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柳笛和榆钱》一课一练 冀教版

合集下载

【推荐】 3 柳笛和榆钱(练习1)

【推荐】 3 柳笛和榆钱(练习1)

第 1 页 三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及答案
(冀教版)
3*.柳笛和榆钱
一、 照样子给加点的字找朋友。

略 浸 吱

二、我会写。

mù yù zuǐ chún fèng xiàn cháng shì shǐ mìng
chéng xiàn hún hòu shī rùn yí chuan shè jì
四、照样子完成括句练习。

(至少扩两处)
例:歌声传到远方。

(优美的歌声)穿过(森林)传到远方。

1.孩子们摘榆钱。

2.大手抚摸着我。

3.柳树摇着枝条。

参考答案
3* 柳笛和榆钱
一、浸—j ìn 吱—z ī 混—h ùn
二、沐浴 嘴唇 奉献 尝试 使命 呈现 浑厚 湿润 一串 设计
三、哗哗 沙沙 风吹树叶声 吱吱 呱呱 青蛙叫 咚咚 敲鼓声
四、1.草原上的孩子们欢快地摘榆钱。

2.爸爸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我。

3.河岸的柳树轻轻地摇着它嫩绿的枝条。

l üè li è j ìn q ǐn h ún h ùn z ī zh ī。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1《柳笛和榆钱》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 11《柳笛和榆钱》 冀教版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吹柳笛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 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
12
找出描写榆钱样 子的句子读一读。
课文是怎样描写吃 榆钱的?读一读。 并结合相关语句说 一说你从中感受到 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13
填一填
一( )柳枝 一( )柳笛 一( )玉荚 一( )榆树 一( )树叶 一( )赞歌
17
再见
18
柳树、柳笛
柳 树
1
2
3
4
5
11. 柳笛和榆钱
定州市北俱佑小学苏建芝
6
你会读吗 ?
沐浴 省略 温顺 呈现
柳笛和榆钱 奉献 稍微 尝一尝
想方设法 折断 抽丝 味道 美妙 混合
7
阅读课文并思考: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 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 写什么?
8
1. 想想柳笛和榆钱给 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 些欢乐?
14
作者借榆钱和柳树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对故乡的无比 热爱与眷恋以及对美 好生活回味!
15
积累优美语言
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 向我们招手。
春天声找出来。
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 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16
拓展延伸:
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 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 知道还有哪些童年乐事给春 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 来了欢乐呢?(交流)
2. 美美地读第一段。哪 个字用的妙? 这一段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
9
柳树的长发 披散开来自 由自在地沐 浴在春风里; 榆树常常把 身子.探出 墙头,向 我们 招手 。
10
1.柳笛是怎么做出来的? 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1.柳笛和榆钱(教案)

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1.柳笛和榆钱(教案)

11.柳笛和榆钱(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10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1.出示生字,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我们的样子(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

(分3个方面读)(4)出示课件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柳笛和榆钱》是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

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认“榆、沐、浴、拧”等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学习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串串美味的糖葫芦,酸酸甜甜;童年是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五彩缤纷。

童年是无忧无虑,令人难忘的。

这快乐的童年当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玩具。

城里的孩子有变形金刚、芭比娃娃,那农村的孩子们呢?一起走进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走进作者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

内蒙古开鲁人,中共党员。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69年应征入伍,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柳笛和榆钱教案及原文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柳笛和榆钱教案及原文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柳笛和榆钱教案及原文《柳笛和榆钱》课文原文我的故乡在北方农村,那里的榆树和柳树并着肩长。

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在地沐浴(mùyù)在春风里;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

春天,我们折下—根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nínɡ)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lüè)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tuì)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驯(xùn)地呈(chénɡ)现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

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

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吱[zī]吱的像雏(chú)鸡叫。

那时候,我们常常绿着手心和嘴唇,手拿十几只柳笛回家。

柳笛要现做现吹,放一夜,第二天就无法吹响了。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榆钱是榆树的奉(fènɡ)献。

