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3课 文字小编辑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制作课程表》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冀教版【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是在Word 环境下的表格处理,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插入表格、单元格合并、绘制斜线表头,并进行表格编辑操作。
本节课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表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学习用品,学生的课程表大多是手抄或半手抄的,制作一份电子的、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对学生来说新鲜且具有挑战。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电脑,有一定操作基础,能在Word 环境下熟练录入文字,对文章进行简单编辑排版,且已学会插入简单表格。
教学目标:1. 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工作表、输入文字、设置单元格格式等。
2. 培养学生规划和组织信息的能力,理解课程表的作用和结构。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电子表格软件界面和基本功能。
2. 学习如何创建新的工作表。
3. 学习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和数字。
4. 学习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等。
5. 学习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
6. 学习保存和打开已创建的课程表。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我们每天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引入课程表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课程表的作用。
2. 认识软件:展示电子表格软件界面,介绍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基本元素。
3. 新建工作表:指导学生操作软件,新建一个工作表。
4. 输入内容:学生在指定的单元格中输入课程名称、时间等信息,教师巡回指导。
5. 设置格式:教师演示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然后学生尝试自己操作,如改变字体、字号、颜色等。
6. 插入表格:教师演示如何插入表格和调整表格大小,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7. 保存和打开:学生保存自己的课程表,然后尝试打开已保存的文件。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3课 文字小编辑教案1

文字小编辑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网上导游——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案

《网上导游——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教案(一)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清华版(2012)【教材分析】《网上导游——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来查找和获取所需信息。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介绍:解释搜索引擎是什么,它是如何帮助我们在互联网上找到信息的。
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常见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为例,演示如何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如何解读和点击搜索结果。
提高搜索效率的方法:如使用引号进行精确搜索,使用减号排除关键词,使用site: 指定网站搜索等高级搜索技巧。
网络信息的评估:初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他们如何辨别搜索结果的可信度和时效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掌握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基本方法,包括关键词的选取、搜索结果的筛选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网络信息,有辨别信息真伪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包括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结果的处理。
2.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关键词以获取更准确的搜索结果,以及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三、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教师操作,学生观察,然后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搜索,体验和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选择关键词,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等,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安全与道德教育:强调网络安全:提醒学生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网络陷阱。
网络道德:教育学生尊重网络版权,不抄袭网络信息,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资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还能培养出良好的信息检索和评估能力,为他们日后的自主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
四上信息技术第3课编辑文档

(1)启动WPS。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3)单击所需要的文件“老师,您好”
(4)单击“打开”按钮,文件打开并出现在屏幕上。 师:刚才通过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打开“老师,您好”。还可以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打开“老师,您好”。
文章已经打开,下面我们就对它进行修改。 学生操作打开
学生将有输入错误的“老师,您好”一文修改正确。
五、撤消与恢复
师: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误操作,有没有后悔药呢?有,这就是“撤消与恢复”。
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需要撤消刚才的操作,可以通过单击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来实现。这个按钮分成两部分,左边弯曲的箭头按一次可以撤消最近一次的操作,右边朝下的箭头可下拉一个菜单,里面记录了最近几次的操作,可以撤消其中的任何操作。如果要重复以前的操作,可以按“恢复”按钮。 在修改“老师,您好”时,先删除“辛劳”两字,再单击“撤消”按钮,看一看“撤消”的效果。
三、移动光标
师边说边演示:
在文本窗口中,有一呈Ⅰ形状不断闪烁的光标。它是指示插入、删除等操作的起点。要移动光标只需将指针移动到相应位置,单击,光标“Ⅰ”就插入到指定位置处。如想把光标移到“昨tian”中的“tian”前面,先将光标移到“tian”的前面,再单击,光标就移到“tian”的前面。
请把光标移到“在现实”一句中的“理想”之后。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以帮助
教学内容
编辑文档
教材版本
苏科版
教学课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光标、插入点的概念,掌握文字的删除、添加、移动、复制和粘贴等基本操作。掌握修改文章的常用方法。
人教版(三起)(2001)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认识Word》教案

-格式设置的应用:学生需要理解不同格式设置对文本和段落外观的影响,并能够自主调整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
-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在制作文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字体不统一、段落格式错误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识别问题并解决。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Word的基本概念。Word是一款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可以用于创建、编辑、格式化和打印文档。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Word制作一份班级通知,以及Word如何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这项任务。
还有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是,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可能还不够及时和具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除了对知识点的回顾,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内容,激发同学们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Word,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Word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解释:
-在基本界面认识中,重点讲解工具栏上常用按钮的功能,如字体、字号、加粗、斜体等,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并使用这些功能。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3课 文字小编辑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

