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混凝土原材料1.1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和料等宜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
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
1.2 水泥储运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2.1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
1.2.2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
1.2.3水泥不宜露天堆放,临时露天堆放时应上盖下垫。
1.2.4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1.3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
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
骨料堆场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条件。
1.4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厂)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试验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
“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第二章混凝土搅拌2.1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
2.2搅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
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
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2.3 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
2.4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为止。
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投放制度,并对投放时间、地点、数量的核准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1、混凝土材料使用(1)地基与基础混凝土:井桩采用C35,承台采用C35,环境类别为五类,井桩、承台、承台梁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最大水饺比为0.45,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水泥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8%,同时参入抗硫酸盐外加剂和参入矿物掺合料,不应使用高钙粉煤灰,不得加入石灰石粉,水泥中氯酸三钙含量不大于8%,并参入钢筋阻绣剂,抗渗等级为P8。
(2)主体部分混凝土:−0.030以下:基础:C35;上、下支墩:C35;梁、板C35;−0.030以上梁、板、柱为C30;其余构件采用C202、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1)混凝土施工前质量控制。
①、使用商品砼的必须对搅拌站的资质及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查;砼浇筑前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和试验报告。
②、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砼施工专项方案,报监理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③、混凝土浇筑前认真组织水暖、电气、土建联合检查,做好隐蔽验收。
④、监理工程师在浇筑过程中对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对砼进行随机抽查,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⑤、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⑥、浇筑厚度要按施工规范规定。
当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浇筑混凝土施工中,应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在竖向构件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能超过2m,否则采用串筒或斜槽送混凝土入模。
(2)混凝土的振捣。
①、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方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要求认真交底,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
②、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3)混凝土的养护。
①、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且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②、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以内进行;③、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含后浇带)养护时间不小于14d,对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高层楼房的地下室底板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若施工不当,极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等技术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留设位置、温度控制措施等。
3、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二)材料准备1、水泥:优先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不大于 1%;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
3、掺和料:可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4、外加剂: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可掺入缓凝剂、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
(三)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场地平整、排水畅通。
2、搭建混凝土搅拌站、输送泵、布料机等施工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3、准备好混凝土浇筑所需的模板、钢筋,并进行验收。
4、布置好测温点,采用预埋热电偶或电子测温仪等方法进行温度监测。
三、施工工艺流程(一)模板安装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2、模板拼接应严密,防止漏浆。
3、在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便于拆模。
(二)钢筋绑扎1、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范规定,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接头质量应符合要求。
3、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垫块或钢筋支架进行控制。
(三)混凝土搅拌1、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准确。
2、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和混凝土的性能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四)混凝土运输1、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泵送等,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泌水等现象。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工艺合用于库阿高速桥梁、涵洞及构造物的混凝土施工。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76-95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料和道路、场地等情况。
根据设计、施工要求选定混凝土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坍落度损失、可泵性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
确定设计配合比后,填写报告单,提交施工监理批准。
混凝土生产前,对场内材料进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有效检定。
经大修、中修或者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重新进行检定。
施工前,将暂时平台、通道、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入模方法及顺序、养护的方法和标准要求,有现场主管技术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交底。
混凝土拌和设备:混凝土拌和站、装载机。
混凝土运输设备:混凝土罐车。
配套设备:混凝土输送泵、吊斗、吊车等。
浇筑机具:导管、串筒、流槽、插入式振动器、表面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铁锹等。
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护拦等。
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
原材料: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的有关规定。
水泥和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创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
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散装水泥的储存,采用水泥罐或者散装水泥仓库。
水泥如受潮或者存放时间超过 3 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在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普通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位180~220mm,基础、箱梁、墩台盖梁、护栏等位70~90mm。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材料的运输和存贮1、集料(1)砼用的集料,在运输或工地存贮时,不能使其受污染。
