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北师珠必备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课程复习要点

《数据库原理》课程复习要点

《数据库原理》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适用专业: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函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业余函授)辅导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复习要点:第一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库系统概述(有关概念及数据管理的进展)2.数据模型(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对象模型)3.数据库系统结构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5.数据库中数据存取的过程6.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2.关系模型的概念(码、候选码、主码、外码、主属性/非主属性)3.关系的定义与六条性质;4.关系的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等);5.专门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自然连接);查询优化的一般策略等;关系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SQL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创建与使用数据库3.创建与使用数据表4.创建与使用索引5.数据查询6.数据操纵7.数据更新8.SQL Server 2012简介与使用方法9.(9) Transact-SQL程序设计10.视图11.数据的完整性控制12.嵌入式SQL13.存储过程14.触发器15.备份和还原第四章关系数据库理论1.规范化问题的提出2.函数依赖(侯选码、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外码等)3.关系模式的分解4.关系模式的范式,理解1NF、2NF、3NF、BCNF、4NF等范式判定条件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方法等;5.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第五章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的概述,掌握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2.系统需求分析,理解需求分析与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3.概念结构设计与分E-R图的设计和集成;4.逻辑结构设计与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化;5.物理结构设计6.数据库实施7.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第六章数据库保护1.事务的概念和性质2.数据库恢复概述3.故障的种类4.恢复的实现技术5.恢复策略6.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7.数据库镜像8.并发控制概述9.封锁10.封锁协议11.活锁和死锁12.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13.两段锁协议14.封锁的粒度第七章数据库技术的发展1.分布式数据库2.数据仓库3.数据库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4.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教学方式:面授辅导、平时作业、上机测试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考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概念及重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概念及重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概念及重点数据库原理主要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存储和检索技术等方面。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它定义了数据的组织方式和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据模型,它基于关系代数和谓词逻辑,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和操作数据。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应用需求和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

好的数据库设计能够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并降低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在数据库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约束、主键和外键的定义、表的规范化等。

数据存储和检索技术是数据库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数据存储技术主要指如何将数据存储到物理介质中,例如磁盘、固态硬盘等。

常见的存储结构包括堆文件、有序文件、哈希文件和索引文件等。

数据检索技术指根据用户的查询条件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满足条件的数据。

查询优化是数据检索中的核心问题,它的目标是提高查询的效率和性能。

数据库应用包括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应用和非关系数据库的应用。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由软件实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管理功能,例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非关系数据库则是指以非关系模型(如键值对模型、文档模型、图形模型等)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例如MongoDB、Redis等。

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首先,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例如企业的客户信息、订单信息、库存信息等。

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其次,数据库可以提供数据的共享与共同访问功能,多个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同时访问和修改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此外,数据库还可以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它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存储和检索技术等方面。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复习重点《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第1章绪论1、1、引言1、数据:数据就是描述事物得符号记录。

数据与其语义就是不可分得。

数据得形式本身并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语义解释。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得、可共享得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得数据按一定得数据模型组织、描述与存储,具有较小得冗余度,较高得数据独立性与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就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得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在建立、运用与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数据与操纵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得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得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得系统恢复。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得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与用户构成。

5、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简称DBA):完成数据库得建立、使用与维护等工作得专业人员。

6、数据管理:指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与维护,它就是数据处理得中心问题。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得发展,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7、人工管理数据得特点:(1)数据不保存。

(2)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管理,没有相应得软件系统负责数据得管理工作。

(3)数据不共享。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得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后,必须对应用程序做相应得修改。

8、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得特点:(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专门得软件即文件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程序与数据之间由软件提供得存取方法进行转换,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了一定得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差。

(4)数据独立性低。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指存储、管理和组织数据的集合,它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则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库结构的方式,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最广泛。

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通过表格的形式来表示数据,表格中的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表格之间可以建立关系,例如通过外键实现表格之间的关联。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操作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和删除等功能。

常见的DBMS有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5.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访问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的语言,它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查询语言(DQL)、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

6.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要求,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关系转化为数据库中的表格和关系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

7.关系数据库规范化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将数据库中的表格按照一定的条件和规则进行分解和重组的过程。

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8.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快速访问的数据结构,它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常见的索引类型有B树索引、哈希索引和全文索引等。

9.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是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它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

事务具有ACID属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10.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的能力。

数据库的安全措施包括用户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

11.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是指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结构以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复制和存储,以防止数据丢失。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重点知识提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重点知识提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知识提纲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2)数据描述与数据模型。

(3)理解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4)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元组、属性、属性值、值域、分量、关系的状态、关系模式、关系的键(候选键,主键、外键)与属性(主属性,非主属性)等。

