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论文

合集下载

音乐教学论文:聚焦初中音乐教学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论文:聚焦初中音乐教学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论文:聚焦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要从听、感、赏三个方面去提高,由于初中生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事物分辨能力有限,对音乐的美丑和审美情趣还没有系统地形成。

笔者通过研究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培养审美能力方面的问题,指出解决方案,希望对初中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存在的问题(一)审美教学过于被动,学生兴趣一般音乐课在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因此,音乐课教学变成了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课堂模式一般是教师选择乐谱试唱、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哼曲调、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并不严谨,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学习,学习兴趣一般,学生很少能系统掌握不同形式的乐谱,无法展示音乐的魅力,身心健康得不到发展。

(二)教师不能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审美是音乐教学的灵魂,学生很容易被音乐的美感打动,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欣赏音乐的能力。

当前,音乐教师对什么是审美并不了解,只是通过一些音乐作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阻碍了学生的审美发展。

教师没有理解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无法将音乐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在欣赏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无法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旋律美,更像是在听一首没有意义的歌曲,无法将自己带入情感意境中。

(三)非审美教学充斥音乐课堂音乐作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民歌、民间歌舞音乐、流行歌曲、戏曲音乐等,这些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法,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真实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但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非艺术化的教学理念充斥在课堂中,音乐课变成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似的灌输性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记住歌词和乐谱成了教学重点,忽视对学生审美的理解,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在音乐欣赏中无法与别人达成情感共鸣,课堂效率不高。

(四)音乐教育题材的内容较少互联网技术发展得如此迅速,随之兴起的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并且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音乐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现代这个多元化社会中,审美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而审美能力的培养事需要一个引导,一个过程的。

在音乐教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良好的方法。

在音乐教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通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音乐美的讲解,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经典的,有价值的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学生想象的能力,和学生美的创造能力。

最终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方法来讲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初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951引言中学时代还处于学生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初级阶段。

此时,应抓紧时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良好的音乐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和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自己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要会精选一些对学生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

并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美,感悟音乐给生活到来的美感。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音乐、美术大纲明确提出:“音乐,美术史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重要。

”可见,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现在素质教育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育的培养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鉴赏,感受,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从而提高个人的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除了对知识素养要求原来越高之外,对人的艺术修养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了。

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健康成长,完善自我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的进步的过程。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实践中体会论文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实践中体会论文

浅谈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实践中的体会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效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但如何使课堂效率最大化,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件事。

要提高音乐欣赏课效率,应注重欣赏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应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对所听音乐的感受与见解。

同时,教师也需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具有个人魅力,让学生因喜欢你而喜欢上欣赏课,因喜欢欣赏课而喜欢你。

一、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课堂导入方法适宜的导入方法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进而为新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1.悬念法。

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创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悬念,“引导”和“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2.律动法。

结合音乐,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参与表演,从而产生共鸣,体验情感,再进行新课教学。

例如,在学习《行进中的歌》这个单元时,让学生走军训中的步伐,鼓励全班同学分组参与律动,通过学生的律动,引入课题,从而导入《行进中的歌》的教学。

二、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学生在听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便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也会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从而完成真正的心灵陶冶。

1.分组体验法。

把班级分若干参赛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个竞赛组别,如,歌唱组、诗歌组、舞蹈组、表演组、图画组等等,让学生通过各成员主动的创编,设计成一个个节目,最后进行表演,由于集体荣誉的驱动,每位组员都热情高涨,课堂气氛便一下活跃起来。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8篇)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和价值。

2.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3.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音乐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音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实施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策略的具体措施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创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设音乐教室和音乐实验室,配备先进的音乐设备和教学工具,提供优质的音乐教学资源和环境。

4.加强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5.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音乐研究情况,积极参与学生的音乐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教育仍然以应试科目为主,这是应试教育制度的必然产物。

然而,作为初中教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教育制度的缺陷,并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

音乐作为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行为修养和心理素质。

因此,教师必须及时修正对音乐课程的认识,重新认识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思想层面及时更正之前的错误认识,从而在行动上给予学生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音乐课程,认真研究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师需要善于开发新的教学方式,针对音乐形式的变化方向,在新的教学环境中辅之以现代化的音乐教学理念。

教师可以吸取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把唱歌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唱歌可以是多变的形式,学生可以开口唱,教师也可以开口唱,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唱等等。

有感于音乐课审美教育论文

有感于音乐课审美教育论文

有感于音乐课的审美教育“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冼星海)。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融进一个个音符之中,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

音乐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的使命,也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

音乐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让人深刻体验到审美的愉悦。

音乐给人的想像插上高飞的翅膀,把人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使人的创造性充满了活力,发展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作为我们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课的目标就首先体现在它的审美价值。

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长期以来美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问题,以及美育与其他方面特别是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必然使得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

具体表现为: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特别是德育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一审美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联想、想像、创造、情感),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

上述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必然导致了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的严重丧失。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我们的课程应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

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方法论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方法论文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摘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学是初中培养学生素养和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为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不仅仅包含了简单的音乐知识还能够通过音乐向学生传达美的特征与含义。

