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对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146《名家名作》·杂谈[摘 要] 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对于我国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中国文学发展水平的表现形式,完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构建,能够更好地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播。
“言意之辨”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语言内容与表达意义之间的一次有代表性的争论。
不同学者对于“言”与“意”的关系论证,对我国文学语言与应用语言的分离起到了推动作用,增强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表现功能和文字功能。
“言意之辨”不仅是我国文学话语体系的基础,也是现代文学批判的借鉴。
[关 键 词] 言意之辨;中国文学;话语体系“言意之辨”对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胡蜀鸰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言意之辨”,其是魏晋学者对于“言”能否达“意”的观点产生的哲学争论。
“言”和“意”的关系讨论虽然开始于魏晋,但却起源于先秦哲学。
如《易传·系辞下》中提到,古代包牺氏治理天下时,观察星辰变化以及大地生长的法则、飞鸟的羽翼以及走兽的皮毛、山川的绵延以及河流的走向,最终总结出八卦用来融合古人所崇敬的神明理论,从而类比出世间万物的状况。
《公冶长》中也指出老子讲授的“道”的精髓和人性的本质,是无法听到也无法领会其中内涵的。
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强调了“道”是无法通过“言”来表述的。
《庄子·外物》中提出捕鱼的渔具在不需要捕鱼的时候就会被遗忘,抓兔子的设备在兔子被抓到后也会因为不再使用而被遗忘;同样的原理,语言的作用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想法而存在的,当想法和情感表述清楚以后,语言就被遗忘。
即如同捕鱼、猎兔的工具一样,“言”也是得“意”的一种工具,目的达到,工具可以舍弃。
一、“言意之辨”的发展“言意之辨”起于先秦,盛于魏晋[1]。
先秦时期是“言意之辨”的萌芽时期,道家代表人老子为了解构“言”与“意”,使言辞能够更好地表述清楚,想要向世人阐释道的本源。
首先,道家为“言意之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是对先秦时期“言意之辨”的理论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2]。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5、言意之辨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先秦思想家开列的两份答 案——“言以尽意”和“言不 尽意”,对后世的文学理论都 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的 具体表现,有时是坚持其一点, 有时则两点混合。总的趋势, 是在“言以尽意”的语境下发 展的。今简要胪述之。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一)“言以尽意”观念的坚 守者
(《与元九书》)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4、韩、柳“文以明道”(文 道合一)说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 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 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 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 之人,其言蔼如也„„行之乎仁义 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 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 矣。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 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 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 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
(《庄子·骈拇》)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 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 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 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 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 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 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 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 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尚
书·尧典》)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二)孔子、孟子:
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 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 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 德。”(《宪问》) 子曰:“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言意之辨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言意之辨最早由庄子提出,在此之前与之相关的言论也散见于诸类 文字中。言意之辨分为“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两种,到了魏晋 时期,言意说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分为“言不尽意”、“得意忘 言”和“言尽意”。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 《庄子。天道》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 王弼《周易略例 明象》
