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西方经济学
2024年西方经济学全书课件
![2024年西方经济学全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a9ee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9.png)
西方经济学全书课件一、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学科,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课件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二、微观经济学1.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主要研究商品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规律。
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商品价格稳定。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或供给量影响的程度。
价格弹性有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之分,需求弹性大于1时,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下降,供给弹性大于1时,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供给量增加。
3.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研究消费者如何根据自身的预算约束和偏好选择商品和服务。
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即消费者在有限的预算下,如何选择商品组合使得自己的总效用最大。
4.生产者行为:生产者行为理论主要研究生产者如何根据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技术水平选择生产方式和产量。
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即生产者在给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和技术水平下,如何选择生产方式和产量使得自己的利润最大。
三、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研究国民收入水平及其变动规律。
国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创造的总价值。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核心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等于其总供给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状态。
2.货币理论:货币理论主要研究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发行机构发行的货币数量。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和企业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货币理论的核心是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3.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主要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治理。
西方经济学课件(全)
![西方经济学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2be9ec00ba1aa8114431d94c.png)
名家箴言
经济学的理论并未提供 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 论。它不是一种教条, 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心 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 技巧。它帮助拥有经济 学的人作出正确的结 论。——凯恩斯
1、微观经济学(虫瞰)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宏观经济学(鸟瞰)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
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一只无形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下一页
微观经济学研究三种个体行为:
消费者(居民户) 需求 效用(满足) 本) 追求效用最大化 价格越低越好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 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 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的趋势。P,Q;P,Q。
讨论:需求定律的例外。
吉芬商品 P,Q;炫耀商品 P,Q。
需求规律的 —特例
(1)吉芬物品Giffen’s Goods :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法: 只分析某一时点上经 济变量的状况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始点和终点 的经济变量的 状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素,分析某 一时期内经济变量的过程状况 。
参考书目
1.萨缪尔森《经济学》,12、14、16、17版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2、3版 国外优秀 初级教材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1、2版 4.彼得· 蒙德尔等《经济学解说》第3版,上下册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美国德赖登出版社以140万 6.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 美元征求经济学教科书的中标作品,被西方世界认 7.张东辉《西方经济学习题集粹》 为是“最令人鼓舞的经济学教科书”。英国《经济 学家》撰文认为该书将取代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8.朱明《西方经济学习题集》
西方经济学5成本理论PPT课件
![西方经济学5成本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eac7180508763230121236.png)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学生在大学里 呆了4年,每年支付1万元的学费与书费。上大学的部分机会成本, 是该学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不用于学费与书费的4万元。 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到一家银行做职员,每年的薪金为3万元。 那么,在大学里所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12万元。因而,该学生 的大学学位的机会总成本为16万元。 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餐费,是不是机会成本?
推导
(Q) TR(Q) TC(Q)
(Q) TR(Q) TC(Q) MR MC 0
MR MC
厂商通过调整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MR MC 盈利 Q
MR MC 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MR MC 亏损 Q 亏损
注意: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不一定就能获得利润。厂商 可能是盈利的,也可能是亏损的。如果盈利,则这时的利润一定是 相对最大的利润;如果亏损,则这时的亏损一定是相对最小的亏损。 总之,不论盈利或亏损,这时厂商都处于由既定的收益曲线和成本 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
讨论
假设陈华利用自家的农田和125万存款建立了尘尘蔬菜有机公司,并亲自管理该 公司。为此他放弃了去天天蔬菜有机公司做经理的4万元年薪,也放弃了将125 万元借给朋友所能得到的5万元利息和将土地租给恋恋蔬菜公司的1万元租金。 为了开展生产,第一年他购买原材料花费13万元,缴纳水电费1万元,向工人支 付工资5万元,向银行还了利息1万元。假设第一年他的销售收益为30万元,试 计算其第一年的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及正常利润。
