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含答案】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声如千骑jí(),气卷万山来。
”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浩hàn()的大海、航母、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尾钩挂住阻拦索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细节,构成了一幅幅战鹰着航母的动人画面。
舰载机成功着舰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中国海军的强大,是因为无数幕后英雄在默默奉献的原因。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语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本来就拘谨的小明,上台后更是一丝不苟....,神情凝重。
B.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像走马灯似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C.《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鱼继承了二爷的300亿遗产,他凭借内心的善良,白手起家....,经受住了不少诱惑。
D.社会上有一小部分人,总是殚精竭虑....地找机会寻衅闹事,扰乱社会秩序。
3.给下面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最近网络上举办“我给航母来取名”活动,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
②国产001A型航母名字仍未定:定名山东舰可能性最大。
③而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艇将会以省(区、直辖市)或词组来命名。
④说起国产航母的名字,不得不说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名字的由来,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命名规律,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⑤其次是“山东号”,一些网友从历史角度说要叫“郑成功号”,还有一些网友给了一些比较萌的名字选择,比如“皮皮虾号”“齐天大圣号”等。
A.⑤②④③①B.①②④⑤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⑤②④③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异域书写勇士传奇——“天剑”突击队参加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侧记群雄逐鹿,“天剑”出鞘。
当地时间4月30日至5月4日,第九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阿卜杜拉国王特战训练中心举行,来自约旦、黎巴嫩、美国、中国等17个国家的32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
《一着惊海天》(同步习题)(解析版)
04 《一着惊海天》(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凛洌默契一丝不苟白手起家B.关键姿态振耳欲聋梦想成真C.绽放咆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D.风采承载惊心动魄玩强攻关【答案】C【解析】A.“凛洌”应写作“凛冽”;B.“振耳欲聋”应写作“震耳欲聋”;C.正确;D.“玩强攻关”应写作“顽强攻关”。
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
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答案】C【解析】A、使用正确;B、使用正确;C、使用不正确,形容威力极大,多用于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D、使用正确。
故选: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D.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答案】D【解析】A.语意重复,去掉“以…为核心”;B.将“他的脸上”改为“他的脸”;C.主语不一致,改为“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具有很大的启发性的学习方法”;D.正确。
4.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A.标题导语主体B.标题主体背景C.导语主体结语D.标题主体结语【答案】A【解析】新闻(消息)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答案
4 一着惊海天【课前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
桅.杆( ) 揪.紧( ) 咆.哮( ) 着.舰( ) 承载.( ) 刹.那(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澎pài( ) 凛liè( ) juān( )刻跟zōng( )默qì( ) 海yù( ) 浩hàn( ) 紧bēng( )4.文章以“一着惊海天”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5.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课堂检测】阅读《一着惊海天(节选)》一文,完成1—4题。
○1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
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3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4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
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5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6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1.文章的主标题“一着惊海天”有何妙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6段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4课 一着惊海天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04课一着惊海天(课下注释小练)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hàn xián xiào bēng湃浩___熟咆紧桅杆凛冽默契镌刻殚精竭虑(答案自查)【答案】澎;瀚;娴;哮;绷;wéi;lǐn;qì;juān;dān【解析】【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澎"“瀚”“娴"“哮”“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如“桅”不要读成一声;“镌"不要读成“xié”。
故答案为:澎;瀚;娴;哮;绷;wéi;lǐn;qì;juān;dān。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字形和书写。
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涉及到多音字读音、形声字形似字字音、同音字字形、形声字字形、音形相近字字形,平时要加强识记,及时纠错。
(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更是殚精竭虑地为党和人民忘我工作。
B.虽然此次帮农民工讨薪一事效果显著、大快人心,但如何从根本上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辛苦钱,河南省一直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良方。
C.他90多岁高龄,亲自指挥工作团队,并一丝不苟对近500万字的稿子逐页翻看。
《一着惊海天》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着惊海天》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检讨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不重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偏小,阅读面偏小,读名著的少。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一着惊海天》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一着惊海天》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知识链接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镌()刻桅()杆娴()熟3.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4段)第二部分(第5~19段)第三部分(第20~25段)4.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以为序,围绕着中心事件,重点叙述了、、、、五个方面。
二、探究案6.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7.探究质疑(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2)课文第三、四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请结合这两段内容简要分析。
