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因特网语的形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简介

Back 韩礼德(Halliday,1925 ~) 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 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 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1949年至1950为攻读 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 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 学位;1955年完成了对用我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 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 学哲学博士学位。 韩礼德博采众家之长,同时形 成了自己的语言理论,远远超过自己的各位老师。 他的语言理论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价和范畴语法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与系统功能语法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more
6.法位学
7.认知语法
8.语言类型学
重研究那些形 美国功能主义 式主义无法解 开创于20世纪 释的现象。美 70年代,到80、 国功能主义的 90年代进入比 发展壮大了整 较成熟的阶段。 个功能语言学 早期的美国功 的力量。但美 能主义语言学 国没有公认的 在于揭示形式 领军人物,力量 主义语言理论 分散,整体上影 的不足,并注 响不如欧洲。 end The
介绍人:曾艳山
欧洲功能主义学派
功 能 主 义 语 言 学 的 流 派
美国功能主义学派
系统功能学派 推荐阅读书目
1.布拉格学派 欧 洲 功 能 主 义 学 派
2.伦敦学派
3.哥本哈根学派 4.法国学派
5.荷兰学派 6.俄罗斯学派
1.格语法
美 国 功 能 主 义 学 派
2.层次语法 3.Kuno的功能句法 4.语篇语法 5.角色与指称语法
>>>more
谈英语形式与功能的不一致性

、
字句形 式与表意功能的不一致性
词、 句的生成遵 循 的是语 法 规则 , 需要 指 出的是 ,
功能是人类语 言特 有的属 性 , 人们 使用 语言 就是 为 了 实施某种行 为和功 能。功 能源 于形式 , 语 言功能 与 但 语言形式并非一对一 的关 系。语 言的形式与 功能 的不 致性首先表现为句子 的形式与功 能不相一 致。我们 的学生对于祈使旬 、 一般 疑问句 、 陈述 句恐怕早 已耳熟
[ 键 词 ] 形式; 关 功能; 不一致性 ; 语用学
[ 图分类 号 ]I0 . 中 164
[ 献标 识码 ]A 文
[ 章编 号 ]17 -60 20 0 -020 文 6 281 (06)604 -3
( ) dy uh a a teb b sb m t 1o k 1 Di o ert t h a ywa o a 80 lc ? h c ( ) u o t ed n ig 2 Yo rca e sme dn . n ( ) el o r d rs. 3 T l mey u des a
一
其次 , 文字形式与功能有时也是不 一致 的。比如 , 中国人见 面 习惯 上 问候一 句 : 吃 了吗? 老 外大 多 不 “ ” 解其 意。而我们 的学生 在看见 两个老外 大谈 天气恐 怕
也会感 到云里雾 里 。这时 , 如果我 们 的 学生要 是按 照 字 面的意思去作答 或行事 的话 , 怕就 会有 贻笑 大方 恐
际的语 言中却 出现 了越来越 多的用传统语言观难以解释 的现 象。在很 多种 情 况下 , 句子 形式 与其表 意功 能 , 文字
形 式与其表 意功能 , 法形 式与其表意功能等都 出现 了不相 一致 的现 象。运 用语 用学理论知识 解释 并利 用这 些现 语
浅析多媒体网络语音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特指将文 字 、 声音 、 音乐 、 图形 、 动画 和声像技术 中的音频 、 视频 等多 媒体 形式 与计算 机集 成 在一起 , 并在这些媒 体形式之 间建立逻辑 联接 , 以传
课时量最大的课 程 。但是 , 目前各 高校 普遍 未 能很好
音 实 验 室 为依 托 , 以教 师 的“ ” 中 心 , 放 音 、 音 、 教 为 以 听 讲 解 的简 单 重 复为 重 要 授 课 形 式 进 行 教 学 , 材 有 限 、 选
来的外语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 等问题 。大学外语教 师 教学任务繁重 , 超负荷工作 的情况普遍存 在 , 教师根本 无法开展外语 教学 最需要 的语 言交 际活动。而多媒体
[ 者简介] 作 赵 阑 , , 蒙 古 工 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教 师 , 理 实验 帅 。 男 内 助 1 25
维普资讯
裁 雩研 究
赵 卫 国/ 浅析 多媒 体 网络语 音 室在 大学英 语教 学 中的作 用
教 学 理 论 、 学 法 等 于学 校 现 有 的 教学 系 统 融 为 一 体 , 教
网络语音室 的广泛使用 , 则可 以缓解 师资紧张 的压 力, 改变 以教师为 中心 , 纯传授 语言 知识 的传统 教 学模 单 式 。在 多媒体网络 教学 手段 和教学 环境 中, 师 可 以 教 转变成教学活动 的策划者 、 组织者 、 引导着 、 促进 者 。 2 .营造语 言学 习环境 , 高学生 学 习兴趣 。对大 提 学生 来说 , 能否学好英语 , 已经成为他们 能否在 未来 的 社会 竞争 中脱颖而 出的一个必要条 件 。学生们 主观上 虽然 有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 , 但客 观上缺乏 良好 、 真实 的语言学 习环 境 , 成 了在 英 语学 习上 往往 是 “ 造 高投 入、 低产 出” 。在过 去 的英语 教学课 堂 中 , 以传统 的语
英语俚语的特点及语用功能

