历来有修谱的传统。
欧阳文忠公主张“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并说“30年不修谱为大不孝”,这应该是家族历史传承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
有一篇博文说:“近日跟几位朋友交流,发现家乡人民修家谱的热情颇高。
国家也是如此,xx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的千万字巨著《中国家谱总目》,经过6年的打磨之后,在XX年底定稿。
据说不久的将来,全球华人只要一点鼠标,就能寻根问祖,查明自己的"来历"。
玄极了!”从临澧现状看,据初步调查,已有40多个家族先后续修过族谱,这40多个家族大约涵盖了全县43万人口的80%以上,影响可谓不小,且势头方兴未艾,正应了前人“盛世修谱”的感言。
一种社会现象既然形成,我们就应该理性地对待它。
特别是修谱成风的现象背后,究竟包含着怎样的社会动机和潜台词,我们的社会工作者难道不应该认真研究吗?本人发现,热衷于续谱的主要是中老年人,青少年中只有极少数人对此有所关注。
我觉得,这是中老年人经过人生的历炼和总结,感悟到了一种历史传承的责任,也从家族青少年的精神状态中,看到了一种历史紧迫感。
反方人士常“理直气壮”地质问:“你了解家族辉煌历史和家族显赫人物又有什么用?当衣穿还是当饭吃?”而我以为,中华民族津津乐道五千年文明史做法的合理性,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了解族史不是也可以研究家族兴衰的经验教训,以启迪和激励子孙后代吗?从政治视角看,今天的家族已经完全是一种松散的社会存在,没有任何行政约束力,但有一种东西却是家族所特有的,甚至政府、社会部门、司法也不具备的特殊能量,那就是基于血脉的亲情和向心力,当一个人处于盲目或冲动状态时,来自血缘亲情的劝诲可能解决连法规也不能使之就范的矛盾。
合理借助这种血缘亲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去成就对社会有积极价值的目标,不是常常会事半功倍吗?实际上,家谱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有着显而易见的主流精神,它突出体现在族训、宗规和凡例等文字中。
如官亭尹氏族训:“怀祖宗以晋族,毓子孙以兴姓;守忠义以利国,奉孝悌以事亲;悦忧劳以齐家,避逸豫以修身;精文理以涤愚,秉道德以去尘;虚名利以冶心,实功业以立命。
”细细琢磨,不是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十分合拍吗?二、社会和谐需要家族文化铺垫什么是社会和谐?xx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我们不能夸大家族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家族文化中寻找到许多旨在构建社会和谐的闪光点。
家族文化最闪光之处,主要体现在四大文化特征,即“德文化”、“法文化”、“孝文化”和“爱文化”特征。
显然,这些文化特征从本质上与xx所论“和谐社会六大特征”是共鸣的。
翻开许多家族的新、老族谱,其中都必定有族训、条规、凡例等内容。
细细琢磨,几乎没有任何一条不是教育子孙追求美德,恪守法规、奉行孝悌和博爱天下的。
如《傅氏通谱》所载“戒条”:“1、勿倚富贵而薄天亲。
2、勿矜才智而略尊长。
3、勿乱伦纪而遭天谴。
4、勿好游荡而失常业。
5、勿充贱役而玷祖宗。
6、勿为僧道而绝堙祀。
7、勿因忿争而伤太和。
8、勿悭小利而薄天良。
”显然,这些条款大都是教人秉德、守法、孝敬、博爱的,家族自发弘扬这样的主旋律,我们的党和政府又何不乐观其成?再如《中华尹氏通志》所载“中华尹氏家训(节选)”:“齐家兴国、激励后生,爱国济世、团结精诚,遵纪守法、激浊扬清,刚直不阿、清正廉明,居安思危、处变不惊,明礼诚信、高洁清风,淡泊明志、天下为公,孝敬父母、百善先行,父母在堂、朝夕温恭,远离双亲、心信相通,关心二老、衣食住行,敬则生爱、最重笃诚,推诿虐待、天理难容,教育子女、尊祖敬宗,家国天下、祖训彪炳,父慈子孝、世代恩情,宽严有度、切莫纵容,崇尚科学、培养精英,国家栋梁、人人称颂,律己要严、诚待宾朋,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社会交往、择友慎重,邻里纠纷、心态公平,换位思考、洞达光明,内外和睦、事业有成,恩爱夫妻、情深意浓,有福同享、患难与共,遇事商量、力戒纷争,情意无价、互敬宽容,相濡以沫、琴瑟一生,白头偕老、夕阳更红,学古鉴今、受益无穷,纵观族史、代代尊荣,文臣武将、爱国公卿,工商巨子、科技先锋,才艺圣贤、层出不穷,家训永在、万代兴盛。
”这些训词又何尝不是一部与和谐社会构想强烈共振的家族文化经典?而且,各姓族谱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试想每个家族都在本家族内部长期坚持进行这样的教化和熏陶,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何愁没有基础和动力呢?除此之外,家族文化的积极价值还体现在各种健康向上的联谊活动和建设项目中,那些对家族古迹和族史的保护与传承行为,同样也是为社会作出的积极贡献。
三、家族文化需要社会引领扶持家族文化即具有坚韧性,又具有脆弱性。
其坚韧性在于不管人们怎么评价和看待它,它都不会因为任何个人的意志而灭亡。
其脆弱性在于它完全没有行政支撑,意志可自生自灭。
诚然,许多国家根本就不存在家族概念,但在中国,如果家族概念消失,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灵魂皈依可以说都与家族相连,在中国,家族的消亡,可能也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精神灭亡。
所以,我们不能漠视家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懂文化、有远见的领导者,应该自觉充当家族文化理性的扶持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