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知识点】八年级语文《《诗经》二首》总结

【知识点】八年级语文《《诗经》二首》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知识点总结1【主题思想】《关雎》写的是一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蒹葭》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2【文章结构】关雎:河边邂逅朝思暮想琴瑟友之厂一见钟情辗转反侧钟鼓乐之(爱慕) (相思) (愿望)蒹葭: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抵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宛在水中沚3【文学常识】《诗经》本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题目“关雎”中的“关”是拟声词,鸟鸣之声; “雎”,雎鸠,种水鸟。

题目“蒹葭”中的“蒹”指芦苇一类的植物;“霞”指初生的芦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像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

“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应,彼此相关雎鸠,水鸟,据说它们“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开篇二句声情并茂:它以悠扬、平正之音,为全诗的“中和之美”定下基调;又以雎鸠和鸣起兴,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为以下正面抒写爱情创造了和谐的气氛,象征意味既深且浓。

接下去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毫不突兀了。

“窈窕”,连绵字,美好的样子,形容“淑女”;“淑女”,即好姑娘;、“好述”,就是好配偶。

首章落实到: “美丽的好姑娘,正该同美好的男子配成双”,成为全诗的纲领,提摄全篇。

《蒹葭》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

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爱着一位姑娘,她住在湖的对岸。

青年和姑娘也许有过一段交往,也许只是偶然见过一面,但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

在深秋的一个早晨,他来到湖边,思念起她来,思量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爱情。

4【词汇-10个】5【一字多意-2个】6【古今异义-6个】7【成语-11个】。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关雎》与《蒹葭》对比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形式,简单了解《诗经》中的重章叠句。

2.通过对比《关雎》和《蒹葭》的内容,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以及诗经中传递的“君子之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比两首诗中男主人公追求梦中人的不同方式从而体悟不同的“君子之爱”。

3.对比分析意象从而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一、导入爱情有多种模样。

它可能是司马相如“一日不见兮,思之若狂”的真挚热烈;可能是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有独钟;可能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款款深情;可能是仓央嘉措“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无可奈何;它甚至可能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其实啊,早在三千年前,一本叫做《诗经》的集子中,就已经描述了最美的爱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关雎》和《蒹葭》,看看三千年前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二、初读师:诗歌需要在朗诵中去品其味,悟其情,先来齐声朗诵这两首诗。

关关雎鸠,开始。

蒹葭苍苍,开始。

三、找相同(重章叠句、主题、意象)引导:接下来同学们可以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找一找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一)形式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以四言为主,都是三节。

【评:你观察得很细致】引导:那么,你发现每一节的文字有什么特点吗?预设2:诗中有相似的句子,只是变换了几个字。

【评:你总结出了诗经在结构上常用的一种手法:重章叠句】【PPT展示: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二)内容预设1:这两首诗都是讲男子追求女子的故事。

【你的概括能力很强。

】预设2: 两首诗都用了“水”这个意象。

追问:你读一下带有“水”这个意象的句子。

为什么都会用“水”这个意象呢?(可以联系一下刚刚概括的主题。

)明确:柔情似水,暗示了女子的温柔,爱情的缠绵悱恻,以及爱情如水一般的纯洁。

八年级诗经二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诗经二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诗经二首知识点总结随着教育的进步,作为学生的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诗歌。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阅读对于我们的语言理解和文化认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八年级阶段,我们学习了两首诗经:《蒹葭》和《关雎》。

下面我将结合这两首诗歌给大家总结几个知识点。

1.传统音乐文化《蒹葭》和《关雎》都是出自《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品之一,其中记录了当时的乐曲和音乐文化。

我们知道,古人的音乐并不像现代那样简单,而是通过乐曲来表述歌词,所以在一些地方,我们能看见到乐曲名,例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的“雎鸠”即为一种乐器,而《蒹葭》中提到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这里的“落”一词,就意味着特定的音乐意境。

2.古代习俗文化《关雎》中描述了周朝祭祀时所唱的歌曲,其中提到的“关雎”即是一种祭祀乐曲。

而整首诗唱的内容也是关于祭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些歌词所反映的祭祀仪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和风俗文化。

3.古代礼仪文化古代礼仪文化也是《蒹葭》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匆匆离去,男子却要安排贞洁,这种落差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礼仪。

