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和溶液反应后滤渣和滤液成分分析思路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2024年中考化学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Ag、Cu、R。
Zn与AgNO3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Zn与Cu(NO3)2和R(NO3)2溶液反应,溶液质 量均增大;当增大的质量大于减小的质量时,溶液质量增大。
13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考点回顾 基础训练 省市模拟 链接中考
7.【20A23(2)】某化学小组从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中提取金属铜的实 验步骤如下:将孔雀石粉碎,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一种金
的切法有 Zn Fe Ag Zn Fe Ag Zn Fe Ag 。
8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 考点回顾 基础训练 省市模拟 链接中考
1.【15A21(3)】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 、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Z_n__、__C__u_、__A__g_(_或__锌__、__ 铜、银) ________。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 理的原因。 滤液中有AgNO3 时,一定也有Cu(NO3)2,因为Zn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 反应。【滤液中无Cu(NO3)2时,也一定没有AgNO3,因为Cu(NO3)2与Zn反应生成 Cu,而Cu能与AgNO3反应。】
Mg Zn Cu 。
Zn+CuCl2 = ZnCl2+Cu
(4)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由此可知滤渣中一定没有 Zn ,此时有
两种切法:Mg Zn Cu 、Mg Zn Cu ,第一种切法滤液中含有 MgCl2、ZnCl2、. CuCl2,滤渣中含有Cu ;第二种切法滤液中含有 MgCl2、ZnCl2 ,滤渣中含有Cu 。

初中化学金属过滤原理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过滤原理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过滤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过滤的基本原理;2. 掌握金属过滤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 能够应用金属过滤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金属过滤的定义和原理;2. 金属过滤实验的操作步骤;3. 案例分析,应用金属过滤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班级金属过滤实验装置;2. 水、沙、细铁屑等物质用于实验;3. 课件、教学PPT等辅助教学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讲述金属过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金属过滤的兴趣;2. 提出问题:“什么是金属过滤?它的原理是什么?”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定义金属过滤:金属过滤是利用金属网或金属棉等金属材料具有的孔隙结构,使过滤的体积大于孔隙大小的原理,将混合物中的颗粒分离出来的过程。

2. 介绍金属过滤的原理:金属过滤器的孔隙大小限制了可以通过的粒子大小,从而实现过滤分离的效果。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展示金属过滤实验装置,说明实验原理和步骤;2. 将混有水、沙、细铁屑的容器倒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3. 观察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金属过滤的效果。

四、实验分析和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解释为什么只有水通过了金属过滤器;2.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金属过滤在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如何利用金属过滤原理解决问题;2. 讨论案例中的解决方案并引发学生思考。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金属过滤的应用和重要性;2. 提醒学生做好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过滤的原理和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1.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

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

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

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

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答案】(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故答案为: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解析】(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中考化学流程图题的解法和技巧精选全文

6中考化学流程图题的解法和技巧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考化学流程图题的解法技巧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

解题方法是阅读完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有的以设备作框。

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常见的一种形式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专题归纳一、考查内容和特点1.考查内容(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2.特点(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问题设计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二、解题思路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关键: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结合。

三、与初中内容有关的化学工业1.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2.金属回收工业:Mg、Fe、Cu等。

3.工业废水处理。

4.氯碱工业。

四、工业流程图题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1.题型结构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3.具体操作(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关注方框内所指。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九年级化学金属与盐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

九年级化学金属与盐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成分的判断构建思维模型“一刀切”法——由弱到强,左渣右液常见问题:1、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分析一种金属与一种金属盐溶液反应(以锌和硝酸铜反应为例):溶液质量增大,因为参加反应的Cu(NO3)2的质量小于生成的Zn(NO3)2的质量;固体质量减小,因为参加反应的Zn的质量大于生成的Cu的质量;一种金属与两种金属盐溶液反应(将锌粉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Zn与AgNO3反应,溶液质量减小,Zn与Cu(NO3)2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当减小的质量等于增大的质量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2、反应后成分的判断即滤渣、滤液成分例1向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中的溶质有哪些?(写化学式) 。

(3)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________(填“有”“无”或“无法确定”)气泡产生.(5)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是因为例2(2022焦作二模)在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写出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猜想:滤液中溶质为AgNO3、Mg(NO3)2和Fe(NO3)2,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

