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方法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聚焦初中音乐教学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论文:聚焦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要从听、感、赏三个方面去提高,由于初中生年龄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事物分辨能力有限,对音乐的美丑和审美情趣还没有系统地形成。
笔者通过研究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培养审美能力方面的问题,指出解决方案,希望对初中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存在的问题(一)审美教学过于被动,学生兴趣一般音乐课在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因此,音乐课教学变成了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课堂模式一般是教师选择乐谱试唱、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哼曲调、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并不严谨,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学习,学习兴趣一般,学生很少能系统掌握不同形式的乐谱,无法展示音乐的魅力,身心健康得不到发展。
(二)教师不能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审美是音乐教学的灵魂,学生很容易被音乐的美感打动,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欣赏音乐的能力。
当前,音乐教师对什么是审美并不了解,只是通过一些音乐作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阻碍了学生的审美发展。
教师没有理解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无法将音乐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在欣赏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无法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旋律美,更像是在听一首没有意义的歌曲,无法将自己带入情感意境中。
(三)非审美教学充斥音乐课堂音乐作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民歌、民间歌舞音乐、流行歌曲、戏曲音乐等,这些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法,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真实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但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非艺术化的教学理念充斥在课堂中,音乐课变成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似的灌输性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记住歌词和乐谱成了教学重点,忽视对学生审美的理解,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在音乐欣赏中无法与别人达成情感共鸣,课堂效率不高。
(四)音乐教育题材的内容较少互联网技术发展得如此迅速,随之兴起的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并且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12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初中音乐教学论文(一):音乐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一、前言初中作为我国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标志着小学生向中学生身份的转变,但是思想和小学阶段相比,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学习性心理较强,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初中音乐课程的开设,既是国家提倡“音体美”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同时初中音乐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灵感思维,陶冶情操,优化知识结构,缓解学习疲劳等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既有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策略方面的因素等等,针对此种状况,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已经把音乐有效教学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那么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如何实施,涉及到的具体教学策略又有哪些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者深思。
二、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观念狭隘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观念狭隘,认为音乐又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必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教学,就是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不会受到表扬或奖励,只要按照正常的教学任务授课即可,至于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学的多或少,掌握音乐知识的深浅程度,一概与教师无关,这样的教学心态,教学观念,又怎会到达有效教学的目标,实施有效教学,转变教师观念才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所在。
2.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为,教师台上精彩的讲解,照本宣科,学生台下被迫的机械的听讲,记笔记,课堂气氛沉闷无比,枯燥无味,整节课结束,老师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似乎从“苦海”中解脱出来,下课后反而变得活泼好动,这种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目前有很多老师依然在采用,久而久之,学生们在严肃而紧张的教学氛围就会产生对音乐的厌烦心理,进一步在课堂上表现出抵触行为,如打瞌睡,无精打采,分神等等,在这种教学状况下,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精选5篇.doc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精选5篇【篇一】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切实把音乐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能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感受美、创造美则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公认。
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是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形式,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
把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当代音乐工作者的责任。
也是教育工作者积极尝试的教育模式。
因此,在青少年教育中,积极发展音乐教育,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实体现学生的教育素质不仅包括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知识功底,更包括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诸如思维的能力,联想、想像的能力,识别的能力,欣赏的能力,自控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
也包括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目的。
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的科学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智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当今的中小学教学中,教师们都在把音乐引进到课堂教学,构建一种多元素,主体式的教学模式。
事实正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曲子,能把人带到理想的世界,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能更有利于想像力学生的培养。