言外之意:意境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江淹《别赋》 宋祁《玉楼春》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曹植《洛神赋》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 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 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 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 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 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 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 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 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至于历代作家 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可见曹植 《洛神赋》的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其二:虚实相生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 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 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要表现“竹林桥外锁酒家”的诗意,画家 只需画“旌幌”;要表现“深山藏古寺”的画意,只需画打水的“和尚”。在 这里,“旌幌”“和尚”是实,“酒家”、“古寺”为虚。在虚与实之间有一 座桥梁,那就是欣赏者的想象。
《周易·系辞》中的“言意之辨”
《周易·系辞》中的“言意之辨”作者:孙玮志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11期一般认为,“言意之辨”是围绕语言能否表意、如何表意的问题展开的。
在中国哲学史上, 这一问题是魏晋时期重要的玄学论题, 而它的源头则是在中国的先秦时期。
先秦典籍《周易》《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a,它们共同构成了玄学的源头。
“言意之辨”最基础的文本也集中在《周易》《老子》《庄子》等先秦经典中。
《周易·系辞上》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虞翻注曰:“谓书易之动, 九六之变, 不足以尽《易》之所言。
言之, 则不足以尽庖牺之意也。
”b 这里所提到的“书”,即为《周易》,《周易》的语言即为此处的“言”,是对“变”的记录与思考;“意”则是“庖牺氏”最初画八卦所要阐述的含义。
“然则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的“圣人”指的就是“包(一作庖)牺氏”。
该处特意使用疑问句,可见语言的重要性已然为他们所认识。
《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 c 庖牺氏是采取“观象”的方式来进行八卦的绘画。
以《九家易》及荀爽的注释为依据,李道平阐述道:“雷风日月在天,所以‘观象于天’……山泽在地,所以‘取法于地’。
……‘成象之谓干,效法之谓坤’,所以天称象,地称法也。
”d 因此,“观象”中的“象”首先表达的含义是:天象,它充满变化而又具体。
通过帛书《周易》,我们可以从另一层面对“象”进行解释。
其云:“子曰: 圣人之立马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e一般认为,此处的“象”为“卦象”,“马”为“卦马”;而在通行本中,全部认为是“象”。
“马”与“象”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动物,“大象”是“象”的原意。
许慎《说文解字》曰:“象,南越大兽。
”段玉裁注引《韩非子》曰:“人希见生象,而案其图以想其生。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
言意之辨”及其美学意义(一)
言意之辨”及其美学意义(一)摘要:“言意之辨”是关于魏晋玄学的一个主要议题。
本文着重以象为中心,在易学发展的体系内来谈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试论其对中国艺术创作和艺术品鉴的意义。
关键词:象;意;观物取象;得意忘象言意之辨”是其在《周易略例》的语境中提出的,乃是王弼治《易》思想体系中的范畴。
后世对于王弼易学素有“扫象阐理”之说,也就是说王弼对于易理,不是通过易象,而是绕开易象,直接阐明易理。
相对于汉代“象数”易学而言,王弼被认为是始创“义理”易学之人。
所以要梳理王弼的“象”、“意”关系,还需要回到《周易》的体系中来考察代写论文。
众所周知,王弼之前的《周易》是不同于现行本《周易》的,将《易传》附入《周易》古经,使《易》之经、传合为一书,盖始于王弼,这便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彖传》、《象传》分别附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下,后再附《系辞上下》、《说卦》、《序卦》等。
关于《周易》古经的形成,由于历时久远,已无法作确切的考证。
最早的研究《周易》的著作,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文献就是《易传》了,今天我们就只能根据《易传》的一些说法,参考《周易》古经的卦爻象和卦爻辞,对《周易》古经的成书年代,卦爻象以及卦爻辞之间的关系作一种合理的猜测。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针对《周易》经、传的创作,说:宓戏氏仰观象于天,附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
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
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孔子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世,世历三古”。
这便是所谓的伏羲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而孔子作《易传》的说法。
所谓“三圣”、“三古”,颜师古注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
联系《系辞下》的说法:“《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浅析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
事物 互 相 矛盾 的两 面 性特 征 。
其次 ,我们 来看 王弼主张 的 “ 意忘言 ”论 。王弼首 得 创 “ 得意忘 言”说后 , “ 成为魏 晋时代之新方法 ,时人 便
准 则 , 故亦 用 之 于 文 学 艺 术 也 。 ” [他 在 《 易 略 例 ・明 4 3 周
时荀粲 主张 “ 不尽意 ”论 ,欧阳建倡导 “ 言 言尽意 ”论 ,
经 学 。在玄 学的构成 中,道 家思想是本 是体 ,儒家 思想为 言 的 基 本 认 识 功 能 , 他认 为 语 言 能 够 表 达 意 义 ,但 不 能 够
末为用 ,因此道家哲 学基 本上决定 了玄学的思想观和 方法 表 达出最深奥 的意义 。从总体上看 ,言不尽意论并不否认
论 。玄学 具有高度抽象 的思辨形式 。玄学家在清谈 中设立 言 辞达意的功能 ,它只是指 出了言辞和 意念之 间的差距 , 主客往复 辩难 ,这种风气 无疑促进 了理论思维和语 言能力 认 识到言辞并不 能把 意念完全表达 出来这 样一个特殊 的规
的提高。” 以上便是 “ 言意之辨 ”在 正始 时期被关注 时的 律 。在 有 一 定合 理 性 的 同时 还 具 有 一 定 的 局 限性 , 体现 出
大致理 论背景 。 “ 意之辨 ”在 当时大致有 “ 言 言不尽意 ”
论 、 “ 尽 意 ”论 和 “ 意 忘 言 ” 论 三 种 不 同 的 观 点 。 当 言 得
这段文字 是局 限于 《 易》中言 、象 、意三者 的关 系而 发 ,
