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培养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合集下载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第一篇: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1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从小养成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一个人自幼就应该通过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人、处世,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干预着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我们的人生。

然而,一个人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后天成长中慢慢养成的。

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从细节入手,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一、改变固有环境,培养良好习惯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孩子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大环境的特殊性。

农村地区相对来讲,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利于孩子好动和发展好奇心的环境,容易致使孩子性格孤僻;2.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由于当前农村家庭青壮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大多留守与老人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孩子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缺少文化知识的教育,致使影响孩子性格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因此,教师要营造环境,制造氛围,尽可能地弥补孩子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教育缺失,给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帮助、心灵上的慰藉。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与赞扬的孩子,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固化习惯所致。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论文一、背景小学生的良好行为是形成优秀个性、倡导和谐社会及社会风尚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良好行为,涉及纪律和规范、礼貌和公德、道德和品德等方面,特别是在学生的自我认知、人格养成、社会适应及未来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

二、分析与讨论1. 规范自觉规范自觉是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基础,与自律和自我控制密切相关。

有很多行为规范的制定都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觉性。

小学生需要建立起一种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定期复盘行为、自我反省等,从而逐渐养成一个优秀的个人形象和良好的责任意识。

2. 礼貌待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包括让人感到亲和、礼貌、充满爱心等因素。

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了解礼仪知识等也是他们良好行为的一个方面。

礼貌的行为不仅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受到尊重,而且可以使别人更乐于助人,更乐意与小学生相处。

因此在平时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通过不同场合和不同方式,引导小学生理解和接受礼貌的重要性,以及在行为中体现出来。

3. 诚实守信小学生在行为中应该保持真诚和诚实,守信和靠谱。

诚实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品质,小学生的诚实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

同时,对于不诚实和无信用的行为,应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从而培养小学生守信之心。

4. 积极向上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也包括积极向上的态度。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来自于他们的态度和性格。

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可以帮助小学生面对不同的挑战,促进成功。

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的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习惯的环境,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 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也是小学生良好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小学生打开心扉、建立友谊、以及分享中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合作的技能,形成团队意识,创造团队的利益。

要达到这一点,可以让小学生参加社团和课外活动,从事有趣的社会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加强团队意识。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性思考》摘要:近年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我认为要增强教育的效果,就要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入手。

本文在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实践策略,以期实现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策略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不良风气,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方法。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标准的更新,是否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而且已成为社会选人用才的重要标准。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对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会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可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就现状来看,这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为人和处事,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幸福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做一项教育立人的奠基工程,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教育机构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有些学校还将此作为一门重要课程。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发现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的落后,习惯养成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途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重要。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生命规律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社交技能、人际关系、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也都非常脆弱。

因而,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社交环境、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家庭教育在小学阶段时,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发展。

因此,在进行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家庭教育。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家长要示范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很早就会模仿父母或者家庭中其他的成年人,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好的表率。

如果家长具有强烈的自律,习惯好,能够处理好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孩子将在家庭中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2. 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的交流。

有时候,孩子会有些行为习惯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因为缺乏信任和对父母的理解。

因此,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需求,缓解亲子关系中的紧张气氛,让孩子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建立良好的家庭秩序。

孩子生活在一个规律和秩序的家庭环境中,会自然而然的把这种模式映射到自己的行为习惯上。

相反,生活在混乱、无章的家庭中,孩子的习惯就很容易被混淆或者模糊。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合理、可操作的家庭规则。

4. 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抱怨。

孩子应该感知到,家长不仅仅只是像法官一样,对其好坏功过进行评判,而是能够体察到他们的情绪,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听从家长的建议,真正做到行为习惯的持久稳定性。

二、学校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大多数小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教师们应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5篇范例)

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5篇范例)

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5篇范例)第一篇: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

但时下的父母对孩子太过关爱,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有太多的容忍,甚至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孩子的恶习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演愈烈。

王品深信孔子之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通过教育培养,原初一样的孩子,后来却会大相径庭。

她认为,习惯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的。

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养成中,才有伴随其一生的优秀品质与良好习惯。

有些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这不是因为没有受到惩罚,而是困为没有立即受到惩罚。

有一些父母常常碍于面子,或不想亲自对孩子进行惩罚,当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或者有某些不良习惯后,常常爱对孩子说:“你等着,等你爸回来了有你好看的{”“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这些话对孩子来说通常会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一是不当一回事儿,把父母的话早忘耳根后了。