如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其音乐活泼、轻快,形象的描绘了天鹅在湖畔嬉戏的情景。
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听、想、说等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充分的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欣赏能力。
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师往往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听相关的乐曲,边想象教学内容,在脑海中幻想教学画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按着记忆想象的情景表达出来。
这样,听、想、说有机结合,进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智力。
浅析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分析贯彻实施
内容
更好 的使 学生理解歌词 的意境和 内容 , 引导 学生发现歌词 的 语言、 内容 、 意境等多方面的美 。 最后 , 引导学生发现音 响的意境美 , 这是 三者之中相对 比
较容易的一方面 ,优美动听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系统 自然 的
歌” , 长久 以来大部分音乐教 师做 的做的最多 的就是 如何教会 参考文献 :
身魅 力 加 分 。
其次 , 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语言美 , 能够经典流传下来或
比 人 的情感 、 观点是否正确 , 且对将要进入音乐教学课堂 的音乐 美誉 度较高的音乐作 品往往在各 个方面都是 非常优秀 的 , 如歌词的语言与所表述 的内容 、 意境等 , 在音乐 教学活动 中 , 作 品本身的创作水平 同样是需要考虑 的因素 ,只有在课前进
音乐教师应转变思路 , 从改变教学方法人手 , 在教学方法 中融入审美教育 , 但长久以来 , 因缺乏完善 的考核体制 , 音乐
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 在这一 阶段 , 老师只需 引导 学生 通过 音
给学生 以美 的感受。 教 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方 面并无太 多动力 ,音乐 教学 乐旋律想像其所描述的画面 , 方 法多年不变 , 导致提到音乐课 , 学生就会 说老师又要教 “ 唱
行严格 的筛选和把关 ,确保进人学生学 习生活 的音乐作 品本
音乐教师 可 以将音 乐作 品内容 以故事 的形式对 学生 进行讲
述, 这种引导方法 比较 比较符合这个年龄 阶段 的中学生 , 可 以
身具有较高的水准 ,才 可以使学生通过学 习提 高学生 的审美 能力 , 且避免被一些较为低俗 的音乐 内容所影响。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优秀范文推荐(共6篇)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优秀范文推荐(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
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
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
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
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
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
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
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
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一)合理导入教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
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
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故事以及成语典故等方式。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多元化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多元化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多元化方法在当今的音乐教育领域,教师面临着多样化的教学挑战,尤其是在初中阶段。
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几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多元化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妙。
例如,在教授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 corresponding period 的历史背景音乐,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历史的联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形式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音乐技能,培养团队精神。
此外,合作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
三、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探究,挖掘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学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教学也可以与时俱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材料,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五、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六、跨学科教学法跨学科教学法是指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综合教学的方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的音乐教学活动。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音乐教学法论文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探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
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
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这些美感教育的功能是各种艺术所共有的,只是由于艺术门类不同,它所给人们的美感作用也就不同。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学生感受音乐的过程就是美感赖以萌生的生理、心理基础。
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
一、游戏中感受美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以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欢乐中学习音乐,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
如:小学低年级《火车开啦》由学生讨论,用什么动作模仿火车开起,一个学生做火车司机,有的扮演车轮,有的扮演车厢,全班同学打节拍,模仿火车轮子的转动节拍,用手拍腿,模仿火车开动是“咔嚓,咔嚓”,声响的节奏。
通过游戏模仿与学习,无疑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感受、理解、想象创造和演绎的广阔空间。
二、歌曲学习中欣赏美如歌曲欣赏教材中《我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我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
歌曲的旋律跃宕起伏,词曲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注重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包括不同音乐风格、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作品。
学生通过欣赏大师作品以及当代优秀音乐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感受到不同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通过现场音乐表演,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二、倡导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要倡导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
除了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如流行音乐、世界音乐、跨界音乐等,以及一些当代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如电子音乐、实验音乐等。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艺术形式,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创作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歌曲、曲子等。