在 其 产 生 后 的 几 百 年 岁 月 中 , 也 没 有 引 起 充 分 重 视 , 更 没 提 出了象和 系辞可以表达微言 的问题。于是引 出荀粲言 不 有 被 上 升 到 一 般 方 法 论 的 高 度 去 理 解 。在 汉 魏 之 际 , 这 段 尽 意 的 一 番 议 论 。 苟 粲 以 为 , 理 之 微 者 , 难 以 用 言 象 表
从先秦到六朝“言意之辨”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从先秦到六朝“言意之辨”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李启帆 河北大学文学院摘 要:各个时代都有对言意关系问题的探讨和争论。
先秦老庄的言意之辨是为了探索世界的本源,魏晋的言意之辨是为了知精神尽心性。
魏晋人的言意之辨的成果澄清了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些问题。
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在六朝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以刘勰为代表的《文心雕龙》,文学创作也追求个性自由。
关键词:老庄;言意之辨;文学影响作者简介:李启帆(1994.1-),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100-01“言”,《说文解字》讲:“直言曰言。
”可见“言”是直接表达说出来的。
“意”,《说文解字》讲:“意,志也,从心意,察言而知意”。
可以知道“意”是一种主体的感知,意会的过程状态。
心中之“意”能否用“言”直接表达出来呢? 那么我在本文梳理 “言意之辨”从先秦到六朝时的发展情况,从中找答案,并据此探析言意之辨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老子首发言道的困惑。
他在 《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生存的依据。
但是老子也认为 “道”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但如果一定要给它个名分的话,可以“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实际上表明了无法 “道”进一步言说的无奈,可见老子对语言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
继之而后,庄子提出“得意忘言”的思想。
他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在这里“筌、蹄”为得物的工具,使用它们是为了得到“鱼”和“兔”,一旦达到了目的就可以将之放弃。
而“言”在这里被喻为“得意”的工具,这里的“意”应是对道本体的感悟之意。
当“得意”后,忘掉“言”这种外在形式,方可进入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
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关键词: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王弼;一、玄学1、玄学之来历章太炎《五朝学》有云“:俗士皆曰,秦汉之政踔踔异晚周,六叔(魏、晋、宋、齐、梁、陈)之俗孑尔殊于汉之东都。
其言虽有类似。
魏晋者俗本之汉,陂陀从迹以至,非能骤溃。
(《章氏丛书文录》卷一)夫历史变迁,常具继续性。
文化学术虽异代不同,然其因革推移,悉由渐进。
魏晋教化,导源东汉。
王弼为玄宗之始,然其立义实取汉代儒学阴阳家之精神,并杂以校练名理之学说,探求汉学蕴摄之原理,扩清其虚妄,而折衷之于老氏。
于是汉代经学衰,而魏晋玄学起。
故玄学固有其特质,而其变化之始,则未尝不取汲于前代前人之学说,渐靡而然,固非骤溃而至。
今日而欲了解玄学,于其义之所本,及其变迁之迹,自不可忽略也。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接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从而汉代经学衰而魏晋玄学起。
2、玄学之变迁复次,研究时代学术之不同,虽当注意其变迁之迹,而尤应识其所以变迁之理由。
理由又可分为二:一则受之于时风。
二则谓其治学之眼光之方法。
一个时代的思想变迁一定有它不得不得理由,那就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满足不了文人对于世事的探讨与解答,他们需要一种建立在传统儒道基础上的新学术。
新学术之兴起,虽因于时风环境,然无新眼光新方法,则亦只有支离片段之言论,而不能有组织完备之新学。
故学术,新时代之托始,恒依赖新方法之发现。
夫玄学者,谓玄远之学。
学贵玄远,则略于具体事物而究心抽象原理。
论天道则不拘于构成质料,而探本体存在。
论人事则轻忽有形之粗迹,而专期神理之妙用。
夫具体之迹象,可道者也,有言有名者也。
抽象之本体,无名绝言而以意会者也。
迹象本体之分,由于言意之辨。
依言意之辨,普遍推之,而使之为一切论理之准量,则实为玄学家所发现之新眼光新方法。
“言意之辨”与汉魏经籍阐释方法——以《论语》注解为讨论起点
“言意之辨”与汉魏经籍阐释方法——以《论语》注解为讨论起点据皮锡瑞的《经学历史》载,王肃于曹魏初注《论语》,其注本在曹魏被立于学官,王(肃)说与郑(玄)说异,前者开魏晋之风,后者承汉代传统。
魏晋时《论语》学可称得上是显学,记载在案的《论语》学著作有84部之多。
而彼时之《论语》学与《易》《老》《庄》有较大关联,此种关联既体现在注解内容上,也体现在阐释方法上。
经过魏初名理学的发展以及何晏、王弼等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对汉代经学的改易,“言意之辨”成为魏晋玄学的新方法,主要包括辨名析理的逻辑分析法,“意会”“寄言出意”“得意忘言”等方法。
魏晋经籍阐释方法与汉代较为明显的差别即是运用了“寄言出意”“得意忘言”之法。
而此种思维方法又与魏初何晏、王弼等人对“本末”“有无”的讨论密切相关。
一、汉魏《论语》注解内容之差别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序录》有:“魏礼部尚书何晏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之说,并下己意,为《集解》。
”《论语集解》由何晏总领而集,且如其《论语序》中所言:“前世传受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
所见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
”所谓“前世传受师说,虽有异同”盖指西汉时论语有古、鲁、齐三本,鲁人所学为《鲁论》,齐人所学为《齐论》,从孔壁出的为《古论》。
后张禹将三者合而为一,去《齐论》中《问王》《知道》两篇,从《鲁论》二十篇而有《张侯论》。
后马融、荀爽、郑玄、王肃、王弼、荀顗、何晏等人皆大体为三家合派,注解逐渐由较为古朴的随文释义向义理化转变。
梁有《古文论语》十卷,为郑玄所注,而王肃、虞翻、谯周等人之注本皆已亡佚,至正始有《论语集解》为何晏所集。
从何晏的《论语序》中可以看出,虽是集诸家之说,但在材料的选择上是有所损益的,即所谓“集诸家之善”,“善”涉及选择的标准问题,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个人化特色;再者对前人注解也并非完全按照原样辑录,而是有所改易。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103272 哲学其它论文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代表了魏晋玄学的巅峰,是魏晋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他的思想更是对魏晋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言意之辨”的历史溯源以先秦时期为萌芽,以名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关注问题,开始了“名”“实”之辩,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儒家有所关注的“言”“意”问题,有所论述,但并未深入阐述,但是诸子对名实关系,言意关系的论述,开启了人们认识的关系的新领域,人的认识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之间有着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二、“言意之辨”的发展与演变(一)道家学说的发展对“言意之辨”的影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句,体现了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道”。
