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室性心动过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幻灯片课件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cc463690c69ec3d5bb75a0.png)
14
术前、术后
• 首先患者确认手术日期后,由责任护士给予术前指导及简单介绍手术
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顾虑,配合手术。
• 术后行心电监测、血压监测,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观察穿
刺部位是否渗血、足背搏动是否良好。
• 防止穿刺点局部感染 护理人员应做好病人生活护理,避免排泄物的
污染,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卫生。
导阻滞等并发症,应仔细观察症状。
如有无头晕,四肢麻木,呼吸困难,感觉、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现 征兆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6
住院期间
评估、评价 实施
诊断、计划
17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活动 饮食
休息
心理
服药
随访
18
病例特点
• 患者于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
发心悸、胸闷不适,伴出汗, 剑突下隐痛,无胸痛及放射痛, 持续不缓解,急入急诊科就诊, 行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室
• 诊断: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高血脂
4
急性冠脉综合征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
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
心绞痛(UA)。
5
护 理
评估
诊断
计划
评价
实施
6
评估
1
2 3 4
病史
身体状况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 心理
7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胸闷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1
室上性心动过速
• 指异位激动在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
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
• 阵发性发作,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可
持续数秒、数小时甚至数日,发作时心 率多在160-240次/分,快而整齐,心音 有力,多无心脏杂音,血压正常或稍低。
术前、术后
• 首先患者确认手术日期后,由责任护士给予术前指导及简单介绍手术
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顾虑,配合手术。
• 术后行心电监测、血压监测,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观察穿
刺部位是否渗血、足背搏动是否良好。
• 防止穿刺点局部感染 护理人员应做好病人生活护理,避免排泄物的
污染,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卫生。
导阻滞等并发症,应仔细观察症状。
如有无头晕,四肢麻木,呼吸困难,感觉、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现 征兆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6
住院期间
评估、评价 实施
诊断、计划
17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活动 饮食
休息
心理
服药
随访
18
病例特点
• 患者于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
发心悸、胸闷不适,伴出汗, 剑突下隐痛,无胸痛及放射痛, 持续不缓解,急入急诊科就诊, 行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室
• 诊断: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高血脂
4
急性冠脉综合征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
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
心绞痛(UA)。
5
护 理
评估
诊断
计划
评价
实施
6
评估
1
2 3 4
病史
身体状况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 心理
7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胸闷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1
室上性心动过速
• 指异位激动在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
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
• 阵发性发作,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可
持续数秒、数小时甚至数日,发作时心 率多在160-240次/分,快而整齐,心音 有力,多无心脏杂音,血压正常或稍低。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课件
![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3f544da32d7375a417809f.png)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特点
心电图特点:
1)心电图上有房室结双径路的表现,窦性 心律时,当频率有改变或无频率改变时, 出现长、短变化的两种PR间期,PR间期 相差》60ms。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临床表现
症 状主要取决于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率快 慢,持续时间等。
无休止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可引起心动过 速性心肌病。体征主要是心率快,160次/分 ~250次/分,整齐或不整齐。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依心动过速发作的频率及突发性分类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快,突发突止。主要是折 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频率不快,无突发突止特 点。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室上性心动过束的分类
常用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部位、发生机制和心动过速频率三种分 类方法。 (一)按发生部位分类
依室上性心动过速时P波的形态,方向与QRS波的关系,来 确定发生部位,此类分法不能表时发生机制。
1.窦性心动过速:不恰当的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房折返性心动过 速。
2.房性心动过速: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自律性增高房性心动 过速、非阵发性房速和多源性房速。
室性心动过速-精品医学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f70cf665ce0508763213ca.png)
▪ 心室率不快,可无症状 ▪ 心室率快,可诱发心绞痛、心力
衰竭。
▪ 不稳定倾向 ▪ 左心耳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㈠、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扑动波),F波间无等 电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为250~300分
▪ 复律:药物复律(奎尼丁、心律平、胺碘
酮)、电复律(复律治疗成功与否与房产 持续时间的长短、左房大小和年龄相关)
▪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Ⅱ、Ⅳ类 ▪ 抗凝:预防栓塞 ▪ 预防复发 ▪ 治愈:RFCA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 心室率100-250次/分,心律规则,
但也可略不规则
▪ P与QRS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 ▪ 通常发作突然,有心室夺获与室性融
合波
室性心动过速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酮),超速抑制、电复律(最有效)
▪ RFCA可根治房扑 ▪ 抗凝治疗,同房颤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心房颤动
房颤的定义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衰竭。
▪ 不稳定倾向 ▪ 左心耳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㈠、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扑动波),F波间无等 电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为250~300分
▪ 复律:药物复律(奎尼丁、心律平、胺碘
酮)、电复律(复律治疗成功与否与房产 持续时间的长短、左房大小和年龄相关)
▪ 控制心室率:洋地黄、Ⅱ、Ⅳ类 ▪ 抗凝:预防栓塞 ▪ 预防复发 ▪ 治愈:RFCA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 心室率100-250次/分,心律规则,
但也可略不规则
▪ P与QRS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 ▪ 通常发作突然,有心室夺获与室性融
合波
室性心动过速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酮),超速抑制、电复律(最有效)
▪ RFCA可根治房扑 ▪ 抗凝治疗,同房颤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心房颤动
房颤的定义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论述PPT课件
![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论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ca93cefe4733687f21aa52.png)
5
.
