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反思
初中数学_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交流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归纳。
两个小组分别说说各自的做法,对比的到用去分母的方法较简单。
教师进一步问:(1)方程两边同乘42的依据?(2)为什么乘以42?(3)42是怎样求的?(4)除42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数也能去掉分母?学生归纳总结后进一步跟综练习2、将方程 =1去分母得_________.学生列出方程后先独立完成求解,然后小组交流(1)这个方程你是怎样求解的?(2)怎样想到这样求解的?(3)是否还有其他解法?经过对同一方程不同解法到去分母能够使解方程的过程更加便捷,明白为什么要去分母,这是"去分母"这一步骤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认同"去分母"是科学的、可行的,明确为什么能去分母·x x-323引导归纳: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共同归纳,学生为主。
提高学生做题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锻炼学生的知识归纳概括和步骤整合能力。
跟踪练习强化训练随堂练习:(3)学生板演解题过程,合作改错。
练习巩固,独立完成。
学生观察判断并找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独立自主完成练习,熟练掌握公式不会应用于解方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加深对31322322105x x x+-+-=-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去分母时,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去分母过程的理解推导过程,注重公式法解方程的规范步骤,注重重难点的体现。
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段中,学生已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运算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
因此,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5.2.3解一元一次方程(三)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时课题:第五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完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通过总结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一步体会解方程过程中所蕴涵的化归思想. 3.感受等式性质的作用,增进对解方程的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1.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的方程。
(重点)2. 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难点)教法及学法指导:在前面的学段中,学生已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运算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
因此,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列出方程,并尝试探索去解出方程,进而总结方法,学会用去分母的方法去解这一类方程,达到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大家看图片,上面的人物大家认识吗?生:不认识。
师:不认识没关系,他是古希腊的数学家----丢番图。
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知道的很少,但是流传这一篇墓志铭叙述了他的生平:“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师:看过他的墓志铭之后,你知道丢番图去世时候的年龄吗?你会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尝试一下列出方程来。
生:(开始思考,并尝试列出方程。
部分同学很自信,大声说出自己列的方程(在这个过程中小部分同学会遗漏掉部分时间。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
项”》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组讨论形式化,实效性不强。
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一起热闹地“核对”了导学的答案,学
生没有有效进行深层的思考。
生生互动的生成内容没有
达成。
学案内容也太多,没有分层次,小组合作有效性
不明显。
而且激励性评价没有凸现。
1、优化小组合作评价,实现有效多维互动。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快乐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2、优化小组合作评价,实现有效多维互动。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在快乐高效课堂中,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
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
3、优化小组合作评价,实现有效多维互动。
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
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
初中数学_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解方程时去括号、去分母的依据;(2)会解含有括号或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按步骤做题。
重点: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正确去掉方程中的分母。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教具:课件,投影仪等。
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3——5分钟)利用多媒体把要练习的题目展示给学生,这些题目是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由三道一般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组成。
主要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回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为新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
我采用的练习方式是:根据题目的复杂程度找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规范书写解题步骤。
学生完全可以按照已学知识完成。
本环节降低题目难度以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新课展开(20——25分钟)(1)向学生说明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重要性,强调继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必要性。
