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无为无不为
文言文清静无为的意思
文言文清静无为的意思1. 清静无为什么意思清静无为的意思是: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
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出自】唐·贾至《虙子贱碑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同乡的人都很富足。
【例子】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提出了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
【语法】作谓语、定语【近义词】恬淡无为、无所用心【反义词】处心积虑、殚精竭虑、煞费苦心、费尽心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扩展资料1、清静无为的近义词恬淡无为【解释】心境清静自适而无所营求。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刻意》:“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恬静淡然甘于寂寞性格,心中虚无不去强求什么。
这是天地的平衡之道,也是道德之人的气质。
【例子】兄长崇尚恬淡无为,一生不争。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心境。
2、清静无为的反义词处心积虑【解释】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形容蓄谋已久。
【出自】战国·谷梁赤《谷梁传·隐公元年》:“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更加鄙视郑伯的处心积虑想要杀掉了。
【示例】没想到你们这么不长进,老是处心积虑地想要分家产。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2. “清静无为”是什么意思亦作“清净无为”。
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
提出天道自然无为,主张心灵虚寂,坚守清静,复返自然。
汉初实行这种政治策略。
清静无为是道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
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今人多错误的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对万物发展不加干预,任其发展。
其实,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老子的“无为”学说,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
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
重识“清静无为”之道
重识“清静无为”之道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就到了19岁。
我曾独断地认为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是消极的,是落后的,不想进步的,但当我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后,我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觉得老子很亲切。
他的清静无为,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我想试着从政治和养生两个方面说说我的理解。
一.政治老子认为:“道法自然”,离开了自然也就不成称为“道”。
他把这“自然”的哲学不仅应用于自然、天地,还应用于人生上。
因为他认为人同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的,所以人也要消除外部因素的干预,自然发展。
我想这就是老子建立“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基础。
老子提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我想这些都是老子对统治者提出的主张:安民政策,愚民思想。
但仔细分析看,“常使民无知无欲”并不只要人去除正常的欲望,而是为了达到一个他的最终目标:社会安定,国民安居乐业。
想一想,老子生活的社会正是由奴隶转向封建的社会,虽然生产力提高,财富增加,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却让百姓受着兵役和苛税的压迫,苦不堪言。
而百姓的苦,正是统治阶级的“有为”造成的。
所以我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是对统治者的贪婪、奢侈、意欲、暴虐的揭露、抗议和抨击。
“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老子认为:人民的“饥”,“难治”和“轻死”,全都是以为统治者的“有为”——暴敛,征战,豪夺造成的,百姓难以生存。
而百姓又要生存下去,为此他们就会铤而走险。
所以老子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强调“无为”,就是顺应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而它治理社会的效果,显然要比用规章、法令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要更合理,更有效。
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只是不妄为。
“无为”是不做违反自然客观规律的活动,与当时统治阶级的背离自然客观规律的“有为”相反的另一种“为”。
“人君南面术”清静无为
“人君南面术”:清静无为作者:钟葵来源:《记者观察》2012年第07期古代帝王的统治术又称“人君南面术”。
为什么称为“人君南面术”?这就牵涉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问题。
我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古人建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这种朝向的房子冬天可以避寒,夏天可以迎风。
由于房屋都是南向,辈分高的人一般住在正中,面向南方,辈分低的人自然就要面向北方,“以南为尊”的习惯因此而形成。
