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统计学练习题.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范畴?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回归分析2.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偏态D. 峰态3. 在正态分布中,数据的分布形态是:A. 双峰B. 单峰C. U形D. 无规律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目的?A. 描述总体B. 描述样本C. 估计总体参数D. 进行假设检验5.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H0)通常表示:A. 研究者希望证明的效应B. 没有效应或效应为零C. 效应显著D. 效应不显著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7.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8. 描述什么是相关系数,并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请计算: - 均值-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标准差10. 假设某产品的质量控制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重量为100克,标准差为5克。
如果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个样本,计算样本均值在95%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
统计学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D(回归分析属于推断统计)2. B(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3. B(正态分布是单峰分布)4. C(参数估计的目的是估计总体参数)5. B(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效应或效应为零)二、简答题6. 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在次数趋于无穷大时趋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分布是什么。
这一定理在抽样调查、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7. 置信区间是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范围,它表示在多次抽样的情况下,有特定比例(如95%)的样本统计量会落在这个区间内。
它在统计推断中帮助我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8.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
(完整版)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 、进行调查的时间C 、调查工作的期限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B 、 510C 、 500D 、490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nX X X ,,,21 是来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σμN B.、)1,0(N C.、),(2σμn n N D 、),(2n N σμ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组成部分?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答案:D2.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不等于中位数C. 标准差等于0D. 均值大于标准差答案:A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 ∞)D. (1, ∞)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适合使用t检验?A. 总体标准差未知B. 总体标准差已知C. 样本量很大D. 样本量很小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趋于正态分布,无论这些随机变量本身是什么分布。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总体参数,即使我们不知道总体的具体分布。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一个范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它基于样本统计量和概率分布来构建,表示我们对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有一定的信心。
在统计推断中,置信区间提供了一种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估计的可靠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23, 27, 31, 35, 39, 43, 47, 51, 55, 59。
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值(均值)= (23+27+31+35+39+43+47+51+55+59) / 10 = 39 标准差= √[(Σ(xi - 均值)²) / (n-1)] = √[(Σ(23-39)²+ ... + (59-39)²) / 9] ≈ 11.362. 假设某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
统计学习题加答案

第一章总论1.单选题(1) 统计有三种含义,其中( b )是基础。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2) 社会经济统计学和( c )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a.社会经济工作b.统计科学研究c.社会经济统计工作d.社会经济的核算(3) ( 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真实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4) 统计学的经济理论基础是( b )。
a.哲学b.政治经济学c.数学d.数理统计学(5) 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 a )。
a.数量性b.总体性c.整体性d.同质性(6) 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d )。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7) 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d )。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的每一工业企业c.该市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8) 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a.50个学生b.每个学生c.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9) 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0) 已知某种商品价格为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d )。
a.指标b.变量c.品质标志d.数量标志(1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c )。
a.每个工人的工龄b.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c.每个工人的健康状况d.每个工人的平均工资(12) 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以用来( a )。