除此之外,诗中也出现了“重门击柝”的表述,这是一种传统的贵族仪式:在贵族家庭中,一旦有客人到来,主人就会派人敲击门扉的门柱来通知家中有人。

而男女相别后,男子感到十分孤独,他会望着离去的女子幽怨地歌唱,这象征着他们的礼仪感和情感交融。

总结学习《蒹葭》和《关雎》不仅对于我们的文学修养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民俗和礼仪。

未来,我们应该深入阅读古代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让其历久弥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知识点归纳12.《诗经》二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主要内容:《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

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全篇以“求”字为中心,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男子对意中女子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感情热烈、真挚、率直、淳朴,歌颂了纯真的爱情,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主要内容:《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第一章八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

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

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

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

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

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

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八下《关雎》《蒹葭》复习

八下《关雎》《蒹葭》复习

即“教”与 “教”所产生的“知不足”
“学”相互促 进,“教”是 “学”的另一 种形式。
和“知困”两种情境,并 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 深入,得出“教学相长” 的结论。
两相对举,结构相 同,用词相对,语 气一致,相互辉映, 明快有力,连用铺
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 排,强化了比喻说
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理的效果。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后能自反也;知困,然 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 半。”其此之谓乎?
中心论点
论证思路
文体特色
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
题,先以“嘉肴”为喻,
指出“弗食,不知其旨”, 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 多用对偶句,造成 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铺排效果,增强了 “教学相长”, 然后,再对举“学”与 文章的气势。
八下 《关雎》《蒹葭》复习
学习目标:
1.有韵律和节奏地朗诵本诗,回顾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 点。
2.通过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3.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
课文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鹏之背,不知其几 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
内容分析
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 化:鲲、鹏形体之大,气 象之宏,令人瞠目。
手法/语言特色
《北冥有鱼》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
引用《齐谐》之言,写大 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 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 九万。

八年级《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八年级《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一、《诗经》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还是【北方】文学代表,与时代稍晚的南方文学代表【楚辞】并为先秦文学双璧。

2.诗经内容汇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古人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

3.诗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地方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曲【赋】重章叠句、铺排【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二、《关雎》————《诗经》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

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

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

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

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

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

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

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

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

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

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

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专题14 诗词赏析(《关雎》+《蒹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14 诗词赏析(《关雎》+《蒹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 的左右两边求取。那文 静美好的女子,日日夜 夜都想要追求她。追求 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 总思念着她。思念之情 绵绵不尽,叫人翻来覆 去难以入睡。
赏析
内容理解: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 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写作手法: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 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一、“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蒹葭》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①〔蒹葭(jiān jiā)〕芦苇。
蒹葭①苍苍②,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③, 在水一方④。 溯洄从之⑤, 道阻⑥且长。 溯游⑦从之, 宛在水中央⑧。
②〔苍苍〕茂盛的样子。 ③〔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④〔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⑤〔溯洄(sù huí)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 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 寻。之,代“伊人”。 ⑥〔阻〕艰险。 ⑦〔溯游〕顺流而下。 ⑧〔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
一、“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赏析
①〔城阙辅三秦〕意思是三
秦辅卫着长安。城阙,指长
安。三秦,指关中地区。项
炼字:“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
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 三秦辅卫着长安, 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
城阙辅三秦①, 风烟望五津②。
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 三秦”。
芦苇十分茂盛,清早露 水变成了霜。所爱的人 她在哪,正在水的另一 边。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艰险而且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好 像在水的中央。
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蒹葭萋萋⑨, 白露未晞⑩。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⑪。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⑫。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知识讲解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知识讲解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水之涘。 溯洄从之, 阻且右。 溯游从之, 在水中沚。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结合注释)
补充:好hǎo 辗zhǎn 淑女:温和美好的女子
2、自读试译 提示:可以疏其大意,不必字字落实。
3、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韵律。 4、全班齐读
一读,读准字音
jū jiū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y窈ao窕tia淑o 女,君子ha好o 逑jiú。
参差x荇ìn菜g ,左右流之。
美水
丽中
窈关窕关淑睢女鸠,,君在子河好之逑洲。。善良的
荇 菜 长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姑 短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娘 不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啊 齐
悠参哉差悠荇哉菜,,辗左转右反采侧之。。,我敲
, 采 荇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着 人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钟 左
。鼓 右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使 拔
你取
快。


美水 丽中 善荇 良菜 的长 姑短 娘不 啊齐 ,, 我采 弹荇 着人 琴左 瑟挑 来右 亲选 近。 你 。
伙中
子的
喜沙
爱洲
的上
配。


美情子 ,质的 韵朴一 它 律纯首 是 和真古 描 谐,老 写 ,语的 男 意言情 子 境朴歌 追 优素, 求 美优感 女 。
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词:

《蒹葭》知识点考点背诵记忆

《蒹葭》知识点考点背诵记忆

一.常识:(熟读)《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秦风,属秦国民歌。

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 ,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皆生于水边。

二大意: (熟读)(1)芦苇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站在对岸水那方。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找她,好像就在着水中央。

(2)芦苇一片凄清清,清晨露珠尚未干。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

逆流而上追寻她,越走越高道儿难。

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3)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露水没有完。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弯曲。

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三《蒹葭》结构内容: (熟读)( 1 章)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 2 章)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 3 章)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四.诗歌赏析, (背诵 )1、绘画美: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熟读)答: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意境美:意象、意境(背诵)意象:蒹葭、霜露、秋水、诗人、伊人起兴:气氛渲染、心境烘托(环境凄清,心情寂寞)景(起兴、渲染、渐进)苍苍萋萋采采苍凉幽缈烟水迷离为霜未晞未已秋晨雾霭凄清哀婉人(动作)阻长跻右踟蹰水畔上下求索溯游从之不畏险阻执着追求情(幻觉)伊人宛在:几次幻觉虚实相生如痴如醉央湄坻溪址:如梦如幻神情恍惚惆怅失意意境:情调凄婉、境界幽远 , 神韵缥缈,情景交融,令人遐思 , 呈现出朦胧迷离之美。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涉及了《诗经》的两首篇章,这里为您列举一下这两首诗经的一些知识点:
1. 《关雎》
- 这是《诗经》中的一篇爱情诗,通过男女之间的对话,描绘了相思之情。

- 描述了在旧时节日祭祖之际,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

- 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婚姻制度和恋爱观念。

- 诗歌结构上使用了回文对仗的手法,使得整篇诗歌形式完整。

2. 《羔裘》
- 这是《诗经》中的一篇赞美诗,是一首以颂扬豪华和荣耀为主题的诗歌。

- 描述了国君到达盛大宴会的场面和各种豪华的礼物。

- 通过描绘盛宴和礼物的奢华,表达了国君的权威和尊贵。

- 诗歌结构上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篇诗歌形式较为完整。

这些是《八年级下册语文》中,《诗经》的两首篇章《关雎》和《羔裘》的一些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诗经,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化和诗歌创作风格,还能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关雎》和《蒹葭》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关雎》和《蒹葭》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关雎》和《蒹葭》说课稿12 《诗经》两首一、说教材:《〈诗经〉两首》是初中语文教材8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课文,单元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进程、思想感情及其艺术效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是诗经的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是相似的,情感基调是相近的,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特点,现将教学目标拟订如下: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作的能力。

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说教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3、比较法:本节课,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善教人者,应教人方法,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

”1、利用课件,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设置讨论题,在讨论中理清文章线索。

3、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形成运用、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课程安排为2课时,以《蒹葭》为例说环节)㈠导入新课:(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蒹葭》知识点汇总
1.《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的意思是“芦苇”。

2.翻译:
大片的芦苇碧色苍苍,清晨的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3.主要内容: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执着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4.中心:诗人对美好爱情(理想、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

5.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

6.男主人公的形象:
一个热烈向往爱情,矢志不渝,执着追求心上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7.每章开头都在写景,有何作用?
①运用起兴,引起下文
②点明了时节,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却一直追寻心中的女子,体现了男子对女子的执着追求。

③渲染萧瑟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失望惆怅的感情。

8.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咏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表现了主人公感情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精心整理解析教学内容汇编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精心整理解析教学内容汇编

丁香一样的忧愁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在雨中哀怨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哀怨又彷徨
走尽这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彷徨在悠长、悠长
撑着油纸伞
消了她的颜色
又寂寥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巷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mòmò)彳亍[chì chù]着
散消太丁散了息香了她般般,的的的甚芬眼惆至芳光怅她(y的ǎnguāng我一结) 个着希丁愁望香怨飘一的过样姑娘(yīyàng)地
定了基础。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写景 (xiě jǐn ɡ)
苍苍 蒹 葭 萋萋
采采
凄凉清冷
寂寞感伤
白 为霜 露 未晞
未已
朝露结融,
时间发展
第十五页,共21页。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kě wànɡ)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写人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àiqíng)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所思(suǒ sī):窈窕淑(第一章)