(5)数据库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三级模式结构。

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6)数据库系统内部体系结构中的两级映像。

术语:关系模式:是一种用于描述二维表格结构的表示方式,由关系模式和与该关系模式名相关联的属性名表组成。

其形式为:关系模式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关系模型:是一种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候选键:如果一个属性集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而又不含有多余属性,则称该属性值为该关系的候选键。

主键:是指当某个关系模式有多个候选键时,被用户选用的那个候选键。

外键:如果关系模式R1中的某属性集是另一个关系模式R2的主键,则该属性在关系模式R1中称为外键。

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体现了全局、整体的数据观点,所以称为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

外模式:是表达用户使用观点和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逻辑描述,体现了应用程序员对数据库的数据观点。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结构和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规定了数据的内部记录类型、记录建起技术、文件的组织方式和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等。

简述:1.简述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区别。

学习指导P72.关系的主键有哪些特性?(唯一性、非冗余性,有效性)3.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成三级的意义是什么?第二章关系运算(1)了解笛卡尔积、关系的数学定义。

(2)理解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

(3)理解关系代数特有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商、联接、自然连接。

(4)掌握使用基本关系运算表示4种非基本关系运算的方法。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考试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数据库管理是数据处理的基础工作,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整体性和共享性。

2、数据库(DB)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3、数据管理系统(DBMS)能够为数据的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控制主要指对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控制。

数据安全性控制是为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可靠,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泄漏和破坏,即避免数据被人偷看、篡改或破坏;数据完整性控制是为了保证数据中的数据正确、有效和相容,以防止不合语义的错误数据被输入或输出。

5、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手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6、数据库分类:单用户(access、fox base、FoxPro),多用户(SQL sever、oracle、Informix、Sybase、Delphos)7、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①数据库系统以数据模型为基础②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共享度高③数据系统的数据和程序之间具有较高的独立性④数据库系统通过DBMS进行数据安全性呵完整性的控制⑤数据库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8、数据系统的数据和程序之间的独立性数据和程序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独立程度大的特性称为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独立性可分为两级a.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度。

数据物理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也可以正常工作。

b.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数据逻辑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它们对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仍可以正常运行。

9、数据库系统是指带有数据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一个数据库系统应包括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系统及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数据的模型和关系等。

掌握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了解数据库的层次结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

2. 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学习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过程,包括函数依赖、范式等概念,了解如何将现实世界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库的结构。

3. 数据库查询语言:掌握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语言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命令,包括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了解SQL语言的高级特性,如连接查询、子查询、聚合函数等。

4. 数据库索引和性能优化:了解数据库索引的原理和作用,学习如何设计合适的索引以提高查询的性能。

了解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技术,如查询优化、表分区、并发控制等,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并发能力。

5. 数据库事务和并发控制:了解数据库事务的概念和特性,学习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和事务处理机制,包括锁机制、隔离级别等,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库安全和备份恢复:学习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和控制方法,
了解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

学习数据库的备份恢复技术,包括数据备份、日志恢复等,保障数据库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7. 分布式数据库和大数据处理: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原理和架构,学习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方法,掌握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

以上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全面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为实际的数据库设计、管理和应用提供支持。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要知识点总结三级模式模式: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可以使外模式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

这一映像是唯一的,用于定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数据库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的修改即可,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存取控制机制: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存入数据字典中(这些定义被称为安全规则或授权规则)。

权限即用户对某一数据对象的操作权力。

合法性检查,当用户发出存取数据库操作的请求后,DBMS查找数据字典,根据安全规则进行合法性检查,若用户的请求超出了定义的权限/密级/角色,系统将拒绝执行此操作。

视图机制:视图--虚表--导出表为不同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把数据对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

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操作的用户隐藏起来。

审计系统提供的一种事后检查的安全机制。

建立审计日志,用以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

检查审计日志,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

审计很浪费时间和空间,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

RBAC(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特点:由于角色/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用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得多,减小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

北京市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重点知识点整理

北京市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重点知识点整理

北京市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重点知识点整理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也是北京市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试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的角度,整理相关知识点,帮助考生进行复习准备。

以下是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的重点知识点。

一、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指管理、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一种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数据的高效管理和访问机制,是现代软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1)数据共享性: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作。

(2)数据独立性:将数据与应用程序相分离,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通过事务管理和权限控制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数据的持久性:数据在数据库中是持久化存储的,不会因应用程序的退出或系统的崩溃而丢失。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一般分为三层:外层、中间层和内层。

(1)外层:提供用户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实现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