通过音乐创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四、注重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整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还应该注重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整合。
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跨学科的艺术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跨学科的艺术项目,如音乐与美术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艺术项目中得到全面的艺术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I ■
浅谈 中学 音乐欣 赏教学 中的审美教 育
段 秋 香
( 焦作市 人 民中学 河南 焦作 44 0 ) 50 1 [ 摘 要] 乐欣 赏教 学要 “ 音 以审美 教 育为核 心 , 培养 学生 感受 , 体验 和 鉴赏音 乐 美 的能力 , 学生 形成 健康 的审 美情 绪 , 使 树立 正确 的 的审美 观念 。’ 音 乐 ’ 老师 在教 学过程 中不 断帮助学 生发现 美 , 感受 美, 表现 美, 创造 美 。旋律 是塑造 音乐 形象最 主要 的 的手段 , 是音 乐 的灵魂, 色成 为塑 造音乐 形象 的重要 手段 。音 音 乐 的备种 手 段互 为 依存 , 它们 共 同协 作来 完成 音乐 形象 的 塑造 。更 重 要的 是要 运用 这些 音 乐语 言, 去创 造美 的情 境 , 实审 美教 育 , 养学 生 的审美情 绪 。 落 培 [ 关键 词 ] 乐 音乐语 言 旋律 音 色 审美情趣 音 中图分 类号 :85 7 K 2.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9 4 (09 9b 一 060 10 】 x2 0) () 05 — 1
活动 中, 得 艺术审美 愉悦 体验 , 获 正象 马克思所 说 的 :对 于没有 音乐 感的 耳朵 “ 来说 , 美 的音乐 也毫 无 意义 。 F面, 仅从 旋律 , 色 两个 方面 谈 一下 塑 最 … 我 音 造 音 乐 形象 的作 用 。 旋 律是 塑造音 乐形象 最主 要的 的手段 , 音乐 的灵魂 , 是 不同 的旋律表 达 的
在 《 中学 音乐欣 赏课 教学 大 纲 》中, 明确 提 出 : 乐 欣赏 教 学要 “ 有 音 以
审美 教育 为核心, 培养学 生感受 , 体验 和鉴赏 音乐美 的能力, 使学 生形成 健康 的 审美情 绪, 立正 确 的的审 是一 项 塑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中学音乐;审美;教育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似的。
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
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及时纠正和改变。
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
那么,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操作:一、加强音乐欣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
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
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
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
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
音乐教育论文: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
音乐教育论文: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摘要: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拟结合高中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体验和深化,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实施;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正利用自身的艺术特征有力地促进德育的实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听赏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从而达到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但是他们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心理上渴望成熟,尤其不愿接受简单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而音乐欣赏教学中,正可利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及表达的情感、思想,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
如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先给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这是一部富有哲理的音乐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而且这里的“英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与人们群众的英勇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的是人们群众的理想和愿望,那就是——“通过斗争,获得胜利”。
所以,音乐情绪激昂,气势恢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再联系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在忍受着耳疾的煎熬,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我们可以体味出贝多芬那不屈不挠的坚定性格,他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顽强的努力。
而第一乐章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激昂有力、勇往直前的主部主题,正是代表了贝多芬向一切恶势力和生活强加给他的不公正英勇挑战的坚定信念。
中学音乐审美教育论文
浅论中学音乐的审美教育摘要: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启迪智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首先中学音乐是审美教育,关键在于实施审美情感教育,其次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耳朵,培养审美感受能力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基础课题;音乐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要求。
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在教育——在于教育要实施包括音乐审美教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的教育。
关键词:审美情感;审美感受;审美创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50-01我们的欣赏教学往往不能以教师所期望的“我要听”为期望值而进行,这种现象似乎也很正常,可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研究太少。
作为美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启迪智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本文仅就中学音乐审美教育中,培养音乐教育对象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方面做点初浅的探讨。
一、中学音乐是是审美教育,关键在于实施审美情感教育音乐是情感艺术,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
情感贯穿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全过程。
柏拉图说,音乐“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并使“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中国古代的《乐记》也说“致乐以冶心”,意思是说音乐以它的情感陶冶性格,塑造心灵。
《大纲》十分明确提出要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这就是要求音乐教育发挥它特有的美誉功能,运用情感渗透、潜移默化的特殊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操练、情感灌输,让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慢慢地渗透学生灵魂深处,从根本上育人。