(提示: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3)为什么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让人们如此激动?(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回答。
)(4)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三、达标案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着(zháo)陆凛(lǐn)冽B.默契(qì)殚(dān)精竭虑C.镌(juān)刻桅(wéi)杆D.娴(xián)熟浩瀚(hàn)9.根据意思填上合适的词语。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知识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澎湃..( ) 桅.杆 ( ) 凛冽.( ) 浩瀚.( )娴.熟( ) 默契.( ) 咆.哮( ) 镌.刻( ) 殚.精竭虑( )2. 正确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镌刻:一丝不苟:惊心动魄:白手起家:殚精竭虑:二、内容理解3.阅读下则新闻特写,完成(1)~(4)题。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①这是一次英雄的出征。
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③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④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
这时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⑤“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⑥“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⑦“是!”⑧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⑨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相互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⑩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
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
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发射塔架驶去,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2)怎样理解第①②两段中“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这两句话?(3)“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含答案)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基础知识巩固练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着.舰(zhuó)澎湃.(bài)一丝不苟.(gǒu)B.凛.冽(lǐn) 娴.熟(xián) 无怨无悔.(huǐ)C.刹.那(chà) 默契.(qiè) 殚.精竭虑(dān)D.湛.蓝(zhàn) 镌.刻(juàn) 惊心动魄.(pò)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舰艉咆哮桅杆海域B.呼啸承载舞蹈浩瀚C.沸腾眨眼关健瞬间D.监控低吼操纵绽放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全球十大传奇白手起家....亿万富翁,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于从一无所有变成全球巨富。
B.影片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
C.“以前只是在电视和网络上收看WNBA比赛,如今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邵婷兴奋地道出了心声。
D.在人口迁徙方面,明朝可谓殚精竭虑....,采取各种措施处置流民、移民问题,比如规定严禁擅徙流亡、流民附籍安插等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B.“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C.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D.5月31号,非洲国家肯尼亚迎来一个重大的日子,上至肯尼亚总统,下至普通百姓,都为这一天等待了很久。
5.填空。
(1)《一着惊海天》属于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2)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山西专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初中语文人教版(山西专版)八年级上册课堂提升训练第一单元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读·书1.请欣赏右侧的书法作品,并将其内容用简体楷书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2.(2021广西贺州中考)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①”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②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③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④A.①感叹号②逗号③句号④问号B.①句号②分号③句号④句号C.①句号②逗号③省略号④句号D.①感叹号②分号③省略号④问号读·思3.(2022山西平定四校期中,6—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12分)核酸检测1100万人需要几天时间?在中国山东的一个地级市青岛,从2020年10月11号发现3例无症状感染者开始全员检测,到16日下午结束,一共用时4天半。
这件事情在国内似乎没有引起关注,但各个国外大媒体纷纷发出了惊叹:“中国不可思议。
”行动快到什么程度?11日当晚,山东省淄博、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个市的7支医疗队、210个医护人员,已经在驰援青岛的路上。
青岛市民们在11号看到了新闻通知的同时,身边的小区空地、停车场、医疗广场、公园、操场,凡是能利用的空地全部都支起了检测棚。
检测所需要的桌椅,无论是长板凳还是短桌子,能用的全部征用,4090个检测点半天搭建完成,有一个检测棚搭得太着急晚上没有照明,一位退役军人拿着手电筒为登记人员打灯近6个小时。
医护人员清晨5点半开始不间断地检测直到夜里11点半,很多检测点甚至因为群众数量太多,凌晨两点半医护人员才收工休息。
青岛老百姓一听到通知就赶着去检测点排队,一个检测点人多就换个点,今天没有点位能检测就换到明天,不吵、不闹、不争,大家都明白检测的意义。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含解析)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着.舰(zhuó)刹.那间(shà)呼啸.(xiào)循.声望去(xún)B.绽.放(zhàn)舰载.机(zǎi)咆哮.(xiào)一丝不苟.(gǒu)C.坠.毁(zhuì)主桅.杆(wéi)镌.刻(juàn)凌.波海燕(línɡ)D.娴.熟(xián)阻拦索.(suǒ)揪.着(jiū)惊心动魄.(pò)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可以用括号里的词语代替的一项是()A.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熟练)B.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小心谨慎)C.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
(惊天动地),青丝变白发。
(处心积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虑)3.下列对本篇通讯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着惊海天”是主标题,运用夸张手法,简洁醒目。
B.“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副标题,补充说明主标题的内容。
C.本文既有新闻事实,又有历史资料;既有精彩故事,又有昂扬精神,是通讯精品。
D.通讯多次描写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正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大、意义大。
4.【学科素养·语言运用】班级“一句话”新闻播报比赛开始啦!请你将本篇课文浓缩成一句话新闻,参加播报比赛。
答:能力提升全练5.【新考法·情境式命题】(2022福建中考节选,2)下面是小语同学的电视新闻观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9分)“元旦京港①(ào)天宫对话”,将远隔千里的三地青年学子和身处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聚”在一起。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练习题(含答案)积累与运用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渤海(bó) 澎湃(bài) 桅杆(wéi) 坠毁(zhuì)B. 着舰(zhuó) 浩瀚(hàn) 揪心(jiū) 绽放(zhàn)C. 参数(cān) 低吼(hǒu) 刹那(shà) 咆哮(xiào)D. 娴熟(xián) 镌刻(juàn) 舰艉(wěi) 映衬(chè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操纵淀放湛蓝迎风招展B. 天幕凛洌轨迹震耳欲聋C. 关键凌波循声白首起家D. 承载风采沸腾无怨无悔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雄安新区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B.青年导演饺子并非世家出身,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白手起家并完成弯道超越,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举跻身30亿导演俱乐部。