可见,不及时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罚,孩子会觉得你不过是说说而已,该犯的错误还是照样犯。

这样,父母的话就无法起到惩罚的作用。

所以,当发现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时,必须赶快执行惩罚措施。

从心理学讲,习惯是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具体的事件中,日积月累而成的。

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就要从儿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

习惯的培养不是光靠说教就能完成的,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有好习惯的,还是有坏习惯的,都是他学习的榜样,尤其是老师、父母、爷爷奶奶等。

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产生影响。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养成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坚持到底。

第二篇: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良好习惯越早养成,孩子受益越早,家长越轻松。

那么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呢?如何养成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生活习惯1、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养成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养成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3篇-养成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1.从小做起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哪怕是一点点小事都需要我们老师循循善地进行教导。

这里所说的“小”,是说从小就要进行培养,更要从小事做起。

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师在言行上要起到模范的作用,说话时候的表情、手势、语调等等教师都要进行研究,要防止那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出现,特别是和学生的家长交流的时候,更要显示出教师的文明素质。

要经常让学生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用语。

桌椅的摆放、面容的清洁、衣服的穿戴等一些生活的小事都要求学生认真做好,使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创设良好环境环境对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

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在好的环境中得以培养,环境成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生活自理竞赛,遵守作息时间之星,勤俭节约小赢家,文明礼貌比赛,锻炼活动评比等有益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3.与家长配合家庭的教育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时间是对分的,家庭的生活学习对学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配合更是不可或缺的,养成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希望得到家长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和家长们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情况,都有那些缺点和不足,这样就会反馈到老师这里,当然在学校出现的有关问题也要告诉家中,让他们协助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携手共进,真正使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培养。

第二篇一、坚守一份内容养成教育是德育的一个范畴,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并且会因为时间、地点和行业的不同提出不同规范,如古时的《三字经》《弟子规》,现在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等。

学校为把“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构建,提出了“容止格言”和“三好三做起”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大全五篇)[修改版]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大全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先说"乐学",就是愉快地学习,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去做.怎样使学习变成快乐,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能像刷牙,吃饭,做游戏一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新,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2,养成专习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习地听老师讲,听同学讲,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完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业,才能享受到你学习成功的快乐;4,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对未教的内容进行预习,把已教的内容复习好; 5,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学习只有靠问,才能成为学问.一旦你养成了以上的学习习惯,每天将有新的收获,那就将感到快乐无比.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升旗仪式主持稿高: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高: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是坚不可摧的。

好习惯不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我们人际间的交往,更会让人感觉到我们是有修养、有文化。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应该整洁有序,书籍和学习材料应该摆放整齐。

同时,教室里的物品应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方便学生找到所需的物品。

教室墙壁上可以贴上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提示,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每日、每周或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

学生将目标具体化,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努力方向,并能更好地调整学习计划。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可以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表,安排好时间,合理分配各个科目的学习时间。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闹钟、定时器等,提醒自己控制学习时间。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不断的重复和坚持。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课堂内容、按时完成作业、养成整理书包和学习桌的习惯等。

通过反复的巩固和训练,学生将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和竞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六、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学习家长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家长还可以与教师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供学习支持和指导。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结论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是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具有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源于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应该从小抓起,给予孩子良好的榜样和引导。

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的日常生活细节,比如说话文明、礼貌待人、尊敬他人等。

父母还要正确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感情,学会宽容、谅解和帮助他人。

只有家庭环境良好,孩子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老师是小学生的导师,应该给予他们良好的引导和榜样。

老师应该注重教育小学生遵守纪律,尊敬他人,有礼貌,学会独立和自主等。

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启发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学会感恩等良好的品质。

在学校的教育下,小学生将会懂得守纪律,尊敬关心他人,努力学习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社会环境也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社会环境是否健康和良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社会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减少不良的影响,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孩子们才能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庭应该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课堂,父母要做好身心的示范,正确引导孩子。

学校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老师要做好榜样与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守纪律,尊敬他人,有礼貌等良好的品质。

社会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三课堂,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的影响,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小学生才能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的成长。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篇一《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在小学中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能力。

学生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

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全5篇)

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全5篇)

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全5篇)第一篇: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人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

一、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倡导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学习、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做到这些要使学生养成以下习惯:(一)要树立“我能学好”的信心尤其是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同学,树立信心,增强自信,尤为重要。