英语俚语的特点及语用功能英语俚语是英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英语语言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文化影响语言的内在作用,还具有其他词汇层所无或不全具备的独特风格,是一种极富文化涵义的词汇,是英语文化的特殊载体。
文章从俚语产生的特定背景和环境出发,通过几个侧面对英语俚语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俚语;文化特征;语用功能一、俚语的概念英语俚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通常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并富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和内在涵义,常常在非正式或活泼、友好的场合中使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俚语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俚语的定义: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问之谈话,但不适于好的写作或正式场合的字词;尤指某一·阶层人士的惯用语。
由此,人们对俚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些人以为俚语是粗俗卑陋,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是在污染语言,应当全盘否定;而另一些人认为,俚语是生动活泼、形象幽默、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应当高度肯定。
对俚语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都是片面的。
不难看出,作为英语学习,如果只通过正规的课堂和严肃的课本教育,是很难真正体会到英语俚语的含义和魅力。
二、暗语、黑话、行话与俚语的关系與差异大部分俚语的形成源自黑话(argot)、暗语(cant)或行话(jargon)。
但是随着使用环境和背景的不同,俚语同这三者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黑话”(Argot)一词起源于法语,意为“为数很少的人才能理解的语言”。
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起犯罪团伙或黑帮社会所用的语言。
“暗语”(Cant)一词意为“某一阶层、宗派等所用的惯用语、隐语、或术语,目的是为了保守秘密防止他人知道而采用的一种语言形式”。
而行话(Jargon)一词意为“因形式不好或是说得不好而使人难懂的话”。
它通常指某个特殊的行业或某个门道专门的术语,而非此专业的人一般很难听懂。
虽然很多俚语来自这三种语言形式,但因其在日常用语中频繁的出现,早已被广大的本族语使用者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各自的语言中不断的重复和使用,所以它同黑活、暗语或行话便有着本质的区别。
英语现在分词的形式、特点和功能

英语现在分词的形式、特点和功能摘要现在分词是英语中一种非谓语动词形式,由动词加-ing构成。
现在分词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主动性;二是与其逻辑主语是主谓关系。
现在分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定语、状语、补语、表语等成分,并且具有动词的性质,可以带宾语和状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现在分词在句子中的成分:现在分词作定语现在分词作状语现在分词作补语现在分词作表语现在分词的其他功能现在分词作定语现在分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前面,表示被修饰名词是现在分词动作的发出者或正在进行该动作。
例如:a running man 一个跑步的人a burning candle 一支燃烧的蜡烛a sleeping baby 一个睡觉的婴儿有时,现在分词作定语也可以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后面,这时通常表示现在分词有自己的宾语或状语,构成一个现在分词短语。
例如:the man sitting in the corner坐在角落里的人the book written by him由他写的书the girl wearing a red dress穿着红裙子的女孩下表总结了现在分词作定语的用法和含义:位置用法含义名词前单个现在分词表示被修饰名词是动作的发出者或正在进行该动作名词后现在分词短语表示被修饰名词与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现在分词作状语现在分词作状语时,可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让步、结果、方式、伴随等意义,并且与主句的主语是主谓关系。
例如:Seeing the teacher coming, the students stopped talking.(时间)Being ill, she didn't go to school.(原因)Working hard, you will succeed.(条件)Knowing he was wrong, he still insisted.(让步)He fell down, breaking his leg.(结果)She came in, smiling.(方式)He sat there, reading a newspaper.(伴随)下表总结了现在分词作状语的用法和含义:意义用法例句时间现在分词表示与主句动作同时或先于主句动作发生Hearing a loud noise, he looked up.原因现在分词表示主句动作的原因或理由Having no money, he had to sell hishouse.条件现在分词表示主句动作发生的条件或假设Following this road, you will find the postoffice.让步现在分词表示与主句动作相反或出乎意料的情况,常用though, even if,even though等引导Knowing it was dangerous, he went intothe forest.结果现在分词表示主句动作的结果或后果,常用逗号与主句分隔He hit the rock, breaking his arm.方式现在分词表示主句动作的方式或态度He answered the question, laughing.伴随现在分词表示与主句动作同时发生的另一个动作She stood there, waiting for him.现在分词作补语现在分词作补语时,可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表示主语或宾语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状态。
功能语言学简介