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 . 因其异位激动点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
上的部位,具有突然发作和突然终 止的特点而得名,发作时的心率一般为
150~250次/分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原因较难明确,一般多无器 质性心脏病,发作常与情绪激动、恐惧、激怒、恶梦、体 力过度、吸烟、饮茶、饮酒等有关;部分女性与妊娠或月 经周期有关。
激手法 3 多注意体力适中,忌烟酒,心境平
和 O: 病人对室上速知识了解甚多
25
P2: 活动无耐力---与心情胸闷有关 I2:1 让患者平躺在平车上,安抚患者,保
持患者心境平和,多休息。 2 协助患者,尽量满足其所需 3 观察心电监护
O3:患者无安全以外
26
P3:知识缺乏---缺乏对室上速的相关知识 I3:1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
及注意事项 2 指导患者家属对室上速突然发作应
17
药物治疗
胺典酮
[作用]原为抗心绞痛药,具选择性冠脉扩张作用. 近来发现具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延长房室结,心房,
心室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并减慢传 导.
[用法]负荷剂量 5mg/kg 20分钟至2小时 维持剂量20mg/kg+5%GS250ml
[不良反应] 血压下降 ,心动过缓 ,肝功能紊乱 ,局部炎 症反应.
2 机理
用力呼气用力呼气
肺,胸膜腔内压力
迷走神经兴奋性
心率
23
穴位注射治疗
内关
药物
优点
24
P1:恐惧,焦虑---与突发疾病有关 I:1,安慰患者以及家属。医护人员讲话温柔
可亲,动作轻柔熟练。减少患者恐惧心理。 2,富有同情心,尽量守护在病人床旁,多 安慰患者,使其产生信任感。 3,注意保暖,使患者舒适。环境安静整洁, 心情平和。 O:病人配合治疗,恐惧焦虑减轻。
.
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 . 因其异位激动点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
上的部位,具有突然发作和突然终 止的特点而得名,发作时的心率一般为
150~250次/分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原因较难明确,一般多无器 质性心脏病,发作常与情绪激动、恐惧、激怒、恶梦、体 力过度、吸烟、饮茶、饮酒等有关;部分女性与妊娠或月 经周期有关。
激手法 3 多注意体力适中,忌烟酒,心境平
和 O: 病人对室上速知识了解甚多
25
P2: 活动无耐力---与心情胸闷有关 I2:1 让患者平躺在平车上,安抚患者,保
持患者心境平和,多休息。 2 协助患者,尽量满足其所需 3 观察心电监护
O3:患者无安全以外
26
P3:知识缺乏---缺乏对室上速的相关知识 I3:1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
及注意事项 2 指导患者家属对室上速突然发作应
17
药物治疗
胺典酮
[作用]原为抗心绞痛药,具选择性冠脉扩张作用. 近来发现具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延长房室结,心房,
心室肌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并减慢传 导.
[用法]负荷剂量 5mg/kg 20分钟至2小时 维持剂量20mg/kg+5%GS250ml
[不良反应] 血压下降 ,心动过缓 ,肝功能紊乱 ,局部炎 症反应.
2 机理
用力呼气用力呼气
肺,胸膜腔内压力
迷走神经兴奋性
心率
23
穴位注射治疗
内关
药物
优点
24
P1:恐惧,焦虑---与突发疾病有关 I:1,安慰患者以及家属。医护人员讲话温柔
可亲,动作轻柔熟练。减少患者恐惧心理。 2,富有同情心,尽量守护在病人床旁,多 安慰患者,使其产生信任感。 3,注意保暖,使患者舒适。环境安静整洁, 心情平和。 O:病人配合治疗,恐惧焦虑减轻。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ppt课件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e0112cf78a6529647d5347.png)
S-F型AVNRT心电图表现
• 平时心电图 (1)正常; (2)有时可能突然或持续性PR延长,似一度 房室阻滞,PR交替现象;
(3)单一的房早可经快慢径路同时下传心室 致心室双重反应.
