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识别
细菌性痢疾 病情说明指导书
细菌性痢疾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细菌性痢疾概述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由于志贺菌各组及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且病后免疫力差,故可反复感染。
英文名称:bacillary dysentery其它名称:菌痢相关中医疾病:痢疾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传染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肠常见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主要病因:因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感染引起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细菌培养、特异性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X 线检查重要提醒:细菌性痢疾具有传染性,且部分患者病情危急,甚至出现败血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临床分类: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细菌性痢疾根据毒血症及肠道症状轻重,可以分为普通型(典型)、轻型(非典型)、重型和中毒性菌痢。
2、慢性细菌性痢疾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医生者,即为慢性菌痢。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
二、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点三、细菌性痢疾的病因病因总述:细菌性痢疾主要是因志贺菌感染引起。
志贺菌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
疲劳、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可能会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
基本病因: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荚膜及鞭毛,多数有菌毛,属兼性厌氧菌。
1、抗原结构根据生化反应和 O 抗原的不同,可将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包括痢疾志贺菌(A 群)、福氏志贺菌(B 群)、鲍氏志贺菌(C 群)、宋内志贺菌(D 群)。
细菌性痢疾医学
03
依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为A、B、C、D四群,即痢疾、福氏、鲍氏及宋内志痢疾杆菌,以及43个血清型。
02
【病原学 】
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D群>B群>A群。
日光照射30’ 、加热至60℃10’或100℃1分钟杀灭。对酸及一般消毒剂均很敏感。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物品上可存活1~2周,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长数周,在粪便中存活时间的长短同气温、粪便中杂菌等有关。
3
常规检测: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培养:检出痢疾杆菌即可确疹。应取早期、新鲜、勿与尿液混合、含粘脓血的粪便或肠试,多次送检,可提高检出阳性率。
快速病原学检查:采用免疫的方法检测细菌或抗原具有早期、快速的优点,对菌痢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由于粪便中抗原成分复杂,易出现假阳性。
实验室检查
STEP3
STEP2
急性中毒型 混合型
混合型:此型最凶险,病死率极高。以上两型同时或先后存在,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病死率极高(90%以上)。该型实质上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MOF)。
01
04
02
03
病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 原因:1.人体因素:营养不良、胃肠道慢性疾病、肠道分泌IgA减少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较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①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口唇或甲紫绀;四肢湿冷,②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20mmHg。③脉搏细数,心率快心音弱。④尿少或无尿。⑤出现意识障碍。
急性中毒型 脑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氧、脑水肿甚至脑疝。
细菌性痢疾 ( bacillary dysentery) 潘延凤
细菌性痢疾
3.快速病原学检查 近年来开展荧光抗体染色法、荧光菌 球法、增菌乳胶凝集法、玻片固相抗体吸咐免疫荧光技术等 方法,比较简便、快速,敏感性亦较好,有利于早期诊断。 4.乙状结肠镜检查 急性期可见肠粘膜明显充血、高度水 肿、点片状出血、糜烂、溃疡,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附着以 及肠管痉挛等改变。慢性期的肠粘膜多呈颗粒状,血管纹理 不清,呈苍白肥厚状,有时可见息肉或瘢痕等改变。 5. 免疫学检查 (1)免疫荧光微菌落法:粪便标本接种于荧光素标记的志 贺菌属免疫血清的液体培养基中,4-8小时可发生凝集,用 荧光显微镜捡出。可用于快速诊断。 (2)新性乳胶凝集试验:应用纯化的痢疾多价抗体致敏重 氮基聚苯乙烯乳胶制成重氮乳胶试剂,用于检测痢疾杆菌。 敏感性高,只需约8小时即可作出诊断。 5PCR法 用本方法扩增志贺菌的基因有侵袭相关基因位点, 侵袭性质粒抗原和V毒素基因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6.PCR法 用本方法扩增志贺菌的基因有侵袭相关基 因位点,侵袭性质粒抗原和V毒素基因等。敏感性 高,特异性强。 7.X线钡剂检查:慢性期患者,可见肠道痉挛、动 力改变、袋形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或呈 节段状(如香肠状)。
(一)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病前1周与菌痢病人接触史、不 良卫生习惯、不洁饮食史等有参考价值。 2临床症状 典型病例一般不难诊断。仅有粘液稀便的轻 型病例应予高度重视,以免漏诊。夏秋季遇急性高热或惊 厥,迅速出现循环衰竭或意识障碍的学龄前儿童,需排除 中毒性痢疾的可能。应及时用肛拭或盐水灌肠取粪便检查 以确诊。有急性痢疾病史,病程超过2个月,病情迁延不 愈或反复发作者要考虑慢性痢疾。 3粪便检查 镜检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者即 可诊断。确诊有赖于粪便细菌培养。 4慢性腹泻原因不明时,可做乙装(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以助诊。免疫学及PCR方法需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条件,且 由于粪便中抗原成分复杂,易出现假阳性反应,故目前尚 不能作为常规检查
阿米巴病和菌痢的区别
阿米巴病和菌痢的区别
一、概述
生活中很多人对于阿米巴病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其实这种疾病也就是因为患者被阿米巴包囊感染导致的,虽然受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而阿米巴原虫可以和患者共同存在,大部分的朋友不会产生症状而成为包囊携带者。
在适当条件下就会伤害组织,引起一定的病变,很多朋友也会误认为是细菌性痢疾,其实这两种疾病是有区别的,那么有什么分别哪?