《易经·说卦传》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春秋繁露》说:“当阳者,君父是也。
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人君南面术与道家有密切关系。
《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明君“任人而不任智”人君南面术的核心内容是“清静”和“无为”。
所谓“清静”就是清心寡欲,谦虚礼让,遇事以卑弱自处。
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干,而是“任人而不任智”,遇事不是先把自己的办法拿出来,而是向臣下要办法,通过发掘臣下的才智以为己用,以收“无为而无不为”之效。
《吕氏春秋》认为,“有道之主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意思是一个懂得领导艺术的君主要经常把“不知道”和“怎么办”挂在嘴上,装出一副糊涂的样子。
这样才符合老子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宗旨。
既然人君南面术强调君王要少说话,少做事,那么君王有什么事可做呢?古代智者认为,君王可以什么事都不做,但有一件事非做不可,那就是求贤。
《荀子·大略篇》说:“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墨子说:“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吕氏春秋》也说:“贤主劳于求人,逸于治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都明白“劳于求人,逸于治事”的道理,无不把“求贤”作为第一要务。
如尧从民间访求到舜,经过多番考察后把天下交给舜;舜起用高阳氏才子八人和高辛氏才子八人,天下大治;汉高祖刘邦一生最大的本事就是知人和用人,他重用萧何和张良,“拔韩信于行伍,纳陈平于亡命”,无论打天下还是守天下,都得力于大批有才能的臣下的帮助和启发;汉文帝多次下诏诸侯公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初即位就“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三国时期,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什么?无为“无为”是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也是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德经》全文强调的主旨。
“无为”虽然全篇仅十二见,但其主旨贯穿全篇。
老子让自己主张的“无为”表现在假托的圣人身上。
圣人“无为”是循道而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第二章)他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处无为之事”就要“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终日行不离静重”(第二十六章),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三章),以“无为”的态度去做事,甘于寂寞,甘于平淡。
“行不言之教”,是因为“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因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会“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五十七章)。
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淮南子·修务训》驳斥了“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的观点,认为“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
“无为而无不为”,体现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而且要“慎终如始”(第六十四章)上。
显然这种“为”是不妄为,不刻意为,是顺应自然去为,恰当地把握时机去为,是“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正如《淮南子·原道训》所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
”就是说还没发展到可以做某事之前,不要人为地勉强去做。
不该做的不做就是“无为”,该做的还是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好,就是“无不为”。
为了达到“无为”的境界,老子主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第五十二章),通过自我封闭,从而达到“无知(智)”“无欲”“无为”。
老子特别告诫统治者,“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治人事天莫若啬”。
“烹小鲜”就要少折腾;“啬”就是“无为”,就是“不做”,就是遵循客观规律,不去主观干预。
成语【清静无为】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
成语清静无为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成语:清静无为拼音:qīng jìng wú wéi基本释义:原指道家思想提倡的节制物欲,顺其自然,清神静心。
后泛指顺其自然,不用人力强制,也不作主观努力。
也作“清净无为”。
详细释义:道家语。
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
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成语出处:唐·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例句:反义词:爱财如命近义词:恬淡无为成语典故:相关谜语:结构形式:联合式成语组成汉字:清,静,无,为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读音正音:成语易错:成语辨析: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英语翻译:quiet and inaction <quietism>成语造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不过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这两句话是听得懂。