培养初中生音乐审美(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培养初中生音乐审美第一篇范文:培养初中生音乐审美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念正在逐步形成,培养初中生音乐审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初中生音乐审美。
一、教育理念1.注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特长,让其在音乐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2.强调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通过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3.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意志、道德等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情境教学。
通过音乐欣赏、表演、创作等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之美。
3.跨学科教学。
结合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让学生了解音乐发展的脉络,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1.拓宽音乐视野。
课程内容应涵盖中西方经典音乐、民间音乐、现代音乐等多种类型,让学生了解音乐多样性。
2.深化音乐理论。
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如乐理、和声、曲式等,为学生创作提供基础。
3.增加实践环节。
设置合唱、乐队、民族器乐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技能。
四、实践环节1.举办音乐会。
定期举办班级、年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提高其舞台表现力。
2.参加比赛。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比赛,锻炼其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3.社区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音乐演出、教学等活动,传递音乐之美。
总之,培养初中生音乐审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之美,进而提高其音乐素养。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阶段尤为关键。
本文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初中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与技巧。
合理重视双基教学,促进提高音乐学科审美教育论文
合理重视双基教学,促进提高音乐学科的审美教育内容提要:本文就以往的”双基”教学与新课改下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这两个看似矛盾,实质并不矛盾的观点的阐述,进一步强调:音乐审美教育是终极目标,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是手段。
我们只有把这两者紧密的、有效的结合起来,把握好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然后再把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机渗透在审美实践中,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关键词:双基教学以人为本审美教育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后,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所见到的理论文章或音乐教师的教学论文中,几乎口径一致的批评以往的重视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训练的做法,似乎这样做就是贯彻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对新、旧教学观念的对比,对于上述教学的争议,简单地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对”双基”教学的历史回顾音乐教学在当时的学校教学中,虽不是核心课程,也不存在考试压力,但在这一教学思想的统领下,学校音乐教育也出现了以”双基”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识谱、基本乐理以及演唱(演奏)技能的传授与训练。
人们由此普遍认为,这是造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缘由之一。
让我们先来看看旧的教学大纲中对音乐”双基”教学任务的描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唱能力,发展音乐听觉和增强音乐记忆力,培养正确的节奏感,获得有关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再从《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法》来看如何要求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必须进行基本乐理知识的讲授和较系统的视唱练耳基本训练......繁、难程度可见一般。
由此可见,广大的音乐教师也即按上述方针的要求,积极地开展以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教学为首要的音乐课堂教学。
中小学的音乐”双基”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了乐理知识、视唱练耳以及歌唱、器乐等等。
就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教学本身来看,原先的系统、孤立的知识传授以及强调技能训练的规范与法则,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与中小学生的心理不相适应。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论文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初中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音乐课审美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实施审美教育音乐课一直是初中的必修科目之一,而且被看作我国德、智、体、美和综合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明确指出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是: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充满爱心。
音乐能充分表达人们内心的活动,打动人的心弦,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同时,音乐课是通过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形式的美、乐曲中气质的美、节奏的美、旋律的美、多声部的美,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学科。
音乐是倾注了浓重情感和鲜明意向的艺术,音乐课本中优美动听的歌曲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
通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从歌词、节奏、旋律中形象地感受到美,理解音乐内涵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鲜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
本文将阐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寻找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一、营造浓郁氛围,积极鉴赏,欣赏音乐的美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表现与创造音乐美的基础前提。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初中学生的情感,提高初中学生的素养,增进身心健康,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营造鉴赏音乐的良好氛围。
为此,可鼓励学生对所唱歌曲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为营造音乐氛围,我的体会是不能单纯的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最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调的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要素支离破碎地进行讲授。
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浅谈(3篇)
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浅谈(3篇)第一篇: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摘要:音乐是美的艺术,声乐教学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陶冶情感,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声乐教学;审美教育;意义;方法音乐是美的艺术,声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演奏和欣赏能力,还应重视审美教育,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美感体验,在演奏中展现艺术和情感之美。