(3)若溶液呈蓝色,试分析滤液成分、滤渣成分(4)若向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试分析滤液成分、滤渣成分(5)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减小是因为例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1.[2022河南23(2)题2分]某同学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指导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指导

Na2SO4

(三)核心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 熟练应用氧化还原规律①判断产物形式②配平 非氧化还原反应: 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酸碱环境判断产物形式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 )2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 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两条)
3,题尾:设问

二、设问特点
1,以点的形式设问。 即不需要理清工业生成流程图的主线即可以答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练一练: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 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 如下:
沉淀物 pH
Fe(OH)3 3.4
Al(OH)3 5.2
Mg(OH)2 12.4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增加硫酸的浓度 Fe(OH) 、 Al(OH) 3 3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指导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 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 是无机框图的创新。 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依托,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 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 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 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蝶变中考】2023年高考化学压轴题突破(通用)(解析版)

压轴题0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成分分析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类型二:定性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类型三:定量分析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溶液组成1.解题方法第一步:将题目中涉及的金属,按照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第二步:判断能发生哪些反应及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步:根据题干信息(实验现象、隐含条件等)判断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及质量变化等。

2.反应物质类型(1)一种金属与两种金属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两种金属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2)一种金属和多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3)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最活泼的金属先和盐溶液反应。

类型一: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1.(2023春·山东临沂·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欲选用下列几组试剂探究Al、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Fe、Cu、Al2(SO4)3溶液B.Al、Cu、FeSO4溶液C.Fe、Al2(SO4)3溶液、CuSO4溶液D.Al、Fe、Cu、稀H2SO4【答案】A【详解】A、Fe、Cu与Al2(SO4)3溶液均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Al>Cu,但无法确定Fe与Cu的活动性强弱,不能达到目的;B、Al可与Fe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Fe,说明活动性:Al>Fe,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C、Fe与Al2(SO4)3溶液不反应,说明活动性:Al>Fe,Fe可与CuSO4溶液反应并置换出Cu,说明活动性:Fe>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D、Al、Fe均可与稀H2SO4反应并置换出H2,说明活动性:Al>H、Fe>H,但Al比Fe与稀H2SO4的反应更剧烈,说明活动性:Al>Fe,Cu与稀H2SO4不反应,说明活动性:H>Cu,可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Fe>Cu,能达到目的。

2020中考化学高分秘笈之难点突破训练: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2020中考化学高分秘笈之难点突破训练: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2020中考化学高分秘笈之难点突破训练: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顺序问题金属Fe和Zn同时放入CuSO4溶液中.Zn先与CuSO4反应,等Zn反应完后,Fe才能与CuSO4发生反应.金属Fe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Fe先与AgNO3反应置换出Ag,等AgNO3反应完后,Fe才能和Cu(NO3)2反应置换出Cu.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1.【19•河南中考】 23.某金属(用R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相对原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O3、Cu(NO3)2和R(NO3)3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R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答案】:(1)2R+6HCl = 2RCl3+3H2↑ (2)Ag、Cu、R(3)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R(NO3)3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均增大.当增大的质量大于减小的质量时,溶液质量增大.2.【19•湘西州中考】21.某化学兴趣小组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然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种情况。

【答案】:三【点拨】: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铁没有剩余,当铁只能部分置换银时,则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当铁恰好置换出银或只能部分置换出铜时,则溶质的成分是:硝酸铜和硝酸亚铁;当铁恰好置换出铜时,则溶质只有硝酸亚铁.3.【19•武汉中考】8.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关于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B.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D.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点拨】:若锌和氧化铜过量,滤渣含有锌、铁、铜、氧化铜.若滤液含有硫酸铜,滤渣一定有铜,可能有氧化铜.反应顺序是氧化铜先与硫酸反应,然后锌依次与硫酸铜、硫酸和硫酸亚铁反应,若滤液呈无色,溶质只有硫酸锌.4.【19•河北中考】 7.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汇编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汇编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3=2Ag+Cu(NO3)2Fe+CuSO4=FeSO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2O+CuSO4= Na2SO4+Cu(OH)2↓+H2↑2NaOH + CuSO4 = Na2SO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三、灵活运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包括了这样2类反应.1.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2.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但是无论其中哪一种反应,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它们间的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1、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例题1:在KNO3、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滤渣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处理溶液中杂质离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处理溶液中杂质离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处理溶液中杂质离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处理溶液中杂质离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生成沉淀法:在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然后过滤掉沉淀以除去杂质离子。