(2)中间层:包括数据管理功能的实现以及数据访问、事务管理和安全性等功能的支持。

(3)内层:包括数据库的物理存储和查询等底层操作。

二、数据库模型与范式数据库模型是数据库结构的抽象表示,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范式是一种规范化设计方法,用于规定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式。

1. 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模型,基于关系、元组和属性的概念,通过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和查询。

2. 范式理论范式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多个范式。

这些范式的目的是通过消除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优化数据库设计。

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和操作。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总结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存储数据的系统,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访问和管理这些数据。

它是现代应用程序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

1.数据库的类型-层次数据库:通过树状结构组织数据,适合处理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

-网状数据库: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适合处理复杂的数据关系。

-关系数据库:数据以关系的形式组织,主要有表、行和列构成,使用标准的SQL查询语言进行操作。

-非关系数据库:使用键值对的形式存储数据,适合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

2.关系数据库的特点-数据以关系表的形式存储,表由行和列组成。

-表中的数据是结构化的,有特定的数据类型,可以对其进行约束。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存储结构分离,使得数据的操作更加灵活。

-支持事务处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SQL语言-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数据库的语言。

-SQL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等。

-DDL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库的结构,包括创建、修改和删除表、索引、视图等。

-DML用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数据。

-DCL用于控制数据库中的数据访问权限和事务管理。

4.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将数据组织成适合存储和检索的结构。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需求分析阶段确定了数据库的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

-概念设计阶段将实体和关系转化为概念模型,采用E-R图进行表示。

-逻辑设计阶段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确定实体、属性、关系和约束。

-物理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型映射到存储结构,包括索引、分区、冗余等。

5.数据库索引-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索引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列,可以是唯一的或非唯一的。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但同时会增加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的时间。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重点

忠告:要认真看一看,否则连考试题目都看不懂。

15-16-1数据库复习分数分布:1、简答;2、填空;3、问答----70分;///// 4、应用30分答题须知:评分原则:没有错误,才可得分。

简化的答案0分。

简单事实(对应:简答and填空///分色对应于A卷和B卷)数据库理论部分*在系统分析阶段中,业务流程的分析结果一般用数据流图表示* 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是在数据库设计阶段中的逻辑设计阶段。

*概念模型独立于DBMS*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可以看成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过渡的中间层次。

概念模型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与具体的数据模型无关。

*物理设计在数据库设计的各个阶段中,与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有关的部分是物理设计。

用户对性能的需求以及技术的具体发展都会对物理设计产生强烈的影响。

*A数据模型(B数据模型及其种类)具有联系的相关数据按一定的方式组织排列,并构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即数据模型。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A数据库(B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以—定的组织结构保存在辅助存储器(如:硬盘)中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的组织结构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模型,另一个是在数据模型基础上所表达的逻辑相关性。

*A关系数据库(B关系数据库及其形态)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本结构而形成的数据集合。

关系数据库最终要建立在具体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完成从逻辑结构到物理结构的转换。

*A逻辑设计(B逻辑设计及其特点)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逻辑设计的特点是平台无关性或者跨平台性。

(解释:ORACLE、SQL、ACCESS的关系模型是一致的)*A表关系(B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一个表对应着一个关系且依从于一个主键而独立。

