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历史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高中历史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在长期的教学发展中,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干扰,致使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兴趣培养”这一模块忽略掉,并且对学生每一个主体间的个体差异性缺乏考虑,进而导致历史教学固步自封,观念落后。
为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多元化、开放化教育,优化学生学习效率,我校推出了以“自主、合作及探究”为目标的教学路径。
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从而使学生热心参与课堂及课外活动,最终实现自身交往能力、自学能力的提升。
以自主、合作及探究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具备如下几点特征。
第一,开放性。
主要指在课堂中,学生的心态比较平和、轻松,无压抑感,课堂比较开放。
另外,指的是课堂中涉及到的问题属于开放型,学生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参与性。
主要指在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内,学生都是以“演员”的角色全程参与其中,属于主体,并非“观众”。
第三,主体性。
重视“学”为主体,学生是历史教学课堂中的主体。
第四,探究性。
主要指历史教学并非传统的死板灌输知识,而是一个探索知识、分析知识、自主研究及学习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旨在使学生通过集体探究或者小组探究以及个人探究的活动形式,解难释疑,使实际问题通过所学知识得到解决。
第五,互动性。
在开放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是交互影响,并非单一讲授与被动接受的一个过程,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属于一种引导者与指导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定位是现代教学的要求,旨在使学生具备“会学习”的能力。
此种教学理念的寓意为“教”不再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的主要职责为引导学生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学会”,而是让学生具备“会学”课本中的知识点的能力。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实施导学教育,做一个优秀的“导学者”,使学生可以发挥自身思维能力,善于学习,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使自身的“问题意识”、“求知欲望”、“思维品质”、“质疑意识”得到培养与提升。
中学历史实践教学模式(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实施策略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实践。
2. 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3. 强调合作学习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注重实践操作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观、调查、实验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氛围。
2. 提供资源,引导探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历史规律。
3. 设计活动,培养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合作,促进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关注个体,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发展。
三、实践教学模式评价方法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中学历史教育的微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中学历史教育的微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概述:中学历史教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学生参与度低等。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中学历史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育的微课堂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一、微课堂教学模式简介微课堂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录制、编排和发布短视频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和压缩,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
微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内容短小精干、便于传播和学习的特点。
由于其高度开放性和互动性,微课堂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
二、中学历史教育的挑战与改革中学历史教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单一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容易造成知识的片面性。
其次,历史学科知识量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掌握全面的历史知识。
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下,文字材料和教科书成为主要的学习资源,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和感受。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学历史教育需要实施改革。
微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为中学历史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三、微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1. 提供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微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历史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录像、听取专家讲解等方式,增加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互动和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课堂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微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相关的微课堂资源进行学习。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微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
中学历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中学历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万江三中冼除荣内容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和社会的需求。
为适应新的形势,将“吸引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的优化组合后,再结合“有程序的网络教学”手段,把它逐渐完善而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模式在新的形势和社会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和社会的需求。
为适应这种需求,将“吸引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优化组合模式应用到历史教学中来,把它逐渐完善而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历史学课堂教学模式。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什么是“吸引教育”和“生活教育”?所谓“吸引教育”是一种比喻,简单而言是指通过热忱的吸引和召唤,在所有人类值得努力的领域激发并实现人们的潜能。
[i]其核心突出“主动”与“配合”四字,即教师和学生都主动,教师、学生、学校、甚至社会都配合。
如果将这应用到历史教学方面,即要求教师按照已定目标去吸引、召唤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通过吸引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习成为学生愿意做、主动做的事情。
“生活教育”理论源于大教育家杜威先生。
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理论经陶行知先生引入中国加以发展后便成了“生活即教育”的著名理论。
[ii]他强调“教学做合一”,突出“实践性”和“终身性”的学习,“让学生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这与前者的“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前者侧重情感的吸引和教育,侧重的是理论方面的解释,后者侧重实践的指导,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如果两者优化组合后,从历史教学方面而言,它既要求从感情上吸引学生主动、配合参与学习,又要求通过实践形成终身性学习。
这是组合后的理论形式。
“吸引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优化组合后,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符合其要求呢?纵观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手段。
只有“有程序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符合这要求。
何谓“有程序的网络教学”?我认为它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历史教师建立自己的电子图书馆。
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历史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解读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教育部出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
