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国家预算
公共经济
![公共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03ff871efc4ffe473368ab90.png)
1公共经济学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2帕累托最优定义:是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做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了个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使另一部分人处境恶化为代价。
3市场失灵的定义:在市场机制下收入或财富分配的不公和宏观经济失衡不可避免。
4公共产品的定义:由政府(公共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用于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
5公共选择理论定义:对政府决策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或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实现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
6中位选民定理:处于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被称为中位选民。
中位选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7寻租行为定义:公共经济学将利益集团或者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定义为寻租行为。
8官僚的定义:即行政官员,是公共选择中的重要参与方。
其存在的意义本身是为了维持公共产品的供给,他们是公共决策的直接执行者。
行政官僚的特点:①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②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③非利润化:只保证供给,不计利润④缺乏敏感性:对公共产品的评价非市场化⑤个人影响力较大:政府信息不公开9国家预算定义: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
预算形式上可以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预算按编制方法可以分为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国家预算的功能:1、反应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即反应政府活动的深度和广度2、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10国民收入: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含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一般以Y代表。
11微观财政政策:对象是私人、企业和政府。
通过采取影响私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来调节国民经济,一般通过税收和价格补贴来实现(如平抑粮价、补贴职业教育)12宏观财政政策: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ca2c05d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6.png)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第⼀章导论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收⼊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市场性社会⽣产活动,从事⾮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市场性社会⽣产活动:政府为满⾜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以不盈利为⽬的,从事⽣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第⼀层次是中央政府;第⼆层次是⼴义政府。
中央政府+各级地⽅政府及附属机构;第三层次统⼀公共部门,⼴义政府+⾮⾦融的公共企业;第四层次⼴义公共部门。
统⼀公共部门+政策性⾦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为三个层次:第⼀层次,研究财政收⽀;第⼆层次,研究财政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
(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领域:(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法。
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了什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也看成⼀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为能否实⾏最⼤化进⾏分析。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些主要分析⼯具也被公共经济学⼴泛使⽤。
9、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1971c14b90d6c85ec3ac6a9.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的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政府的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二.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两大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1、经济效率的含义(1)“帕累托最优”: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2)“帕累托改善”:若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变前相比,同时满足两条件:至少有一人处境变好;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2、关于公平的不同观点(1)功利主义:当收入分配完全均等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2)罗尔斯主义:社会分配应以最穷的人的福利最大化为准则。
倒U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
Y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
3、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1)洛伦斯曲线: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它离开45度线越远表示社会分配越不公平,越近则越公平。
(2)基尼系数:用公式表示为A÷(A+B)若其等于0,表明洛伦斯曲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分配绝对公平;等于1则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三.市场失灵----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效应----竞争失效(垄断问题)----宏观经济失衡(失业、通货膨胀等)----收入公平分配问题----信息不对称四.公共部门的职能1、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作用,就是要克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好配置。
2、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狭义上通常就是指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相应的报酬。
广义上就是指分配主体通过分配取得的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格局。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5df2d8048d7c1c709a145a7.png)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 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指资源配置改变后,
①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②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指为达到更优而进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
40
公平原则:
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不同社会价值观有不同的标准 在第八讲《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
做进一步论述。
公平的衡量标准:
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41
劳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
社会总财富 y
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E
A BF
O 20% 40% 60% 80% 100% x 家庭百分比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
两条基本原理:
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 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 (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 收税、社会保障等)
.
42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由劳伦斯曲线而来,是劳伦斯
曲线的指数化。
基尼系数=A/(A+B)
A为阴影部分,B为OEF。
.