S-F型AVNRT电生理特点
• 心房或心室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 心房S1S2刺激AV前向传导曲线跳跃性延长:S1S2缩 短10ms,PR间期延长50ms,或呈跳跃文氏 (100ms) • 心动过速发作前表现为PR或AH间期延长,且有临界 值,逆行心房激动呈向心分布,His的A波最早。
无房室结双径路呈连续性房室传导曲线
350
300
250
A2-H2 (ms)
200 150
100 50 0 200 300
400
500
600
A1-A2 (ms)
图6-3
房室结双径路者的前向房室传导曲线,其间可见快、慢径跳跃现象
350 300
250 200
A2-V2 (ms)
150 100 50 0 200 300
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定 义
定义
二、分
类
分 类
• 阵发性: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 自律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AAT) 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IST) • 非阵发性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PAT) 非阵发性交接区心动过速(NPJT)
手术治疗
•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并且需要或可以 同期手术者; • 射频消融失败或出现并发症需外科手 术者; • 难以或不适合射频消融者:如婴幼儿 等。
HRA
His CS
RV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PPT课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bf9854a26925c52cc5bf2f.png)
31
药物治疗
B.维拉帕米(异搏停):为钙通道阻滞药。对房 室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可增进旁道前向传 导,加快心室率,故不宜用于逆传型房室旁道 折返心动过速。静脉注射每次0.1~0.2mg/kg, 一次量不超过3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注 入,15~20min后未转复者,可再给一剂。并 发心力衰竭、低血压及传导阻滞者禁忌。严禁 与β阻滞药合用。疗效与普罗帕酮(心律平)相近, 但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患者易致血压下降、心脏 停搏,不宜应用。应备拮抗药10%葡萄糖酸钙 以应急需。
15
心电图检查
3.逆行P波 大约半数病例可见逆行P 波(P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 紧随QRS波之后。 4.ST-T波 可呈缺血型改变,发 作终止后仍可持续1~2周。
16
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但在婴儿期需与 窦性心动过速鉴别,其心率亦可达200次 /min以上,但R-R间隔非绝对匀齐。室上 速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为逆向型旁路 折返,则QRS波宽大、畸形,需与阵发 性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心率增快明显, 需与心房扑动鉴别。
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是 由于房室结双径路造成的折返激动所致。 AVNRT常发生于正常心脏,发病年龄 以中青年为多,女性病人多于男性。 AVNRT可分成两型
1. 2.
典型型或常见型,即慢-快(S-F)型。 不典型或少见型,包括快-慢(F-S)型和 慢-慢(S-S)型。
32
药物治疗
C.三磷腺苷(ATP):快速静脉注射有强烈兴奋迷走神经作用,并 可减慢房室传导,抑制窦房结、心房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静 脉注射每次0.04~0.05mg/kg,于2s内快速注射。三磷腺苷(ATP) 起效快,平均复律时间在20s内。首剂无效,3~5min后可加倍剂 量,重复应用1~2次。有效率达85%~90%。副作用有面潮红、 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头痛、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期前收缩,但持续数秒钟即自行消失。 有传导阻滞及窦房结功能不全者慎用。腺苷引起房室阻滞,终止 以房室结为折返环的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室上速,而对房室结 未参与的窦房结折返及房内折返(包括心房扑动)心动过速,则发 生房室阻滞,使心室率减慢,从而显露异位P波,故有利于鉴别
药物治疗
B.维拉帕米(异搏停):为钙通道阻滞药。对房 室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可增进旁道前向传 导,加快心室率,故不宜用于逆传型房室旁道 折返心动过速。静脉注射每次0.1~0.2mg/kg, 一次量不超过3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注 入,15~20min后未转复者,可再给一剂。并 发心力衰竭、低血压及传导阻滞者禁忌。严禁 与β阻滞药合用。疗效与普罗帕酮(心律平)相近, 但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患者易致血压下降、心脏 停搏,不宜应用。应备拮抗药10%葡萄糖酸钙 以应急需。
15
心电图检查
3.逆行P波 大约半数病例可见逆行P 波(P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 紧随QRS波之后。 4.ST-T波 可呈缺血型改变,发 作终止后仍可持续1~2周。
16
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但在婴儿期需与 窦性心动过速鉴别,其心率亦可达200次 /min以上,但R-R间隔非绝对匀齐。室上 速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为逆向型旁路 折返,则QRS波宽大、畸形,需与阵发 性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心率增快明显, 需与心房扑动鉴别。
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是 由于房室结双径路造成的折返激动所致。 AVNRT常发生于正常心脏,发病年龄 以中青年为多,女性病人多于男性。 AVNRT可分成两型
1. 2.