榆钱非常好吃。

清晨,露水还浸(jìn)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芦一样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jǔjué)。

第三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hùn)合后的甜美,尝到土地的芬芳。

手中的榆钱吃完了,你会把目光停留在更高更密的榆树枝上,然后想方设法爬上墙头,骑着树杈(chà),在枝叶的遮蔽(bì)下吃个够。

《柳笛和榆钱》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榆、沐、拧、略、呈、奉、混、蔽” 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

4、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重点难点】了解北方农村儿童欢快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和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定向·诱导(一)同学们,我们虽然都生活在北方,但大多的时间都呆在城市里,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吧?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农村去,看看那儿的小朋友们平日里,都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1.柳笛和榆钱【第2课时】【新版】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1.柳笛和榆钱【第2课时】【新版】

2.柳笛是怎么做出来的?画出相关语句说一说,尤其注意描写动作的
词语。吃榆钱,“那滋味真美妙”,结合相关语句谈谈你的体会。 教师点拨:第一问要我们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问要我们先找出相关语句,然后联 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说一说体会。 参考答案:(1)春天,我们折下一枝小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 齐整,然后搓一搓,使绿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 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 先折下一枝柳枝,再切割齐整, 然后搓一搓,最后猛抽出树枝,就做成了一管柳笛。 (2)“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第三 片、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尝到科尔沁 草原土地的芬芳。”这些语句让我们仿佛亲口品尝到了榆钱那美 妙的滋味,体会到了童年那幸福、快乐的生活,感受到科尔沁草 原的春天的无限欢乐。
柳笛要现做现吹,放一夜,第二天就无法吹响了。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 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一句小结似的述说,让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摇摆 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飘溢在科尔沁草原上。
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 咀嚼。第三片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 甜美,尝到科尔沁草原土地的芬芳。
4.四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课文结构
柳 总写:榆树柳树 带来欢乐


做柳笛:折 切 搓 抽
热爱美好故乡
榆 分写 吹柳笛:粗笛浑厚 细笛尖俏 怀念幸福童年

吃榆钱:鲜嫩可口 芬芳甜美
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 春天,描写了春天里的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 物——柳笛和榆钱,作者回忆儿时做柳笛、吹柳笛和 尝榆钱的欢乐情景,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 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柳笛和榆钱》精品习题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柳笛和榆钱》精品习题

练习样张:3、柳笛和榆钱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榆钱略微呈现怒吼()()()()吱声浸润晶莹混合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柳枝一()柳笛一()玉荚一()榆树一()树叶一()赞歌三、词语仿写秀。

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榆钱给乡下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乐趣呢?请你根据下面的句式来写一写。

1.看榆钱,_________________,那感觉真___________________!2.摘榆钱,_________________,那感觉真___________________!3.吃榆钱,_________________,那感觉真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它悄悄掀开姑娘的头巾,从她们红润润的嘴边溜过去。

她赶上了马车,围着红缨的鞭子旋转。

她吻着拖拉机的轮带,她爬上了司机小伙子的肩膀。

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声音——早!1.你从短文里的那些事物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从这句话中,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春景图?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横线画出你做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柳笛和榆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柳笛和榆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柳笛和榆钱》作者⽤深情的笔调描写了北⽅的故乡,那⾥春天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

全⽂语⾔⽣动、形象,⾃始⾄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活的美好回忆,使⼈⾝临其境。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柳笛和榆钱》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柳笛和榆钱》原⽂ 我的故乡在科尔沁草原,那⾥的榆树和柳树并着肩长。

当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在春风⾥沐浴时,榆树常常把⾝⼦探出墙头,向我们招⼿。

春天,我们折下—枝⼩⼿指粗的柳枝,拿⼩⼑切割齐整,然后搓⼀搓,使绿⾊的树⽪略略熟软,猛⼀下抽出树枝,⼀管柳笛就温驯地呈现在⼿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