43
稳定原则的四大指标: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考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7987b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5.png)
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确保预算的严肃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确保预算的严肃性,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避免随意 调整和超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完善预算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预算监督体系,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 社会监督等,确保预算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管理中,建立绩效评价 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估,提高预算使用效益。
改革背景:深圳市政府面临财政压力,需要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改革措施: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改革成效: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得到提 升 改革经验:深圳市的改革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国际案例:新西兰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改革背景:新西兰政府面临财政赤字和公众对政府效率的质疑 改革措施:引入私人部门管理理念,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改革成效:财政状况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民众满意度提高 经验教训:改革需谨慎推进,平衡各方利益,持续优化管理流程
公共经济学与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关联性
公共经济学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帮助理解政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是公共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旨在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 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经济学与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政府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 的稳定增长。
提升治理水平: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要求政府更加注重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提高公共资源的使 用效率。这有助于推动政府更加科学、规范地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政府预算绩效管 理的问题分析
04
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 名词
![公共经济学 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65a4a519fc4ffe473368abd0.png)
1.公共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2.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3.公共产品: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4.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负外部性。
5.科斯定理: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的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
8.中位选民:是指他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
中位选民理论是说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为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9.利益集团:是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
10.寻租: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下,供需关系的平衡会自动产生一种竞争价格。
在垄断的条件下,垄断价格会比竞争价格高。
垄断价格造成产量减少,消费者剩余损失,生产者则从中获得垄断价格下的租金。
11.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12.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和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有财才有政。
13.PPBS方式:由计划制定,方案评估和预算编制三阶段组成的体系。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47d11f336c1eb91a375d94.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4.简述资源最优配置的主要含义。
(p21)答:资源配置优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资源配置优化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要素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5.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p21-22)答: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
两个条件: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6.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29)答:1.人数很多的小规模卖者和买者;2.产品是同质的;3.自由进人和退出各行业,即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4.完全的信息或知识。
7.何为市场失灵去具体表现主要有哪些(p32-36)答:1.当某些条件不存在或不具备时,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
2.在市场机制下收入或财富分配的不公和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下就是市场失灵。
表现在:1.竞争失效;2.公共产品问题;3.外部性问题;4.市场的不完全;5.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6.信息的不完全;7.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8.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8.何为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39-41)答: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原因:1.信息有限;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3.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5.成本过大。
9.什么是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p47,p55-57)答: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所产生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