(2)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 经济成本(总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 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
(3)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导论
![西方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81a311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3.png)
特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分立
凯恩斯《通论》及其意义: 需求分析 宏观经济学 国家干预
2
3
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次综合 萨缪尔森,托宾,索罗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
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理论的批评 现代货币主义 供给学派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西方国家的实践:里根与撒切尔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崛起
超越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复杂性科学思路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 当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
宏观经济学特点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基础
出发点
假设
结论
一、西方经济学方法论 (二)基本假设: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3. 均衡假设 均衡来自物理学——一个物体多方受力,反向受力相等时会处于静止不动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经济学中的均衡——经济事物在影响它的各种外力处于平衡时而出现的状态:静止不变,各种相关经济变量也不再变化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均衡实现的内在机制——涉事各方的利益在他人行为不变时已经最大,因此不愿意单方面改变行为 均衡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问题的落脚点
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 数学表达非常规范和精确, 数学表达非常简练 其借助数学技术进行逻辑推演,易于避免出现逻辑上或技术上的错误。 理论或模型的数学化可以充分地利用经济变量的数值特征,利用统计学技术进行经验实证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 常见的数学建模方式 寻求均衡解 寻求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值 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a7485c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1.png)
西方经济学(一)西方经济学概说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理性思考,也就有了经济学。
通览现代西方经济学,最简单化说,始于三个假定,历经两只手一条边,而终于博弈论。
经济人假定、资源有限假定,由此推导出追求效益最大化假定,即人性乃恶、资源有限、盈利必然。
这三大基石,或说三大准则,是拿捏经济活动及其现象的金科玉律。
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理论革命,即斯密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
亚当·斯密(1723-1790),现代“经济学之父”,其《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石。
他集以往至产业革命前夕的经济学之大成,提出的经济自由理念,成为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运行原则。
他认为,人类有利己天性,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因而人在放任个人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必然凭着理性判断去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会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引导私利与公益逐步趋向和谐。
斯密是小政府大市场,政府主要任务是国防、司法、公益,某些情况下政府干预必不可少。
19世纪70年代,奥国门格尔(1840-1921)、英国杰文斯(1835-1882)、法国瓦尔拉斯(1834-1910),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他们坚持均衡分析思路,运用高等数学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的革命,把经济活动视为整体,强调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与资源的稀缺程度相关,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取决劳动量,而取决于人们对其效用的主观评价,消费增多,效用递减,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最小效用,门格尔的学生维塞尔(1851-1926)称之为“边际效用”。
西方主流经济学,数学模型从此不可或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被称为“资本主义的救世主”,其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他反对“萨伊定律”需求是供给的函数(供给创造需求),提倡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创造供给)。
他开创了总量分析,提出由于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收益规律、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而引发经济危机,从理论上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和非均衡趋势,倡导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紧密结合,反对“自由放任”,提出国家的调节和干预。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 成本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 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693eaf11f90f76c660371ac8.png)
+
平均产量→ 平均可变成本
分类和曲线
干中学
精选2021版课件
2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回忆:成本方程 C = w*L + r*K 生产成本:厂商为提供一定量的某种产品或
服务所实际花费的生产要素的价值。
n
C Pi Xi i1
精选2021版课件
3
3
一 机会成本
当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时, 这些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用途。
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o
C
平均总成本 AC 是厂商短期
内平均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精选2021版课件
o
AFC Q
AVC
Q
AC
··
20
Q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二、短期成本的分类
二 短期成本的分类
C
MC
边际成本 MC 是厂商在
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
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AVC、AC 和 MC 都是
先递减再递增。
让不少抱着 “ 考前当
调查显示一名普通大学生一学年学费 是4000元到10000元不等(按平均
学霸,幸福一寒假 ” 7000元计算),4年是28000元。住宿
的学子们,开始盘算起
费一年1200元,4年就是4800元。4 年除寒暑假3个月,共计36个月,伙
了此前逃课的成本。 食 费 预 算 8 0 0 元 每 月 的 话 , 总 计
o 精选2021版课件
C = wL + rK
w
C
K = - ——L + ——
