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翻译

合集下载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全词翻译赏析 导读:全词委婉缠绵,别具⼀格,词⼈将游⼦思乡之情与闺中⼈的融合在⼀起,写出两地互为相思的情思,可谓新颖⽣动。

虽为常见的离情别绪的题材,但词⼈所运⽤的奇妙⼿法,使本词跳出俗套,读来清新雅致,令⼈神往。

整⾸词意境优美,融情于景,情寓景中,表现了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词作。

踏莎⾏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穷。

迢迢不断如春⽔。

⼨⼨柔肠,盈盈粉泪,楼⾼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更在春⼭外。

[注释] ①候馆:旅舍。

②征辔(pèi):马缰绳。

③危栏:⾼楼上的栏杆。

④平芜:平坦的草地。

【译⽂】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跃马扬鞭。

⾛得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

⼨⼨柔肠痛断,⾏⾏盈淌粉泪,不要登⾼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还在那重重春⼭之外。

【评点】 本篇抒写远别离愁。

上⽚写远⾏⼈在春⽇离家后随着⾏程的渐远,愁也越来越重,越强烈。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是远⾏⼈途中所见之景,“梅残”、“柳细”、“草熏”等词渲染出悲情⽓氛;“离愁渐远渐⽆穷,迢迢不断如春⽔”写离家⽇渐遥远触发离愁,词⼈以春⽔迢迢⽐喻离愁的绵绵不断,真切⽣动,真实⽽⾃然地表现了其望归的愁情。

下⽚则从闺⼈着眼,悬想闺中⼈思念远⾏⼈的情态,表现闺中⼈相思的痛苦。

“⼨⼨柔肠,盈盈粉泪”,⼨⼨柔肠痛断,⾏⾏盈淌粉泪,两对句、⼋字即写出闺中⼈的缠绵深切的相思之情。

接下⼀句“楼⾼莫近危阑倚”,不要登⾼楼望远把栏杆凭倚,既是远⾏⼈对闺中⼈的深情的嘱托,⼜表现了闺中⼈倚楼望远⽽⼜不见所思之⼈的情景。

“平芜尽处是春⼭,⾏⼈更在春⼭外”是补充说明上句,即使登楼也枉然,因为都看不见,你远眺到的只是平坦的、⼀望⽆尽的草地,原野尽头是重重青⼭,⽽你思念之⼈还在那重重春⼭之外,早已渺不可寻。

古诗踏莎行·郴州旅舍翻译赏析

古诗踏莎行·郴州旅舍翻译赏析

古诗踏莎行·郴州旅舍翻译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秦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前言】《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注释】⑴踏莎行:词牌名。

⑵郴州:今属湖南。

⑶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⑸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⑻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⑼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⑽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⑾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⑿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踏莎行秦观翻译

踏莎行秦观翻译

踏莎行秦观翻译踏莎行·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江幸自绕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④鱼传尺素:《》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⑤幸自:本自,本来是。

⑥为谁:为什么。

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江啊,你就绕着你的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背景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州旅店所写。

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绍圣四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州,削去所有官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

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

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人认为,这首《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秦观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赏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

“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

【古诗三百首】《踏莎行雾失楼台》译文注释_《踏莎行雾失楼台》点评_秦观的

【古诗三百首】《踏莎行雾失楼台》译文注释_《踏莎行雾失楼台》点评_秦观的

【古诗三百首】《踏莎行?雾失楼台》译文注释_《踏莎行?雾失楼台》点评_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宋] 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驿寄梅花:引用陆凯寄赠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作者以远离故乡的范晔自比。

④郴(chén):郴州,今湖南郴县。

⑤幸自:本身。

【评解】这首词是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时所写,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上片写旅途中所见景色,景中见情。

下片抒发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愁恨心情。

词意委婉含蓄,寓有作者身世之感。

【集评】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

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

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沉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层次极为分明。

开头两句都以对句起,都是平叙;中间第三句一顿;末两句是中心所在。

虽是小词,用的是慢词作法。

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贬谪郴州时在旅店所写。

词中抒写了作者流徙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怅惘之情。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词人谪居郴州登高怅望时的所见和谪居的环境,但景中有情,表现了他苦闷迷惘、孤独寂寞的情怀。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他谪居生活中的无限哀愁,他偶尔也情中带景。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写夜雾笼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世界: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

当然,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因为紧接着的两句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词人闭居孤馆,只有在想象中才能看得到“津渡”。

而从时间上来看,上句写的是雾??的月夜,下句时间又倒退到残阳如血的黄昏时刻。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就是离郴前所写。

原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④流下潇湘去。

注:①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

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④为谁:为什么。

1.“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果。

(5分)2.王国维评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一种“有我之境”,请结合诗句简要阐述。

(6分)3. 苏东坡最欣赏这首词的结尾两句,亲自把它写在扇面上,并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续!”这是为什么?请你替苏东坡谈一谈最欣赏的原因。