”成语繁体:清静無為,清静無爲第一个字是的清成语:清道夫,清君侧,清心寡欲,清尘浊水,清和平允,清庙之器,清旷超俗,清明在躬,清曹峻府,清风高谊,清静无为,清茶淡饭,清词妙句,清跸传道,清耳悦心,清正廉洁,清规戒律,清锅冷灶,清浊同流,清身洁己第二个字是的静成语:仪静体闲,清静无为,平静无事,水静鹅飞,山静日长,动静有常,买静求安,处静息迹,动静有法,廉静寡欲,沈静寡言,夜静更长,夜静更深,沉静寡言,夜静更阑,风静浪平,清静寡欲,浪静风恬第三个字是的无成语:一事无成,旁若无人,回天无力,目中无人,无边无际,完整无缺,六神无主,高枕无忧,无忧无虑,默默无闻,一览无余,碌碌无为,所向无敌,有始无终,厚颜无耻,两小无猜,安然无恙,熟视无睹,鸦雀无声,无影无踪第四个字是的为成语:碌碌无为,胆大妄为,为所欲为,奋发有为,见义勇为,胡作非为,大有作为,事在人为,所作所为,逞性妄为,不知所为,敢想敢为,清静无为,何乐不为,任性妄为,无令擅为,发奋有为,无所不为,敢作敢为,妄作胡为。
《道德经》 第37章 道常无为 原文释义解读
第37章道常无为【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
候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
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
【注释】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
“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
2、守之:即守道。
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
“朴”形容“道”的真朴。
6、不欲:一本作“无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译文】“道”永远是顺其自然的,却又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
侯王若能遵循道的原则,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会按自身规律正常发展。
当它的自生自长产生贪欲时,我就用道的真朴去整治它。
用道的真朴来征服它,就不会再起食欲之心了。
没有贪欲自然会清静无为,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走向稳定、安宁。
【导读】统治者若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其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育自化。
事物自育自化之后将会产生欲望,通过“道”的真实、朴素,可以抵御它们,从而使天下自然达到安宁。
【解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老子再一次指出道是世间万物之根本,是无所不达的。
侯王只要依道而治,即无为而治,天下万物就能自我化育。
所以那些繁冗的礼节,严苛的法令都是扰乱事物本原自然规律的,都是应该抛弃的。
《庄子·天道》篇中有:“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即说天、帝王、圣人都是按照道而运行、施政的,他们只需要遵从道,海内万物自然就归服了。
即第三十五章所说的:“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万物自然化育就会产生私欲,老子认为通过让人们依从道,让他们了解道的朴素原始之性,就可以消除“私欲”,使人们不妄为。
《庄子·天道》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
舜曾向尧问道:“你作为天子,如何对百姓用心呢?”尧说:“我从不侮慢庶民百姓,也不抛弃生活无计、走投无路的穷苦人民,为死者苦苦焦虑,很好地对待留下的幼子并悲悯那些妇人。
也说老子的无为而治
也说老子的无为而治*导读:自然道德观是老子的哲学主题,整部道德经都贯穿着无为无不为这一中心思想。
《道德经》是广为流传的了义经典,无为而治的思想一直……自然道德观是老子的哲学主题,整部道德经都贯穿着无为无不为这一中心思想。
《道德经》是广为流传的了义经典,无为而治的思想一直被人们尊崇并效法,但是多用于对国家的治理和领导的艺术。
学生认为,要治国安邦,人是主要因素,其实《道德经》通篇都在以圣人为榜样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道顺德自然无为的人。
使人获得根本智慧,归根见(xian)性。
无为而治,就是教我们如何驾驭人的生命活动,如何降服其心,回归本真。
*从自然道德观认识无为的含义人从哪里来?从虚寂中来。
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
人与宇宙的一切都是从无始之始的道中来。
精与卵在发生聚合关系的过程中,其精与卵在失去了各自的特性、受精卵的能量信息还未形成之前的那个刹那,那是个虚无的寂态;那便是人的绝对信息存在那便是人的自性本真。
人从受精卵的形成,到胎儿的孕育,到人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这个宇宙大象中衍生演化的。
都受宇宙多维空间信息能量场的影响。
这便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是自然的人,人的每一个意识活动,包括念头的生灭,与万事万物从无到有、从生到灭的过程实质上是一样的,都必然处在生生运化不息、循环往复不止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人是自然的人必然要符合自然的属性,人来自虚寂之无,必然符合道的虚无之性。
这是无为的根本。
不执著于自己的观念观点,在应对中一切顺其自然,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在动态平衡中求发展,便符合了人的自然之性,便是无为。
如果我们执著与自己的观念,身心行为固执僵化,就不符合道无内无外无边无界的体性。
不执著观念观点,并不是没有观念观点。
而是有而不执,行而不住。
无为,并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而是在积极的应对中应而不执。
顺应自然规律、顺应社会规律、顺应人的生命规律,不强行妄为,便是无为。
清静是人类灵魂最和谐的状态散文
清静是人类灵魂最和谐的状态散文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两对夫妇比邻而居,其中一对是地主,另一对是开豆腐店的。
开豆腐店是很辛苦的,起早贪黑,终日劳作,可是他们家里常常传出夫妻俩欢快的笑声。
地主的妻子很不理解:我们俩吃得比他们好,住得比他们好,但是怎么就没有他们俩开心呢?地主说:“这个简单,今天晚上我拿一块金子扔到隔壁院子里,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果不其然,从拣到金子开始,豆腐店里再也没有了笑声。
