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学PPT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合集下载

6《藤野先生》PPT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30页)

6《藤野先生》PPT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30页)
子”的文人。
三、默读课文,梳理事件,把握文章内容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我”在日本 留学时的相关经历以及与藤野先 生的交往。
2.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 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 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明确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 本文线索二:感情线索,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我”情感的变化)
6《藤野先生》PPT课件—2020-2021学 年八年 级语文 上册 部编版(30张)
6《藤野先生》PPT课件—2020-2021学 年八年 级语文 上册 部编版(30张)
六、跳读课文,品析语言,感受文本独特风格
1.品析下面句子中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实在标致极了
• c衬托,以他体衬托本体的写作手法。有两种, 一是正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 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
• d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的相对立 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写作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
了1902乘1908年留学日本的 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 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 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 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东京 → 仙台 → 北京
三、 默读课文,梳理事件,把握文章内容
• 3.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的鲜明提炼和概括。你认为 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写认识藤野先生前在东京所见和心境,
交代去仙台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与藤野交往(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36—38)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在东京—→在仙台—→离开仙台 本文线索一: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选材围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第一课时课件(28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第一课时课件(28页)
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 形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 文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 都必须为中心服务。
三.分类 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绯红:fēi 红色,鲜红。 油光可鉴: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
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鉴:原意镜子,这里作动词 用.
• 记叙了作者从1902年夏末至 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经历, 回忆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
藤野严九郎 (1874---1945) 一九零四年至一 九一五年在仙台 医学专门学校任 教。
写作背景 • 这篇散文的写作年代是在鲁迅离
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 1926 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 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 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 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 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 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 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 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 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 3.划分课文的结构,归纳各部分的内容。
叙述线索
以作者与藤野 在仙台 离开仙台
: “清国留学生”
的生活状况
: 失望
相识 相处 离别
分析课文
本文以 时间先后地点转换为顺 序,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的经历.
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 在东京
第二部分:(4—34)在仙台
第三部分:(35—37) 离开仙台
课堂练习:
一.先解释加红字的意思,再解词。 1.油光可鉴: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
词用。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 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2.抑扬顿挫:声音低和高。形容声音高低 转折和谐悦耳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PPT课件(共33张ppt)PPT课件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PPT课件(共33张ppt)PPT课件

