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歌 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富有田园风光的民歌,歌词描绘了丰收的季节,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简单,旋律起伏,表现出丰收的喜悦;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活泼,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欢庆。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田园风光和丰收的主题可能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丰收之歌》,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体会丰收的喜悦和欢庆的氛围。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把握。

2.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或学生代表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老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主题进行讲解。

3.练习法:学生分组或集体进行唱歌练习,老师进行指导。

4.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丰收的场景,感受歌曲的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谱、丰收场景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曲或录制的示范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丰收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丰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老师出示歌曲乐谱,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老师可以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或集体进行唱歌练习,老师对学生的节奏、音高进行指导。

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几遍,直到掌握。

4.巩固(5分钟)老师挑选几名学生代表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共有两句歌词,第一句歌词描述了丰收的季节,第二句歌词表达了农民的喜悦。

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简单,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但是,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丰收之歌》的主题和情感,感受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2.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感受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农民的喜悦心情。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丰收之歌》的乐谱和录音带。

2.准备丰收场景的图片和视频。

3.准备录音机、话筒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丰收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农民的喜悦心情。

然后,播放歌曲《丰收之歌》的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是丰收季节,以及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模仿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演唱中的困难。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二单元丰收之歌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二单元丰收之歌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四上第二单元丰收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歌曲。

本单元的主题是“丰收的景象”,通过歌曲、欣赏和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丰收之歌》这首歌曲具有欢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描绘了丰收的季节,人们忙碌着收割庄稼,一片欢声笑语的景象。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丰收的景象,第二部分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模仿和创造。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对于《丰收之歌》这首歌曲,学生可以通过旋律和歌词的理解,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美好。

他们可以通过歌唱、动作和欣赏等方式,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丰收之歌》,体验丰收的喜悦。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通过歌曲感受到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音乐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丰收之歌》,表达丰收的喜悦。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通过歌曲感受到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采用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动作辅助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4.采用欣赏法,教师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丰收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丰收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丰收之歌》,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歌曲丰收之歌》说课稿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歌曲丰收之歌》说课稿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歌曲丰收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和旋律描绘了丰收的景象,第二乐段则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感激和喜悦。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也能够进行一些基础的音乐实践活动。

但是,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丰收之歌》,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培养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丰收之歌》,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丰收的喜悦;分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分组演唱、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丰收的场景图片,让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丰收之歌》。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丰收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这首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富有感染力;第二乐段节奏略微放缓,旋律更加抒情,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使歌曲更具层次感。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谱、唱谱,对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农业知识了解不多,对于丰收的季节和农民的辛勤劳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需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唱《丰收之歌》,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素养。

2.使学生了解丰收的季节和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丰收之歌》,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音乐的美妙。

2.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以及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示范法、引导法等,指导学生准确演唱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丰收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

2.学唱歌曲:先教学生朗读歌词,然后教授旋律,最后合成演唱。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节奏的朗读和演唱练习。

4.歌曲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5.表演展示: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余学生伴奏。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丰收的季节我们要感恩农民的辛勤劳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丰收之歌》的歌词、旋律图示、重点节奏标记等。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熟练地唱出《丰收之歌》,并对歌曲的含义有深刻的理解。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0课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0课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0课丰收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情感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三下第10课。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交替出现,形成鲜明的节奏对比,表现出丰收的喜悦;第二乐段以重复的旋律和增强的节奏,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整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丰收之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

3.通过演唱《丰收之歌》,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心情,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丰收之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以及情感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心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丰收之歌》的课件,包括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丰收相关的道具,如谷物、果实等,用于引导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丰收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教师展示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丰收的场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

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

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共两个乐句,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丰收的季节特点,体验农民劳动的辛勤与快乐,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丰收的季节特点和农民劳动的辛勤与快乐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丰收的季节特点,体验农民劳动的辛勤与快乐。

2.学会演唱《丰收之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丰收的季节特点和农民劳动的辛勤与快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丰收的喜悦。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验农民劳动的辛勤与快乐。

3.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丰收的景象和农民劳动的场景。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丰收的图片、农民劳动的图片、歌曲《丰收之歌》的音频和视频。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丰收的图片和农民劳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丰收的季节特点和农民劳动的辛勤与快乐。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丰收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旋律。

随后,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心情。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