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更是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1.引言新课改要求初中教学能够摒弃以往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经过新课改洗礼的音乐教学也一改以往沉闷的教学氛围,呈现出多元化、深层次的特点。

音乐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绪最好的方式,同时成功的音乐还可以净化听众的心灵。

因此初中音乐教学要深刻抓住这一特点,通过音乐课让学生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另外中学音乐教材挑选不仅包含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审美特征,音乐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争取通过音乐教学达到新课标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

2.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人们经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眼睛”。

一切美好的因素只有经过人的审美心理的相互作用才能被人感知。

可见审美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是国家新生的希望,新课标要求初中教育要能够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审美观和价值观。

而音乐教学就是审美教学的重要通道,纵观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可以发现中学音乐教材中的审美特征无处不在,无论是歌曲的演唱舞蹈动作在举手头投足之间表现的优雅无不突出了“审美”主题。

若教学者能够充分利用音乐教材,采用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式,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如何利用音乐教学来进行审美教育?采用审美教学方法才能够吸引住学生,让其愿意真正的去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笔者以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初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3.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方法认识到中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审美教育付诸实践。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音乐教学法论文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音乐教学法论文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探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

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

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这些美感教育的功能是各种艺术所共有的,只是由于艺术门类不同,它所给人们的美感作用也就不同。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学生感受音乐的过程就是美感赖以萌生的生理、心理基础。

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

一、游戏中感受美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以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欢乐中学习音乐,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

如:小学低年级《火车开啦》由学生讨论,用什么动作模仿火车开起,一个学生做火车司机,有的扮演车轮,有的扮演车厢,全班同学打节拍,模仿火车轮子的转动节拍,用手拍腿,模仿火车开动是“咔嚓,咔嚓”,声响的节奏。

通过游戏模仿与学习,无疑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感受、理解、想象创造和演绎的广阔空间。

二、歌曲学习中欣赏美如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

歌曲的旋律跃宕起伏,词曲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

论高中音乐教学中“三美”论文

论高中音乐教学中“三美”论文

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三美”【摘要】音乐教学是一门看似轻松,实则不好教学的课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种因素造成了对音乐教学效果提高的阻碍。

同时,在贵州省新课改之下,教育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模式都将发生新的变化,更需要教师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挖掘教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教学思想、行为、目标的美化,感染学生,激发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思想美感行为美感目标美感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听到音乐,而这看似大众热爱的艺术,实则是不好教学的课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种因素造成了对音乐教学效果提高的阻碍。

同时,在贵州省新课改之下,教育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模式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对音乐教师来说产生了更多的阻力,需要教师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挖掘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教学思想、行为、目标的美化,感染学生,激发兴趣,方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教学思想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念极为重要,教师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与音乐技巧的训练,压根儿就没有把音乐当作一门艺术,唯分数而图之,只是为升学率而教书,忽视了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整个课堂没有活力,枯燥无味,学生没有足够的伸展空间,积极性受到打击。

人的活动总是受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制约,教育活动也受各种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制约,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活动。

课改后的音乐课强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淡化强化训练、淡化教师的权威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强调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合作学习关系。

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体验和创造表现音乐的机会,用开放的思想,多元的教学方式,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和美感,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行为之美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每一节看似短短的45分钟内,处理得好,会使学生受益,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处理不好,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达不到学习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行为过程中要注意美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教育论文: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

音乐教育论文: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

音乐教育论文: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摘要: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拟结合高中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体验和深化,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实施;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正利用自身的艺术特征有力地促进德育的实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听赏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从而达到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但是他们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心理上渴望成熟,尤其不愿接受简单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而音乐欣赏教学中,正可利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及表达的情感、思想,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

如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先给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这是一部富有哲理的音乐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而且这里的“英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与人们群众的英勇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的是人们群众的理想和愿望,那就是——“通过斗争,获得胜利”。

所以,音乐情绪激昂,气势恢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再联系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在忍受着耳疾的煎熬,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我们可以体味出贝多芬那不屈不挠的坚定性格,他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顽强的努力。

而第一乐章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激昂有力、勇往直前的主部主题,正是代表了贝多芬向一切恶势力和生活强加给他的不公正英勇挑战的坚定信念。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六篇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六篇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六篇论文一: 音乐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这篇论文探讨了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发现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审美和创造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音乐教学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论文二: 创新的音乐教学策略探析这篇论文探讨了创新的音乐教学策略对高中学生研究音乐的重要性。

通过借鉴国内外音乐教学先进经验,结合教育心理学和研究理论,我们可以探索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音乐教学策略。

本文提出了几种实用的策略,如游戏化教学、合作研究和个性化教学,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提高研究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文三: 音乐欣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论文研究了音乐欣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音乐欣赏的概念、特点和方法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音乐欣赏对学生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些实用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如鉴赏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形式和比较音乐风格等,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论文四: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评价方法研究这篇论文研究了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评价方法。

通过对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效的评价方法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研究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如考试评价、作品展示评价和口头表演评价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

论文五: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模式这篇论文研究了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模式。