a.表示个体的特征b.作为指标来使用c.表示总体的特征d.作为变量来使用(13) 某地区全部商业企业为总体,每个商业企业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商品销售额为( c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14) 某班4个学生考试成绩分别为75分、80分、90分和98分,这4个数字是( d )。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经济统计和职能有那些?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的种类。
9、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变量的种类。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10、什么是统计指标?指标有哪些特点?指标有那些主要分类?(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完整版)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所有可能的样本B. 某一特定群体的所有个体C. 单个样本D. 样本的平均值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主要工具?()。
A. 均值B. 标准差C. 回归分析D. 直方图3. 标准差的主要作用是衡量()。
A. 数据的分布范围B. 数据的平均值C. 数据的异常程度D. 数据的对称性4. 在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
A. 样本中不同数值的数量B. 样本中个体的总数C. 总体中个体的总数D. 样本中重复数值的数量5. 以下哪个是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
A. 相关性检验B. 回归分析C. t检验D. 方差分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数值称为________。
2. 当我们想要了解两个变量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时,可以使用________图进行初步判断。
3. 为了计算样本的标准差,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数值与________的偏差。
4.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拒绝了零假设,我们实际上是认为________。
5. 当我们说一个数据集是正态分布的,我们指的是该数据集的形状类似于一个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随机样本以及它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3. 请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它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班级考试成绩如下:80, 85, 90, 95, 100。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 = ()2. 假设有一个样本,其数据为:12, 15, 18, 21, 24。
请计算样本的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 = ()方差 = ()五、论述题(20分)请论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统计学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并举例说明统计学如何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1、统计学( )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A、定类尺度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统计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学领域包含和两个分支。
2、统计数据的四种类型分别是、、和。
3、按数据收集者是否数据使用者,统计数据的来源分为、两种。
4、变量按其可能取值范围是否形成区间,分为、两类。
5、频数分布由、两个要素构成。
6、时间序列由、两个要素构成。
7、通常,用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用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8、如果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不同,比较它们的波动状况,则应使用指标。
9、最常用的标志变动度指标是或。
10、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
11、如果一个随机变量是对称分布的,则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2、设X服从N(0,1),则P(-1.96≤X≤1.96)=,P(-3≤X≤3)=。
13、设X服从N(μ, σ2),则P(μ-3σ≤X≤μ+3σ)=。
(X-μ)∕σ服从。
14、设X服从N(μ, σ2),X1,X2,…X n为独立随机样本,则X服从。
15、设T服从t(n),则当n→﹢∞时,T的分布趋向。
16、如果X是连续随机变量,则P(X=a)= ,P(X≤c)与P(X<c) 。
17、如果随机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P(A|B)与P(A) 。
18、如果随机事件A与B互不相容,则P(AB)等于。
19、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其实就是样本均值的。
20、统计推断方法有、两大类。
二、单选题1、设事件A与B独立,P(A)=0.3,P(B)=0.5,则P(A+B)等于( )。
A、0B、0.8C、0.15D、0.652、设事件A与B互不相容,P(A)=0.3,P(B)=0.5,则P(A|B)等于( )。
A、0B、0.8C、0.15D、0.653、在频率分布中,各组频率之和( )。
A、等于100B、等于1C、介于0~1之间D、介于0~100之间4、设X服从N(0,1),已知P(X≤1.96)=0.9750,则P(|X|>1.96)=( )。
A、0.25B、0.05C、0.95D、0.95455、设X服从N(μ, σ2),X1,X2,…X n为独立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服从( )。
A、N(0,1)B、N(μ, σ2)C、N(μ, σ2/n)D、未知分布6、积差法相关系数(皮尔逊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
A 、[0,1]B 、[-1,1]C 、(0,1)D 、(-1,1)7、如果()0.25, ()0.56P AB P AB ==,则P(A)= ( )。
A 、0.25B 、0.56C 、0.81D 、无法计算8、如果P(AB)= P(A) P(B),则事件A 与B ( )。
A 、互不相容B 、相互独立C 、互补D 、无法得出结论 9、如果一组数据分布是右偏的,则其平均数X 与众数0M 存在以下关系( )。
A 、X 小于0MB 、X 等于0MC 、X 大于0MD 、无法得出结论10、设随机变量X 、Y 的数学期望分别为5和7,则E(X+Y)等于( )。
A 、5B 、7C 、12D 、3511、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
A 、纯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整群抽样D 、等距抽样 12、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A 、可以避免的B 、可避免且可控制C 、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 、不可避免但可控制13、广州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10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 、重点调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普查 14、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指数∑∑1011qp q p 说明了( )。