r
r
·B
C = wL + rK
·A
9L
二 成本最小化
西方经济学第五讲成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五讲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9b86b4e49649b6648d747d9.png)
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Excess Profit ——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相当于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Profit=Revenue - Cost Book Profit =Total Revenue - Explicit Cost Economic Profit =Total Revenue - Explicit Cost - Implicit Cost = Book Profit - Implicit Cost
2020/7/3
7
3、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就是厂商经营的生产成本、总成本。
由于厂商在经营中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资源,而每一 项资源都有机会成本,因此,厂商经营的总成本就 是实际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总和。因此, 从经济成本角度看,厂商的显成本与隐成本之和应 该正好等于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
注意:经济成本不仅是货币支出,还应该从机会成 本的角度去考虑。
2020/7/3
5
机会成本案例
汤姆是一个爱哭的孩子。有一次,妈妈带他到医院看牙 齿。轮到汤姆时,后面还有四个病人。医生对汤姆说:“这 可牙齿没办法补了,必须拔掉”。拔牙时,汤姆尖声哭叫, 把那四个病人都吓跑了。付款时,妈妈取出10元钱,医生说: “钱不够,你应当付50元”。妈妈很惊奇,问:“拔一颗牙 不是需要10元钱吗?”,医生说:“对,但你必须付拔五颗 牙的钱,因为你孩子的大声哭叫赶走了我的四个病人”。
17
(一)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不同于成本等式(成本方程)。 成本方程是一个定义式(恒等式),与要素的价格与
数量有关。而成本函数则是一个变量为产量的函数表 达式,两者以生产函数为联系。 C =C(Q)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课件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daf0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9.png)
• 二、关于价格稳定 • 1.概念——指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
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经济学中,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价格指数又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 三种。
第21页/共44页
内在稳定器的机制
•通 货 膨 胀 时 期 。 •居民和企业收入增加 »»»»»适用累进所得税率提高,政府给予的 福利补贴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和投 资可以减少»»»»»减轻通货膨胀的程度。 •经 济 萧 条 时 期 。 •居 民 和 企 业 的 收 入 减 少 » » » » » 适 用 所 得 税 率 下 降 , 政 府 给 予 的 福 利补贴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和投资 也可以增加»»»»»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
第6页/共44页
• 四、关于国际收支平衡 • 1.概念 •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第7页/共44页
•
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
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护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
第11页/共44页
• 政府支出的来源是政府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 收收入的增长
• 若税收收入不足以安排财政支出怎么办?那只能发行政府公债。公债是政府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 债权,它是要偿还的,这不同于税收,税收具有无偿性。
第12页/共44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pptx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4810f7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f.png)
第7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7
第一章 引论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3.马歇尔的理论体系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把三个派别的边际效用
论和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些其他的说法,如供求论、节欲 论、生产费用论等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折中的理论体系。 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等人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为既存的条 件,进而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认为价格制度 不但能使每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应有的报酬,使每个消费者得到 最大的满足,而且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能够起着自行调节的 作用,以便消除或熨平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第20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20
第一章 引论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第二,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说限于基本理论 框架、主要的理论及其发展的线索和重要的应用方面, 对于那些细枝末节、特殊事例以及本书所引起的有兴 趣和疑难问题,因篇幅所限,本书一概略去。为了补 足这一不足之处,我们撰写了与本书第五版相配套的 《教学和学习手册》以作教学参考。
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 中研究成果,比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 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 等。
第3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3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 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 济思想史等。这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以及根据 经济理论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21页/共24页
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
21
第一章 引论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西方经济学教学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536ff5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2.png)
等。
03
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供给曲
线则是将不同价格下的供给量在坐标图上描绘出来的曲线。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调节的 结果,当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时, 便形成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变动