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1.非排他性;2.非竞争性。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笔记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492a13fc4ffe473368ab2a.png)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版)写在前面的话,2009年公共经济学考题1、【简答题】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来解释“搭便车”现象。
(10分)2、【论述题】近期有关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的报道屡见不鲜。
在此背景下,国家推出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更为引人注目,试论当前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3、【分析题】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亿万元。
试问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是否带有偶然性?怎样看待此次我国政府增加公共支出的宏观经济政策?2010年公共经济学考题:【简答】试通过信息不对称这一市场失灵的表现,阐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论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际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财政支出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背景下,行政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现实十分引人瞩目。
试对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进行评析以及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案例分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日益恶化的气候形势和生态环境,引起来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希望通过碳交易,以市场机制方式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94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
公共经济学2010年12月考试题B答案
![公共经济学2010年12月考试题B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aaeb4284ac850ad0242d7.png)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公共经济学 》课考试题答案(B )使用班级: 经济1091-1094 考试人数:9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B3、A4、A5、B6、A7、B8、D9、B 10、C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外部效应的存在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2、外部边际成本 3、选票极大化 4、预防性支出 5、通货膨胀税 6、中央税 地方税 7、向后方弯曲 8、税收负担 9、市场价格机制 10、短期公债 中期公债 长期公债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四、名词解释1、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
2、也称国家预算,是指政府部门在每一个预算年度的全部公共收支结构一览表。
简言之,公共预算是政府部门的公共收支计划。
3、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在公共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4、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
它指的是社密封 线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5、税收的额外负担是指税收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可分为两类:一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若因征税而导致的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即发生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
二是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额外负担,若因征税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费和生产的正常获最佳决策,即发生税收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的额外负担。
五、简答题:1、资源配置的职能;调节分配的职能;稳定经济的职能2、如果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411476b52acfc789ebc9f8.png)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一、资源配置理论(22)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
(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
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一、主体(61-68)一)政府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
【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3b67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f.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考5)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
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P21)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
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
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
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
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公共经济学部分课后答案(参考)
![公共经济学部分课后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bf4ad60770bf78a64295469.png)
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它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研究的内容: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时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3、政府定义以及政府的四个层次是什么,政府: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特定区域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政府含义的四个层次:? 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各厅局、附属机构;?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统一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包括国有和公营):? 一般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政府的经济行为:? 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 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4、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财政学研究政府行为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公共经济学的前身。
财政学的研究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关注于税收。