(2)集料应按不同尺寸运抵工地,并贮存在相互分开的不同料堆中。
(3)粗集料堆应按厚度不超过1m的水平层堆放,以免集料发生离析。
如果集料有离析时,必须重新拌和,以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2、水泥(1)水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用防水蓬布或其他有效的防水覆盖物加以覆盖。
散装水泥运输车辆的贮料斗和管仓,不应残留不同类型的、低级别的水泥或其他任何材料。
(2)水泥应贮存足够的数量,以满足砼的浇筑需要。
任何时候不能因水泥供应中断而暂停浇筑。
(3)各施工队应在适当地点建立完全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防潮湿的足够容量的库房放置水泥,地板应高出地面至少0.3m,以防止受潮。
散装水泥应在专用的仓罐中贮放。
(4)水泥在到货后应尽快使用,使用时应为松散流体和没有结块。
二、混凝土拌和1、称量(1)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应维持在良好状态,并应至少每周校核一次。
(2)所有砼材料,除水可按体积称量外,其余均应按照质量称量。
预制场或搅拌站集中拌制的砼,细、粗集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 2%;水、水泥、外加剂的允许偏差为±1%。
2、拌和(1)砼只能按工程当时需要的数量拌和。
已初凝的砼不得使用,不允许用加水或其他办法变更砼的稠度。
浇筑时坍落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2)所有搅拌设备都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任何不合规格及不符合规定的完好设备,或有缺陷的搅拌设备不得用于砼的拌和,均须撤出工地。
(3)砼拌和工作,应将各种组合材料搅拌成分布均匀、颜色一致的混合物。
搅拌筒的转动速度,应按搅拌设备上标出的速度操作。
每盘砼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出的额定容量的10%。
在水泥和集料进筒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s内将水全部均匀注入筒中。
筒的入口应无材料积结。
(4)在下盘材料装如前,搅拌筒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光。
搅拌设备停用超过30min时,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才能拌和新砼。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为标准合用于混凝土 (含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工程的搅拌、浇筑、捣固、养护等作业。
1、技术准备1 ) 针对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条件特点等因素、制定严密的包括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明确施工质量检验方法。
2) 采集、备齐有关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2、人员准备1 ) 确定并培训混凝土关键施工工序的操作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2) 施工人员主要以混凝土工和瓦工为主,人员数量根据工程实际大小、施工段大小及混凝土浇筑量来确定。
3、原材料使用及材料要求1 ) 水泥○1 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在充分实践经验证明可行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2 水泥的技术要求应满足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的相关规定。
2) 矿物掺和物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其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
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的相关规定。
3) 细骨料○1 细骨料应选用及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河砂,除有耐久要求的混凝土外也可选用采用专门磨机机组生产的人工砂,在不具备可靠冲洗条件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不得使用海砂。
○2 配置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砂。
当采用粗砂是,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3 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当发现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者硫化物杂质,应进行专门检验,确定其能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方能使用。
4) 粗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颗粒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膨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置强度等级C50 及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是,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施工。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明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等技术指标。
- 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确定浇筑顺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
-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材料准备- 水泥: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 砂: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 石:选用粒径5 - 25mm 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1%。
- 水:采用饮用水。
-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和检验报告。
- 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性能,由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主要机具准备- 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抹光机等。
- 运输工具(如手推车、吊斗、料斗等)。
- 测量工具(如水准仪、钢尺、靠尺等)。
4. 作业条件准备- 模板、钢筋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 预留孔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模板,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 施工道路畅通,施工照明充足。
四、混凝土搅拌1. 搅拌站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生产能力,搅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
2. 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进行配料,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3. 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类型、混凝土坍落度等因素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五、混凝土运输1. 混凝土运输应根据施工距离、运输时间、气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手推车等。
2.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
3.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材料水泥: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
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砂:细砂。
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于C30 时含泥量不大于3%。
石子:粒径16-30mm,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
高于C30时不大于1%。
混凝土外加剂:FJ-1泵送剂。
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作业条件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铁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蔽、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支搭完毕,经检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4.电子计量器经检查衡量准确、灵活,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正常。
二、操作工艺(一)清理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
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二)混凝土搅拌1.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
2.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
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应根据每盘加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细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
3.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为90秒(1.5分钟)。
(三)混凝土运输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四)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米时必须采取措施。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说明:本作业指导书(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检验人员必须有质检证或助工以上的技术职称。
