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合集下载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数量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数轴演示和实物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加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轴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加减法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少得”的概念以及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的运算》中的“加减法”知识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少得”的概念。
2.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数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具体内容包括:
1.多一些、少一些:通过数轴和实物操作,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中“多”和“少”的关系。
2.多得、少得:引入“比较”的概念,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多得”和“少得”的含义。
3.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一年级下册_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_教案

一年级下册_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_教案
重难点
重点:除了可以通过符号表示数的大小,还可以用语言比较准确的描绘。
难点:对生活现象进行符合情理的描述。
导学过程
个案补充
回顾旧知
一、复习铺垫,以旧引新
翻开书43页,请看例题。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装在玻璃瓶中。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三种颜色小球的数量,比一比不同颜色小球的多少。
板书:
红色小球比蓝色小球多,蓝色小球比红色小球少。
2.用手势表示不同小球的多少,让学生模仿,逐步表示出多一点点、再多一些、更多一些、多得多。
通过手势,让同学们理解,“多得多”和“多一些”谁表示多的程度大?
3.提问:红色小球比蓝色小球多得怎么样?蓝色小球比黄色小球多得怎么样?
补充板书:
红色小球比蓝色小球多得多。
蓝色小球比黄色小球多一些。
4.提问:红色小球比蓝色小棒多得多,那么反过来,蓝色小球比红色小球少得怎么样呢?
同样的,蓝色小球比黄色小球多一些,那么反过来,黄色小球比蓝色小球又少得怎么样呢?
该用什么样的词来描述少的程度呢?
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和同组的同学交流,各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
5.一般我们用少得多和少一些来描述少的程度,那少得多和少一些表示少的程度有什么不同呢?
请学生指出蓝色小球比红色小球少的部分和黄色小球比蓝色小球少的部分。
检测评价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43页的“做一做”。
2.第45页的4题和数学游戏。
互评反思
这节课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你都学会用这些词语了吗?
授课日期?48?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阜康市三小王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及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目标:1.能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语言描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2.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数字。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语言的含义。

2.掌握加法和减法计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数字。

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灵活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语言描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图片,问:这两个盘子里的苹果哪个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等语言描述两个盘子里苹果的数量。

Step2:讲解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图片,问:这两个盘子里的苹果哪个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等语言描述两个盘子里苹果的数量。

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有8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图片,问:这两个盘子里的苹果哪个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多得多、少得多等语言描述两个盘子里苹果的数量。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3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图片,问:如果要让两个盘子里的苹果数量相等,应该在哪个盘子里再放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出需要再放几个苹果。

4.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8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图片,问:如果要让两个盘子里的苹果数量相等,应该从哪个盘子里拿走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减法计算出需要从哪个盘子里拿走几个苹果。

Step3: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数字大小关系。

苏教版数学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差异。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识数。

但在数的大小比较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直观的形象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差异,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际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描述两数之间的差异。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灵活运用这些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2.学具:小卡片、小棒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如小猴分苹果,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一些例子,如35和25,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表达。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doc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doc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doc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章节制定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3页至第34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子,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比较。

3. 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子,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小物品(如小球、小棍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哪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2. 讲解: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数量不同的物品,让学生指出哪个物品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3. 例题: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解答,并解释答案的思路。

4. 练习:让学生解答教材中的练习题,并给予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定义。

2. 用具体的例子,展示这些概念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a. 3个苹果和2个橙子b. 5个香蕉和8个香蕉c. 2个橘子比1个橘子多还是少2. 答案:a. 3个苹果比2个橙子多一些b. 5个香蕉比8个香蕉少一些c. 2个橘子比1个橘子多一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第33、3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了用“多些”、“多得多”、“少些”、“少得多”等词语描述100以内数间的相对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具体情境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了准确使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用完整的语言对两个数的相差水准做准确的描述。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在○填上“>”或“<”。

47○74 95○99 100○97 90○8039○56 28○59 100○12 78○97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选2题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板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创设小猫,小猴,小狗三个小动物的情境)提问: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同座位互说(小猫做了38个,小猴做了34个,小狗做了10个)(教师借助小猫的身份实行示范:小猫做得比小猴多一些,这句话还能够怎么说?)(小猴做得比小猫少一些)还能够怎样比?引导学生把小猫做的与小狗做的,小狗做的与小猴做的,小狗做得与小猴做的,小猴做的与小狗做的分别比较。

