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复习学案
必修二化学第二章 导学案
2.1.1 化学能与热能(一) 导学案【学习目标】2min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了解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3.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提高节能意识。
【指导自学】6min1. 什么是化学键?它有哪些主要类型?其特点各是什么?2.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3. 化学键的和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
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
【合作探究】20min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吗?(课本P32 思考与交流)2. 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和新化学键的过程。
在进行反应时化学键要断裂,能量,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能量,反应前反应物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能量不相等。
3.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并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教师点拨】5min1. 2H→H2中的能量变化,说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 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说明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因素。
【课堂小结】2min【当堂检测】10min1.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2. 放热反应一定是()A.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少B.贮存能量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已知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4.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2.1.2化学能与热能(二)导学案【学习目标】2min1.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高中化学人教课标版必修2第二章章末复习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提纲【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能与热能2、复习原电池3、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方法】通过典型示例,学生先讲教师再讲,让学生在错中顿悟,从而巩固知识。
一、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练习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 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A.2Q1+Q2>4Q3B.2Q1+Q2<4Q3C.Q1+Q2<Q3D.Q1+Q2=Q34、常见的放热反应:A. 所有燃烧反应;B. 中和反应;C. 大多数化合反应;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5、常见的吸热反应:A. 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二、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重点)(1)概念:(2)工作原理: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5)金属活泼性的判断: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6)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a. 负极反应:X-ne=X n-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2)金属腐蚀的防护:①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
化学必修2第2章复习学案
9.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少量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实验测得氢气的产生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示,对该曲线的解释中正确的()
A.从t1→t2的原因是镁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温度升高
B.从t1→t2的原因是镁与水反应,致使酸的浓度升高
H、N2、H2、NH3的浓度相等
15.下图表示800℃时,含有A、B、C三种气体的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回答: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min内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6.实验室里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镁不断消耗
D.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越来越低
10.把A、B、C、D四块金属放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多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2)B处盛有饱和食盐水(或水),其作用是。
(3)C处盛放的试剂_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
(4)E处盛有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__处酒精灯。
17.可逆反应A(g)+3B(g) 2C( g),取2mol/L A和5mol/L B置于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2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1.6 mol/l,则2min内B和C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是多少?此时,容器内C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化学必修2第二章导学案.doc
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导学案执笔:马伟明审核:化学组课时:2 班级姓名第一课时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
2、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需要放也能量。
所以说,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3、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4、从反应物与生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低分析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①放热反应:EE反应物>EE生应物②吸热反应:"反应物〈£巳生应物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1、化学反应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木的自然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2、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等,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睥的变化。
3、吸热反应:分解反应(碳酸钙受热分解)、铉盐NHC1与碱Ba(0H)2.8H2。
反应。
4、放热反应:燃烧、置换反应(如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化合反应。
5、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加热之间的关系:不一定。
[达标练习一]1.下列反应是吸执反应的是()%1灼热的炭与三/化碳反应②铁和稀硫酸的反应③氢氧化锐晶体的粉末和氯化铉晶体混合④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A.①②B.C.①③D.②④2.已知2H2+O2==2H2O (条件为“点燃”),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1参加反应的氢气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能量%1该反应是个吸热反应%1参加反应的氢气莉氧气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生成的水的总能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己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电解焰融的A12O3nJ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1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1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个吸热反应%1或花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需要吸收能量A. B. C.①③ D.②④4.“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铉C.生石灰D.蔗糖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能源分类: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如水力、风力、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特点。