学派
层
语
次
篇
语
语
法
法
Kuno 的功能句法
角色与指称语法 认 知 语 法
法
位
学
语 言 类 型 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 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 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有规律的资源,其 基本原理认为语言描写的是系统,更甚于结构。
荷兰学派
讲荷兰学派实际上就是讲S. Dik(1940-1995)。他 创立的功能语法在整个功能语言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体 现 在 1978 年 出 版 的 《 功 能 语 法 》 (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他把语言功能分为: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 Dik的功能语法和 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都受到 布拉格学派的影响,但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社会集团的 语言使用者为出发点,本质上是社会语言学的;而 Dik 的功能语法以说话者的能力competence为出发点,因 此从某种程度上跟转换生成语法一样具有认知心理学 的性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以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 语法理论最处于最顶峰时期发展起来的。 转 换 生 成 语 法 的 主 要 观 点 有 : 1. 区 分 语 言 能 力 ( linguistic competence ) 和 语 言 运 用 ( linguistic performance),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注重研究 语言能力,即找到语言的所有转换生成规则可以生成无 限多的句子,并记录这些规则,最终达到计算机自动生 成和理解语言的目的。2. 认为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即著名的天赋论假设(the innatism hypothesis)。3. 意义是转换生成过程中词项选择的结果。4.语言研究的 目的应该是找到合适所有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 (universal grammar)。
系统功能语言学

1系统功能语言学1.1 系统功能语言学简述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普通的语言学,也是一种适用于语言学。
与以往的传统语法不同,系统语言学注重关注语言的内在问题,是语言学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把语言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功能语言学的分支。
1.1.1 系统语言学的概念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普通的语言学,是对语言“个别的、比较的、类型学的”描述,是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理论。
它的重点是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本质,把语言识解为意义系统,研究和解释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它把语言和语言系统看做表达意义的资源,把系统看作意义的潜势,并最终以某种方式展现意义潜势,使其从结构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系统功能语言学形成的萌芽时期是 20 世纪 60 年代,源于以弗斯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并完善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因此“新伦敦学派”或者“新弗斯学派”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代名词。
该学派研究的鼎盛时期就是韩礼德出版其伟大著作《功能语法导论》的时期,这本书为该学派的所有语言学家提供了参照和基础。
该学派最杰出的代表韩礼德曾指出“系统这个概念来自弗斯”。
弗斯是现代最先使用“系统”这一术语的语言学家。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五方面的影响:一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二是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观点;三是伦敦学派弗斯的“系统”语言理论;四是哥本哈根学派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思想;五是布拉格学派的功能思想。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概念。
弗斯深受其语言研究的影响,打算基于“情景语境”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语言学理论,以便让人们了解语境在表达意义潜势时所起的作用,但其生前未能完成这一目标,韩礼德发展了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的关于“系统”思想,对系统进行划分,区分阶和范畴,并创建阶和范畴语法理论,而后将这个理论模式进一步发扬光大,完善为系统语法;几年后,又进行进一步补充,在系统语法中增加了功能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功能语法。
英语演讲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以泰勒·斯威夫特2022年纽约大学毕业演讲为例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10英语演讲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以泰勒·斯威夫特2022年纽约大学毕业演讲为例◎王诗惠引言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 )是美国著名女歌手、词曲作者、演员。
泰勒·斯威夫特在2022年5月19日出席纽约大学博士生毕业典礼,并发表了约20分钟的学位授予仪式演讲。
本篇演讲词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泰勒·斯威夫特结合自身真实经历,为听众提供了诸多诚恳的人生建议。
本文通过对比泰勒·斯威夫特演讲词中三种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来研究英语演讲中的不同人称指示语在特定语境下的语用功能及意义。
1.人称指示语指示语,该词最早在希腊语中出现,其原义为“标示”、“指出”。
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C.Levinson 将指示语分为以下五类,分别是人称指示语,空间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社会指示语,语篇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是对交际过程参与者的符号指称。
人称指示语一般可以分为第一人称指示语,第二人称指示语,和第三人称指示语。
其中,第一人称指示语一般用来表示说话人本人的立场态度、个人经历等,也可拉近说话人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达到演讲中说服、鼓舞听众的目的。
第二人称指示语特指听话人,这类指示语能够使听众强化主人翁身份意识,明确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或义务。
在演讲中使用第二人称指示语,能够使指示中心转移到听众身上,提醒听众该演讲内容与自己息息相关,引起听众对于演讲内容的思考。
第三人称指示语不包括说话人,也不包括听话人,特指在交际过程中被引入的第三方。
一般而言,在演讲词中引入第三方人物可以支撑演讲论点,泰勒·斯威夫特的毕业演讲中,第三人称指示语大部分用于表示对他人的致谢。
2.人称指示语的移情作用移情,即,empathy 。
何自然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书中提出,语用移情指的是“言语交际的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并理解对方的用意。
”这包括了说话人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使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用意,也包括听话者从说话者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想法或意图,而人称指示语在移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统功能语法

物性系统可以分为 6 个过程 (Processes), 分别是: 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行为过程 (behavioral process), 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 存在过程 (existential process).
组成部分: 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I. 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由两个子功能组成,分别是经 验功能 (Experiential Function) 和逻辑功 能 (Logical Function). 概念功能就是用来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 的。 概念功能的两个部分当中,经验功能主 要由及物性系统 (Transitivity System) 和 语态 (Voice) 构成
1. 给予物品和服务,也就是提供 (offer). 对 于提供,对方可以有接受 (acceptance) 和退 回 (rejection) 两种回应。 2. 求取物品和服务,也就是命令 (command). 对于命令,对方可以有执行 (undertaking) 和拒绝 (refusal) 两种回应。 3. 给予信息,也就是陈述 (statement). 对于 陈述,对方可以有认可 (acknowledgement) 和驳回 (contradiction) 两种回应。 4. 求取信息,也就是提问 (question). 对于提 问,对方可以有回答 (answer) 和拒答 (disclaimer) 两种回应。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