在小组里说一说。

2,教师小结,再指名说:小猴做得比小狗多得多,小狗做得比小猴少得多小猫比小狗做得多得多,小狗比小猫做得少得多)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自由地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出示3个鱼缸:25条,8条,11条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实行表达,指导他们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如:中间的鱼缸比右边的鱼缸少一些, 右边的鱼缸比中间的鱼缸多一些。

还能够怎样比?2,完成“想想做做”2。

苏教版数学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教案(南通公开课)

苏教版数学一下《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教案(南通公开课)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猜数游戏)二、导入新课小猫小猴和小狗回到了学校,来到了手工坊。

他们开始了折幸运星比赛!瞧!小猫和小猴先比赛了起来。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谁赢了吗?生:小猫。

师:为什么?同桌讨论。

生:可能38〉34师:也就是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反过来(小猴折的比小猫少)师: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多了一点点,我们可以说:小猫做的比小猴做的多一些(板书:多一些)反过来:小猴做的比小猫做的少一些。

(板书:少一些)请同桌互相用“多一些”和“少一些”说一说刚才的两句话。

谁来把刚才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小猫做了多少个?(38)个,小猴呢?(34)个,我们可以说38比34多一些,34比38少一些。

(指黑板)同桌再说一说。

小狗不服气,它要和小猴一比高低。

可是它只做了几个?(10个)师:小狗做的比小猴少一些吗?(不是)少了很多,我们就可以说小狗做的比小猴做的少得多反过来(小猴做的比小狗做的多得多)(板书少得多、多得多。

)刚才知道38比34多一些,34比38少一些。

那么现在你能用数量来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齐读。

小猫和小狗呢?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词有选择的说一说吗?最后三位小动物都在一起了,我们用刚才的数量再来说一说。

(竖着)那么横着比一比呢?什么是多一些?什么是多得多?就是它们多的程度不同。

什么是少一些?什么是少得多?是它们少得程度不同。

三、练习提升1、小猫得了第一名,它得意洋洋,去鱼缸里钓鱼了。

这里有三缸鱼,你们知道它们中各有几条鱼呢?中间鱼缸里的鱼比右边(少一些)反过来:……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中间鱼缸里的鱼比左边(少得多)反过来:……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2、动物学校放学了,回家路上看看小熊和小兔说了什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为什么不选38个?为什么不选43个?3、小芳和小明放学后在拍皮球,为什么不选12下?为什么不选52下呢?4、谁来读一下题目?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其实C国就是我们国家CHINA中国,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33-3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和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第24届森林大型运动会拉开帷幕,许多小动物都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次运动盛会,有比赛跑步的,有比赛顶球的,有比赛折星星的……老师这就带同学们一起去看看折星星比赛的现场,让我们亲身感受一下比赛现场上的激烈气氛!二、结合情境,理解含义要求:请小朋友观察图里的情景交流:你从图里知道了什么?(学生完整说出整幅图的意思)如果你是裁判,谁会是冠军呢?(生:小猫是冠军)1、教学“多一些,少一些”那我们先让冠军小猫和小猴比一比,小猫做的比小猴多很多吗?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1)可能出现:;38大于34,34小于38;小猫比小猴做得多,小猴做得比小猫少。

指出:小猫做38个,小猴做34个。

38比34只是多几个,多的个数不是很多,我们就可以说,小猫做的比小猴多一些。

(板书:多一些)指名学生用“多一些“说说上面的比较结果.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小猴做的比小猫少一些。

(板书:少一些)2、教学“多得多,少得多”(1)你觉得小猴做的和小狗比可以怎么说?[生1:小猴做的比小狗多。

师:小猴做的比小狗多一点点吗?生1:多很多。

生2:小兔做的比小猴多得多。

师:像小猴这样比小狗多很多,在数学上我们可以说是多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水平,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使用词语表述。

教学难点: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说听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少关系。