夫妻俩整天想着怎么花这块金子,用它赚更多的钱;又害怕金子的主人前来索回,烦心得很。
开豆腐店的这对夫妻,本来每天工作、吃饭、睡觉,什么也不想,反而很快乐。
有了钱以后失去了清静自在的平常心,同时也就失去了快乐。
不久前,有人做了一个关于中国人幸福指数的调查。
按常理说,谁最不幸福呢?大家都以为当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了。
谁最幸福呢?当然是那些有钱人。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幸福指数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少并不成正比。
很多有钱人认为自己不幸福。
这些人算计过多、心机太深,比起一般的老百姓,离天生的情趣越来越远。
他们物质有余,精神上却常陷于困顿、煎熬之中。
这样一来,他们的幸福感反而比平民百姓还低。
用道门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内心艰辛、疲惫得太厉害,没有片刻的清静。
由此可见,清静实在是人生旅途上不可或缺的心境。
丰子恺先生曾经把人的生活总结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世俗生活,第二个层次是精神生活,第三个层次是灵魂生活。
和精神生活相对应,世俗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满足需要我们辛勤的劳动。
中华民族以吃苦耐劳闻名,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丰衣足食的生存环境。
然而,如若止步于此,一味地追求物质的富足,则难免会陷入贪欲的漩涡,带来无尽的烦恼,身心疲惫。
正如《清静经》里所说的“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既著万物,既生贪求;既生贪求,既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长沉苦海,永失真道”。
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无为”思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各流派的思想层出不穷,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界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精髓,然而曾经的“百花齐放”,现在也仅剩下不过几家思想——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道家在四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地位是仅次于儒家的。
以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的道教,它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在宗教界也是独树一帜。
由此可见道家思想的对中国的后世的巨大影响力。
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源泉,他的思想精华:以“道”为本的天道观、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尊重自然以及客观规律以及无为而治等,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著作《道德经》中,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老子就提出了其思想的核心——道,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起源,所以他的其他思想也是从“道”中衍生出来的。
“道”是万物之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德经》第一章),我们只有在无欲的时候才认识到它的本质,有欲望的时候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老子“无为”的思想。
老子“无为”思想产生的根源是: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造成了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子产生了“无为”思想,每个人仅仅是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无欲无望,以达到内心清静的状态,那么就不会有祸患,人们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老子的“无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治国、修身等方面:在治国方面,“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希望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处事,仅是引导事物的兴起,对其后的发展就不加干涉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老子认为坚守朴素,减少私欲,杜绝世俗之学,就不会有忧患,这里的灭私欲也属于“无为”,人要没有欲望才能顺应事物原本的发展,有欲望就会“有为”,为了现在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去努力,从而改变客观条件来实现欲望,这就破坏了老子观念中尊重自然中不变的规律,所以要杜绝国家出现忧患,统治者就倡导“无为”,并且统治者也要做到“无为”。
道家思想
(一).道法自然
1.宇宙自然 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 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来,依照某种规律旋转这、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 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2.“道”的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 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 命。”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 “道”所产生的。 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得的。无论 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 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 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 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