人教版的高中必修三册教材中每个单元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每一课导入框又设置“探究的主要问题”作为同学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课后学习延伸中又为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课外探究学习活动可以自由选择,……处处洋溢的探究气氛足见其突出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予以坚决贯彻。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在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的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道德,促成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从而张扬个性、健全人格的学习。
它不是培养“小科学家”,也不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所有中学生都能经历的一种学习活动。
正因为探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能力,显然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必须通过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实现。
教师如何承受这“改变”之重,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更是对教师学科教研能力的鞭策。
二、探索新课堂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历史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增进对历史学的情感,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探讨◆孙亚青理解历史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意识,学会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
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
探讨历史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探讨历史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历史课程是一个重要并且必不可少的科目,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文化和历史事件,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当今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探讨,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引导,是对于更好的历史教育的要求。
因此,本文将探讨历史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课堂教学策略1. 创造宜人的学习环境历史课程的教学环境需要创造一个宜人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创造富有情趣和生活气息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设置历史展览、名人纪念堂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课程的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一种以历史为基础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它要求学生善于发掘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以及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案例式教学或小组合作式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视频讲解等方式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并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1. 运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教学中的经典方法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于学科内容的掌握。
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思考,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深邃、独特的魅力。
2. 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与经典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从而加深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
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
3. 运用互动教学法历史课程的教学重在互动和交流。
通过互动教学法,可以大大增加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开展讨论会、课堂演讲和模拟研讨等互动教学活动,让学生分析和探讨历史事件的各个方面,并对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进行挑战。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思考和[论文]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而“自学-合作式”课堂教学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
“自学-合作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拓展应用。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初见成效。
课堂教学模式自学-合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拓展应用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进行过很生动的描述:“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
”传统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2003年开始,新课改在全国全面推行之后,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也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似有百家争鸣之势。
笔者参考新课改要求和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我们农村中学的实际,也在思考并实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自学-合作式”教学,它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拓展应用四个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环节。
一、自主学习黄克剑曾说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觉、自断的智慧。
”本环节主要是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的阶段,同时也是落实好“双基”的阶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二是解决提出的问题。
这样既可以节省下教师对简单知识的讲解,又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成了课堂的主人。
这一环节,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调动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如我们在上八年级历史上册《内战烽火》一课时,教师在导入”重庆谈判”一目后,设计了如下问题:(1)蒋介石为什么要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呢?(2)蒋介石是一个怎样的人?(3)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4)毛泽东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的思维被层层打开。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思维型课堂教学是一种以鼓励学生
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采用此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深入的掌握知识。
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1、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历史是由
亲身经验得来的,而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更深入的掌握知识。
在康乾盛世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专家鉴赏、现场考察、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
并加深对当时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认识。
2、问题驱动式教学法。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红色中国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驱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发现当时中国会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掌握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知识。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的教学方法。
在黄河文明教学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当时黄河上的农民、知识
分子,还有当时的皇帝,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并深入思考历史事
件对今天的影响。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我们应该注重寻找更好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加以推
广。
