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歌诀

合集下载

《形意拳歌诀》老本拳谱珍贵资料记载

《形意拳歌诀》老本拳谱珍贵资料记载

《形意拳歌诀》老本拳谱珍贵资料记载劈拳出云似拧绳,肺叶舒张气畅伸。

少商引领意中气,暗藏二门打人发。

崩拳属木疾似箭,发劲全凴一寸丹。

跟顺变化随时用,转身提足把树攀。

钻拳出手暗中攻,山下同打是真形。

上打咽喉於鼻梁,步落拳发奇疾功。

炮拳先走虎跳涧,两臂下裹如搜山,钻崩之中加膝打,提肛实腑劲爆炸。

横拳出手似铁粱,横中有直横中藏。

左右摆拔应和意,练出抖绝是真功。

劈拳之形似斧,崩拳之形似箭,钻拳之形似锥,炮拳之形似炮,横拳之形似梁。

劈拳:双榻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

易骨易筋加洗髓,脚踩手劈一气传;钻拳:钻拳原是地反天,上下同打是真传。

左右相同随意变,收吸发呼劲合丹;崩拳:崩拳属木疾似箭,发动全凭一寸丹。

跟顺变化随法用,转身提足把树攀;炮拳:炮拳先走虎跳涧,两劈下裹如搜山。

钻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实腹水火关;横拳:横拳出手似铁梁,横中有直横中藏。

左右穿裹应合意,收势退横劲宜刚。

劈拳: 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意劈拳似斧性属金,专重掉膀破敌营,肺气凛然身先进,挤劲着力落胸襟。

崩拳: 崩拳似箭有射雕之意崩拳似箭性属木,—直一曲相继出,肝气顶发易胜敌,根本全仗后足力。

攒拳: 攒拳似水有流动曲折翻浪冲天之势攒拳似闪性属水,漩流曲折浪冲霄,肾气固本元气足,拳击下巴鼻头只。

炮拳: 炮拳似火有爆炸雷鸣之势炮拳爆炸性属火,上正下斜十字手,心气沉在丹田内,烈焰炸轰敌飞出。

横拳: 横拳似土有展转滚动无处不弹之意横拳似弹性属土,左右展转切合弧,脾气吸入内滚动,攒横压顺顶中击。

龙形歌诀:龙形属阴搜骨能,左右跃步用柔功。

双掌穿花加起落,两腿抽换要灵通。

虎形歌诀:虎形属阳力勇猛,跳涧搜山它最能。

抢步起时加双钻,双掌抱气扑如风。

猴形歌诀:猴形轻灵起纵轻,机警敏捷攀枝能。

叼绳之中加挂印,扒杆加掌向喉中。

马形歌诀:马有垂韁疾蹄功,跳涧过步速如风。

丹田抱气双拳裹,左右双冲是真情。

鼍形歌诀:鼍性最灵浮水中,左右拨水是真形。

又有钻意加侧打,左顾右盼拦中用。

形意拳“九歌”与“八字”诀

形意拳“九歌”与“八字”诀

形意拳“九歌”与“八字,,诀文:华武责任编辑:若愚形意“九歌”与“八字”诀是形意拳的要领歌诀,凡学练形意拳的朋友们不可不知。

一、形意“九歌”也叫形意拳“开式九歌”,也有称其为“九数歌”。

所谓“九歌”,是指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对人体的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肛)九个部位姿势的要求。

(一)身。

是人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上下肢和人的指挥机关头部。

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身的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拳式运动的质量和攻防技巧的发挥。

所以要在意识为先导的作用下,根据拳式内容的要求,以腰为主轴,做到侧身调膀、含胸拔背,以带动四肢和肩胯进行科学合理的攻防运动。

在演练过程中,最忌讳“前俯后仰,其势不正;左右歪邪,皆身是病;驼背弯腰,传授不高”。

而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头要上顶,领起全身;舒展自然,不偏不倚;看斜是正,看正似斜;含胸拔背,吐吞自然。

(二)肩。

是臂的根节,也是“七拳”之一。

在演练过程中,两肩要始终保持松沉,切记僵死高耸。

因为只有松沉,才能保证两臂运动灵活;只有松沉,才能保证气血畅通,力达筋梢而攻击奏效。

沉肩坠肘是形意拳演练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

拳谚讲:“头宜上顶,肩宜松沉,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0(三)臂。

两臂是拳式运动的主要表现部分。

臂由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将大臂、前臂、手有机地连结在一起,两臂的伸缩曲直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拳式运动的质量和进攻防守的效果。

所以,在演练过程中,特别是与对手较技时,必须做到肩要松沉,肘要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两臂的灵活和快速的变招,减少预兆,迷惑对手而出奇制胜。