典型型或常见型,即慢-快(S-F)型。 不典型或少见型,包括快-慢(F-S)型和 慢-慢(S-S)型。
32
药物治疗
C.三磷腺苷(ATP):快速静脉注射有强烈兴奋迷走神经作用,并 可减慢房室传导,抑制窦房结、心房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静 脉注射每次0.04~0.05mg/kg,于2s内快速注射。三磷腺苷(ATP) 起效快,平均复律时间在20s内。首剂无效,3~5min后可加倍剂 量,重复应用1~2次。有效率达85%~90%。副作用有面潮红、 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头痛、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期前收缩,但持续数秒钟即自行消失。 有传导阻滞及窦房结功能不全者慎用。腺苷引起房室阻滞,终止 以房室结为折返环的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室上速,而对房室结 未参与的窦房结折返及房内折返(包括心房扑动)心动过速,则发 生房室阻滞,使心室率减慢,从而显露异位P波,故有利于鉴别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讲课PPT课件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ca19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8.png)
医生:推荐擅长 治疗小儿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的医生,介绍医 生的临床经验和 治疗效果等。
药物:介绍治疗 小儿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的常 用药物,包括药 物的疗效、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等。
护理:提供小儿 阵发性室上性心 动过速的护理建 议,包括日常护 理、饮食调理和 心理支持等。
汇报人:
疾病危害:阵发性室上速可导致患儿 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和心力衰 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疾病预防: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 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预防 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药物治疗是小 儿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的 常用治疗方法
之一。
药物治疗包括 钙通道阻滞剂、 腺苷、维拉帕
米等药物。
早期识别和诊 断小儿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 速至关重要, 避免病情恶化。
及时采取有效 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 电复律等,以 快速控制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 密切监测患儿 的生命体征, 确保治疗安全
有效。
针对不同类型 的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 采取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定期记 录孩子的症状和体 征,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
案例二:患儿李某,因感冒后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显示阵发性 室上速,经过药物治疗和电复律,病情得到控制。
案例三:患儿王某,因运动后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小儿阵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过导管消融术治疗,成功根治。
案例四:患儿赵某,因胸闷、呼吸困难就诊,心电图检查显示阵发性室上速,经过 电复律和药物治疗,病情得到缓解。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休息,增 强身体免疫力。
心理支持:关注孩 子的心理状态,给 予关爱和支持,减 轻焦虑和恐惧。
2024年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PPT
![2024年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221e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7.png)
帮助患儿及家长了 解疾病知识,减轻 心理压力
鼓励患儿及家长参 与护理活动,增强 自信心和自我价值 感
血压:正常范围,无明 显波动
体温:正常范围,无明 显波动
皮肤颜色:正常,无明 显异常
体重:正常,无明显异 常
实验室检查:正常,无 明显异常
心率:正常范围,无明 显波动
呼吸:正常范围,无明 显波动
意识状态:清醒,无明 显异常
呼吸:评估呼吸频率 和深度,是否存在呼
吸困难
血压:评估血压变化, 是否存在低血压或高
血压
精神状态:评估患者 的精神状态和意识状 态,是否存在意识障
碍
皮肤颜色:评估皮肤 颜色和温度,是否存 在皮肤苍白或发绀
尿量:评估尿量变化, 是否存在尿量减少或
增多
实验室检查:评估血 液检查、心电图等检 查结果,是否存在异
尿量:正常,无明显异 常
心电图:正常,无明显 异常
心率变化:观察心率是否恢复正常
面色变化:观察面色是否恢复正常, 有无发绀
呼吸情况:观察呼吸是否平稳,有 无呼吸困难
精神状态: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好转, 有无烦躁不安
评估方法:采用心理量表进行评估,如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 评估内容: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评估频率:根据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定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保持患儿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监测患儿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指导家属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少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家属焦虑和紧张情绪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PPT课件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c11da8c850ad02df804147.png)
射频消融术是利用低能量射频电流使局部组织发生凝固性,损 毁旁路或慢径路,从而达到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目的
术前宣教
术前准备
术后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碘过敏皮试 抗生素皮试 备皮 清洁卫生
心电监护仪的准备 环境的准备 药品的准备
术前宣教
• 指导患者掌握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中有
任何不适应立即告诉手术人员,不需强耐;术后卧床休息 24h术肢制动12h,避免弯曲,以防伤口出血;避免腹胀与 便秘,自术前4h至术后卧床期间禁吃油腻、辛辣等难消化 食品,避免产酸产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甜饮料等; 预防低血压,手术后即可进食、饮水,绝对不可因怕在床 上大小便而不饮水、不进食;因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而 感腰痛,可在腰下垫软枕或请医护人员处理。
因
与心律失常导致
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护理诊断
1
疼痛 与心肌 缺血有关
2
有受伤的 危险
3
知识缺乏
心肌梗死
突发、持续、 晕厥
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
与心律失常突然发作、 疗效不佳有关
睡眠障碍
知识缺乏
焦虑
手术风险
环境
家庭经济
计划
胸闷、心悸
疼痛
首优问题
中优问题
焦虑
次优问题
手术
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术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术前宣教
术前准备
术后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碘过敏皮试 抗生素皮试 备皮 清洁卫生
心电监护仪的准备 环境的准备 药品的准备
术前宣教
• 指导患者掌握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中有
任何不适应立即告诉手术人员,不需强耐;术后卧床休息 24h术肢制动12h,避免弯曲,以防伤口出血;避免腹胀与 便秘,自术前4h至术后卧床期间禁吃油腻、辛辣等难消化 食品,避免产酸产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甜饮料等; 预防低血压,手术后即可进食、饮水,绝对不可因怕在床 上大小便而不饮水、不进食;因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而 感腰痛,可在腰下垫软枕或请医护人员处理。