2. 掌握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3.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特性与周期性规律之间的关系。
4.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元素周期性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必修二教材第二章部分。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如若有实验内容,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验结果、化学元素周期表等相关图像。
4. 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白板等。
教学步骤:导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化学元素周期表,并引导学生观察周期表的构成,并简要说明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2. 提问:学生认为为什么元素周期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请师生一同探讨。
教学主体:3. 讲解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包括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 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周期表的相关性质变化趋势,并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
5.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各种元素性质与周期规律之间的关系。
6.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例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7. 设计有关元素周期性的实验,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观察不同周期表位置上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异等。
8. 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研究和探索更多有关周期性的问题,鼓励思考和讨论。
课堂小结:9.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和元素特性的关系。
10. 鼓励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对周期性规律的理解。
作业布置:11. 布置有关元素周期性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以解题过程和答案形式提交。
教学反思:12.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调整下一节课的教学计划。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姓名。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复习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学习目标:识记: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关系;简单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运用: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一、化学能与热能(关键熟记哪些类型的反应吸热或放热)2.常见的放热反应:--------------------------------------------------------------3.常见的吸热反应:------------------------------------------------------------------------------------------------【自我评价】1.在反应H2 + Cl2=2HCl中,已知H-H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3kJ,H-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吸收183 kJ热量D.放出183 kJ热量2、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2Q1 + Q2 > 4Q3 B、2Q1 + Q2 < 4Q3C、Q1 + Q2 < Q3D、Q1 + Q2 = Q3二、化学能与电能铜与锌用导线连接起来一起插入稀硫酸溶液中,由于活泼性大于,所以锌片电子,电子由流向,电流由流向;有电流通过,形成原电池。
此原电池中,为负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为正极,发生反应(“氧化”或“还原”)【自我评价】1.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发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Mg B.Fe C.Al D.Cu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 )A.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题型3 利用原电池电极判断金属性强弱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高二化学教案-第二章复习1 最新
第二章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本章知识。
2.能力和方法目标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知识总结]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综合联系2.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2)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这是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
由于υ正=υ逆,可使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所以一般情况下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密度、浓度等多种宏观性质也保持不变,这些宏观的特征有时也可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平衡的特征p[典型例题]例1 在2SO2 +O2 2SO3(气)的平衡体系中,分离出SO3时,正反应速率将如何变化?解析有些同学会认为“分离出三氧化硫,化学平衡要向右移动,说明此时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所以正反应速率必然增大”,这是错误的。
当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时平衡才能向右移动。
但在分离出SO3的瞬间,SO3的浓度减小,SO2和O2的浓度不变,所以在这一瞬间时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减小,使平衡向右移动。
所以,在2SO2+O2 2SO3(气)的平衡体系中,υ正=υ逆,分离出SO3后,由于SO3的浓度减小,则υ逆减小,υ正>υ逆,平衡右移。
随着υ正逐渐减小,υ逆逐渐增大,又达到新平衡。
整个过程中,υ正是逐渐减小的。
例2 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υ正=υ逆≠0时的状态(B)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C)c(NO2)=c(N2O4)的状态(D)N2O4不再分解的状态(E)混合物中,NO2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的状态(F)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解析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宏观表现是各组成的成分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等等。
用这条原理可分析题中各种说法:υ正=υ逆≠0时的状态显然是平衡状态。
由于2NO2N2O4是可逆反应,NO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N2O4。
这种状态不存在。
平衡时NO2、N2O4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不一定存在c(NO2)=c(N2O4)的关系或NO2、N2O4的分子数之比等于2:1的情况。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学案及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重难点一 反应热1.反应热的理解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而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不是反应热,如NH 4NO 3溶于水的吸热,浓H 2SO 4的稀释放热等。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类型 比较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 ΔH <0 ΔH >0图示特别提醒 物质的键能、内能与其稳定性的关系:物质的键能越小,稳定性越差,其内能越高;反之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其内能越低。
(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H 2O 或酸的反应。