C.今天是“一二·九”运动85周年纪念日,班长在班会上讲话时神情凝重,一丝不苟。
D.网络时代,一些网红为了获得点击量,提高关注度,总是殚精竭虑地运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
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
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
5、下列对文段中有关标点符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历经百年奋斗,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英勇斗争,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书写下名为“中国奇迹”的壮丽史诗。
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后巩固练习卷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桅.杆(wēi) 着.陆(zhuó) 凛.冽(lǐn) 一丝不苟.(gǒu)B.坠.毁(zuì) 娴.熟(xián) 循.声(xún) 殚.精竭虑(dān)C.姿.态(zī) 堪.称(kān) 瞬.间(shùn) 惊心动魄.(pò)D.揪.着(jiū) 咆哮.(xiào) 澎湃.(bài) 无怨.无悔(yuàn)2. 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轨迹镌刻刹那间B.绽放咆哮枸延残喘C.浩瀚舰队海风呼啸D.风采承载顽强攻关3.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B.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对偶、比喻)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比喻)D.她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比喻、拟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三年多的刻苦训练,使他终于站上了北京冬奥会的颁奖台。
B.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坚持下去的力量。
C.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福州使用外,还向泉州、莆田等地输送。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起色。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当前,“书香龙岩”已成为龙岩市构建城市文化体系的一项工程。
可以说,更多的人在行动,让浓浓书香浸润.__①__(A.rùn B.lùn)山城,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
在“我从书中来”展演和好书漂流活动中,孩子们依次登台表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演绎经典名著精彩片段,或表演大家__甲__(A.耳濡目染B.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故事,或__乙__(A.声情并茂B.绘声绘色)地演唱经典名著中的歌曲。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4《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给加点字注音。
桅杆()浩瀚()揪着()咆哮()镌刻()殚精竭虑()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渤海某海域,海风呼①,海浪澎湃。
辽②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③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A.①啸②扩③秆B.①萧②阔③杆C.①啸②阔③杆D.①萧②扩③秆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启动仪式主讲嘉宾,让作家贾平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以及对当下阅读状况提出了看法。
(删去“让”)B.本届文津图书奖社会各界参与积极踊跃,共收到全国图书馆及读者、专家、媒体推荐的有效参评图书1874种。
(删去“积极”)C.本次的亲子共读活动目的是丰富全社会读书的良好氛围,营造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文化生活”后面加上“环境”)D.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先后授予湘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李凯云、杨应修、黄粹峰、刘爱云、周金秀五位。
(在“美术大师”后面加上“称号的”)4.给下列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型,知识产权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尤其女性在发明中的贡献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变革的动力:女性参与创新创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当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女性在全球创新发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该组织2017年公布的超过24万件国际专利申请中,有女性申请人的专利比例达到31%,高于10年前的23%。
课内精读1.文章开头为什么描写渤海某海域海上恶劣的环境?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3.文中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4.请从新闻语言客观准确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_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看电视,让我们的身心状态非常好。”“红烩排骨、香芋蹄筋,什锦蔬菜……”说起为这次太空之行准备的美食,景海鹏如数家珍,“不仅能吃饱、能吃好,还能点菜。”景海鹏说,5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
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7.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炼出三个关键词语
据新华社西宁3月31日电(记者徐文婷)经过两年钻探验证,“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盆地中北部地下2230米处勘查到埋藏浅、温度高的干热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的干热岩资源。该岩体在共和盆地底部广泛分布,仅钻孔控制干热岩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潜力巨大。干热岩通常埋藏在地表3000米至1万米以下,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至650℃之间,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卷
一、基础演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ó________陆
lǐn________冽
默qì________
dān________精竭虑
juān________刻
wéi________杆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着.惊海天( ) 捏.着( ) 揪.着( ) 娴.熟( ) 舰艉.( ) 默qì咆xiào zhàn 放 dān 精竭虑2.解释下列词语。
(1)澎湃:。
(2)凛冽: 。
(3)娴熟:。
(4)默契:。
(5)一丝不苟:。
(6)殚精竭虑: 。
3.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1)潮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 (撞击澎湃)。
(2)辽宁舰官兵 (娴熟熟练)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3)“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 (拧紧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4)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 (白手起家独立自主),一切从零开始。
4.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②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③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④“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