因
与心律失常导致
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护理诊断
1
疼痛 与心肌 缺血有关
2
有受伤的 危险
3
知识缺乏
心肌梗死
突发、持续、 晕厥
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
与心律失常突然发作、 疗效不佳有关
睡眠障碍
知识缺乏
焦虑
手术风险
环境
家庭经济
计划
胸闷、心悸
疼痛
首优问题
中优问题
焦虑
次优问题
手术
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术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室性心动过速ppt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5243eac8d376eeaeaa317b.png)
预防复发(4)
单一用药无效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 的药物,各自用量均可减少。 抗心律失常药物亦可与埋藏式心室或心 房起搏装置合用,治疗复发性室速。 植入ICD。 RFCA。 外科手术。
谢 谢 大 家~
下列心电图表现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融合波; 心室夺获 房室偏,时限超过0.14s; 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 呈通向性:即全部向上或向下;
下列心电图表现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QRS波群形态,当表现为RBBB时 呈以下特征:V1导联呈单相或双相 波(R > R`),V6导联呈rS或QS; 当呈LBBB时电轴右偏,V1导联负向 波比V6深;RV1>0.04s;V6导联呈qR 或QS。
室速的处理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若无症状, 无需进行治疗; 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 予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亦应考虑治疗。 目前除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以外,尚未能证实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降低心脏性猝死大发生率。
终止室速发作(1)
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1. 首先静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同 时静脉持续滴注; 2. 静注sotalol与propafenone亦十分有 效; 3. 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 amiodarone静注或改用直流电复律;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室速与室上速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下列ECG表现支持室上速伴室内差异 性传导的诊断: 每次心动过速均由期前发生的P 波开始; RP间期≤0.10s; 心动过速的QRS波形态,与心率 大致相等的室上性冲动的QRS形 态相同;
室速与室上速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P波与QRS波群相关,常呈1:1的房室 比率传导,亦可呈2:1或文氏房室传导; 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多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有长-短周期序列。 W-P-W伴房颤者,QRS波时限超过0.20s, 心率超过200次/分。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护理业务学习PPT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护理业务学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3c58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4.png)
何时应进行监测和干预?
何时应进行监测和干预? 监测时机
在患者有TdP风险的情况下,需进行持续心电监 测。
尤其是使用某些药物或有电解质失衡的患者。
何时应进行监测和干预? 干预措施
如发现心电图异常,应立即进行电解质补充和药 物调整。
必要时,进行电复律以恢复正常心律。
何时应进行监测和干预? 后续管理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教育与沟通
向患者家属讲解TdP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警觉性,促进安全护理。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合作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合作
多学科协作
护理团队需与医生、药师和营养师密切合作,共 同制定护理方案。
确保各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有效整合 。
护理团队的角色与合作 持续培训
发作后的患者需进行进一步评估,调整长期管理 方案。
包括定期心电图监测和药物治疗调整。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基础护理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 适。
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稳定。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药物管理
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给药,监测药物的副 作用。
特别注意可能诱发TdP的药物。
定义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 Td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 常见于心电图上呈现出旋转的波形。
这种状况通常与电解质失衡、药物副作用或遗传 性心脏病有关。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流行病学
TdP在小儿心脏病患者中并不常见,但其发作时 可导致严重后果。
护理人员需定期参加TdP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 升专业素养。
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临床情况。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护理PPT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06db9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5.png)
收集家长对护理过程的反馈,以改进护理措施。
家长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效果
评估儿童和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 育策略。
确保家长和儿童能够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
谢谢观看
通常与电解质失衡、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副作用 相关。
什么是小儿尖端、胸痛、乏力、晕厥等。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有关,可能涉及心 室的重入激动。
了解发病机制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知识的传播有助于减轻恐惧感。
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支持小组
推荐家长参与支持小组,与其他家庭分享经 验和资源。
相互支持能增强应对能力,减少孤独感。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随访
安排定期随访评估儿童的心脏健康状态和护理效 果。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达到最佳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家长反馈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2. 如何识别该病症? 3.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 动过速?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定义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脏节律异 常,常见于儿童,表现为心率快速且不规则。
如何识别该病症?