2、说说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够实行得多少的比较。

3、导入(比较数的大小)57○42 78○87 42○42 54○70 67○57 100○10说说你是怎样实行比较的。

导入:大家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较大小的另一方面内容:会用多少来形容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板书:比较多少)二、教学新课(一)学习“多一些、少一些”1、出示花金鱼和黑金鱼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①花金鱼比黑金鱼多很多吗?引导: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

(板书:多一些)②说说“多一些”的意思。

③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得出: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板书:少一些)3、同桌之间再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说花金鱼和黑金鱼之间的多少关系。

(二)学习“多得多、少得多”1、出示3种金鱼图。

你知道“红金鱼和花金鱼谁多吗?”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交流①红金鱼比花金鱼只.多一点吗?引导: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

(板书:多得多)②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花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板书:少得多)③红金鱼和黑金鱼的比较。

反馈: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

3、再用4个词语来说说这3种金鱼之间的多少关系。

(三)练习(P40做一做)同桌互相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说4篮水果间的比较。

集体交流、反馈。

(四)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能够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还能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他们的多少。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于物品的比较中。

2.学生能够通过数学运算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物品之间的差额,加深对数值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以具体的物品为例,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图片、数字、声音、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掌握数学内容。

教学过程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物品中的数量差异,引导学生理解“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

2.利用数字表格的方式,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使用数学运算符号的基础上,计算出不同物品之间的差值,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

3.带领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数值概念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评价1.通过课程反馈、小组互动和个人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检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2.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反馈到教学中,以便于更好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十分喜欢通过图片、声音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思考。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更好的教育目标。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我理解到教育的核心是学生,需要通过指导和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更加注重多样性,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更好的教育质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4.6节内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这几个概念,并学会如何区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大家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难点: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进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在超市购物,商品的价格有时候会有一些差异,比如一个苹果5元,另一个苹果6元,我们该如何描述这两个苹果的价格关系呢?2. 例题讲解PPT展示例题:小明有10个球,小华有12个球,请问小明比小华少几个球?我们来数一数,小明有10个球,小华有12个球,我们可以数出小明比小华少2个球。

这里我们可以用“少一些”来描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 随堂练习请大家完成练习题:小猫有5个鱼,小狗有8个鱼,请问小猫比小狗少几个鱼?请大家完成练习题:小鸟有15个种子,小鸡有20个种子,请问小鸟比小鸡少几个种子?4. 教学内容讲解多一些: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不大,比如10和12,差距只有2。

多得多: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较大,比如10和20,差距有10。

少一些: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不大,比如12和10,差距只有2。

少得多: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较大,比如20和10,差距有10。

5.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多一些:10和12多得多:10和20少一些:12和10少得多:20和10六、作业设计请大家完成课后练习题:1. 小明有8个糖果,小红有10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红少几个糖果?答案:小明比小红少2个糖果。

2. 小华有20个星星,小丽有30个星星,请问小华比小丽少几个星星?答案:小华比小丽少10个星星。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举例解释:
-难点一:学生容易混淆“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如比较两组物体,一个篮子有20个球,另一个篮子有5个球,应表述为“20比5多得多”;
-难点二: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可能无法快速找到关键信息,如两组物体数量相差较大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数量级的变化;
-难点三:比较符号的运用,如让学生理解“10>7”和“7<10”是等价的,并能灵活运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多得多”和“少得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通过数轴或实物展示数量级的变化。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量比较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小组内成员的铅笔数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计数珠或积木来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我发现在讲授理论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仍然较难理解,这是未来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
-重点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如比较两个小朋友的糖果数量,能正确表达“小明比小刚多两个糖果”。
2.教学难点
(1)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于实际问题;
(2)在比较两组物体数量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关键信息,进行大小比较;
(3)运用比较符号进行大小比较,对于符号的运用和转换有一定的难度。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XX出版社《数学》教材第3册第四章第一节“比较大小”的内容。主要包括: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精品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方法(A案)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B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估测,从而理解突破。

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进行描述。

突破方法(A案)合作交流。

(B案)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教学和引导探究的方法。

学法观察比较和探究体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A案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按顺序写数。

2.比较大小。

4554 3634 87794047 8998 1922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587706215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6的情境图。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2.学生汇报:红球最多,有58个;黄球最少,只有10个。

