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从修辞手法鉴赏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修辞手法角度鉴赏古诗

汉中市新民中学孙志伟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及诗歌鉴赏中修辞技巧的命题特点

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技巧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诗歌鉴赏修辞技巧题目的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中修辞手法种类。

教学难点:正确辨别修辞种类,分步骤解答古诗鉴赏题。

教学过程

一.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2、拟人;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设问;

7、反问;

8、双关

9、互文;10、反复;

二.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讲解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拟人

拟人即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这种修辞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同时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借代

借代即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物密切相关的人或物的名称去代替。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鲜明地表达事物的特点、情感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低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6.设问反问

设问即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以引导读者去思索体会。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反问即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7.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晴”即“情”义;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即“思”的意思等。

•8.互文,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概括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9.其它修辞手法举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反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用典)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通感)

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

举例练习讲解:

例1.《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

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

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例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①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②杨花:柳絮。③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同情。

例3.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几处早莺争暖树一句中的“争”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争”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早莺”以人的性格,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总结:

(一)、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用典、互文等

(二)、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详解析)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