A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15、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负,则(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B 、表明现象负相关C 、表明相关程度很弱D 、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16、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影响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无法判定他们的的固定时期 17、为了反映各组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应计算平均工资的( )。
A 、固定构成指数 B 、可变构成指数 C 、结构影响指数 D 、综合指数 18、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的数值越( )。
A 、接近于+∞B 、接近于+1C 、接近于0D 、接近于-1或+1 19、已知2150,18,15,xy x y σσσ===那么x 和y 的相关系数等于( )。
A 、0.0453B 、0.3086C 、0.5556D 、0.745620、已知两变量的协方差27,各自的方差分别为36和81,则它们的相关系数为( )。
A 、0.5 B 、0.0093 C 、0.0962 D 、0.008221、若已知2()x x ∑-是2()y y ∑-的2倍,()()x x y y ∑--是2()y y ∑-的1.2倍,则x 与y 的相关系数等于( )。
AB C D 、1.2222、回归分析的目的在于研究( )A 、变量间的相关方向B 、变量间的相关密切程度C 、变量间的一般数量变化关系D 、变量间的函数关系23、设某种产品销售量y (万吨)与价格x (元)之间有回归方程y=82.31-0.64x ,则表明x 提高1元时,y ( )。
A 、增加82.31万吨B 、增加82.31个百分点C 、减少0.64万吨D 、减少0.64个百分点 24、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都可用来说明( )A 、变量间的相关方向B 、变量间的相关密切程度C 、变量间的数量变化关系D 、变量间的关系表现形式 25、已知x 和y 存在负相关关系,则回归方程( )肯定是错误的。
A 、ˆ200.82yx =-- B 、ˆ300 1.82y x =- C 、 ˆ1500.75yx =-+ D 、ˆ870.32y x =- 26、已知r=0.3713, σy =5.2817, σ=2.8766,则惟一可能正确的回归方程是( )。
A 、y=12.4328-3.713x B 、y=12.4328+0.202x C 、y=12.4238+0.6817x D 、y=12.4238-0.6817x 27、当所有的观点(x ,y )都在一条直线上时,则( )。
A 、相关系数等于0B 、相关系数绝对值等于1C 、估计标准误差等于1D 、回归系数绝对值等于1 28、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方程,要求满足( )。
A 、因变量的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 、因变量的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C 、因变量的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D 、因变量的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29、对于两个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01ˆˆˆy x ββ=+,回归系数1ˆβ( )。
A 、可能小于0 B 、可能为0 C 、只能是负数 D 、只能是正数30、对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 )。
A 、只能将原因作为自变量B 、只能将结果作为因变量C 、二者均可作为自变量D 、无需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3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A 、年龄 B 、工资C 、汽车产量D 、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3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
A 、年龄 B 、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3、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3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35、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1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三、多选题1、描述数据离散状况的统计指标主要有( )。
A、标准差B、方差C、全距D、平均差E、四分位差2、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主要有( )。
A、众数B、中位数C、离散系数D、算术平均数E、偏度系数3、下列属于定性变量的有()。
A、职业B、居住区域C、体重D、身高E、汽车产量4、下列说法那些是正确的?()。
A、应该用均值来分析和描述地区间工资水平B、宜用众数来描述流行的服装颜色C、考试成绩中位数的含义是有一半考生的成绩超过此数D、在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宜用中位数而不是用众数来作为平均数E、一般常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年平均增长率5、下列关于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它又称为随机变量的均值B、它表示该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平均水平C、它度量的是随机变量的离中趋势D、任一随机变量都存在一个有限的数学期望E、它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不同之一是它以概率或分布密度为权数6、“统计”一词的涵义包括()。
A、统计工作B、统计资料C、统计科学D、统计分析E、统计预测7、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那些内容()。
A、调查目的B、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制定调查表D、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E、调查实施细则8、在趋势方程Y =a +bx 中( )。
A 、b 表示直线的截距B 、b 表示直线的斜率C 、b 表示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的数量D 、b 表示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的数量E 、b 表示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长的速度 9、影响必要抽样数目的因素主要有( )。
A 、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B 、样本容量C 、抽样方法和抽样组织形式D 、抽样极限误差E 、估计的可靠程度 10、统计调查中的非全面调查有( )。
A 、统计报表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E 、普查 11、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主要因素有( )。
A 、总体的变异程度B 、样本容量C 、抽样方法D 、抽样组织形式E 、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12、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
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n=200B 、n=30C 、总体合格率是一个估计量D 、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E 、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2.52% 13、用样本成数来推断总体成数时,至少要满足下列哪些条件才能认为样本成数近似于正态分布( )A 、np ≤5B 、np ≥5C 、n (1–p )≥5D 、p ≥1%E 、n ≥30 14、拟合线性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