老子的是“道”并非虚无的东西,是有实在实体的事物,强调“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
“道”是无限运动着的。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整个宇宙的万物随着“道”周而复始、循环运动、生生不息,可是事物是会消失熄灭的,而“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恒存在的。
“道”是永恒存在的,有了名就会被限定住,由此,“道”是无形的、无限的。
老子“道”的本质就是无形、无象,不可琢磨,这是用任何语言和华丽辞藻都无法描述出来的一种本原,这就与语言所追求的确定性和有限性相冲突,由此看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言不尽意”的开端。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庄子对言意关系也有着自己的辩证,他认为“道”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述的,这就继承了老子对“道”思想的论述,但庄子明确指出了语言的片面与匮乏,语言所代表的东西是表面的,肤浅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论述的。
庄子对言意关系的观点,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哲学“言不尽意”论的发展,为“言意之辨”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学意蕴
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学意蕴
言意之辨的人生哲学意蕴
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现象,过去我们一直都是把它当作是一道认识论命题,这实际上是对它的误解.从老子、庄子、王弼等人对言与意的理解来看,意不仅仅是一种观点,而是道.道不仅仅是宇宙间的规律,更是一种境界与自由.得意忘言已经超越了知识的局限,与体验和直觉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修行方法.因此,仅仅以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来理解得意忘言,是无法理解中国哲学的真正精神的.
作者:贺新华作者单位:广东加禾武警指挥学院,广东,广州,510440 刊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年,卷(期):2004 ""(2) 分类号:B2 关键词:言意道知识智慧。
言意之辨 意象之说 引申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相关内容
言意之辨意象之说引申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言意之辨”和“意象之说”是两个重要的文艺理论概念。
其中,“言意之辨”是指诗歌中语言表达的意义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意象之说”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与其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言”、“象”、“意”三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文学作品的表达手段。
其中,“言”指的是诗歌中的语言表达;“象”指的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意”则指的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魏晋时期,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的观点,认为诗歌应该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但读者在欣赏诗歌时应该超越形象本身,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个范畴,认为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是诗人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中国古代文论还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论语·阳货》中提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里所说的“兴”,即“兴于诗,立于礼”的“兴”,“言修身当先学诗”,是讲诗歌在“修身”方面的教育作用。
所谓“观”,即“观风俗之盛衰”,是讲诗歌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所谓“群”,即“群居相切磋”的意思,是讲诗歌具有聚集士人、切磋砥砺、交流思想的作用。
所谓“怨”,即“怨刺上政”的意思,是讲诗歌具有批评和怨刺统治者政治措施的作用。
总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言意之辨和意象之说不仅是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诗歌创作和欣赏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5、言意之辨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 物之精也;言所不能论,意所不能察者, 不期精粗也。(《庄子·秋水》)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 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 哉?(《庄子·外物》) „„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 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 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 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 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 书虽瓌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 諔诡可观。(《庄子·天下》)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先秦思想家开列的两份答 案——“言以尽意”和“言不 尽意”,对后世的文学理论都 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的 具体表现,有时是坚持其一点, 有时则两点混合。总的趋势, 是在“言以尽意”的语境下发 展的。今简要胪述之。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一)“言以尽意”观念的坚 守者