清静无为: • 清静无为:
•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 身功法等各方面。 身功法等各方面。
中华先贤智慧系列之六:庄子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92文 孙聚成胀的欲望所迷惑,狂热地追逐名利,一生为“外物”所役所累,成了名和利的奴隶。
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人为物役”的结果,得到的十分微小,损失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人性人格的伤害或扭曲。
所以,庄子指出,人的心灵是自由的,不要让外界的干扰蒙蔽了自己;人生本来就是幸福的,不要给它加上太多人为的枷锁。
几千年来,庄子的这种思想,给人们提供了在现世心灵安顿的场所。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
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即达到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善于从草木的智慧中领悟生命的真谛,并总结出了“无用之用”的涉世之道。
据记载,庄子有一次带着一群学生到山上去,看到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
伐木的工人在旁边休息,却不去砍伐这棵树。
庄子就问说你们不是要砍树吗?怎么这棵树这么大一棵你们不去砍呢?砍树的人就说,这棵树无用,所以不去砍它。
樗树不是好的木材,所以不会被砍伐,得以与岁月共老。
因此,在庄子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时令已是暮春,宋国郊区的漆园内,暖暖的阳光照来,各种花儿仍在努力绽放,间或有几只蝴蝶纷飞翩跹。
望着蝴蝶翩翩飞舞的双翅,目睹蝴蝶四处翱翔的轻盈姿态,庄子渐渐进入了梦乡。
梦中,他感觉自己化为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文言文清静无为翻译
清静者,心境之平和也。
人之所以不宁,非外物之扰,乃心之不安。
心若不清静,则烦躁不安,难以成就大事。
故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欲求修身养性,必先使心清静。
心清静,则能明辨是非,洞察事物之本质,不为世俗所惑,不为名利所困。
无为者,不刻意造作,不强求结果也。
天地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人只需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强为。
如老子所说:“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则能事半功倍,反之,则劳而无功。
世间之事,纷繁复杂,若一味强求,必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故古人云:“无为而治。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强为。
清静无为,实乃修身养性之要道。
人若能清静无为,则能远离尘嚣,超脱世俗,达到心灵的自由。
孔子曰:“吾欲仁,斯仁至矣。
”仁者,爱人也。
清静无为之人,内心充满仁爱,待人接物皆以诚相待,不怀恶意,不生贪念。
这样的人,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成为世人之楷模。
清静无为,亦为治国之道。
治国之道,不在于严刑峻法,而在于顺应民心,以德治国。
如《尚书》所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若能清静无为,顺应民心,则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上,许多贤明的君主,皆以清静无为为治国之道,如唐太宗李世民,以“贞观之治”闻名于世。
清静无为,还是人生之道。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
若能清静无为,则能把握人生真谛,享受生命之美。
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在短暂的人生中,若能清静无为,把握当下,则能尽享人生之乐。
总之,清静无为,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一种超脱的人生智慧。
人若能践行清静无为,则能修身养性,治国安邦,享受人生。
愿世人皆能领悟清静无为之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破译老子之无为
破译老子之无为“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有为”就是瞎折腾,“无为”就是不折腾。
折腾是为了求名求利,老子反对瞎折腾,主张清静无为。
老子认识到人类的“有为”是:剩余智慧→求名求利→胡作非为→反天道而行之→破坏人类内部及与自然平衡的行为。
无我无智无欲,平衡者无为;有我有欲有求,不平衡者有为。
老子倡导“无为”:剩余智慧→求存求活→无为→利于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平衡。
老子的“无为”是不因求名求利而破坏平衡,凡事顺其自然,但为了求存求活应当“无不为”,求存求活属于自然行为。
所以,老子的“无为”决不是什么都不为,而是“无为无不为”。
老子的自然无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两人思想的交集,大抵就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老子针对人类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不平衡,开出处方:无知无欲+知止知足+清静无为+返朴归真。
老子路线:无我→无智→无欲→无为→无事→无极,有为是因为有欲,有欲是因为有智。
“无智”是无剩余智慧,而非生存智慧,老子希望人把所有的智慧都用于生存。
“无欲”是无求名求利之欲,而非求存求活之欲,老子提倡人的求存求活之欲能得到满足。
老子意思是在不违天道的前提下,人应当有所作为。
“无事”是不违背平衡规律,不要瞎折腾。
“无极”是保持准平衡,因为物极必反。