形意拳的拳理拳伸直,一但攻击失败,很容易被对手闪击,同时也延长了两臂回收的时间,给防守造成被动。

所以,拳谚讲:“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非曲,似直非直,过曲不远,过直少力。

”(四)手。

是人体上肢的梢节,它是人体外部结构中最灵活多变的部位,所谓“劲从腰发,力达筋梢”即指手指和脚趾。

形意拳五首谱传歌诀阐幽录

形意拳五首谱传歌诀阐幽录

形意拳五首谱传歌诀阐幽录作者:凌 召第一首 形意太极歌诀(三体式桩)诀曰:无极乃生阴阳母,动分静合两仪辅;三才四象皆无遗,五行六合七曜主。

【领会】此首太极歌诀,其实就是总结形意拳的入门桩法三才式的具体要领和要求。

三才式又名三体式,它包括了两仪、四象、三才、六合、五行、八卦,是形意拳各套拳法的开门式初步的姿势,学习形意的各套拳法必须先由此三才式再行变化其法。

三体式站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它以形意拳理为纲领,把人体躯干、上肢、下节,身成三曲,使各部规范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定型姿势,通过练习三体式桩功,能充分发挥人体各部机能的作用,并能调动人体的潜能,使气血贯通经络,劲力互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增长功力。

形意拳中所有的动作要领,都离不开三体式的基本法则。

所以说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入道之门和总机关。

形意拳中的姿势和练法千变万化,但其原理与要领都跟三体式相合一致的。

故而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三体式是万法之源”的说法。

三体式是静则为桩,动则为拳;“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三体式既讲体用之效,又究动静之理,是发挥动静和体用的作用,故而形意拳用它来筑其基,悟其道。

也正是为追求“静中有动”作为对“内意”的基础训练。

由于各地区支派的不同,各师承传授的差异,三体式于出势与形式上略有区别,虽然形式各异,架势不一,但内理相同,要求一致,均强调三体式的重要性。

李能然宗师说:“欲尽形意拳之妙用,必先致力于三体式”。

至于三体式的练法,宋世荣大师是这样论述的,“形意拳术有道艺、武艺之分,有三体势单重、双重之别。

练武艺者是双重姿势,重心在于两腿之间,全力清浊不分,先后天不辨,用后天之意引呼吸之气积蓄于丹田之内,其坚如铁石,周身沉重,站立如泰山一般。

若与他人相较,不怕足踢手击……练道艺者是三体势单重姿势,前虚后实,重心在于后足,前足亦可虚可实。

心中不用力,先要虚其心,意思与丹田相合”。

这里就用姜容樵先生所传的刘派(刘奇兰所传系)之三体式练法为说明。

形意拳八门打法歌诀注解

形意拳八门打法歌诀注解

形意拳八门打法歌诀注解形意拳打法,素有“八门”之称。

何谓“八门”?即人体头、肩、肘、手、脚、膝、胯与臀尾八个部位是也。

此八个部位,在技击上各有其特殊的用法,实战中又往往是综合运用,互补互。

然对日常练功,尤其是对初学者,还是以分别锻炼为宜下,将此八门打法之歌诀、解释及具体用法,作简明介绍。

歌诀: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

脚踏中门抢地位,便是神仙也难防。

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

左右全凭盖他意,舒展二字一命亡。

时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

或是裹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

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

钻横裹拨随机变,手到劲发妙无穷。

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须自然。

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抢步变势难。

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

合身辗转不停势,左拨右转任意行。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

与人较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

臀打起落不见形,猛虎坐窝藏洞中。

臀尾全凭灵气精,起落二字要分明。

注解俗活说:“蛇无头不行”,又常说:“马首是瞻”、盖头为百骸之主,头顶项领,而躯干四肢乃得随之运动。

头之发劲最大最整,竖项、塌腰、蹬后脚,自顶至腰而至后脚跟,成一条直线.气自涌泉可直贯百会,而浑身之整劲亦自然从百会发出,又直又整。

但头打之前提是身要钻进去,而进身之前提是脚踏中门而人,如蛇吸食,故头打必须占中央.击对方之“中”,方为得法。

但用头打亦颇不易,要以手之拨拦打开门户,以腰之转侧为之钻身,以足之蹬蹚抢占地位,然后才可头一发而成功。

若盲目胃进,也有相当危险,不可不慎重。

肩打为靠打之一种,又叫阴阳膀,肩向里扣为阴,肩尖向外开发劲为阳;发力时一扣一开,力为得力。

将对方胳膊向下捋,顺势进身以肩向前击去,谓之“犸肩靠”拨开对方手臂,束身而进,以肩击对方峋部,谓之“隐身靠”,伏身以肩击对方双臁(即小腿骨).谓之“七寸靠”。

晃腰、紧背、开肩,以两肩递次回击背后靠近之敌,谓之“背身靠”此外如燕子抄水、白蛇抖身等.皆可以用肩打。

形意拳谱

形意拳谱
胯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和身辗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与人较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
臀打起落不见形,猛虎坐卧出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要分明。
肚腹打法意要隆,好似弯弓一力精;丹田久练灵根本,内外合一见奇功。
从上至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精。一拳百变,七拳紧相连,
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垠。
注:任脉起于承浆,直下至阳前高骨;
如林中射鸟,鸟应弦而落;草中击蛇,蛇死枪响。往哪里提防,哪里封闭。
七顺
肩要催肘,而肘不逆肩;肘要催手,而手不逆肘;手要催指,而指不逆肘;腰要催胯,而胯不逆腰;
胯要催膝,而膝不逆胯;膝要催足,而足不逆膝;首要催身,而身不逆首。心气稳定,阴阳相合,上下相连,内外如一,此之谓七顺。
八要
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气归根矣。
肩:头宜上顶,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
臂: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过曲不达,过直少力。
手:左手齐胸,右手护心,前者力伸,后者塌劲,两手皆覆,用力宜均。
指:五指略分,其形似钩,虎口圆满,似刚似柔,力须到指,不可强求。
股: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虽有直曲,每见鸡形。
之肾气,下行归入丹田,以固命。此谓之三顶。
扣:三扣者何?两肩要扣,则前胸气阔,气力达肘;手背足背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周身力凑。此之谓三扣。
圆:三圆者何?脊背要圆,其力催身,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手有裹抱力。是谓三圆。