2. 氧化-还原法: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使杂质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易于去除的形式。

3. 转化法:通过加热或加入试剂,将物质中的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例如,在处理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时,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

请注意,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杂质离子的性质和目标产物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避免引入新的杂质等问题。

滤渣滤液成分判定

滤渣滤液成分判定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_________的金属可以将______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置换反应后金属的组成(即滤渣)和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即滤液)(一)会判断溶液中的溶质或离子1.硫酸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大量存在的离子是.2.盐酸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大量存在的离子是.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大量存在的离子是.4.盐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大量存在的离子是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

2.一种金属与两种溶质的溶液反应。

明确优先反应问题:活动性______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则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_或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变式一:向硫酸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二:镁和铁的混合物,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_____,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_。

(2)如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而滤液的颜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有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或离子是。

变式三:有Zn②1.()A.2、A.Cu3?A.4为:FeCl3溶液?A.?C.567.向4产生无色气体,由以上事实可推知滤液A中含有金属离子,滤渣B中含有的物质是。

8.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

中考化学 探究金属活动性与置换反应先后顺序 辅导讲义(无答案)

中考化学 探究金属活动性与置换反应先后顺序 辅导讲义(无答案)

中考化学探究金属活动性实验与置换反应先后顺序授课主题设计探究金属活动性实验与置换反应先后顺序教学目的让翊洁掌握两种常见的题型,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

教学重难点运用置换反应先后顺序对滤液、滤渣成分分析教学内容本节知识点讲解1(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或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基本思路:1、金属与氧气反应。

依据:能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反应依据:能否与酸反应产生气泡及反应的剧烈程度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依据:能发生反应,说明单质金属的活动性强于化合物中对应金属的活动性,否则前者活动性小于后者。

拓展:若要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假定活动性:A>B>C),可采用以下简便方法:⑴金属B、A的化合物溶液和C的化合物溶液⑵金属A、 C 及B的化合物溶液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采用“三取中法”一次性完成验证,即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两边的金属;或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那种金属与两边的金属的化合物溶液。

例题解析1、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A. Fe、Cu、H2SO4溶液B. Cu、Ag、FeSO4溶液C. Fe、Ag、CuSO4溶液D. Ag、FeSO4溶液、CuSO4溶液2、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巩固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Fe、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 Fe(NO3)2、Zn 、Cu(NO3)2B. Fe、Cu、Zn (NO3)2C. Cu(NO3)2 、Zn (NO3)2、FeD. Fe(NO3)2、Zn、Cu2、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所提供的试剂无法得出结论的是A. Fe、Ag、CuSO4溶液B. Cu、FeSO4溶液、AgNO3溶液C. Fe、Cu、AgNO3溶液D. Cu、Ag、FeSO4溶液3、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验。

初中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重点知识滤渣滤液

初中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重点知识滤渣滤液

初中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重点知识滤渣滤液方法一:线段法例1:(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将一定量的铁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和滤渣情况。

反应发生的方程式为:Fe + CuSO4 =FeSO4 + Cu将硫酸铜溶液的量以线段的形式表示,随着金属铁的量逐渐增加,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和滤渣的情况分析如下图所示:第①种情况:金属铁的量很少,没能将硫酸铜反应完。

则滤渣只有铜,滤液有CuSO4及反应生成的FeSO4;第②种情况:金属铁的量恰好将硫酸铜反应完。

则滤渣仍然只有铜,滤液只有FeSO4;第③种情况:金属铁的量将硫酸铜反应完后还有剩余。

则滤渣有铜还有剩余的铁,滤液中只有FeSO4。

例题2:(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和滤渣情况。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锌>铜>银,按照优先反应原则:“前换后,远优先”,反应发生的方程式依次为:将硝酸银与硝酸铜的量以线段的形式表示,将先被置换的硝酸银画在前一段。

随着锌粉量的增加,所得情况分析如下:例题3:(两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将适量的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滤液,分析固体物质与滤液的情况。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铁>铜>银,按照优先反应原则:“前换后,远优先”,反应发生的方程式依次为:将铁与铜的量以线段的形式表示,将先反应的铁画在前一段。