表之间的关系则对应着现实世界中实体之间的联系。

* 学生和课程之间是典型的多对多关系。

雇员和订单的关系是一对多*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表示关系的一个记录*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由一个以上的二维表组成,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对应着一个真实的对象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1、数据库的创建: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ON(Primary //指定主数据文件或主文件组Name=logical_file_name, //指定我呢见的逻辑名称Filename='os_file_name', //指定文件在操作系统的储存路径及文件名称Size=size, //初始储存空间大小MAXSIZE=(max_size或unlimited, //最大储存空间或无限制FileGrowth=growth_increment //储存空间自动增长量)LOG ON(Name=logical_file_name,Filename='os_file_name',Size=size,MAXSIZE=,FileGrowth=growth_increment)FOR ATTACH----将已经存在的数据库文件附加到新的数据库中2、数据库的修改ALTER DATABASE database_nameADD FILE[...n]TO FILEGROUP filegroup_name //增加数据库文件到指定文件组中去REMOVE FILE[...n] //从数据库系统表中删除指定空文件的定义,并且删除其物理文件ADD FILE filegroup_name //增加文件组MODIFY FILE//修改数据库指定文件的文件名、容量大小等属性MODIFY FILEGROUP fliegroup_name//修改文件组属性SET//设置数据库属性COLLATE3、删除用户数据库DROP DATABASE database_name4、创建数据表(1)create table<表名>(2)nuLL/NOT NULL约束(3)unique约束(唯一约束)(4)primary key约束(主键约束)在同一表中定义多个主键时用此法constraint name primary key(name1,name2..)(5)foreign key约束(外键约束)constraint name_fore foreign key(列名)references foreigntable(关联列名)(6)Check约束5、修改数据表(1)add方式:用于增加新列和完整性约束alter table<表名>add<列定义>|<完整性约束定义>(2)alter 方式:用于修改某些列alter table<表名>alter column<列名><约束>(3)drop 方式:用于删除完整性约束定义alter table<表名>drop constraint<约束名>6、删除数据表:drop table<表名>7、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CLUSTER INDEX<索引名>ON<表名>(<列名>[次序])unique:唯一索引;cluster:聚集索引;次序:默认ASC(升序),DESC为降序8、数据查询要点(1)group by <列名>[having<条件表达式>]将查询结果满足条件的元组按照<列名>相同值进行分组(2)order by ASC|DESC 将查询结果按照升序或者降序输出(3)select*表示将所查询表的所有列名,而不必一一列出来DIstinct 表示唯一结果集(即结果中不显示重复的项)(4)分组查询及查询排序举例:查询选修两门以上(含两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选课门数并将结果按选课门数进行降序排列解:selectsno,cout(*)as sc_numfromscgroup by snohaving(count(*)>=2)order by sc_num Desc(5)数库表连接及连接查询(了解一下关键字Jion进行的链接)inner jion:内连接,默认连接left (outer)jion:左连接,用于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行以及左边表中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行right(outer)jion:右连接,用于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行以及右边表中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行full(outer)jion:完全连接,显示符合条件的数据行以及左边表和右边表中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行(6)返回一组值的子查询A.any和in都表示任意一个B.all表示所有C.exist:表示存在量词,带有exists的子查询不返回任何实际数据,它只得到逻辑值“真”或“假”例:查询没有讲授课程为C5的教师姓名selecttnfrom twhere(not exists(select*fromtcwhere t.tno=tc.tno and cn='C5')(7)存储查询结果到表中例:从SC数据表中查询出所有同学的学号和总分,并将查询结果存放在一个新的数据表Cal_Table中select SNo AS 学号,SUM(Score) AS 总分intoCal_TableFrom SCGROUP by SNo如果在本例中,将into Cal_Table改为into#Cal_Table,则查询结果被存放到一个临时的表中,临时表只存储在内存中,并不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其存在时间是非常短的。

完整word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基本看法: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目、属性、地点及其互相关系的抽象表示,以合适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达和办理。

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必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办理的、对决议有价值的数据数据库:数据库是长久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会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S 的核心):特意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有关硬件、软件和各种人员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储存设施、操作系统、管理软件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半据组织成互相独立的数据文件3.数据库系统阶段:必定的格式、一致管理、冗余度小4.散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别、逻辑上一致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3.数据模型:(1)基本看法: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绘数据的一组看法和定义,包含描绘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看法工具。

看法模型:按用户的看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重申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而且能够互相区其他“事物”实体集:性质同样的同类实体的会合属性:描绘实体的特色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主键:用来独一表记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响事物之间的互相关系,联系也是主体,也可拥有属性关系模型:采纳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