形意拳实战技法秘笈:七拳十四打法歌诀,百年格斗搏击精粹

形意拳实战技法秘笈:七拳十四打法歌诀,百年格斗搏击精粹

形意拳实战技法秘笈:七拳十四打法歌诀,百年格斗搏击精粹形意七拳十四打歌诀一曰:头打头打去意占中堂,两手外拨人难挡,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二曰:肩打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势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三曰:手打手打起意冲胸膛,其势好比虎扑羊,站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

四曰:肘打肘打三节不见形,用法全凭蛇出洞,拳打三节亦如此,连续使用莫要停。

五曰、胯打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记准,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上步变式还。

六曰、膝打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了笼,浑身转动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七曰、脚打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蓄意须防被敌觉,起式好似刮地风。

一、头打技法头为“十四”打法之首,主要有顶、摆、撞三种打法。

“顶”有前顶和上顶,“摆”有左右之分,“撞”有前撞和后撞之别。

头打的主要部位是对方的眼、鼻、口、耳、两鬓以及胸部。

关于头打的要领是:“头打起落随脚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足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二、肩打技法肩打可分左右上下之法,主要有撞、扛、靠、摆几种打法,攻击的主要部位一般是对方的胸部和双肩的前后左右。

肩打的要领是:“阴阳互变,或撞或扛,左右进击,贴身近打,步法适宜,遇敌不慌”。

三、肘打技法肘分左右,俗称“两门”,在形意拳古谱中有“横竖用肘”之谓。

肘的打击部位为人的上半身,前后左右均是肘打的有效部位。

肘打的要诀是:“顶肘与点,腰背拧转,上顶下砸,肘肱屈弯,开肘外打,马步跟上,坐要转动,摆打胯顾”。

四、胯打胯打的技法主要有挤、挎、靠、撞等法,其攻击的主要部位是人体的中节。

用胯打的要领是:外胯用靠里胯挤,侧胯别身离地起,心沉一气阴阳合,坐胯狠毒用法奇。

形意拳谱中有关胯打的歌诀是:胯打中节技法奇,左右并用须自然,挤靠挎撞莫死用,胜负只在一瞬间。

五、膝打技法人的两膝攻击力非常之大,若使用得当,只需一下便可让对手致残。

膝打的主要技法有:顶、撞、跪、拧等,打击的主要部位是人的中节以上部位以及腿、臂的关节处。

形意拳八字功

形意拳八字功

形意拳八字功八字功即:斩、截、果、跨、挑、顶、云、领。

一、“斩”字功用法诀云:左右劈挂斩加翻,上步虎扑加头钻。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前移左步,猛进右脚一步接近于我方的同时,右直拳猛朝我方面部击打而来,我方右手前上沾化敌右腕外侧。

紧随左脚进步绊于敌右脚跟,左掌猛劈敌右大臂,若敌猛后收手提退步避闪。

我方动作不停,缩身下势,右脚前进猛地前扑,双手打虎扑把击向敌上胸;如果对方仍以退步用双手托我方之双臂时,我方双手用搂劲将对方双手重力搁下,此时对方随着手落,便会前俯,我方在搂劲的同时,左脚进步上前,头顶劲朝前方打出,打在敌颌部,再使抽丢劲将敌打飞跌出。

要点:斩字功由斩劈手、虎扑把、头拳三式组合而成,为七星之一的头拳技。

斩劈手势要疾,要用沉劲,后手盖劈势要猛,虎扑把要内含搂、抽、丢三把劲。

后腿蹬劲,头要上顶,气势雄猛,一举而制敌。

二、“截”字功用法诀云:擒拿肘中劈截肩,一阴一阳左右换。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前上右脚一步接近我方的同时,用右直拳朝我方头面部击打而来;我方右手上翻擒抓住其右腕,左手上托其肘部。

紧随右手扣其腕前推下压,左手掳其肘,右脚踢其右胫部;如对方屈肘前顶,后退步化去我方的攻击时。

右手抓敌右腕猛向右下后拉拽,右脚退步的同时,左肘猛的横打敌喉。

动作不停,左肘前顶外旋,右脚前上步,左旋体用右肩朝对方上胸切打撞击,将其击跌翻仆。

要点:截字功由擒拿手、横截肘、肩劈拳组合而成,为七星之肩拳。

擒拿的双手要协调,右手崩切速度要快;右脚要同时刮踢。

横截肘时,左手出手要猛,右手回收要快;肩劈拳,要含胸拨背,意在肩切,同时右手随肩切而劈下,势要沉。

三、“果”字功用法诀云:果肘刮腿如肘连,肘打去意在肋间。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右脚上步接近我方的同时,用右直拳朝我方头面部击打而来之际,我方右臂屈肘内裹,格化敌右腕臂内侧的同时,右脚踢击其右足踝关节。

对方若以左直拳攻来,意欲解我之攻势时,我方左手上挑其左手臂,落右步进身,右肘横击其胁肋。

形意五行拳绝学(歌诀)