4.3系统语法在系统语法巾,系统的概念是由一条基本的解释性原则构成的,语言被认为是“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
系统语法试图建立各种相互关联的系统的网络,从而解释在语言中各种与语义相关的选择。
笼统地讲,系统中存在链锁系统(chain system)和选择系统(choice system):轴一个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
例如,我们可以在包括过去时和非过去时两个选项的时态系统中进行选择。
我们还可以在非过去时这个子系统中进一步进行选择,即选择现在时或是将来时。
过去时时态{ 现在时、非过去时{将来时韩礼德的系统语法与其他语言学家的理论有所不IN,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语法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学特征。
(2)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知识”的表现形式。
它区分了“语言行为潜势‟‟和“实际语言行为”。
(3)系统语法非常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
(4)系统语法用“连续体”这一概念来解释众多语言现象(例如:不符合语法的——反常——一不太反常一一不太惯常一符合语法)。
(5)系统语法依靠对各种文本的观察和统计学的手段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6)系统语法把“系统”范畴作为基本范畴。
由于语言现象十分复杂,所以很难进行精确的分析。
语言学家试图将语言分成不同范畴以便于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最终发现这些范畴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
一些语言现象可以很容易地被划分到某个范畴中去,但是还有很多语言现象很难判断是属于哪个范畴的。
这些范畴的界限十分模糊,而且一个范畴与其他范畴常有重叠之处。
研究系统语法的语言学家非常重视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他们认为引人c·渐变,,(cline)的概念有利于更好的描述语言的这种特性。
但是,在分析语言现象时,我们必须假设在语言这个渐变体上存在着明确的界点,这样我们才可以把某种语言现象归人某个范畴中去。
一个系统就是一组选择项,即使是特定系统中的项目也有其共同之处,它们都属于同一语义范畴。
计算机专业英语第二版 译文

《计算机英语》参考译文(精读部分)目录第1单元课文A:计算机概览 (3)一、引言 (3)二、历史 (3)三、硬件 (4)四、编程 (5)五、未来的发展 (5)第2单元课文A:计算机硬件 (5)一、引言 (5)二、输入硬件 (6)三、输出硬件 (6)四、存储硬件 (7)五、硬件的连接 (7)第3单元课文A:操作系统 (8)一、引言 (8)二、操作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8)三、当前的操作系统 (8)五、未来的技术 (10)第4单元课文A:编程语言 (11)一、引言 (11)二、语言类型 (11)三、高级语言的分类 (12)四、语言的结构与成分 (12)五、历史 (13)第5单元课文A:计算机程序 (13)一、引言 (13)二、程序开发 (14)三、程序元素 (14)四、程序功能 (15)五、历史 (16)六、未来 (16)第6单元课文A:软件生命周期 (17)第7单元课文A:进入关系数据库的世界 (19)一、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19)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介绍 (20)三、不同的计算模型 (21)第8单元课文A:电信与计算机 (22)第9单元课文A:计算机网络 (24)一、引言 (24)二、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管理局 (24)三、局域网 (24)四、路由器与桥接器 (25)五、广域网 (25)六、分布式计算 (25)七、安全与管理 (26)第10单元课文A:因特网是如何工作的? (26)一、因特网访问 (27)二、信息打包 (27)三、网络编址 (27)四、电子邮件 (28)五、传输模式 (28)六、带宽 (28)第11单元课文A:信息革命 (29)一、引言 (29)二、社会与技术发展 (29)三、信息革命的方向 (29)四、就业趋势 (30)五、信息技术与消费者 (31)六、信息革命的问题 (31)第12单元课文A:电子商务简介 (32)一、定义 (32)二、需求与服务 (32)第13单元课文A:计算机安全 (34)一、计算机安全面临的威胁 (34)二、保护计算机安全的措施 (36)第14单元课文A:比尔•盖茨文摘 (37)第1单元课文A:计算机概览一、引言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它能接收一套指令或一个程序,然后通过对数值数据进行运算或者对其他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来执行该程序。
功能对等理论下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下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分析作者:贾世娇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3期一、网络流行语简介(一)定义网络流行语即网络热词,是指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具有发酵功能并往往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
网络流行语的层出不穷,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越来越受欢迎。
作为当代中国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缩影。
(二)特点1.更新速度快网络流行语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大多数网络新词源于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热点问题、电视节目或媒体。
这些来源本身就具有及时性的特点,所以网络热词的更新速度很快。
如“洪荒之力”和“蓝瘦香菇”被选为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但从2017年开始,这两个词在网络上的使用则减少。
2.简洁少词、多使用缩写简洁是网络新词的特点之一。
如微博作为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仅可发布140个汉字。
因此,用户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即使用较少的字符来表达较多的含义。
此外,用户也试图突破传统的书写和发音规则,使记忆和交流更加方便、高效。
如,“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经过一段时间缩写为“城会玩”。
3.具有隙喻特征网络流行语往往具有隐喻特征,以提高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如中国语言类杂志《咬文嚼字》总结的2017十大网络新语中有“油腻”一词。
“油腻”原意是指“含油较多”。
然而此处,“油腻”多指不清爽、不体面、不优雅,或油滑、虚伪。
根据其隐喻含义,可以翻译为cheesy或unpleasantly greasy。
二、奈达(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在著名的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应拘泥于形式的一致,而要注重语义和交际作用。
2009-2019年网络流行语语用功能及其传播特征