实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 1:1 关系名(属性1,属性 2,)1:n 将 1 的主键放入 n 中学生(班级编号,)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2)E-R 模型:能依据详细问题建立E-R 模型、画出 E-R 图实体集:矩形框属性:椭圆联系:菱形(3)关系模型的数据构造、关系的性质数据查问、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改正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存全部属性)、投影(全部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络(4)E-R 模型变换为关系模型(5)关系模型的完好性(实体、参照、自定义)实体:主键不可以为空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当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第二章 A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1.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2.基本看法: 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3.使用表设计器创立表(1)字段名命名规则不可以空格开头、不可以用 .!()[] 、最长 64 个字符(2)字段种类:文本、数字、日期 /时间、是 /否、查阅导游(备选项中选择)(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寻或排序的依据,加速查问速度)、必填字段(4)设置主键4.成立表间关系:关系字段、实行参照完好性5.表的复制、更名、删除6.数据的导入、导出第三章查问1.查问的看法和作用查问是依据查问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得数据的方法阅读、更新、剖析数据2.选择查问使用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而后按所需次序显示数据3.条件查问(1)查问条件的表示①条件的组合: and、or、not②取值范围的说明:>、<、>=、<=、<>between andIn③条件不确立:like*(代替零个一个或多个随意字符)、?(随意单调字符)、 #(随意一个数字)、[ ] (代替方括号内随意字符)、! (代替方括号内字符之外的随意字符)、-( 2)函数①统计函数( SUM ,AVG ,COUNT , MAX ,MIN )②字符串函数( LEN , LEFT,RIGHT , MID )③日期函数( DATE,NOW ,YEAR ,MONTH ,DAY )4.交错表查问、重复项查问、不般配项查问:特色、何时合用交错:对数据库中表和查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的字段一定根源于同一个表或查问重复:对某些怒有同样值得记录进行检索和分类,判断信息正确性不般配:查找可能的遗漏,在一张表中有另一张表中没有4.参数查问在作为参数字段的条件行中,以[ ] 括起与字段名不一样的内容5.操作查问:生成表查问、更新查问、删除查问、追加查问第四章SQL 查问select-from-where、insert、update、delete,要求能读懂select:构成查问结果的属性列from :作查问的表where:查问条件insert:将子查问结果插入到指定的表update:数据更新,需要更新的表delete:删除字段数据定义:用于定义和改正基本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 create(成立) drop (删除) alter(改正)数据操控:用于表或视图的数据进行增添、删除和改正等操作insert(插入)delete update数据查问: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select数据控制:用于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益grant(受权) revote(回收权限)第五章窗体1.窗体的看法和作用看法:经过灵巧多样的控件使用构成了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界面,进而达成显示、输入和编写数据等事物作用:可作为阅读、编写、输入输出表或查问中数据的交互界面可作为组织、控制整个系统中对象的外观界面2.创立窗体的三种方法自动创立、窗体导游、设计视图3.窗体的构成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4.窗体的控件(1)种类:联合型控件、非联合型控件、计算型控件(2)常用控件:文本框,命令按钮,列表框和组合框,标签,选项组,选项按钮,子窗体 /子报表(3)常用属性:名称、标题记录源:窗体的数据根源,一般为表或查问控件根源:控件所显示数据的根源,往常是与控件联合的字段行根源:组合框、列表框的列表选项根源5.主 /子窗体:主窗体内套有子窗体,便于在同一窗体中显示不一样表中有关系的数据第六章报表1.报表的看法和作用:与窗体的功能比较、差别报表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阅读、剖析、汇总和输出;窗体用于阅读、编写、输入、输出2.报表的构成:报表页眉、页面页眉、组页眉、主体、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3.排序和分组报表中的数据(对最多10个字段分组)汇总项:能够增添多个字段的汇总,而且能够对同一字段履行多种种类的汇总分组间隔项:确立记录怎样分组在一同,能够自定义标题项:改正汇总字段的标题,能够用于列标题还可用于标志页眉与页脚的汇总字段有/无页眉节选项:用于增添或移除每个组前方的页眉节4.标签报表:特色:在一页中显示多个标签,经过标签报表,用户能够查察到多个且数据格式相一致的标签。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重点一、关系数据库模型与设计1.数据库模型的概念,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等。

2.关系数据库模型的特点和优势。

3.实体关系模型(ERM)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的图形化表示。

4.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包括函数依赖和范式的概念、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等。

二、数据库查询语言1.查询语言的作用和分类。

2.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语法和操作,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3.SQL语句的嵌套和连接操作,包括内连接、外连接和自连接等。

4.SQL中的分组和聚合函数的使用,包括COUNT、SUM、AVG等函数。

5.SQL的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定义语言(DDL)的区别和应用。

三、索引与查询优化1.索引的作用和原理,包括B树和B+树索引的特点和应用。

2.查询优化的概念和原则,包括代价估计和选择最优执行计划等。

3.查询优化器的组成和工作流程,包括查询重写、逻辑优化和物理优化等。

4.查询执行计划的生成和执行过程,包括扫描、连接和排序等操作。

四、事务管理1.事务的概念和特点,包括ACID属性和事务隔离级别等。

2.事务的并发控制机制,包括并发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3.锁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共享锁和排它锁的应用。

4.事务的恢复和日志管理,包括日志的写入和回滚等操作。

5.并发控制和恢复技术的比较和应用场景。

五、数据库安全1.数据库安全的概念和目标,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

2.访问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角色和权限的管理。

3.数据加密和解密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

4.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

5.安全审计和漏洞管理,包括检测和修复数据库的安全漏洞。

通过复习上述重点内容,可以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有助于应对相关的考试和实践应用。