3.那红球跟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4.学生自由表达想法,说出红球比黄球要多,黄球比蓝球要少。

教师随即提问“多多少”“少多少”,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蓝球只少一点”。

5.“多得多”一词用得非常好,“只少一点”我们习惯说“少一些”。

谁再说说?(指定几位学生说)谁能反过来说说?6.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少)得多、多(少)一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少)得多、多(少)一些》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少)得多、多(少)一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少)得多、多(少)一些》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并能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量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但是,对于“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样的描述,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这些描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

2.让学生能够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数量多少的方法,并能用适当的词语描述。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准确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量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物,如苹果、球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2.教学课件:制作相应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数量的大小比较。

例如,展示两堆苹果,让学生判断哪一堆多,哪一堆少。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描述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活动,如数数、比较大小等,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7.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多些”和“少些”的概念;2.掌握用数量及其比较表示“多些、少些”;3.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多些”和“少些”的概念;2.用数量及其比较表示“多些、少些”;3.“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量及其比较的组合计数;2.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哪盘水果比较多?哪盘水果比较少?”,引导学生对“多些”和“少些”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Step 2 讲解1.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这盘有8个苹果,那盘有6个苹果,哪盘水果多些?”,帮助学生用数量及其比较表示“多些”和“少些”;2.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这盘有8个苹果,那盘有4个苹果,哪盘水果多得多?哪盘水果少得多?”,帮助学生理解“多得多”和“少得多”的概念。

Step 3 训练1.出示数字组合,要求学生用“多些、少些”表示出来;2.出示数字组合,要求学生用“多得多、少得多”表示出来。

Step 4 总结1.回顾本课内容,帮助学生总结“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和应用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再次进行综合练习。

课堂练习1.甲组同学按照老师的指示,列出“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数字组合,并用适当的语言表示出来;2.乙组同学听完甲组同学演示后,进行口算,并在五秒钟内用正确的语言表示出来;3.班级所有学生共同进行合作练习,对难点进行梳理归纳,并在课后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小学生对于数量及其比较的概念理解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多给予反复、深入的讲解和引导。

应该要在营造轻松、愉悦和互动的教学氛围的同时,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和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从而能掌握用数量及其比较表示“多些、少些”以及用“多得多、少得多”表示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小学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多些少些。

谈话: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屏幕。

课件呈现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智慧星。

小猴说:我折了34个。

小猫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提问:听了小猴和小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小猫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

引导: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得出: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

〔板书多些〕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

〔板书少些〕[说明: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一些小朋友,谁愿意说一说我们班原来有多少名小朋友?〔46名〕谁能说一说转来多少名小朋友吗?请大家数一数。

学生活动,数出本学期新转入的小朋友的人数。

〔分别板书原来和新转入的学生人数〕提问:原来小朋友的人数和新来的小朋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可能出现的回答:原来的小朋友人数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少;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比原来的小朋友少。

引导: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只多一点吗?〔不是〕得出: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得多,新来的小朋友比原来的小朋友少得多。

请同桌再用多得多和少得多互相说一说。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3、通过教材的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丰富多彩的。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进行估计。

教学难点:对生活现象进行合情推理。

一、创设情境,唤醒生活经验谈话:小朋友,你们和同桌比过高矮吗?下面我们来和同桌比高矮,说说你比同桌怎么样,同桌比你怎么样?1、学生站起来边比边说。

2、指名交流,说说比的结果。

提问:如果老师和大家比,结果怎么样?过渡:比高矮,两个人比较接近的可以说“高一些、矮一些”;两个人差得远,可以说“高得多,矮得多”。

我们去看看小猫、小猴在比什么,好不好?二、小组讨论,自学新知。

1、出示例题图(1)动物学校的小猫和小猴非常爱学习,得到了好多的智慧星呢!瞧,小猫得了多少个?小猴呢?老师问你:“谁比谁做得多些?”(2)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汇报。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说给同桌听后汇报。

(3)小结:像这样两个事物比较多少,我们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多着呢!2、教师:小熊和小兔也想得智慧星,老师请他们到果园里帮忙数水果,谁数的好,就能得到智慧星。