3、对特殊工序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应进行验证。
4、操作过程中的施工记录必须满足施工及设计要求。
5、情况发生变化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再确认。
6、本作业指导书解释权中铁工程总公司三份部,分部所属各施工度必须遵照执行。
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对我管段内的桥涵混凝土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桥涵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满足铁路桥涵混凝土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
二、适用范适用于全管段内的桥涵混凝土工程施工。
三、职责主管工程师:认真阅图、审图、理解和掌握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依据设计文件和规范规定做好交底和施工放样工作。
项目负责人(工地负责人):认真领会和掌握技术交底书的要求,组织作业人员严格按技术交底和规范、规程、规章的要求实施。
砼作业班长:按技术交底和规范要求搞好砼配料、拌制、运输、浇筑、捣固和养护工作,严把五关质量,搞好砼施工。
机械操作手:运输车司机、振捣工严格执行各种机械操作规程,按技术交底的要求认真做好各环节工作。
材料员:按技术部门提出的物资计划采购合格产品(并随带产品合格证和检验资料)用于工程施工。
不合格产品禁止进入现场或采取隔离措施,并加以标识。
试验员:按工作职责的要求及时搞好各项检验、试验工作,及时积累有关资料。
质检工程师:按规定认真做好对砼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四、本作业指导书引用的规范: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203-2002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J0210-20033、《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2003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J10425五、原材料的一般要求(一)、水泥1、拌制砼用的水泥,应根据砼结构或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工程需要,分别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
2、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特殊要求或重点工程的混凝土。
(完整word版)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第一章欠挖处理、清基作业指导书第二章钢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三章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第四章拉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五章止水设施、伸缩缝施工作业指导书第六章混凝土浇筑作业指导书第七章混凝土面冲毛施工作业指导书第八章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九章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欠挖处理、清基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根据龙滩地下厂房发电系统欠挖处理、清基施工进行编写,适用于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和斜竖井的欠挖处理,主要的指导对象为欠挖处理、清基工作的人员。
在开挖结束后砼浇筑前的施工项目主要有:初清(底板)→欠挖检查处理→开挖断面测量→地质编录→地质缺陷处理→岩面清理→基础终验一、初清在开挖结束后即可进行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把底部大量的松碴清除,对于量较大的地方可用反铲进行粗清,量小、角落等反铲无法清到的地方用人工清理,主要工具为三角扒、撬棍、土箕等。
对于松动的岩块应撬除。
二、欠挖检查处理在初清后应通知测量队对欠挖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时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跟随测量人员对欠挖部位作标识。
以便更好地控制超欠挖,减小欠挖处理次数及砼回填量。
对于底板等大面积部位检查时可将高程点画在边墙上,采用拉线的方法检查。
对于欠挖较大的地方,采用手风钻造孔,松动爆破的方法来处理;造孔深度应按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尽量减少超挖或欠挖;爆破将岩石松动即可,尽量减少炸药用量,保证施工安全,如附近有不安全因素应对炮孔进行铺设竹片板等物。
三、开挖断面测量在欠挖处理完后,清除松查,然后通知测量队进行开挖断面的测量,测量时应选择较能如实反映开挖体型的断面,在必要时应对断面进行加密测量。
四、地质编录在欠挖处理完后,对基岩面进行冲洗,然后通知地质工程师对基础作地质编录,由地质工程师对发现的地质问题会同监理及设计地质工程师作出处理措施。
五、地质缺陷处理如有断层等不利的构造,监理及设计地质工程师提出处理方案后应严格按要求执行。
六、岩面清理以上工序完后,清理岩面上的杂物碎石等,并进行清洗,主要用竹刷进行清理然后用高压水进行冲洗。
混凝土作业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作业指导书1.作业条件1.1天窗点外作业,涉及作业位置影响行车安全时,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作业条件。
1.2作业时间:根据工作量确定。
1.3其他限制条件:气温低于5℃以上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2.人员要求作业负责人由工班长或指派胜任的桥路工担任,涉及作业位置影响行车安全时,按《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执行;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人员为培训合格的职工及劳务工。
3.作业机具发电机、搅拌机、震动棒、磅秤、铁铣、钢卷尺、推料小车、抹子、活口扳手、手锤、小撬棍、钢丝刷、扁油刷、筛子、草袋、移动停车信号牌(灯、信号旗(灯)、作业标、通讯设备(对讲机)。
4.配合要求根据现场影响设备情况确定配合单位及相关要求。
5.安全风险构成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5.1.1无计划或超范围作业,造成行车事故。
5.1.2机具、料具侵入限界,造成行车事故。
5.1.3高处作业时向下抛掷料具,造成行车事故。
5.1.4边坡防坠落设施设置不到位,致使活石、杂物坠落至线路,造成行车事故。
5.2从业人员伤害风险5.2.1需上道或穿越线路时,未按规定设置防护,致使作业人员下道不及时,造成机车车辆伤害;违章坐卧钢轨、枕木头、道床,违章钻车、爬车,造成人身伤害。
5.2.2横越线路未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上道前未严格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造成机车车辆伤害。
5.2.3电器设备、线路状态不良,使用未装触电保护器的各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设备,维修电器设备未执行持证操作、未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造成人员触电伤害。
5.2.4在离地面2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作业,未拴安全绳,戴安全帽,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安排患有禁忌症人员进行高空作业,造成人身伤害。
5.2.5脚手架未按规定搭设,搭设不牢固,未安排专人负责经常检查整修脚手架,作业时未确认机具、设施和用品完好,造成人身伤害。
5.2.6搬运重、大、长物时未指定专人指挥,造成人身伤害风险。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施工准备..........................................................14. 1工序质量经验收合格...............................................14.2设备满足方案要求.................................................14.3供水供电及原材料的保证...........................................15.施工方法..........................................................16.工艺流程..........................................................26. 1施工程序.........................................................26.2明挖基础验槽.....................................................26.3施工缝处理.......................................................26.4模板工程.........................................................26.5钢筋工程.........................................................36.6混凝土工程.......................................................36.7大体积混凝土.....................................................96.8高温施工........................................................106.9冬季施工........................................................117.主要机具及设备...................................................118.劳动力组织.......................................................119.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129.1质量控制要点....................................................129.2实体质量........................................................129.3缺陷处理........................................................1210.安全措施........................................................1411.文明环保措施 (14)1.编制目的规范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等过程施工工艺,指导混凝土结构施工。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一、总则二、混凝土材料简介三、混凝土施工准备四、混凝土施工主要措施五、一般混凝土施工工艺六、一般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要点七、大休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八、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要点九、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十、混凝土成品保护十一、施工现场安全及文明施工十二、绿色环保措施一、总则1、目的指导项目现浇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正确操作,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领域的一般现浇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所有工程的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泵送。