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些练习和实践,通过编写SQL语句、设计数据库模式等方式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含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与参考答案 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五.关系代数和SQL 语言六.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七.绘制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八.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复习提纲---教材分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ch1绪论)第二部分 关系数据库(ch2)第三部分 SQL 语言(ch3)第四部分 数据库安全性(ch4)第五部分 数据库完整性(ch5)第六部分 关系数据理论及数据库设计(ch6ch7)第七部分 并发控制及数据库恢复(ch10)关注平时做过的:习题实验二、三、四基本概念题综合技能题综合技能题答题步骤总结:五.关系代数查询答题步骤1、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关系,来自单个关系用单关系选择投影查询;来自多个关系用连接,再选择投影;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除运算SQL语言查询答题步骤2、确定条件的列名与查询的列名,来自哪些表,来自单个表用单表查询,用select确定列用where确定行;来自多个表用连接或子查询,要查询的列来自单个表可使用子查询(也可用连接查询),否则只能用连接查询;如果有所有的、至少、包含等字样考虑用Exists存在性子查询;如果有统计信息用分组查询,用having筛选满足分组条件的组,注意select中的列有2种,分组列与聚合函数列,没有第三种列。

六.码的求解、范式判断、规范化答题步骤码的求解步骤将依赖集的属性分成左右两边,则有1)只出现在左边的肯定是码的属性之一2)只出现在右边的肯定不是码的属性3)两边都不出现的肯定是码的属性之一;再看选出的属性能否构,如果是码,则选出的属性就是唯一的码;如果不是码,则将其与依赖集左边属性一一结合,尝试是否为码(即能否决定其他全部属性)范式判断区分非主属性,主属性;再确定有无部分依赖、传递依赖等做出判断规范化将范式按1NF→2NF→3NF→BCNF逐步分解(不严格推敲时将依赖集的每个依赖左右两边组成一个关系即可得分解)七.绘制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关系的码答题步骤确定实体、联系、联系类型(1:1或1:n或m:n);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每个关系的码八.调度问题:确定是否为可串行化调度答题步骤先确定初值、再计算2个事务的串行结果、再计算事务的并行处理结果,比较结果:若与其中任何一个串行结果相同则为可串行化调度,否则为不可串行化调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纲题库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5、概念模型的描述6、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像、数据独立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总结笔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总结笔记

1.1 软件危机
• 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危机的原因
• • • • • • 软件规模越来越大,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 软件开发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过分依靠个人技巧和创造性 没有充分的文档资料(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文档和数据等) 软件可靠性缺少度量的标准,质量无法保证 轻视软件维护(维护费用占软件总费用的55%-70%) 用户需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主要原因)
改正性维护,也就是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
错误;
适应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完善性维护,即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或扩充软件使它更完
善;
预防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1.4 软件过程
• 在实际软件开发时,软件规模、种类、 开发环境及开发时使用的技术方法等 因素,影响阶段的划分。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技术 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工具 软件开发方法学
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度量 项目估算 进度控制 人员组织 配置管理 项目计划
1.2 软件工程
概括地说,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 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 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 需要组织管理措施。
• 软件工程正是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 一门新兴学科。
无章法(个人英雄主义)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团队合作开发)
1.2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1968年秋,提出软件工程 • IEEE 1993年给出定义: 1) 将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 工程原则和方法,应用于软件 的开发、运行和维护。 2) 对1)中方法的理论研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1、P4文件系统阶段,用文件系统来管理数据具有哪些特点?数据库系统阶段,用数据库系统来管理数据具有哪些特点?2、P10 1.2.2 概念模型3、P20 1.2.3.3 关系数据模型4、P23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2.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什么事逻辑独立性?什么事物理独立性?5、P38-40 概念术语(域、笛卡尔积、笛卡尔积的基数、关系、候选码、主码、主属性)6、P42 2.3 关系的完整性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定义并深刻理解,熟练掌握!7、P42 2.4 关系代数8、P68 3.1.2 SQL语言的基本概念9、P68 3.2 数据定义 3.3 查询 3.4 数据更新3.5 视图视图的特点?视图的作用?3.6 数据控制10、P129 4.1.3 有关概念(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码)11、P130 4.2.1~4.2.4(概念深刻理解)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12、P139 4.3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第4章课件最后面的典型例题,熟练掌握关系模式的规范化13、P161 5.3 并发控制5.3.1~5.3.35.3.1 并发控制概述:事物?事物的ACID属性?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理解并掌握)–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5.3.2并发操作的调度:可串行化的调度5.3.3封锁:排它锁(eXclusive lock,简记为X锁);共享锁(Share lock,简记为S锁);三级封锁协议14、P173 5.4 恢复5.4.1~5.4.215、P184 6.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参考文末图片)16、P200 6.4 逻辑结构的设计第6章课件最后面的典型例题,熟练掌握根据六个转换原则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doc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doc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doc数据库系统概述一、有关概念四个基本概念1.数据 (Data): 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 (Database,简称 DB) 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 :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 :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作功能 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6.其他功能4.数据库系统( DatabaseSystem,简称 DBS ):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桌面 DBMS Access ,VFP客户机 /服务器型DBMS SQL Server , Oracle, MySQL , DB25.数据库系统(DBS )的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 和用户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2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 DBMS 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 数据定义功能2 数据操作功能3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 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6 其他功能4.DBMS可以对数据提供哪些控制功能?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 )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 Integrity )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并发( Concurrency )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数据库的概念1)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 数据库是存在于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文件组成的统一体,是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