第3课文字小编辑(二)一、教学目标:1.学会复制、移动文字的操作方法;2.学会查找、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字的移动、复制、查找、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文字复制和粘贴的教学。
三、教学资源和准备电脑联网;多媒体教室软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看一看:演示“有这样一方沃土”文稿在这篇短文中有很多内容相同的部分,在Word中输入时就可以使用复制文字的功能。
(二)新授:学知识:1.复制文字第一步:输入文字,并选中这段文字;第二步:单击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第三步:将光标移到下一行的位置上;第四步:单击粘贴按钮,完成复制。
可以多次粘贴,进行多次复制。
再将其余内容补充完整。
2.移动文字第一步:选中文字;第二步:单击工具栏中的剪切按钮;第三步:将光标移到最后一行的位置上;第四步:单击粘贴按钮,完成移动。
想一想:如果多次粘贴,会有什么现象?3.查找文字【编辑】【查找】【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中输入文字【查找下一处】4.替换文字替换和查找相似。
你可以自己试试吗?(三)巩固练习练技能:1.输入歌词“铃儿响叮当”,比比看谁输入得又快又准确。
2.看看下面这首诗,你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并将其改正在Word文档中吗?3.将下面短文中的“计算机”替换成“电脑”。
(四)知识拓展动脑筋:1.剪切按钮与复制按钮有什么区别?是否可以利用剪切按钮来删除文字?2.在替换操作中,选择】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的【替换】和【全部替换】的效果是一样的吗?小知识:快速移动和复制文字。
第一步:选择要移动或者复制的文字;第二步:将光标移到所选中的文字上,利用鼠标移动或者复制(Ctrl)(五)结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技能?还有哪些知识与技能你没有掌握的吗?课后小结:。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键盘和鼠标。
2. 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插入文字、图片,设置字体、字号等。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认识计算机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作用。
2. 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的基本操作。
第2课:学习键盘操作1. 学习键盘的布局及功能。
2. 练习打字,熟悉字母键、功能键的使用。
第3课:Word的基本使用1. 学习打开、保存、关闭Word文档。
2. 学习插入文字、图片,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第4课:编辑文档1. 学习选定、复制、粘贴文本。
2. 学习撤销、重复、剪切、删除文本。
第5课:美化文档1. 学习使用标尺、对齐方式、缩进。
2. 学习添加边框、底纹、页眉页脚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
结合讲解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实际操作考试来评价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程度。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Word软件。
2. 教学PPT、教案、学习指导书。
3.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六、教学内容第6课:表格的制作与编辑1. 学习插入表格,调整表格大小。
2. 学习在表格中输入数据,设置表格样式。
第7课:文档的高级排版1. 学习使用页面布局工具,设置页边距、纸张方向等。
2. 学习插入分页符、页码,设置页眉页脚。
第8课:图片和艺术字的处理1. 学习插入艺术字,设置艺术字的样式。
2. 学习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位置和样式。
第9课:文档的打印与预览1. 学习打印设置,如选择打印机、设置打印份数等。
2. 学习使用文档预览功能,查看文档打印效果。
第10课:综合实践活动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文档制作。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病毒危害早预防》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病毒危害早预防》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泰山版教材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并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病毒的概念、传播方式以及如何进行预防。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但对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的知识了解不多。
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但可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病毒预防措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危害的认识,培养其网络安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病毒的危害,并能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病毒导致的计算机故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实例讲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如电子邮件、下载文件等)。
介绍病毒预防的基本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等)。
3. 活动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遇到过的计算机问题,并尝试找出可能的原因。
角色扮演:模拟病毒攻击的情景,让学生扮演网络安全专家,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归纳:总结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计算机安全状况,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病毒危害早预防》1. 计算机病毒概念2. 病毒传播方式电子邮件下载文件网络浏览3. 预防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不打开不明链接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反思以下几点: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危害?学生是否掌握了预防病毒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否有所提高?这份教学设计是一个基础框架,实际教学中可能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数据的价值》教案及反思

浙教版(2023)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数据的价值》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数据的价值》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数据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在解决问题、做出决策中的价值,并能够初步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据的含义和分类。
-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能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数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信息素养,认识到数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价值。
-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信息素养。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数据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际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数据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案例,如超市销售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等,让学生感受数据的无处不在。
-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处?2. 新课探究-数据定义:解释数据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客观事物的量化表示。
-数据特征:引导学生讨论数据的基本特征,如准确性、时效性、可量化性等。
-数据分类:通过举例和分类练习,让学生了解数据的分类方法,如按来源分类、按性质分类等。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个具体的案例,如某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让学生分析这些数据如何反映空气质量状况。
2024年最新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编辑们的小助手