老子认为,剩余智慧是求名求利根源,求名求利则是破坏自然平衡的根源,所以,要做到“无为”就先得“无欲”,要做到“无欲”就先得“无智”。
《老子》中九次出现“无为”。
老子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
老子认识到人类的“为”是:剩余智慧→求名求利→胡作非为→破坏人类内部及与自然的平衡。
所以,老子倡导“无为”: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无为→利于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平衡。
老子的“无为”是不因求名求利而反平衡,凡事顺其自然,但为了求存求活应当“无不为”。
老子“无为”的思想主要是反对人们为求名求利而瞎折腾,而求存求活属于自然行为。
一切为了生存的行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不属于瞎折腾,所以要“无不为”。
史记《老子- 无为清静》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老子: 无为清静》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老子: 无为清静》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节自《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①。
无为的力量(深度好文)
无为的力量(深度好文)庄子在《应帝王》中讲了一个故事:上古时期,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
儵和忽经常来浑沌这里相会,浑沌对他们俩很好。
他俩就想报答浑沌,说:人都有七窍,用来视物、饮食、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试着替他凿开。
于是他们就替浑沌开七窍,一天开一窍,开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儵和忽的“有为”害死了浑沌。
庄子说:无为,则静,无为,则无所不为。
破坏自然,扼杀天性的有为,不如尊重事实,虚心若镜的无为。
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
01无为,是不对抗世界《庄子·达生》里讲过一个关于游泳的故事。
孔子在吕梁游玩,看到一个几十丈高的瀑布。
瀑布奔流而下,震耳欲聋,瀑布下游水流湍急,连鱼鳖也不敢在里面游泳。
但孔子远远地就看见一个男子在水里。
孔子以为这人是要寻死,于是和弟子顺着水流去下游找他。
没想到这个男子在水里潜游了几百步,悠哉悠哉地唱着歌就从水里出来了。
孔子以为这人是鬼。
追上去才发现,原来是个人。
孔子就请教他,为什么能在这么湍急的水流里游泳。
男子说:我跟着旋涡一块沉到了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起浮出水面,我顺着水势而不做任何对抗,这就是我的办法。
相反,如果在水里挣扎,可能很快就会被水势吞没。
顺其自然,保持无为的状态,不挣扎不对抗,就是他游泳的秘诀。
人生路远,总会有磕磕绊绊。
如果一味对抗世界,不仅不能捋顺人生的道路,反而会在碰撞中逐渐耗尽自身的能量。
到头来,只能狼狈不堪,甚至一事无成。
庄子还讲过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拿着刀,隔着牛皮分解牛。
说来奇怪,刀子在骨缝之间划过的时候,他说自己感觉是被牛本身的“气脉”牵着走的。
庄子说:官知止而神欲行。
完全不要有其他想法和动作,只需要顺着走下去就可以了。
但是很多“庸手”,总是有自己想法,想要打破这种无为的状态,对抗牛本身的“气脉”。
于是刀经常卡在牛的骨缝里,或者斩在骨头上。
所以他们的刀一个月就要换一次。
而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依然锋利如新,因为从没有过什么折损。
清楚事情的本质才回去做的古文
清楚事情的本质才回去做的古文
在古文中,有一篇名为《道德经》的著作,其中有一句话表达了清楚事情本质的重要性。
这句话出自第八十一章,含义大致是说人应当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做到心中清楚,行事稳妥。
【节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清静无为,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繁而不害,动而不乱。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描述道的本质来表达理念。
道是一种一贯无为的存在,却无所不为。
它表现出清静无为的特质,无需多言而能善于适应,无需召唤就自然而然地显现,繁荣而不提及繁华,运动而不紊乱。
天地之道如此简明扼要地一言尽之。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事物本质往往比表象更加重要。
只有通过心中清楚地了解事物的本质,我们才能在行动中做到合理、稳妥。
这也是古代人们对于处世哲理和智慧的一种精要概括。
因此,在古文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强调清楚事情本质的思想和观点。
这些古文所传递的智慧,至今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清静无为,反而能无所不为
清静⽆为,反⽽能⽆所不为《道德经》第三⼗七章:“化⽽欲作,吾将镇之以⽆名之朴。
镇之以⽆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定”。
“名”与“欲”本段最妙的九个字,就是“不欲以静,天下将⾃定”:先让⾃⼰清静⽆为了,万事万物就进⼊您的境界了。
做⼈、做事、创业,都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直急急忙忙,天天发疯⼀样躁动,执意⾮要成功不可……对不起,到了最后算总账的时候,恰恰是不成功!这也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做事情能够勤劳、⼀念万年、⽆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弃努⼒,最后⼀定是成功的。
关键⽅法就是:内观⾃⼰这个关键,就是要时时内观⾃⼰;要时时打破⽣命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僵硬化,以便永远保持⾝体与⼈⽣的使命感与天性的灵动,以维护⽣命航船的永久平安。
我们要利⽤好⼈间众⽣镜来内观⾃⼰——⽼⼦让我们要在⼈⽣旅途中看到,很多⽣命体是从来都没能持续地让“把爱传出去”真正成为⾃⼰⽣命的⾃主⾏为的,因⽽也就很少有⼈能够冲破⾃⼰原有⽣命版本的路线图;很少有⼈⽣命可以逃脱“物壮则⽼”的原有结局。
从这个⾓度看,“镇之以⽆名之朴”的观点是超绝古今的。