这节课的学习有别于前一节课,是含有括号或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出示一道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3(x+6)=9-5(1-2x),这时抛出三个问题,让小组讨论解决。
前两个问题:它与上节课的方程形式有什么不同?能否把它转化成我们能够解决的一元一次方程?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学生能够想到去掉括号可以把方程化成已经学过的方程形式,那么就直接抛出第三个问题,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学生体会不到这种化新为旧的思想,那么就用引导性的话去让学生发现。
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后,小组整理发现的规律。
(2)出示例题1。
学生在刚才的讨论中已经有了基本的解题思路,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题过程,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阐述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点出易错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是:去括号时容易出错,尤其是当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要改变符号。
(3)对点练习——竞赛三分钟。
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3(x-3)-2(1+2x)=6的解题过程,并且小组交流,找出错题原因。
初中数学_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学习目标:1、理解并会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2、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重点:去分母和去括号难点:去分母和去括号前置:1.解方程:(1)4x+2=10 (2)15+3x=8x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依据是什么?3、请解下面的方程,说出每步变形的依据,与同学交流。
(1)4x+(20-2x)=16 (3)815 x=6创设情境:上面两个方程是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上节课中所解的方程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请自学课本本节内容,了解含有括号和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尝试解方程。
交流展示:活动一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例3的过程。
例3,解方程:解: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师生总结:解该方程的步骤: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练习:下面的解法错在哪里?为什么?给出正确的解法。
解方程:4x-3(2-x)=6x解: 4x-6-x=6x4x-6x-x=6X=2巩固练习1、解方程:(1)0.8x-(12-x)=5(2)6x-2(13-2x)=1(3)3(a-3)-2(1+2a)=6 (4)6(3-2x)=3(x+1)2、填空题(1)如果三个连续偶数数之和为36,那么中间一个偶数等于。
(2)如果代数式2(x+3)的值与3(1-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 的值等于。
3、要解方程5.5(x+0.7)=11x,最简单的方法应首先()A、去括号B、方程两边同乘10C、移项D、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5活动二例4.解方程:思考:由方程中含有分母,运算起来比较麻烦,能有简单方法吗?请看下面的解法:解: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6,得2x+3(20-x)=48去括号,得2x+60-3x=48移项,得2x-3x=48-60合并同类项,得-x=-12系数化1,得 x=12小结: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练习:解方程:(1)(2)活动三例5 解方程:想:去分母时方成两边都乘以多少?1要不要乘。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
以创新为主旨”,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
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
引言:这件珍贵的文物是纸莎草文书,是古代埃及
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的意
见要达成一致,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并使学
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对于不达成的知识点,由教师
组织修正.
发展用方程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激
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通过埃及古题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
学生已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运算内
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因此,
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
学生学习能 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称
在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含义和解一元一次
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
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以方程为工具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
教材分析 同时也是难点。本节内容一方面通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广泛
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
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与反思
c+d形式 的方程转化 为 眦 =n的形式 ,再化为 x=k的
【反思 】介 绍数 学家陈省 身的“数 学好 玩 ,学好 数
形式 。
学”格 言 ,能激发 学 生的 学习兴趣 ,鼓励 学 生和老 师
学习方式 :定 向一 自学一 互助一定 教一 巩 固一 一 起 来“做 数学”、“玩数 学”,有利 于提 升 学生的学 习
魅 力所在 。
答 :远 望巍 巍塔 7层 ,红灯 点点倍 加增 ,共 灯 三
●知识梳理
百八 十一 ,尖头定是 3盏灯 。
1.用合并 同类项及等式性质解一元 一次方程 ,其
思考 3:我们刚才在把方程化成 的过程 中,经 步骤 为 :
历 了哪些 步骤 ?每一步 的依据是什么 ?