通过结合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相互渗透性,我们可以发现跨学科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知识的整合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提出了几种跨学科教学模式,如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历史和音乐与艺术等的结合,以促进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论文六: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技术应用研究这篇论文研究了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技术应用。

通过对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技术应用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中学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中学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浅论中学音乐的审美教育摘要: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启迪智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首先中学音乐是审美教育,关键在于实施审美情感教育,其次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耳朵,培养审美感受能力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课题;音乐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要求。

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在教育——在于教育要实施包括音乐审美教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的教育。

关键词:审美情感;审美感受;审美创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50-01我们的欣赏教学往往不能以教师所期望的“我要听”为期望值而进行,这种现象似乎也很正常,可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研究太少。

作为美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启迪智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本文仅就中学音乐审美教育中,培养音乐教育对象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方面做点初浅的探讨。

一、中学音乐是是审美教育,关键在于实施审美情感教育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

情感贯穿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全过程。

柏拉图说,音乐“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并使“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中国古代的《乐记》也说“致乐以冶心”,意思是说音乐以它的情感陶冶性格,塑造心灵。

《大纲》十分明确提出要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这就是要求音乐教育发挥它特有的美誉功能,运用情感渗透、潜移默化的特殊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操练、情感灌输,让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慢慢地渗透学生灵魂深处,从根本上育人。

谈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谈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谈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展现的重要途径。

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精神,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帮助学生体现美的感受。

音乐课取到了极大的作用。

音乐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利条件。

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有趣资料、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审美是关健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

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累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

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课程标准、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

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

教材中安排的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管弦乐《小猫圆舞曲》民歌《买菜》、童声独唱《种太阳》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

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论文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论文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初中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音乐课审美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实施审美教育音乐课一直是初中的必修科目之一,而且被看作我国德、智、体、美和综合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明确指出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是: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充满爱心。

音乐能充分表达人们内心的活动,打动人的心弦,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同时,音乐课是通过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形式的美、乐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学科。

音乐是倾注了浓重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音乐课本中优美动听的歌曲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

通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从歌词、节奏、旋律中形象地感受到美,理解音乐内涵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鲜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

本文将阐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寻找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一、营造浓郁氛围,积极鉴赏,欣赏音乐的美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表现与创造音乐美的基础前提。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初中学生的情感,提高初中学生的素养,增进身心健康,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营造鉴赏音乐的良好氛围。

为此,可鼓励学生对所唱歌曲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为营造音乐氛围,我的体会是不能单纯的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最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调的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支离破碎地进行讲授。

音乐教学中“兴趣审美”教学模式论文

音乐教学中“兴趣审美”教学模式论文

音乐教学中“兴趣审美”教学模式探究【摘要】: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进行的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音乐教育不是音乐表演,不宜追求技巧娴熟、表现完美,它也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应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亲身参与、充分表现,幼儿或迟或早唱准某个音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和感受音乐。

于是我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兴趣、发展审美、感受节奏、欣赏音乐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审美教学模式音乐教育中体验快乐,培养音乐兴趣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

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

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

让幼儿体验快乐,应该是音乐带组给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礼物。

“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的兴趣。

例如:在音乐游戏《小青蛙》活动中,可以要求小朋友们分角色扮演小青蛙、荷叶、月亮、狂风、暴雨、公鸡等不同形象,又根据音乐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的展现了故事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加深了他们对音乐故事的理解。

幼儿音乐教育目标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艺术的学习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把教育观念融入音乐教育实践等方面。

我们应该使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在音乐教育中发展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及终生的艺术学习奠定基础。

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使幼儿兴奋,也可以使幼儿镇静,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例如:《大家来拍拍》活动中,幼儿伴随音乐做合拍的及自由、即兴的身体律动,用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型参与欣赏,用图画、符号描绘出对音乐的想像,说说对音乐的感觉、想像,配合音乐做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戏剧表演等等。

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在活动时都有新的发现,保持新鲜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
(延安市宝塔区第三中学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音乐教学的审美是我国教改的要求,是素质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音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

所以,必须要加强音乐欣赏,挖掘美育素材,重视美感训练,营造审美氛围,落实教师责任,通过审美,培养出学生的个性,自信心、创造性。

关键词:音乐;情感;审美;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71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

21世纪的人才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是我国教改的要求,是素质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中学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是其学科特点的决定。

音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

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方针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及时纠正和改变。

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
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

那么,如何突出中学生的审美呢?通过两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

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

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极好教材。

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

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

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

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
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

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

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

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

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

实践证明,发挥现代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

例如:vcd,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

兴之所至,趣味盎然。

二、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的效果。

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

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
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三、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

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

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

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

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

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

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快感。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

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

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

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

同时,在音乐
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

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审美最终落实关键在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的先决条件。

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钻研教材。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

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美育素质。

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作音乐电脑教学。

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愿望,大胆表现美好事物,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总之,我们应采取多种手段,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教师是描述音乐的进行,而不是解释音乐,音乐具有不定性,这就有了它的特殊功能。

我们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个性,自信心、创造性。

我们一定要增强以审美为核心的观念,弄清技能技巧只是手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