⑤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A.①③⑤④②B.⑤①②③④C.③⑤①④②D.③⑤②①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的致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整体感知】6.本通讯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加以概括。
答: 。
【美段品读】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天海》同步习题(含答案)
《一着惊天海》同步练习1.写出下列粗体字的字音。
着陆() 桅杆( ) 凛冽( ) 舰艉( )浩瀚( ) 娴熟( ) 默契( ) 镌刻( )澎湃( ) 殚精竭虑 ( )2.解释下列词语。
娴熟:镌刻:白手起家:殚精竭虑:惊心动魄:3.常识填空。
(1)通讯,是运用 、 、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2)通讯包括 和 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3)通讯和消息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 体裁,都有 和时效性要求。
21题。
一种坚持:灾难接踵而至,他决不放弃诺言——谢延信替亡妻照顾多难的家32年1973年4月16日,21岁的滑县青年谢延信与同乡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
1974年7月份,谢兰娥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40天后,因产后风离开人世。
妻子不在了,谢延信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岳母有肺气肿、胃溃疡,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唯一的内弟先天呆傻,连生活都难以自理。
看着老人痛不欲生的样子,想着爱妻临终时的嘱托,善良的谢延信“扑通”一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爹、娘,兰娥不在了,我就是您的亲儿子,你们有病我伺候,百年以后我送终!”“快起来!快起来!孩子,你的心意我们领了,有这份心我们就知足了。
我们不敢有这种想法,也不该耽误你的前程。
孩子,你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岳父母一边一个去搀女婿谢延信。
“爸!妈!我决定了!”谢延信又磕了一个头坚定地说。
给妻子办完丧事,岳父一个人去了300多里外的焦作煤矿上班。
谢延信把岳母和内弟都接到家里,安顿下来。
那时是挣工分吃饭,他每天忙完外头忙里头,岳父有时也捎点钱来,一家人虽然困苦,但生活还算温馨平静。
然而,这种温馨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79年春天,岳父在煤矿宿舍深度中风,被工友送到医院抢救。
在与死神顽强搏斗了7天7夜后,老人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却永远地失去了站立的能力,成了瘫痪病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着惊海天》同步检测2(含答案)
同步测试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桅.杆(wēi)咆哮.(xiào)澎湃.(pài)揪.紧(jiū)B.坠.毁(zuì)凛冽..(lǐn liè)舰艉.(wěi)镌.刻(juān)C.姿.态(zī)浩瀚.(hàn)湛.蓝(zhàn)悄.然(qiǎo)D.镌.刻((juàn)娴.熟(xián)默契.(qì)慷慨.(kǎi)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二幕真是惊心动魄....。
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夭空叱咤风云....。
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是我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二、阅读训练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蔡年迟蒲海洋渤海某海域,海风咆哮,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着XXX(zhāo)捏着(niē)揪着(jiū)娴熟(xián shú)舰艉(wěi)2.解释下列词语。
1)澎湃:形容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样子。
2)凛冽:形容寒风刺骨、寒冷刺骨的样子。
3)娴熟:熟练、精通。
4)默契:彼此心灵契合,默默了解对方的意图。
5)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不容许有一点疏忽。
6)殚精竭虑:形容拼尽全力、费尽心思的样子。
3.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1)潮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2)XXX操纵着航空母舰,舰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3)“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拧紧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4)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独立自主,一切从零开始。
4.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C )①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②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③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④“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
⑤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A.①③⑤④②B.⑤①②③④C.③⑤①④②D.③⑤②①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的致。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XXX,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整体感知】6.本通讯主要写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XXX的首次舰载战斗机着舰的情况,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和精神。
这次着舰可不是普通的事情。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挑战之一。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俯视,航母就像海洋中的一片树叶,随着波浪起伏前进,每次着陆都是生死攸关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大国80%的舰载机事故发生在着陆过程中。
精 《一着惊海天》同步检测1(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咆哮.()澎湃..()浩瀚.()娴.熟()..()凛冽舰艉.()湛.蓝()默契.()揪.紧()镌.刻()2.根据意义,写出对应的词语。
①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②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③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被震聋了。
()④形容用尽心思。
()3.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4.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哪些信?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蔡年迟蒲海洋渤海某海域,海风咆哮,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
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困难。
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腾飞,预计××××临空!”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及答案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ó()陆lǐn()冽默qì()dān()精竭虑juān()刻wéi()杆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一泻千里。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3.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A.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啼笑皆非B.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忍俊不禁C.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啼笑皆非D.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忍俊不禁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⑴()眼花缭乱A.老眼昏花B.花言巧语C.走马观花D.花枝招展⑵()荡然无存A.碧波荡漾B.动荡不安⑶()丰功伟绩A.丰富多彩B.丰衣足食C.丰硕成果D.丰碑永存⑷()富丽堂皇A.对簿公堂B.相貌堂堂C.冠冕堂皇D.厅堂宽敞⑸()独一无二A.独出心裁B.独立自主C.独树一帜D.唯我独尊5.《新华字典》中对“名”字有下列几种解释,请为下面的“名”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A.名字;名称B.名字叫做C.名义D.出名的,有名声的E.说出F.占有G.量词,用于人⑴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