2024年最新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编辑们的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章“编辑们的小”,详细内容涉及第1节“认识文本编辑器”和第2节“文本编辑的基本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文本编辑器的使用,学会基本的文本输入、修改、格式化和排版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文本编辑器的基本功能,掌握文本编辑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档编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本编辑器的基本功能使用,文本编辑的基本技巧。
难点:格式化和排版技能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师演示文稿。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文本编辑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篇精美的电子小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出类似的作品。
2. 知识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讲解文本编辑器的基本功能,如字体、字号、颜色设置等。
演示如何进行文本输入、修改、格式化和排版。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任务,如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分步骤讲解制作过程,强调重点和难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自主进行文本编辑实践。
5. 小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各小组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提出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探究。
六、板书设计1. 编辑们的小2. 内容:文本编辑器的基本功能文本编辑的基本技巧格式化和排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校园生活的电子小报。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电子文档,内容包括文章、、图片等,要求格式规范,版面设计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学校的电子小报制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黔教版信息技术四上 第3课《编辑文档》教案

单击“替换(P)”标签,在“替换为⑴:“框中输入“习俗”后,单击"替换(B)”按钮,便完成了一个词的替换,同时下一个词“风俗”被选定,等待替换。
四、撤销和恢复命令的使用
撤销命令:在WPS文字中,可以使用Ctr1+Z快捷键来撤销刚才的操作,也可以在菜单栏中点击“编辑”选项,选择“撤销”命令进行撤销C
学习撤销和恢复命令的使用方法。
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数字化工具软件的具体命令完成相应操作,理解数字化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对所学知识
进行巩固提升。
布置作业
打开WPS文字软件,创建一个新的文档,输入“He11oWor1dΓ这句话。
1、复制这句话并粘贴到文档的另一行。
2、删除其中一行的uWorId"两个字。
4、信息社会责任: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了解数字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
重点
1、学习打开文档。
2、学习在文档中复制、删除文字。
3、学习撤销、恢复命令的使用。
4、学习查找与替换文字。
难点
1、熟练掌握“WPS文字”中查找与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输入汉字时,除了用词组输入,还有其他的方法提高输入的速度吗?"WPS文字”还有许多编辑命令,可以进一步提高汉字的输入速度哟。我们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替换等命令来提高文档的编辑效率。观看视频《快速选择文字》,引出今天教学内容编辑文档。
练一练
复制文字的方
法。
辑的技能。
要输入下面歌词,哪些歌词用“复制一粘贴”
动手输入文
培养学生实际动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三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人教(新版)

师: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的文字块选错了,该怎样取消它呢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选定文字块的方法,比如,要把一行文字、一段文字、整篇文章定义为文字块,它们都有更简单、更方便的快速选中方法。 生: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试一试,生自学。 师:学生不会的地方或操作不正确的地方及时指出,共性问题要集中分析共同解决。
《第三课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三课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块,掌握移动、复制及删除文本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灵活处理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寻求高效快捷处理问题、追求完美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定义文字块及文字块的移动和复制。
教学难点
定义文字块及文字块的移动和复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教 具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词,引导学生发现歌词中出现的问题和歌词中重复的特点,在这段歌词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地方不理想,需要进行修改。比如我们想要把一大段多余的歌词删除掉,但是用退格键和删除键一个字一个字的进行删除太麻烦了,有的歌词在文章中多次重复出现,每次都重新输入很麻烦,还有歌词中的一些文字要变换一个位置。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文字编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对一部分文字进行整体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四)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前,提示学生:利用写字板中的复制、移动、删除文字的方法来探究怎样在Word中进行这些操作。 师:巡视指导。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5学文字编辑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5学文字编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文字编辑。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文字编辑软件,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修改、格式设置以及排版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熟悉文字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自主进行文字输入、修改、保存等操作。
2. 学会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并进行简单的排版。
3.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字排版技巧,包括段落调整、首行缩进等。
2. 教学重点:文字输入、修改、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文字编辑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排版精美的文章,引发学生对文字编辑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认识文字编辑软件,介绍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b. 学习文字输入、修改、保存等基本操作。
c. 讲解文字格式设置,包括字体、字号、颜色等。
d. 介绍简单的排版技巧,如段落调整、首行缩进等。
3. 实践操作:a. 学生自主练习文字输入、修改、保存等基本操作。
b. 学生练习设置文字格式,并进行简单的排版。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a. 展示一篇需要排版的文章,讲解排版思路。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文章的排版。
5.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自主完成一篇文章的排版。
b.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缺点,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文字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图。
2. 文字格式设置和排版技巧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文字编辑技巧,完成一篇简短的文章排版。
2. 答案:文章内容自定,要求格式规范,排版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文字编辑的基本技巧,但部分学生在排版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苏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3《编辑文字》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3《编辑文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编辑文字》是苏科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文字编辑的基本操作,包括选定、复制、剪切和粘贴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文字编辑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熟练、对快捷键掌握不够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文字编辑的基本操作,如选定、复制、剪切和粘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字编辑的基本操作。
2.难点:快捷键的使用和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文字编辑操作。
2.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屏幕录制软件,直观地展示操作步骤。
3.分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文本中插入图片,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讲解文字编辑的基本操作,包括选定、复制、剪切和粘贴等,并展示操作步骤。
3.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文字编辑操作,如撰写文章、制作课件等。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作业:布置课后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文字编辑操作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实际情况。
2.学生对文字编辑操作的掌握程度。
3.学生对实际应用中文字编辑操作的运用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认识Word》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认识Word》教案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人教版(三起)(2001)【教材分析】《认识Word》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文字处理和信息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对这一课进行详细的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认识Word》这一课的内容逻辑清晰,结构严谨。
教材首先通过介绍Word的基本概念和窗口界面,引导学生认识这款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框架和元素。
接着,教材详细讲解了Word的启动和退出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
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介绍了Word文档的新建、保存和打开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文档操作。
一、教学目标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窗口界面;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Word的启动、退出、新建、保存和打开文档的基本操作;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和界面组成,为后续的文字处理和信息表达奠定基础。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通过展示Word编辑的日记、作文等样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Word的魅力和实用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材特色与亮点《认识Word》这一课在教材编写上具有以下特色和亮点:1. 图文并茂: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示意图来辅助文字说明,使得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2. 实践性强: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3. 注重启发式教学: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课 认识Word》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四年级上册