二、步骤/方法:
1、
首先一个就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属于志贺氏菌属。
而阿米巴痢疾是溶组织阿米巴引起的,溶组织阿米巴有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等三种类型,以包囊为感染体,大滋养体主要在病人的大便中。
2、
再有就是细菌性痢疾以结肠的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主要症状,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以及粘液和脓血便等等问题,人被感染后潜伏期为几小时至七天左右,主要的传染源是患者及带菌者,并且病菌由大便排出。
3、
还有就是阿米巴肠病,起病往往比较缓慢,以腹痛腹泻开始,大便次数逐渐增加,每日可达十几次之多,大便时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与里急后重,出现这些问题就表示病变伤害直肠,另外患者的大便带血和粘液。
三、注意事项: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怀疑自己患上这种疾病的话,就要注意连续查三天大便,如果是阿米巴痢疾,粪便中有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选择肉眼看上去有异常的粪便送检。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和粘液或血液便。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患者常常表现为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增多,便量明显增加,呈水样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的腹痛。
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病情发展后期,便中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严重时甚至出现脓血便。
2. 实验室检查。
对于疑似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应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粪便常规、粪便培养和血液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红细胞、脓细胞和寄生虫等,而粪便培养则可明确病原菌的种类。
血液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和C 反应蛋白等指标也有助于诊断。
3. 影像学检查。
在一些疑难病例中,可以考虑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腹部X线、CT和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肠道情况,排除结肠炎、肠梗阻等疾病。
4.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可以作出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断。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标准可以考虑诊断为细菌性痢疾,①急性腹泻,伴有里急后重的腹痛;②粪便中检出致病菌;③血液检查提示感染性疾病。
5. 鉴别诊断。
在诊断细菌性痢疾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细菌性肠炎、痢疾贝拉门氏菌感染、阿米巴痢疾等。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排除其他疾病。
6. 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②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③鉴别诊断是确保诊断准确的关键,避免漏诊或误诊。
综上所述,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等内容。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性痢疾,为后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致病性
侵袭力和毒素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
侵袭力:志贺菌大质粒上的编码的多种蛋白决定; 毒素: 内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发热,中毒性症状; 细胞毒素:粘膜的破坏、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病初水
样泻、粘液脓血便; 神经毒素:肠壁植物神经、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强—
—腹痛和里急后重。 所有的志贺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和细胞毒素(外毒素),痢疾 志贺菌尚可产生神经毒素。
流行病学
终年有散发,流行于夏、秋季。 1.传染源 Reservoir:
急、慢性菌痢患者和带菌者 急性患者有脓血粘液便,排菌量大,传染性强; 非典型病例、带菌者、慢性病例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也不容忽视。
2、传播途径 Mode of transmission: 粪-口传播 食物型传播; 水型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 苍蝇传播 。 非流行季节:接触途径为主。
3、人群易感性 Herd suseptibility: 普遍易感; 病后免疫力短暂,不同菌群间无交叉免疫力,易复
发或重复感染。
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
细菌数量和致病力: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有侵袭力的 志贺氏菌进入10-100个细菌可致病; 人体抵抗力: 胃酸、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过氧化氢以及 大肠杆菌素等,对痢疾杆菌有杀灭或拮抗作用; 人体肠粘膜产生的分泌型IgA等特异性抗体,对痢 疾杆菌有对抗作用。
Fribe
•
志贺菌属 (统称痢疾杆菌)
Shigella
Genus
革兰阴性细长杆菌,兼性厌氧,但最适宜于需氧生长。
分4群、47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毒力最强,可引起 严重症状; B群-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国内多见,易转为慢性; C群-鲍氏志贺菌(S.boydii ):国内少见; D群-宋内志贺菌(S.sonnei):发达国家多见,症状不典 型。
细菌性痢疾试题库