现在成绩不理想,很可能是以前的基础落下了,影响了你现在的发展。

但不要灰心,认真补一补是能上去的。

要善于克服自己的薄弱点,相信自己能学好。

你瞧,达尔文、瓦特、爱迪生等在小时候成绩也不是很突出,后来不是仍然成了大科学家吗?努力不可少,信心更重要。

(二)要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过程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是保证你飞向成功的惟一通道。

为此,需做到:一是精力要集中。

俗话说得好:“一心无二用”,不能在课堂上还想着玩,做作业还在看电视;二是课前要做好预习,争取课堂学习中有主动权;三是积极争取发言,和老师始终处在沟通、融合、交流的状态中;四是要集中思想,做好每一次作业。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精选10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精选10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精选10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小学品德课总目标也提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行为与习惯,有明确的目标,小学生要“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对学生进行长期而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一个人的习惯对他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云晓所说:“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可见,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何等重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有12个教学班,学生550余人。

大多学生父母为了生活在外打工,孩子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有的甚至托付给亲戚监管。

隔代抚养或者亲戚监管不利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

长期以来,我校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很差。

比如不懂文明礼仪,说脏话;经常说谎话;学习习惯差,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书写潦草;做事不能持之以恒,畏难情绪较严重等。

作为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生。

根据以上校情,我们重点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四个方面进行习惯培养。

1、严格规章制度,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仪等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关键词:培养学生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在少年时期没有形成良好习惯,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急剧变化的时期,是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宽严有度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孩子最初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

从他们入校起,就要制定相应的班规,约束他们的行为。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形体语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情绪饱满,和蔼可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愉快的心情,使学生高兴地接受教育。

课堂上的每一项常规要求都应明确到位,如听讲时腰板要直,眼睛要亮,胳膊要平,手脚不能动。

从每日常规、细小的事情做起,对学生进行坐、站、行的肢体语言训练,对学生的书桌、书包、个人卫生每天进行定时检查,间操站队一定要静、快、齐,动作迅速、到位。

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和约束,不但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二、学会赞美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内心,发现他们身上积极美好的东西,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克服身上存在的缺点。

赞美也是一种教育力量,他可以鼓励人们上进。

尤其对行为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应多关注他,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针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不能歧视,相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尤其需要尊重。

著名的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

教育正是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对于他们激励永远比批评更重要,要相信他们的潜力,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三、注重赏识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我们尤其要注重其心理体验。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交技巧。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们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家长还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约束。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能够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

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交技巧。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孩子们能够在集体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社会是孩子们成长的大舞台,他们需要在社会中学会与人相处、处理问题和解决冲突。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社会教育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素养。

通过社会教育,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小学生自身的努力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小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本文讨论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文章提到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并介绍了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本文,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行为素质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法、建议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小学生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与成长。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为习惯是孩子行为表现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小学生是儿童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适应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但不限于守纪律、爱卫生、尊重他人、勤俭节约等方面,而这些习惯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生观。

三、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1. 家庭环境。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教室,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2. 学校教育。

学校是小学生的第二教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使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习惯。

4. 媒体影响。

现代社会媒体发达,无形之中也会对小学生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影响,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媒体的信息。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1. 榜样教育。

父母和老师作为小学生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纪律性强的学校。

以纪律严明的学校为例,能够培养小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第一篇: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九年制学校陈玉成内容摘要: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要靠学校教育、教师引领、家庭监管、社会氛围各方面的共同教育,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监管社会氛围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小学生的好习惯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而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在小学生涯中必须要养成的,这是一个艰难切漫长的过程。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本身主动的在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要进行一点一滴的积累,并且依照一定的标准及时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改正,和反省之外,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起到一个监督,评判,并纠正的作用。

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规范,训练,矫正和强化。

同时,也学要学校的积极配合。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场所,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来配合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有助于加快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另外,家庭风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所以,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统一的习惯养成计划,并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下,共同为学生的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要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

一、学校履行教育义务首先,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绿化、美化校园,使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就会增强。

让健康、向上、优美的校园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操、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目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篇一:《试论点滴入微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细微的过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本身的协调配合;也需要通过监督、评价机制不断强化。

基于此,笔者从教几十年,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注重积累和研究,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笔者才疏学浅,以下观点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同仁指正。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庄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句话也为我们阐述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教育理念。