如:2Al +6HCl===2AlCl 3+3H 2↑②酸碱中和反应。
如:2KOH +H 2SO 4===K 2SO 4+2H 2O③燃烧反应。
如:2CO +O 2=====点燃2CO 2CH 3CH 2OH +3O 2=====点燃2CO 2+3H 2O④多数化合反应。
如:Na 2O +H 2O===2NaOH ;CaO +H 2O===Ca(OH)2(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如:CaCO 3=====高温CaO +CO 2↑CuSO 4·5H 2O=====△CuSO 4+5H 2O②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③C(s)+H 2O(g)=====高温CO +H 2 ;④CO 2+C=====△2CO重难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应注意的问题热化学方程式同时表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旧物质之间的转化,二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全套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学案全套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题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推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在选择题体现)。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以及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熟练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解题思路如下:在以上基础上,针对题目按以下具体方法进行推断。
与元素推断相关的几个问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规律。
①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③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
2.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短周期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短周期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Li。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短周期元素:Na。
⑥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⑦最高正化合价是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F(H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⑨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主族元素有:O、F。
⑩核内无中子的元素:H。
3.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②气态氢化物中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CH4中H的质量分数)。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⑤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正价的非金属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非金属元素:F。
⑥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Cs。
⑦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Na;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K。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化学教案
必修二第二章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能与热能2、复习原电池3、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方法】通过典型示例,学生先讲教师再讲,让学生在错中顿悟,从而巩固知识。
一、化学能与热能【例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够发生B.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旧键断裂要放热,新键产生要吸热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有可能发生【解析】很多物质有可燃性,但常温下能稳定存在,一旦点燃就燃烧起来,放出大量的热,故A是正确的。
B也正确。
C弄反了,旧键断裂是吸热,新键产生是放热,因而是错误的。
B a(O H)2·8H2O+2NH4Cl=NH3↑+BaCl2+10H2O是吸热反应,常温下在搅拌时能发生,故D是正确的。
所以本题选C。
〖跟踪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放热反应B.氢气与氯气反应时要点燃,因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C.炸药爆炸时发生的是放热反应D.含0.1mol的浓硫酸与含0.1mol的浓盐酸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放出热量相同【解析】A这一过程通常视为物质变化,因而不是放热反应,是错误的。
B是一放热反应,但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当反应发生后就不需要继续加热了。
C炸药爆炸放出热量使产生的气体体积急剧膨胀,然后发生爆炸。
是正确的。
D浓硫酸溶于水要放热大量的热,不是中和热,是错误的。
【小结】1、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
2、决定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反应。
故决定因素是反应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万万没有想到关系。
3、请列举六个吸热反应。
炭和水蒸气反应、B a(O H)2·8H2和NH4Cl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CO2和C反应、大部分分解反应(如碳酸钙分解)、N2和O2在闪电时反应二、化学能与电能【例题2】以FeCl3溶液为电解质,铜棒和铁棒为电极,构成闭合回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3+得到电子被氧化B.Cl—向铜棒移动C.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增多D.总反应可表示为:2Fe3++Cu = 2Fe2+ + Cu2+【解析】原电池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铁),阳离子移向正极(铜),总反应为2Fe3++Cu = 2Fe2+ + Cu2+,反应后阳离子总数增多。
高中化学一对一教案 必修二第二章复习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复习教学目标掌握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递变性的应用难点:元素以及物质的推断第二章复习知识点一化学能与热能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判断①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能量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②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2、放热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吸热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3、放热、吸热反应的类型(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⑤缓慢的氧化反应(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②以下几个特殊反应是吸热反应:Ba(OH)2·8H2O+2NH4Cl=2NH3↑+BaCl2+10H2O ;CO2+C高温2CO ;C+H2O高温CO+H2 (方法:记住常见的吸热反应其它为放热反应)注意: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
反应条件与热量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既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针对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铁与盐酸B.C和CO2C.碳酸钙的分解D.Ba(OH)2·8H2O与NH4Cl晶体2.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D.Ba(OH)2•8H2O与NH4Cl反应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Q3B. Q1+ Q2>2Q3C. Q1+Q2<Q3D. Q1+ Q2<2Q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般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知识点二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氧化还原反应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范文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范文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一、教案的具体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二、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内容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整合提升三、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经常需要准备教案。