生活。鲁迅先生鄙视他们、厌恶他们、感到失望。
展示提升
朗读27-31段,概括段落内 容,并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与鲁迅 弃医从文的关系
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 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 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 慨,而是以其实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 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 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 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 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 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 强盛的愿望。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高高耸起的学
生制帽比作富士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清
国留学生”既不想剪辫子又怕被外国人嘲笑
的心理,反映了他们庸俗、浑浑噩噩的精神
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反语
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就是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
意,一般含有否定、讽刺及嘲弄的意
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 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 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 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 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 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 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 中国早。
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速 成班补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 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后弃 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多
年后,鲁迅在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下离开北京,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第1课时(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第1课时(课件)
藤野先生有时忘记带领结的掌故。
藤野先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让我感动。
藤野先生认真给我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担心我的解剖实习。
回忆留学往事
1
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事件分别概括出来,然后给每
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填写下面表格: 事件内容 小标题
了解裹脚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离别
8 9 10 11
藤野先生向我询问中国女人是怎样裹脚的。
整体感知内容
4
通过初读课文,你对藤野先生有什么感受呢?
我认为藤野先生工作十分认真。 我认为藤野先生关心鲁迅先生。
我认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我认为藤野先生不拘小节。 ……
回忆留学往事
同学们,这篇回忆性散文记 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许多事情, 让鲁迅先生终生难忘。请同学们 速读课文,找出这些事件,思考
匿名: 不具名或隐匿真名。 杳无消息: 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客死: 死在异国他乡。
适值: 正好遇到。 抑扬顿挫: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 厌恶、痛恨到极点。
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 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
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
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日本青年怀疑我得到藤野先生泄露的题 目,给我写匿名信。 看电影看到中国人被枪毙,日本人欢呼, 我感到很刺耳。
我与藤野先生分别,他送我一张照片。
回忆留学往事
2
这些事件中,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
这样写?
写得简略的事件有: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特殊优 待,忘带领结,匿名信,看电影。
写得详细的事件有: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
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1)
藤野先生
鲁 迅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 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鲁 迅
情景导入
●鲁迅在45岁时温情回望青少年时期的经历, 以及那些在她成长之路上留下印记的人。有 愚昧迷信不识字,但却对鲁迅特别用心,尽 己所能去爱惜鲁迅的长妈妈。有方正质朴、 严而不厉、和蔼仁善,深受鲁迅热爱的寿镜 吾老先生。今天,我们再跟着作者的回顾, 去认识一位他的师长——藤野先生。
5.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大概”表示估计;“物以希为贵”是说“我”受 到优待的原因不是受到尊重,而是仙台当时“还没有中 国的学生”,这种估计反应出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
6.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 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理解句子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 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9.藤野先生为什么“ 最使我感激”?说说你的理解。
藤野藤野先生不仅没有歧视身为中国留学生的鲁迅, 而且与鲁迅亦师亦友,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都给 了鲁迅莫大的帮助。就算后来鲁迅决定弃医从文,藤野 先生也没有禁止,所以鲁迅说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
仙台学医呢?
因为鲁迅先生去日本是为了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国留学生” 的表现令人失望,所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想通过医学改变中国。
4.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
这是为什么? “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 刻;“水户” 则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作者牢记不忘这两 处,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有哪些?分别表现了藤 野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第1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第1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外貌: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
缓慢而很有顿挫
人物身份:
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一位严谨、朴素、古板的老师
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
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

fēi

驿




pōu





xùn




无消息
yǎo


jié





huì


piē
抑扬顿

cuò


痛疾



gěng
( )落第( )丢三落四( )落枕

luò

lào
( )食宿( )星宿( )一宿
宿

xiù
xiǔ
( )厌恶( )恶心( )凶恶


ě
è
( )解剖( )押解( )浑身解数

jiě
jiè
xiè




biàn( )论


jī( )形
qí( )玉
qí( )岖
biàn( )子
biàn( )别
绯红:
鲜红。
宛如:
正像,好像。
遗民:
流言:
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人,也泛指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藤野先生》课件(共6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藤野先生》课件(共61张PPT)

在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所见所闻——
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爱国
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所感——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2)去仙台
水户
日暮里

去仙台
去仙台
日暮里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爱国
水户 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那时那地”指
在仙台讲堂里看时事电影时 。
“我的意见”指 学医救国 。
“变化”指 弃医从文 。
“变化”的原因是:
认识到医学不能救国,更重要的是 改变国民的精神,而改变精神首先 是靠文艺.

弃医从文的原因
爱 国

匿名信事件——个 人与祖国的尊严受 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
“爱国青年”写的匿名信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攻击鲁迅成绩没有落第,是因为从藤野 先生处知道了题目。
“中国是弱国……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应怎样理解?
• 这是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他们认为 鲁迅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一定不是靠自己的能 力,而是预先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这句 话表达了鲁迅极为愤慨的感情。

雕塑:鲁迅与藤野先生
(绍兴鲁迅博物馆)