当市场需求或供给发生变化时,均衡 价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当市 场需求增加时,均衡价格上升;当市 场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也会上升。
•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 线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的。在 长期内,行业的供给量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与短 期供给曲线不同,长期供给曲线考虑了生产要素的调整和厂 商的进入与退出。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通过调整产量来实 现均衡。当市场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上升 ,刺激厂商增加产量;当市场需求减少时, 市场价格下降,促使厂商减少产量。
特征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的负值;预算线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 和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 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 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
通过不断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预算线的斜率与无差 异曲线的斜率相等,从而实现消费者均衡。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厂 商等)的经济行为。
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个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包 括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 就业和通货膨胀等。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8758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e.png)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缺陷,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微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主要包括反垄断政策、环境政策、公共物品供给政策和消费者保护政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理解市场失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微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微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难点:市场失灵概念的理解和微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市场失灵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市场失灵现象。
2. 知识讲解:讲解市场失灵的概念、原因和微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市场失灵案例,让学生理解市场失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微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进行讨论。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7. 板书设计:市场失灵:1. 概念: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缺陷。
2. 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3. 影响:资源配置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微观经济政策:1. 内容:反垄断政策、环境政策、公共物品供给政策和消费者保护政策等。
2. 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改善资源配置。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2)微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3)举例说明政府如何通过微观经济政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2. 答案:(1)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西方经济学课件PPT
![西方经济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86786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5.png)
在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 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K
Q = f(L,K)
Q3
Q2
Q1
特点
O
L
三、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 1.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 2.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离原点越远产量水平越高。
➢ 3.同一平面上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相交。 ➢ 4.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由边
第五章 生产理论
第五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生产者均衡) 规模经济
经济分析中的厂商,意指市场经济中为赚取利 润而从事生产的一个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 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大公司。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 A LαKβ 0<α<1 , 0<β<1
Q-产量, α,β,A 三个参数 , A-技术水平 当(α+β = 1)时 α- 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分额, β- 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分额, L - 劳动投入量, K - 资本投入量 ,
三、技术系数
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
内部转移:发展乡镇企业为载体,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据统计, 1978~1992年,乡镇企业共吸收7,500多万农村劳动力。进入90年代以后, 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
农业人口的流动:90年代以来“农民工”向城市的大流动,有人估计农业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到2050年才能最终完成。
加快城市化进程: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6%,低于发展中国家 45%的平均水平。目前64%的人还在农村住着。未来的二十年中至少 有五亿人口要进城,此间我国的城市人口要翻番。而城市化具有巨大 的经济效益,又不要求很大空间和传统要素投入。是必然选择。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6062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c.png)
VS
详细描述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中失业人数 的比例,通货膨胀率则衡量物价上涨的速 度。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中重要的 两个问题,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经济周期与稳定政策
要点一
总结词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和收缩之间循环往复的现象 ,稳定政策则是政府通过调节经济来缓解经济周期波动的 措施。