(三)荀子: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 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故期命辨 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 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 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名也者, 所以期累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 谕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 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辨 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 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 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 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 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 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 所窜。(《荀子·正名》)
(二)《易传》:
第 五 讲 言 意 之 辨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5言意之辨
言
然而不类,誻誻然而沸。彼诱其名,眩
意
其辞,而无深于其志义者也。故穷藉而 无极,甚劳而无功,贪而无名。故知者
之
之言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
辨
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而不遇其所
恶焉。(《荀子·正名》)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
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
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言
阳处父如卫,反,过宁,舍于逆旅 宁嬴氏。……(宁嬴氏)曰:“吾
意 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夫
之 辨
貌,情之华也;言,貌之机也。身 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 文而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
今阳子之貌济,其言匮,非其实
也。”(《国语·晋语五》)
王曰:“於乎!女因方以观之。……二
曰:方与之言,以观其志。志殷如深,
讲
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八十一章)
是故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
言 意
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 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 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枝于仁者,
之
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 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
辨
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 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
其气宽以柔,其色俭而不谄,其礼先人,
第 五
其言后人,见其所不足,曰日益者也。 如临人以色,高人以气,贤人以言,防 其不足,伐其所能,曰日损者也。其貌
讲
直而不侮,其言正而不私,不饰其美, 不隐其恶,不防其过,曰有质者也。其
貌固呕,其言工巧,饰其见物,务其小
言
微,以故自说,曰无质者也。……三曰: 诚在其中,此见于外。以其见占其隐,
言意之辨,从哲学命题到文学命题
《易传》对儒道两家言意观的折衷。《易传·系辞上》从哲学层面讨论“言、象、意”之间的关系,认为“言不尽意”,但又讲“立象以尽意”,“象”是解决“言意”矛盾的方式方法。《易》中的“言”,指一个卦的卦辞和爻辞,“象”则指八卦象、六十四别卦象及阴(--)阳(—)两爻象,这属于抽象的符号。由于向的,就是“意”,《系辞上》便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是为了使“言”能更切实的指向“意”,“言”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象”来反映“意”。
受言意之辨影响而探讨为文之用心的较早的是西晋陆机的《文赋》,陆机曾在《文赋》开篇指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意味着文艺创作也面临着“文不逮意”的矛盾。陶渊明则是受言意之辨影响的诗人,他曾自称:“好读收,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还有《饮酒》一诗写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所提倡的精神也是与先秦以来道家哲学至魏晋玄学的“得意忘言”的思想相通的。另外,随着佛教东渐,佛学义理中同样有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论,尤其是慧能禅兴起,“不立文字”更成为南禅宗旨。从盛唐诗人王维开始,以禅境表现诗境,把禅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思想融入文学艺术创作之中,这等于是在佛道会通思想文化背景中,对中国古典文艺创作讲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促进;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更以“妙悟”论诗,更进一步促使追求言外之意的创作方法得以繁荣发展,从而最终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艺传统中的重要审美特征——讲究创造含蓄深远的艺术意境。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的意境论范畴也因而得以建立起来。这个发展过程,堪称源远流长。
《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
世人所看重称道的是书。书不过是记载的言语,言语自有它的珍贵之处。言语可珍贵的是意义,意义自有旨趣相随。意义所伴随的旨趣,是不能用言语来传达的。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是有形事物粗糙的一面,无形事物的精微所在则可以用意念来加以想象。而言语无法表述,意念也不能体察想象的东西,就是“道”。
言意之辨
中国古代文论言意观念的累积与演进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古代文化一样,一开始就具有成熟而敏锐的语言意识,通过对“言”、“意”、“象”等观念、范畴的体味与辨析,抓住了文学语言言不尽意、意在言外、言近旨远等重要的审美特质,主张得意忘言,借象而思,想不离象,崇尚言外、象外,超越语言,感悟意蕴。