公共经济学的传是人是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他在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院里: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概念。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d47b07fc4ffe473368abdd.png)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受益的非排他性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
一般为:1.)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调节收入分配。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
一、资源配臵职能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臵职能的原因:1.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 )外部效应的存在3.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原因:1.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2.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1)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有时互有冲突.4.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1)征税( 2)转移性支出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原因:1.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2. ) 政府作为市场上一种经济力量, 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节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fe3361452d380eb62946d8a.png)
1,P2公共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公共经济学有一个别称——公共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是:第一,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第二,尽可能的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第三,评价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
2,P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即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3,P3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部门,也即政府的含义分成四个层次加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狭义政府。
这是涵盖最狭小的公共部门。
一国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各局厅,附属机构是公共部门的核心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广义政府。
这个层次的公共部门不仅包含中央政府,而且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个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
这个层次的公共部门在广义的政府之上,又加上了非金融的公共企业。
也就是说,除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外,第三层次的公共部门还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例如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及电讯等中央政府出资的称为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赤字的企事业称为公营企事业。
第四个层次被称为一般公共部门。
这一层次的公共部门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各自兴办的企事业之外又加上了政策性金融机构。
4,P4帕累托最优状态定义,(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帕累托(Pareto)是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考试重点公共经济学
![考试重点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e2d51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0.png)
公共经济学12-29早【题型】选择2*5=10判断2*5=10名词解释4*5=20简答10*3=30材料题30*1=30【重点】导论公共经济学1.概念: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12.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4在明确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之后,还必须对政府的经济行为作出界定,这事实上构成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①政府的财政收支②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③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④政府的经济职能⑤对公共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3.研究内容:?百度都找不到的什么鬼。
自己看P7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都看〕1.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市场失灵是多方面的,可归纳如下:33①公共产品失灵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使得私人不愿意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总希望由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自己"搭便车〞。
当这种想法在私人中间得到普遍认可时,市场就不可能自发地、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②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本钱或效益。
③垄断性失灵表现为市场上出现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供给商,甚至是独家垄断的局面,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谋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
〔垄断造成市场效率低下、社会福利损失和寻租现象〕④信息不对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完全的,而这种不完全又往往表现为信息的不对称。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一个重要假定就是完全信息。
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⑤公平分配失灵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有效率,但是它所进展的初次分配是不够公平的,并不能满足社会公平分配的目标。
⑥经济周期性波动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或经济循环,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概念整理索引
![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概念整理索引](https://img.taocdn.com/s3/m/a13d778eec3a87c24028c43e.png)