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写好教案?以下是边肖主编的《高一化学必修》第二章教案的范文,仅供参考。
让我们来看看。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1——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热能》是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第一节。
知识与技能: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和热能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复习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响与能量复习教案学习目标 :识记 : 化学能与电能的互相关系 ; 简单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响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要素运用:控制化学反响速率的方法一、化学能与热能(重点熟记哪些种类的反响吸热或放热)2.常有的放热反响:--------------------------------------------------------------3.常有的吸热反响:------------------------------------------------------------------------------------------------【自我评论】1.在反响 H2 + Cl 2=2HCl 中,已知 H-H 键能为 436kJ, Cl -Cl 键能为 243kJ,H-Cl 键能为 431kJ,判断该反响是A. 吸热反响B.放热反响C.汲取183 kJ热量D.放出183 kJ热量2、已知反响 A+ B= C+ D为放热反响,对该反应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A的能量必定高于CB. B的能量必定高于DC.A 和 B 的总能量必定高于 C和 D的总能量D.该反响为放热反响,故不用加热就必定能发生3、氢气在氧气中焚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响中,损坏 1molH-H 键耗费的能量为Q1kJ,损坏 1molO= O键耗费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molH-O键开释的能量为 Q3kJ。
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Q2 >4Q3BC、Q1 + Q2 < Q3D 、2Q1 + Q2 < 4Q3、Q1 +Q2 =Q3二、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工作原理:利用氧化复原反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将铜与锌用导线连结起来一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因为开朗性大于,因此锌片电子,电子由流向,电流由流向;有电流经过,形成原电池。
此原电池中,为负极,发生 __________反响 (“氧化”或“复原”)为正极,发生反应(“氧化”或“复原” )【自我评论】1.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发出氢气,该金属与锌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Mg2. 由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A. 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渐渐变大PH( )D.渐渐变小题型 3 利用原电池电极判断金属性强弱3、. 把 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构成原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识记: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关系;简单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运用: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一、化学能与热能(关键熟记哪些类型的反应吸热或放热)
2.常见的放热反应:
--------------------------------------------------------------
3.常见的吸热反应:
------------------------------------------------------------------------------------------------
【自我评价】
1.在反应H2 + Cl2=2HCl中,已知H-H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3kJ,H-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83 kJ热量
D.放出183 kJ热量
2、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Q1 + Q2 > 4Q3 B、2Q1 + Q2 < 4Q3
C、Q1 + Q2 < Q3
D、Q1 + Q2 = Q3
二、化学能与电能
铜与锌用导线连接起来一起插入稀硫酸溶液中,由于活泼性
大于,所以锌片电子,电子由流
向,电流由流向;有电流通过,形
成原电池。
此原电池中,为负极,发生__________
反应(“氧化”或“还原”) 为正极,发生反
应(“氧化”或“还原”)
【自我评价】
1.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发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
A、Mg B.Fe C.Al D.Cu
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 )
A.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题型3 利用原电池电极判断金属性强弱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的为( )
A .a > b > c > d
B .a > c > d > b
C .c > a > b .> d
D .b > d > c > a
题型4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4.一个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2+=Zn 2+ +Cu,该反应的的原电池正确组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自我评价】
(1) 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1、反应 4NH 3 (g )+5O 2(g )
4NO (g )+6H 2O (g ) 在10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 )
A 、ν(NH3)=0.0101mol.L -1.s -1
B 、ν (O2)=0.0010 mol.L -1.s -1
C 、ν (NO)=0.0010 mol.L -1.s -1
D 、ν (H2O)=0.045 mol.L -1.s -1
2、在一定条件下,mA + nB = pC 的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amol/(L·s),v(B)=0.5amol/(L·s),v(C)=amol/(L·s),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 对于反应 mA(g) + nB(g)
pC(g) + qD(g) 来说,则有q
V p V n V m V D C B A === 1、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ν(A)=0.3mol/(L·s ) (2) ν(B)=0.6mol/(L·s)
(3) ν(C)=0.4mol/(L·s) (4) ν(D)=0.45mol/(L·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恒温下,将1 mol N2和3 mol H 2在体积为2L 的容器中混合,发生如下反应:N 2 +3H 2
2NH 3 ,2S 后,测得NH 3的体积分数为25%,则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A 、用N2浓度的减少表示平均反应速率0.2 mol/L·s
B 、2S 时用N2的转化率为40%
C 、2S 时混合气体中n(N2):n(H 2):n(NH 3)== 3:9:4
D 、2S 时NH 3的浓度为0.4 mol/L
专题一 字音字形(含书写)
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李亚荣 授课人:董丽萍
知识目标
1.陈述性知识:①形声字、多音字、形近易混字、难读字;
②汉字的结构、汉字的造字法、同音字、形近字、错别字。
2.程序性知识:①字音、习惯性的错误发音、不清楚字音的变读而错拼的字、形近字区别不清导致错误或依据形声字的“声旁”妄测而读错的字;②根据声旁的不同读音来分辨和识字、利用形旁的意义来辨别、借助语境分析、联想比较分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别和记忆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形声字、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的识别。
教学难点:易混字的读音,错别字的识别。
教学方法:讲练法
教学课时:4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正式进入复习阶段。
在回
顾旧知识的时候,你们需要不断反思:基础知识夯实了吗?能力要求掌握了吗?方法规律总结了吗?错题笔记整理了吗?我们先从字音、字形开始。
这是你们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希望你们能够多写、多练。
二、《语文课程标准》在字音、字形方面对七至九年级学习要求: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三、中考考查主要内容和基本题型以及2017年命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