对打坐静修⽽⾔⽼⼦在这⾥所说的“镇之以⽆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定”,这是为了呼应第⼀段的论点的“道常⽆为⽽不为”。
⽐如说您每天打坐,坐在那⾥做什么呢?坐在那⾥就是修⼀个⽆为——让⾃⼰⼼念放空,让⾃⼰⼼清净,清净放空就是⽆为。
但是这个“⽆为”,您却很难空掉!如果您能空掉了“⽆为”,那就可以“⽆不为”了——⾝体也转好了;也可以祛病延年了;也可以⾛进⼼灵世界来了;智慧也来了;习⽓也转了……可惜的是,⼈很难做到⽆为!坐在那⾥,天天想求神通,时时求智慧;再不然想求⾝体的健康、求财富、求好运;再不然就搞⽓、搞脉,忙得很;再不然千⾥迢迢去寻找⼈算命;再不然坐在那⾥说是“修⽆为”,实际上样样都要,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道的⽅法论永远是简单⽆为的,“⽆为”是呼应“⽆不为”这句话的。
道的作⽤则是“⽆不为”的——“⽆不为”的意思就是处处起作⽤!从⽣命⾓度⽽⾔⽤⽆为来养朴,⽤⽆不为的朴来养⽣。
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
道法自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是我今日要讲的主题。
这个话题不止我在讲,很多道长、社会上的有学之士,很多人都在讲,为什么?因为需要。
所谓“树欲静而风欲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东西总是在失去后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道”自然是永恒存在的,但我们得知“道”,正如洪流来临时一样,堵不如疏,为什么要“疏”?怎么去“疏”?洪流是不管不顾的出现的嘛?这些问题有些时候仔细的想想,自然也就能发觉其中的“道”理了。
洪流的出现是有天气因素的吧,是有地形因素的吧?怎么治理水患我们有大禹治水传下来的经验吧。
道就在其中,我们关注道,了解道,就能避免自身的许多厄难……或是提前规避,或是应对得当,甚至将危难消除于发生之前。
道正因为永恒存在,所以反而容易被人所忽略。
我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听众注意到了我刚才提到的“知道”,“道理”和“自然”这些词汇。
道、自然,可以说是我们使用得十分普遍的词汇了吧。
我这样说的意思是什么呢?我是要告诉你们的是,其实我们一直在了解“道”和“自然”,普通的大众也一直在修“道”和保持“自然”,只是正因为大家一直在持道修身,所以反而忽略了。
人类需要呼吸,需要进食,需要睡眠……我们饿了会去找吃的,累了就不得不睡觉,这难道不是在保持自然吗?我们每天呼吸,不也是在持道吗?话又说回来,人生有几个人是追求劳苦一生的?不也在追求舒适自然吗?就算废寝忘食的工作,也会成为一种追求和享受。
尽管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笑)。
所以说,持道修身真不是个问题,那问题在于哪里?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敬畏之心、有没有大道观。
我今天讲的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可能你们要以为我跑题了,那我要告诉你们,我没有跑题。
因为我不想我在一通空谈之后,你们转头就忘记了。
我前面说的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说,持道要有敬畏之心,持道要有大道观。
我们啊,不要修持点小道就自以为是,挥舞着乱砸乱撞的,当然,可能我会这样,希望你们不要被我砸到了(笑)。
为什么我这么强调敬畏心和大道观这两点呢?就是因为总有人误解“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本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它们,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世人无不追求有、易、长、高、声(名声)、前,而厌恶其反面,其结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学,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须向“无”中求;求“易”必须重视“难”;欲“长”必先始“短”;欲“高”必先为于“下”;欲播声于“外”,必先发音于“内”;欲处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后”。总之,要以辩证法的观点,从所追求事物的对立面着手,让其自然而然地由量变到质变向正面转化。达到“否极泰来”。同理,我们在成功、拥有之后,要保持清醒头脑,否则,就会“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人是承载社会运动的主体,而个人、自我,不过在实现着这一历史使命。这种使命决定了人的本性:只有摆脱了外物的支配、内在的盲目,才能解放人自身。人的历史发展也如此,它不是意味着按照自发的愿望来行事,而是要求自觉地改造自己,按照已必然的归宿来改造自己。也许美好的未来终归遥远,但没有这只闪亮的航标,自我的发展永远是历史长河中漫无方向、漂流荡迹的小舟。
其实,老子的“损”、“益”过程也就是人生的扬弃进步过程。肯定、否定、再否定,这就是人生是自我发展的途径和取向。从无我到有我,从对自我的否定,进而对自我否定的否定,自我便从幼稚走向了成熟,真正的把握了自己。正是成熟的自我,它谙熟社会而不圆滑,驾御人生而不放荡。平凡中饱以斟酌,进退中犹有分寸;爱与恨情深意切,生与死俱显从容。这时人生才更显珍贵,它有着现实的基础,又有着使命的未来,自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着真正的“我”。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头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闲过,奔流步不停。
执著不执著,无往而不胜。
巨石阻前路,转头绕道行。
悬崖临绝壁,呼啸跳涧中。
遇沙渗地下,暗行不逞能。
骄阳似火蒸,变云学龙腾。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历史孕育未来,未来给予现实的自我以力量。其实,人并非意着自我的东西,不过是反对了平庸、摆脱了困惑,才惯于本性的作为。思索着的自我,是平凡的自我,但不断扬弃的自我,却依然可以创有辉煌。即便无声地闪亮、迅忽中消逝,但来此一生,至终无悔的,是于世界中领略的无限的人性光辉。
“曲则全”这”是“曲则全”的必要条件。大道至真,求道必须心诚,心诚则灵。只要具备了诚心,就一定能够打开道的大门。君子心诚于众人,所以成为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领导者。这就是“无私而成其私”,“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6、损益结合,不断进步,无为而无不为