3、编制参考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安全、防火、劳动、环境保护等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
二、混凝土材料简介1、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2、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混凝土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本指导书适合于各类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建造物基础、地下结构、道路、桥梁等。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需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环境条件、工程要求等,制定施工方案。
2.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置警示标志,清理杂物,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3.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4. 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混凝土添加剂等,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配制1. 按照设计要求,制定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石比等。
2.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搅拌均匀、充分,避免浮现团聚现象。
3.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混凝土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强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4. 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等问题。
四、混凝土浇筑1. 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模板的检查和处理,确保其平整、坚固。
2. 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预浇水处理,以避免模板吸水过快。
3. 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
4. 在浇筑过程中,采取振捣措施,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5.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分段浇筑,避免温度差引起的开裂。
五、混凝土养护1. 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过早干燥。
2. 使用覆盖物覆盖混凝土表面,防止日晒和风化。
3. 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包括喷水、铺设湿布等。
4. 定期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如发现开裂、渗水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需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严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站立在模板上,以免发生坍塌事故。
3.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禁止将手或者其他物体伸入搅拌机内。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了指导现场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标段内所有混凝土施工。
四、各级人员职责(一)、三检人员1、负责各工序及单元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对错检、漏检负失职责任。
2、积极主动配合工程监理及有关部门做好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有权制止或及时纠正违反质量规定的施工行为,对违规行为有权做出停工或处罚决定。
3、对浇筑过程进行旁站,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相应记录。
4、发生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应及时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参加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二)、二检人员1、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工序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一检人员工作,对错检、漏检负失职责任。
2、积极主动配合三检、监理及有关单位做好工程的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有权制止或及时纠正违反质量规定的施工行为。
3、督促、检查中队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好工程质量检验过程记录,并及时送交质量办存档。
4、对施工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并负责监督检查纠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5、负责技术交底工作。
6、发生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应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参加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三)、一检人员1、负责本中队(班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错检、漏检负失职责任。
2、积极主动配合二检、三检、监理及有关单位做好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有权制止或及时纠正违反质量规定的施工行为。
3、发生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应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参加缺陷、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4、做好工程质量检验过程记录,并及时送交二检审核。
5、对现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向二检和大队领导反映,并负责现场纠改实施。
(四)、测量人员对各控制点的精度负责,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放点,不得私自改动放样单,对测量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五)、试验室1、负责对混凝土拌合过程进行全过程质控,保证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一、原材料的要求 (1)二、混凝土的拌制 (3)三、混凝土的运输 (6)四、混凝土的浇筑 (6)五、混凝土的养护及修饰 (9)六、雨季混凝土的施工 (10)七、质量标准 (11)一、原材料的要求:(一)、水泥:1、选用水泥标号时,以能使所配置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2、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3、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标号、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
对于重要结构的水泥或水泥品质有怀疑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复查试验。
4、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运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
不同标号、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并明确标识。
5、散装水泥的储运,采用水泥罐。
6、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二)、细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
2、砂中杂质的含量应通过试验测定,按试验室检验结果使用。
(三)、粗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情况,分批进行检验。
2、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最小边尺寸的1/4;在二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
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厂的有关规定。
3、粗骨料质量应按试验室的检验结果确定是否可用。
4、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储运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
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在装卸及储运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
(四)、拌和用水: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符合试验室的要求。
(五)、外加剂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