形意五行拳绝学(歌诀)

形意五行拳绝学(歌诀)我们是国术的传播者与守护者关注我们关注国术形意五行拳绝学是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手抄本,是形意的精髓,武学绝技。

我辈借武当武学振兴之机,将此手抄秘法原文献于武林同仁研学。

形意拳演理歌束身下气,吸气开胸,意勿外驰,诚心守中。

起式:图一善气浩然气,多颂般若经,上中下总气把定,身手足,规矩绳墨。

演理歌:头若顶天,项须直竖,闭口藏舌,津液还丹。

第一日劈:图二其形似斧,五行属金,五脏养肺。

用拳要卷紧,用把把有气,不前俯后仰,不左斜右歪。

劈拳起落论:两拳以抱口中去,拳前上横如齐眉,后拳随跟紧相连,两手抱肋如心齐。

气随身法落丹田,两手齐落后脚随。

四指分开虎口圆,前手高低与心齐。

后手只在肋下藏,手足鼻尖三对尖。

小指翻上如眉齐,劈拳打法向上攒。

脚手齐落舌尖顶,进步换式阴掌落。

演理歌:意贯周身,运动在步,两手往来,势如连珠.第二日崩:图三其形似箭,五行属木,五脏养肝。

前足不宜里扣,不可外横。

后足似顺不顺,似横不横。

崩拳起落论:崩拳出式尖对,虎眼朝上如心齐。

后手阳拳肋下藏,前脚要顺后脚丁。

后脚稳要人字形,崩拳翻身望眉齐。

身站正直脚提起,脚起膝下横脚跐。

脚手齐落剪子股,前脚要横后脚顺。

崩拳打法舌尖顶,前手掳肘往上托。

进步出拳先打肋,后脚是连紧跟随。

演理歌: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攒翻进步,总要齐全。

第三日横:图四其形似电,五行属水,五脏补肾。

“两股两肱,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有阴有阳,中气稳也。

”攒拳起落论:前手阴掌向下扣,后手阳拳往上攒。

出拳高攒如眉齐,两肘抱心后脚起。

眼看前拳四梢停,攒拳换式身法动。

前脚先步后脚随,后手阴掌肘下藏。

落步总要三尖对,前手阳拳打鼻尖。

小指翻上肘护心,攒拳进步打鼻尖。

前掌扣腕往下横,进步翻掌打虎托。

演理歌:气聚中脘,机关在腰,两肩松开,取其虚中,第四日炮:图五炮拳起落论:其形似炮,五行属火,五脏养心。

刚则虚浮,柔则沉实,沉重如山,气透腠理。

两肘紧抱脚提起,两拳一紧要阳拳。

李应埙老师口传形意拳要诀

李应埙老师口传形意拳要诀

李应埙老师口传形意拳要诀一、拳法1 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腰有旋转之妙,足有行程之功。

2 六合: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3 形意拳八势:顶、提、扣、圆、抱、垂、横、顺。

顶者,起躜落翻,顶在头顶,舌顶,手往外顶。

提者,尾间上提即塌腰,谷道内提,使阳气上升,督脉是也。

扣者,胸脯要扣,开胸顺气,使阴气下降,任脉是也:手面要扣:脚面要扣。

圆者,脊背要圆,虎口要圆,胳膊要月牙形,手腕外顶要月牙形。

抱者,丹田要抱,心中要抱,胳膊要抱。

垂者,气垂丹田,膀尖下垂,肘下垂。

横顺者,横者起也,顺者落也。

起者躜也,落者翻也。

起为横之始,躜为横之终,落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

手起而躜,手落而翻,足起而躜,足落而翻,起是去,落是打,起亦打,落亦打。

无论如何,起躜落翻往来,总要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此形意拳必须注意之姿势也。

4 腿法:提、趟、锁、顶、踩。

5 手足身法:手:起躜落翻,起横落顺,起如虎之捕食,落如鹰之抓物,筋稍发力为起手,筋稍不发力为领手,以肘能护肋、手能护心为妙。

足:起躜落翻,动脚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无踪;起脚如手之撩阴,其劲上翻;落脚如巨石入水,其劲下扎。

身:敛如伏虎,纵如攫食,即收放也。

变通在心,机关在腰,直进直退,劲断意不断,钻进去打。

6 一身之总法:勾拦棚架不为能,顾开截追是英雄,上法手为妙,进法步占先,工顺勇急并狠真,内外一气紧相连,三性调养多妙用,遇敌取胜不为难。

(三性――眼为见性,耳为录性,心为警醒性。

)7 神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

则尽乎其志,毕乎其勇,全乎其知,以此而较,则神乎其技矣。

8 不偏不倚者中正也。

忽隐忽显者,若有若无也。

变化千端令人莫测之谓也。

9 五争:领顶垂臀,指顶背靠,双肘横撑,坠膝提胯,足实腰挺。

10 拳去不空回,空回非奇拳。

二、练法1 练拳要知练法与养法,将功夫练到身上,再习顾法与打法,至练到纯熟,内外贯穿一致,即能随机应变而无穷,神机奥妙俱在其中矣!2 脚趾抓地,脚心悬空。

珍贵的《形意古拳谱》

珍贵的《形意古拳谱》

珍贵的《形意古拳谱》盖夫形意拳术之道理,内有七拳、八字、二总、三毒、五恶、六方、六猛、八要、十目、十一格、十四打法、十六练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枪之秘诀。