低层次的声乐教学是音与技,高层次的音乐教学是情与美。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真正让学生感知声乐的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陶冶情感,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一、声乐的审美特质分析在音乐的艺术王国里,声乐是最早诞生且最具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式,也是最能展现美学思想和特质的艺术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声乐的表现形象也在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声乐的艺术魅力也越来越强大,展现的审美情趣也越来越丰富。
由最为原始的单纯音乐发音逐步拓展表现形式,现在已经发展到丰富多样的专业声乐技巧,声乐的唱词最初是非常讲究实用,现在能够展现更多层次的审美艺术,向艺术化高度不断攀越,并不断拓展新的高度,展现更为美妙的艺术。
从音乐专业美学的名称定位来看,是音乐学和艺术美学的交叉融合,体现的艺术与艺术的双向融合,是艺术美学中一个最为重要且具发展潜力的分支,也是现代音乐学体系中研究音乐艺术的重要基础学科。
声乐艺术本是就是一门非常独特的审美创造表现艺术,通过创作艺术作品、艺术表演者演唱表演、受众欣赏体验完成整个表现和欣赏过程。
从创作、到表演再到欣赏消费,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以审美的标准来表现,并获得最为直接的审美体验,处处渗透着美的艺术张力。
声乐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声乐的美学特质,能够感知声乐作品、表演以及欣赏中渗透的审美标准和情趣,能够融入审美内涵,获得艺术美的享受,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他们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摘要: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学是初中培养学生素养和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为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不仅仅包含了简单的音乐知识还能够通过音乐向学生传达美的特征与含义。
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更是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1.引言
新课改要求初中教学能够摒弃以往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转而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经过新课改洗礼的音乐教学也一改以往沉闷的教学氛围,呈现出多元化、深层次的特点。
音乐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绪最好的方式,同时成功的音乐还可以净化听众的心灵。
因此初中音乐教学要深刻抓住这一特点,通过音乐课让学生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另外中学音乐教材挑选不仅包含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审美特征,音乐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争取通过音乐教学达到新课标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要求。
2.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人们经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眼睛”。
一切美好的因素只有经过人的审美心理的相互作用才能被人感知。
可见审美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是国家新生的希
望,新课标要求初中教育要能够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审美观和价值观。
而音乐教学就是审美教学的重要通道,纵观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可以发现中学音乐教材中的审美特征无处不在,无论是歌曲的演唱舞蹈动作在举手头投足之间表现的优雅无不突出了“审美”主题。
若教学者能够充分利用音乐教材,采用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式,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如何利用音乐教学来进行审美教育?采用审美教学方法才能够吸引住学生,让其愿意真正的去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
笔者以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初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3.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方法
认识到中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审美教育付诸实践。
通过研究方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3.1 引起学生对审美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引起学生对审美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对审美的兴趣。
网络的流行让很多初中生在接触初中音乐课程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且其审美观主要是针对流行类音乐。
由于教师和学生属于两个不同群体,因此音乐教师与学生存在审美差异很正常。
要想缩小这种差异性,音乐教学在授课之初应当积极了解学生的音乐审美,并结合学生的审美需求来合理安排音乐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接受音乐课程之初就对音乐这门课程
引起充分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和学生融成一片,为日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欣赏的敏锐度打下基础。
3.2 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让学生的音乐教学中获得美的体验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不是靠教师的口口相授,而是学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因此要想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就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的美,在美的体验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观。
当然虽然音乐教学并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授方式,教师在音乐课中还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而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愉悦和良好心境,才能保证初中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 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音乐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审美基础上展开的,要想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对课堂中的音乐作品进行认识和评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艺术的组成及形式结构,还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面的同步学习让学生的了解音乐的同时对如何欣赏和评价音乐有一定的认识。
长此以往的不断积累和学习,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发展。
4.结语
美随处可见,音乐仅仅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初中的音乐教学不
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音乐,发现音乐中的美,还要通过音乐审美切实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
笔者相信中学教师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将学生引入音乐的魅力天地,就能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翠珍.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江西教育科研
[2]谢展鸿.打造魅力课堂,体验音乐之美——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如何实现审美教育.教育界
[3]黄敏.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东西南北·教育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