柳笛声⾳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

粗笛声⾳浑厚,“呜呜”的像⽜吼;细笛声⾳尖俏,“吱吱”的像雏鸡叫。

那时候,我们常常绿着⼿⼼和嘴唇,⼿拿⼗⼏只柳笛回家。

柳笛要现做现吹,放⼀夜,第⼆天就⽆法吹响了。

春天把⾃⼰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每个孩⼦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榆钱是榆树的奉献。

榆钱⾮常好吃。

清晨,露⽔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串串晶莹的⽟荚。

折下⼀枝,吃在嘴⾥,那滋味真美妙!第⼀⽚如果⼊⼝欲化,第⼆⽚⼀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

第三第四⽚呢,你能尝到露⽔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尝到科尔沁草原⼟地的芬芳。

⼿中的榆钱吃完了,你会把⽬光停留在更⾼更密的榆树枝上,然后想⽅设法爬上墙头,骑着树杈,在枝叶的遮蔽下吃个够。

 【篇⼆】⼩学三年级语⽂《柳笛和榆钱》教案 教学准备: 学⽣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畅谈) 师:⽂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的读读课⽂,通过⾃⼰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初读课⽂,⾃学⽣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柳笛和榆钱课件冀教版1116289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柳笛和榆钱课件冀教版1116289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2019/5/2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thank you!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句子理解
阅读第二、三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我们折下一根小手指粗的柳枝 ,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一拧,使 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 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愿意 怎么吹就怎么吹。
句子理解
这段文字写了如何做柳笛: 折下——切割——拧一拧——褪出
句子理解
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 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雏鸡叫。
作品简介
文学成就: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著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 狐狸》、《种葡萄的狐狸》、《少女和泡泡糖》、《飞龙与神鸽》,散文 集《波斯猫》、《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 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柳笛和榆钱》是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

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认“榆、沐、浴、拧”等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学习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童年是什么?童年是一串串美味的糖葫芦,酸酸甜甜;童年是一个个美丽的肥皂泡,五彩缤纷。

童年是无忧无虑,令人难忘的。

这快乐的童年当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玩具。

城里的孩子有变形金刚、芭比娃娃,那农村的孩子们呢?一起走进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走进作者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

内蒙古开鲁人,中共党员。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69年应征入伍,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1课 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1课  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第11课柳笛和榆钱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沐、浴、略、顺、呈、奉、献、稍、尝、混、设”等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折、抽、顺、奉、献、味、妙、设”等8个生字。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3.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4.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具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沐浴温顺呈现奉献稍稍尝到设法混合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师:“沐浴”是什么意思?生:洗澡,这里指让春风吹拂。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1.认真读书,认识11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汉字。

zhé chōu shùn fèng xiàn miào()断()水机一帆风()()()奇()shè wèi假()()道二、连线组词。

省沐稍呈顺利现微浴略三、我会填。

()的柳枝()的榆钱()的声音()的露珠()的双手()的童年四、用下面词语写一句话。

奉献晶莹参考答案:一、折抽顺奉献妙设味二、省沐稍呈顺利现微浴略三、嫩绿的柳枝甜甜的榆钱美妙的声音晶莹的露珠勤劳的双手快乐的童年四、解放军叔叔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是最可爱的人。

清晨,绿油油的小草满身都是晶莹的露珠。

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柳笛和榆钱课件

新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1柳笛和榆钱课件
浸润、芬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走近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内蒙古自治区 开鲁县人,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
法官》《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 《捕鼠记》《悄悄话》,评论集《鹅背
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
我会写
(3)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 ..
5.照样子,写词语。 热乎乎 亮晶晶:__________ 绿油油 __________ 一串串:__________ 一簇簇 一堆堆 __________ 沉甸甸 __________ 笑嘻嘻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丛丛 一座座 __________ 一对对 __________ 白花花 __________
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
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 课文。
核心问题: 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乐趣? 串珠问题: 1.一读:“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2.二找:找出文中描写作者在做柳笛时运用的动词,有什么作用? 3.三思:为什么说孩子们能找出藏起来的春天的歌?
zhé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斤”第二 笔在竖中线上起笔,竖 略长。
chōu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
shùn