20206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是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纷至沓来,不知不觉地融入我们的日常会话。
从网络流行语的兴起来看,有旧词演变成的新词,如某果上市之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堂而皇之地赋予了“土豪”新的语用意义;也有从其他文化传来的并最终由我们所用的舶来词,如OMG。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流行语已成为我们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现象到底是好是坏,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更深层的影响呢?为此,本文对2009-2019年的网络流行语年度热词进行分类研究,深入挖掘其语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网络流行语的语用功能和跨文化传播特征。
一、网络流行语的类别分析网络流行语是指网民创造的,在网络上使用一段时间后被更多网民接受并快速传播的语言形式。
它产生于网络交流,包含中英文字母、标点、标记、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
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每个分类都有独特的含义与研究价值。
从语言形式来看,网络流行语主要包括含有英文外来词、含有谐音字以及带图示化符号三种类型;从语言内容来看,网络流行语涵盖了国家政策、国计民生和百姓生活领域中的各类话题。
(一)根据词语形式分类1.含外来词的流行语“外来词也叫借词,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外来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过程中把对方语言吸收为本族语言的结果。
”从近十年的网络流行语来看,主要以英文外来词为主,年度流行语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中英两种语言的搭配,使词组传达出单一语言无法或者较难表达的含义,如词组“你有freestyle吗?”采用中英夹杂方式表达,结合来源我们可以得知来自于一档嘻哈节目,而嘻哈并非源自中国,而是源自西方,所以许多相关术语在翻译成中文之后,由于中文的语境中没有相关的事物,容易造成困扰,而直接采用英文源语的单词容易直接将受众与单词相关事物相联系,达到更好、更加自然的表达效果。
第二种类型是使用中式英语表达出相对于中国特色的词汇,多半为一字一句直接照搬英语单词,如来源于中文“不作死就不会死”的“no zuo no die”,一个“zuo”字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但却以拼音的形式夹杂“no…no”句式的英文单词之间,因其调侃的方式和戏谑的情绪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土不土、洋不洋的感觉。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

词汇层照顾作用于个体语言项目之间的那种 模式,如play和fair。语法照顾作用于语言项目 类型之间的那种模式,如动词和名词。 fair play 和play fair,词汇模式是相同的,但语法模式是 不同的。
• 横组合关系
• 纵聚合关系
• 它是指语言成分(词和短语)
• 它是语言单位(词,字,句) 和其他单位,因它们处于同一 序列而具有的关系。
《1》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人品 a。参与者的言语活动 b。参与者的非言语活动
《2》有关事物 《3》言语活动的影响
韩礼德认为语义是语言和语言之外的某种东西的交叉。 后者便是社会语境或情景语境。情景分析法和情景意 义与其他层次的分析法和意义的区别在于:
第3章 因特网的基本服务(浙教版)

SMTP
POP3
internet
发 信 人
收 信 人
电子邮件协议
1、传送电子邮件(发送方)所采用的协议叫做SMTP 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2、接收电子邮件(接收方)所采用的协议叫做POP3 协议(电子邮局第3版),IMAP(交互式邮件存 取协议) 。
客户端电子邮件管理软件
Outlook express 、foxmail
A.只能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
B.只能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C.既可以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又可以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 D.只能输入收件人的姓名
5.要将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发送给几个人,可以在收件人栏 中输入他们的地址,并用( C )分隔。 A ” B 。 C , D / 6.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在邮件中( D A、只能插入一个图形附件 B、只能插入一个声音附件
FTP能够快速地上传与下载图片、文字甚至声 音资料,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FTP的文件传输采用三种模式:流模式、压缩 模式、块模式。为了安全起见,要求用户对访问 的FTP服务器要具有合法的账号和密码。
文件传输的工作原理
FTP是TCP/IP协议簇的一种应用层协议,它利 用TCP协议来实现,并且采用C/S工作模式。FTP在 传输文件时,在客户程序和服务程序之间建立两 个TCP连接;一个是控制连接,另外一个是数据连 接。
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英译——以2013年10大网络流行语为例