次序述之以标明其义,使学者知其真意焉。

七拳法头、肩、肘、手、胯、膝、足,共七拳。

八字诀斩:劈拳。

截:攒拳。

裹:横拳。

胯:崩拳。

挑:践拳、燕形。

顶:炮拳。

云:鼍形拳。

领:蛇形拳。

二总法三拳、三棍为二总。

三拳,是天地人生法无穷。

三棍,是天地人生生不已。

三毒法三拳、三棍精熟即为三毒。

五恶法得其五精,即为五恶。

六猛法六合练成即为六猛。

六方法内外合一即为六方。

八要法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象归根矣。

十目法即十目所视之意。

.............................十一格法自七拳格起,至士农工商为十一格。

十四打法手、肘、肩、胯、膝、足,上下、左右、前后,共十二拳。

头为一拳,臀为一拳,共十四拳。

名为七拳,故有十四处打法。

此十四处打法,变之则有万法,合之则为五行、两仪仍归一也。

十六处练法一、寸;二、践;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警;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寸:足步也。

践:腿也。

躜:身也。

就:束身也。

夹:如夹剪之疾也。

合:是内外六合。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为外三合。

疾:疾毒,内外合一。

正:直。

看正却是斜,看斜却是正。

胫:手摩内五行也。

警:警起四稍也,火机一发物必落。

磨胫磨胫,意气响连声。

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

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才成起落。

进退:进是步低,退是步高。

进退不是枉学艺。

阴阳:看阴而却有阳,看阳而却有阴。

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有阴阳相合能成一气,气成始能打人成其一块,皆为阴阳之气也。

五行:内五行要动,外五行相随。

动静:静为本体,动则作用。

形意拳歌诀

形意拳歌诀

一、练功八字诀原文:顶、扣、垂、抱、月、圃、挺、尖,是谓桩功八字。

八字者实乃桩功之要点,形意拳之基础。

凡拳式站定,要八字俱备。

歌曰:(一)头往上顶项要直,舌顶上腭调呼吸,手指外顶腕放松,三顶齐顶是真机。

三顶身法脚提起,肛门提起如千飞,腰起高行如槐虫,身落鹞子钻树林。

(二)脚面弓扣趾抓地,手指弓扣鹰爪力,两膀合扣往外送,明瞭三扣岁一力。

(三)气沉丹田气之根,两肘下垂双肩沉,两膀垂坠往里夹,三垂齐垂诀窍真。

(四)丹田气抱诀窍真,心意把定聚精神,胳膊要抱有撑劲,三抱齐抱气贯身。

内外一气坚如铁,四梢齐发方为真。

(五)胳膊漫弓似月牙,腿膝漫弓似月牙,手腕漫弓似月牙,三月拳式是真法。

明瞭三月多一巧,三月齐动敏力发。

(六)胸脯要圆气下沉,脊背要圆似猴身,虎口撑圆掌心空,三圃齐圆是真形。

(七)挺腰竖项劲抖擞,腿膝要挺树生根,胳膊仲挺有舒劲,三挺齐挺力百钟。

(八)出乎总要看三尖,鼻尖手尖与足尖,三尖齐照如一线,落步六合是真奉。

昔日刘文华先生在清华大学教拳时,为了初学者便于掌握,特提出了练法八要:谷道提、三心并、三意连,三尖对、五行顺、四梢齐,心要晦,眼要毒。

二、手眼身法步形意拳如同其它拳种,也讲究手法,脚法,身法,步法,交手法等等。

但形意拳之法与其它拳种之法迥乎不同。

形意拳着重于拳法之基本原则的用,而不是追求其一招一式的长短高低。

兹按拳经所载,分别叙述如下:1、手法原文:手法者何?单手、双手,起手、领手是也。

束身而起,翻而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

筋梢发劲谓之起,筋梢不发劲谓之领。

手撩阴,肘护心,有曲有直,如虎扑人。

注解:对形意拳的手法,必须彻底弄清起落钻翻、横顺。

若用单手,起为钻,落为翻,起是横,落是顺。

手一动即谓之起,由动而直上而出谓之钻,钻之后小鱼际稍外扭谓之横,由扭而至虎口向上时即为翻,此时劲为顺手亦近乎落矣。

这即是起横落顺之意。

打劈拳时最为明显。

若用双手出势,仍是起钻落翻,起横落顺。

或双手交插而起,至顶上,然后向两边分而落,如鹞形振翅一般。

形意拳八字打法歌诀

形意拳八字打法歌诀

形意拳八字打法歌诀(一)头打起落占中央,入手分明起落强,脚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手也难防。

注释:此是练法要领中的头顶、项竖之意,并非以头撞打。

因为以头捶击对方之胸怀,正适对方捶击我脊背也。

以快速之身法抢占中线,令对手防不胜防。

(二)臀尾打落不见形,猛虎坐卧藏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自分明。

注释:此即练式时尾闾上翻,然必须先由逼臀、提谷道、翻尾闾为合格,以臀尾前逼的精气的内劲,使对方自然倾跌,故此起落不见形迹。

(三)膊打起落头手挡,降龙伏虎霹雷响,天地交会云遮月,武艺相较蔽日光。

注释:此即手臂出入之快速,与人较手时不要面向太阳,以防两目视线不明。

此既抢占天时之意。

(四)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或在里胯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