()⑵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光中依稀可见。
()()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就潜心医学,为了寻找各种珍贵药材,他遍访名山大川。
()⑷整个博物院工作人员很多,大约有三百多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ó()陆lǐn()冽默qì()
dān()精竭虑juān()刻
wéi()杆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一泻千里。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3.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
A.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啼笑皆非
B.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忍俊不禁
C.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啼笑皆非
D.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忍俊不禁
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⑴()眼花缭乱
A.老眼昏花
B.花言巧语
C.走马观花
D.花枝招展
⑵()荡然无存
A.碧波荡漾
B.动荡不安
⑶()丰功伟绩
A.丰富多彩
B.丰衣足食
C.丰硕成果
D.丰碑永存
⑷()富丽堂皇
A.对簿公堂
B.相貌堂堂
C.冠冕堂皇
D.厅堂宽敞
⑸()独一无二
A.独出心裁
B.独立自主
C.独树一帜
D.唯我独尊
5.《新华字典》中对“名”字有下列几种解释,请为下面的“名”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A.名字;名称
B.名字叫做
C.名义
D.出名的,有名声的
E.说出
F.占有
G.量词,用于人
⑴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
()
⑵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光中依稀可见。
()()
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就潜心医学,为了寻找各种珍贵药材,他遍访名山大川。
()
⑷整个博物院工作人员很多,大约有三百多名。
()
⑸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
()
⑹表面夸夸其谈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其实一文不名。
()
⑺刚刚还是晴空万里,此刻却又下起了小雨,真是莫名其妙。
()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
_____________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7.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B.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8.下面句子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
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B.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以后一定……”
C.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
D.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9.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二、能力提升
1.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舌尖上的中国2》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无数中国人;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回归央视荧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爱奇艺、乐视网等网络平台也同步推出。
《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8集,前七集依次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每集50分钟。
央视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起前作,《舌尖上的中国2》在拍摄制作上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
在微博上,网友对《舌尖上的中国2》表示出了极大的欢迎,但对播放时间非常的不满意,认为这是央视“深夜报复社会”的举动,完全就是“逼人吃宵夜”的节奏。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炼出三个关键词语
据新华社西宁3月31日电(记者徐文婷)经过两年钻探验证,“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盆地中北部地下2230米处勘查到埋藏浅、温度高的干热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的干热岩资源。
该岩体在共和盆地底部广泛分布,仅钻孔控制干热岩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潜力巨大。
干热岩通常埋藏在地表3000米至1万米以下,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至650℃之间,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
关键词:、、
三、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圆明园祭
冯峥
⑴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
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⑵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⑶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⑷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⑸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⑹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⑺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⑻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⑼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⑽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⑾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⑿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⒀这是历史的悲哀!
⒁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⒂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⒃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⒄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⒅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第⑵⑶两段的描写,轻松中蕴含着,沉静中透露出,作用是。
2.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3.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的心情。
4.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词活用为词。
5.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6.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7.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
一、
1. 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镌刻桅杆
2.C
3.B
4. ⑴A⑵C⑶D⑷C⑸C
5. ⑴B⑵AE⑶D⑷G⑸C⑹F⑺E
6.C
7.C
8.C
9.A
二、
1.示例:①电视网络同步推出②主题鲜明独到③拍摄更加精致大气④网友极大关注。
2.示例:干热岩资源、广泛分布、清洁资源
三、
1.苍凉、焦虑;为下文作了铺垫。
2.雨果
3.抒情;悲伤
4.形、动
5.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6.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7.作者持否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