但出发前,要点点人数。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一班共有38 人,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二班可能有多少人?教师读题,学生开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全班交流,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选40人?练习用多一些,少一些说话。

问:为什么不选16人?36 人和16 人都比38 人少,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比较中,自己体会出:36人比38人少一些,16人比38人少得多。

板书:少得多教师:人数完全正确,继续出发。

3、教师:课件出示“试一试”的挂图:看,这是什么地方?对了,这是个用高科技专门栽种反季节水果的果园。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多、少的概念;2.运用多、少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比较;3.运用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多、少的概念以及运用多、少进行比较的方法。

2. 引入新知1.通过观察图片,引入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例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另一个篮子里有8个苹果,哪个篮子里的苹果多?2.掌握多得多、少得多的比较方法。

3. 实践演练1.思考问题:在八个星期里,小明每个星期剪3次头发,小华每个星期剪4次头发,哪个孩子剪的头发次数多?2.发挥想象,编排问题:小明剪了12次头发,小华剪了16次头发,哪个孩子剪的头发次数多?三、教学重点1.确认并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2.使用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1. 活动设计1.教师出示两个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苹果的个数不同,并问哪个篮子里的苹果多一些。

2.教师出示小明和小华剪头发的图片,并问哪个孩子剪的头发更多。

3.分别用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入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例如:书包里装的书、垃圾桶里的纸屑等。

4.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并完成练习题的练习。

2. 练习题1.每个篮子里有6个橘子,你选了2个橘子,那么还剩几个橘子?2.请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3个苹果、6个桃子、1个香蕉、4个西瓜。

3.每天时间有24小时,小明每天睡觉9小时,吃饭3小时,上学7小时,那么他还有多少小时时间可以玩?五、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实践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六、教学反思1.学生普遍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2.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例如:购物时比较物品的数量等;3.整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一下 教案《多一些、少一些》

小学数学一下 教案《多一些、少一些》

《多些,少些》教学教学内容: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40页例9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2.能正确地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学习估算方法: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你们认识吗?他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了,小松鼠特别想知道自己的粮仓里有多少花生?大家愿意帮助他吗?请你帮他猜猜1号仓库有多少个花生?2.猜多少的都有,这下小松鼠糊涂了,他想了想,灵机一动,(出示圈)你看到了什么?以这部分作为标准,你能再来猜猜吗?指名回答很多同学都认为是70个左右,是这样嘛?(出示:65)真的差不多,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小结:像你们这样先确定一个标准再猜数的方法在数学上我们叫做估数。

板书:(估数)3.快来估一下2号粮仓里面有多少花生吗?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先找到一个10作为标准。

实际呢?25个,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估数的方法了。

4.3号仓库呢?谁来说说?怎么想的啊?出示:20粒,真像你们说的。

5.老师估的也是20个左右,标准跟他定的不一样,谁能够跑到老师心里,猜猜?(手势)你真是我的知己,我定的这个标准成吗?小结:看来估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定不同的标准。

二、比较理解,明确词语含义:刚才通过估数我们解决了小松鼠三个仓库里有多少花生米的问题,谁能能完整的说说每个仓库里有多少花生吗?指名说(板书:65、25、20)1.旧知导入:(1)现在你能用“>”、“<”来说说他们的大小关系吗?(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板贴:65>2025>2020<6520<2565>2525<65看,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式子,谁来读读?2.初步理解:第一组:(1)我们先来看这一组,65>20 25>20(移至中间)谁再来读读?这是65和20比,这是25和20比,都是和20比,把20作为标准,比的结果呢,又都比20多,那你仔细看看图,能说说他们多的一样吗?追问:怎么不一样?(2)多很(好)多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多一点(多几个)是什么意思啊?(3)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多很(好)多叫做多得多(贴),多一点我们就叫做多一些(贴),你能够说说什么叫做多得多,什么叫做多一些啊?(4)你能够用上这两个词语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第二组:(1)那65比20多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呢?(板书:少得多)这个反过来又怎么说呢?(板书:少一些)(2)那少得多是什么意思啊?少一些又是什么意思啊?横向(3)那你能够用上“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连起来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第三组:(1)这里还有一组呢,你能用上我们新学的词语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2)指名说小结:以前我们能够用大于、小于来说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还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词语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更具体了。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教案OK1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教案OK1