细菌性痢疾章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1、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是: ( )A.起病急B.无发热C.无腹痛D.米泔样水便E.无里急后重2、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因素不包括:A.细菌数量B.致病力C.胃酸作用D.肠道分泌型IgAE.结肠粘膜完整性3、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A.典型菌痢临床症状B.粪检有巨噬细胞C.粪培养阳性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E.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4、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下述时间者:( )A.1周B.2周C.1月D.2月E.6月5、菌痢并发症不包括:( )A.菌血症B.溶血尿毒综合症C.关节炎D.瑞特氏综合症E.成人肠套叠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D.口服痢疾活菌苗E.切断传播途径7、菌痢病人的粪便检查特点是: ( )A.红细胞多B.白细胞少C.粘液少D.粪质多E.可见巨噬细胞及脓细胞8、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 )A.革兰染色阳性B.无鞭毛C.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D.有荚膜E.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9、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传染源错误的是:( D )A.家畜B.家禽C.鱼类D.野生植物E.人10、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A.体温正常B.剧烈腹痛C.尿频尿痛D.血压下降E.里急后重11、对菌痢治疗无效的抗菌药物是: ( )A.庆大霉素B.氧氟沙星C.SMZ-TMPD.青霉素GE.多西环素12、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C.多发生在儿童D.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E.腹痛.腹泻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13、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A.毒血症状的轻重B.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C.大便检出病原体D.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E.潜伏期的长短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14、菌痢后遗症描述错误的是:A.主要是神经系统后遗症B.可产生耳聋C.可产生失语D.可出现肢体瘫痪E.以上都没有15、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 )A.回肠末端B.乙状结肠与直肠C.升结肠D.降结肠E.累及整个肠道16、男,18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
肠道传染病分类与应用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
肠道传染病的共同特点
1、传 染 源: 病人和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粪-口
3.相似临床表现:
4.相似病变性质: 5.相似病理变化:
发热、腹痛 大便性状改变 里急后重 感染性炎症 肠道溃疡形成
第二节 伤 寒 typhoid fever
第二节 伤 寒
概念: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 病。 病变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形成 伤寒肉芽肿,尤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变 最明显,又称肠伤寒。属于急性增生性炎。 临床表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 皮肤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纽扣状溃疡
mouth neck
bottom
mucosa
muscularies mucosa
submucosa
烧瓶状溃疡 Flask-shaped ulcer
镜 ①无结构、淡红色坏死病灶; 下 ②在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及肠 壁小静脉内可见阿米巴滋养体。
阿米巴滋养体
临床病理联系
中毒症状(轻) 肠道症状:里急后重、腹痛、腹泻 大便性状:大便量多,果浆样,呈 棕红色糊状伴腥臭味, 粪检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心坏死。
坏死原因: ①过敏反应 ②局部缺血 ③内毒素
③溃疡期:(第3周)
坏死组织脱落形 成溃疡,外形与淋巴 滤泡的形态相似:圆 形或椭圆形,其长轴
与肠管长轴平行,溃
疡底部高低不平,边 缘隆起。
溃疡一般深达粘膜下层,甚至穿透浆 膜→穿孔
④愈合期:(第4周)
溃疡处肉芽组织增生,修复缺损,粘 膜上皮再生覆盖愈合。
噬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 和坏死的细胞碎片。
伤寒细胞
伤 寒 肉 芽 肿
三、主要器官病变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2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2—1995^~`前言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而且往往引起暴发或流行,对劳动力影响很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单位:北医大一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素芳、路文彬、车文玺、王勤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6—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3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1 诊断原则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3.2 诊断标准3.2.1 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3.2.2 症状体征3.2.2.1 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2.2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2.3 急性中毒型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
痢疾、霍乱、阿米巴鉴别
传染源
急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
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 径 易感人 群
粪口途径 普遍易感
粪口途径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较多
细菌通过胃酸屏障进入肠黏 膜下层,导致直肠、乙状结 肠的炎症与溃疡(溃疡多表 致病机 浅,呈地图状),导致分泌 理 粘液、细胞碎屑、中性粒细 胞、渗出液和血形成粘液脓 血便。同时分泌内毒素引起 全身中毒症状
通过胃酸屏障后在小肠上皮刷 状缘粘附并大量繁殖,产生霍 乱肠毒素,可刺激肠黏膜过度 分泌水、氯化物及碳酸盐,同 时抑制肠绒毛细胞对钠和氯离 子的吸收,使水和氯化钠在肠 腔积累,引起严重水样腹泻。 因其还含有大量黏液,同时胆 汁分泌减少,因而腹泻可为“ 米泔水”样。最终导致水电解 质紊乱和代酸。
可分为急性痢疾和慢性痢疾 。急性:在老年人、营养不 临床表 良患者可表现为重型;儿童 现 可表现为中毒性痢疾(又分 为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除一般治疗外,应用甲硝唑 、替硝唑等治疗。并可选用 一些抗菌药物,防治合并细 菌感染。
差,重复感染可