第 一步 :合并 同类项 。解 方程时 ,将含有 未知数
导 学生分析题意 ,介 绍古诗词 中的背景故 事 ,学生学 天添增一倍多 ,问君每 日读多少?(《孟子》全书 34685
习兴趣倍 增 。在 快 乐、轻松 的学 习环境 下 ,学生通过 字 )
画一座 7层 宝塔 ,设 出未知数 ,找 到 古诗 词 中的相等
解 :设第一 日读 字 ,第二 日读 字 ,第 三 日读
次方程 。
了 )
怎样 学习 :自学 数学趣题 ,学会 根据实 际问题分 3.读题后 ,请 大家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 内交 流。读
析 问题 、找到相等关 系并列方程解 决 问题 的方法 ,体 懂 题意 ,等会儿 ,我要 请一 位 同学上来 ,帮助老 师 分
会用合并 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的方法 :将 ax+bx= 析古诗词 当中所蕴含 的数学关 系。
探
索
解 一元 一次方程 教学设 计与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设计与反思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情感态度:大雁问题,新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得到激发.二、重点1、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以及去分母时分子要添括号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去括号是应该注意什么?2:等式的性质2是怎样叙述的?新课讲解1、创设问题情境:引言:晴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雁,它对群雁说“你们好!你们百雁齐飞好气派!”群雁中一只领头的老雁说“不对!小朋友,我们远远不足100只,将我们这一群加倍,再加上半群,又加上四分之一群,最后也得请你也凑上,那才一共是100只呢!”请问这群大雁有多少只?提问:(1)能不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2)能尝试解这个方程吗?(3)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点?解:设这个数为,x 由题意得100141212=+++x x x 这个方程大部分同学是按“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求解。
但是多项系数是分数,需要通分,计算量较大。
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为整数。
则可使方程中的计算方便些,那么如何才能化去方程中的分母呢?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乘以同一个数,结果仍相等,要是方程中得分母去掉,显然只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
把方程两边同乘4,得到:4(141212+++x x x )=100×4即4×x 2+4×x 21+4×x 41+4×1=4×100下面的过程按课本由学生自己完成。
为了更全面的讨论问题,再以方程223131x x --=--为例,归纳解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例解方程223131x x --=-- 要去掉方程中的分母,就要找到一个数,这个数就是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于是方程左边就变为:()612--x 同样,右边变为:()x --2318即:去分母,得()612--x =()x --2318去括号,得x x 3618622+-=--移项,得2661832++-=-x x合并同类项,得x -=20系数化为1,得x =-20思路点拔:(1)去分母所选的乘数应是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应遗漏。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是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分
教学目标 析已知未知量之间关系及寻找相等关系。
(B)通过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分析以
及公式中有一个字母表示未知数,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数
的情况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 识体会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 知的辩证思想,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 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决心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学好数学的思想;同 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 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 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 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 的困难: 学生学习能
(1)抓不准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 力分析
列方程;(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 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
的本质.
1、突出问题的应用意识。在各个环节的安排上都 设计成一个个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讨思考、讨 论,进行学习。
2、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通过列算式与列 方程的比较,分别归纳出它们的特点,从而感受到从算 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让学生通过合作交 流,得出问题的不同解法;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方法、注意点等进行归纳。 课例研究综
3、体现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尝 述
试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 的式了,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在寻找相等关系、设 未知数及作业的布置等环节中都注意了学生思维的层 次性。
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体会古代的代数书中“对消”和还原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5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回顾: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二)、创设情境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3本,还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如果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每人分3本,共分出了3x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3x+20_)_本。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少的25本,这批书共(4x-25)_本。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移项
例1定义:
例2移项法则:移项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八、总结反思1、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出移项的法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起始年级逐步训练,这样使学生学会学数学的方法。2、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比较可以,移项时注意的问题(移项要“变号”),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应用。解决方法:自己找错,自行订正,再进行检测,直到全部做对为止。3、在用代数方法解方程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中变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共5篇][修改版]
第一篇: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呈贡区第一中学邹秀存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而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
2.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重要题材;教材渗透的符号化、模型化思想及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3.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到从算术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并体会方程的意义,同时在“观察分析-抽象表示-符号变换-解释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体会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中蕴含的模型化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算术到方程”是本章第一节内容,是从算术模型到方程模型的首次尝试跨越,对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对象分析该内容属于2012年审定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
1.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简单方程有所认识,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但多数学生说不出方程的本质。
2.学生已会用算术模型和方程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学生说不出算术算式与代数方程的区别与联系,感受不到方程是更简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3.学生尽管已会模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学生缺乏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也没有交流、合作、质疑的意识,不会用数学方式去思考。