随着硝酸银量的增加,所得情况分析如下:方法二:共存分析法我们把上述例题综合起来,无论是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还是两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其实都要遵循的原则是:“前换后,远优先”,另外滤渣和滤液是能共存不反应的。

例如:无论是Zn、Cu放入A gNO3溶液中,还是Zn放入A 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滤渣和滤液的种类都是一致的,即:这里要注意:滤渣是有前必有后,滤液是有后必有前。

不会出现跳跃的情况,如Ag、Zn,或者Zn(NO3)2、AgNO3。

初中化学金属和溶液反应后滤渣和滤液成分分析思路

初中化学金属和溶液反应后滤渣和滤液成分分析思路

初中化学金属和溶液反应后滤渣和滤液成分分析思路
当金属与溶液发生反应后,通常会产生产物,并且会形成滤渣和滤液。

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滤渣和滤液:
将反应产物倒入漏斗中,通过滤纸将滤液和滤渣分离,滤液收集到容
器中,滤渣留在滤纸上。

2.分析滤渣:
a.直接观察法:首先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滤渣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特征,初步判断滤渣的成分。

例如,如果滤渣呈现金属光泽,可能含有金属
成分。

b.火焰试验法:将一小部分滤渣取出,加热于火焰中观察火焰颜色变化。

不同金属燃烧产生的火焰颜色不同,可以根据颜色判断滤渣中是否含
有金属成分。

c.酸碱试验法:将滤渣分别放入酸性和碱性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气
体释放或发生溶解反应。

根据产生的气体或溶解反应来推测滤渣中的成分。

3.分析滤液:
a.酸碱性检测:取一小部分滤液,滴加几滴酸性或碱性指示剂,观察
颜色变化。

根据变化的颜色,可以判断滤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b.气体检测:将滤液分别与酸或碱反应,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不同气
体的产生,可以帮助判断滤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气体产物。

c.沉淀检测:将滤液滴加一些试剂,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一些特定的
试剂可以与特定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沉淀,从而进一步确定滤液中的成分。

总之,通过分析滤渣和滤液的颜色、形状、质地、火焰试验、酸碱试验、气体检测以及沉淀检测等方法,可以初步推测滤渣和滤液中的成分,
并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

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Zn(NO3)2 Fe(NO3)2 Ag、Fe Zn Ag、Fe 小于【解析】【详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了铁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3)由于每65分质量锌能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每56分质量的铁能反应生成216分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化学式:甲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常用B和C混合配制农药X,X的俗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滤液、滤渣成分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关于滤液、滤渣成分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分析: 本题是通过对金属 与溶 液充分反
应 后 的滤 渣与 滤液 做进 一 步 的实验研 究来 确 定滤 液 与滤渣 成分 的问题 . 第 ( ) 中将 滤 渣加 入 到 稀 盐 酸 中有 气 1问 泡产生 , 明 F 过 量 , 于 情况 5 所 以滤 液 说 e 属 , 中 的溶 质 为 F ( O ) . e N , 第 ( ) 中将 滤 渣加 , 稀 盐 酸 中没 有 2问 到
2 金属 的量 与第一 种 物质 反应 完 成所 需 .
的量相 等 . 果 F 如 e与 A N , 好 完全 反 应 , g O恰
说 明此 时 F e还未 与 C ( O )反 应 .反应 方 u N 程 式 同上 , 渣 成 分 为 A , 液 中 的溶 质 成 滤 g滤 分 为 F ( O )及 C ( O ). eN 2 u N 3
滤渣 成 分为 A g和 C , 液 中 的 溶 质 成 分 为 u滤
F ( O )及 C ( O ) . eN 2 u N 32
4 金 属 的量恰 与第 一 种和第 二 种物 质完 .
关金 属 活动 性 顺 序 中 有关 滤 液 、 渣 成 分 推 滤 断题 的解题 方法 归纳 如下 , 大 家参 考 . 供
下 面我们 用这 一规 律解 决一 个 问题 . 例 2 某溶 液 中仅 含 A N 3 C ( O ) g O 和 u N 32
以此 题 为例 归纳 这类 题 的解 题思 路是 :
两种 溶 质 , 校课 外 活动 小 组 的 同 学将 溶 液 某
分为 A、 、 B C三 份 , 加 入 一 定 量 的铁 粉 , 各 充 分反 应后 过滤 , 涤 , 别 得到 滤渣 和滤 液. 洗 分
大 的能量 , 在能 源研究 领域 中前景 可观 . 请你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 3=2Ag+Cu(NO 3)2Fe+CuSO 4=FeSO 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例如,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 2O+CuSO 4 = Na 2SO 4+Cu(OH)2↓+H 2↑ 2NaOH + CuSO 4 = Na 2SO 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2价的亚铁盐。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3=2Ag+Cu(NO3)2Fe+CuSO4=FeSO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2O+CuSO4 = Na2SO4+Cu(OH)2↓+H2↑2NaOH + CuSO4 = Na2SO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三、灵活运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包括了这样2类反应.1.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2.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但是无论其中哪一种反应,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它们间的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1、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例题1:在KNO3、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滤渣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一刀切”法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问题