夏秋流行,全年均有 医疗条件差地区
夏秋流行,7-10月最多 卫生医疗条件差地区
病理变 化
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 脏器实质性损害不严重,各脏 疡(溃疡多表浅,呈地图 器因缺水而缩小,肾小球肾小 状) 管可因循环衰竭而见变性坏死
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 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 临床特 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 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循 征 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关键是及时补液、纠正脱水、 酸中毒、电解质失衡。首选补 液疗法,采用541液静脉输液, 原则是早期、迅速、足量、先 快后满、先盐后糖、纠酸补 钙,见尿补钾。也可用ORS口服 补液。同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
细菌性痢疾试题库完整
细菌性痢疾章节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1、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是: ( )A.起病急B.无发热C.无腹痛D.米泔样水便E.无里急后重2、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因素不包括:A.细菌数量B.致病力C.胃酸作用D.肠道分泌型IgAE.结肠粘膜完整性3、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A.典型菌痢临床症状B.粪检有巨噬细胞C.粪培养阳性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E.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4、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下述时间者:( )A.1周B.2周C.1月D.2月E.6月5、菌痢并发症不包括:( )A.菌血症B.溶血尿毒综合症C.关节炎D.瑞特氏综合症E.成人肠套叠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D.口服痢疾活菌苗E.切断传播途径7、菌痢病人的粪便检查特点是: ( )A.红细胞多B.白细胞少C.粘液少D.粪质多E.可见巨噬细胞及脓细胞8、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 )A.革兰染色阳性B.无鞭毛C.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D.有荚膜E.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9、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传染源错误的是:( D )A.家畜B.家禽C.鱼类D.野生植物E.人10、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A.体温正常B.剧烈腹痛C.尿频尿痛D.血压下降E.里急后重11、对菌痢治疗无效的抗菌药物是: ( )A.庆大霉素B.氧氟沙星C.SMZ-TMPD.青霉素GE.多西环素12、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C.多发生在儿童D.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E.腹痛.腹泻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13、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A.毒血症状的轻重B.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C.大便检出病原体D.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E.潜伏期的长短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14、菌痢后遗症描述错误的是:A.主要是神经系统后遗症B.可产生耳聋C.可产生失语D.可出现肢体瘫痪E.以上都没有15、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 )A.回肠末端B.乙状结肠与直肠C.升结肠D.降结肠E.累及整个肠道16、男,18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
菌痢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要点
菌痢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要点
一、概述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阿米巴痢疾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两种疾病的病原不同。
进行粪便检查,如果检出的是痢疾杆菌,则证明是细菌性痢疾;如果检出的是阿米巴原虫,则证明是阿米巴痢疾,所以进行两者鉴别时最可靠的依据是大便。
菌痢与阿米巴痢疾均可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所以易混淆,两者治疗药物不同,鉴别十分重要。
二、步骤/方法:
1、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行情况流行性散发性潜伏期1~7天数周至数月症状与体征起病急,多有发热,毒血症症状较著,大便次数多,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而且腹部压痛以左侧为主
2、
起病缓慢,发热不高,少有毒血症症状,并且大便次数少,腹痛、里急后重不明显,大多数情况下,腹部压痛多在右侧粪便检查性状量少,粘液脓血便,无臭量多,而且以血便为主,呈果酱样
3、
有多量红、白细胞和脓细胞,并有巨噬细胞红细胞多,且凝集成团,白细胞及脓细胞少,无巨噬细胞,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体培养痢疾杆菌阳性痢疾杆菌阴性血液白细胞早期总数,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正常或稍增乙状镜检溃疡表浅
三、注意事项: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并发症恢复期或急性期可伴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而且长期慢性腹泻可伴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易并发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痢疾的确诊方法
阿米巴痢疾的确诊方法
一、概述
可能大家对阿米巴痢疾疾病不是很熟悉,一般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在盲肠也升结肠,主要会出现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
开始一变为慢性,可发生肝脓肿等并发症,造成这种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在人体组织及分辨中有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三种型,一般感染这种疾病多数都是一些农村高于城市,对于这种疾病,也是要及时治疗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影响也是相当大,那么阿米巴痢疾确诊方法有哪些?