阅课文提示及 注释,了解文章 写作年代及时代 背景。

文章写作年代及时代 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 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 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 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 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 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 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 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 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 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 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6《藤野先生》 课件(共38张PPT)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6《藤野先生》 课件(共38张PPT)
概括事件: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语言细节:“又”(频率高);“很高兴”“极有抑扬的声调” (热情);“很担心”(程度深);“现在总算”(时间长)。 伟大品质:真诚关心学生。
(4)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 ,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 么一回事呢?”
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外貌: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动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将书放在讲台上 声音: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语言: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衣着: 穿衣服“模胡”,冬天穿旧外套,忘记带领结
小结:运用 白描 手法,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位——
生活俭朴、不拘小节、学识渊博的学者形象。
知识链接
白描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线条勾描形象 而不施色彩的画法。作为文学表现手法,是指用最 简练的笔墨,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 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手法。
知识链接 白描
(1)不写背景,只突出主题。中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和古典 戏曲,就具有这种特点:不注重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通 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 现出来。
具体的语句: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也有解散辫子,盘 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 扭。实在标致极了。 (2)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 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4.文体知识
现代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 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 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第1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第1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有哪位同学想做一回穿越的“鲁迅”呢?分享一下在日本留学时的经历或 所闻所感,其余同学可以之后评价一下他的表现。
示例: 主持人:欢迎各位收看由校园电视台的《名人访谈系列节目之走进鲁
迅的内心世界》,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今天我们十分有幸邀请到鲁迅先 生,我们掌声欢迎。
主持人:鲁迅先生,您好!我们都知道您因父亲、因救国,决定出国 学习先进的医术,我记得您的第一站是东京,那是什么促使您离开东京去 仙台呢?
快速阅读全文 画出藤野先生的相关句子
体悟他的平凡而伟大
感受平凡
1. 藤野先生平凡吗?体现在哪里? 明确: 藤野先生很平凡。 他的形象很平凡。他不修边幅,留下了一些有趣的掌故。 他的身份很平凡。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医学院教员,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 人物。 他做的事情也很平凡。教书、批改作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些就是我 们身边的老师天天在做的事情。
小结
感受平凡而伟大的藤野先生
添改“我”的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正直无私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治学严谨
没 有 狭 正治隘 直学的 热严民 诚谨族 偏 见
活动二:感受平凡而伟大的鲁迅先生
模拟采访
藤野先生既然如此伟大,关爱他,好好学,鲁迅 定能成为一代名医呀!为什么他放弃了呢? 现在进行一次模拟采访,分享一下鲁迅在日本留 学时的经历或所闻所感。分享一下在日本留学时 的经历或所闻所感,其余同学可以之后评价一下 他的表现。
”与“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矛不矛盾?为什么?
明确:(1)藤野先生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在其他人的眼里也许不 伟大,然而作者从与他交往中认识到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从心里 眼里敬重他、怀念他,所以这样说。(2)不矛盾。藤野先生没有狭隘 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 并且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这在当时的历 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 里是伟大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PPT课文课件说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PPT课文课件说课

弃医从文的原因
重民思看
挫 伤
族 自 尊 心
想 受 极 大
电 影 事
受震件
爱 国
到动
严,
受个匿
到人名
侵 犯
与 祖 国 的
信 事 件


在东京 所见所闻---- 憎恶至极 日暮里、水户-----敬仰忧国 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
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 弃医从文----忧国忧民
暗线 感情线索
双线结构:
写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1904年8 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 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 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 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 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 危亡。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之建立了深挚的 情谊。
所见所闻 ——
樱花美丽,环境美好 清国留学生的怪异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修辞:夸张、比喻、 反语

感 ——
厌恶和嘲讽 不屑与之为伍
作 用 —— 初步体现作者的爱国思想, 为下文作者离开东京做铺垫。
去仙台
作者在仙台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 的原因是什么?
去仙台
日暮里:触发思家忧国之情
爱国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
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 责、一丝不苟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尊重科学
真诚关怀、正直无 私、热情
认真求实的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PPT优质课件

栏目索引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表达完整。
从藤野先生身上我们读懂了:爱是人类最基本、最美好的情感。街头
遇到乞讨者,我们就力所能及地给他点钱,这是爱;车上遇到“老弱病残
孕”,我们就
,这是爱;路上遇到迷路的小孩,我们就
,这也是爱。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
的问候,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难做到,却可能会帮助别人走出困境。
B.鼓励 感激 教诲 希望
C.感激 鼓励 教诲 希望
D.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栏目索引
答案 D 回答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关系。第一空只能填“感激”, “使我鼓励”搭配不当;第四空应填“教诲”,与前面“不倦的”搭配 得当。
栏目索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B.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答案 C A.比喻。B.反语。D.比喻。
栏目索引
2.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
C.问问精· 通· 时· 事· 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答案 B A、C、D三项中的加点词语用的都是反语,褒词贬用。
(2)语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