所愿:君子好逑。
相思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朝思暮想,
辗转反侧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二三章)

梦幻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琴瑟钟鼓, 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求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第七页,共21页。
背诵(bèi sònɡ)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第十页,共21页。
蒹葭苍苍(cāngc苍ān苍g()cā,ngcāng):茂盛的样 白露为霜 。 子 所谓伊人 ,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 。 溯洄:逆流而上 溯洄从之 , 洄:上水,逆流 道阻且长 。 从:追寻 溯游从之 , 阻:艰险 宛在水中央。 溯游:顺流而下

《关雎》《蒹葭》自学参考提纲

《关雎》《蒹葭》自学参考提纲

24、《关雎》《蒹葭》自学参考提纲九年班姓名座号课型:自读课课时:1课时执笔:国庆审核:向阳、悦来、丽阳、雪芳组长:凤娇[自学要点]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自学重点]1、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的内容。

[资料助读]《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自学过程]一、诵读,熟悉字音,结合注释掌握文意并背诵。

1、范读正音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唏.()坻.()..()()蒹葭2、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3、解释重点字词,掌握文意(关关、洲、窈窕、好逑、参差、流、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友、芼)4、熟读成诵,填写横线上诗句,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准:关雎,。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

求之不得,。

,左右采之。

,。

,左右毛之。

蒹葭,。

,在水一方。

,。

溯游从之,,。

所谓伊人,。

,。

溯游从之,。

,。

所谓伊人,。

,。

溯游从之,二:整体阅读,感知诗歌内容1.《关雎》主要表现手法是兴,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如:,,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诗歌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和求而得之的。

全诗分为三章。

首章四句,写。

次章八句,写男子对女子相思到“”的程度。

末章八句,写男子因相思出现幻觉,仿佛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

八年级诗经三首知识点

八年级诗经三首知识点

八年级诗经三首知识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其中的三首经典作品,分别是《关雎》《蒹葭》和《式微》。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首诗的知识点。

一、《关雎》1、诗歌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的爱慕和追求,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3、艺术特色(1)比兴手法诗的开头以雎鸠鸟相向合鸣,兴起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这种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重章叠句全诗多次重复“参差荇菜”,只变换了几个动词,在反复咏唱中,充分表现了男子追求爱情的执着和热烈。

(3)心理描写“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细腻地刻画了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4、重点词句解析(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指女子的文静美好;“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逑”指配偶。

(2)“寤寐求之”“寤”指醒时,“寐”指睡时,“寤寐”指日夜。

(3)“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二、《蒹葭》1、诗歌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主题思想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3、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通过描绘深秋清晨的景色,烘托出主人公凄清、惆怅的心情,情景相生,韵味无穷。

(2)朦胧美诗中的“伊人”形象模糊,给人以朦胧、神秘之感,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

(3)回环往复全诗三章,句式相同,只是变换了几个词语,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
一、《诗经》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还是【北方】文学代表,与时代稍晚的南方文学代表【楚辞】并为先秦文学双璧。

2.诗经内容汇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古人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

3.诗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地方民歌
【雅】宫廷乐歌
【颂】祭祀乐曲
【赋】重章叠句、铺排
【比】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二、《关雎》————《诗经》开篇之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

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

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

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

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

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
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三、《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
1.请写出蒹葭全诗旨意:渴望会见思慕之人却不得接近,反覆追求之深情。

2.“在水一方”象征着【追寻过程中的阻碍(阻绝不通)】;“伊人”可望不可即,没有具体指涉的对象;全诗的脉络为【追寻者—河水—伊人】,写世间一切因遭受阻碍而未竟的追寻之旅。

3.蒹葭一诗所描写的季节与时间为何?
深秋清晨的景色。

4.造成诗歌中主角忧伤的原因何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道路尽管距离不远,但眼前一片茫茫秋水,思之可即,行之不易。

5.从白露“为霜”至“未晞”、“未已”,暗写【时间的流逝】;从道阻且“长”至“跻”、“右”,表现出处境方面有【难度上的递升】。

6.“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在语意的层递上表现出:追寻伊人由易至难。

7.全诗以何句为中心,构成企求和挫折、热忱和失望的情节?【在水一方】求之不得后,作者的态度如何?【作者依然执着不悔地追求。

从其反覆咏唱所表达的深情可知】。

8.诗歌的主旨:这是首爱情诗,写对恋人的思念与追求,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写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