二、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 2 0 世纪 7 0 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 提出的一种翻译理 论 , 其核心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 的是翻译行为的目的 。 他将翻译从中心论的束缚中
收稿日期 : 2 0 1 4 0 6 0 9
三、 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
从翻 译 目 的 论 的 角 度 来 看 , 在对网络流行语进 行英译时 , 要注意 一 下 几 个 方 面 的 问 题 : 首 先, 要明
文章编号 : ( ) 2 0 9 5 2 7 0 8 2 0 1 4 0 6 0 1 2 1 0 3
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英译
— — —以2 0 1 3年1 0 大网络流行语为例
李娜 , 田翠芸
( 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生学院 , 河北 唐山 0 ) 6 3 0 0 9
关键词 : 网络流行语 目的论 翻译策略 摘 要: 网 络 流 行 语 是 科 技 发 展 的 产 物, 是 大 众 普 遍 使 用 的 语 言。如 何 对 网 络 流 行 语 进 行 英 译, 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当代中国成为翻译 界 的 一 个 新 焦 点 。 以 2 0 1 3年1 0大网络流行语为 例, 结合目的论 , 对流行语的英译进行了归纳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9 文献标识码 : A 认为翻译是要以目的作为首要原则 , 也就 摆脱出来 ,
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 也就 是说 “ 是翻译的目的决 定 翻 译 手 段 ” 。目的法则要求译者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 而应是译文在异域文化中所要 强调的原文和功能 , 达到的一种或几种 交 际 功 能 , 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 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 目的论有三 大 基 本 准 则 : 目 的 准 则、 连 贯 准 则、 忠实准则 。 目的准则是指译者想要译文所达到的目 的, 一般情况下 , 作为译者会先考虑原语和目的语所 包含的文化差异 , 以及目的语国家读者的各类习惯 , 之后综合 这 些 因 素 再 去 考 虑 自 己 翻 译 的 目 的 是 什 么 。 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译者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 问题 。 连贯准则是指整个译文在结构上或内容上要 完整 , 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 , 使译文容易被理 解、 接受 。 忠 实 准 则 类 似 于 我 们 经 常 用 到 的 “ 信达 雅” 中的 “ 信” , 具体是说原文与译文一定会存在某种 联系 , 即使说法不同 , 但是要表达的意思也一定是与 原文相一致 , 并 不 要 求 形 式 上 的 字 字 对 应。 在 这 三 个准则中 , 忠实准则应服从于连贯准则 , 连贯准服从 于目的准则 , 这 样 就 不 难 得 出 结 论— — —目 的 准 则 是 重中之重 。 用公式可表示如下 : 犐 犃( 犜 狉 犾) =犳( 犛 犽)
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

Presented by:
精选课件
1
Synopsis 提要
Skopos and translation 目的与翻译
Arguments against the skopos theory 反对观点
The translation commission 翻译委任
精选课件
2
Introduction of Hans J. Vermeer
• 尽量忠实的模仿原文是一种合法的翻译目标。
翻译是一个行为,所以必定先预设一个目 标并受其指导
为了完全贯彻执行一个翻译任务,必须 有一个——不论以明确还是隐含的方式 ——对翻译目标的声明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不去考虑谁是具体的读者,谁是具体的读 者群。但有的情况下译文会指明,即使是 全世界。问题不在于没有受众群,而在于 它是不确定的、模糊的
另一种方式理解异议(2)
潜在的文本(text as potential) 实现的文本(text as realization)
如果目的论坚持认为任何文本都有其目标、功能 或意图,也有假定的读者群。那么异议(2)就 可以理解为目的论适用于实现的文本。
具体阐述:三个层面理解目的 • a. 在讨论翻译的过程时,它指过程中的目标 • b. 在讨论翻译的结果时,它指译本的功能 • c. 在讨论翻译的形式时,它指形式的意图
针对异议(1)的回应:如果一个行为在它的过程、结果 或方式中没有目标、功能、意图,那么从这个词的理 论意义上来说,它就不能被称为行为。 文学方面的反驳。
2.Skopos a目nd的tr与an翻sla译tion 目的与翻译
翻译就是做事情:“写出一篇译文”、“把一 篇德语文本译成英语”等,都是一种行( Action)
Langacker认知语法与Goldberg构式语法