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

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曲目,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丰收的喜悦。

歌曲共有四句歌词,每句四个字,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能了解到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基本的音符认识和简单的节奏演唱。

然而,对于丰收的主题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丰收的意义,以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丰收之歌》。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丰收的主题,表达出喜悦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主题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丰收的意义。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集体中演唱,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和图片。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使用。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丰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然后,教师引入歌曲《丰收之歌》,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首表达丰收喜悦的歌曲。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丰收之歌》,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纠正学生的错误。

通过分组演唱,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代表上台演唱,其他学生伴奏。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然后,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丰收的意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丰收的理解。

(演唱)丰收之歌-接力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丰收之歌-接力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丰收之歌-接力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为四年级音乐上册的《丰收之歌-接力版》,是一首儿童合唱歌曲。

这首歌曲以庄稼成熟和丰收喜乐为主题,旋律流畅明快,歌词简单易懂,适合小学生学唱。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听、说、读、唱本歌曲;2.学生能够理解本歌曲的意思,领略到庄稼成熟、收获的喜悦之情;3.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倍拍。

过程与方法1.以歌曲学习为主,结合暖身、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2.采用合唱、听唱、跟唱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3.通过操纵小乐器以及身体语言的方式,加强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用心领会本歌曲所表达的丰收之喜;2.培养学生喜爱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3.培养学生勤劳、努力、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内容歌词庄稼成熟了,丰收的季节到了,高高兴兴地,一起来收获吧!吧呀吧,收收稻谷;吧呀吧,储储麦子。

兔子小鹿也搬着口袋,收成真是丰收,比往年多好多!教学步骤1.手拍节奏。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手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倍拍。

2.听唱。

老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韵律,有听有感地听一遍歌曲。

3.跟唱。

老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着老师唱,重点讲述歌曲的发音和韵律。

4.合唱。

教师与学生一起合唱,要求学生注意音量和节奏。

5.身体语言。

加入身体语言操练,让学生通过身体操纵的方式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6.讲解歌曲。

解释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到庄稼成熟、收获的喜悦之情。

7.评价表现。

对学生进行表现评价,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并指出改善的方面。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歌曲的发音和韵律;2.歌曲的节奏感和倍拍;3.歌曲的身体语言。

教学难点1.学生会不会正确掌握歌曲的韵律和倍拍;2.如何加强学生的节奏感。

五、教学方法1.听唱、跟唱、合唱、身体语言操练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2.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

六、教学资源1.《丰收之歌-接力版》音频和歌词;2.乐器;3.课堂活动道具等。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10课歌曲《丰收之歌》(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10课歌曲《丰收之歌》(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10课歌曲《丰收之歌》(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结构简洁明了,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善于模仿和创造。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步提高,可以通过歌曲学习,培养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对丰收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歌曲进一步深化对丰收意义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丰收之歌》,感受音乐带来的喜悦心情。

2.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韵律感。

3.引导学生理解丰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准确演唱。

2.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丰收的喜悦。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和歌词含义。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4.情境教学法:设置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丰收的喜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歌曲谱子。

2.准备教学音频和视频材料。

3.准备丰收场景的图片或视频。

4.准备录音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和视频材料,播放丰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丰收的氛围。

引导学生分享对丰收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丰收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喜悦气氛。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把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

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指导学生准确演唱。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丰收的意义,分享自己的感受。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

接力版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歌曲的节奏感强,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通过演唱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音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丰收之歌》,并感受到歌曲的喜悦氛围。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丰收之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音准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辅导。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音乐节奏感和音准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或其他打击乐器,用于伴奏和引导学生节奏。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合唱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丰收之歌》的内容和背景。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丰收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

可以分组进行合唱,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丰收之歌》教学案例分析.doc

《丰收之歌》教学案例分析.doc

童谣歌曲《丰收之歌》教学案例分析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歌风小学宗敏221600(1)课题《丰收之歌》四年级音乐(2)教材简析《丰收之歌》是苏教版四年级音乐第三单元《采金秋》中演唱部分的一个内容。

曲式结构为a+b+a+b+c+b,前几句为分解和弦,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进行,是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丹麦儿童歌曲,流传较广,可称丹麦童谣,(3)i标预设1、能用明朗地声音整齐的演唱丹麦童谣《丰收之歌》。