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概念整理索引第一讲公共经济学导论 (4)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4)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4)两条基本原理: (4)三根支柱: (4)四大特征之一:宏观性 (4)四大特征之二:实用性 (4)四大特征之三:多样性 (4)四大特征之四:可探讨性 (4)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4)国民收入决定一般理论: (4)政府的定义: (4)政府经济行为之一: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4)政府经济行为之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4)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 (4)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4)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方法: (4)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 (5)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5)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5)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5)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 5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5)第二讲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5)一、资源配置的定义及配置方式 (5)狭义资源最优配置: (5)广义资源最优配置三项内容: (5)效率的衡量标准:帕累托最优(ParetoEfficiency) (5)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 (5)效率实现的条件之一:TSR>0>TSC (6)效率实现的条件之二:MSR=MSC (6)公平原则: (6)劳伦兹曲线 (6)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6)稳定原则的四大指标: (6)资源配置方式 (6)二、市场配置与市场失灵 (6)价格机制通过市场的作用 (6)完全竞争的市场的基本特征: (6)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6)三、行政干预与政府失灵 (6)政府介入的领域和措施 (6)政府失灵 (7)混合经济体制 (7)第三部门 (7)思考题 (7)第三讲公共产品理论 (7)一、公共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7)公共产品的定义 (7)公共产品的特点 (7)判别公共产品的步骤 (7)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区别的数学公式 (7)公共产品与公共资源 (8)公共产品的分类 (8)混合产品 (8)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8)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8)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8)林达尔均衡与白搭车现象 (8)三、外部性及其纠正 (8)外部性的定义 (8)外部性的分类 (8)外部性的实质是效率的损失 (8)外部性的纠正 (8)科斯定理 (9)思考题 (9)第四讲公共选择理论 (9)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 (9)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9)前提:经济人假设 (9)切入点:决策环境的划分 (9)理论特点 (9)交易概念的运用 (9)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9)投票的定义 (9)投票中的个人偏好 (10)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的转变 (10)投票规则的原则 (10)投票的悖论 (10)单峰与多峰 (10)阿罗不可能定律 (10)中位选民定理 (10)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10)定义: (10)形成的必然性 (10)利益集团发挥作用的途径 (10)利益集团内部关系 (10)利益集团与寻租 (11)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 (11)政治家与官僚 (11)官僚的作用 (11)官僚的特征 (11)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 (11)六、政治经济周期 (11)政治经济周期的定义 (11)政治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11)第五讲国家预算 (11)一、国家预算基本概念 (11)国家预算的定义 (11)国家预算的形式 (11)国家预算的方法 (11)国家预算的年度 (11)国家预算的功能 (12)国家预算的周期 (12)国家预算的原则 (12)预算的政治性 (12)PPBS方式与预算编制 (12)预算的效益分析 (12)预算效益分析的方法: (12)成本效益分析 (12)二、预算理论流派 (13)均衡预算论 (13)功能预算论 (13)高度就业预算论(结构性预算理论) .. 13三、西方国家的预算实践(以美国预算编制为例) (13)2003年度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流程 (13)财政总监制度 (13)四、中国预算制度的特征 (13)特殊的经济环境 (13)政府的双重经济职能 (14)中国预算制度改革的课题 (14)分类预算 (14)思考题 (14)第六讲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 (14)一、公共支出的定义和分类 (14)公共支出的定义 (14)公共支出的分类 (14)公共支出的三种方式 (15)二、公共支出的四种理论模式 (15)公共支出扩张法则(瓦格纳法则) (15)增长引致论 (15)发展阶段论 (16)劳动生产率论 (16)三、公共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 (16)消耗性支出:等价交换双向互动 (16)转移性支出:单向无偿 (16)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7)四、战后发达国家公共支出的结构变化 (17)公共支出比率的变化趋势 (17)影响发达国家公共支出的诸因素 (17)思考题 (17)第七讲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17)一、公共收入的定义与分类 (17)定义: (17)分类: (17)二、税收的特点、要素和基本原则 (17)税收的特点之一:强制性 (18)税收的特点之二:无偿性 (18)税收的特点之三:固定性 (18)税收的要素之一:课税主体 (18)税收的要素之二:课税对象 (18)税收的要素之三:税率 (18)税收的要素还有: (18)税收的原则之一:效率原则 (18)税收原则之二:公平原则 (18)三、税收的分类及其结构 (18)税收分类的沿革 (19)马斯格雷夫的三分法 (19)发达国家的税收分类 (19)所得税 (19)财产税 (20)商品劳务税 (20)四、税收的宏观效应分析 (20)税收的宏观效应 (21)五、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21)转嫁 (22)归宿 (22)绝对转嫁论 (22)相对转嫁论 (22)前转(顺转) (22)后转(逆转) (22)消转 (22)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 (22)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 (22)市场竞争状况 (22)税收方式 (22)六、最优税制设计 (22)税种配置 (22)税源选择 (22)税率确定 (23)拉弗曲线 (23)思考题 (23)第八讲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 (23)收入的定义 (23)收入因素 (23)收入单位:家庭 (23)收入时间 (23)分配的定义 (23)功能分配(要素分配) (23)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分配) (23)二、收入分配的主要理论观点 (24)功利主义 (24)正义论 (24)机会平等论 (24)倒U型理论 (24)福利经济学的效率与公平之争 (24)三、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和手段 (24)政府主导的规模分配的特点 (24)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25)收入再分配政策的评判标准 (25)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 (25)美国的收入再分配 (25)美国的社会保障 (25)瑞典的福利国家模式 (26)德国的社会市场模式 (26)德国的社会保障 (26)思考题 (26)第九讲公共经济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26)一、公共经济与国民收入决定 (26)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2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26)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income) (26)边际消费倾向 (26)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26)两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27)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27)财政乘数与国民收入的均衡 (27)二、公共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 (28)微观财政政策 (28)中观财政政策 (28)宏观财政政策 (28)三、公债的运用和管理 (29)公债的定义 (29)公债理论之一:负债有害说 (29)公债理论之二:负债无害说 (29)公债理论之三:等价理论 (29)弥补赤字的四种方法 (29)公债与税收的关系 (29)公债的形式和种类 (29)公债的发行方式 (29)公债的发行价格 (29)公债的利率 (30)国债市场 (30)国债的偿还 (30)公债指标体系 (30)公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结点 .. 