《认识Word》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文档等;2. 了解Word的基本界面和常用工具;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知识理解和实际操作。
1. 基础知识理解请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教材或者互联网资源,了解Word的基本概念、界面组成、常用工具等基础知识。
请家长帮助孩子记录下自己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
2. 实际操作部分请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使用电脑安装Word软件,并尝试新建、保存、打开文档等基本操作。
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家长和老师反馈。
同时,请同学们尝试在Word文档中输入一段文字,可以是自己的介绍或者一段简单的诗歌、散文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家长负责监督和协助解决技术问题;2. 作业完成后,将截图或照片上传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以便老师检查;3. 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使用Word进行一些简单的创作。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定期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2. 评价标准将根据同学们的作业完成度、创意性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3. 表现优秀的同学将获得小奖品或表扬信等奖励,以激励大家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品拍照或截图,通过班级群进行分享;2.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困惑,请及时向老师或家长反馈;3. 老师会定期收集同学们的作业反馈,以便调整和优化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通过本次作业,同学们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可以培养同学们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文档、保存文档、打开文档、输入和编辑文本等。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四上第3课《认识Word》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四上第3课《认识Word》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word窗口。
学会启动、保存和退出文档。
2.过程与方法掌握软件启动和退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4.行为与创新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word的启动和退出;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word文件的保存。
教学难点:word窗口组成;word文件保存。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探究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
第二课文字输入【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输入法的工具条。
(2)使用输入法输入词组、标点符号等。
(3)会添加删除文字等2.过程与方法掌握输入法,了解拼音输入法的一般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行为与创新在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组及标点符号;添加或删除文字。
教学难点:用输入词组的方法提高汉字输入速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
第3课编辑文档【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字的复制、粘贴的方法。
(2)掌握文字的修饰方法。
(3)掌握文章中段落的修饰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4.行为与创新初步形成知识的生活化,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文字的复制与粘贴;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效果;设置段落的行距。
教学难点:文字的复制、粘贴;设置文字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
】【。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03课《编辑文档》教学设计