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敢想也敢说。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二)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均是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问题解决,体会方程播放2010年南非世界杯宣传曲。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设计【优秀3篇】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白话文的我细心为您带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篇一一。
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驾驭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实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运算实力与解题思路。
3。
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沟通,体会数学的严谨,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遗忘变号。
移项法则的敏捷运用。
三。
教学方法:1。
教法:讲课结合法2。
学法:看中学,讲中学,做中学3。
教学活动:讲授四。
课型:新授课五。
课时:第一课时六。
教学用具:彩色粉笔,小黑板,多媒体七。
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今日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小的嬉戏,这个嬉戏的名字叫:猜猜你心中的她心里想一个数将这个数+2将所得结果最终+7将所得的结果告知老师(抽一个同学,让他把他计算的`结果告知老师,由老师通过计算得到他最起先所想的数字。
)老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是怎样猜到的吗?同学:不知道。
老师:那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猜到的吗?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
2。
探究新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 3老师:大家视察这些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视察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
)(抽同学起来回答,然后再由老师概括。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老师:同学们从这个概念中,能找出关键的字吗?能用它来推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再次强调特征:(1)只含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为1;(3)是一个整式。
(留意:这几个特征必需同时满意,缺一不行。
)3。
例题讲解:例1推断如下的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推断,并分别抽同学起来回答,假如不是,要说出理由。
初中数学_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探索方程的移项法则,会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
2.会把形如ax=b(a不等于0)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重点、难点重点:移项法则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难点:移项法则的运用及例2。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课型:新授课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生活中的数学,一首打油诗:“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
”问:有多少个老头?多少个梨?引导学生:设有x个老头,怎样用代数式表示梨的个数?从而列方程2x-2=x+1,怎样解这个方程?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就可以迅速的得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这首打油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参与意识。
)(二)知识回顾1、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什么是方程的解?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3、方程x-2=5是一元一次方程吗?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小学已经学习了这类方程的解法,方程的解为7,解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设法把它化成x=c的形式。
(三)探究新知(交流与发现)(1)你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x-2=5吗?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表述解法。
接着思考下一个问题。
(2)你会解方程2x=x+3吗?(3)观察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观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
我的收获:方程的这种变形叫做移项,移项规范的叙述:把方程中的某一项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通常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1:以上解方程“移项”的依据是什么?问题2 :“移项”起了什么作用?小组内合作交流。
做到理解,掌握移项法则。
(四)新知应用1、找一找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吗?如果不正确,怎样改正?(1)由方程y+3=1,移项,得y=1+3(2)由方程3x=4x-9,移项,得3x-4x=-9(3)由方程3x+4=-5x+6, 移项,得3x+5x=6-4(4)由方程5-2x=x-9, 移项,得-2x-x=9-5通过以上解题过程,思考问题3:移项应注意的什么?进一步理解移项法则。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精选17篇)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精选17篇)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篇1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方程是处理问题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而解方程又是这种途径必须要掌握的。
先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所以在方程的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同类项的合并比较简单,与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可轻易感受到这种解法的简洁性;讲解完成后,进一步给出了练一练,让学生动手去做;仔细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出现了很多困难。
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①含未知数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②移项没有变号;③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
针对以上情况,利用课堂时间,先让有困难的学生说一下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让其他同学帮助他找出错误并加以解决,这样更能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进步。
再让学生总结注意点,让学生学会小结。
通过小结教师能很好地看出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掌握情况。
总的来说,要加强练习,多积累做题经验。
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篇2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曾遇到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小明和小李在笔直的公路上行走,小明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小李步行的速度为6千米/时。
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李才出发,同时小李带了一条小狗在他们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奔跑,小狗奔跑的速度为12千米/时。
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尝试利用方程去解决,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非常活跃,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1)小李追上小明需要多少时间?(2)小狗第一次追上小明需要多少时间?(3)当小李追上小明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4)小狗第一个来回需要多长时间?(5)小我狗第二个来回需要多长时间?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无穷级数问题,问题提出来了,怎么办?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还是给学生说明白及如何才能说明白?而此时,已到了下课时间,我只能把此问题留在课后,我表扬了胡志波同学用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先思考。
初中数学_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x+6(x-200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
答: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总结:去括号法则:⑴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⑵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具体过程见幻灯片)
四.小结:
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二.讲授新课:
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分析: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
上半年共用电6x度,下半年共用电6(x-2000)度
因为全年共用了15万度电,
所以,可列方程6x+ 6(x-2000)=150000
思考: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么解?