如何识别该病症?
临床评估
通过仔细观察儿童的临床表现,评估心率和 心律。
必要时可使用心电图(ECG)进行进一步确认 。
如何识别该病症? 急救措施
若出现明显症状,应立即实施急救措施,如 呼叫医生并监测生命体征。
家长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效果
评估儿童和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 育策略。
确保家长和儿童能够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
谢谢观看
通常与电解质失衡、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副作用 相关。
什么是小儿尖端、胸痛、乏力、晕厥等。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有关,可能涉及心 室的重入激动。
了解发病机制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知识的传播有助于减轻恐惧感。
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支持小组
推荐家长参与支持小组,与其他家庭分享经 验和资源。
相互支持能增强应对能力,减少孤独感。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随访
安排定期随访评估儿童的心脏健康状态和护理效 果。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达到最佳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家长反馈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2. 如何识别该病症? 3. 如何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心理支持?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 动过速?
什么是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定义
小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脏节律异 常,常见于儿童,表现为心率快速且不规则。
如何识别该病症?
如何识别该病症?
临床评估
通过仔细观察儿童的临床表现,评估心率和 心律。
必要时可使用心电图(ECG)进行进一步确认 。
如何识别该病症? 急救措施
若出现明显症状,应立即实施急救措施,如 呼叫医生并监测生命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室速
1. QRS宽大畸形 2. 房室分离 3. 心室律不规则
12
反复性室速
13
加速性自主心律
14
加速性自主心律
心室固有频率<40bpm——心室自搏心律 心室节律的频率>40bpm—室性快速心律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称为加速性自主心 律):心率一般为55-110次/分,发作短暂,预后 较好,极少发展为心室颤动,是一种良性心律失 常。可见于AMI再灌注心律失常。
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形成的异位心律 <30秒:非持续性室速(短阵室速) >30秒:持续性室速 形态单一:单形性室速 形态多种:多形性室速
9
兔耳 房室分离 心室融合波
1. QRS宽大畸形 2. Hale Waihona Puke 室分离 3. 心室夺获或融合波
10
室性融合波
室性融合波是由于两个节律点发出的冲动 同时激动心室的一部分形成的心室综合波, 是心律失常的干扰现象范畴。引起融合波 的两个冲动的节律点,往往可分为主节律 点和从节律点。前者多为窦房结,后者多 为异位节律点。
导阻滞或房颤旁道下传) 3. 心室夺获或融合波 4. 电轴左偏(额面) 5. V1呈“兔耳”形 6. 左束支阻滞图形,v6呈QR,QS 7. V1~V6导联QRS波一致性向上或向下
40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临床鉴别
室速
器质性心脏病
多有
心脏病种类
冠心病(心梗)
心动过速
多首发
BBB或预激综合征 室性早搏
17
并行心律
18
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又称并行收缩(Parasystole),不言而喻,并行心律的意思是指 心脏内存在着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起搏点,而且两个起搏点互不干扰,即 其中一个异位起搏点不受另一个起搏点的影响,二者以其各自的固有的 频率自动发放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这样在心电图上看到两种不同的 波形。由于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将并行心律分为房性、交接处性和室 性。并行心律的基本心律可分为窦性和异位心律。后者以室性最为常见。 心电图特征是过早搏动与前一次心搏无固定配对周期,不同过早搏动间 距之间有公倍数,常见到融合波。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通常认为异位 起搏点受单向阻滞(传入阻滞)保护,因而基本心律的冲动不能侵入,而异 位起搏点按着自身频率自动除极,形成一个与基本心律并存的控制心房 或心室的节律。若基本心律与异位心律的冲动同时到达心房或心室,则 形成心房或心室融合波。异位起搏点周围可存在传出阻滞,可使并行的 异位心律频率变慢,甚至使异位激动传不出来,此时心电图表现为正常 窦性心电图。如果传出阻滞消失,并行心律的频率显著快于基本窦性心 律,这时并行心律将取代基本心律而控制心房或心室,并形成短阵心动 过速。并行心律的频率范围为20~400次/分,但以30~50次/分为最 常见。