这一文学言意观念的形成,经历了先秦以文质论为代表的“求言内”的子学期、魏晋以言意论为主导的“求言外”、“感悟”立言的玄学期以及唐宋以来体现在意境说和韵味说发展过程中的“求意外”(意分内外)的禅学期等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洗礼。
先秦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触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言意思考的高潮,并为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作好了准备。
两汉诗学的“诗无达诂”,经学微言大义、言近旨远等阐释实践与思考,也在言意探讨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魏晋文论虽然在时间、广度、规模、流派上比不上先秦,但言意之辨中思辨哲学所达到的纯度和深度以及对文学的影响,却是空前的。
特别是王弼的“得意忘言”,成为魏晋及南朝时代的新学风、新方法,时人用它解经典,证玄理,调和儒、道,既作为生活准则,也运用于文学艺术。
不仅魏晋玄学的兴起首先是从“言意之辨”这一问题开始的,而且自王弼“得意忘言”、陆机“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至刘勰“文外曲致”、“情在词外”、钟嵘“文已尽而意有馀”,言意问题已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所讨论的核心问题。
与两汉经学最大的不同是,魏晋玄学清通简约,主要就义理进行发挥,再也没有两汉章句训释的烦琐特点。
玄学家们围绕“有无”这一哲学本体问题,对先秦以来特别是《老子》、《庄子》、《易传》的“言意”观念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富有启迪的创见,不仅对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对六朝诗学的自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后,中国古代文论的言意观念浸染于道的不落言筌、诗的不著一字、禅的不可凑泊的多元整合之中,“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刘禹锡),意义本体成为文学作品意蕴与审美价值的核心。
玄学“言意之辨”与语言的转向及其意义
玄学“言意之辨”与语言的转向及其意义玄学“言意之辨”与语言的转向及其意义蔡彦峰《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08日 11 版)“言”“意”是魏晋玄学的基本范畴,魏晋玄学正是以“言意”关系的探讨为基础而建立的,同时玄学又进一步促进了“言意”观的发展。
从残存的文献资料和零星记载可看出当时在“言意”问题上的激烈争辩,如嵇康有“言不尽意”论,欧阳建有“言尽意”论,殷融有“象不尽意”论,王弼有“得意忘言”论,王导有“言尽意”论等。
但是在玄学的思想背景下,这一时期的“言意之辨”最重要的意义,是接续了老庄探讨语言与本体关系的“言意”观,并将这一问题推进到本体层面的理论高度,因此“言意之辨”也成为注重本体思辨的玄学清谈的一个重要论题,促进了“言意”观的发展。
玄学贵无贱有,因此在“言意”关系上重“意”而轻“言”,这一点在王弼“得意忘言”论及嵇康“言不尽意”论中都体现得很明显。
比较特殊的是王导,《世说新语·文学》载王导“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
”王导所言三理皆是当时玄言清谈之主题。
但是在“言意”问题上,王弼等人认为玄学本体是绝言超象的,因此王导“言尽意”在当时玄学思想背景下可以说是比较新奇的。
从王导等东晋玄学名士的清谈中,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当时的兴趣所在,并由此了解王导“言尽意”的基本性质及其意义。
《世说新语》有几条关于玄言清谈的记载颇值得注意,如《文学》篇:殷中军为庾公长史,下都,王丞相为之集,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
丞相自起解帐带麈尾,语殷曰:“身今日当与君共谈析理。
”既共清言,遂达三更。
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
既彼我相尽,丞相乃叹曰:“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
至于辞喻不相负,正始之音,正当尔耳。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
支为法师,许为都讲。
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
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辨其理之所在。
遐以辩论为业,善叙名理,辞气清畅,泠然若琴瑟,闻其言者,知与不知,无不叹服。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5、言意之辨ppt课件
之
擢德塞性以收名声,使天下簧鼓以奉不 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骈于辩者,
辨
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 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
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庄子·骈拇》)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
第
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 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五 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
言
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 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
意
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
之 辨
隐。”(《易传·系辞下》)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 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
失其守者其辞屈。(《易传·系辞下》)
孔、老之别在于他们把握世界的
根本方法不同。孔子只面对现实世
度承认语言的表达功能有限。
在庄子认知系统中,语言的认知能
力最为低下,它既无法把握幽隐不显、
第
超乎名相的“道”,也无法准确概括、 阐释细腻深微的感觉和经验,它只能表
五 讲
现那些易于记述传达的事象和意义。庄 子贬抑语言认知能力是与他倾向超验的 体悟分不开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
佝偻承蜩、梓庆削木等“妙造自然”的
意
以其细占其大,以其声处其气。初气主
之
物,物生有声,声有刚有柔,有浊有清, 有好有恶,咸发于声也。心气华诞者,
辨
其声流散;心气顺信者,其声顺节;心 气鄙戾者,其声斯丑;心气宽柔者,其
声温好。……”(《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
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
书·尧典》)
无论是“立象尽意”还是
言意之辨的逻辑语境
言意之辨的逻辑语境言意之辨是指在交流沟通中,理解对方的话语所表达的含义与真实意图的能力。