2)数据库是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的,这种结构化形式实质上就是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不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

3)数据库是相关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既有某特定应用领域涉及的各种基本数据,也有反映这些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也是不可感知的数据库形体之一。

DBMS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建立、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是一种位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库管理功能的系统软件。

2.DBMS的主要功能定义、操纵、控制、维护数据库并有通信功能3.数据库应用系统概念成以计算机为开发和应用平台,以OS、DBMS、某种程序语言和实用程序等为软件环境,以某一应用领域的数据管理需求为应用背景,采用数据库设计技术建立的一个可实际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和维护数据的,并为用户提供数据支持和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系统。

4.三个世界对数据的描述现实世界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

可狭义地将现实世界看作为各个事物、各个现象、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

计算机世界——数据世界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解释,是现实世界的概念化。

5.数据模型的概念及组成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及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来表示的一种方法。

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实际上给出了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描述和动态模拟现实世界信息结构及其变化的方法。

是一组面向计算机的概念集合,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三部分组成6.层次模型、是一种用树型(层次)结构来组织数据的数据模型。

树中的每个结点代表一种记录类型。

网状模型(1)至少有一个结点多于一个双亲结点;(2)至少有一个结点无双亲结点。

关系模型系模型是一种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系的(优于上面两个)7.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及两级影像与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一种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角度看到的数据库模式结构和映射关系。

内模式是对数据库表物理存储结构的描述。

逻辑模式是对DB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体现了全局、整体的数据观点。

外模式是对数据库用户能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体现了应用程序员对数据库的数据观点。

三级数据库结构 :用户级DB 局部逻辑结构概念级DB 全局逻辑结构存储级DB 存储组织结构(1)数据的体系结构如何保证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外模式/模式映像做当逻辑模式改变时候,只需要把出相应的改变就行,以至于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可以不必修改应用程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只要没有改变逻辑模式中与外模式定义有关的属性及与其关系模式名的隶属关系,就可使外模式保持不变)模式/内模式映像当内模式改变的时候,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做相应的改变,可以使逻辑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型。

第2章关系运算1.关系的定义关系是一张表,表中的每行(即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就是一个元组,每列就是一个属性。

在二维表里,元组也称为记录。

定义2.1 设有属性A1和A2分别在值域D1和D2中取值,则这两个属性的值域集合的笛卡儿积定义为:D1×D2={<d1,d2>|d1∈D1且d2∈D2}其中,序偶<d1,d2>中的两个元素d1和d2是有序的,也即其次序是不能改变的。

进一步讲,D1×D2≠D2×D1。

但是不强调其n元组中元素次序的笛卡儿积运算,称为广义笛卡儿积运算比如:设D1={1,2,3},基数为3;D2={a,b},基数为2;则有:D1×D2={<1,a>,<1,b>,<2,a>,<2,b>,<3,a>,<3,b>}且基数为3×2=6。

例2.1:设D1={李兵,王芳},D2={男,女},D3={北京,上海}。

D1×D2×D3={<李兵,男,北京>,<李兵,男,上海> ,<李兵,女,北京> ,<李兵,女,上海> ,<王芳,男,北京> ,<王芳,男,上海> ,<王芳,女,北京> ,<王芳,女,上海>}且基数为2×2×2=8。

笛卡儿积的基数即为笛卡儿积定义的元组集合中的元组的个数定义2.2 笛卡儿积D1×D2Dn的任一子集称为在域D1,D2,…,Dn上的关系。

其中,值域集合D1,D2,…,Dn是关系中元组的取值范围,称为关系的域(Domain),n称为关系的目或关系的度(Degree)。

例如:n=2时,二元关系n=m时,m元关系2.关系的性质(1)关系中的每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即关系表中不能再有子表;(2)关系中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即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3)关系是一个元组的集合,所以关系中元组间的顺序可以任意;(4)每一个关系都有一个主键,用于唯一地标识它的各个元组。