室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的形成→向量
心肌形态,前后厚度不均
2
心肌除极程序
3
4
心肌除极程序
5
横面向量
6
室速发生机制
折返:浦肯野纤维或局部心肌传导速度与 不应期差异
触发活动:早期后除极发生于动作电位2相 或3相(长QT),延迟后除极发生于4相 (洋地黄)
心室异位灶自律性增高
7
8
室速分类
(-) (+)
休克(室率<170bpm)
(+)
迷走神经刺激
不终止(室房
传导1:1转为2:1)
利多卡因
有效
室上速 多无 风心病、肺心病 反复发作 (+) (-) (-) 可终止
无效
41
室速与室上速伴差传的鉴别(一)
28
I、aVF主波向下,几乎可以肯定VT
29
胸导主波一致,几乎可以肯定VT
30
Brugada的室速诊断标准(任一项)
胸导联无RS波 胸导联最长RS间期>100ms 房室分离:窦P、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 V1(V2)和V5(V6)导联QRS波形态符合
室速
31
Brugada诊断要点 ① 所有胸导无RS波
15
房颤伴差传 较快心室率 长-短心动周期现象(阿什曼现象) 16
Ashman现象
Ashman现象常因“心室不应期的频率自适性”引起。心脏不同组 织的不应期以房室结最长,其次为心室肌和心房肌。心肌组织的不 应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心率的影响作用最大。具体而言,心率越 快房室结的不应期越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不应期越短,这种不应 期随心率而变化的特征称为频率自适应性。此外,不应期的这种调 整很快,当一个心动周期结束时,就已决定了下一周期中各部位不 应期的长短。Ashman现象发生时,前心动周期都比较长,这将引 起下一个心动周期心室肌的不应期延长,结果当室上性激动再次下 传激动心室时,则能引起心室内的传导发生异常,使心室除极的 QRS波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
19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20
尖端扭转型室速
21
尖端扭转型室速
22
室速心电图特征
室房分离:70%无1:1室房逆传 QRS波宽度>140ms 室上性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心电轴在-90°~±180° 胸前导联QRS同向 RBBB型室速:V1导联单相、双相或兔耳波,V5、
V6导联S波>R波 LBBB型室速:V1导联 r>30ms、S波切迹、RS
36
起始为q波,时限>40ms,支持VT
37
aVR导联QS型QRS波起始部分 (下降支)有顿挫,支持VT
38
Vi:心室初始除极40ms的电压振幅 Vt:心室终末除极40ms的电压振幅
39
Wellens的室速诊断标准
1. QRS宽大畸形>0.14s 2. 房室分离(室速节律规则。不规则考虑房颤伴室内传
间期>60ms,V6导联Q或 q波
23
RBBB型室速:起源于 左室。V1导联单相、双 相或兔耳波,V5、V6导 联S波>R波
24
25
LBBB型室速:起源于 右室。V1导联 r> 30ms、S波切迹、RS 间期>60ms,V6导联 Q或 q波
26
27
当V1、V2和V6导联心电图有一个阳性表现 时则能诊断室速。
否
是VT
②
胸导R波起始到S 波最低点>100ms
否
是VT
③ 房室分离(QRS多于P波)
否 是VT
④ V1和/或V6有无符合VT的图形
否 是VT
SVT伴束支阻滞
32
所有胸导无RS波, 主波一致向上
RS间距>100ms
33
aVR单导联诊断流程
34
起始R波,支持VT 35
起始r波时限超过40ms,支持VT
室速
1. QRS宽大畸形 2. 房室分离 3. 心室律不规则
12
反复性室速
13
加速性自主心律
14
加速性自主心律
心室固有频率<40bpm——心室自搏心律 心室节律的频率>40bpm—室性快速心律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称为加速性自主心 律):心率一般为55-110次/分,发作短暂,预后 较好,极少发展为心室颤动,是一种良性心律失 常。可见于AMI再灌注心律失常。
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形成的异位心律 <30秒:非持续性室速(短阵室速) >30秒:持续性室速 形态单一:单形性室速 形态多种:多形性室速
9
兔耳 房室分离 心室融合波
1. QRS宽大畸形 2. Hale Waihona Puke 室分离 3. 心室夺获或融合波
10
室性融合波
室性融合波是由于两个节律点发出的冲动 同时激动心室的一部分形成的心室综合波, 是心律失常的干扰现象范畴。引起融合波 的两个冲动的节律点,往往可分为主节律 点和从节律点。前者多为窦房结,后者多 为异位节律点。
导阻滞或房颤旁道下传) 3. 心室夺获或融合波 4. 电轴左偏(额面) 5. V1呈“兔耳”形 6. 左束支阻滞图形,v6呈QR,QS 7. V1~V6导联QRS波一致性向上或向下