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例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 少税收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案例
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实现资源的 最优配置。例如,环境污染、垄断、外部性 等问题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提供公共产品等方 式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环 保法规来减少污染,提供公共交通来满足公
主要思想:认为市场会出现失灵 的情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但 同时也强调市场机制的重要性。
经济学分支:宏观经济学。
03
理论应用:政策主张为政府干预 经济,但同时也强调市场机制的
重要性。
04
06
西方经济学应用案例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 动。例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 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04
发展经济学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贫困陷阱
发展中国家往往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即贫困 导致低人力资本积累、低技术水平、低生产 率,进而又导致贫困加剧。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往往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 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西方经济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49d7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9.png)
新古典经济学派
介绍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基 础,如效用理论、供给与需求 分析,以及市场机制的理论。
制度经济学派
阐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强 调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则 的影响,以及制度改革的重要 性。
西方经济学的应用领域
金融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研究货币、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 场的经济行为。
2
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学
探讨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以及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 家的贡献。
3
马歇尔经济学派和现代西方经济学
介绍马歇尔经济学派的兴起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如边际主义和宏观经 济学。
主要学派及其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派
阐述凯恩斯经济学派的核心理 论,探讨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 性以及对经济衰退的应对措施。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本课程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 和应用领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指起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系列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节将介绍西 方经济学的重要性和研究对象。
内容概述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学派及其理论 以及西方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领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 成本与效益
解释生产成本、机会成本和效益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3 市场结构
讲解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等市场结构,并讨论其对经济效率和公平性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
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思想
回顾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塞内加的“人 类学”。
西方经济学(共52张精选PPT)
![西方经济学(共52张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a06d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1.png)
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价格下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用,即消费者均衡点。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价格变化时,消费者会重新调整购买组合以达到新的均衡状态。通过描绘不同价格下的均衡点,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政策建议
07
CHAPTER
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的表现
公共品供给不足、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干预的方式
直接提供公共品、制定和执行法规、实行税收和补贴等。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弥补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失灵的表现
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扩张、寻租行为等。
防范措施
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透明度等。
均衡价格的变动
03
CHAPTER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定义
表示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它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表示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
无差异曲线
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函数。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通过列举不同价格下的需求量,可以绘制出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需求定义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第5章
![西方经济学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1d110c6ecaaedd3383c4d3a1.png)
附注:垄断定价原则——成本加成法
MR(Q) MC(Q)
1 MR (Q) P(Q)[1 ] Ed
MC (Q ) P 1 1 Ed
18
•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之比较 ①垄断价格大于完全竞争价格; ②垄断产量低于完全竞争产量;
③垄断者越可以实行完全价格歧视,其 产量 就越接近完全竞争时的产量。
30
第三节 寡头
一、寡头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古诺模型 四、斯威齐模型
31
3.1 寡头的含义及其特征