这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也是逻辑思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因为人们经常会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在理解和解释对方的话语时,需要观察对方的表达方式、上下文以及语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其真实的意图和含义。
本文将从逻辑语境的角度出发,阐述言意之辨的重要性,阐述逻辑语境对于识别对方表达意图的作用,并通过五个具体例子来证明言意之辨在交流中的实际应用。
在交际中,往往会碰到词义模糊,句意不明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词汇的语境、前后句的语义关系以及说话人的表述动机来理解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
逻辑语境就是指上下文中的信息对话最终的解释和理解,尤其是对于多义、非文本外在的信息更是关键。
逻辑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环境和语音,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理解他人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需要依赖逻辑语境来理解对方的意图。
比如,一位同事突然跟你说:“你可以帮我做个事吗?”这时候如果你不了解上下文,很可能会解读为请求帮助,但实际上对方可能是在试探你是否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个事情。
另一个例子是,在一份工作报告中,负责人说:“这份报告的某些地方可能还需要修改。
”这时候如果只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就很难确定到底哪些部分需要修改,因为并没有指明具体的问题,所以需要从上下文和负责人的表达中找到答案。
再比如,出现一些微妙的措辞或者模棱两可的词汇,就需要我们靠逻辑语境去推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例如,当你与老板交谈时,他突然说:“你做这件事的方法很特别,很创新。
”在不确定老板态度时,我们很可能会感到夸奖自己的方法,但实际上老板可能是在批评我们的方法过于冒进而带来的风险和不利用。
逻辑语境的更实际应用,当然这种情况要求需要交际中有较强的智商和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在一个国际商务谈判中,你会面对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这时候对方的话语可能和你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于是需要依赖逻辑语境,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意之辨关键词: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王弼;一、玄学1、玄学之来历章太炎《五朝学》有云“:俗士皆曰,秦汉之政踔踔异晚周,六叔(魏、晋、宋、齐、梁、陈)之俗孑尔殊于汉之东都。
其言虽有类似。
魏晋者俗本之汉,陂陀从迹以至,非能骤溃。
(《章氏丛书文录》卷一)夫历史变迁,常具继续性。
文化学术虽异代不同,然其因革推移,悉由渐进。
魏晋教化,导源东汉。
王弼为玄宗之始,然其立义实取汉代儒学阴阳家之精神,并杂以校练名理之学说,探求汉学蕴摄之原理,扩清其虚妄,而折衷之于老氏。
于是汉代经学衰,而魏晋玄学起。
故玄学固有其特质,而其变化之始,则未尝不取汲于前代前人之学说,渐靡而然,固非骤溃而至。
今日而欲了解玄学,于其义之所本,及其变迁之迹,自不可忽略也。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
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接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从而汉代经学衰而魏晋玄学起。
2、玄学之变迁复次,研究时代学术之不同,虽当注意其变迁之迹,而尤应识其所以变迁之理由。
理由又可分为二:一则受之于时风。
二则谓其治学之眼光之方法。
一个时代的思想变迁一定有它不得不得理由,那就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满足不了文人对于世事的探讨与解答,他们需要一种建立在传统儒道基础上的新学术。
新学术之兴起,虽因于时风环境,然无新眼光新方法,则亦只有支离片段之言论,而不能有组织完备之新学。
故学术,新时代之托始,恒依赖新方法之发现。
夫玄学者,谓玄远之学。
学贵玄远,则略于具体事物而究心抽象原理。
论天道则不拘于构成质料,而探本体存在。
论人事则轻忽有形之粗迹,而专期神理之妙用。
夫具体之迹象,可道者也,有言有名者也。
抽象之本体,无名绝言而以意会者也。
迹象本体之分,由于言意之辨。
依言意之辨,普遍推之,而使之为一切论理之准量,则实为玄学家所发现之新眼光新方法。
名家发现言意之辨,由其知人论世。
二、言意之辨1、言意之辨的来历玄学统系之建立,有赖于言意之辨。
但详溯其源,则言意之辨实亦起于汉魏间之名学。
名理之学源于评论人物。
《抱朴子清鉴篇》曰:区别臧否,瞻形得神,存乎其人,不可力为。
自非明并日月,听闻无音者,愿加清澄,以渐进用,不可顿任。
盖人物伪似者多,辨别极难。
而质美者未必优于事功,志大者而又尝识不足。
前者乃才性之名理,后者为志识之名理,凡此俱甚玄微,难于辨析。
而况形貌取人必失于皮相。
圣人识鉴要在瞻外形而得其神理,视之而会于无形,听之而闻于无音,然后评量人物,百无一失。
此自“存乎其人,不可力为”;可以意会,不能言宣(此谓言不尽意)。
故言意之辨盖起于识鉴。
这与我们现如今生活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想法有相似之处。
当我们将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语言无法完全表达完全或是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我们用这句话来表示此件事需要人自己悟的东西更多而仅仅用文字或者语言就显得尤为苍白了。
只有悟到了其中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明白阐述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也是理解的最高境界吧。
可能一代人的思想会从儒道变迁为玄学,也是由于文人们想悟懂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只是流于表面吧。
到了汉魏之际,烦琐的经学随着汉王朝的覆灭而衰败,人们不再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和烦琐哲学的方法对待儒家经典,而是要求突破经典中文字章句的限制,把握经典的言外之意,亦即把握经典的精神实质,于是经典中的言和意的关系就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另外,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风气,就是品评人物。
品评人物有一定的名目和准则,这些名目和准则,在当时就叫做“名理”。
如何确定名理,即给某个人物以一定的名目时,是根据他外在的仪表举止,还是根据他内在的精神气质?外在的仪容举止可以言表,内在的精神气质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因此在品评人物和谈论名理时也涉及言意关系的问题。
总之,经学的学术变迁和鉴识人物风气的流行,直接促进了魏晋时期言意之辨的兴起。
“言意之辨”堪称中国古典文论独特而重要的思维范型。
语符的无奈“书不尽言”显然隐含了语言符号在传情达意方面的无奈。
究其原因,一是语符自身的隔离性特征造成了先天性的不可尽言,二是文学话语的主观性组接所必然带来的语义变异。
“书”能否尽“言”,自古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书可尽言,言能尽意。