《认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执教者:罗东凯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40例9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整体观察。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教学准备:CAI课件、若干数量的铅笔。

教学流程:一、旧知回顾,激发学习兴趣1、数的组成(个别回答)1)3个十和6个一是()2)7个十是()3)8个一和7个十组成()4)个位数是8,十位数是5,这个数是()。

2、比较数的大小 39()36 50()50+7我们前一节课用符号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学习只用文字语言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大小(二)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吗?猜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多少支?1、猜猜老师手中的花铅笔有几支?(100、80、85、……)2、出示10支捆成一捆的蓝铅笔,告诉同学们这是10支铅笔,再猜猜花铅笔有多少支?(60、50、55……)然后一起数一数,一起验证花铅笔有48支。

3、出示15支白铅笔,也让学生先猜猜有多少支?(20、18、16)然后一起数一数,验证白铅笔有15支。

4、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1)指着猜的数与验证的数引导学生比较大小,并用文字语言表述?(100比48多)2)100比48多得怎样呢?(多得多)3)反过来,48比100呢?(48比100少得多)4)15和16比呢?(15比16少一些)50反过来说呢?(16比15多一些)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比大小”的知识,跟前面不同的是我们是上面这4个词用语言描述相比较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教学难点:
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听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少关系。

2、说说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进行得多少的比较。

3、导入(比较数的大小)
57○42 78○87 42○42 54○70 67○57 100○10
说说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导入:大家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较大小的另一方面内容:会用多少来形容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板书:比较多少)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1、出示花金鱼和黑金鱼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①花金鱼比黑金鱼多很多吗?引导: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

(板书:多一些)
②说说“多一些”的意思。

③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得出: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板书:少一些)
3、同桌之间再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说花金鱼和黑金鱼之间的多少关系。

(二)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1、出示3种金鱼图。

你知道“红金鱼和花金鱼谁多吗?”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交流
①红金鱼比花金鱼只.多一点吗?引导: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

(板书:多得多)
②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花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板书:少得多)
③红金鱼和黑金鱼的比较。

反馈: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

3、再用4个词语来说说这3种金鱼之间的多少关系。

(三)练习(P40做一做)
同桌互相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说4篮水果间的比较。

集体交流、反馈。

(四)小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他们的多少。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练习:P43第4题:青蛙吃害虫
2、生活中的多少
1)年龄<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
①淘气和妈妈②妈妈和爸爸
2)价格<贵、便宜>
①篮球的价格。

②皮球的价格。

四、猜数游戏,结束全课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的说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多少。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数游戏。

方法:想好一个数,写在纸上,让其他同学猜。

每猜一次,写数的同学都要作出评价,如:“我的数比你的大多了、我的数比你小一些”等等,直至猜对。

猜对的同学换做写数的同学再继续游戏。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

《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
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
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
1.导入部分:
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
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三者间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力。

3.练习部分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部分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

这部分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此类知识,但是通过本课教学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

1.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语言基础并不丰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够正确区分,特别是“少得多”,很多小朋友总是不自觉地说成“少得少”。

因此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很难选择正确的词语表述两数之间的关系。

2.缺乏一定的数感。

人们常说,音乐有“乐感”,语文有“语感”,同样数学也是有“数感”的。

《新课标》中对数感作了这样的描述: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其实数感是极为抽象的,很是叫人捉摸不透。

在比较两数的时候,究竟是在怎样的范围内我们才说“多一些”“少一些”,又是达到怎样的程度该用“多得多”“少得多”,其实这都没有一定的标准。

例如“20与9比较,究竟是多一些呢还是多得多”,其实这都是在靠我们的数感来判断。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境来判断,但是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在把握数的相对大小时考虑得并不是那么多。

3.在比较、分析、讨论中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学会正确填写。

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不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

回顾本课教学,我给孩子们比较、分析、讨论的时间不够多,课堂上大多时间给了那些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却忽略了那些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

其实在课堂上,我应该
给更多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们和同桌或者前后左右说一说,达到人人参与课堂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