二、步骤/方法:
1、
一般这种疾病起病比较慢,中毒症状也比较轻,如果出现这种疾病,应该到医院是通过粪便检查,但是在进行确变检查时,一定是要先确定发病原体后,才能正确地来进行检查,在进行确诊治疗。
2、
结肠镜检查,对那些显微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及PCR检查均未获阳性结果,不能很好的确定病情时,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或纤维肠肠镜检查,这样可以通过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溃疡与溃疡之间的粘膜正常,发现滋养体机会的较多。
3、
这种疾病发病较慢,没有明显不全身症状,可有腹部不适感,仅有稀便,有时腹泻,每日的次数较多,但缺乏典型的痢疾让粪便,通过大便检查,可能会发现滋养体,所以如果患者感到不适,应该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再进行治疗。
三、注意事项: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营养均衡,要提供全面的营养,这样才能让疾病尽快的好转,所以出现这种疾病,应该到医院去进行检查,通过详细检查确定病情后,再针对病情来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内科痢疾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痢疾本病是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床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和阿米巴痢疾两类。
前者系由感染痢疾杆菌而引起;后者由于感染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所引起。
中医学也称痢疾。
其病因病理是外受湿热疫毒,饮食不洁,贪食生冷、肥腻而致脾胃不调,大肠传导失常所形成;如病人正气不足,加以治疗不当,病情迁延不愈,可成慢性久痢或休息痢。
如感受的湿热疫毒深重,可以迅速传入营血,而致昏迷痉厥;严重的由于毒邪内陷,正气不支,可以出现内闭外脱的危象。
【诊断】1病前有饮食不洁史,或与痢疾病人接触史。
2 .主要症状突然发热或无热,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粪便量少,含有黏液或脓血,并有里急后重(统指下腹部和肛门坠痛,时有大便感觉,大便次数多而量少,感觉排解不畅等一类症状)。
3 .检查腹部压痛点及化验大便有助于鉴别两类痢疾。
4 .在流行季节,如见突然高热、呕吐、嗜睡或昏迷、抽搐、面色青灰的,即使尚无腹泻或脓血便,应考虑中毒性菌痢(小儿尤为多见),须密切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及时进行灌肠或用手指由肛门内取出大便作化验检查,以迅速明确诊断。
5 .本病迁延至2个月以上,腹痛腹泻、脓血便等时发时止,反复不愈,或大便次数增多,有黏液而脓血便不明显者均属慢性痢疾,需与慢性肠炎、血吸虫病等作鉴别。
6 .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见表。
表: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鉴别表【治疗】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和某些单味中药对急性痢疾,尤其菌痢的治疗,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由于病情有轻重和急慢性的不同,有时还需根据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辨证论治急性暴痢,多属实证。
一般为湿热痢,治当清热化湿人调气导泄,重证为疫毒痢,则需加用大剂清热解毒药。
慢性久痢,多属虚证,当以调补脾胃为主,分别阳虚或阴伤处理,并酌情配合固涩之药;如见虚中夹实证的,可参以清肠化湿导滞法。
1湿热痢除前述主症外,并见胸脱痞闷,口干苦而黏,小便短赤,或有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阿米巴痢疾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阿米巴痢疾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阿米巴痢疾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一)诊断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 症状较轻, 腹泻次数少, 暗红色呈酱样粪便等应考虑本病。
2.粪便检查:显微镜下检出溶组织阿米巴为确诊重要依据。
血性粘液稀便易找到滋养体、粪质部分易找到包囊。
3.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潜形溃疡、边缘略隆起、红晕、溃疡间粘膜大多正常。
自溃疡面刮取标本镜检, 发现病原体机会较多。
4.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肠道狭窄、阿米巴瘤有一定价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血清学检查:可用阿米巴纯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 当体内有侵袭性病变时方形成抗体, 包囊携带者抗体检测为阴性。
常用间接血凝、ELISA、间接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等。
(二)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细菌性痢疾。
日本血吸虫病、兰氏贾第鞭毛虫病、肠结核、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
阿米巴肝脓肿应与膈下脓肿、原发性肝癌、肝囊炎胆石症鉴别。