如王充说,“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故“意奋”才能“笔纵”,即言随意出。
西晋欧阳建指出:“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
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
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
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
”在他看来,既然言辞是表达情理的,那就言无不尽。
沈约非常喜爱屈原、宋玉、贾谊、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称其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心与物往,辞与义合。
柳宗元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中明确指出,“道假词而明,辞借书而传。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誉王安石之作“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
上述观点,以进取姿态表达了对作家言语能力的自信。
但人类的艺术实践很快证明了这种自信的相对性与有限性。
特别是魏晋时代,伴随着玄学的勃兴,人们益发体味到“书不尽言”的痛苦。
必须看到,作为高度浓缩化的象征符号,语言在传情达意行为中存在先天性递增递减趋向,表现出无法遮掩的言说局限。
质言之,“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人的特征。
作为一种基本结构,语言具有组织新话语的能力,是接近人类心灵的结构。
”也就是说,语言结构只能力图最大限度地接近人类心灵,但永远不可能抵达或等同人类心灵。
这是因为,语言符号具有隔离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模糊值,从而导致表现形式上的不可复原性。
换言之,文学语符的文本呈现与作家意图、作家的精神世界以及与之相接触的表现对象之间存在难以耦合的裂隙。
2、言意之辨的内容晋欧阳建《言尽意论》(《艺文类聚》十九)曰: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
至乎通才达识咸以为然。
若夫蒋公之论眸子,钟、傅之言才性,莫不引此为谈证。
蒋济有《眸子论》,谓观其眸子可知以人,以眼能传神也。
论眸子与言才性,皆名实之辩也。
观人看事也是如此,我们识人不能只从其外形,言谈来辨别。
要观其眸,看到他眼中传递出来的神韵,这也是一个人最真实,最直接的精神内涵了,这样便能了解这个人的德行品质了。
名家原理,在乎辨名形。
然形名之检,以形为本,名由于形,而形不待名,言起于理,而理不俟言。
然则识鉴人物,圣人自以意会,而无需于言。
魏晋名家之用,本为品评人物,然辨名实之理,则引起言不尽意之说,而归宗于无名无形。
夫综核名实,本属名家,而其推及无名,则通于道家。
而且言意之别,名家者流因识鉴人伦而加以援用,玄学中人则因精研本末体用而更有所悟。
王弼为玄宗之始,深于体用之辨,故上采言不尽意之义,加以变通,而主得意忘言。
于是名学之原则遂变而为玄学家首要之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短小精悍,文学批评也形制短小,在形式上,绝大多数的古代诗论、文论所采取的是随笔体或语录体, 议论自由,特别注重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品评,这自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理论展开不易充分的局限。
说一首诗好,多凭审美直觉,不作详尽的分析,也无思考过程,或是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是跳跃式地给出结论,最多作些溯源探流的索隐与灵机一动的考证,读者也不习惯去看长篇累牍的评论,而是靠那三言两语的启发,自己领悟其中三昧,当机发论与直抒结论者居多。
这种当机发论与直抒结论的感悟范式,几乎没有论证和推理,但非常贴近中国古代文艺的实践与品质。
3、言意之辨的用处1)经籍之解释汉人解释经典,为章句之学,照字面讲。
玄学家则用自由的解释,在乎通其大义,且实为注疏者自己的意见,而非必原来经籍大义。
不但汉唐人之注疏与魏晋人的不同,而且当时南北朝也不同。
2)玄理之骨干玄学家有意无意都用言意之辨的方法。
王弼以之建立玄学固无论矣。
3)调和孔老玄学家多是贵族子弟,股大多皆经礼教之熏陶。
当时的教育材料,以经为主而以诸子为辅,故玄学家大多皆自认为儒家之徒。
玄学家既想要用儒家装饰门面,自非设法调和孔老不同。
4)生活准则玄学家并不空谈,实际上想要把他的学问当做生活准则。
至于能否实现,又是另一问题。
王弼之说起于言不尽意义已流行之后,二者互有异同。
盖言不尽意,所贵者在意会;忘象忘言,所贵者在得意,此则两说均轻言重意也。
惟如言不尽意,则言几等于无用,而王氏则犹认言象乃用以尽象意,并谓“尽象莫若言”,“尽意莫若象”,此则两说实有不同。
然如言不尽意,则自可废言,故圣人无言,而以意会。
王氏谓言象为工具,只用以得意,而非意之本身,故不能以工具为目的,若滞于言象则反失本意,此则两说均终主得意废言也。
4、言意之辨的更多含义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辩”是先秦言意之争的继续。
它仍然是属于哲学层面上,就语言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同样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一是“言不尽意论”,一是“言尽意论”。
“言不尽意论”的代表是嵇康。
他著有《言不尽意论》一文,但今已不存,无从得知其全部思想。
只有从他的《声无哀乐论》一文还可以看到某些基本观点。
他用音乐作例子,说明心声之间,即思想感情同客观声音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和“言不尽意论”相对立的是“言尽意论”的代表人物是欧阳建。
“言尽意论”充分肯定了语言的作用,但由于欧阳建取消了玄学家们所关心的形而上问题、境界问题,只是从一般认识论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言意关系,并没有对人学本体论的问题作出回应。
所以他同玄学家们所讨论的不是一个问题。
也就是说他们所说的“意”的涵义并不相同。
欧阳建所说的“意”,是形而下的事物之理;王弼、嵇康等人所说,是形而上的本体意义。
前者所说,是主客体的认识问题;后者所说,则是人的存在问题,境界问题。
在言意关系问题上,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论”。
他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用《庄子·外物》篇的观点来解释《易传》中“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王弼的言意观有两个理论来源,其一是庄子的言意观,其二是《易》的言意观。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这段话是从言论的接受者即听者或读者的视角来立论的,主张接受者大可不必太看重“言”,应该只将其当作获得“意”的工具即可,这和庄子的“言不尽意”论相统一。
《庄子》一书强调“意”是“不可以言传”的,其中一些讲出神入化的技艺的故事,如“轮扁斫轮”、“庖丁解牛”等都说明了言不能尽传意的道理。
既然“言不尽意”,那么,相比于意来,言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所以庄子以鱼篓子捕鱼和兔网捕兔为例来类比得意可忘言,鱼篓子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那么,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