30思考题 (30)第一讲公共经济学导论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两条基本原理:公共产品理论: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e568938702d276a200292e64.png)
公共经济学一导论1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 公共部门的三个层次第一层:中央政府第二层:广义的政府第三层:统一公共部门3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模型化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1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效率、公平、稳定2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和经济3 帕累托最优:在给定现有资源的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具体含义:市场经济下:在市场经济下,资源的配置以货币为媒介,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自动流向收益最高的领域,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中的帕累托最优能否实现,取决于政府的计划能否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帕累托最优通过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共同作用而实现帕累托改进:是指由一部分人利益的改善引起的群体利益的改善,而且任何人的利益都没有受损。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一种变革使受益者所得足以补偿损失者的损失,这种变革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4 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5 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六)公共产品失灵、外部效应、垄断性失灵、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失灵、经济周期性波动寻租:通常指那些通过公共权力参与市场经济从而谋取非法收益的非生产性活动。
逆向选择:是指市场的一方不能察知市场另一方的商品的类型或质量时,在市场中大量的劣货会排挤好货并最终占领市场的过程。
道德风险: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利益。
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6 解决外部效应的两个途径:政府干预、市场机制政府干预:管制、庇古税(用于纠正外部效应影响的税收)、补贴市场机制:科斯定理:只要解决了财产权的界定好交易费用过高的问题。
11 政府预算_公共经济学
![11 政府预算_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a84c24376baf1ffc4fad84.png)
2、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 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 情况和财政经济政策要求,加以计算和调整后 而形成的预算。 增量预算以上一年度的执行数为基础,有 其不合理之处。 增量预算的理论基础是渐进主义 ,渐进 主义认为,公共预算决策是一个政治过程,强 调结合事实来考虑价值和标准,把分析限制在 若干项目的选择上,集中精力关注亟待解决的 问题。全面而理性的预算,对于人类行为和政 治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
2、部门预算是一个零基预算 安排预算时,不顾以往年度的收支基数, 一律以“零”为基数,对即将实施的项目进 行成本收益分析。有些很难,就要按定员定 额确定人员经费,按支出标准确定公务经费。 支出标准是讨价还价的过程。可以考虑 几方共同研究。如办公用房配置标准、办公 用房装修标准、办公家具配备标准、办公自 动化设备配置标准、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等。 3、部门预算是有法律效力的预算 人大审批通过之后,就不能随意变动。 遇到突发事件需要调整预算,仍要经过人大 审批。
(3)预算审批 各国的社会性质、政体组织有所不同, 但是,由议会负责预算的审查批准,程序大 同小异。 立法机关审定总体预算规模,专门委员 会(如预算委员会) 逐条审查。 议会或国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批与监督,主 要目的在于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相互制约, 避免权力的滥用。 政治制度对预算法律效力的影响很大。 与总统共和制国家相比较,君主立宪制国家 的政府预算在国会或议会上容易被通过。
二、政府预算方法 1、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组织形式,它是在 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预算收入和支出汇列于单 一的预算收支表格内,而不区分各类预算收支 的经济性质。 优点:明确地、完整地反映财政收支活动 的全貌。所以便于立法机构的审议和社会公众 监督。 缺点:没有按经济性质的不同区分预算收 支 ;各项收入和支出加总 ,容易掩盖了预算 赤字的真实状况 ;经常性收支和债务性收支 混在一起,容易相互挤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赤字或增加 盈余——抑制需求减缓通膨压力
政府支出与国民经济均衡
CI
E
C1+I1+G
C1+I1
45°
O
Y1
Yf
Y
C+S=C+I
C+S+Gt=C+I+G C:消费
S:储蓄
I:投资
Gt:财政收入 G:财政支出
高度就业预算论
(结构性预算理论)
• 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是对均衡预算理论的发展。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2320.1 1.2308:5308:53 :1908:5 3:19No v-20
•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23日 星期一8 时53分 19秒M onday , November 23, 2020
• 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
( Social Opportunity Cost of Budget Funds) 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私人 部门的效益损失。
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
边
际
效
益
C′
M
C
边 际 效 益
N D D′
O A′ A 公共物品 O (A)
B
B′私人物品
(B)
国家预算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 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国家预算的形式
• 单式预算:
所有政府收支通过一张表格来反映。
• 复式预算:
所有政府收支通过两张或两张以上表格 来反映。
国家预算的方法
• 增量预算:
每年的预算按一定比例增长。
• 零基预算:
每年重新审核和分配预算。
国家预算的年度
M: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 N: 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益 OA:用于公共产品的资金支出 OB:用于私人产品的资金支出 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 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益 公共产品的边际支出 ≥ 私人产品的边际支出