基于史料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史料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探究如何使枯燥的历史学习妙趣横生,成为学生感受、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问题的解决能力,始终是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而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充分发挥历史史料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历史教学以史育人的目的。
、一、现行历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乏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递信息,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是解决历史教学难题的关键所在。
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均刻板地遵循前苏联凯洛夫倡导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稳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模式。
鉴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尚未铲除,加之授课班级容量通常在40-50人以上,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往往被弱化,转而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无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关注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它毕竟不能替代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不能替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定式,一是容易造成“满堂灌”,二是容易弱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因此,只有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改进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激活它的生命。
近些年的历史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而基于史料的教学模式恰能借助史料这一资讯平台使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将引导与参与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掌握能力,完善体系,满足自我开展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相长。
二、构建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历史既意味着既往的事实本身,又包括人们对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研究。
所以适时适度地将丰富生动的史料运用于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历史原貌,使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平易近人”跃然纸上,同时能充分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探索中复原历史真实,感受学习过程的乐趣。
“把史料放进课本之中的本身并非重点,重点在于这些史料必须被学生用某种纯粹历史的方式而运用”。
关于加强高中历史创新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 词 : 高中历 史; 教学创新 ; 探索
创新高 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
、
在学生利用预 习学案进行预 习之后 。 教师再根 据学 生的预习情 况调整或编写授课学案 . 这样能够准确地把握 学生的学情 在 授课前 . 由教师把授 课学案 当堂发 放到学生 手 中. 让学生 明确 该节课 的重点 、 难点 , 教 师要 发挥其引导作 用 . 告诉 学生需要重 点看的部分 , 必须要记忆的部分 . 只需要 了解 的部分 让学生在 教学学习活动中做 到有 的放矢 。 进行 高效 的听讲 。 这样一来 . 学
化与情境 融合 创新高 中历史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明显的好处 。 社会 与历史的发展 都离不 开思想 素质的提 升 .为 了迎合 社会发展 的需要 .对 学生 的素质进行 全面 的提 升就是重 中之
生的课堂学 习任务就变得 清晰化 . 重点化 , 他们会 集 中注 意力 听重点部分 的讲解 。 这样有助 于解放学生 、 也 能解放 老师 . 让课 堂变得轻 松 、 高效起来 。
( 3 ) 巩固课堂学 习成 果 . 完善 自助式学案 。在学案 的指导
学生完成 了预习活动 , 这并不意 味着学案模 式下学 生学习 重, 教 育 的创新在 于尊 重学 生的个性 , 因材施 教 , 对 学生 的潜 下 . 在经历 了预 习学 案和授课 学案指导下的学 在能力 进行重点 的开发 . 培养 出具有 健全性格 的学生 。 在素质 行为 的结束 。相反 . 教育 中 . 高 中历史教育 是一个有效 的改革重 点 , 历史教学 重点 习后 .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了教学 内容 , 这个时候 . 就需要学生去
高中历史课史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的开题报告
高中历史课史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在学术和文化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历史教学一直面临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兴趣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历史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丰富的历史史料,通过史料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具体研究中,需要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史料教学模式,其特点和优点是什么?2.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3. 如何评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模式的效果?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总结各种史料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点,探讨史料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效果评价方法,以及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
四、预期结果和影响本研究所得出来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影响:1.对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改进。
通过研究史料教学模式,可以寻找一种新的历史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2.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水平。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使历史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史料,更好地教授历史知识以及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3.对社会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利于。
历史学科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意义,也是引导学生了解和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历史教研组关于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反思
世界近代经济《开辟新航路》一课教学反思如下:
优点——学案设计基本实现了教学理念的问题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到位;学生回答问题、参与教学较理想;教学理念贯彻比较到位,授课所运用到的视频材料衔接贴切本课内容。
不足——学生中心组合作交流体现不足;材料运用还可以进一步精细化;需要增加引导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设计,其他问题设计难度需要调整难易程度,激发各个层次的学生讨论的热情。教师讲解部分环节还可以缩减,对知识点的讲解可以贴切生活实际,通俗易懂一点。
4、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应该适当增加课堂上对学生知识掌握督促力度,学生的课堂气氛有点懒散。当堂巩固的练习题当堂计时完成,当堂检查讲解。
执笔
2013年3月19日
历史教研组关于构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一)
——新授课课堂观摩评析
项目
内容
主持人
教学
目的
运用学案导学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
学案设计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夯实基础,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课堂环节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课后反思和评议,逐步构建和完善适合本学科特点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学生的作用(回答问题、讨论、点评等)面对学生的发言,需要再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方面多下点功夫。历史问题没有绝对对错、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认识,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1992年是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纪念,部分国家在庆祝“发现新大陆”,印第安人后裔打出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在如何评价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行为,涉及到认识历史解释历史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这个地方直接把答案展示给学生:欧洲人\发现,美洲人\侵占,全球史观\文明的碰撞。不如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度,一组扮演欧洲人,二组扮演美洲人,三组从全球史观来看。