寡头垄断,是行业中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结构, 即少数几家大厂商占整个行业绝大部分产量,大厂商在决 策上具有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性质。 • 寡头的原因:资源控制、政府特许、专利技术和规 模经济等。 • 寡头的特点: (1)企业行为最重要的特点是相互依赖, 即存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影响, 寡头企业最初行动 的结果到底如何, 要取决于其他企业的反应情况。 (2)厂商数量很少。(3)进出不易。 (4)产品同质或差别
第五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垄断 垄断竞争 寡头
1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二、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 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 五、价格歧视
2
1.1 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 垄断
满足以下特征(1)行业中只有一家厂商;(2)产品不可替代;(3) 极高的进入壁垒。这种市场称之完全垄断市场。
43
44
45
46
例.某种产品的生产、销售市场,遵从以下的假 定:(1)产品是同质的,其生产成本为零; (2)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为:Q=3000–100P。 市场中只有两家厂商A、B,而且A厂商先进入 ,随后B厂商进入。他们在确定产量时认为对 方的产量不变。 求:(1)市场均衡时,A、B的产量及价格为 多少?获得利润是多少? (2)比较该市场均衡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的 市场情况下均衡的异同点。
第五章西方经济学优质课件
![第五章西方经济学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882a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9.png)
短期总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 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固定成本是指总成本中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其 中主要包括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租金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是指总成本中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其中 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支出以及劳动力的工资。
如果以STC代表短期总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以VC代表 可变成本,则有
STC=FC+VC
下-页 返回
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
由于短期内厂商投入的固定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不随产短期平均成本及变动规律
短期平均成本指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包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先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以后再下降,所以边际成本的是先 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再上升。这种对应关系如图5 -4 所示。 由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对应关系可以推知,总产量和总成 本之间还有进一步的对应关系。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
3.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 ①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APL和平均可变成本AVC之间存在对
下-页 返回
第一节 成本函数
二、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将生产这种产品的资源投入到其他用途所能得
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是在资源有多种用途的情况下,一 种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 (或产值),或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 种最大的收入。 显然,“隐含成本”这个概念,具有产品得以被生产出来所 必须支付的代价的涵义,即具有成本的涵义,理性的厂商在 决策的时候,必然会考虑到它。 经济学还把成本区分为可回收成本与沉没成本两种类型。
第二节 短期成本理论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cab9af60561252d380eb6e5f.png)
第五讲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西方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那些对生产做出贡献的各部分要素所有者中进行分配。
也就是说,社会各部分要素所有者,在生产中做出了贡献,并根据贡献的大小而获得收入,这种收入的分配就决定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要素价格越高,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就越高,因此,收入分配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一节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消费品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一是需求主体不一样,消费品的需求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或居民户),而生产要素的需求主体是厂商;二是需求目的不一样,消费者需求通过对产品的消费来取得效用;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为了生产出产品,通过销售产品赚钱利润,由此可见,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因此这种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三是需求的形式的不一样,消费者对多数产品的消费都可以是单一的,即消费一种产品就可以取得效用,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的,厂商只有将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和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才可能生产出产品。
厂商在决定购买多少生产要素时,所采取的要素使用原则依然是取得最大利润的原则,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这里的“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在经济学中这个“边际收益”被称为边际产品价值,一般用VMP表示;“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费用,一般用MFC表示,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表示为:VM P=MCF当VM P>MCF时,厂商可以通过增加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利润;当VM P<MCF时,厂商可以通过减少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利润。
如果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我们称这是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VMP=P·MP式中P是产品价格,MP是边际产量,而P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一个常数,VMP的变化决定于MP,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MP在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是递减的,即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边际产量会越来越越小,因此VMP在图5-1中的坐标系里,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西方经济学课件(全)