“一刀切”法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问题

数理化学习 (V j ^Y 6I一刀切”法鮮金属与盘緣灰反启的问题■韩沙沙1,靳祖峰2摘要:关于金属和混合盐溶液的反应一直是河南 省中招考试命题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每年中招考试得 分率较低的题目.为了解决这类题目做题费时、得分率 低的问题,提出了“ 一刀切”法,即先按照金属活动性 顺序“由弱到强”排序,再根据题意“ 一刀切”,最后根 据“左渣右液”得到答案.该法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 得到答案,大大提高做题效率.关键词:“一刀切”;金属;盐溶液;初中化学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河南省中招考试命题的重 点与难点,也是每年中招考试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这类 题目包括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以及混合金属与盐 溶液的反应,甚至包含混合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虽然解决这类题目有很多方法,如挤牙膏法、“两点三 段法”、图示分析法m 等等,但是学生普遍反映方法较 难且浪费时间,尤其对于化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更 是苦不堪言.下面介绍一种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方 法——“一刀切”法,该方法总结起来共八个字,即“由弱到强,左渣右液”,接下来请看详细过程.一、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如:将锌加人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当 加入的锌粉的量不同时,分别分析反应后的滤渣、滤液 的成分[2].分析:1.将该题涉及到的金属按照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序,即i A g 1 Cu2.具体分析如下:(1 )当锌较少时,锌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反应,即硝 酸银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银上面画一刀,即A iCuZnAg ,竖线右边的是滤液的成分:Ag +、Cu 2+、Zn 2+.(2)当锌恰好与硝酸银反应完时,锌的量只能将硝酸银反应完,但不能和硝酸铜反应,即锌的量在银和铜之间,故在银和铜之间画一刀,即,滤渣为Ag ,滤液为Cu 2+、Zn 2+.(3)当锌再多一点,锌不仅能将硝酸银反应完,还能和部分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铜上面画一刀,目卩丨A g 1::+丨Z n j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 Cu 2+、Zn 2+.(4)当锌恰好与硝酸铜反应完时,锌将硝酸银、硝酸铜都反应完了,但并没有剩余,故在铜和锌之间画一刀,即,滤渣为Ag 、Cu ,滤液为Zn 2 +.(5)当锌过量时,有锌剩余,故在锌上面画一刀,,滤渣为Ag 、Cu 、Zn ,滤液为Zn 2 + .可以看到,只需将金属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 序,再根据题意切一刀,最后利用“左渣右液”判断滤 渣、滤液的成分即可.整个用时不超过1 min ,大大加快 了做题速度,也保证了准确率.下面介绍该方法在中考 题中的应用.例1 (2019年河南23题)某金属(用R 表示)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其金属活动性弱于Zn ,相对原 子质量小于65.向一定质量的AgN 03、Cu (N 03)2和R ( NO _, )2混合溶液中加入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向所得到的固体上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 生.根据“左渣右液”,即竖线左边的是滤渣的成分:(1)写出R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作者简介:韩沙沙(1989 -),女,河南省汤阴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靳祖峰(1970 -),男,河南哲汤阴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2) 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哪些金属?(3)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增大,其原因是什么?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自于___体上滴加盐2.具体分析如下:(1)当硝酸银溶液较少时,只能 与部分锌反应,即锌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锌上面画—刀,g 卩|Ag |Cu |Z ^.根据“左渲右液”,即竖线左酸时有气泡产生,所以滤渣中至少有R 出现,即或或这三种情况,故所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 g 、Cu 、R .答案:(1)R +2HC 1=RC 12+H 2T (2) —定含有 Ag 、Cu 、R (3)Z ti 与AgNO ,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减小; Z n 与Cu (N 03)2溶液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当增大的 质量大于减小的质量时,溶液质量增大.