2、创编集体舞:《丰收之歌》(4)重点、难点学唱歌曲《丰收之歌》是重点。

创编集体舞是难点(5)教学过程(一)教学之前,先把教室布置一下,布置一个丰收的场景,打造"丰收的田野”氛围。

(二)拍手律动:《打花巴掌》上课铃响后,老师和学生随乐曲一起做音乐游戏,打花巴掌的律动,间奏音乐是这样的:5. 2 5. 2 | j_3 2 5 汀 | 6 i 6 i 2 2 | j_3 2_2 | § 3 空 \ 1—32一拍拍一次手,一小节拍两次手,第二小节第一拍拍两次手,第正月 正, 闹 花 灯”打花巴芈吠, 打花巴芈吠, 打花巴学吠. 起 做春 饼.山一 起 栽秧 子”打花巴掌吠,二拍拍一次手,这样依次循环,间奏过后,同学和老师边这样拍,边 读以下四段歌词。

在间奏部分还可以做一些声势动作,以改变光拍巴掌的单调性。

【片段剖析】一节课的开始很重要,就像一场游戏的开始一样必 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场,上课伊始进行随乐曲节奏进行拍手、打花巴掌 的游戏律动,可以活跃音乐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利于打 开喉咙,学生面带微笑,有利于歌唱,使歌声更动听,更美。

(三)课件导入新课看大屏幕,丹麦的人们在丰收的田野边跳舞,导入今天所学歌曲 内容《丰收之歌》1、 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听后感觉歌曲是怎样的?生:欢快地、热烈地。

2、 拍手再次聆听。

提醒学生按乐曲的节拍拍手。

3、学习歌谱。

师生共同找出歌谱中相同部分。

(1)师教唱歌谱两遍。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 教案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 教案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交替出现,节奏明快,表现出丰收的喜悦;第二乐段节奏稍有变化,用重复的旋律强调了丰收的喜悦心情。

整首歌曲简单易学,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演唱能力,他们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符等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丰收的季节,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如节奏、音符等。

3.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丰收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音乐中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丰收之歌》。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丰收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引导学生谈论丰收的季节,以及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说课稿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说课稿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丰收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结构清晰,旋律朗朗上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喜悦。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谱和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浓厚,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和表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快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歌曲《丰收之歌》的内容,了解丰收季节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体验到农民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培养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个别音高和节奏,以及换气的地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丰收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丰收的季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歌曲: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

4.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体验丰收的喜悦。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本节课的收获,总结教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歌曲的主题和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歌曲:《丰收之歌》节奏:XX X X X | XX X X X |音高:1 2 3 5 5 5 | 6 6 6 3 2 1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丰收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教材,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丰收的喜悦。

歌曲共四句,旋律重复,便于学生记忆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音符识谱和基本的节奏拍子。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较高,喜欢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丰收之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演唱。

3.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和指导。

3.情境教学法:设置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丰收的喜悦。

4.情感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音频设备:音响、麦克风等。

2.教学课件:丰收的场景图片、歌词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可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如《欢乐颂》,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然后简要介绍今天的歌曲《丰收之歌》,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丰收吗?丰收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丰收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丰收的喜悦。

同时,教师演唱《丰收之歌》,为学生提供示范。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便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接受程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相互练习演唱。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听赏)《丰收之歌》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听赏)《丰收之歌》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听赏)《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丰收的喜悦。

歌曲节奏感强,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学生对丰收的主题较为熟悉,有利于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学会歌曲《丰收之歌》,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了解歌曲的主题,感受丰收的喜悦。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丰收之歌》,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丰收的喜悦。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歌曲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丰收之歌》的课件,包括歌词、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为学生提供伴奏。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丰收吗?丰收的时候人们会怎样庆祝?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丰收之歌。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丰收之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同时,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句教唱,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

四年级音乐《丰收之歌》的说课稿

四年级音乐《丰收之歌》的说课稿

四年级音乐《丰收之歌》的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演唱《丰收之歌》。

这首歌曲调欢快,旋律优美,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和激动。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丰收之歌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培养学生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丰收之歌》,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和体验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和激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能够自信地表演歌曲。