第3课编辑文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字的复制与粘贴命令。
(2)掌握文字修饰、段落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2.过程与方法
掌握“WPS文字”菜单、选项卡中命令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行为与创新
(1)调动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性化的修饰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学习与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字的复制与粘贴,文字的修饰。
2.教学难点
段落的修饰。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探究学生、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室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课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教案题:第3修饰建议书文字备人:马xx备时间:XX年9月12日教学时间:9月17日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掌握修饰文字字号、字体、字颜色等格式的方法。
【才能目的】、通过老师演示和学生练习,在掌握文字美化的根底上可以使文字颜色搭配合理、大小搭配适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2、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开展。
3、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标准。
教学重点:、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拟。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对文字进展合理的美化。
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时:1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复习文字的选定操作。
运行rd,翻开上节的文档“建议书〞。
2、老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考虑各种文字选定的方法,并总结:选定——行文字选定——段文字选择几个字3、学生活动:翻开文档“建议书〞,按要求操作,老师跟堂观察。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屏幕播送:建议书修饰前后的比照。
2、老师提问:大家认为哪一筱款式比拟好?为什么好?3、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4、老师概括:第二个建议书进展了文字的修饰,使得建议书文字醒目、重点突出。
、引入新:本节学习的内容就是修饰建议书文字。
三、讲授新、设置标题格式〔1〕提出任务:首先我们看标题文字,修饰后的建议书标题显得突出,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主要是国为对它进展了字体和字号的设置。
〔2〕老师演示一:选定标题文字,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右边的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体。
〔2〕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演示。
〔3〕老师强调: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选定需要修饰的文字,即“先选定,后操作〞。
〔4〕学生活动:翻开自己的建议书,对标题进展字体设置。
〔〕老师提问:大家直接运行rd,并输入几个汉字,看看此进是什么字体?〔6〕学生活动:输入汉字,查看字体。
〔7〕老师小结:在不做任何字体设置的情况下,文字的字体为“宋体〞,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默认〞,也就是汉字的默认的字全是“宋体〞,英文默认字体,大家按同样的方法可能得知是“TiesNeR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课文字小编辑教案
1、知识目标(1)学会复制、移动文字的操作方法;(2)学会查找、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查找、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查找、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系统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法、讲授法教学活动
一、复习在没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请看这篇文章
1、要选中第一句话应怎样操作呢?
2、噢!不小心弄丢了一段文字应怎样补救呢?
二、导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字WTT辑
(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复制、移动文字的操作方法和查找、替换文字的操作方法。
三、新课
1、看一看昨天小丽同学在进行文字编辑的时候遇到了几个小问题,想让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你们有没有信心呢?同学们请看,这是一篇小段文,谁来读一下?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小丽
喜它很想把它以方档的形式收藏起来。
同学们请看,这是小丽输入的。
2、复制文字(1)比较一下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快捷的方法把它补充完整?(用复制粘贴的办法把它补充完整)(2)谁会操作?到前面来演示一下?(注意观察他是分哪几部进行操作的)如果复制了回车键,就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示操作的方法)(3)打开桌面上的《有这样一方沃土》把它补充完整。
(4)第二次粘贴的时候不用再进行“复制”了。
3、移动文字感谢同学们帮我完成了输入。
(1)现在我想把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有这样一方沃土,以每一滴汗水灌溉一个梦想”移到这段文字的最后一行。
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操作。
(2)谁会操作到前面来演示一下?(注意他是分哪几步进行操作的)(3)谁能说一说?(出示操作的方法)(4)把第一句话移动到最后一行。
(5)“剪切”按钮与“复制”按钮的区别是什么?是否可以利用“剪切”按钮来删除文字?
4、查找文字你们真是太棒了,帮助小丽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可烦心的事真是一个接一个,小丽还输入了一篇文章《骄傲的耗子》,在你的桌面上请把它打开。
她总是感觉“耗子”这个名字起的不好,没有什么灵性,所以她想把它换成“小老鼠”,这样就感觉机灵多了。
那么这篇文章中有多少个“耗子”呢?请你帮她找一找吧?(1)有没有快捷又准确的方法找到它们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六三页,看查找文字部分)看一看到底有
几个“耗子”一词。
(2)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查找的。
(3)如果想一下查找到所的“耗子”一词应怎样操作呢?
5、替换文字(1)内容已经找到了,可怎么替换呢?(看书中六三页,替换文字部分研究一下怎样把“耗子”替换成“小老鼠”)(2)谁能演示你的操作方法?(3)在“替换”操作中,选择
【查找和替换】
对话框中
【替换】
和
【全部替换】
效果是一样的吗?
四、练习。
1、看看下面这首诗,你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并将其改正在WORD文档中吗?
2、将下面文中所的“计算机”替换成“电脑”
3、输入歌词比赛。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脉络清析,讲授方法合理,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
但也存在一些缺憾,
1、导入不够精彩,没有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之中,所以就造成了一开始学生的兴趣就不是很浓,探究的欲望不强烈。
开始时课堂气氛不好。
2、学生操作时间撑握不好,有的操作过快,有的操作过慢,所以造成课堂有些拖延。
以后上课时应按排一些操作较快的同学对他们进行指导,同学巡视时重点照顾一下这样的同学加快课堂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