例 2( 2017年河南23题)在一定质量Cu (N 03)2、AgN 03和Ai (N 0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1) 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A g [C u,由于加人的锌是过量的,故只有一种情况,即P ^T z |t b i ,故所得固体的成分为Ag 、Cu 、Zn ,所以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答案:(1) Zn + 2AgN 03 —Zn ( N 03 )2 + 2Ag 或Zn + Cu (N 0,)2=Zn (N 03)2 +Cu(2)有气泡产生(3)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减小;锌与硝 酸铜溶液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大,当减小的质量与增大 的质量相等时,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二、混合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如:向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人硝酸银溶液,当 加人的硝酸银溶液的量不同时,分别分析反应后滤瘡 和滤液的成分.分析:1.将本题涉及到的金属按照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中“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序,即边的是滤渣的成分:八§、(:117〇,竖线右边的是滤液的 成分:Z t .(2)当硝酸银恰好与锌反应时,此时,铜粉还没有 参加反应,硝酸银的量位于锌和铜之间,故在锌和铜之间画一刀,即A g C u |Z n l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Zn 2+.(3)当硝酸银再多一点,不仅能完全和锌反应,还 能和部分铜反应时,铜只反应了一部分,所以在铜上面画一刀,即A g C UZ n i 滤渣为Ag 、Cu ,滤液为Cu 2+ 、Zn 2+_(4)当硝酸银恰好 转化为了对应的盐溶液银并没有剩余,硝酸银白与铜反应时,硝酸银将铜和锌 即硝酸铜和硝酸锌,但是硝酸 5量位于银和铜之间,故在银和铜之间画一刀,即A g C u Z n |,滤渣为Ag ,滤液为/~> 2 + r -j 2 +Lu 、Zn .(5)当硝麵银过量曰寸,有硝酸银剩余,故在银上面画一刀,即A ;C u 1Z n ,滤渣为Ag ,滤液为Ag +、Cu 2+、Zn 2+_可以发现,“一刀切”法解混合金属和盐溶液反应 的问题时,仍然按照“由弱到强,左渣右液”的具体方 法做题,但与解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的问题不同的 是,划线的顺序变成从右至左.事实上,具体那一刀切 在哪儿,是需要根据题目来判断的,接下来通过中考题 来具体理解.例3 (2013年河南20题)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 ,和A 1(N 0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下转第61页)②按图7所示进行实验:打开弹 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 气体,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______;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反应停止后,打开弹簧夹,用注 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气体推出),关闭弹簧夹后取下注射 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气体变为红棕色.解析:(4)①干燥管未放入稀硝酸前,里面空气的 压强就是大气压强.放人稀硝酸后,干燥管被封闭,烧 杯中的液面同时上升且高于干燥管内的液面,在大气 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共同作用下,烧杯内的一部分液体 会流人干燥管内而使管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大 于大气压强),直至大气压强与烧杯液面高于干燥管液 面造成的液体压强之和等于干燥管内的气压时.此时, 若装置气密性好,气体不外泄,管内气压就不会变化, 烧杯内的液体也就不会再流人管内,可以看到烧杯液 面仍高于干燥管液面,且干燥管内的液面在一段时间 内保持不变.②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千燥管铜片稀硝酸图7干燥管内的气体,干燥管内的气体压强就会逐渐变小 (小于装置外的压强),烧杯中的稀硝酸就会在外部压 强的作用下逐渐流入干燥管,去填补被抽出的气体,当 干燥管内的气体抽完,稀硝酸就充满干燥管;停止抽气 后,关闭弹簧夹,生成的气体就无法排出,干燥管内的 气体压强会逐渐增大(大于装置外的压强),里面的液 体就会被往外推到烧杯中,所以就可以观察到干燥管内液面下降,同时还看到铜片逐渐被稀硝酸溶解,并且 由于生成气体而可以看到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 由于生成硝酸铜而由无色变蓝色.答案:烧杯液面仍高于干燥管液面,且干燥管内的 液面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稀硝酸充满干燥管,铜片逐渐被稀硝酸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无色变蓝 色参考文献:[1]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 赵尚雄.对排水量气装置读数问题的“追问”及 本质探析[J ]•中学化学,2013(12) :21 -22.[福建省厦门市大嶝中学(3611 〇3)](上接第57页)图1(2)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3) 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解析:首先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序为由于溶液甲呈蓝色,所以溶液中一定有铜离子,故有三种情况,分别为或A g C u■或C uZ n ■.由于固体示得到溶液甲中一定含有CU (N 0,)2、Zn (N 03)2和A 1(N 03)3.答案:(1)没有(2)Al (N 03)3、Zn (N 03)2、Cu(N 03)2(4)C u +2AgN 03 —Cu (N 03)2 +2Ag ;Zn + 2 AgN 03 =Z n ( NO .,) 2 + 2 Ag [或 Zn + Cu ( N 03) 2—Zn (N 03)2 +Cu ]参考文献:[1] 叶茂.利用图示法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过 程[J ] •化学教学,2015(10) :85 -87[2] 陈龙.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探究[J ].中学生 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86.[1.河南省汤阴县文星中学(456丨5〇)2.河南省汤阴县教育体育教学研究室(456150)]中没有锌和铝,所以滴加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根据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溶液反应后滤渣和滤液成分分析