(具体看幻灯片)
例1解方程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3x-7x+2x=3-6-7
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主要讲授的是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教师通过小学的学过的算式引入到现在要学的方程,通过讲授例题引出方程的相关概念,这样同学在教授新课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式到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过程与方法: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得符号化方法;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这块地有多大?农民赛克斯正在嘀咕,他要支付90元现金以及若干千克小麦种子作为他租赁一块农田的一年地租.对此,他逢人便说,如果小麦种子的价格为每千克6元的话,这笔开销相当于每亩56元,但现在小麦的市场价己涨到每千克8元,所以他所付的地租相当于每亩64元.他认为付得太多了.试问:这块农田有多大?这是一个方程问题,学习本章知识后,你就会解答.(二)新授Ⅰ.方程的概念问题:小明向小彬询问年龄,小彬说“我的年龄乘2减5得21”。
小明立刻就说出了小彬的年龄,你会嘛?(幻灯片)师:你会用算式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吗?试着列出等量关系。
生:等量关系:年龄×2-5=21。
师:上面列出的是算式关系式,现在我们可以引入未知数,也就是用x来代替小彬的年龄。
(板书)可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则:2x-5=21,(直接估算一下结果得x=13)。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但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练习的力
课例研究综 度还不够,特别是后面的巩固练习及应用,有的学生只
述
完成了一半,教师就忙于讲评,使中下等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不够全面。
总的来说,这堂课的效果良好,较好地完成课堂教
学任务,但我还是觉得学生练习的量少些,对求解的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我认为课堂上需要更多的练习,从题目中去反馈学
习效果显得更加合适。
变号。
(2).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
漏乘并注意符号。
(3)在同一个方程中如果遇到多层括号一般由里
到外,逐层去括号。
4.你还有什么疑惑?
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觉得这节课还是较科学
的。做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先学后教,
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应用提高等几个环节,注重了学
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及老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强调做题
移项,得 2x-2.5x=-7.5-6
合并同类项,得-0.5x=-13.5
系数化为 1,得 x=27
例题 2 解方程 3(x-1)=12-(x+1)
解:去括号,得 3x-3=12-x-1
移项,得 3x+x=12-1+3
合并同类项,得 4x=-14 系数化为 1,得 x= 1、解下列方程: (1)2x+1=3(x-1) (2)3(2x+3)=5(1-)-4 2、解下列方程: (1)-2(x-1)-4(x-2)=1 (2)2(x-2)-3(4x-1)=9 (3)3x-2[3(x-1)-2(x+2)]=3(18-x) 3、(课堂作业 P53)(多媒体展示) (1).方程 x-2[x-3(x-1)]=8 去括号,得 -------------------------------------------(2)、方程 15-7(x-6)=6-3(x-3)的解是 -------------------------------------------(3).已知式子 3-a 与-2(a+1)互为相反数,那 么 a 的值是() (4).若方程 3x+(2a+1)=-2(a+1)的解是 0,则 a 的值是()1、说说你的收获 2、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3、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注意: (1).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以及应该满足的三个条件,这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总结归纳能力。为了巩固重难点,让学生自主完成几个
闯关练习,由易道到难,让学生了解常考的题型和知识
点。
通过一个简单案例引入新课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准备的几个即时练习,让学生判断方程,这样
的题型对于学生而言完成率较高,让学生观察并且小组 课例研究综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初中数学教学课 Nhomakorabea名《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称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一元一次方
程概念以及如何列方程,为后面学习应用题和解方程做
教材分析 铺垫。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列方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判
力,最后请学生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来总结本节课
知识点。
首先我是通过一个小案例引入方程,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由方程概念以及几个方程
让学生观察总结得出方程判断条件。为了及时强化方程
概念,我准备了几个即时练习,让学生判断方程。再给
出三个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三个式子的 教学过程
题方法时积极做笔记,小组讨论环节前后桌也积极配 力分析
合。根据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条件求解字母的取值
学生会误以为是求方程的解,这类题型对于学生而言有
一定难度。
采用一个小案例导入(情境导入),教学过程中学
生采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培 教学策略选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择与设计
讨论,再请小组代表回答,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述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设计与反思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三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的第三个内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课时.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贯穿第三章的中心问题,提出问题,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从而解方程。
本节是学生在前两节中已经学过用移项,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进一步加深。
是让学生思考当出现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如何解的问题,进而了解新出现的步骤问题。
让学生巩固“解方程”就是使方程不断化为x=a的形式转化的化归思想。