书写指导
左边第一笔为竖撇,第三 笔竖与“页”基本等长。
fèng

书写指导
横画书写紧凑,撇、捺 舒展有力。
xiàn

书写指导
左右布局要紧凑;右部 撇缩捺伸展。
wèi

【推荐】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柳笛和榆钱课件冀教版1

【推荐】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柳笛和榆钱课件冀教版1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谢谢欣赏!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
在地沐浴在春风里;
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

我们
招手 。
1.柳笛是怎么做出来的? 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注意圈画描写动作的词语。
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吹柳笛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柳笛和榆钱》一课一练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柳笛和榆钱》一课一练 冀教版

◆基础题一、读拼音,写汉字。

chéng chún fèng cháng( )现嘴( ) ( )献品( )二、形近字组词浴()使()呈()浑()俗()驶()逞()挥()奉()与()设()奏()写()没()三、填上恰当的词语一()柳枝一()柳笛一()玉荚一()榆树一()树叶一()赞歌四、说一说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柳笛和榆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文中“我们折下—枝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搓一搓,使绿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做法跃然纸上。

你能用这一组动词写一句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题一、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横线表示)树杈(chā chà)拧(níng nǐng)开奉(fèn fèng)献吱吱(zī zhī)混(hún hùn)合呈(chén chéng)现二、我会模仿。

1、绿莹莹(表示颜色)2、一串串(表示数量)3、自由自在(ABAC)三、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

2、折下一枝,像,那滋味真美妙。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预习作业-11.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预习作业-11.柳笛和榆钱冀教版

11.柳笛和榆钱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折()抽()顺()奉()[来源:ZXXK]献()味()妙()设()多音字:散()文散失() 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

沐浴..温顺浸润晶莹..浑厚..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

点拨:见“学考拓展。

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写了童年、和的快乐,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无比热点拨:见“主题分析”。

爱和眷恋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的向往。

作者借“柳笛和榆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见“重难讲解”。

通过预习,一定有收获和疑惑吧,写下来吧。

1.收获:。

2.疑惑:。

12.快乐的足球赛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二维码。

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票()热()闹()排()至()拍() 易()休() 史()多音字:哄()动哄()骗起哄()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来源:ZXXK]语重点理解。

热闹.. 精彩.. 捧腹大笑....凌空搜集儿童诗。

点拨:见“学考拓展”《快乐的足球赛》是一首反映的诗歌。

它描述了放学后一群小学生在草地上 的情景。

点拨:见“主题分析”。

你从哪看出这是一场快乐的足球赛?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点拨:见“重难点讲解”。

通过预习,一定有收获和疑惑吧,写下来吧。

1.收获: 。

2.疑惑: 。

13.一个新家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二维码。

“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11 柳笛和榆钱 练习题第二课时

11 柳笛和榆钱  练习题第二课时

11 柳笛和榆钱
第二课时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标调。

()()()()()()()()省略.品尝.混.合呈.现献.花奉.命沐.浴.二、形近字组词。

折()抽()未()妙()没()
拆()油()味()沙()设()三、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高高兴兴
四、说出下面句子用的修辞方法,并照样写一个句子。

1.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

()
2.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
参考答案
一、 lǜe cháng hùn chãn xiàn fâng mù yù
二、折断拆开抽水油菜未来味道巧妙沙土没有假设
三、红通通黄灿灿软绵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开开心心
四、拟人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比喻夜空中无
数颗闪亮的星星就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笛和榆钱》分层练习◆基础题一、读拼音,写汉字。

chéng chún fèng cháng( )现嘴( ) ( )献品( )二、形近字组词浴()使()呈()浑()俗()驶()逞()挥()奉()与()设()奏()写()没()三、填上恰当的词语一()柳枝一()柳笛一()玉荚一()榆树一()树叶一()赞歌四、说一说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柳笛和榆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文中“我们折下—枝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搓一搓,使绿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做法跃然纸上。

你能用这一组动词写一句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题一、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横线表示)树杈(chāchà)拧(níng nǐng)开奉(fèn fèng)献吱吱(zīzhī)混(hún hùn)合呈(chén chéng)现二、我会模仿。