“养成教育”,就是要着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品质。

只有具备良好品质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

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

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

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因此,对于这一代学生来说,很重要的教育任务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从道德行为习惯入手,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途径。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品质和习惯日后很难矫正,有的甚至可能伴随人的一生。

而养成的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生受益。

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6月刊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157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吴静海(茂名市第十六小学广东茂名525000)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素质教育体现了学生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教育的思想。

但我们现行的教育思想却忽视了这一点,以至我们的学生仍旧是拼命读书,听从老师教诲,其他都不重要。

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听老师话;在家里,听父母话。

不管什么事,只要老师说了才肯做,只有老师讲了才肯听,没有主动性,没有自觉性。

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常常犯错,违反纪律,还有些同学没有卫生习惯,随地乱扔垃圾,如此种种现象,每个学校都有。

而只有当老师提出来了,批评了,教育了,他们才会意识到,才会改正。

然而一转身,他们又会照旧。

我们不能只怪学生,不能等到学生违反了,才去教育。

但老师也不可能每天对着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采用惩罚的手段,毕竟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如何能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不需要老师教育,就能自律呢?在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生主动性,自觉性较差。

一开始,我常采用惩罚措施,如罚抄书,罚扫地,罚跑步等,但效果总是不好,违反纪律的同学还是照样违反纪律;乱扔垃圾的同学还是乱扔垃圾。

怎么办呢?难道我们教育就是靠老师来看管,靠办干部监督吗?那样我们的学生不是成了犯人。

我想到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应该多采用鼓励、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根据每个学龄阶段,小学生的特点,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

一、低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五角星,初步养成。

低段的学生,最缺乏自觉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没有意识。

作业时常不做或忘记带回家;废纸到处乱扔,自己的课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没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闹,今天你头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

当班主任的最头痛,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上课讲了,下课就又在教室跑了。

但他们也有自身的特点,就是有好胜心理,也爱挑别人的毛病。

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让他们形成自律。

有一次,我买来一包小红星,又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块"比比谁最棒"的荣誉角。

课堂上,我把要求告诉给学生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

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红星,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红星。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

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

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星。

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星,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小红星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二、中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

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

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班会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了二十条"天天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给自己打分"活动。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

教室的门上贴着"给自己打分"表,每个同学每天放学时根据"天天行为规范",给自己打分(违反一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使本校的教学管理与教育改革的步伐保持一致。

2.3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高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也是人才云集、知识密集、信息流通的场所。

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具备高度政治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职业道德、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高校教学管理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要树立教育新理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作风正派,廉洁自律,立足于平凡岗位,热情服务于师生。

在工作中,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只有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奉公守法、敬业奉献,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成熟度以及敏感性,才能真正把握教学管理者应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1)。

2.4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工作要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所谓预见性指的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时间观念上应具有超前意识。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超前意识,在实施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领导决策的参谋,要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提出新思路,并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工作要有创新性。

作为高校管理者,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用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道路。

比如增设选修课,既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要在工作中讲究实效,避免空洞,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1)。

在全国高校大幅度地扩招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高校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做好教学实习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所以管理是服务,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管理,才能在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质量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1]李春燕.浅谈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J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4):50-51.[2]现代高等教育对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几点思考〔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6-128[3]颉栋栋.浅谈教务工作中的服务意识〔J 〕.甘肃科技,2004,(9):198-199[4]周琼.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10):596-597.理论研究商品与质量2010年6月刊158条行为扣5分,做了一件好事可以另加10分)。

每周班会课反馈,算出一周得分情况,进行表扬。

打分表同时也是期末评三好生和各项积极的重要依据。

这样,学生每天都有了行为准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便提高。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许多学生每天都能达到100分,而且经常超过100分。

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

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三、高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

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

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

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怎么办呢?我采用多种方法结合。

学校的四项竞赛,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

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

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

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

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下面我就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个总结。

(一)、训练法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因此我认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

这时的习惯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因此他们会受益终身。

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

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

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

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

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

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

不过光"苦练"还不行,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如果一味单调训练他们就烦了,因此在训练中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五姿(坐姿、立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时,我采取趣味训练,在班上找小榜样,开展"请你象他这样做"的有趣活动,在课前或课中适当的时间,请小榜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姿势并说:"请你象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并说:"我就象您这样做,"反反复复经常不断,学生很有兴趣。

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更换小榜样,使学生进一步在有趣的活动中强化训练,养成姿势端正的好习惯。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

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及时订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