Langacker认知语法与Goldberg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中的语法研究有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型,一种是以Langacker为代表的认知语法,另一种是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
认知语法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
构式语法是一门研究说话者知识本质的认知语言学理论。
构式语法的起因是对一些边缘语言现象的研究,因而构式概念成了构式语法的核心,并由此引申到对全部语言现象的讨论。
标签:认知语法构式语法构式对比研究一、认知语法认知语法通常指以Langacker为代表的一派认知语言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
认知语法从名称上看似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范式的统称,其实是对Langakcer语言研究方法的专指。
Langacker所提倡的“认知语法”主要从人类的“认知和识解”角度研究语言结构,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心智表征,克服了传统语法过分强调客观标准、忽视主观认识的倾向,充分考虑到人的认知因素在语言结构中的反映,着重用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来识解语言的规则,开创了语法研究的全新思路。
(王寅,2007:316)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确立了认知语法的基本理论和框架。
Langacker所创建的认知语法,主要运用“象征单位”和“识解”等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素、词、短语、分句和句子,即音系层(语言形式)象征语义层(概念内容),词汇、形态和句法构成一个象征单位的连续体。
“认知语法注重描写形式(音位、书写,但不包括语法形式)与意义(语义、语用、语篇信息功能等)相配对结合的象征单位,语法被视为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有结构层次的象征单位的大仓库”(王寅,2007:337)。
认知语法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句法部分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词汇、语素连为一体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二是语义结构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中有一层层约定俗成的映像,语义结构是约定俗成的概念结构,语法是语义结构约定俗成的符号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研究新视野英语因特网语的形式与功能辛 斌,张雪梅(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摘 要:当网络以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的时候,网络语言由于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加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可以说,因特网语是全球化的产物,其独特性与网络交流的特点和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拟简述英语因特网语的一些主要形式特征和语用功能及其发展变化。
关键词:因特网语;形式和功能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5795(2006)012001820004 语言在履行社会职能时,会因其使用的地域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地域变体,也会因其交际目的、内容、场合以及交际双方关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景变体和功能变体,还会因社会因素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正在崛起的因特网(I nternet )上因传递“电子邮件”(E -mail ),进行“电子商务”(E -business )和网上聊天等言语交际活动而出现了一种用字母、短语和符号的特殊组合进行交流的方法。
由于因特网上使用的主要是英语,因此英语语言的网络变体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英语中网络语言有若干提法,如“网上用语”(Netcr ony m ),“网络俚语”(Nets peak /Cyber slang ),“电脑语言”(Cyberlanguage ),“计算机俚语”(Comput 2er slang )等等(荣洁,1999)。
由于它起源于因特网,所以我们更倾向于把它称为“因特网语”(I nternet lan 2guage /I L ),即上网者使用的一种由字母,短语和符号的特殊组合进行交流的语言。
它不同于计算机术语,即计算机专家在编程等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特别的包含许多专门词汇的术语;也不是关于网络的新名称,如Netizen (网民),而是网上一族在聊天、收发电子邮件时使用的语言。
Faircl ough (2003:77)指出,“新型通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新体裁的发展。
”因特网语的历史很短,最早也只能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80年代之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因特网语逐渐走向成熟:“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除了用语言来交流,更多的还借助工具,而在网络上,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
语言的功用被网络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说,网络就是语言世界。
”(《光明日报》1999年1月20日第15版)1 因特网语的形式特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语言主要是靠文字交流来实现。
虽然有了多媒体的介入,声音和图象能够被实时传播,但是纯文字交流仍然居主导地位。
各种语言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进行交流,英语因特网语也不例外,它调动了语言、数学、逻辑学等多学科中的各种缩略手段,以便用最简短的线性排列来传递更多的信息。
下面我们仅从三个方面来展示一下英语因特网语的这种简练而高效的特征。
1.1 标点符号及其组合大约两个世纪以前,英语中的标点符号还主要用于修辞,即表示讲话中的停顿、强调等。
在现代英语中,标点符号的应用已经标准化和模式化,用以更加清晰地表达意义和标示句子的语气结构。
在网络聊天中,标点的非常规使用可谓是一大特点,本文对标点的研究并不包括其在网络聊天中的省略,而是关注于其衍生的新的形式,功能和意义。
在网上,交流者之间一般存在遥远的空间距离。
聊天双方既看不到对方的形象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所以无法用手势、语气或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手段传递情感。
于是,上网聊天的人们为弥补这种情感交流方式的不足,发明了以标点符作者简介:辛 斌(1959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研究方向:语用学、篇章语义学、批评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