1、绿莹莹(表示颜色)2、一串串(表示数量)3、自由自在(ABAC)三、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

2、折下一枝,像,那滋味真美妙。

四、我能将下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序。

()春天,我和伙伴们在花坛里种下了一些喇叭花籽。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突然发现花坛里长出了一些绿色的小芽。

()我天天浇水,盼着它快快发芽。

()又过了一段时间,喇叭花渐渐长出了花蔓。

()我仔细一看,呀,喇叭花发芽了!()到了暑假,喇叭花开花了,它的花可漂亮了,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我们给它搭了个架子,让花蔓爬在架子上。

五、课外阅读理解。

大草原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

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

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

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在文章中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2、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清爽新鲜()生命力旺盛()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为了突出草原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中写草原的天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还写了白色的羊群在____________,欢乐的牧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题一、超级连连看。

密密的小路照遍头顶清清的山巅走进山河田野高高的小溪唤醒村庄果园弯弯曲曲的森林露出千家万户二、修改病句。

1、我家的菜园正在一天天长大。

2、最爱听的是流行音乐和电视剧。

3、我们要积极地各种有益的活动。

4、同学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听着故事。

三、按一定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双色圆珠笔圆珠笔文具笔2、黎明午夜黄昏晌午3、接到命令出发待命赶到4、句词拼音字篇段5、修改写作选材编提纲审题四、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

1、秋天的稻田,像___________________,黄灿灿的。

2、小花瓣上的滴滴水珠,像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在空中飞,像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圃是,成群的蝴蝶飞舞,像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是绿色的海洋。

五、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一)啄木鸟和树大树叫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在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

“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的虫?我知道了,这不过是打击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

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

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助这棵树啄虫了。

几年后,树里的虫多了,这棵“年轻力壮”的树终于变成了肚里空空的废物。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选出正确的答案()。

A、我们不能没错给人家找错,借以打击、伤害别人。

B、有了错就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然就变得不可救药。

C、自己有错不改不行,自己没有错误别人不应该没完没了。

3、在这个寓言故事中,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

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的海洋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①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上。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题一、呈现嘴唇奉献品尝二、洗浴使用呈现浑厚风俗驾驶逞能挥动奉献与其建设奏乐写字没有三、条只片棵片首四、从孩子们做柳笛熟练的程度和孩子们吹柳笛时的快乐,他们常常绿着手心和嘴唇,拿着十几只柳笛回家,看出孩子们喜欢柳笛从孩子们吃榆钱时尝到了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手中的榆钱吃完了,会把目光停留在更高更密的榆树上,看出他们喜欢榆钱。

五、略(言之成理即可)。

◆能力题一、chàníng fèng zhīzhīhùn chéng二、1、红彤彤绿油油金灿灿2、一个个一座座一条条3、一五一十十全十美不三不四三、略。

四、1 4 2 5 3 7 6五、1、格外特别2、清新生机勃勃3、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

4、格外蓝清新散步骑着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动听的牧歌◆提升题一、密密的森林清清的小溪高高的山巅弯弯曲曲的小路照遍村庄果园走进千家万户唤醒山河田野露出头顶二、1、我家的菜正在一天天长大。

2、我最爱听的是流行音乐。

3、我们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4、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故事。

三、1、文具笔圆珠笔双色圆珠笔2、黎明晌午黄昏午夜3、待命接到命令出发赶到4、拼音字词句段篇5、审题选材编提纲写作修改四、略。

五、(一)1、5;2、B 3、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最喜欢啄木鸟。

啄木鸟帮助大树捉虫子,可以促进别人改正错误。

(二)1、(蒙蒙)的细雨、(甜润)的露珠、(婆娑)的绿叶、(银色)的海洋2、①形状:扁圆扁圆的;②颜色:淡绿色、变黄了3、“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4、五月、中秋时节5、家乡的银梨树6、例:赞不绝口:同学们对小明漂亮的钢笔字赞不绝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