3.关系代数的运算(1)知道运算的含义及表示符号(2)能够求解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值(3)能够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达查询要求4.等值连接、自然连接与外连接的含义略第3章数据应用系统设计方法1.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及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是指分析用户对数据管理的功能需求和应用需求,是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基础。

数据流图是一种用于描绘系统逻辑模型的图形工具,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

数据字典表达出每个数据和处理的具体含义和详细描述信息、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2.数据库各级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外模式和物理模式)形成的阶段概念模式 E-R图步骤局部E-R图集成局部的形成一个完整的E-R图优化(消除命名冲突、消除属性特征冲突、消除结构冲突、消除冗余数据和冗余联系)逻辑模式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信息结构转换为一组关系模式;2、步骤(1)将设计好的概念结构转换成关系模型;(2)利用规范化理论对转换好的关系模型进行规范化设计和处理;(3)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处理。

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库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在物理存储设备上为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数据库逻辑结构,选取和设计一个占用存储空间较少、查询效率尽可能高、维护代价较低的数据库物理结构;并对设计好的物理结构从时间和空间效率方面进行评价,以便确定是否对其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存储数据库信息的物理文件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三类。

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对应于用户级。

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外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定义对应于用户的数据记录(外模式),也可以利用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对这些数据记录进行。

外模式反映了数据库的用户观。

3.E-R图的设计方法1、E-R图的基本要素(1)实体集正方形(2)联系集菱形(3) 属性集椭圆形4.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1、主要任务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独立于任何DBMS数据模型的信息结构,转换为一组关系模式;并利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对这组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设计和优化处理,从而得出满足所有数据要求的关系数据库模型,也即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2、步骤(1)将设计好的概念结构转换成关系模型;(2)利用规范化理论对转换好的关系模型进行规范化设计和处理;(3)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处理。

5.索引的概念及作用索引是一种表形式的数据结构,由给定的一个或一组数据项(主键或非主键)组成。

对于主键值 Ki(i=1,2,…,n)和对应记录的地址A(Rki),{Ki,A(Rki)}称为索引项6.稠密索引、稀疏索引及聚簇索引1稠密索引(dense index)及其特征1)按主键值的排序建立索引项,每个索引项包含一个主键值和由该主键值标识的记录的地址指针。

2)每个索引项对应一个记录,记录的存放顺序是任意的。

3)索引项的个数与记录的个数相等(也就是说索引项较多,所以称为稠密索引)。

2稀疏索引(sparse index) 及其特征1)所有数据记录按主键值顺序存放在若干个块中。

2)每个块的最大主键值(即该块最后一个数据记录的主键值)和该块的起始地址组成一个索引项。

3)每个块中的索引项按主键值顺序排列组成索引表(由于是每个块只有一个索引项,索引项较少,所以称为稀疏索引)。

3、数据聚簇是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中提高查询性能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使那些经常在一起进行联接查询的表的数据在物理介质上尽量临近存放,也即把它们聚集地存放在一起。

进行联接查询的几个表必定存在公共字段,这些公共字段或者是某个表的主键,或者是某个表的外键,所以就可利用这些公共字段,把相关表中主键与外键相同的记录临近存放,把多个表的数据存储到同一物理块上。

这样在进行联接查询操作时,进行联接运算的几个表的数据就可在同一个物理块中同时调到内存中,从而可以减少存储管理中的页面调进调出次数和搜索时间。

第5章关系数据库语言SQL1.SQL的功能及特点SQL语言有三大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用于定义基本表、定义视图、定义索引等。

2、数据操纵功能用于实施对数据库的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

3、数据控制功能用于实现对数据库对象的控制。

SQL具有两个特点:1、SQL具有2种工作方式:交互式命令用户可以联机在系统提供的查询编辑器窗口上,通过直接键入SQL命令(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系统然后会把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

嵌入式SQL语句可以被嵌入到某种高级语言(比如,C语言)程序中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并利用主语言的强大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屏幕控制及输出功能等,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输入输出控制等。

2、SQL支持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2.常用的SQL语句(1)create table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1> <数据类型> [<列1的完整性约束>][,<列名2> <数据类型> [<列2的完整性约束>],……,<列名n> <数据类型> [<列n的完整性约束>],[<表的完整性约束>]]);<>的必须要填 []的可选表的主键约束子句,格式为PRIMARY KEY(<主键列名1> [,<主键列名2>,…,<主键列名r>])表的外键约束格式为:foreign KEY (<列名1>)reference <表名> (<列名2>)(2)Alter table增加列在表的最后一列后面增加新的一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