三、教学方法1. 听唱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学习演唱打下基础。

2.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 练习法: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丰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歌曲: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然后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再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演唱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每组轮流上台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4. 音乐表现: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5. 情感升华: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伟大和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音乐表现力等方面,以及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3.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演唱是否准确、流畅、有感情;音乐表现是否自然、和谐;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是否深刻;是否能够自信地表演歌曲。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0课丰收之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0课丰收之歌-教案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0课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生动描绘丰收场景的乐曲。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丰收的场景,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喜悦氛围。

本节课将采用花城版音乐教材,以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奏中体验丰收的喜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对乐曲的欣赏和演奏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丰收的场景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合作演奏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丰收的场景,感受音乐带来的喜悦氛围。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演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丰收的场景,感受音乐中的喜悦情绪。

2.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演奏技巧。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演奏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乐曲的喜悦氛围,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曲的演奏技巧。

3.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演奏能力。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丰收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乐曲《丰收之歌》的乐谱。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乐曲和进行教学演示。

3.准备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用于教学演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丰收吗?丰收的场景是怎样的?让学生对丰收有一定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丰收之歌》乐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乐曲中的喜悦氛围。

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尝试找出乐曲中的丰收场景。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乐曲,注意乐曲的节奏和演奏技巧。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奏,让学生在实际演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丰收之歌。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 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 歌曲 丰收之歌》教案

(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0课歌曲丰收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选自花城版三年级音乐下册。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

歌曲共两个乐句,结构简洁明了,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体验到劳动的喜悦和丰收的欢愉,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他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在音乐课上可能较为内向,不愿意积极参与演唱和互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3.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喜悦和丰收的欢愉,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丰收之歌》的旋律较为简单,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重点指导。

2.歌曲中的歌词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学生需要理解歌词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对象。

2.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唱和讨论。

4.情感体验法:通过讲述劳动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丰收的欢愉。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丰收之歌》的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演唱。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演唱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丰收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歌曲《丰收之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收之歌》外沟门中心
校学——张健
一、教材分析:
歌曲《丰收之歌》是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个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者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

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全曲六个乐句构成结构图式是‖:a+b:‖+c+b这首歌曲大多呈分解和弦式进行(如第一乐句完全由分解和弦组成)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解农村。

让学生回到大自然。

(二)学情分析:由于小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

因此,创造音乐课堂的愉快情境尤为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劳动的艰辛,收获要付出心情的劳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标
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地体验音乐。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音乐新课标》确立的阶段目标和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针对四年级学生自我感知能力欠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难点:
2、教学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歌曲。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

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愉快的心境。

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兴趣引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而谜语的答案又是和本课很好的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和感受本课内容。

如:我在导入歌曲时,我让孩子们首先欣赏了一组秋天的图片,这些图片是以丰收为主题的。

使学生了解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又如:在歌曲中一音多字的教学中,我用笑脸的大小形象的表达演唱时间的长短,让学生的更容易理解。

3、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了解思
考什么样的声音、情绪适合体现这首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

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积极评价法: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发放丰收的果实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

(二)说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
1、听唱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不存在了。

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自己学会了,才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教师范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

2、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和处理歌曲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在节奏的学习过程中我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

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歌曲,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的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

3、创造法: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试。

如:我在处理歌曲时,引导学生自
己创编声势动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堂课我针对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下面我对课的流程作简单的陈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开始,我用谜语导入的形式,马上学生进入了状态。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审美情境中,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2、读歌词解决难点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丰收之歌》这首歌,本课的难点是一音多字,我在读歌词的时候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后又通过图示让学生自主的探索一音多字的唱法,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教师哼唱,再次感受在学生熟悉歌词的基础上,老师先引导他们劳动时嘴巴里面发出“嘿嘿”的声音,然后整首歌曲用“嘿嘿”来哼唱。

用嘿来哼唱更接近歌曲的氛围。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
1、学唱歌词:在解决一音多字的基础上,找出相同旋律的基础上。

让学生把歌词带入到歌曲中,歌曲学习做到了水到渠成。

2、歌曲处理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接下来进入处理歌曲环节,首先我提问本歌曲的歌曲情绪。

然后根据歌曲的情绪来演唱。

接着我用独唱和齐唱的形式了演唱。

最后我加入身势动作,收割,采栽,搬运。

融入到歌曲中,进一步体会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拓展思维,思想教育
1、欣赏《丰收锣鼓》:通过播放《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

最后,在《丰收之歌》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

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