40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临床鉴别
室速
器质性心脏病
多有
心脏病种类
冠心病(心梗)
心动过速
多首发
BBB或预激综合征 室性早搏
17
并行心律
18
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又称并行收缩(Parasystole),不言而喻,并行心律的意思是指 心脏内存在着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起搏点,而且两个起搏点互不干扰,即 其中一个异位起搏点不受另一个起搏点的影响,二者以其各自的固有的 频率自动发放冲动,激动心房或心室,这样在心电图上看到两种不同的 波形。由于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可将并行心律分为房性、交接处性和室 性。并行心律的基本心律可分为窦性和异位心律。后者以室性最为常见。 心电图特征是过早搏动与前一次心搏无固定配对周期,不同过早搏动间 距之间有公倍数,常见到融合波。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通常认为异位 起搏点受单向阻滞(传入阻滞)保护,因而基本心律的冲动不能侵入,而异 位起搏点按着自身频率自动除极,形成一个与基本心律并存的控制心房 或心室的节律。若基本心律与异位心律的冲动同时到达心房或心室,则 形成心房或心室融合波。异位起搏点周围可存在传出阻滞,可使并行的 异位心律频率变慢,甚至使异位激动传不出来,此时心电图表现为正常 窦性心电图。如果传出阻滞消失,并行心律的频率显著快于基本窦性心 律,这时并行心律将取代基本心律而控制心房或心室,并形成短阵心动 过速。并行心律的频率范围为20~400次/分,但以30~50次/分为最 常见。
室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的形成→向量
心肌形态,前后厚度不均
2
心肌除极程序
3
4
心肌除极程序
5
横面向量
6
室速发生机制
折返:浦肯野纤维或局部心肌传导速度与 不应期差异
触发活动:早期后除极发生于动作电位2相 或3相(长QT),延迟后除极发生于4相 (洋地黄)
心室异位灶自律性增高
7
8
室速分类
(-) (+)
休克(室率<170bpm)
(+)
迷走神经刺激
不终止(室房
传导1:1转为2:1)
利多卡因
有效
室上速 多无 风心病、肺心病 反复发作 (+) (-) (-) 可终止
无效
41
室速与室上速伴差传的鉴别(一)
28
I、aVF主波向下,几乎可以肯定VT
29
胸导主波一致,几乎可以肯定VT
30
Brugada的室速诊断标准(任一项)
胸导联无RS波 胸导联最长RS间期>100ms 房室分离:窦P、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 V1(V2)和V5(V6)导联QRS波形态符合
室速
31
Brugada诊断要点 ① 所有胸导无RS波
15
房颤伴差传 较快心室率 长-短心动周期现象(阿什曼现象) 16
Ashman现象
Ashman现象常因“心室不应期的频率自适性”引起。心脏不同组 织的不应期以房室结最长,其次为心室肌和心房肌。心肌组织的不 应期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心率的影响作用最大。具体而言,心率越 快房室结的不应期越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不应期越短,这种不应 期随心率而变化的特征称为频率自适应性。此外,不应期的这种调 整很快,当一个心动周期结束时,就已决定了下一周期中各部位不 应期的长短。Ashman现象发生时,前心动周期都比较长,这将引 起下一个心动周期心室肌的不应期延长,结果当室上性激动再次下 传激动心室时,则能引起心室内的传导发生异常,使心室除极的 QRS波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
19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20
尖端扭转型室速
21
尖端扭转型室速
22
室速心电图特征
室房分离:70%无1:1室房逆传 QRS波宽度>140ms 室上性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心电轴在-90°~±180° 胸前导联QRS同向 RBBB型室速:V1导联单相、双相或兔耳波,V5、
V6导联S波>R波 LBBB型室速:V1导联 r>30ms、S波切迹、RS
36
起始为q波,时限>40ms,支持VT
37
aVR导联QS型QRS波起始部分 (下降支)有顿挫,支持VT
38
Vi:心室初始除极40ms的电压振幅 Vt:心室终末除极40ms的电压振幅
39
Wellens的室速诊断标准
1. QRS宽大畸形>0.14s 2. 房室分离(室速节律规则。不规则考虑房颤伴室内传
间期>60ms,V6导联Q或 q波
23
RBBB型室速:起源于 左室。V1导联单相、双 相或兔耳波,V5、V6导 联S波>R波
24
25
LBBB型室速:起源于 右室。V1导联 r> 30ms、S波切迹、RS 间期>60ms,V6导联 Q或 q波
26
27
当V1、V2和V6导联心电图有一个阳性表现 时则能诊断室速。
否
是VT
②
胸导R波起始到S 波最低点>100ms
否
是VT
③ 房室分离(QRS多于P波)
否 是VT
④ V1和/或V6有无符合VT的图形
否 是VT
SVT伴束支阻滞
32
所有胸导无RS波, 主波一致向上
RS间距>100ms
33
aVR单导联诊断流程
34
起始R波,支持VT 35
起始r波时限超过40ms,支持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