浅谈中职历史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中职历史有效教学模式探讨1. 引言1.1 中职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的中职教育主要以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致力于培养工人和技术人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升级,中职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职教育经历了从工业化向现代化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教育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技术培训到现代综合素质教育的演变,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2 有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有效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中职教育是一个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的有效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和探讨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历史有效教学模式,并从中挖掘出可供今天教育实践参考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回顾中职历史教学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其中的成功要素和不足之处,探讨如何构建更加适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一些成功的中职教学模式,总结它们的共同特点和成功之处,并提炼出可供其他教育机构借鉴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教 学 注 入 了 活 力 。 和谐 是 一 种 美 ,更 是 一种 境 界 。
求 ,帮 助 学 生 认 识 自我 、建 立 自信 。发 挥 评 价 的 教 育 功 能 , 促 进 学 生 在 原 有 水 平 上 得 到 进 一 步 的 发
性 品 质得 到 了全 面 、和 谐 、充 分 的发 展 。
(. )让 评 价 滋 润 学 生 心 灵 三
学 生 就 会 养 成 善 于 动脑 、勤 于 思 考 、勇 于 表 达 自 已 观 点 的 习 惯 。这 ~ 点 对 于 学 生 主 动 获取 知 识 ,养 成
良好 的学习 习惯具有 重要 的价值 。这样 ,学生在学
残 苁 历 史 教 学 的 问题 探 鬼 教
◇山东 临沂第四中学 田红梅
美国著名教育学 家布鲁纳说过 : “ 学生提 出 向
挑 战性 的 问 题 ,可 以 引 导学 生 发 展 智 慧 。 ” 问 题 的
(一 )备 课 中 预设 问题
通 过 钻 研 不 同 的 版 本 教 材 , 围绕 课 标 的 中 心 要
பைடு நூலகம்
提 出 与 解 决 ,在 今 天 的 新课 程 教 学 中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突 出 的 作 用 。要 深 化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着 力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就 必 须 把 学 生 的 学 习时 间更 有 效 地 利 用 起来 ,而 问 题 的设 计 、解 决 和 生 成 ,可 以 使 教 师 快 速 了 解 学 生 理 解 知 识 、综 合 问题 的 程 度 、存 在 的盲 点 等 ,有 助 于 剖 析 教 师 在 教 学 中存 在 的 薄 弱 环 节 , 使 教 与 学 更 具 有 针 对 性 。在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 同
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学生们在历史学科中除了学习历史知识外,还应该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的提出,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与体验,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
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方面展开。
具体内容如下:1.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突出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在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献分析能力和历史问题意识。
2.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探究中的自主发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3.评价体系在评价方面,要遵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原则,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并给予及时、明确的反馈。
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为学生长远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在21世纪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开展实践,探究真理,激发学生精神上的热情和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教育的教育模式探讨
中学历史教育的教育模式探讨引言历史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
而历史教育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学历史教育的教育模式,以期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总结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内容的灌输和记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但缺乏对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引导。
学生容易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力也相对较低。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来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授一个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含义,而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事实记忆。
三、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是在探究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通过提供真实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教训,发现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感和现实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力和历史应用能力。
同时,学生还能在案例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例如,通过研究某个历史人物的一次决策,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决策的正确性,并讨论这个决策对当时和现在社会的影响。
四、情境模拟教学模式情境模拟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
通过场景复原、名人扮演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复杂性。
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情感体验,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情感共鸣和深入理解。
例如,在讲述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进行辩论和争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历史人物的考虑和抉择。
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讨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实施策略、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探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实施策略1.合理分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在分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小组之间的竞争力和差异性。
同时,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以避免交流困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2.明确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小组的任务和目标。
任务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3.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共同探究问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展示成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都要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讨论、小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同时也能够让其他学生了解不同的小组方法和成果,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四、效果评价1.学生成绩和素质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成绩。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改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动合作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讨
江苏海安县海陵中学(2 60 王 辉 26 0 )
倡 导学生 独立探 索 、 质疑 问难 、 研讨交 流 的 自主学 习教学 模式 , 是我 国当前 教育改革 的主旋律 。这就要 求 教师研 究学生 的学 习方法 与培养学生 的学 习能力 , 学 使 生成 为知识 的发现者 和探 索者 , 使历史课堂 真正成为学 生 自主获取 知识 、 培养能力 、 全人格 的主 阵地 。为此 , 健 我尝试在历史教学 中实施 自主学 习的教学模式 。
2探 究 .
