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足类常规培养及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足类的常规培养技术及其研究展望
杨刚董宇文刘炬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营)09级1班
摘要: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者,它以微藻为食,其自身也是高层营养级的重要食物,是鱼、虾与育苗的优质饵料。其培养可在一般实验条件下进行,他的研究在水中幼体动物的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其常规培养技术及其发展前景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桡足类培养进展
桡足类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是小型低等的甲壳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中,是稚幼鱼和虾、蟹幼体的重要饵料,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室内桡足类的培养,研究其生殖、发育、生活史及其食性等,无疑将有助于对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流动的研究,特别是鱼、虾和幼苗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对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的需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DHA和EPA,而桡足类富含这两种鱼类必需高不饱和脂肪酸,从而表现极佳的饵料性能。因此,在实践应用上表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一、室内常规培养技术
1、培养种的选择
a选择培养种,应当是鱼、虾类的优质饵料。
b对环境适应力较强的近岸半咸水种类较易培养
c发育快,排卵频繁,产卵产卵持续时间较长,繁殖量大的是较理想的种类。
d在天然小水体中大量出现的优势种,易于培养
2、驯化
从天然水中采回的培养种,要经过驯化,使其适应实验条件下的水体温度、光照、盐度等理化因素。常用方法:用原生活水体的水于一个稍大的容器中试养桡足类几天,使其适应小环境下的生存条件。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温度的变化,实验室中水温变化较大,没有大水体稳定,需要时可以人工控制,给予一定的调节。
生活在天然水体中的桡足类在接受实验时下的光找时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一般说来,在实验室培养桡足类,应当避免直射太阳光或者人工光源的直射,宜于在偏弱的光线下培养
通过试养,桡足类的生活趋于正常,即可把其转移到新的水体中培养。培养时一定要注意盐度的变化,勿使培养海水与原生活海水盐度的差别太大,要通过“渐变式”的调节。移养到新的培养环境中正常生活一段时间后,才算驯化结束,这时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培养。室内小型培养接种密度以100—1000只/L为宜。
3、饵料
培养桡足类,饵料的供应是最重要的。滤食性和混食性多以单细胞藻类为饵料。例如,培养稚鼻哲水蚤以双尾、圆尾藻为好。多数单胞藻都是优良饵料,但效果不尽相同。
4、水质
换水间隔为3、5、10天。间隔时间依照水质而定。换水时可用密筛包扎漏斗口,漏斗接一橡皮管,用虹吸法将水吸出。每次换水量约为1/3—2/3,每天3—4
次。
5,、防止细菌过量繁殖
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初移入培养的桡足类,其幼体对细菌的过量繁殖比较敏感,抵抗力较差。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细菌的污染。发现大量细菌繁殖时,应立即大量换水,并加抗生素抑制其繁殖。常用的有:青霉素和链霉素,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交替使用。一般用量为6mg/L,每天2-3次即可。
二、桡足类的培养概况与研究展望
桡足类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海洋桡足类的研究,早在1910年,Allen和Nelson[1]就以小新月菱形藻为饵料培养了飞马哲水蚤,但养活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受到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在20世纪60年以前,桡足类的培养研究进展并不大。直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才陆续完成了几种桡足类的世代培养,并有个别种类可连续培养多个世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体饵料供给成为海产鱼类仔、稚鱼培育的一个障碍,一些学者从解决这一难题出发,开始研究大量培养桡足类的各种方法,并试图利用其无节幼体进行育苗培养。如Stottrup等[2]将其培养的汤氏
纺锤水蚤进行了生产性应用。但是,由于桡足类比较脆弱,以及其种间习性差异较大,其大规模培养始终不能够完善。近几年来。Marcus(1996,2001)【3,4】等人又以桡足类滞育卵为突破口,来大量获得无节幼体供给育苗之需,并取得一定成效。
而我国在桡足类培养方面,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速,先后对细巧华哲水蚤(sillocalanus tendlus)、日本虎斑水蚤、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a)、尖额猛水蚤(Euterpe acutitrom)、和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等进行了研究培养[5-7]。此外,还对中华哲水蚤(Calflllus sinicus)、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tlca)、真刺唇角水蚤
(Labidoeem euchaeta)做了生殖和摄食研究[8-12]。这些研究都为我国桡足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利用天然池塘进行大面积培养海洋桡足类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桡足类的培养研究将走在世界的前列。
鉴于桡足类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巨大潜力,在室内小型培养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桡足类的大量培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虽然在七、八十年代,日本就已经在室外成功大量地培养过虎斑猛水蚤,但像这样的室外培养受到外界天气上的变化和时间上的限制,产量极不稳定。因而通过精培养系统,实现桡足类幼体及成体的高密度大量培养成为当前和将来国内外工作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此前,在国外少数学者已对桡足类的大量培养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桡足类的产业化精培养还存在着精培养系统和技术尚未完善,培养路线的合理性和装置的完备性等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改进。
桡足类的滞育卵和卤虫、轮虫的休眠卵很相似,期望今后的发展能使得桡足类五节幼体的获得能像轮虫和卤虫一样大量地获取,快速的获得,以满足养殖业中育苗的需求。近几年来,已有人对桡足类滞育卵的产生、保存、孵化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3,4],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此可以预测,桡足类滞育卵的培养和利用也必然会成为桡足类进行大规模培养研究的一个热点。