细菌性痢疾如何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如何鉴别诊断?西医诊断:1.急性菌痢(1)流行病学:病前1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多见于夏秋季。
(2)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等症状,左下腹压痛。
(3)实验室检查①粪便镜检多数成堆的白细胞或脓细胞,满视野分散的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或镜检10个高倍视野,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连续两次检查每视野平均5个以上。
②粪便或肛拭子培养生长志贺菌。
③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粪便中志贺菌抗原成分,获得阳性结果。
2.中毒性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突起高热(少数体温不升)。
腹泻一般较轻(成人患者腹泻较明显),粪便或灌肠液检查发现脓血或较多白细胞及红细胞,并迅速出现下列情况1种或1种以上。
(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萎靡、嗜睡、躁动、谵妄、反复惊厥、神志不清、昏迷等。
(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发凉,紫绀,脉细速,脉压差小,血压下降等(排除脱水因素)。
3.慢性菌痢(1)急性发作型:病前2~6个月内有菌痢病史,本次发作前有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
有急性菌痢症状,并能排除再感染者。
粪便检查符合菌痢改变。
(2)迁延型: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发作,症状典型或不典型;或急性菌痢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者。
如能排除其他原因,或粪便培养生长志贺菌,可以确诊。
(3)隐匿型:有菌痢病史,临床症状已消失两个月以上,但粪便培养阳性,或肠镜检查肠粘膜有病变者。
西医诊断依据:本病的诊断必须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力求及早确诊。
应重视粪便检查,典型菌痢的大便量较少,纯为粘液及脓血,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
大便培养找到痢疾杆菌是确诊的依据。
为提高培养阳性率,必须在发病早期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取新鲜、带有脓血的大便在床旁接种或及时送实验室。
必须反覆多次送验,至少应连续3次。
分离得痢疾杆菌后,应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
荧光抗体染色法和免疫荧光菌球法较培养法敏感,有早期诊断价值。
阿米巴痢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阿米巴痢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intestinal amebiasis)是溶组织阿米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溶组织阿米巴有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及包囊三种形态。
当包囊被人食入后,在小肠的下端经胰蛋白酶的消化脱囊成为小滋养体,若人体抵抗力降低,则小滋养体变为大滋养体侵入肠壁而致病。
其病变部位以近段结肠和盲肠为主。
(一)流行病学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包囊携带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通过污染的水源、蔬菜瓜果食物等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用品、苍蝇、蟑螂等间接经口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故易再感染。
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
我国多见于北方。
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大多为散发,偶因水源污染等因素而暴发流行。
(二)病理生理阿米巴包囊进入消化道后,于小肠下段被胰蛋白酶等消化液消化,虫体脱囊逸出,反复分裂呈多数小滋养体,寄居于回盲肠、结肠等部位,健康宿主中小滋养体随粪便下移,至乙状结肠以下则变为包囊排除体外,并不致病。
在适宜条件下,如机体胃肠功能降低;某些细菌提供游离基因样因子,增强滋养的毒力;滋养体释放溶酶体酶、透明质酸酶。
蛋白水解酶等并依靠其伪足的机械活动,侵入肠黏膜,破坏组织形成小脓肿及潜形溃疡,造成广泛组织破坏可深达肌层,大滋养体随坏死物质及血液由肠道排除,出现痢疾样症状。
在慢性病变中,黏膜上皮增生,溃疡底部形成肉芽组织,溃疡周围见纤维组织增生肥大,形成阿米巴病。
滋养体亦可进入肠壁静脉,经门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肝脏,引起肝内小静脉栓塞及其周围炎,肝实质坏死、形成肝内脓肿,以右叶为多。
并可以栓子形式流入肺、脑等形成迁徙性脓肿。
肠道滋养体亦可直接蔓延及周围组织,形成直肠阴道瘘或皮肤与黏膜溃疡等各种病变。
个别病例可造成肠出血、肠穿孔或者并发腹膜炎、阑尾炎。
显微镜下可见组织坏死为主要病变,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若细菌感染严重,可呈急性弥漫性验证改变,更对炎细胞浸润及水肿、坏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