4.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5.“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

(6分)【参考答案】1.(1)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束束梅花,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

(1分)(2)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给人一种直觉的感受,如砖石砌墙。

(2分)(3)同时也可以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2分)2.(1)词人居住在寂寞的孤馆,料峭春寒不时袭来,杜鹃啼血之声凄厉无比,恰逢日暮时分,夕阳西下,郴州客馆其境不胜其悲。

(3分)(2)可堪,即不堪。

词人羁旅之身,感受此境,抒发了客居的寂寞孤单,游子的归思,遭逢贬谪的凄苦心情。

(3分)3.流水本无情,可词人却故意责怪其不留情,不愿留下来陪伴词人渡过这寂寞难熬的日子,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极其含蓄宛转地表达出内心的极度痛苦。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意思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意思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意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踏莎行·郴州旅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⑴踏莎行:词牌名。

⑵郴州:今属湖南。

⑶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⑸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翻译】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鉴赏】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

“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

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

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c/4661htm。

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

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

“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

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踏莎行·雾失楼台》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作品原文:踏莎行⑴·郴州旅舍⑵雾失楼台⑶,月迷津渡⑷,桃源望断无寻处⑸。

可堪孤馆闭春寒⑹,杜鹃声里斜阳暮⑺。

驿寄梅花⑻,鱼传尺素⑼,砌成此恨无重数⑽。

郴江幸自绕郴山⑾,为谁流下潇湘去⑿?作品注释:⑴踏莎行:词牌名。

⑵郴(chēn)州:今属湖南。

⑶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⑸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⑻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⑼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⑽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⑾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⑿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中考文言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翻译

中考文言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翻译

中考文言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翻译导读:踏莎行
作者:秦观
郴州旅舍
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

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

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踏莎行》秦观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踏莎行》秦观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踏莎行》秦观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踏莎行》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作品原文:踏莎行⑴·郴州旅舍雾失楼台⑶,月迷津渡⑷,桃源望断无寻处⑸。

可堪孤馆闭春寒⑹,杜鹃声里斜阳暮⑺。

驿寄梅花⑻,鱼传尺素⑼,砌成此恨无重数⑽。

郴江幸自绕郴山⑾,为谁流下潇湘去⑿?作品注释:⑴踏莎行:词牌名。

⑵郴(chēn)州:今属湖南。

⑶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⑸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⑻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⑼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⑽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⑾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⑿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踏莎行.郴州旅舍翻译、解析

踏莎行.郴州旅舍翻译、解析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

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创作背景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就是离郴前所写。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欧阳修《踏莎行》全词翻译赏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译文] 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出自]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春山外。

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 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译文1: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

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

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

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

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简析】这首词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想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即表现离愁。

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导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词】: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④流下潇湘去。

【注释】:①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

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④为谁:为什么。

【翻译】:夜雾如厚重的帷帘把楼台掩蔽,月亮迷失方向我找不到渡口的痕迹。

我极目远望,桃源仙境你在哪里?怎忍受,孤寂的客馆在春日寒风中紧闭,还有杜鹃的哀啼,斜阳无声地落去……驿站转给我友人馈赠的梅花,驿使捎来的是亲人的信息――如今却堆砌成无法数得清的离愁别绪。

郴江呵,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为什么――竟向潇湘水流去?【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上片写人生的悲伤。

起三句写向往的美好地方渺不可寻,“可堪”两句写自己所处之地:驿馆孤单,周围是春寒日暮,杜鹃哀鸣,以自己凄凉的处境与所向往的美好地方相对比,更加深了处境的可伤,人生的可悲。

下片写客地思乡。

起三句写远方亲朋寄来的礼物与书信,本来极可宝贵,却又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离恨,“砌”字化抽象为具体,表现离恨的积累与坚固。

最后词人发出苦闷的呼喊:郴江本来绕着郴山,为谁又流下湘江去,而不陪伴我解除这寂寞的离愁呢?无理的发问,深刻地表现了离愁的深重【阅读训练】:(1).“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果。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导语: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翻译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就是离郴前所写。

原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诗意: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译文|创作背景《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初抵郴州之时创作的词作,这首词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及注释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⑴踏莎行:词牌名。

⑵郴(chēn)州:今属湖南。

⑶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⑸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⑻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⑼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⑽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⑾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古词《踏莎行》(作者徐俯)原文全文及意思翻译

古词《踏莎行》(作者徐俯)原文全文及意思翻译

踏莎行
徐俯[宋代]
画栋风生,绣筵花绕。

层台胜日频高眺。

清辉爽气自娱人,何妨称意开颜笑。

水碧无穷,山青未了。

斜阳浦口归帆少。

云鬓烟鬓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调。

译文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注释
“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
关于作者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

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

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

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

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

后以事提举洞霄宫。

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
导语: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踏莎行》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翻译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

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

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文言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踏莎行
作者:秦观
郴州旅舍
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

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

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