这是 师生思维相互融合 的阶段 , 是学生 的认 识水平 从低级 向高级发展 的重要环 节。教 师引导学 生将个别 、 具体 的结论通 过总结纳入知识 体系的框架 中 , 知识 系 使 统化 、 条理化 、 规律 化 , 培养 了学 生 的综合 能力 , 同时这 也是对 已学知 识的再现与巩 固。如 在学生学完 《 昌盛 的 秦汉文 化——领 先世 界 的科 学技术 》 节 内容 后 , 一 我引 导学生 自行设 计一 幅 《 汉时期 领先世 界 的科 技成 就 秦 表》 由学生 自己完成 对本课知识体 系的建 构 , , 培养 了学 生的综合能力 。 在学生学完《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节内容 后, 我启发学生归纳 总结 : 学完本课后 , 会发现历史 我们 上有 一个王朝——秦朝 和隋朝有 着惊人 的相似之处 , 同 学们 能以小组讨论 的形式 找出它们的相 似之处 吗? 学生 的热情 被激发 , 最后经过努力 总结 : 短暂 的强 盛 、 修建工 程、 建立制度对后世影 响大等 。 这样 , 的知识得 到有 课本 效 的整合 , 提高 了学生 的比较概括能力 。 当然 , 纳时仍 是可 以采用 学生复 述 、 归 自编知识 图 解等学 习方式 , 通过学生 的 自主参 与 、 自我归纳 、 自我总 结 , 构一个 完善 的知识体 系 , 终达 到每位 学习者 都 建 最 能实现知识 的有序化和意义建构 的优化 。
历史学科教学模式和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
一、概述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历史学科教学模式和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展开讨论。
二、历史学科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影响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以讲授、灌输知识为主要方式。
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只注重记忆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历史学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宗旨。
2. 互动式教学模式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逐渐被引入历史学科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课堂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乐趣和学习动力。
三、不同课型的历史学科教学流程1. 讲授型课堂在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中,讲授型课堂占据了主导地位。
教师通过讲述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学科的内容。
在讲授型课堂中,教师需要编写详细的教案,准备充分的教学素材,以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教师需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研讨型课堂研讨型课堂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研讨型课堂中,教师不再局限于单向教学,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原因、后果和历史背景等。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提问、引导、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促使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和观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 实践型课堂历史学科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如历史文物鉴赏、历史考古实践、历史场景再现等。
实践型课堂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参观、体验、实践等形式,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陕西省2012-2013年度基础教育
重大课题招标
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信箱:
填表日期: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12月制
一、申报者基本情况
二、申报者和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
成果
三、申报者和主要成员近三年来承担的重要研究课题
四、课题设计论证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六、研究经费预算
七、研究成果
八、申报者所在单位意见
九、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十一、专家组评审意见
十二、省教育厅审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