注释:用时必要向对方胸部拱撞,或横肘或立肘,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五)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世力,束长二字一命亡。

注释:此是阴阳熊形,阳熊用膀,阴熊用肩内锁骨之下侧胸之内劲。

(六)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必自然,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抢步变势难。

注释:即(鸟台)tai 形,里胯在胯上中间,外胯是外臂部,胯功练成才好应用。

(七)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浑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注释:此是鸡形之膝打,浑身活跃好似虎之出笼,左右各方任意而行。

(八)足打采意不容情,消息全凭后足蹬,与人交勇无须备,去意好似卷地风,注释:此是各式足的进攻时,必须用后脚及小腿蹬劲,前足向前踩去,才能发生极大的效果。

(九)肚打击法不见形,好似还弓一力精,丹田久炼灵根本,五行合一见奇能。

注释:形意拳身势就是一张弓,内五行气一动,身势如弓拉身崩出之力,即颤抖之内劲。

用气诀法:眼上翻属阴,阴气落在枕骨。

鼻一曲属阳,阳气落在上胯角。

脾气紧,心气沉。

肝气顶,肺气一努落肾经。

心沉一气自然成。

形意拳“三忌”、“十要”歌诀

形意拳“三忌”、“十要”歌诀

形意拳“三忌”、“十要”歌诀一、形意拳“三忌”及“三忌”歌诀1.“三忌”:(1)努气(2)拙力;(3)挺胸提腹。

2.“三忌”歌诀努气憋呼吸,紧张气上逆,咄纳失自然,久而胸闷痞。

拙力是笨劲,僵硬肌络节,疼痛疮毒生,皆因滞气血。

提腹及挺胸,上重下边轻,两足无根立,水上荡浮萍。

二、形意拳“十要”及“十要”歌诀和“十要”总歌1.“十要”:(1)头要正(2)胸要含(3)腰要塌(4)肩要松(5)肘要坠(6)腕要坐(7)掌要撑(8)胯要缩(9)膝要扣(10)足要实2.“十要”歌诀(1)顶头容要正,舌尖顶上腭。

下唇微里收,竖项口虚合。

(2)扣胸称含胸两肩微前合。

胸部下松驰,挺胸生病疴。

(3)塌腰要心稳,脊椎要正直。

枢纽既端正,灵活运体肢。

(4)垂肘曰坠肘,劲力极下沉。

臂部略弯曲,肘回两肋循。

(5)松肩似拉弓,两肩往下松。

肩尖不僵耸,臂力又能增。

(6)坐腕诚为要,腕劲往下塌。

臂前端筋骨,坚强力增加。

(7)撑掌五指分,微屈大指横。

掌心向前顶,虎口成圆形。

(8)缩胯回收缩,维持体正直。

身肢不斜倚,进退方一致。

(9)扣膝若掩裆,脚跟向后拧。

膝劲往里扣,下肢力实充。

(10)实足趾抓地,脚底平前出。

进要后足蹬,前脚[足尚]泥土。

十要总歌形意十要首为高,顶头扣胸并塌腰。

撑掌缩胯须牢记,扣膝实足君须晓。

松臂坠肘及坐腕,根基深固自生巧。

把势好学功唯练,见异思迁枉费劳。

形意拳五首谱传歌诀阐幽录(二)

形意拳五首谱传歌诀阐幽录(二)

形意拳五首谱传歌诀阐幽录(二)第二首五行拳歌诀诀曰:拳法遗来本五行,生克里边变化精;学者要知其中意,只在眼前一寸中。

震龙兑虎各西东,朱雀玄武南北分;戌已二土中宫位,意为媒引相配成。

眼耳口鼻外五行,手足四梢并顶心;久炼内外成一气,霹雷电雨起暴风。

又曰:心动如火焰,四梢逞威风;肝动如箭钻,脾动主力攻。

肾动似闪电,肺动阵雷声;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

[领会]形意拳的套路很多,但它的根本拳法即是五行拳。

五行拳,外形上是五个拳式,发力上是五种劲路,内通五条经络,锻炼体内五个脏腑。

习练五行拳得法,既可得健身之裨益,又可获技击之妙用,被称之为形意之“纲”。

形意前辈们常谓之“炼好了五行拳就等于练会了形意拳”。

因为,其它的十二形、杂式、八式等,都是在五行拳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才变化发展充实的,有了五行拳作为基础,其它任何套路的演练自然的就容易了,故而将五行拳称为“形意母拳”。

形意五行拳是在中医理论五行学说对五脏五行的分属及生克制化的理论指导下,拳法与五脏理论一样,相互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脏即肺、肝、肾、心、脾,五拳即劈、崩、钻、炮、横。

五拳相生为: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横生劈;五拳相克为:劈克崩,崩克横、横克钻,钻克炮,炮克劈。

然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是为初学者指出的一条简便道路,用以作为技击入门的手段而已。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根本,初习形意拳都应从五行拳开始。

因为形意拳各种技法的基础都是五行拳,多种劲力也是从五行拳中求得的,它以培养技法,加深功力为目的。

五行拳的动作朴实无华,虽看似简单,但要真正从中练出上下相随、内外一气,自然合谐的整劲来,却着实不易,所以古谱中有“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的说法。