本节课继续讨论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最后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提高了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本节课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过移项,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但不够熟练,在移项时不变号,在去括号时该用分配率相乘得未乘,该变号的未变。
在本节课中继续强化。
2.学生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但有的学生理解不了。
加强对各个步骤的理解。
3.让学生理解如何去分母,为何方程两边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关注学生能否通过交流对去分母的方法是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
4.让学心理解解方程步骤的终究目的是转化为x=a的形式。
但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掌握的不够好,影响最后的结果。
5.将学生前后桌4人分红一小组,设立小小组长,统计小组人解题正确率,产生错误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能力目标: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
3.情绪目标:经由过程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辉煌历史,激起学生的进修热忱;经由过程自立探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去分母的意义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普通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这节课后我认为自己讲的过于详细,应当再精讲少讲,让学生尝试自己学习新知识,自己再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1)
教学设计与反思
灵井一中王小珂
教学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过程方法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教学重点
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回忆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口述。并且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学生尝试解方程,师生交流,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位同学板书,
交刘解题步骤、过程、结果
上半年用电度数+下半年用电度数=1500000。
设去年下半年平均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度,则
6x+6(x+2000)=1500000
解之,得x=11500
所以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1500+2000=13500度。
小结
1、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当括号外面是负号,去掉括号后,要注意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例题解法一是求什么设什么,叫直接设元法,方程的解就是问题的答案;解法二不是求什么设什么,叫间接设元法,方程的解并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最后的答案。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第二章的去括号法则,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手段完成四道有代表性的含有括号的式子,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出新授知识,导入新课。
1、化简:
①3x-7(x-1)
②3-2(x+3)
二、新知探究
你能尝试解下列方程吗?
2、例1解方程:3x-7(x-1)=3-2(x+3)
学生口述解题步骤,解题过程,并交流结果
学生练习
用第二章整式去括号引入新课,入手简单,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尝试解决新知识的能力
1.培养学生新知的运用能力,实践联系,巩固知识。
2、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逐步建立方程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作业:
.1、课本97页(1)、(2)。
板书设计:
2.实际问题应用
问题:某加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0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设去年上半年平均用电x度,那么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上半年共用电多少度?下半年共用电多少度?
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
片断:如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师:主要是引导生分析: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上半年共用电,若下半年平均每月用电度,则下半年共用电度。
生:回答后列出方程;这个片断应该放手让生自己讨论,自己得出等量关系。最好让一两个学生上去讲解:你是怎么理解题意、怎么分析的,从而得出:
解:去括号,得
3x-7x+7=3-2x-6
合并,得-4x+7=-2x-3
移项,得-4x+2x =-3-7
-2x =-10
∴x =5
强调:括号外面是负号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积都要变号。
三新知应用
1.教科书97页练习
解下列方程:
(1)4x+3(2x-3)=12-(x+4)
( 2 ) 6(1/2x-4)+2x=7-(1/3x-1)
上半年共用电6x度;
下半年共用电6(x-2000)度。
由此可得方程:
6x+6(x-2000)=1500000
这个方程中含有括号,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式呢?
去括号。
去括号,得6x+6x-12000=1500000
解得x=13500
所以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思考:你还有其它的解法吗?
教学成功之处:1.复习巩固去括号法则有的放矢,恰到好处,能降低本节课的难度,如去括号①3x-7(x-1)=②3-2(x+3)=;本节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点是去括号,方法同以往一样。
②经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利用背景材料创设情境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实际问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1)
分配律:a(b+c)=ab+ac
去括号法则:
“+”各项不改变符号例1:
“—”各项改变符号例2:
学生练习。。。。。。。。。。。学生练习。。。。。。。
..
课外作业:
.课本102页1、2、4、5。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数学安排是学习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初步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学生能自己看问题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能正确解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