成本效益分析
• 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 •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 贴现问题 • 成本效益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
收入:国有经济收益 支出:对国有经济再投资
• 社会保障预算(行使国家特有的再分配职能)
收入:社会保障税、社保基金运用收入、公共预算 和国有资金收益中划入的本项资金等
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思考题
1. 什么是国家预算?请说出其内容、形式、编制方
式及其过程。
2. 国家预算的功能体现在哪两方面? 3. 什么叫PPBS方式? 4. 编制国家预算的五大原则是什么? 5. 请比较分析均衡预算理论、功能预算理论和高度
•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23 20.11.2 308:53:1908:5 3:19No vember 23,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23日 上午8时 53分20 .11.232 0.11.23
•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 020年1 1月23 日星期 一上午8 时53分 19秒08 :53:192 0.11.23
1. 从复式预算走向分类预算,从增量预算 到零基预算;
2. 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外财政的规范化; 3. 预算决策的民主化; 4. 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 5. 建立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
分类预算
• 公共预算(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
收入:税收为主 支出:政权建设、社会事业、公益投资
•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
• 净效益(net present value, NPV):考虑了r以
后该项目净效益(B-C)的现值。
NPV=—B1+1—-r—C1 +(—B1—2+-—rC)—22+(—B13—+-—rC)—3 3+……+(—B1n—+-—rC)n—n
=∑n i=1
—(B—1i-+—Cr)—i i
成本效益分析的优点与局限性
• 审议主体:国会 • 审计主体:总会计署 • 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流程 • 财政总监制度
2003年度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流程
行政管理与预算局
财政部启动
启动预算支出编制 (2002年4月) 预算收入编制
各部委报送概算 (2002年5月) 对17个月后的公共 收入进行估算
预算局汇总各部委概算 编制联邦政府预算纲要(2002年6月-11月) 并同各部委协商调整
• 核心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由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净
税收入来确定,并保持一定的财政盈余,用作公债 的还本付息。
• 恢复和发挥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 不只是着眼于烫平经济周期,而且致力于在经济循
环中取得动态平衡。
三、西方国家的预算实践
(以美国预算编制为例)
• 时间跨度:3年 • 编制主体:
预算支出: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局 预算收入:财政部
分别向总统提交2001年 预算支出计划和预算收入计划
(2002年12月)
总统根据施政目标调整预算
总统指示预算局
起草预算咨文(包括收入支出计划及对经济形势的估计)
总统向国会提交预算咨文(2003年2月)
国会
审议开始
拨款小组审议(2月-3月)
两院
预算委员会审议(4月-5月) 国会全体会议审议(5月)
国会两院第二次审议(9月) 审议通过后送回
• 计划制定:
为达到根据本届政府施政纲领设定的本年度预算基 本目标而进行的备选方案选择。
• 方案评估:
对选出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 预算编制:
确定项目资金。
问题的 提出
Planning 计划制定
制定
Programming 方案评估
评估
Budgeting 预算编制
预算
对照、比较
对照、比较
对照、比较
第五讲 国家预算
一、国家预算基本概念 二、预算的理论流派 三、西方国家的预算实践 四、中国预算制度的特征
一、国家预算基本概念
• 国家预算的定义 • 国家预算的形式 • 国家预算的方法 • 国家预算的年度 • 国家预算的功能 • 国家预算的周期 • 国家预算的原则 • 国家预算的政治性 • PPBS方式与预算编制• 预算的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
以预算中个别项目为对象展开的以 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的分 析工具。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⒈ 计算各项目的支出和收益: 实际成本与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以货币为计量的成本与收益
⒉ 计算各项目的效益/成本比: B/C≥1
(B-C)/C≥0 ⒊ 确定项目的优先顺序; ⒋ 决策。
均衡预算论
• 定义:
无赤字收支平衡预算,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竞争 原则。以此为前提设立的各项财政制度本身就 是经济内部的自动稳定器,如税收。
• 实践:
年度均衡预算 周期均衡预算
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经济繁荣——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税收增加— —由于比例制或累进制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实 际增长低于个人收入增长——消费需求受到抑制— —经济萧条——个人收入下降——由于比例制或累 进制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低于个人收入 的下降——保持一定的消费需求——维持一定的经 济增长
• 经济运行 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引导作用
• 政府具有双重经济职能
政府的双重经济职能
• 社会管理者
维持国家机关正常运行 宏观经济调控
• 国有资产管理者
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经历了从利用经营权进行管理到通过所有权进行管理的转变)
中国预算制度改革的课题
• 各部委的财政总监由总统任命,常驻各部,对
总统和财政部负责,所在部门的每一笔支出均 需其签字。
法国的公共会计制度
四、中国预算制度的特征
• 特殊的经济环境
• 复式预算:一要吃饭(经常性预算)
二要建设(建设性预算)
• 预算制度改革的课题
特殊的经济环境
•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公有制为主
按劳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预算的政治性
• 预算的产生:
1789年,英国资产阶级经过长期斗争,在议会中占 据了主导地位,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预算。 当时预算的目的是防止封建领主挥霍浪费;防止封 建王族利用政治和军事力量压制工商业发展。
• 在西方民主政治中,议会对预算的审议是各派
政治力量斗争的主要内容。
PPBS方式与预算编制
PPBS是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System的 缩写,指由计划制定、方案评估和预算编制三阶段组 成的体系。
•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 8:53:19 08:53:1 908:53 11/23/2 020 8:53:19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2308 :53:190 8:53No v-2023 -Nov-2 0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8:53:1908:53:1 908:53 Monday , November 23, 2020
优点:
有助于纠正只顾需要不顾成本的倾向; 有助于纠正只考虑成本不顾效益的倾向。
局限性:
货币无法全面衡量政府活动的效益。
其他预算效益分析方法
• 最低费用选择法
• 公共定价法
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业的价格
二、预算理论流派
• 均衡预算论 • 功能预算论 • 高度就业预算论
周期均衡预算示意图
景 气 变 动
O
年代
功能预算论
• 核心是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出发点是 不拘泥于预算是否平衡,而是追求 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