张雪梅(19782)女,硕士。
研究方向:批评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
收稿日期:2005204201第107期2006年2月外语电化教学CAF LENo .107Feb . 2006号与其它符号组合在一起(主要是标点符号之间的组合及与字母的组合),构成一张张简单生动的脸谱,图文并茂,来传递感情。
在理解这些脸谱时,一般需要扭转90度来阅读(有的网络聊天室会自动把符号转为实际的脸谱)。
见表1。
一般这类符号组合都具有象形功能,一旦接触过后,就能为人理解而得到广泛传播。
此外,还有一些标点符号和其它符号如数字和非常用符号的组合。
例如:表2标点符号含 义标点符号含 义:-@尖叫8-)我是眼镜族:-&舌头打结,说不出话来:-{我蓄胡子1.2 缩略语在网络聊天或发送电子邮件时,为了加快打字速度节约交谈的空间和时间,出现了许多新的英语缩略语和不规范拼写。
缩略语是因特网语的一种主要的构词手段,它们具有造词简练,使用简便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缩略的语句一般为常用的起衔接作用的短语,即使初次触网的人不明白其含义,也不会对理解对方的意图影响太多。
这些缩略语通常很快就会被广大网民所接受。
下面仅举三种缩略法。
1.2.1 首字母缩略法(ACRONY M )首字母缩略法用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通常大写)进行组合来取代该词组或短句,是因特网语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令初上网者费解的。
其中,既有一个字母代表整个单词的也有一个字母代表部分单词的缩略词。
见表3。
1.2.2 截短法(Cli pp ing )截短法是将原词的一部分截短,常见的方式包括截去词尾或词头或者去掉元音等(表3)。
截词尾:hang on a sec =hang on a second (稍候);rep =reputati on (名声)。
有的单词甚至截至只剩第一个字母,如P =Pardon (再说一遍);G =Grin or Giggle (狞笑或咯咯笑)。
截词头:cause (或cuz )=because (因为);m =a m表3缩略语原文中文含义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单词A /S/LAge /Sex/Locati on 年龄,性别,所处位置(用于询问对方的基本情况)LOLLaugh Out Loud or Lots Of Laughter 大声的笑出来或者有许多欢笑AT M A t The Moment 当时BBL Be Back Later 一会就回来I O W I n O therWords 换句话说LT NS Long Ti m e No See 好久不见F UD Fear,Uncertainty and Doubt 害怕,不确定和怀疑WombatW asteOfMoney,B rains And Ti m e 浪费金钱,脑力和时间一个字母代表部分单词BF Boyfriend 男友GF Girlfriend 女友DLDownl oad下载(是)。
截词头在因特网语中似乎比较少见。
去元音:去元音是指去掉词语中的元音字母,只保留辅音中发音突出、外形明显的那些字母。
这有点类似汉字输入法中智能ABC 中的联想输入(表4)。
表4因特网语原 文含 义MSG MESS AGE 消息P LS P LEASE 请PP L PEOP LE 人们THXTHANKS谢谢1.2.3 同音借用法英语重形,汉语重意,而因特网语重音。
因此,许多让人莫名其妙的错误拼写其实只是根据其读音的一种简化改写。
这也是因特网语所特有的一种构词方法(表5)。
还有一种就是词组仅按照发音来描述,而不再有一一对应的替代字母。
如I CQ (I seek you )中seek 的表5因特网语原 文含 义B Be (可以作为一个单词的音节如bcome )C See 看见O I C Oh,I see 哦,我懂了Y W hy 为什么U You 你UR Your 你的RA re是尾音k和you结合在一起用发音相同的字母Q来代替。
还有一些利用数字的发音掺入单词拼写中的情况,将在下文中详述。
除了借音以外,还有一些特别的借形;如XOXO即为hugs and kisses(拥抱和亲吻)和ZZZ即bored or sleep ing(无聊或在睡觉)。
由字母构成的缩略语通常是表意的,但在某些大型正规的聊天室的配置下,一些单个字母也可表达情感。
如在hot m ail中,上网者键入一个左括号,一个特定字母和一个右括号,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图象效果出现。
例如,键入“(R)”,就会出现一朵玫瑰花(因为R 是r ose的意思);键入“(G)”,则会出现一个礼物盒子(因为G是gift的意思)。
当然,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表达力非常有限,且与不同的聊天室的设置相关,因此,在这里就不做进一步讨论。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统一的字母表情符号。
1.3 数字拼缀法数字拼缀法是指根据发音把阿拉伯数字嵌入一个词中的相应部位以节省打字时间和篇幅(表6)。
表6因特网语原 文含 义L8Late迟到CUL8R See you later呆会见GR8Great了不起2T wo/To二/对4Four/For(也可以是词缀)四/为了B4Before之前4GET Forget忘W8W ait等M8Mate伙伴还有一种拼缀方法就是把单词中数字拼写的部分换成阿拉伯数字,如any1(anyone)和s ome1(s ome2 one)。
阿拉伯数字不仅可以和字母组合来替代一个单词或短语,还可以和标点符号组合来表达情感,这已经在“标点符号”中阐述了。
因特网语主要用于聊天室,电子邮件,网页及其他受网络影响的地方如手机,呼机短消息等,它的特点与其使用场所的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
聊天室无疑是因特网语使用最多、创新最频繁的地方,因而也最具研究价值。
网上聊天与面对面聊天既不同又相似。
一方面网上聊天的参与者被局限在以键盘为主要工具的交流形式中,他们无法依靠手势语、身势语、面部表情等其它非语言信息来辅助交流;另一方面,网上聊天又是一种实时交流,在同一时段里交流是双向的,交流者可同时接受信息或发出信息。
就是说,网络聊天又非常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口语交流,信息的接受和发送构成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交流的双方能及时收到对方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调节和修正下一步交流的方向和内容。
因此,网上聊天使用的因特网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它模糊了人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传统区隔,形成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这意味着参与网上活动的人必须打破传统言语交际的一些成规,并逐渐适应一些新的在网际交流中被一致认可的行为规范。
另外,网上聊天与电话聊天也不尽相同。
电话聊天虽然缺乏面对面聊天那样的身体语言,但是谈话者的语气语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弥补;而在网络聊天中,视觉文字和标点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所以音系标记不具有意义。
当然网络聊天也有语音聊天系统,但由于涉及到网络安全配置问题,文字交流仍然占绝对优势,因而谈话也就相应的变成了在电脑上“打”话(朵拉,2002)。
依赖键盘的网络聊天要求谈话者既要弄懂对方的意思又要同时键入文字,做出反馈,而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上述各种标点符号组合、缩略语和数字拼缀的大量使用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