如果使用一种以上的外加剂,必须经过配合比设计,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拌和物中。
在外加剂确定后,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
2、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本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3、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或遭受污染。
二、混凝土的拌制1、混凝土的配合比⑴按试验室选定的配合比使用。
坍落度符合下表要求。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的坍落度注: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在180mm—220mm当工程需要获得较大的坍落度时,可在不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的情况下,适当掺加外加剂。
⑵、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应填写试配报告单,提交施工监理批准。
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报批。
2、混凝土的拌制:⑴、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量器具应保持准确。
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见下表2配料数量允许偏差⑵、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多加入10%的水泥、砂和水的用量或减少10%的碎石用量,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
⑶、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
⑷、混凝土使用机械拌和,自全部材料装入拌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拌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下表规定。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注:①搅拌细砂混凝土或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1—2分钟②、外加剂应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入。
③、搅拌机装料数量(装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等松体积的总数)不应大于搅拌机标定容量的110%。
④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班至少抽查两次。
⑤表列时间从搅拌加水算起。
⑥当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或经试验确定。
⑸、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①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②、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时,其坍落度可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③、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④、可根据需要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质量指标,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混凝土的运输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2、运送混凝土的工具的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漏水。
3、用翻斗车运输混凝土时,路面要保持平整,随时清扫。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如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拌和。
四、混凝土的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2、在旧混凝土面上接灌新混凝土时,应先凿除施工接缝面上的水泥浆薄层和表面上松动的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并以压力水冲洗干净,使其充分湿润又不积水。
3、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以下规定:⑴、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⑵、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⑶、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4、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用插入式振动器和附着式振动器时分层厚度为30cm用表面振动器时,对于无筋或配筋稀疏时,分层厚度为25cm,配筋较密时,分层厚度为15cm。
5、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⑵、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以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⑶、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
⑷、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6、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重塑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需要时留施工缝。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min)7、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离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⑴、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规定的强度,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⑵、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2cm的水泥砂浆。
⑶、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作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⑷、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⑸、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须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2.5Mpa。
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如无试验资料时,可参考相关规范。
8、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9、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休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一遍并压光或拉毛。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防护,但在开始养护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10、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11、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五、混凝土的养护及修饰1、混凝土的养护⑴、本标段的混凝土结构用洒水和覆盖相结合的养护方法。
⑵、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对于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以及桥面等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应避免在养护期间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
⑶、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⑷、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条件相同,带有颜色的水、有腐蚀性的水不能使用。
⑸、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
⑹、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天以内不受水的冲刷侵袭。
当环境水具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10天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受水的侵袭。
⑺、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⑻、混凝土养护好的标准:浇水养护好的混凝土,表面看不到裂纹、颜色均匀呈浅绿色,小锤轻敲检查发出清脆声;浇水少养护不良的混凝土、表面可见裂纹或呈起皮、颜色发白深浅不均匀,小锤轻敲检查发出的声音阴沉或发酥。
2、混凝土的修饰对结构物外露面的模板要求光洁,无变形、无漏浆。
发现混凝土表面有缺陷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修饰。
六、雨期混凝土的施工1、施工准备⑴、准备雨期施工的防洪材料、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
⑵、工程材料特别是水泥、钢筋应防水、防潮;施工机械防洪水淹没。
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⑴、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施工。
⑵、基坑挖好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或垫层,防止被水浸泡。
⑶、施工前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通或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设施。
⑷、雨后模板及钢筋上的淤泥、杂物,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干净。
七、质量标准1、结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表面应密实、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