![西方经济学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a5cb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c.png)
02 03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包括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政策失 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这些 原因导致了不同群体在获取收入机会和条件上的差异。
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措施
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如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监管和反垄断力度、促进教育资 源均衡分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此外,还可以通 过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格局。
01
02
03
效用论基本概念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商品 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是主观心理感受。
无差异曲线定义
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给定效 用水平下,消费者所能接 受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轨迹 。
无差异曲线特征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 率为负,且不同无差异曲 线之间互不相交。
预算约束线与消费者选择
预算约束线定义
预算约束线表示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消费 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组合的最大数量。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弗里德 曼、哈耶克等,强调市场自由竞争和价格 机制的作用,反对国家过度干预经济。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创立,主张国家 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 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02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需求理论与需求分析
07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概述
一般均衡的定义
01
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即每个消费者和生产
者在给定的价格体系下实现最优选择。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02 通过联立方程组描述市场供求关系,求解均衡价格和
数量。
《西方经济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7b02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d.png)
3
凯恩斯主义兴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在经济危机后得到广泛应用。
主流西方经济学派别和理论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
亚当·斯密等奠基人,主张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 强调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
奠基人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通过需求和供给理 论解释价格和分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倡政府干预经济,强调需求 管理和就业政策。
西方经济学的未来发展和趋势
可持续发展
未来西方经济学将关注环境可 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推动经济 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 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重 大影响,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探 索。
全球合作
面对全球性挑战,西方经济学 将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与共享经 验,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经济学的自由市 场观念和创新思维激发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并对国际间的经济关系产生 重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批评
• 过度强调市场机制,忽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 • 理论假设过于简化,难以完全适应复杂的实际经济现象。 • 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观点存在争议,如理性人假设和效率工资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主流派别和 理论,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西方经 济学的局限性和批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和介绍
经济学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社会财富创造的学科,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过程,以及经济体 制和经济政策的分析。
关键概念
西方经济学涵盖着供需关系、效用、边际效用理论、成本与收益、市场效率、经济增长等关 键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1)萨伊认为,在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都 是为别人而生产,生产越多供给越多,则对别人 产品需求越多,在交换中,货币只起一个短暂的 媒介作用,卖主得到货币马上又会购买产品,所 以卖主就是买主,供给者同时就是需求者; (2)萨伊认为,任何生产的增加必定会产生同量 的收入与支出的增加,同时由生产赚得的额外收 入会购买额外的产出,故产品无论如何增加都不 会出现过剩的经济危机; (3)萨伊认为,每个要素所有者都希望自己拥有 的生产要素被使用,如果不被使用就会降价,直 至被使用,所以不会出现失业。
主要理论观点 1、分配理论 2、劳动价值论
3、国际贸易理论
分配理论 (1)地租论 a背景:谷物法 → 英国的农价高低不下 b社会进步唯一获利的阶级-地主阶级 c地租产生的原因-差额地租: *贫瘠土地的使用,使当初肥沃土地的地价↑ *最贫瘠的土地- 地租为零,边际土地没有地租 (2)工资理论:(Iron Law of Wage) 工资基金学说 工资=工资基金/工人总人数 (3)利润理论: *利润是(产品价值-工资)之后的剩余 *长期而言,利润会↓ (∵贫瘠土地不断地被使用&边际报酬递减)
萨伊定律 “一个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从那一刻起它
就向其他产品提供了市场其大小就等于自 身的全部价值创造一个产品就意味着立刻 打开了通向其他产品的大门”(萨伊, 1821) 后由被精炼为“供给创造需求” (supply creates its owns demand) 其直接推论就是不排除某种商品生产过剩 的可能但其只是暂时现象长期中整体经济 不会出现过剩
P
S
P
P S
D
S
D
D
Q
Q
Q
2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美国 中国 纺织品 1000 (0.1) 100 (0.2) 汽车 100 (10) 20(5)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越缺乏弹性的国家,其收支状况越差 将运输成本考虑进来,指出过高的成本会 妨碍贸易。
3对萨伊定律辩护 他赞成萨伊定律,指出只有在存在信用的
4、穆勒的经济学
