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洲志》、《华事夷言》。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魏源的主要思想: 编成《海国图志》,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1785— 1850年),福建 侯官(今福州)人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 《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 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 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 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①《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 ——<<海国图志·序>>
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②该书核心思想是?这一思想含义、目的?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 源 直接目的:抵御外来侵略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无产阶级(1919五四后) 传播马义,走社义道路
制度 思想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 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 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 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8年日 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背景(原因):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3、评价:
性质:地主阶级的新思想,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作用:①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向西方学习,探求强
国御侮之策。 ②促进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形成,并兴起
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局限:①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②未进行实践。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先驱)---19世纪40、5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等 3、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4、主张(或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5、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6、主要活动: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军、新式学堂 7、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8、结果: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 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比较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异同点。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先驱)---19世纪40、50年代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个主题: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走向近代化)
三个阶段: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 维新派: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革命派: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民主和科学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2020.9
一个懂得尊重思 想的民族,才会诞生 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 想的国家,才能拥有 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复习:古代中国是不是一个 “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 什么?
探究1:19世纪之前有哪些 引领欧洲社会“不断前行” 的“伟大思想”?鸦片战争 前的中国有没有这种“伟大 思想”?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张之洞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民用(辅助军事工业)
天津开平煤矿、上海 轮船招商局(最早)
汉阳铁厂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在于没有涉及制度层面。
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 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夷 也。……惟皇上振刷纲纪,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 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议战》
③根据材料,概括魏源“师夷”的内容,并结合教材 思考其意义。 意义: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是对几千年来传统 《海国图志》 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先驱)---19世纪40、50年代
“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 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实践及结果: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原因):
政治: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根本原因 经济:外国经济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程朱理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思想战线万马齐喑)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思想基础; 战争惊醒——直接原因;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探究一
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林则徐的主要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纂《四
19世纪以前东西方主流思想的演进
中国主流思想演变
百家争鸣 儒学低潮 儒学正统 儒学困境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儒学复兴 理学形成
反正统 新思想
春秋 秦朝 西汉 智者运动
东汉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欧洲思想解放潮流
导言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 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 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 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 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 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魏源的主要思想: 编成《海国图志》,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1785— 1850年),福建 侯官(今福州)人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 《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 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 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 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①《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 ——<<海国图志·序>>
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②该书核心思想是?这一思想含义、目的?
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 源 直接目的:抵御外来侵略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无产阶级(1919五四后) 传播马义,走社义道路
制度 思想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 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 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 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8年日 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背景(原因):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3、评价:
性质:地主阶级的新思想,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作用:①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向西方学习,探求强
国御侮之策。 ②促进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形成,并兴起
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局限:①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②未进行实践。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先驱)---19世纪40、5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等 3、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4、主张(或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5、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6、主要活动: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军、新式学堂 7、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8、结果: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
“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 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比较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异同点。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先驱)---19世纪40、50年代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个主题: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走向近代化)
三个阶段: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 维新派: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革命派: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民主和科学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2020.9
一个懂得尊重思 想的民族,才会诞生 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 想的国家,才能拥有 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复习:古代中国是不是一个 “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 什么?
探究1:19世纪之前有哪些 引领欧洲社会“不断前行” 的“伟大思想”?鸦片战争 前的中国有没有这种“伟大 思想”?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张之洞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民用(辅助军事工业)
天津开平煤矿、上海 轮船招商局(最早)
汉阳铁厂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在于没有涉及制度层面。
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 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夷 也。……惟皇上振刷纲纪,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 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议战》
③根据材料,概括魏源“师夷”的内容,并结合教材 思考其意义。 意义: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是对几千年来传统 《海国图志》 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先驱)---19世纪40、50年代
“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 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实践及结果: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原因):
政治: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根本原因 经济:外国经济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程朱理学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思想战线万马齐喑)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思想基础; 战争惊醒——直接原因;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
探究一
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林则徐的主要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纂《四
19世纪以前东西方主流思想的演进
中国主流思想演变
百家争鸣 儒学低潮 儒学正统 儒学困境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儒学复兴 理学形成
反正统 新思想
春秋 秦朝 西汉 智者运动
东汉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欧洲思想解放潮流
导言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 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 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 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 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 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