1、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则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可能是:
①铁粉和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Cu
滤液:FeSO4
②铁粉恰好完全反应,CuSO4溶液有剩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Cu
滤液:FeSO4 CuSO4
③铁粉有剩余,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滤渣:Cu Fe
滤液:FeSO4
2、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则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可能是:(铁先和AgNO3 反应,再和Cu(NO3)2反应)
实用文档
①铁粉的量不足,AgNO3 没有反应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滤液:AgNO3、Cu(NO3)2 、Fe(NO3)2
②铁粉与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uSO4溶液没有参与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滤液:Cu(NO3)2 、Fe(NO3)2
③铁粉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但CuSO4溶液没有反应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Cu
滤液:Cu(NO3)2 、Fe(NO3)2
④铁粉与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Cu
滤液:Fe(NO3)2
⑤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完,铁粉没有反应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实用文档
滤渣:Ag 、Cu、Fe
滤液:Fe(NO3)2
3、向AgNO3溶液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则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可能是:(AgNO3 先和Fe反应,Cu反应)
①AgNO3溶液的量不足,Fe没有反应完,Cu没有参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Cu、Fe
滤液:Fe(NO3)2
②AgNO3溶液与铁粉恰好完全反应,Cu没有参与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Cu、
滤液:Fe(NO3)2
③铁粉反应完,Cu参与反应,但Cu没有反应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Cu、
滤液:Fe(NO3)2、Cu(NO3)2
实用文档
④铁粉反应完,Cu反应完,AgNO3溶液反应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滤液:Fe(NO3)2、Cu(NO3)2、
⑤铁粉反应完,Cu反应完,AgNO3溶液没有反应完(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滤渣:Ag
滤液:Fe(NO3)2、Cu(NO3)2、AgNO3
7、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
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以下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
酸,可能没有气泡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Fe 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
一定有沉淀产生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
(NO3)3.
A.①③⑤B.①④C.②③D.②④⑤
实用文档
9、将镁粉加到一定量的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等充
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滤渣中可能有Cu、Fe、Mg B.滤渣中可能有Cu、Mg C.滤液中可能有Cu(NO3)2 D.滤液中一定有Mg(NO3)2
AgNO3 Fe Cu(NO3)2 Cu、、Mg Zn(NO3)2
CuSO4、ZnSO4、FeSO4
Fe(NO3)2和Cu(NO3)2②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l26002 6592 斒k 23407 5B6F 孯31891 7C93 粓30189 75ED 痭28234 6E4A 湊,27341 6ACD 櫍29743 742F 琯6 39843 9BA3 鮣N22888 5968 奨26737 6871 桱8P?39239 9947 饇26291 66B3 暳^ M24505 5FB9 徹23334 5B26 嬦e22441 57A9 垩
实用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