五行拳每一路拳都有独特的劲力,并且是“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

一种劲力中还蕴含着一种甚至几种劲力,接手触敌时,可以相互转化,因敌施变,不拘成法,因势变化。

形意拳十二形:龙形

形意拳十二形:龙形

形意拳十二形:龙形点功夫百晓生→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即可第一时间查阅晓生最新动态形意拳十二形歌诀:一波未平一波生,好似神龙水上行。

忽而升天高处跃,任冲得调内虚清。

龙之为物,有刚柔之体,有升降之形,伸缩自由,变化莫测:欲仿效其形,则拳势有六,即潜龙下降.蛰龙升天,神龙游空,游龙戏水,乌龙翻江,黄龙探爪是也。

潜龙下降三体式开势,两手握拳,前于收回由前心向前上方攒出,如打劈拳时之土攒一样;同时,左腿提起.左脚尖向回勾.左脚极力扭横,眼向前看左脚横着向前落下,同时右手散掌向前下方劈出,左手敖掌拉回至左小腹侧;浑身一齐收缩下伏,身向左转,两腿成剪子股势,后脚跟欠起,重心落在后腿,眼看右手。

此势即潜龙下潜之势。

此为右式.身体起立展开,再将右手拉回,握拳上攒;右腿提起,右脚外横,脚尖向回勾;随即右脚横着向前落下,左手劈出,右手拉回;浑身同时一齐下伏,两腿成剪子股势,后脚跟抬起,重心落在后腿,眼看左手。

此为潜龙下降之左式。

式成后,惟左右相反。

如是左右轮换练习,次数不限。

蛰龙升天三体式开势。

做潜龙下降之势,惟架子可稍高。

再将右手收回,握拳七攒,浑身展开,极力上纵落下时右足左手在前.成潜龙下降的左式。

如此左右轮换,每次即以上纵来换步。

落地后姿势比潜龙下降稍高神龙游空三体式开势。

打右式潜龙下降,惟其势稍高双手握拳,右拳收回,自前心向前上方蹬出右脚向前上方踢起,左脚同时向前纵跳一步,两手不动,眼看前方右脚落地成潜龙下降之左式再做时,重复以上动作,惟左右相反。

以卜三式可以综合练习,先做潜龙下降,继之作蛰龙升天,在腾空时双脚前后位置相调换,再接做神龙游空。

落地仍是潜龙下降之势。

前辈形意拳家,经常这样合练。

游龙戏水三体式开势。

做右式潜龙下降,再做左式潜龙下降。

右手向后甩,左手经面前屈臂置于右臂内侧:两腿仍是剪子股势.眼向后看向左转身,左手自下方向左后甩起划一大弧,置于右肩侧,右手屈臂经面前置于左腋下;左脚同时向前迈一步,横着落地,两腿仍成剪子股势身微向下蹲,两手向左右撑开成双塌掌,眼向后看;此为右式.再做左式,动作.与做右式相同,惟左右相反。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
尚派形意拳八式拳歌诀:挫多劲短短中长,手不空回意外强,鹰鹞回头人未见,神威气沛鬼神惊。

八式拳是形意拳中继连环拳之后的一个传统套路,其套路特点变手变劲的动作较多,体现了形意拳“拳去不空回”的特点,练习该套
路可以体现形意拳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的技法要求,套路动作中“鹰鹞回头”体现了拳经中“望眉展甲反肩背”是该的特殊技法之处。

此拳处处发劲,迅猛刚实,亦有金刚八式之称。

套路名称:1、起式(指档锤) 2、懒龙卧道 3、鹞子入林(顺歩炮拳)4、捋手崩拳(黑虎掏心)
5、退步横撑掌(乌龙翻江) 6顺歩右崩拳(青龙吐水) 7退步劈掌捋手崩拳(金鸡独立、乌龙搅水) 8、熊坐窝 9、顺歩右炮拳 10,挂拨挑打 11龙虎相交 12顺歩左崩拳 13上步劈拳 14退步白鹤亮翅 15退步顺式炮拳 16上步右劈拳 17上步抖翅 18鹰鹞回头 19懒龙卧道 20鹞子入林(顺歩炮拳)21、回身撤歩肘底穿锤 22、收式。

形意绝字诀

形意绝字诀

形意绝字诀
形意拳忌决:
身忌高,腿忌直,肘忌散,头忌低,心忌慢,足忌迟,五行最忌里无合,肋肩胫膝最忌分离.
用力最忌刚而无曲,身心最忌不一.
上身忌无沉气,下身最忌不提.
目力忌无全体,进退忌无全肢.
中进忌失,上下走步最忌分歧.
使法最忌虚中无实,更忌实中无虚.
参透灵极巧变.自知虚中实,实中虚.
总归刚柔相济,虚中实,实中虚.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自然得胜,方为出奇。