进行了描写,表达
了作者
的感情。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藤野先生》ppt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藤野先生》ppt

预习巩固
鲁迅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 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 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 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中国现 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学过他 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阿长和〈山海经〉》。
《朝花夕拾》
这就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 的,耳朵听到的。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 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 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 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 人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 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 么样的思想品质。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 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 月人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 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 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
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 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 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 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 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 醒 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
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 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 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 是这 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整体感知
绯( fēi )红:鲜红。 畸( jī )形:不正常的形状。 流言: 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 piē)见:很快地看一下。 不逊( xùn ):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遗民: 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1)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1)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 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本文选自散文集《朝 花夕拾》。
基础积累
1.字音
挟着( xié )樱花( yīng ) 绯红( fēi ) 宛如( wǎn ) 畸形( jī ) 不逊( xùn ) 匿名( nì ) 诘责( jié )凄然( qī ) 教诲( huì ) 瞥见( piē ) 发髻( jì )驿站( yì ) 芋梗( yù ɡěnɡ ) 解剖( pōu ) 扒手( pá )油光可鉴( jiàn )杳无消息( yǎo ) 抑扬顿挫( cuò )深恶痛绝( wù )
合作探究
主旨归纳
《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 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真挚、 深沉的怀念;记录了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反动派斗争 到底的决心,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鲁迅寄语(《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合作探究
2.速读11-23段,说说“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件,哪个最 令你感动。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
合作探究
2.速读11-23段,说说这四个典型事件体现了藤野先生怎么样的精
神品质。 认真负责、
添改讲义—— 关爱学生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
关心实பைடு நூலகம் —— 热情诚恳 尊重学生
了解裹脚 —— 治学严谨 求知若渴
合作探究
3.鲁迅在文中直接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情感?

6藤野先生【第一课时】-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上课课件

6藤野先生【第一课时】-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上课课件

6 藤野先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
鲁 迅
1. 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呈现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经历,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2. 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特点,掌握阅读方法。3. 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借鉴运用;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鉴赏力。

huì

ě
è
预习反馈
yǎo( )无消息 piē( )见 发jì( ) 油光可jiàn( )jié( )责 抑扬顿cuò( )






预习反馈
见《状元大课堂》 字词清单板块
1.烂熳:即“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2.油光可鉴:文中指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例句:这套家具由红木制成,油漆刷得均匀很上档次,油光可鉴,都可照见人影。3.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先生以笔为戈,战斗一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见《状元大课堂》 字词清单பைடு நூலகம்块
资料链接
散文的概念及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见《状元大课堂》字词清单板块
资料链接
1.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2.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3.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4.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PPT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PPT课件

毛泽东曾评价:“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 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 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02年4月,刚满二十岁 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1904 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 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
( luò)落第 落 ( là )丢三落四
( lào )落枕
( sù )食宿 宿 ( xiù )星宿
( xiǔ )一宿
( yàn )下咽 咽 ( yān )咽喉
( yè )哽咽
( jiě )解剖 解 ( jiè )解元
( xiè )浑身解数
迅速默读课文,梳理叙事线索。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 相处、惜别、怀念)为叙事线索。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 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 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 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 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伟大:超出寻常, 令人敬仰的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 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
叙事线索: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 藤野先生PPT 名师教学PPT课件