穆勒的生平 穆勒(Mill ,John Stuart 1806~1873)英国著名改良主义 经济学者,李嘉图国际贸易学说的著述者与补充者。生 于伦敦,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士 穆勒(James Mill,1773~1836)之子。 从孩提时期其父即授以严格教育。3岁学希腊文,8岁习拉丁文。在少年时代 已熟读大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著。13岁时已完成相当于大学的学 业,并开始攻读政治经济学。由其父讲解,常在一同散步时口授,经他记录 整理。詹姆士 穆勒所著《政治经济学纲要》即是在笔录稿基础上改写而成。 其父与李嘉图交往甚密,小穆勒常到李嘉图家当面受教。1820年14岁时去法 国,颇受萨伊 圣西门的影响。翌年回国,继续钻研。1823年起任职于英属东 印度公司,长达30余年,1858年公司解散,退休。1844年出版的《政治经济 学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一书,收集了他在1830~1831年间所写五篇学术论 文。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还出版过《论自由》、《逻辑体系》 等书,又是著名哲学家。1865年被选为国会下院议员,1868年继续当选。 1873年受丹毒感染去世。
三要素理论 萨伊的分配理论以生产理论为基础。萨伊认为, 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物质产品和 劳务都能带来效用。 他认为,生产的三要素是土地、劳动和资本。在 此基础上,萨伊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这 就是说,参加生产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了相 应的收入,即土地得到地租,劳动得到工资,资 本得到利息。 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这种理论一直持批评态度,理 由是这种三位一体的分配否认了土地和资本对劳 动的剥削。但是现在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是以此 为出发点的,即承认土地、资本和劳动同样在生 产中做出了贡献,应该得到合理的收入。
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经济危机,因为它 会造成预期的改变,造成看到技术进步的作用
2、萨伊的三要素论和萨伊定律
萨伊(Jean-Baptisete Say ,1776~1823)的生 平 萨伊(1767~1832)是法国人, 他出生于法国里昂市的一个商人家庭, 早年经商,后去英国留学。1794 ~1799年间,他在自己主编的《哲学、 文艺和政治旬刊》杂志发表过许多经济 论文。1803年,他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 出版,由于萨伊特别推崇亚当· 斯密,所以该书以 通俗形式解释斯密的经济学说,后又出版了《政 治经济学问答》(1817)和《政治经济学教程》 等书。1816年后一直在大学任教。
2穆勒的经济理论
1、价值理论 A劳动价值论 穆勒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辩证方法很是勉强。 他认为创造价值的不仅有直接劳动,也有间接劳动或积累 劳动。这样资本也被看作是一种劳动,它们都是创造价值 的劳动,只不过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如在 陈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直接劳动虽已结束,但生产陈酒 使用的全部资本仍在“劳动”着,葡萄酒贮藏于地窖中的 整个时期中资本的劳动一直在创造价值,所以酒的价值也 一直在增长。 B价格的决定 穆勒分析了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他指出了供给曲线的弹 性会影响市场价格,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解决方法: 一是采取积极抑制法,即通过提高人口死亡率来 减少现存人口,如采取战争、饥荒、疾病以及瘟 疫等办法实现上述目的。 二是道德抑制法,也就是预防性抑制。主要让民 众担心自己经济社会地位的下降而主动控制出生 人口数量,如晚婚、节欲乃至不结婚等等。 马尔萨斯人口变动规律: “增加人口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必然会发生增长,除 非受到某种抑制”; “抑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保持动态平衡”
3、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
1、李嘉图的生平 李嘉图(Ricardo, David 1772~1823)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近代国际贸易理论 的奠基人。出生于伦敦,系英籍犹太人后裔, 幼年在英受普受教育,12岁时赴荷兰留学, 2年后返英,14岁随父经商。21岁时因婚姻问题, 与其父关系决裂,1797年25岁时,已发财致富。27岁时,偶然阅读 《国富论》,对经济学发生兴趣。从此一面经商,一面研究经济问题, 1809年匿名发表《黄金价格》一文,此时已成为腰缠万贯的金融家。 深受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J.Bentham)的影响。师承亚当 斯密的经 济自由放任主义,和当时著名经济学家詹姆士 穆勒(James Mill)交 谊很深,他于1817年出版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就是在詹姆士 穆勒 的帮助下完成的。他同马尔萨斯(Malthus )多次展开论战,但友谊 与日俱增,传 为佳话。1823年突患耳疾,在剧痛中不数日即去世, 年仅51岁。
第五讲 亚当斯密之后的古典经济学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萨伊的三要素论和萨伊定律 3、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 4、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的经济理论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生平 1766年,出生在英国萨里郡多金附近。 他178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耶稣学院; 同年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牧师。1791年 他获得硕士学位,1793年成为耶稣学院 的一名牧师。 人口论第一版本最初发表时没有署名, 仍使他一鸣惊人。1826年出版问世。 1804年,马尔萨斯结婚,时年 38岁。 1805年他被任为海利伯利东印度公司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 学教授,他在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 马尔萨斯还写过几本经济学论著,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 经济学原理》(1802年)。 马尔萨斯晚年享有很多荣誉。1834年他在美国巴斯去世, 终年六十八岁。
《人口论》大要 首先,他的人口理论建立在两个“先天的公理” 或“自然法则”基础之上。这就是,“民以食为 天,即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 欲乃至性欲是必然的,并且几乎保持恒常状态。” 其次,根据这两个“自然法则”,马尔萨斯认为, 人口将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只能按算术级 数增长。因此,人口过剩和物资匮乏几乎是必然 的,从而也就必然会产生人口贫困以及人口流动 等经济社会问题。再次,要想解决好人口与资源 之间的矛盾问题,只有控制人口数量。
劳动价值论 1、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商品交换价值和其生产时所耗费劳动量成
正比,和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 2、集中讨论了相对价格的变动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 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理论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是贸易自由的 坚决支持者。在他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中,李嘉图以一个有关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支持了自己的 观点。该理论包括了比较优势学说——该学说或许可以说 成是政治经济学中最广泛地为人所接受的“真理”(马歇 尔,1887)。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论对外贸 易》一章中,他对苏格兰和葡萄牙的外贸进行了研究并用 精彩的例子“葡萄酒”和“棉布”说明了比较成本,以及 得到了贸易的结果使贸易参与国更加富裕的结论,即后来 所谓的比较优势原则。这个基本思想在后来被无数经济学 者们引用并发展。他还从比较耗费原则得出了与他的在贸 易自由条件下和谐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理论相适应的结论。 资料来源:《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 P19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