形意拳要诀:
传者易,得者难,慎之,戒之。

五行静式:乾天、坤地、离火、巽风、震雷。

五相:猴相、龙行、虎坐、鹰翻、龟缩。

五行:金木水火土
肺肝肾心脾
劈崩钻炮横
要决:吃气如装药,伸手似点炮,内装五行,外发四梢。

身似弯弓,手似药箭。

行如剪锉,回似钢钩。

鸡腿龙身虎抱头,熊膀鹰捉吼雷声。

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腰催肩,
肩催肘,肘催手,手催指。

含胸抱肘、垂肩、拧裆、磨胫合胯、提肛、舌顶。

前身下力,后身提。

胫足喉胸当柱支。

骨脊如梁为挈领、提肛抱体武功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歌诀
五行合一处
远要剪,近要躜;躜进合膝,粘身纵力。

手起如挡搓,落如钩杆。

摩径摩胫,心一劝,浑身俱动;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动成雷声,脾力夹功;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

起落二字自身平,盖世二字是中身。

身似弩弓,拳如药箭,宁要不是,莫要停住。

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把枝摇;上法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才为真。

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落要顺;打要远,气要催。

拳似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起站身平进中间。

手起似虎扑,脚去不落空。

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

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生。

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不起何用在起,落不落何用在落。

低之中望高,高之中望低,起落二字与心齐。

死中反活,活中反死。

明了四梢永不惧,明了五行永无凶;明了四梢多一粗,明了三星多一力。

三回九转,势一势是怕人见多一精,一日之见万势精。

万势之在围,围中身体,围他一字要围奇。

好字本是无价宝,有钱将向何处找;要知好字路,还往四梢求。

何谓四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手脚指为筋梢,毛发为血梢。

四梢俱齐,五行乱发。

血梢起不凶,牙梢肉梢不知情,筋骨发起不知斤,身体未动可知情,才如灵心大光明。

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手脚去,快如风。

急上更加急,打了还嫌迟。

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斗蔽五行。

三起不见,三进不见,可见亦好,不见亦好,势占中央,最难变化。

与人交战,须明三前:眼前,手前,脚前。

跳定中
门去打人,如蛇吸食。

内使精神,处使安候,见之如妇,夺之似虎;布形猴气,与神齐住。

急若脱免,追其形,退其影,纵横往来,目不及瞬。

大树成材在其柱,巧言莫要强出头。

架梁闪折不在重,有秤打起千百斤。

行其溺色之事,丢其虎狼之威。

三思无心自己悔,保住身体现进福。

演艺者思吾之道,依吾之言,永无大害。

见其理而自尊,交勇者莫要思吴,思吴者寸步难行。

血梢发,脚心发起,直到大门,再无别疑,真豪雄也。

风雷疾,惊起四梢,四梢紧要封闭;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手脚法
眼要毒,手要奸,脚踏中门裆里躜。

眼有监察之功,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立。

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乘其不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击之。

前脚趁,后脚跳,后脚趁前脚;前脚抬,后脚连,前进后脚随。

心与眼合多一力,心与舌合多一精。

先分一身之法,心为元帅,络膊脚为五营四梢,左为先锋,右为元帅,手脚相顾。

准备万般一旦无,千着会,不如一着熟。

早知此应一贯,过后见识不如无。

头为一拳,肩为一拳,脚为一拳,肘为一拳,把为一拳,胯为一拳,臀为一拳,膝为一拳,足为一拳。

头打落,随脚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脚跳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亦难防。

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

左右全凭盖世力,束长二字一命亡。

肘打去,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

或在裹胯一膀,走后手低肋下藏,把打起落头手搪,降龙伏虎霹雳闪。

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战蔽日光,膀打中节并连应,阴阳交合得自然。

外胯好似鱼打挺,裹胯抡步变势难。

臀尾打落不见形,猛虎坐窝藏洞中,臀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自分明。

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

合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

走打跳意不落空,消膝全凭后足蹬。

与人交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

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俱要全。

气伏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拉。

腹打去意要粘阴,好似还乡一力精。

丹田久炼灵根本,五行合一见其能。

起无形,落无踪,起如蛰龙登天,落如霹雳击地。

以上以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

躜前法一寸、二前、三躜、四蹴、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寸是步也,前是腿也,躜是身也,蹴是足也,上下足而为一也。

夹是剪,两腿行剪也。

合内外,六合也。

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内外如一,成其六合也。

疾是毒也。

正是直也,看正是斜,却是正也,径是手摩内五行,胫是起四梢也,大机一发物必落,摩径摩胫,意气响连声。

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落也打,落也打,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为起落也,进步低,退步高,进退不足学艺何为。

阴阳:看阴而有阳,看阳而有阴,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得阴阳相合能快,阴阳之气也。

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静,静为本体,动为作用。

若言其静,未漏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

动静正发,而发之间为之动静也。

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皆秀成其虚实。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

丹田养就是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

设若妄传无义男,招灾惹祸损寿年。

武艺都到真是经,任意变化势无穷。

岂知吴得婴儿顽,打法天下势其形。

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

墙倒容易推,天塌最难擎。

雨洒灰尘净,风顺暴雨云,熊出洞,虎离窝,硬棚摘豆角,
犁周三项,将有所去。

虎闭其食将,有所取。

势正者不上,势远者不上。

知远,知近,知老嫩,知宽,知窄,上下而相连。

心动身不动则枉然,身动心不动亦枉然。

一场要把势吊诡,闪展腾挪足底随。

明知把式打来,算真是好武艺。

问尔何所据,答曰:我的胸中不定势,随高打高,随低打低,打遍天下即如老鸡。

行如槐虫,起如挑担,若遇人多,三摇二旋不轻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