清静无为无不为.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清静无为无不为
《老子》的哲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在此,仅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抽时间专门研读品味相关著作。
必须会损才会益。在损的同时才能受益,总不可能搬一个新家,而一些旧东西和垃圾也舍不得丢掉。所以有些东西当损则损,这损还要主动地去损,积极地去损,乐观地去损。而不是被动地损,消极地损,盲目地损。如果是被动地损就不知如何损,还可能将优的东西也“损”掉了;消极地去损是很无奈的,不得不损,不是出自内心的,很不愿意的;盲目地损,那更不好,那样连自己的优点、缺点也分不清了,好与坏、新与旧都不能辨明了。如果我们积极地去损,那么就会积极地回报社会。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圣人选择的住宅则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并有利于修道。
心善渊——水渊则藏,含而不露;圣人胸怀若谷,从不自我炫耀。
与善仁——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处世仁慈,无私奉献而不图回报。
言善信——水虽不言,却避高趋洼,平衡高低,有着至诚不移的规律性;圣人言行一致,以诚信为本。
5、不争之争,心诚则灵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其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诚:真实无欺、守信无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诚待人。总之,诚是做人处世的根本。正因为圣人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不争位,由此所造就的圣人形象,是那些一心贪争功名利祿的人永远无法与之相比的。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哪里是假话呢?只要心诚,一切都会归属于你。
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你可能会有功而无功。
3、上善若水,善于示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之人(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的行为表现为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宠,始终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隐蔽之处,所以,水具有近似于道的特性。
聚团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东。
万难终归海,浩瀚波涛涌。
世人叹伟大,一笑又升空。
转身归山去,泉声常叮咚
4、宠辱不惊,褒贬由人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在有些人看来,人得宠则荣,荣则名利双收;受辱则贱,贱则无名利可图。这种观念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在老子看来,因得宠而惊喜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宠为下”。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远众人;目光在内的人,近众人而远名利。远众人的人必有祸患,近众人的人必然获得众人的爱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执著奋斗,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下面是一篇咏水的诗词:
据说,奉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蒙牛总裁牛根生在作出捐出他在蒙牛的全部股份,成立“蒙牛发展基金会”,实现从“大有”到“大无”的转变时,就在看《道德经》,是不是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就不得而之了。
2、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万物涌现而不躲避矛盾、推脱责任,真朴生成而不占为己有,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圣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却把功劳记在了圣人身上。范蠡帮助勾践政治成功以后,他就引身而退,“功成身退”。历史上最不成功的人,可能韩信就是一个,他舍不得“功成身退”,结果被杀。其实,功成之后,你并不一定要身退,关键是要能够把握自己,不摆老资格,不功高盖主,这也叫“功成身退”,人家也就尊重你了。万明坚从TCL下课,是否与不听老子的话有关,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你想“新”想“益”,那么首先就要“损”,要会“损”,要持之以恒地“损”。这个“损”就是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过错,检讨自己的毛病,涤除自己的私心杂念和贪欲,冲洗自己身上不良的习气。尼采说过:“一个人智慧的增长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就是看他的不良品性减少了多少,他的智慧就能增长多少。”这就是会损的意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则读书明理,为道则一切放下,这是一种事物的阴阳两面,是和谐的统一。道放下自我,象把杯子中的水倒掉,为学则是手捧千卷,做人做事,往这个杯子里装水。不倒水则无法装水,故为道是为学的基础;不装水,则无从知道如何倒水,亦无水可倒,故为学可助为道。人之一生,装装倒倒,去去留留,加加减减,看似做无为之功,其实在行大为之事。
政善治——水可以冲洗污垢,刷新世界;圣人为政,清正廉洁,善于消除腐败。
事善能——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内能外,能升能隐;圣人做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观规律。
动善时——水,冬雪夏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圣人做事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