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 藤野先生PPT 名师教学PPT课件

把握线索:本文构思巧妙,采用了叙事线索与情感线索 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中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分别是什 么?
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 离别; 情感线索: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变化.
我们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刻画中学习到哪些好的写作方法?
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 ④可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刻画人物.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 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 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怀念藤野先生.
piē

pōu
瞥见 畸形 解剖
xùn jié

不逊 诘责 扒手

发髻

深恶痛疾
yǎo
杳无消息
jiàn
油光可鉴
dùn cuò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 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语调等跌宕起 伏,节奏分明,富有变化.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 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20世纪初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 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鲁迅】(1881- 1936),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1918年5 月,首次以“鲁迅” 作笔名,发表了中国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详) (详) (略) (略)

正 直 热 诚
治 学 严 谨
有 民 族 偏 见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内容总结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乌烟瘴气,决定离开 交代遇见藤野先生的原因
藤野先生
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 在仙台受到优待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
幻灯片事件
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进行反衬
思考探究
爱国情感
弃医从文
对东京留学生不满,决定离开 日暮里——联想到了风雨飘摇中的祖国
去仙台途中所见 朱舜水——对具有气节的学者的仰慕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并非出于尊重
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出了藤野先 生的热情真诚,认真负责。
写法品味
5.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 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 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对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 和求实的精神。
写法小结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热情真诚、认真求实的学者。 以上关于藤野先生的几件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给我们写人物类 作文提供了哪些借鉴呢? 试着讨论,归纳。
侧面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不修边幅。
写法品味
3.“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语言描写,表现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写法品味
4.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 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 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 一一订正。
1.运用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运用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 3.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 4.叙事有详略之分
布置作业
请你运用一种或者多种描写方法,来展现 一个人物的形象吧。(100字左右)
再见
藤野先生
在 见闻感受 清国留学生逛公园 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想离开
东 京
初到仙台 受到优待 初识藤野 弱国子民的感受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怀 爱 纠正解剖图——严谨治学 感激先生
在 相处交往 仙 台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ຫໍສະໝຸດ 恳 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念国 先之
弃医从文
在 依依惜别 国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 学时的解剖学老师,给予了年轻的鲁迅热情 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使鲁迅非常感激。
背景链接
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1904年鲁迅进 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 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期望通过医 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然而梦想很快就破灭了。 一个弱国子民所受到的歧视和亲眼目睹的中国人 的麻木不仁,使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想从改变民 族精神入手,拯救民族危亡。
在仙台受到优待 弱国子民的辛酸,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幻灯片事件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刺激
思考探究
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印象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
目睹印象 —— 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 ——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思考探究
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在国内怀念藤野 先生(36-38)
怀念先生(36、37) 装订并收藏讲义
付诸行动(38)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
思考探究
文章虽然写的是藤野先生, 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了和 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这 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思考探究
看似无关的内容
文章虽然写的是藤野先生,可是作者 还用了大量篇幅写了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 闻和感受,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医救国民灵魂
生情

怀念先生
装订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
激励自己
写法品味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作者初识藤野先生 的感受和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的形象。
写法品味
2.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 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藤野先生
在东京的见闻 和感受
在仙台与藤野先 生的交往
在国内怀念藤野 先生
整体感知
看看文章记录了作
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 藤
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 野
小标题。
先 生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初到仙台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惜别先生
在国内怀念藤野先生
怀念先生
第二单元 第5课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回忆性 散文的基本特点。
2.了解藤野先生的品质,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明确目标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 入10篇作品。这些作品将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 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 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字词学习
驿站( yì)
教诲( huì )
系住( jì )
芦荟( huì )
瞥见( piē )
畸形( jī )
匿名( nì )
诘责( jié )
绯红(fēi)
不逊( xùn )
杳无消息( yǎo )
抑扬顿挫( cuò ) 深恶 痛疾( wù )油光可鉴(jiàn )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请你默读课文,依据文章叙述 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 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藤野先生
内容图示
在东京的见闻 和感受(1-3)
在仙台与藤野先 生的交往(4-35)
清国留学生逛公园(1)
清国留学生学跳舞(2)
想离开东京到别处看看(3)
初到仙台(4、5) 交往经过(6-23)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弃医从文(24-31)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惜别先生(3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